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GIS的发展方向-WebGIS摘要:比较了WebGIS和传统GIS的优缺点,论述了Web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并介绍WebGIS的设计基础,包括技术难点、开发方法、实现方式和基本结构。

关键词:GIS;WebGISKey words:GIS; WebGIS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o WebGIS,compares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between WebGIS and traditronal GIS.The WebGIS ,the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GIS, is dissertated.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e of designing WebGIS, including thedifficulties of technology,the methods of research,the modes of realization and the basic structure.1 引言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自从6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GIS诞生以来,GIS如“星星之火”迅速发展,如今,GIS 正形成完整的技术系统并逐渐建立起独立的理论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国际上“数字地球”研究的兴起,传统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GIS面临着丰富的、具有无限潜力的发展空间。

新一代GIS在组成结构和应用技术等方面与传统GIS有了很大的不同,随着第三代Web技术的出现,WebGIS应运而生。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WebGIS是GIS发展的趋势,以现有网络为基础,建立基于Browser(浏览器)/Servers(服务器)的WebGIS,充分利用Web资源,向广大GIS用户提供更为广泛的地理信息服务,已经成为目前国际GIS发展的主要趋势,成为GIS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的标志。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介绍摘要: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农业气候规划、大气污染监测管、道路交通管理、医疗、军事等八个方面的应用。

并对地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字: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发展趋势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1]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和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为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特征至少由空间位置参考信息和非位置信息两个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钟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

第二,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第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使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快速,精确,综合的对复杂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外表表现为软硬件系统,其内涵却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

当具有一定地学知识的用户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时,他所面对的数据不再是毫无任何意义的,而是把客观世界抽象为模型化的空间数据,用户可以按应用的目的观测这个现实世界模型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取得自然过程的分析和预测的信息,用于管理和决策,这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地理信息导论总结范文(2篇)

地理信息导论总结范文(2篇)

地理信息导论总结范文信息导论课程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对信息导论课程的学习,我开始对我们学院各个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

由测绘工程与遥感技术分别在天上地下获取各类数据信息,由地理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由信息工程管理支持以上专业,而软件工程则是以上所有的技术支持。

接下来是我对各专业的了解。

测绘工程—测量空间、大地的各种信息并绘制各种信息的地形图。

以地球及其他行星的形状、大小、重力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测绘的对象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地表的各种地物、地貌和地下的地质构造、水文、矿藏等,如山川、河流、房屋、道路、植被等等。

通常开发一片处女地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前,必须由测绘工程师测量绘制地形图,并提供其他信息资料,然后才能进行决策、规划和设计等工作,所以测绘工作非常重要。

通常我们见到的地图、交通旅游图都是在测绘的基础上完成的。

从事测绘工作经常进行野外作业,要有面对艰苦环境的心理准备。

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科学是____年goodchild提出的,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遥感技术—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是最重大的技术之一。

这是____世纪____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目前利用人造卫星每隔____天就可送回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

典型的软件有____、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课程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课程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勘察姓名:学号: 1234567894526778 指导教师:前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GIS)是以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将地物的空间位置信息与属性信息结合起来的多学科集成技术。

在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GIS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推广,根据各行业特点开发的GIS系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而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集中地,更是顺应GIS的潮流将其应用到了校园的管理方面,方便了校园的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工作。

1.概述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IS系统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GIS软件的专业性较强,操作程序复杂,不便于推广和使用。

对于不同领域的用户而言,有些功能的使用不符合用户的习惯,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各行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对G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更方便地为人类服务。

进行GIS的二次开发是信息时代的拓展应用,实现了科学理论的成果转化。

1.地理信息系統的空囘数据結枸及其存偖方式2.1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是最简单最直观的空间数据结构,它实际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由行列确定它的位置,用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栅格数据的存储可以逐行进行,这与扫描数据的生成相一致;也可以分块进行,以适用于数据处理中的面状作业。

栅格数据中,很多像元取相同的值,数据冗余明显,为了节省存储空间,设计产生了以下五种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

