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三原县医院神经外科陕西三原713800)【摘要】目的探索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①亚低温组59例,均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32℃~35℃,维持3~8d;②常温组53例,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d及第8d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疗效评估,6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估。结果入院第1d,两组gcs评分结果(p>0.05),第8d亚低温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u=3.85
p<0.05表2 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gos 评分结果比较n(%)注:u=3.96
p<0.05
△u=2.02
p<0.053 讨论
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但起决定性因素的是脑组织结构的损伤程度及继发性损害。由于颅脑损伤的程度是客观的,唯一能人为控制的是外伤后造成的继发性损伤[2]。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均报道[3,4]颅脑损伤急性期发热的患者预后较差。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颅脑损伤后5~7d内的发热症状,具有重要意义[5]。
近几年来,亚低温(32℃~34℃)在治疗脑损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6],亚低温技术具有显著地脑保护作用[7]。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可促进gcs5-7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其预后[8],本组病例探讨表明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6个月gos评估恢复良好率也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而植物生存及死亡率比较,则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这表明亚低温治疗可帮助患者安全渡过脑水肿期,并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预后,大大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亡率和致残率,为治疗脑损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迄今为止,亚低温治疗的机构尚未完全统一认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4](1)降低颅内压和脑氧代谢率。防止继发性脑损害;(2)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酰胺、天门冬氨酸)的释放;(3)对血脑屏障有保护作用,从而抑制脑水肿的发生;(4)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无论是缺血、缺氧所造成的,还是颅脑损伤造成的脑损害,亚低温疗法都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得到明显改善[7]。
亚低温实施时间愈早愈好,临床观察认为[9],伤后6h或10h
内开始低温治疗,均有良效,甚至于伤后6~23h开始低温治疗,也仍有明显疗效。但低温治疗宜早不宜迟,报道认为[8]l临床上亚低温治疗时程一般为24~72h。但也有人主张以4~5d为宜,也
维持到7~14d,而多数主张,亚低温治疗具体时间应视患者病情而定。本组患者于伤后20h内开始降温(平均8h),维护时间3~8d 不等(平均5d),从结果分析肯定,有显著疗效。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和疗效已得到充
分肯定[7],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尤其是急待探讨和规范亚低温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时间窗、温度窗、规范实施办法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的中止标准等问题。特别应注意避免简单地滥用亚低温疗法[8],真正有效地发挥亚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提高我们的临床治疗水平。参考文献[1]只达后,崔世民,张赛。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5-70.[2]费智敏,罗其中,王宗等。体感诱发电位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临床疗效的评估[j].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2(3):144-146.[3]江基尧,朱诚,卢成等。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1997,13(1):13-16[4]王德生。亚低温脑保护[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0-277.[5]只达石,张赛,陈荷红。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4):239-242.[6]刘雪平,张秀洲,王敏忠,等。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激激素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3):179-181.[7]万跃明,石浩,樊启涛。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3):170-171.
[8]只达石。亚低温脑保护研究的发展与现状[j].现在神经疾病学,2002,2(3):133-135.[9]赵雅度。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规范化[j].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2(3)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