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悲剧_大团圆_结局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并非“团圆”,而恰恰是将 多少惊魂摄魄的悲剧体验和内在的“后悲剧冲
悲剧的意义推向了另一个层面。《娇红记》中,宦 突”,因为“心理活动的本身无限度地高于单纯的
门小姐娇娘,面对帅府的逼婚,父亲的威逼利诱, 肉体活动”,“悲剧的主要兴趣不在于我们所见到
以身殉情;申纯为了不负前约,也绝食而死,“历 的狡猾和忠诚之间的斗争,爱国、仇恨和骄傲刚
四、再生式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写张倩 女与王文举系被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 途经张家,欲叙旧约。倩女的母亲嫌文举功名未 就,不许二人成婚。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 试。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而魂灵离体,追赶 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举状元及第,衣锦 还乡,携倩女回到张家,倩女魂魄与病体合一,遂 欢宴成婚。剧中,一方面,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 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另一方面,现实中 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煎熬。离开 躯体的倩女之魂,寄寓着挣脱礼教枷锁的女性的 心态;至于她在家中的病躯的幽怨悱恻,正体现 出礼教禁锢下广大女性的百般无奈。因而,这种 “再生”,更显可悲。其它,像《牡丹亭》中,闺阁小 姐杜丽娘的死而复生,也是以“再生”结尾的悲 剧。“这种‘再生式’的结局处理,单从表面看,好 像有一种正剧的结构艺术,但若从全剧来看,仍 不失为一种中国式的悲剧结局。因为它是主人 翁经历了一场无法逃避的悲剧冲突、被毁灭后的 憧憬,有艺术与现实的必然性。这是‘凤尾型’结 局处理中最富有现实性的一种,也是容易引起人 们怀疑的”②。
因此,这种“凤尾式”处理,绝非是画蛇添足,狗尾
(下转 67 页)
中国古典悲剧的这种看似“大团圆”结尾的 “凤尾式”处理,有着特殊的审美意义和文化背
景,并非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皆大欢喜”。其一, 人们在谈论中国古典戏剧的结局处理时,常常用 “大团圆”来概括,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论到:“全 本收场,名为‘大收煞’,此折之难,在无包括之
030
2007 年/ 第 8 期(总第 291 期)●戏剧文学
始为到底不懈之笔,愈远愈大之才,所谓有团圆 一人一形,秋夜孤雁的哀鸣,暮雨敲打梧桐之声,
之趣也。”而且,他进一步论到: “终篇之际,当以 让生者挥之不去,痛断肝肠。如果以西方的悲剧
媚语勾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收场一 标准来看,《汉宫秋》、《梧桐雨》 在第三折就应该
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后数日,而犹觉声 结束了,然而,白朴和马致远还写了第四折,根本
028
2007 年/ 第 8 期(总第 291 期)●戏剧文学
本栏主持 徐丽松
中国古典悲剧
“大团圆”结局的价值
刘洪生
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是展示人物性格、表 现作品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戏剧作为一种综 合性的叙事演唱文体,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 内,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尤其讲求故事情 节的组织与安排。特别是结尾的处理,是它实现 “票房价值”的一大关捩。一段时间来,人们在西 方现代戏剧理论的笼罩下,对中国传统戏剧的 “大团圆”结局非议颇多,正面价值的评估很不 够,甚至是缺失的。
