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试题(有答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试题(有答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3.《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世袭制4.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

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浓厚的宗族色彩B.强烈的等级意识C.浓重的神权色彩D.发达的礼乐制度5.范文澜《中国通史》中写道:“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这一说法表现的是古代哪一制度(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世卿世禄制6.赵光贤在《周代社会辨析》中说,“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以为周室的‘藩屏’。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周王室的统治B.分封对象带有很大的随意性C.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分配了政治权力D.分封制保证了周朝的长治久安7.把族权、政权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

材料评述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8.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

2020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一单元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2020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一单元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中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2、34、5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6、7、89、10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1、13、1412、15、16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7、1819、20综合21、22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1.“其 ( 指周 ) 怀柔天下也 , 犹惧有外侮 ; 捍御侮者 , 莫如亲亲 , 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A.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 拱卫王室统治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 扩大统治范围解析 :B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2.《吕氏春秋》记载 : “微子启虽长 , 系庶出 , 不得立 ; 纣王虽幼 , 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 财产继承的原则B.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 兄终弟及的传统解析 :B“庶出,不得立”“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 , 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3.《中国人史》中 :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是力的承⋯⋯但父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 , 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爵位 , 只能由一个儿子承 , 就生了。

必有适当的方法解决 , 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适当的方法”是指()A. 分封制B.宗法制C.察制D.世制解析 :B从材料“只能由一个儿子承, 就生了。

必有适当的方法解决 , 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是力分配的, 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子承制, 由此解决了力承争的, 故 B。

4.(2017 ·山坊期末 ) 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 在众多定中体了“ ”和“尊尊”两个基本原。

其中 ,“尊尊”主要反映了 () A. 厚的宗族色彩 B. 烈的等意C.重的神色彩D. 达的礼制度解析 :B周代礼制的“ ”和“尊尊”意要近近的人,尊重尊重的人。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后同步训练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岳麓版高中历史课后同步训练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赵光贤在《周代社会辨析》中说,“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以为周室的‘藩屏’”。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周王室的统治B.分封对象带有很大的随意性C.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分配了政治权力D.分封制保证了周朝的长治久安2.《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3.“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4.“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

”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规范大宗和小宗的关系D.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5.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

郑国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

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

’”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B.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C.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6.《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跟踪检测: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跟踪检测: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据《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据此可知(D) A.商朝初期“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B.商朝末期分封制已经走向成熟C.商朝初期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解析: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天下”制度形成于夏启时期。

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成熟于西周时期。

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战国时期。

D项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

故选D项。

2.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 A.分封制、郡县制B.宗法制、郡县制C.分封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分封制;“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秦朝废分封,行郡县。

故选A。

3.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提到“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这反映了西周的政治机制(A)A.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B.有利于西周中央高度集权C.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有利于边疆的开发与拓展解析:封君与周王室之间,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这说明分封制有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故A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中央集权,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封君与周王室的关系,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必修1习题: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随堂达标训练+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1习题: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随堂达标训练+Word版含答案

⾼中历史必修1习题:第⼀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随堂达标训练+Word版含答案第⼀单元第1课⼀、选择题1.《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A ) A.禹死后启继位B.建⽴武装C.设置官职D.制定刑法材料中提到的“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说明最⾼权⼒转移⽅式发⽣变化,禹死后启继承王位,政治权⼒在⼀家⼀姓中传承,是对“天下为公”的破坏。

2.(2017·济宁⾼⼀期末)“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具有‘⼀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的命令。

”这⾥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 )A.分封制B.封建社会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中“周天⼦具有‘⼀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的命令”等信息可知是西周时期实⾏的分封制,A项正确。

3.(2017·汕头⾼⼀期末)《禹⿍》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获其君。

这反映了( A )A.分封制趋向衰落,但尚能维护王权B.宗法制度开始⽡解C.商业繁荣,⼩农经济发展D.郡县制逐步确⽴“噩侯反叛伐周”体现了分封制⾛向衰落,“厉王命禹出征,⽣获其君”体现了周王还能维护王权,A项正确。

