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要点70页PPT
合集下载
糖代谢脂肪酸分解PPT课件
酰CoA (3)再脱氢:-羟脂酰CoA再脱氢形成-酮脂酰CoA (4)硫解:-酮脂酰CoA硫解生成少两个C原子的脂
酰CoA 按照上述四个步骤循环进行,生成的产物为乙酰CoA
29
30
3 ★脂肪酸-氧化的要点:
• 脂肪酸仅需一次活化,消耗一个ATP的两个高能 键,所需的脂酰CoA合成酶在线粒体外。
• 活化后的长链脂酰CoA需要经过肉碱脂酰转移酶 催化进入线粒体。
4
概述
• 脂类(lipid): 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
饱和 不饱和
奇数碳 偶数碳
甘油 鞘氨醇 胆固醇
脂肪 磷脂 糖脂 胆固醇酯
• 胆固醇(cholesterol,Ch) • 胆固醇酯(cholesteryl ester,CE) • 磷脂(phospholipid,PL) • 糖脂(glycolipid,GL)
RCO-SCoA
(脂肪酸)
ATP AMP+PPi (脂酰-CoA)
• 脂酰CoA 合成酶催化,该酶分布在细胞溶胶、
线粒体外膜或内质网膜上,活化后形成的中、
短链脂酰CoA可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而长链
脂酰CoA必须通过肉碱(carnitine) 的载体作用
转运至线粒体基质中。
26
★脂酰-CoA通过肉碱转移系统进入线粒体
(1)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 在胰液中为酶原,经肠中胆汁和辅(共)脂肪酶
(colipase)作用成为活性形式。
甘油三酯 + H2O 胰脂肪酶 2-单脂酰甘油 + 游离脂肪酸
(2)酯酶:水解胆固醇酯(胆固醇酯酶),单酰甘油,维 生素A的酯。
(3)磷脂酶A2:水解磷脂,产生溶血磷脂和脂肪酸。
酰CoA 按照上述四个步骤循环进行,生成的产物为乙酰CoA
29
30
3 ★脂肪酸-氧化的要点:
• 脂肪酸仅需一次活化,消耗一个ATP的两个高能 键,所需的脂酰CoA合成酶在线粒体外。
• 活化后的长链脂酰CoA需要经过肉碱脂酰转移酶 催化进入线粒体。
4
概述
• 脂类(lipid): 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
饱和 不饱和
奇数碳 偶数碳
甘油 鞘氨醇 胆固醇
脂肪 磷脂 糖脂 胆固醇酯
• 胆固醇(cholesterol,Ch) • 胆固醇酯(cholesteryl ester,CE) • 磷脂(phospholipid,PL) • 糖脂(glycolipid,GL)
RCO-SCoA
(脂肪酸)
ATP AMP+PPi (脂酰-CoA)
• 脂酰CoA 合成酶催化,该酶分布在细胞溶胶、
线粒体外膜或内质网膜上,活化后形成的中、
短链脂酰CoA可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而长链
脂酰CoA必须通过肉碱(carnitine) 的载体作用
转运至线粒体基质中。
26
★脂酰-CoA通过肉碱转移系统进入线粒体
(1)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 在胰液中为酶原,经肠中胆汁和辅(共)脂肪酶
(colipase)作用成为活性形式。
甘油三酯 + H2O 胰脂肪酶 2-单脂酰甘油 + 游离脂肪酸
(2)酯酶:水解胆固醇酯(胆固醇酯酶),单酰甘油,维 生素A的酯。
(3)磷脂酶A2:水解磷脂,产生溶血磷脂和脂肪酸。
脂肪酸代谢第一节_PPT幻灯片
H2C COO
1. 乙醛酸循环的过程
P319
六. 乙醛酸循环
1. 乙醛酸循环的过程
六. 乙醛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的净结果是把两分子乙酰CoA转变 成一分子琥珀酸。其总反应为:
O
NAD+
2 H3C C~SCoA
NADH+H+
_
H2C H2C
COO
_
+
COO
2CoASH
乙酰CoA
琥珀酸
1. 乙醛酸循环的过程
(2) 脂肪酸的转运
脂肪酸的b-氧化作用通常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进 行的,而在细胞质中形成的脂酰CoA不能透过线粒体 内膜,需依靠内膜上的载体肉碱携带,以脂酰肉碱的 形式跨越内膜而进入基质。
肉碱(也叫肉毒碱,carnitine)的结构如下:
1.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
三. 脂肪酸的b-氧化途径
(2) 脂肪酸的转运
3. 奇数碳链脂肪酸的氧化
三. 脂肪酸的b-氧化途径
油酰CoA 的b氧化
偶数碳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三. 脂肪酸的b-氧化途径
有C=C, 少一个FAD, 有C-OH呢?