全栅格式存储:用非压缩格式时,存放的是每个像元的灰度值。

若每个象元规定N比特,则其灰度值范围可在0到2N-1之间。

若每个象元只规定1比特,则灰度值仅为0和1,这就是所谓二值图像,0代表背景,1代表前景。

2.2链式编码:链式编码又称为弗里曼链码(Freeman,1961)或边界链码。

链式编码主要是记录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边界。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测绘技术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了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地理测绘、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金融分析等。

在测绘技术中,地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导论进行探讨。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工具。

它具备空间数据获取的能力,可以通过卫星遥感、GPS定位等手段获取地理信息,并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和存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科学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和工具。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1.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以及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等在内的空间数据。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配准后可以用于制图、测量等工作。

2. 地理数据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地理数据的管理。

通过建立规范的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查询。

这样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

3. 空间分析与模拟地理信息系统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模拟功能。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空间距离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操作,以获取对地理现象的深入理解。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进行地理模型的构建和模拟,用于预测和评估不同方案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可视化与展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地理数据进行可视化和展示。

通过地图制图功能,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地理数据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地理现象。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支持各种图表、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展示方式,以满足不同需求。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案例应用1. 城市规划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城市空间数据,可以获取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居住区划、交通状况等信息,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地理信息系统论文(精选5篇)现如今,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理信息系统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篇1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而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根据区域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站略。

预测城市的发展模型。

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

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说城市规划的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

但是城市规划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市政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交通、土地。

水资源、能源、灾害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急需改善和提高。

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广大城市规划师和城市决策者迫切希望能够更完整、准确和全面地把握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动态空间特征。

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因素非常多,开发新城要征用土地,改建旧城要拆迁安置,同时需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在开发建设活动中,如果不注意各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就可能造成混乱,而采用GIS对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并基于此进行分析和辅助决策,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混乱局面的出现。

由于城市在不断地建设发展,所以需要随时更新城市基础数据库,这就要求用用GIS管理日常城市建设活动,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

由此可见GIS在城乡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GIS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GIS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摘要:GIS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式,也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特征之一。

其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有:景观生态的分类,景观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数据分析应用,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等。

本文简要说明了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概括性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这种智能化高技术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探讨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对景观生态方向的发展和对景观生态研究方面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GIS技术景观生态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应用潜力地理信息系统(因英文名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故又被简称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1]。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及景观规划管理的学科,它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2]。

1 景观生态学概述景观的定义有多种表达但大都是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或景色的诸如森林,草原之类,或是反映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景观在生态学上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观主要指在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的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同时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相应地称为区域,狭义景观和区域也是人们通常所指的宏观景观;而广义的景观是指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广义的景观强调空间异质性,景观的绝对空间尺度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的不同而生变化[3]。

广义景观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有助于多学科、多途径的研究。

因此,广义的景观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所采用。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结课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结课论文

目录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国内研究现状 (1)1.2国外研究现状 (2)1.3国内外研究面临的问题 (3)2.所需要的数据 (3)3.研究思路和方法 (4)3.1研究思路 (4)3.2研究方法 (10)4.结论和展望 (11)参考文献 (13)基于GI技术的海岸线提取研究综述报告(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064141班,冯时,2201410081)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正以其实用性、科学性深入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也即将成为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在总结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简要地谈了谈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关注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

岸线是地表最为独特的特征,也是海岸最古老和直观的表现形式。

“ 岸线位置”(shoreline position)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指定为27 个全球性地质指标(Geoindicator)之一[1]。

岸线分析是研究海岸系统演变的基本方法和重要内容。

因此利用GIS技术对海岸线进行考察研究及其应用可以达到方便精确跟高效率的要求,进一步拓展GIS的研究特别是在延伸海岸线方面的深入是形式所迫切要求的。

本文从前人对GIS在海岸线方面具体考察研究为例,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海岸线;岸线分析1.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GIS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1980年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J.纵观其发展历程,也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筹备阶段(1978~1980)、起步阶段(1980~l985)、发展阶段(1985~l995)、产业化阶段(1996年以后)。

