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词解释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
肥料
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的物质。
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
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养分归还学说
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
2)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养分,地力就会逐渐下降
3)想要恢复土壤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最小养分定律
1)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
2)最小养分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1)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时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
2)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
3)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直接起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有益元素
某些元素适量的存在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者虽然它们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但对某些特定的植物是不可缺少的
根的构型
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的根(直根系)或不定根(须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根际
由于植物根系的影响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著差异的那部分根区土壤。
菌根
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
截获
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到根表的过程。
质流(主要方式)
是指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
扩散
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表之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到浓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
指细胞原生质膜意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
共质体
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和细胞连丝等。
被动吸收
膜外养分顺浓度梯度(分子)或电化学梯度势(离子)、不需消耗代谢能量而自发地(即没有选择性地)进入原生质膜的过程
主动吸收
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需要消耗代谢能量、有选择地进入原生质膜内的过程
叶面肥
凡是喷施在叶片上能对植物起营养作用或生理调节作用的物质
短距离运输
也称横向运输,是指介质中的养分沿根表皮、皮层、内皮层到达中柱(导管)的迁移过程长距离运输
也称纵向运输,是指养分沿木质部导管向上或沿韧皮部筛管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过程
养分再利用
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以通过韧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的现象
氨化作用
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机质分解成氨的过程
硝化作用
通气良好条件下,土壤中的NH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
无机氮的生物固定
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微生物同化为其躯体的组成成分而暂时被固定的现象
生物反硝化作用
嫌气条件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气态氮从土壤中逸失的现象
氮肥利用率
指当季作物吸收肥料氮的数量占施氮量的百分数
目标产量法
以实现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与土壤供应养分量的差额作为确定施肥量的依据,以达到养分的收支平衡,又称养分平衡法
磷的吸持作用
土壤液相中的磷酸或磷酸根离子被土壤固相所吸持的现象
复混肥料
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
有机肥料
含有有机质,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各种有机、无机养分,又能培肥土壤的一类肥料
微生物肥料
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作物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中,活微生物起关键的作用
植物营养学研究方法部分
在人工控制光照、水分、温度、营养等条件下,用特定的容器给予特定的营养环境而进行的试验。包括有土培、砂培、水培、气雾培等
田间试验
在田间气候土壤条件下进行的生物试验
因素
试验研究的对象。
单因素试验
也称单因子试验。在其它因素相对一致、比较良好的条件下,只研究某一个因素效应的试验。复因素试验
也称多因素试验。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因素效应的试验
综合试验
在单因素和复因素试验基础上,探索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因素的最优组合,再与现行的生产所采用的成套技术措施相比较,研究最优组合的综合效应并检验其实用价值。
水平
一个试验因素不同质或量的存在状态。
处理
人为的使试验因素处于不同水平或试验因素间不同水平的组合
方案
同一试验中所有试验处理的总合。
单一差异原则:在试验中,除了要比较的因素有差异外,其它因素的条件应相对一致。
因素效应:指因素的相对独立作用。
简单效应:在一种情况下因素的相对独立作用。
主效应(平均效应):同一试验中同一因素的几个简单效应的平均值。
交互效应(相互作用):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效果。指不同因素综合效应与各种单独效应的差值。
区组:把整个试验条件分成不同的组,每组内的条件相对一致,而组间条件允许有差异。完全方案:是每个试验因素的每个水平都要相互碰到的试验
误差:观察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总体:就是同质事物的全体,也称全群或集团。总体的大小,可以是有限型、也可以是无限型。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成员叫做个体或总体单元。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研究,这部分个体的总合叫样本或抽样总体。
真值: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所具有的真实数值。
观察值:不同个体在某一性状上具体表现的数值。
连续变量:总体中相邻两个观察值之差可达到无限小。例:在香蕉试验中不同处理的产量。不连续变量:相邻两个观察值之差最小为1
离均差:一个样本中各个观察值与平均数的差数。(和=0)
字母标记法:
A.平均数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B.最大平均数先标a(P0.05)或A(P0.01),根据不同P下的LSD或LSR值,往下比,有差异标b(B),无差异标a(A)。
C.一换字母,立刻回比,没有差别,写相同的字母,再以当次最大平均数继续往下比,直到最小平均数都有了标记字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