早在元代,杂剧作家在总结戏剧情节的章 法结构时,概括出了“豹头熊腰凤尾”的特点。豹 头短而精,是说戏剧的开头要小而干练; “熊腰”, 是指戏剧中间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要强大、 充分、结实、饱满,犹如熊腰那样粗壮有力;“凤 尾”,则是要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漂亮结局,给人以 余音缭绕之感。
综观中国古典悲剧的结局处理,元、明、清 以来的大量悲剧作品中,这种“凤尾”式的大团圆 结局,大体有七种形式:
到玉帝的册封。这种“冥判式”结局常常与“复仇 式”结局杂糅在一起,如《窦娥冤》、《东窗事犯》、 “包公戏”等,都表达了人民的朴素的愿望和情 感,不可简单化地视为封建迷信。
六、敕赐式 在悲剧冲突最紧张、最激烈之 时,出现了圣明的君王或他们的旨意,恶人得到 惩处,好人得到嘉奖,而结束全剧,是这种“敕赐 式”的凤尾团圆剧的特点。《清忠谱》以明党争和 市民暴动为题材,反映以周顺昌为首的东林党人 和以颜佩韦为首的苏州市民反对阉党暴政的斗 争。因“剧中事皆据实”,“皆足补史传之阙”,所 以,此剧被推为可作“信史读”。在这部严正的悲 剧中,皇帝的圣旨表忠虽是客观历史事实,但那 是悲剧主人翁牺牲多年后的事情,这种处理,具 有超越时空的艺术虚构性,巧妙地使历史事件的 纵向时间进行了“浓缩”,这样“敕赐”显得很及 时,从而具有了“戏剧性”。《赵氏孤儿》在复仇后, 第五折又写了赵王之命,也有着“敕赐式”的影 子。在封建帝制至高无上的专制统治下,中国古 典悲剧中大量的这种“凤尾式”结局,是一种必然 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更好、更现实的寄托方式 吗?因此,焦文彬先生论道:“这种结尾,有着总结 全局,尤其是总结悲剧人物思想性格的效用,也 往往有画龙点睛之妙。”③
层面,反衬出现实之丑恶堪悲。就悲剧冲突而言, 聊出英雄气”。这种所谓的“团圆”、“如愿”,侧重
剧中清明节祭扫时的“满目荒丘”、 “满目松楸”、 于善恶的偿罚,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补偿和安
“一双老景多孱愁”,这种凄凉,更增添另一种人 慰,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希望、信念和力量,“鼓舞烈的路,擦干自己
我也心欢悦”!却并未因此终结。最后,遂又有《合 其它民族相比,中华文明有许多鲜明独特的品
冢》、《仙圆》的剧情,写他们成仙后,并未忘掉人 质:追求事物发展的完整性、心理满足的完美性
间的那些悲伤,重游故地,触景生情,勾引起多少 和善始善终的“一圆观”;中庸之道,崇尚“守中”、
人间情思!就是说,身体可死,暂且把尘世相思一 “中正”的和谐性;追求在精神方面的潜转内敛和
二、仙化式 悲剧冲突后,悲剧主人翁毁灭 了,最后又以仙或神的形式再生复活,他们在人 间虽被毁灭,未能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最后, 却以非人间的形式在天国仙界,实现了“历史的 必然要求”。孟称舜的《娇红记》,叙演王娇娘与申 纯倾心相爱,王父却将女儿许配给了财大气粗、 咄咄逼人的帅公子,在礼教与权势之下,娇娘与 申纯双双以死殉情。最后,又有《仙圆》一段,写这 对生前盼望生同舍、死同穴的情侣,化为坟头的 鸳鸯,雄飞雌从,相依相伴,永不分离,无限美好。 这是中国古典悲剧中,“凤尾”式大团圆结局的典 型代表。其它,还有化作蝴蝶、化作树木、化作山 峰的等。这种结尾,虽有一定的荒诞性,但也不能 简单地认为削弱了悲剧的效果。也不能说它完全 游离于悲剧艺术之外,同作品的悲剧情节发展与 矛盾冲突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是“蛇足”和无谓 的光明的尾巴。更不能说它是混淆是非,调和矛 盾。恰恰是在这种“人的异物化”中,透示出被扭 曲的残酷的力量。
痕,有团圆之趣,”④是最早、也最具影响力的“大 续貂,而是悲剧冲突的纵向历时性延展。其三,中
团圆”论。但是,细读李氏这里所谓的“团圆之 国古典悲剧的“凤尾式”结局处理,是悲剧人物性
趣”,含义并非仅仅指故事情节的悲欢离合,他所 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淡化戏剧情节、甚至完全
强调的这种“会合”,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非 没有情节的“静态剧”中⑤,渲染的是一种强烈的
五、冥判式 这种结局处理一般是靠非人间 的力量、借助人们想像中的阴间冥界使善恶有 报,在那个公正的世界中,恶人得到应有的惩处, 悲剧主人翁生前所蒙受的冤屈得到伸报。冯梦 龙的《精忠旗》就是以《阴府讯奸》和《存殁恩光》 两场戏结尾,写了秦桧被“打下阿鼻地狱,叫他万 劫不得脱离苦海”;也写了对岳飞冤狱的平反和 昭雪,对岳飞崇高的民族英雄情操给予高度的评 价,“身为国家而死,名与日月争光。功虽未成,心 实已尽;死怨何诛于死敌,奇冤更烈于奇勋”;甚 至,还写了岳飞及其妻子儿女、部将、家臣也都得