而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在海岸线方面的应用始于发展阶段到产业阶段期间,近年来, 分形理论无论在数学基础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有快速发展, 并且在众多学科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中国海岸线性质已有不少论述。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总结[全文5篇][修改版]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总结[全文5篇][修改版]

第一篇: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总结地理信息系统导论课程总结第一学期就开了GIS导论课,作为一名GIS专业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想我对GIS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

不同于刚入学时的迷茫,在认识的基础上我还做了些思考,开始逐步的规划我的人生,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首先老师就完整的介绍了什么是GIS。

GIS——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

给使用者提供预测、监控、管理问题的空间依据。

这样的定义对于我们来说太过抽象、晦涩。

我自己的理解是,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可以各种地理数据叠加在一起,从而进行查询、分析等一系列操作的空间信息系统。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就跟我们说了GIS与普通地图的不同和优势,这在于它的空间性。

我认为,对于一般的数据信息,做的再完整、再精确,它的利用率是不高的,因为它只能为一些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人利用。

更不用说普通的老百姓了。

而在这种数字化,全球化,资源共享的时代,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

因此,GIS 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GIS的用途就是对于计算机是数据,而我们需要做出用户可以接受的可视化、形象化、具体化的模拟系统。

这是一种服务,显然这种服务在中国还没完善,只是刚刚走出萌芽时期。

因此,GIS的发展是迅速的,潜力是巨大的,前途是光明的,就业是可观的。

而对于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如何适应这种需求,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因此我们要知道需要学习什么技能。

GIS 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

gis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gis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gis地理信息系统论文:GIS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地理信息系统随之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其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期望能更好的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 GIS 发展应用0引言GIS的发展一方面使得计算机知识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信息技术。

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GIS 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能够有效指导GIS 研究工作的开展。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1.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IS肠eogarphiealIL-oflrmationSystem)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一方面,它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类学科,另一方面它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模拟、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综合而言它是为区域和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加工与管理技术的学科池是一种综合性强、适用性广的工具。

1.2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地理信息系统(GSI)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3地理信息系统(GSI)的特征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具备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空间性和动态性;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

地理信息导论总结(2篇)

地理信息导论总结(2篇)

地理信息导论总结地理信息科学,顾名思义,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随着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的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其间的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3s集成化技术系统,为解决区域范围更广,复杂性更高的现代地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保证。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逐渐开始重视全球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这两个方面的推动,最终促成了地球信息科学的产生。

地球信息科学以信息流的手段研究地球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它由三部分组成,“地球信息学”是其理论研究的主体,“地球信息技术”是其研究手段,“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主要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科学有三大部分。

个人、系统以及社会。

其中个人部分包括认知科学、环境心理学、语言学等;系统部分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社会部分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地理学、政治学等。

在这个领域上,国内外启动了很多项目,影响很大,好多理论研究都顺着这个项目设立的方向在做。

其中包括空间数据获取与集成、分布式计算、地理表达扩展、地理信息认知、地理信息互操作、尺度、gis环境下的空间分析、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未来、地理数据不确定性与基于gis的分析、gis与社会。

从虚拟现实这个角度来看,gis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后来到网络的发展,一直到数字地球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林珲教授说gis包括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可视化三大功能,后来把模型库和虚拟环境加进来,还包括一个网络支撑环境。

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是地理学语言的演变,回头从gis来看,它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gis作为地理学者的研究助手;第二个阶段gis作为交流工具;第三个阶段,gis作为扩展人类感觉地理现实的手段,这个阶段才刚刚浮现。

地理信息技术论文(5篇)

地理信息技术论文(5篇)

地理信息技术论文(5篇)地理信息技术论文(5篇)地理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中学地理课程跨科学、人文与社会、技术三大领域。

