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消去中间变量 i (t),
d 2u0 (t ) d u0 (t ) LC + RC + u0 (t ) = ui (t ) (3) dt dt
式(3)是只有输入输出变量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在初始条件为0的情况下,两边求拉氏变换,得其 传递函数形式的数学模型。 U 0 (s) 1 G (s) = = 2 U i ( s ) LCs + RCs + 1 在Matlab中已知微分方程可用函数 中已知微分方程可用函数 tf(num,den)来建立传递函数模型。 ( )来建立传递函数模型。
系统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 时域模型 状态空间表达式 传递函数 系统的数学模型 复域模型 结构图 频域模型 频率特性图
系统仿真分析与设计方法:时域法和频域法。 系统仿真分析与设计方法:时域法和频域法。 时域法: 时域法:是以状态方程为基础对系统进行分 析设计。系统特性分析包括:李亚谱诺夫 (Lyapunov)稳定性分析,能控能观性分析 等。 频域法: 频域法:主要是借助于传递函数,通过劳斯 (Routh)定理、奈氏图(Nyquist)、伯德 图(Bode)、尼克尔斯图(Nichols)、根轨 迹等概念和方法分析系统的各种特性。如稳 定性、动态特性、稳态误差等。
经典的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方法即先从时域变 换到复频域,在复频域经过处理后再利用拉 普拉斯反变换从复频域变换到时域,完成对 时间问题的求解,涉及的函数有laplace函数 和ilaplace函数等。
三.本次实验涉及的MATLAB函数 本次实验涉及的 函数 1. laplace函数 功能:用符号推理求解拉氏变换。 调用格式:L= laplace(F) F为函数,默认 为变量t的函数,返回L为s的函数时,要用 syms 命令定义符号变量t。 2.ilaplace函数 功能:用符号推理求解反拉氏变换。 调用格式:L= ilaplace(F) F为函数,默认 为变量t的函数,返回L为s的函数时,要用 syms 命令定义符号变量t。
3.频域中的数学模型--频率特性 .频域中的数学模型 频率特性 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另一种非常实用和重 要的方法是频率响应法, 要的方法是频率响应法,频率响应法中用到 的数学模型就是频率特性。 的数学模型就是频率特性。频率特性可直接 由传递函数得到,频率特性G 由传递函数得到,频率特性 (jw)与传递 函数G 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函数 (s)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开环频率特性
3. roots()函数 功能:求多项式的根 调用格式: r=roots(C):其中C为多项式的系数向量(从高 次到低次),r为根向量。因此可用直接求根来判断 系统稳定性。 4.rlocus函数 功能:求系统的根轨迹 调用格式:rlocus(sys)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rlocus(sys,K)绘制增益为K的闭环极点; rlocus(sys1,sys2,…)在同一复平面绘制多个系 统的根轨迹,为区分各个系统的不同根轨迹,可用 不同的颜色来显示,如rlocus(sys1,‘r’,sys2, ‘y’…);
若系统零极点增益形式开环传递函数 :
( s − z1 )( s − z2 )⋯ ( s − zm ) G ( s) H (s) = k ( s − p1 )( s − p2 ) ⋯ ( s − pn )
闭环传递函数
G ( s) H ( s) φ ( s) = 1 + G ( s) H ( s)
则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闭环特征方程: 1 + G(s)H(s) = 0 的根满足 :
( s − z 1 )( s − z 2 ) ⋯ ( s − z m ) G (s)H (s) = k = −1 ( s − p 1 )( s − p 2 ) ⋯ ( s − p n )
的点时,此方程称为根轨迹方程。 所以: 满足根轨迹方程的点 —— 都在根轨迹上 根轨迹上的点 —— 都满足根轨迹方程,都是闭环特征 根(闭环极点)。 根轨迹与系统性能指标的定性关系 1.稳定性——所有闭环零极点必须位于s 平面上的虚 轴之左; 2.快速性——闭环极点离虚轴越远越好; 3.振荡性——闭环极点离实轴越近越好; 4.闭环零点尽量靠近闭环极点,最好靠近离虚轴最近 的闭环极点以形成偶极子。
实验七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实验目的与任务 (1)了解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的基本实现 ) 方法; 方法; (2)掌握相关函数调用格式及其作用。 )掌握相关函数调用格式及其作用。
二.实验原理 系统仿真方法: 根据模型的种类不同分为: 数学仿真-用计算机软件摸拟各种实际系统 的数学模型(软件仿真)。 物理仿真-用实物模型来摸拟各种实际系统 (硬件仿真)。 数学--物理仿真—两种的结合
零极点增益形式闭环传递函数 零极点增益形式
( s − z1 )( s − z 2 ) ⋯( s − z m ) G ( s) φ ( s) = =k 1 + G ( s) ( s − p1 )( s − p 2 ) ⋯( s − p n ) + ( s − z1 )( s − z 2 ) ⋯( s − z m )
已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 例2. 已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求其分子分母 多项式并绘制其零极点图。 多项式并绘制其零极点图。 解: num=[1,4,8] %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系数行向量 den=[1,11,11,10] %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系数行向量 G=tf(num,den) %建立传递函数模型 [z,p,k]=tf2zp(num,den) %提取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和增益 pzmap(G) %绘制其零极点图 grid on %打开绘图网格
R(S)
G(s)
C(S)
用多项式形式表示的开环传递函数
b1 s m + b 2 s m − 1 + ⋯ + b m + 1 num ( s ) G (s) = = den ( s ) a 1 s n + a 2 s n −1 + ⋯ + a n + 1
中函数tf()可用来建立传递函数模型, 在Matlab中函数 ()可用来建立传递函数模型, 中函数 ()可用来建立传递函数模型 其调用格式为: ( ) ( 其调用格式为:G(S)=tf(num,den)。 , )。
例1.某一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传递函数,其微分方 某一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传递函数, 某一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传递函数 程描述如下: 程描述如下:
y
( 3)
+ 11y
( 2)
+ 11y
(1)
+ 10 y = u
( 2)
+ 4u
(1)
+ 8u
试用MATLAB建立其传递函数模型。 建立其传递函数模型。 试用 建立其传递函数模型 解: num=[1,4,8] %分子多项式系数行向量 den=[1,11,11,10] %分母多项式系数行向量 G=tf(num,den) %建立传递函数模型 get(G) %显示tf对象的特性 运行结果: num = 1 4 8 den = 1 11 11 10
根轨迹分析法 所谓根轨迹是系统的某个特定参数,通常是回 路增益K从0变化到无穷大时,描绘闭环系统的 特征方程的根在S平面的所有可能位置的图形。 (根轨迹—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某一参数( k ) 从0 ∞ 时,闭环极点在s 平面上的轨迹 。) 根轨迹法用图解的方法来表示特征方程的根与 系统的某个参数(通常是回路增益K)之间的 全部数值关系。
Matlab中工具箱中的函数 中工具箱中的函数bode()、 ()、Nyquuist()、 中工具箱中的函数 ()、 ()、 Nichols()等都可绘出频率响应曲线。 ()等都可绘出频率响应曲线 ()等都可绘出频率响应曲线。 其调用格式: 其调用格式: bode(num,den)绘制连续系统传递函数形式表示的波德图 (对数坐标图)—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相频特性图 ; Nyquuist( num,den )绘制连续系统传递函数形式表示的 ( 奈氏图(极坐标图) ——是利用控制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 性判断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 nichols(num,den)绘制连续系统传递函数形式表示的 nichols图。 nichols图是将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两张图在角频率为参变 量的情况下合成为一张图。 ;
G ( jw ) = G ( S )
s = jw
闭环频率特性
φ ( jw ) = φ ( S )
s = jw
由于G(jw)是复数,可以用A(w)来表示G(jw)的模, 称为幅频特性,用φ(w)来表示G(jw)的幅角称为相频特 性。 则频率特性可表达为:
G ( jw ) = A ( w ) e
jφ ( ω )
根轨迹图绘制的基本考虑是:假设单变量系 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且设控制器增 益为K,整个控制系统是由单位负反馈构成的 闭环系统,则求出闭环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Gc(s)=KG(s)/(1+KG(s)) 闭环系统的特征根方程为:1+KG(s)=0 , 对K的不同取值,可以绘制出每个特征根变化 的曲线,这样的曲线称为系统的根轨迹。
4.系统模型之间的变换 . 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模型包括传递函数模型、零极 点增益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在某些场合下需要用到某种模 型,而在另一些场合下可能需要另外一种模型,这就需要模 型的转换。它们之间的转换可用以下的函数进行转换。 c2d, c2dt 将连续时间模型转换成离散时间模型 c2dm 将连续状态空间模型转换成离散状态空间模型 d2c 将离散时间模型转换成连续时间模型 d2cm 按指定方式将离散时间模型转换成连续时间模型 ss2tf 将状态空间模型转换成传递函数模型 ss2zp 将状态空间模型转换成零极点增益模型 tf2ss 将传递函数模型转换成状态空间模型 tf2zp 将传递函数模型转换成零极点增益模型 zp2ss 将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成状态空间模型 zp2tf 将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成传递函数模型
运行结果:
num = 1 4 8 den = 1 11 11 10 Transfer function: s^2 + 4 s + 8 -----------------------s^3 + 11 s^2 + 11 s + 10 z= -2.0000 + 2.0000i -2.0000 - 2.0000i p= -10.0000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零极点图 k =1
1.时域数学模型 时域数学模型 (1)时域中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 )时域中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单输入、单输出R、 、 电路 例: 单输入、单输出 、L、C电路
R L i (t) C
ui (t)
uo (t)
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
di (t ) L + Ri (t ) + u 0 (t ) = u i (t ) dt du 0 (t ) i (t ) = C ( 2) dt
百度文库
特征多项式=1+G(S) ( ) 特征多项式 用零极点增益形式表示的开环传递函数 用零极点增益形式表示的
( s − z1 )( s − z2 )⋯( s − zm ) G (s) = k ( s − p1 )( s − p2 )⋯( s − pn )
中函数zpk()可用来建立传递函数零、 ()可用来建立传递函数零 在Matlab中函数 中函数 ()可用来建立传递函数零、 增益模型,其调用格式为: ( ) 极、增益模型,其调用格式为:G(S)=zpk(z, ( , p,k)。 , )。
1 .rlocus()求系统根轨迹的函数; 调用格式: rlocus(sys)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rlocus(sys,K)绘制增益为K的闭环极点; rlocus(sys1,sys2,…)在同一复平面绘 制多个系统的根轨迹,为区分各个系统的不 同根轨迹,可用不同的颜色来显示,如 rlocus(sys1,‘r’,sys2,‘y’…); 2.rlocfind(sys)为计算给定一组根轨迹 增益的函数
Transfer function: %传递函数 s^2 + 4 s + 8 -----------------------s^3 + 11 s^2 + 11 s + 10
(2)状态空间模型 )
2.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复域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有一连续单输入、 有一连续单输入、单输出单位反馈系统
用多项式形式表示的闭环传递函数 用多项式形式表示的
b1 s m + b 2 s m −1 + ⋯ + b m + 1 G (s) φ (s) = = 1 + G (s) b1 s m + b 2 s m −1 + ⋯ + b m + 1 + a 1 s n + a 2 s n −1 + ⋯ + a n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