三、复仇式 悲剧主人翁虽遭毁灭,但他们 的冤仇终究得到申报;悲剧的制造者得到应有的
029
戏剧理论纵横●XIJULILUNZONGHENG
惩罚。这种复仇,这种对邪恶者的惩罚,有的是悲 剧主人翁的后代,有的则是他们的亲朋好友,或 忠勇义士,或清官,或圣明的帝王,或某种超自然 的力量。这类悲剧作品也很多,如《窦娥冤》、《荐 福 碑》、《雷 峰 塔》、《冯 玉 兰》、《魔 合 罗》、《哭 存 孝》、《朱砂担》、《东窗事犯》、《赵氏孤儿》等。这种 “凤尾”式大团圆结局,其实是一种“后悲剧冲 突”,是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和延续。
一、梦圆式 强烈的悲剧冲突之后,悲剧主 人翁一方毁灭了,一方尚留人间,双方有以梦境 和幻境的形式,在非现实的世界中团圆,悲剧主 人翁的理想最终得以实现。关汉卿的《西蜀梦》, 就是这样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历史悲剧。剧情写 三国时蜀帝刘备,面对张达等人的无能和西蜀的 衰微,深深怀念曾经辅佐自己江山的结义兄弟, 渲染一种无可逃遁的国破家亡的悲剧情感,抒写 英雄人物复杂痛唳的悲剧情怀。结尾写刘备在 梦境中与关羽、张飞相会,实现了“政治”与“情
多的含义是指故事情节的逻辑关系,戏剧结构艺 《汉宫秋》中的汉元帝、《梧桐雨》中的唐明皇等,
术的完美。对此,他又论到: “水穷山尽之处,偏宜 他们没有死去,他们的悲情永在。表面看,昭君投
突起波澜,或先惊而后喜,或始疑而终信,或喜 水、玉环自缢,悲剧好像结束了,但留与另一人物
极、信极而反置惊疑,务使一折之中,七情具备, 性格的悲剧恰恰是刚刚开始,后宫的一景一物,
笔销,但那七情六欲皆具的魂魄,仍难遣人间万 弱德淑世之美;乐观、务实、积极向上的精神;嫉
种情愁。他们化作“一对鸳鸯,飞翔上下”, “捕之 恶如仇、善恶有报的价值判断标准。正是这种亚
不得,逐之不去”, “似啼鹃哀鸣树头”。这种仙境, 细亚生产方式下的民族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华民
实是人间的一种折射,将悲剧的意义推向了另一 族独具特色的悲剧观,“不忍精忠冤到底”,“为他
七、调和式 就是剧中本来无法调和的冲 突,最后却被没来由的“摆平”而结束全剧。焦文 彬先生认为,这种结局有着明显的“蛇足”之嫌, 是“敕赐式”的一种变形。一般地说,与整个剧作 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的塑造无必然联系。如, 《潇湘夜雨》最后,在崔文远的说情下,“饶免”了 崔通的死罪,“小姐还与崔通为妻”,使其“父子完 聚,夫妻团圆”。《琵琶记》通过皇帝的敕赐封诰, 使蔡伯喈与赵五娘大团圆。这不仅严重地破坏 了悲剧的完整结构,而且折中调和了矛盾。鲁迅、 朱光潜所抨击的大团圆,大都指这类作品。
史的必然要求和那个要求不可能实现”的矛盾冲 愎之间的斗争”,“真正美而伟大的悲剧所含的美
突,产生了悲剧主人翁之死,也使矛盾冲突得到 和伟大,并不在动作中、而在言辞中被发现”⑥。其
了解决。可是,他们生前所表白的山盟海誓, “但 四、中国古典悲剧的“凤尾式”结局处理,符合中
得个同心子,死共穴生同舍,便做连枝共冢,共冢 华民族传统观念的审美心理和生活情趣。与世界
义”梦想。这种梦中的“团圆”之喜,恰反衬着现实 之悲,是“这一悲剧情节的自然发展”①。同样,洪 昇的《长生殿》,结尾的《重圆》一幕,写杨玉环死 后,李隆基“一意不衰”,思念甚切,“上穷碧落下 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最后,在道士的引导下, 与杨玉环月宫重圆,仙界相会。但是,这种虚幻性 的暂时满足,表面看好像是一种仙境的团圆,其 实并非如此,更给人一种“大悲凉”之感。
由车戽”,“最忌无用而至,突如其来,与勉强生 焦虑、孤独的悲剧体验。在这种悲剧中,作为悲剧
情,拉成一处”,“骨肉团圆,不过欢笑一场,以此 的主人翁,有些在矛盾冲突中毁灭了,在一本四
收罗罢鼓,有何趣味”?显然,这里李渔所谓的“团 折的元杂剧中,一般都在第三折中死去。但作为
圆之趣”,除人物情感方面骨肉亲情的团聚外,更 悲剧主人翁之一的另一悲剧人物并没有消亡,如
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处撒娇,作临去秋波 没有情节冲突可言,几乎都是一段段优美曲文,
那一转也。”显然,后来的大团圆论者,并未真正 但却充分表现了悲剧人物的孤独、焦虑之感,具
体味李氏关于“团圆之趣”的意旨,而妄自取舍, 有无比苍凉哀婉的悲剧意境。如果去掉这种“凤
望文生义。其二,中国古典悲剧的“凤尾式”结局 尾式”的结局— ——看似多余的“第四折”,则少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