课程的综合性强,上至天文、气象、宇宙航行,下至地理、地球、物理,纵向涉及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老师必需不断拓展自己的学问面,凡是与地理有关的学问都需了解和学习,以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要学习先进的学问和技能,将科学技术进展所带来的地理讨论新成果,融入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其中大都借助于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多媒体技术来完成的。

1.多媒体教学是读图教学的突破点。

地理教学中的读图、析图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同学的重难点。

但是,假如老师能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教学挂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无声到有声、由抽象到详细、由简单到简洁地呈现出来,同学就会有爱好随光标闪动而去读图、析图,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中国34个省区行政图时,同学对各省行政区轮廓及空间分布非常难记,无头绪下手。

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大屏幕展现中国行政区图,并采纳不同颜色勾画出各省级行政区轮廓,标注省会、简称、全称。

再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部逐一随光标闪动呈现,把重点省级行政区凸现闪动,有些省区还可配上事物图像进行形象记忆。

如,内蒙古自治区配大鹏展翅,陕西省配秦皇兵马俑,青海省配一只大白兔,广东省配一只象头等。

这样的整合行政区图,使静态变为动态,由无声变为有色,由抽象变为详细,直接刺激同学的视觉感官,特殊能激起学困生的参加。

2.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料和图片,能大容量再现区域地理和人文景观,体现地理教学跨越时空的特点。

学校新课程中涉及很多世界区域地理和人文景观,但大都只是简略介绍,一带而过。

更多的内容和资料需在课堂活动中或课外活动中去搜集、查寻。

所以利用信息技术,网上下载,整合教学资源是最佳途径。

老师利用多媒体整理出的更多资料和人文景观图片,能让同学犹如身临其境去亲身感受。

且这些资料容量大、跨越世界各地奇观,呈现出经典人文地理。

2023年地理信息导论总结范文

2023年地理信息导论总结范文

2023年地理信息导论总结范文【篇一】地理信息导论总结地理信息导论课程是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对地理信息的定义、相关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2023年地理信息导论课程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自我感悟三个方面。

一、课程教学内容地理信息导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的基本概念与定义、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

在课程教学中,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地理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让我们对地理信息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同时,通过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地理信息技术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方面,老师详细介绍了地理数据、地理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硬件和人员组成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地理信息系统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和模拟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方面的学习,老师介绍了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等各种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的学习,老师通过不同领域的实际案例,让我们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教学方法在地理信息导论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案例分析、实例演示、讨论等。

在课堂讲授方面,老师通常以面授形式进行,通过详细的讲解,系统性地介绍地理信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体系。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地理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在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方面,老师会根据实际案例,详细分析和演示地理信息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过程。

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应用前景

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应用前景

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应用前景第一篇: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论文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应用前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应用前景摘要步入21世纪后,GIS正向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迈进。

它不但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相结合,构成3S集成系统,而且与CAD、多媒体、通信、因特网、办公自动化、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综合的信息技术。

GIS理念的产生及其方法与技术的成熟,使其在诸多领域上得到了深入的应用。

GIS作为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从理论上来讲,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并且与各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能够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合理的开发以及利用将有利于其他学科或其他行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关系;发展;应用前景GIS作为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各部门涉及空间数据分析的学科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而这些学科又都不同程度地提供了一些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与方法。

因此,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这些相关学科的关系,对准确地定义和深刻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大的帮助。

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为GIS提供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测绘学为GIS提供各种定位数据,其理论和算法可直接用于空间数据的变换和处理。

虽然GIS涉及了众多的领域,并且与众多的学科都有很大的关联,但与GIS联系最为紧密的还是地理学、地图学、制图学、计算机、测绘与遥感等。

1.GIS与地理学的关系在地理学的研究中,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依托。

写一篇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文章

写一篇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文章

写一篇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文章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捕获、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通过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

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软件部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部分包括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人员部分包括GIS技术人员和使用者。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城市规划方面,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分析、交通规划、环境评估等工作。

在农业领域,可以通过GIS技术进行土壤分析、作物种植分析、灌溉管理等工作。

在资源管理方面,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水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等工作。

在应急管理方面,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应急救援规划等工作。

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评估、污染源分析等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