4.⼭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东的简称是鲁,⽽不是齐。

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B )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受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鲁国和齐国历史基本相同,都是西周的诸侯国,地位相同,A、D两项错误;鲁国是姬姓王国,齐国是功⾂封国,鲁国是正宗,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B项正确。

5.(2017·浙江学业⽔平测试)有史学家说:“且异姓之国,⾮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都王之兄弟、甥舅,⽽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

周⼈⼀统之策,实存于是。

”这主要反映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是( B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以⾎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婚姻成为控制同姓诸侯国的主要⼿段D.最⾼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的⾼度集中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不符史实;题⼲材料体现了以⾎缘关系为纽带的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一、单选题1.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

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A. 世官制B. 嫡长子继承制C. 分封制D. 中央集权制2.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其分封的对象包括()①王族②功臣③古代帝王的后代④平民。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夏朝时候,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这种家天下时代的开启,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是指()A. 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B. 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C.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D.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4.“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 宗法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5.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A. 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B. 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C. 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D. 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6.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

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A. 年龄长幼B. 贤良优次C. 出生贵贱D. 血缘亲疏7.公元前705年,周桓王带兵攻打郑国被打败,并被射中肩膊。

有人劝郑庄公趁胜追击,庄公夜间却派大员去慰劳桓王,并探问伤状。

这一现象反映出()A. 宗法制成为执政的基础B. 宗法关系有利于调和冲突C. 宗法制受到了严重挑战D. 分封关系已难以维系统治第 1 页8.如图为2019年入选《国家宝藏》的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它们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docx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docx

1.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祝,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帝舜之后于陈,时大禹之后于杞。

分封制()A.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B.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C.使最高统治者权力实现集中D.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2.《仪礼》记载:“与君言,言使臣;与大人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悌于父兄;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

”这反映了当时()A.贵族家庭的文化生活B.普通百姓的家规门风C.基本的伦理道徳规范D.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3.西周时期官吏主要由贵族充任,各有封邑、禄田,无傣禄。

春秋末开始出现实物俸禄,至战国逐渐形成以粮食等实物为俸禄的制度。

俸禄制度的出现说明()A.官僚品级制己逐渐形成B. 士阶层受到诸侯重视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D.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4.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也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种延续到东周。

但秦国白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这种现象()A.有利于社会的变革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C.导致社会矛盾尖锐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5.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屮央集权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6.商朝分封方国首领为侯、们,方国依旧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国,特别设计了统治集团控制军事要地和经济富庶地区。

这种“分封”的变化()A.形成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B.确立了血缘情感统治的主要方式C.实现了屮央对土地的直接控制D.破坏了原有的社会血缘组织结构7.周朝建立,大肆分封。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家天下的局面设立。

2.商朝:内外服制度:是____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商王控制下的附属国有很大自主权。

为强化王权,商王垄断________。

二、封邦建国1.背景(1)公元前1046年,____________建立西周。

(2)摄政的________大举实行分封。

2.目的: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

3.内容(1)________是最高统治者。

(2)______________是分封的主体,分得________、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3)异姓分封包括________、姻亲、先代贵族等。

(4)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

4.作用(1)通过分封,________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____________的地位,有效控制各诸侯国。

(3)使贵族集团形成“周王—________—卿大夫—____”的等级序列。

三、宗法制度1.目的:巩固_________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

2.内容(1)以__________为核心。

(2)确立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体系。

3.特点:____________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4.作用(1)保障了贵族“____________”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国”与“家”结合。

(3)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5.保障: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是________,即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知识点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下列对于夏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②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③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政权④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王朝为周所灭。

2020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诗经·殷武》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

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这说明商朝( )A.普遍实行了分封制度B.以血缘关系确定国家政治结构C.统治集团实现了对权力的高度集中D.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解析:D 根据材料中“莫敢不来王”等信息可知氐羌等少数民族以商王为王,即商王成了联盟共主,D项正确。