四. 脂肪酸的a-氧化途径
脂肪酸在一些酶的催化下,在a-碳原子上发 生氧化作用,分解出一个一碳单位CO2,生成缩 短了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这种氧化作用称为脂 肪酸的a-氧化作用。
2. 乙醛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六. 乙醛酸循环
对于一些细菌和藻类,乙醛酸循环 使它们能够仅以乙酸盐作为能源和碳源 而生长。
2. 乙醛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六. 乙醛酸循环
由乙醛酸循环转变成的琥珀酸,需要在线粒体 中通过三羧酸循环的部分反应转化为苹果酸,然后 进入细胞质,沿糖异生途径转变成糖类。
《脂肪酸降解》PPT课件
③在羟酯酰-CoA脱氢酶作用下,3-羟 酯酰-CoA转化成3-酮酯酰-CoA ( -酮酯酰-CoA)
④在酯酰-CoA乙酰基转移酶/硫解酶 作用下,另一CoA与C羰基连接, 将3-酮酯酰-CoA硫解断裂成 乙酰-CoA和缩短了2C单位的 酯酰-CoA,后者随即进入 下一轮反应 肉豆蔻酰-CoA
(cf. Fig. 15-5)
⑤乳糜微粒经由淋巴和 血液转运到周边组织
④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和 载脂蛋白结合成乳糜微粒2
17-2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直径100~500 nm)
- 表面为一层磷脂, 头部与水接触
- 甘油三酯螯合在 内部,占总质量的 80%以上
- 凸出的载脂蛋白 (B-48, C-III和C-II) 均为乳糜微粒组分 的吸收和代谢信号
C16 (软脂酸) Acetyl -CoA
肉豆蔻酰-CoA + 乙酰-CoA + FADH2 + NADH + H+
- 肉豆蔻酰-CoA随即进入下一轮反应,重复七轮 后最终将软酯酰-CoA氧化成八个乙酰-CoA
- 总反应:
软酯酰-CoA + 7 CoA + 7 FAD + 7 NAD+ + 7 H2O
胆固醇
自学 载脂蛋白
(cf. Fig. 15-2)
可激活位于 毛细血管壁 上的脂蛋白 脂肪酶
磷脂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
3
17-3
自学
• 激素触发储脂动员 = 低血糖通过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对脂肪细胞腺苷酰环化酶的级联放
大作用而促进储存甘油三酯的降解
(cf. Fig. 15-3)
- ①~②激素经由GS蛋白 激活环化酶生成cAMP
④在酯酰-CoA乙酰基转移酶/硫解酶 作用下,另一CoA与C羰基连接, 将3-酮酯酰-CoA硫解断裂成 乙酰-CoA和缩短了2C单位的 酯酰-CoA,后者随即进入 下一轮反应 肉豆蔻酰-CoA
(cf. Fig. 15-5)
⑤乳糜微粒经由淋巴和 血液转运到周边组织
④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和 载脂蛋白结合成乳糜微粒2
17-2
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直径100~500 nm)
- 表面为一层磷脂, 头部与水接触
- 甘油三酯螯合在 内部,占总质量的 80%以上
- 凸出的载脂蛋白 (B-48, C-III和C-II) 均为乳糜微粒组分 的吸收和代谢信号
C16 (软脂酸) Acetyl -CoA
肉豆蔻酰-CoA + 乙酰-CoA + FADH2 + NADH + H+
- 肉豆蔻酰-CoA随即进入下一轮反应,重复七轮 后最终将软酯酰-CoA氧化成八个乙酰-CoA
- 总反应:
软酯酰-CoA + 7 CoA + 7 FAD + 7 NAD+ + 7 H2O
胆固醇
自学 载脂蛋白
(cf. Fig. 15-2)
可激活位于 毛细血管壁 上的脂蛋白 脂肪酶
磷脂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
3
17-3
自学
• 激素触发储脂动员 = 低血糖通过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对脂肪细胞腺苷酰环化酶的级联放
大作用而促进储存甘油三酯的降解
(cf. Fig. 15-3)
- ①~②激素经由GS蛋白 激活环化酶生成cAMP
脂肪酸的代谢PPT课件
ω-氧化 长链脂肪酸在肝脏中经过ω-氧化,生成相应的 酮体和2-酮戊二酸。
3
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
奇数碳脂肪酸在肝脏中经过β-氧化生成乙酰CoA, 并进一步代谢。
02 脂肪酸的消化和吸收
脂肪的消化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胃部
在胃酸和酶的作用下,脂肪被分解成较小的脂肪酸和甘油一酯。
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在胰脂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水解
脂肪酸合成的调节
01
激素调节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可以调节脂肪酸的合成。胰岛素可以促进脂
肪酸的合成,而胰高血糖素则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02
营养物质调节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可以调节脂肪酸的合成。碳水化合物
可以促进脂肪酸的合成,而蛋白质则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03
酶的调节
脂肪酸合成的酶类也可以受到调节。例如,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
吸收的影响因素
影响脂肪吸收的因素包括饮食中脂肪的种类、摄入量、肠道菌群等。
脂肪吸收的机制
被动扩散