数据采集是指收集和获取地理数据的过程,可以通过GPS定位、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进行。

数据存储是指将采集到的地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管理和分析。

数据管理是指对地理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包括数据的分类、索引和更新等操作。

数据分析是指对地理数据进行统计、模型建立、空间分析等操作,以获取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数据展示是指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以便用户进行查看和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帮助用户从多个角度对地理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变化,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地理信息系统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地理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数据来源的不同和数据采集的难度,地理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完整性。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随着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手段和信息处理的方式日趋复杂,涉及的技术领域越来越广,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下面是一篇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论文,希望可以帮到您。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论文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激增,信息量急剧膨胀,社会管理日益复杂,对城市管理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有限的空间资源,如何使之产生最大的效益,是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共同课题。

在对生存空间不断挑战并设法超越的过程中,城市地理信息系统(oGis)业已成为强有力的武器。

电子地图、公共场合的多媒体导游导购系统、汽车自动导航装置、卫星定位仪等渐渐多起来。

UGIS知识对每一个现代城市居民都必不可少,而对于政府部门、众多企业和商业机构,则是关系到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带动的产业正在急剧膨胀,深入市政工程、资源管理、房地产业、交通运输、邮电话信、公安消防、医疗保健、城市应急、企业决策、金融保险、水利电力、环保旅游,以及科研教育的各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规划和管理领域,传统的规划和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城市飞速发展的需要。

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诸如水资源匮乏、用地紧张、交通拥堵、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棘手的城市问题,这给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走上了自动化、定量化、科学化和信息共享的道路,因为信息技术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影响最突出、最直接的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

信息技术作为城市信息处理和分析的工具,逐步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技术手段。

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超越城市问题传统解决方法的先进手段并作为现代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渗透到社会活动的每一细节。

引言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名称为Urba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写为“UGIS”,它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空间、非空间数据的输入、存贮、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论文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论文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姓名学号内容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期间,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得到了飞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许多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和方法在问世不久就迅速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使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主力军。

基于互联网和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而空间认知的普及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本文将围绕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产生、功能和作用等展开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关键字:空间信息数据分析计算机一.什么是GIS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为“地理信息系统”,随着它的发展,有时也称为“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服务”。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二.GIS是如何产生的15,000年前,在拉斯考克附近的洞穴墙壁上,法国的Cro Magnon猎人画下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线条和符号;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资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一个图形文件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

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出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

20世纪初期将图片分成层的“照片石印术”得以发展。

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投入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由联邦林业和农村发展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华研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时光飞逝,转眼几周的学习时光就匆匆的过去了,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我的收获。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地理特征和现象的数据描述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简称属性)及时域特征三部分。

地理数据具有空间上的分布性、数据量上的海量性、载体的多样性和位置与属性的对应性等特征。

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多样性、空间层次性、空间区域性和空间相关性的特征。

空间多样性是指地理对象种类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多样性;空间层次性是指地理对象在地理空间的尺度多与内容层次多;空间相关性是指地理地理对象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空间区域性是指地理对象在空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呈现一定的变化格局。

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其对数据的加工和信息提取能力。

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组成。

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

信息系统根据数据处理对象可分为空间信息系统和非空间信息系统,前者主要处理带有位置特征的数据(包括属性数据),而后则只有一般的事务性数据(不含空间特征);从应用层次上,信息系统有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对象上属空间信息系统,在应用层次上则属决策支持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合称3S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一种具有信息系统空间专业形式的数据管理系统。

在严格的意义上, 这是一个具有集中、存储、操作、和显示地理参考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例如,根据在数据库中的位置对数据进行识别。

实习者通常也认为整个GIS系统包括操作人员以及输入系统的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应用于科学调查、资源管理、财产管理、发展规划、绘图和路线规划。

例如,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IS)能使应急计划者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较易地计算出应急反应时间,或利用GIS系统来发现那些需要保护不受污染的湿地。