普遍实行分封制是在西周,A 项错误;氐羌与商王无血缘关系,B项错误;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项错误。

2.(2017·山东泰安期末)范文澜《中国通史》中写道:“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这一说法表现的是古代哪一制度( ) A.分封制 B.宗法制C.礼乐制度D.世卿世禄制解析:A 材料信息“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说明诸侯必须向天子纳贡,属于分封制下诸侯应尽的义务,故本题选A。

3.(2017·河北石家庄期末)赵光贤在《周代社会辨析》中说,“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以为周室的‘藩屏’。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周王室的统治B.分封对象带有很大的随意性C.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分配了政治权力D.分封制保证了周朝的长治久安解析:A 材料强调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以为周室的‘藩屏’”即维护周王室的统治,A项正确。

材料表明分封的对象分别是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不是随意分封,也不是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B、C两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D项错误。

4.(2017·山东济宁期中)把族权、政权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维护政权的作用。

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Word版含答案

2020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反映了夏商时期( )A.政权更替频繁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解析根据题意,夏商多罪,均是天命诛之,体现了在中国古代早期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涉及政权更替频繁和集权现象,故A、C两项错误;世袭制度是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题目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B2.据史料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先代贵族B.少数民族首领C.王族D.功臣解析:周王室姓姬,兄弟与姬姓都属王族,故C项正确。

答案:C3.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上下级关系D.君臣关系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所以,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答案:A4.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监察制解析:题目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答案:A5.《礼记·王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

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文中所反映的是( )A.宗法制度B.礼乐制度C.内外服制度D.分封制度解析:由“丧祭器用,皆有等宜”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即周礼。

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1.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1.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Word版含解析

1•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 特别是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进而弄清概念间的区别与联 学法指导I"' :系,如分封制与宗法制,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宰相制与内阁制等。

I2•注意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政治体制的创新,并关注其运行特点、历史影响。

如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内阁制等。

3 •注意把握两条主线,一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的开创与演变。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宗法制的含义、对象、内容。

(重点)2•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难点) 3•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难点)基础认知•学习思考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 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一一夏朝出现。

⑵制度:始创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商朝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赳松:.|工曲政迨制度r ::制屮央集权制度闿成t=二二二二制中彊愿檢制度加強匸:4 H时空坐标1…空一一空…豐一一:君主:壬位世栅 :中出: 宗进制[哋片: 分幷》|;j$1t ; 吐它'制 秦钢 汉朝 唐刖 北宋————a K a — s & && && jLia a a ta m a a. s^ & a a — a & —.9儒制度 三舍扎悄制 申创制度三客六冊制二府三m 制 诽从制 黑国許廿制 文臣收捌州家幣制 科魅制::二:二| H 映则丈制度达到顶堆 尤胡 明切请钢—._ 山一一 L — — — — — — — — — — — — — L —. |||弱告境玳柑进内阁说邓机赴八眈取丄-(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堂演练当堂达标(夏朝)多罪,天命殛(ji ,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反解析 根据题意,夏商多罪,均是天命诛之,体现了在中国古代早期神权和王权相结合,故 B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涉及政权更替频繁和集权现象,故 A 、C 两项错误;世袭制度是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题目中并未体现,故D 项错误。

答案:B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 )B. 少数民族首领C. 王族解析:周王室姓姬,兄弟与姬姓都属王族,故 C 项正确。

答案:C3 .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 ( )A.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上下级关系D.君臣关系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所以,维系 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答案:A4 .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2.据史料记载: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 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1 •《尚书》记载“有夏 映了夏商时期()A .政权更替频繁 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A .先代贵族 D.功臣A. 宗法制C.分圭寸制B.皇帝制D.监察制解析:题目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答案:A5 •《礼记•王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

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文中所反映的是()A. 宗法制度B.礼乐制度C.内外服制度D.分封制度解析:由“丧祭器用,皆有等宜”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即周礼。