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可以以被动扩 散的方式通过肠细胞膜进入肠细 胞。
主动转运
一些重要的脂肪酸,如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需要经过主动转运才能 被肠细胞吸收。
03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脂肪酸的活化
01
02
03
脂肪酸在脂肪酶的作用 下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 甘油,游离脂肪酸在细
β-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合成胆固醇、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膜的构建和功能调节。
04 脂肪酸的合成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定义
从头合成是指从简单的原料(如乙酰CoA和丙二酸单酰 CoA)开始,逐步合成脂肪酸的过程。
合成步骤
乙酰CoA与丙二酸单酰CoA缩合生成乙酰乙酰CoA,然后 乙酰乙酰CoA再与乙酰CoA缩合生成3-羟基乙酰CoA,最 后脱羧、加水生成脂肪酸。
3
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
奇数碳脂肪酸在肝脏中经过β-氧化生成乙酰CoA, 并进一步代谢。
02 脂肪酸的消化和吸收
脂肪的消化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胃部
在胃酸和酶的作用下,脂肪被分解成较小的脂肪酸和甘油一酯。
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在胰脂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水解
脂肪酸合成的调节
01
激素调节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可以调节脂肪酸的合成。胰岛素可以促进脂
肪酸的合成,而胰高血糖素则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02
营养物质调节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可以调节脂肪酸的合成。碳水化合物
可以促进脂肪酸的合成,而蛋白质则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03
酶的调节
脂肪酸合成的酶类也可以受到调节。例如,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
吸收的影响因素
影响脂肪吸收的因素包括饮食中脂肪的种类、摄入量、肠道菌群等。
脂肪吸收的机制
被动扩散
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可以以被动扩 散的方式通过肠细胞膜进入肠细 胞。
主动转运
一些重要的脂肪酸,如亚油酸和α亚麻酸等,需要经过主动转运才能 被肠细胞吸收。
03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脂肪酸的活化
01
02
03
脂肪酸在脂肪酶的作用 下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 甘油,游离脂肪酸在细
β-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合成胆固醇、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膜的构建和功能调节。
04 脂肪酸的合成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定义
从头合成是指从简单的原料(如乙酰CoA和丙二酸单酰 CoA)开始,逐步合成脂肪酸的过程。
合成步骤
乙酰CoA与丙二酸单酰CoA缩合生成乙酰乙酰CoA,然后 乙酰乙酰CoA再与乙酰CoA缩合生成3-羟基乙酰CoA,最 后脱羧、加水生成脂肪酸。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PPT演示文稿
❖ 对于动物来说, β-氧化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而脂肪 酸第一步活化在细胞质中,10个碳原子以下的脂酰-CoA 很容易穿过线粒体内膜,但10个碳原子以上的脂酰CoA不 能进入线粒体,后面的步骤发生在线粒体中,所以涉及特 殊的 转运机制来帮助跨膜。
1、载体-肉碱(carnitine) 1)结构:
L-(CH2)3N+CH2CH(OH)CH2COOL- 羟 - - 三甲氨基丁酸 2)部位: 线粒体膜 3)功能:运载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在 脂酰CoA合成酶催(硫化激下酶,)由ATP提供能量,将脂肪 酸转变成脂酰CoA:
脂酰CoA合成O 酶
RCH2CH2CH2COOH+ ATP
RCH2CH2CH2C AMP+PPi
O RCH2CH2CH2C AMP+CoA SH
O RCH2CH2CH2C SCoA+ AMP
总反应:
15
(2)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
12
1. 概 念
➢ 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β 位C原子发生氧化,碳链在α位C原子与β位C原 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 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 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β-氧化. R1CH2CH2CH2CH2 CH2COOH