GIS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人员,是GIS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开发人员必须定义GIS中被执行的各种任务,开发处理程序。

熟练的操作人员通常可以克服GIS软件功能的不足,但是相反的情况就不成立。

最好的软件也无法弥补操作人员对GIS的一无所知所带来的负作用。

数据,精确的可用的数据可以影响到查询和分析的结果。

硬件,硬件的性能影响到软件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使用是否方便及可能的输出方式。

软件,不仅包含GIS软件,还包括各种数据库,
绘图、统计、影像处理及其它程序。

过程,GIS 要求明确定义,一致的方法来生成正确的可验证的结果。

三维GIS是布满整个三维空间的GIS,与传统的二维GIS或2.5维GIS明显不同,尤其体现在空间位置和拓扑关系的描述及空间分析的扩展上。

在二维平面上增加属性数据如高程、温度等进行DTM表示还只能是2.5维表示;而在三维GIS中,空间目标通过X、Y、Z三个坐标轴来定义。

当前研究和开发三维GIS的思路可归纳为两种: 由于三维GIS首先要将地理数据变为可见的地理信息,因此人们一方面从三维可视化领域向三维GIS系统扩展,这一点同早期的二维GIS来源于计算机制图管理一样,是从可视化角度出发的。

另一方面,GIS需要存储和管理大量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因此另一部分人从数据库的角度出发向三维GIS发展,从商用数据库向非标准应用领域扩展,将三维空间信息的管理融入RDBMS中,或是从底层开发全新的面向空间的OODBMS。

3DGIS源生于GIS系统,3DGIS之所以被称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是因为它把3D与GIS相结合起来,3D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三维模拟图像,而GIS系统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开发,最终以三维实景图的形式在各大屏幕展示出来,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监控摄像机或人工测绘或组织机构提供的数据进行三维模型组建,最终接上终端显示器直观显示出来。

3DGIS在城市规划中主要实现七大功能,分别是:快速真实再现城市三维景观、三维场景实时操作、属性信息快速查询、键盘操作控制漫游、任意给定线路的三维飞行、图形及动画输出、数据的更新与维护。

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它极大地提高了地球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卫星组成(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运行周期为12h。

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轨道倾角为55°。

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 颗以上的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导航信息,GPS的卫星因为大气摩擦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

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主控制站、地面天线所组成,主控制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春田市。

地面控制站负责收集由卫星传回之讯息,并计算卫星星历、相对距离,大气校正等数据。

用户设备部分即GPS信号接收机。

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

当接收机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
等信息。

接收机硬件和机内软件以及GPS 数据的后处理软件包构成完整的GPS 用户设备。

GPS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部分。

接收机一般采用机内和机外两种直流电源。

设置机内电源的目的在于更换外电源时不中断连续观测。

在用机外电源时机内电池自动充电。

关机后机内电池为RAM存储器供电,以防止数据丢失。

各种类型的接受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于野外观测使用。

其次则为使用者接收器,现有单频与双频两种,但由于价格因素,一般使用者所购买的多为单频接收器。

GPS模块系统采用第三代高线式GPS模块接受SIRF STAR GPS模块SIRF灵活性。

该芯片是小于10米的定位精度,能够同时追踪20个卫星信道。

其内部的可充电电池,可以保持星历数据,快速定位。

对于数据的输出电平的串行数据格式,通信速度。

波特率4800,每名GPS数据输出。

该模块采用MMCX GPS天线接口,为6线连接器,数据线接口电缆输出,使用简单,一般情况下只需要使用三个输出线,第一连接3.5 ~ 5.5V的直流供电,第五脚是电源,脚的第二行是GPS 测量输出的是TTL电平信号,串行端口,高大于2.4V,低小于400mV,输出驱动器的启动,直接与单片机的接口。

如果只使用默认设置,单片机读取数据只能从模块可以。

GPS的特点:全球全天候定位、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仪器操作简便、可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以及应用广泛。

经过几周的学习,我收获许多,让我了解了更多有关地理方面的课外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在此,我想感谢老师的深深教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