答案:B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材料四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纳入宗法体系。

……“亲亲” “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成为周礼的根本原则。

请回答:(1) 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 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 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答案:(1)分封制。

因为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受赐的诸侯应向周王尽一定义务,定期朝觐周王,否则将会被治罪或周王率天下诸侯讨伐之。

(2) 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3) 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课后作业知能强化1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A. 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B. 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 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D. 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解析:所给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者决定国家大事的方式,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故B项错误;从所给材料看,所涉及的人物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反映了他们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故C项正确;所给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统治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2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

”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A.功绩B.品德C.血缘关系D.才能解析:“功绩”不是主要依据标准,与材料中“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不符,故A 项错误;“品德”与材料中“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不符,故B项错误;“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可见同姓宗族是分封诸侯的主体,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血缘关系结合,故C项正确;“才能”与材料中“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不符,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C3 .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

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 B .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D .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解析:分析材料,西周分封商代奴隶主贵族主要是他们的权势及其后裔仍有较大影响力,在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则是为了加强防范。

本题选B项。

答案:B4.“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 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 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C. 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 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

材料反映的是诸侯应尽的义务。

A 、C D 三项材料都能反映,B 项未能反映。

答案:B5 •赵光贤在《周代社会辨析》中说,“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以为周室的’藩屏’。

”对 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B. 分封对象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C. 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分配了政治权力 D. 分封制保证了周朝的长治久安解析:材料强调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以为周室的‘藩屏’”即维护周王室的统 治,A 项正确。

材料表明分封的对象分别是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不是随意分封,也不是按 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B 、C 两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D 项错误。

答案:A6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原有的先进的器物、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D. 规范诸侯们的婚姻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毋以妾为妻” 实,西周建立的宗法制不仅明确了家族内部的长幼有序关系,而且在财产、土地、权力继承方面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原则。

有利于防止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维护和睦的关系。

所以本题正确选 项是C o答案:C官僚体制、A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解析:结合题干关键信息“把……先进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可见分封制有助于推动中原文明向分封地区扩展,故B 项正确。

答案:B7.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 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 其目的是( )A .提倡一夫一妻B .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C.维护宗法制度 和所学史8.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一一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一一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一一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一一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解析:西周宗法制规定,周王和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故②③④正确。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都属于嫡子,但不会都是“长子”,而能够成为大宗的只有嫡长子,故①不正确。

答案:C9 •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

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中国宗法制的传统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中西差异的主要成因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把女性继承权排除在外。

答案:A10•《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2003年3月1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了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东周时期王陵遗址的消息,而对确立这些重要遗存属于东周王室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六马之驾,考古学者称之“天子驾六”。

关于“天子驾六”的发掘出土,其史学价值在于()A. 体现了周天子的“神权”特征B. 修正了《逸礼•王度记》中的错误之处C. 有助于考证周朝实行的礼乐制度D. 证明周天子与贵族在权力上的矛盾尖锐解析:“天子驾六”的发掘出土体现了周天子的“王权”特征,故A项错误;其史学价值在于与《逸礼•王度记》中的记载相互印证,故B项错误;从天子到士有不同的车驾规格,体现了礼乐制度对不同等级贵族的规范,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天子与贵族的矛盾,故D项错误。

答案:C1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二(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

……(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请回答:(1) 材料中所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2) 根据材料一概括出诸侯的义务。

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3) 材料二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解析:材料反映了在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承担一些义务;材料二表明分封制遭到破坏。

答案:(1)周初的分封制。

(2) 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

诸侯服从天子。

(3) 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

分封制崩溃。

12. 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离不开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四子争位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

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材料二文汇报《中国震撼》一文认为:“西周时期的’裂土圭寸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

”请回答:(1) 材料一中,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2) 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传承制度?如何评价?(3) “裂土封建”指何种制度?其中“授权”与“尽忠”有何具体体现?有何积极作用?解析:第⑴问,根据宗法制的核心特征即可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