脂肪酸的分解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质及真核生物 的线粒体基质中。
6
-O=
-- -
O=
脂肪酶
▪ 脂肪
脂肪酶 甘油+脂肪酸
O= O= --
O=
CH2-O -C-R1H2
R3COOH CH2-O -C-R1▪源自R2-C-O-CH CH2-O
O -C-R3 三酰甘油脂肪酶
R2-C-O-CH CH2OH
1、载体-肉碱(carnitine) 1)结构:
L-(CH2)3N+CH2CH(OH)CH2COOL- 羟 - - 三甲氨基丁酸 2)部位: 线粒体膜 3)功能:运载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在 脂酰CoA合成酶催(硫化激下酶,)由ATP提供能量,将脂肪 酸转变成脂酰CoA:
脂酰CoA合成O 酶
RCH2CH2CH2COOH+ ATP
RCH2CH2CH2C AMP+PPi
O RCH2CH2CH2C AMP+CoA SH
O RCH2CH2CH2C SCoA+ AMP
总反应:
15
(2)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
12
1. 概 念
➢ 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β 位C原子发生氧化,碳链在α位C原子与β位C原 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 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 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β-氧化. R1CH2CH2CH2CH2 CH2COOH
脂肪酸的分解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质及真核生物 的线粒体基质中。
6
-O=
-- -
O=
脂肪酶
▪ 脂肪
脂肪酶 甘油+脂肪酸
O= O= --
O=
CH2-O -C-R1H2
R3COOH CH2-O -C-R1▪源自R2-C-O-CH CH2-O
O -C-R3 三酰甘油脂肪酶
R2-C-O-CH CH2OH
脂肪酸的分解和合成 ppt课件
NADPH+H+
混合功能氧化酶
NAPD
+
HOCH2(CH2)n COO醇酸脱氢酶
NAD(P)
+
NAD(P)H+H+
OHC(CH2)n COO醛酸脱氢酶
NAD(P)
2)n
+
NAD(P)H+H+
细菌对石油的氧化
-OOC(CH
COO-
42
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酮体 脂肪酸在肝脏中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
磷脂酶的作用位点
产物:甘油 、脂肪酸、磷脂、含氮碱
54
55
溶血磷脂:磷脂酶A1或A2的水解产物 强表面活性剂,可使RBC破裂溶血 毒蛇咬伤、急性胰腺炎
溶血磷脂的消除----磷脂酶B
56
甘油的代谢
甘油激酶
磷酸甘油 脱氢酶 异构酶
磷酸酶
(实线为甘油的分解,虚线为甘油的合成)
57
五、胆固醇代谢
(1)只存在于真核细胞 (2)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游离胆固醇 细胞内--------------------胆固醇酯 (3)来源 食物 0.5-1g/day
32
苹果酸脱氢酶 ( 8) 乙酰辅酶A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 ( 7) 柠檬酸
柠檬酸合成酶 ( 1)
顺乌头酸酶 ( 2) 异柠檬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 ( 3)
延胡索酸
琥珀酸硫激酶 ( 5)
三羧酸 α-酮戊二酸 二羧酸 α-酮戊二酸脱氢酶 ( 4)
琥珀酸
琥珀酸脱氢酶 (6)
琥珀酸 辅酶A
33
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 (1.5×7)+(2.5×7)+(10×8) = 108分子ATP
混合功能氧化酶
NAPD
+
HOCH2(CH2)n COO醇酸脱氢酶
NAD(P)
+
NAD(P)H+H+
OHC(CH2)n COO醛酸脱氢酶
NAD(P)
2)n
+
NAD(P)H+H+
细菌对石油的氧化
-OOC(CH
COO-
42
三、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酮体 脂肪酸在肝脏中不完全氧化的中间产物
磷脂酶的作用位点
产物:甘油 、脂肪酸、磷脂、含氮碱
54
55
溶血磷脂:磷脂酶A1或A2的水解产物 强表面活性剂,可使RBC破裂溶血 毒蛇咬伤、急性胰腺炎
溶血磷脂的消除----磷脂酶B
56
甘油的代谢
甘油激酶
磷酸甘油 脱氢酶 异构酶
磷酸酶
(实线为甘油的分解,虚线为甘油的合成)
57
五、胆固醇代谢
(1)只存在于真核细胞 (2)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游离胆固醇 细胞内--------------------胆固醇酯 (3)来源 食物 0.5-1g/day
32
苹果酸脱氢酶 ( 8) 乙酰辅酶A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 ( 7) 柠檬酸
柠檬酸合成酶 ( 1)
顺乌头酸酶 ( 2) 异柠檬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 ( 3)
延胡索酸
琥珀酸硫激酶 ( 5)
三羧酸 α-酮戊二酸 二羧酸 α-酮戊二酸脱氢酶 ( 4)
琥珀酸
琥珀酸脱氢酶 (6)
琥珀酸 辅酶A
33
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 (1.5×7)+(2.5×7)+(10×8) = 108分子AT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