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暑湿燥热之症
67五运行大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67五运行大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67五运行大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论言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
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
【翻译】黄帝坐在明堂里,开始厘正天之纲纪,考建五握运行的常理,向天师岐伯请问到:在以前的医论中曾经言道,天地的动静,是以自然界中变化莫测的物象为纲纪,阴阳升降,是以寒暑的更换,显示它的征兆。
我也听先生将过五运的规律,先生所讲的仅是五运之气各主一岁。
关于六十甲子,从甲年开始定运的问题,我又与鬼叟区进一步加以讨论,【原文】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
不合阴阳,其故何也?【翻译】鬼叟区说,土运主甲已年,金运主已庾年,水运主丙辛年,木运主丁壬年,火运主戊癸年。
子午年是少阴司天,辰戌是太阴司天,巳亥年是厥阴司,这些,与以前所论的阴阳不怎么符合,是什么道理呢?【原文】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
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
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翻译】岐伯说:他是阐明其中的道理的,这里指的是天地运气的阴阳变化。
关于阴阳之数,可以数的,是人身中的阴阳,因而合乎可以数的出的阴阳之数。
至于阳明的变化,若进一步推演之,可以从十而至百,由千而及万,所以天地的变化,不能用数字去类推,只能从自然万象的变化中去推求。
【原文】帝曰:愿闻其所始也。
【翻译】黄帝说:我想听听运气学说是怎样创始的。
【原文】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病证治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病证治方一、感冒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风达表汤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阳虚--再造散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A 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苏散B 内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哮证A. 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火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痰壅喘急,不能平卧,加葶苈子猪牙皂泻肺涤痰必要时用控涎丹5虚哮平喘固本汤附:喘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如面青喘急,烦躁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另服黑锡丹B.缓解期1肺脾气虚:补肺固卫六君子汤2肺肾气虚: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证A.实喘1 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若得汗而喘不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属支饮复外寒而喘咳,痰液清稀多泡沫--小青龙汤2 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B.虚喘1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中气虚弱,脾肺同病(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补中益气汤2 肾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生脉散3正虚喘脱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五、肺痈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犀黄丸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胸部满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有力--桔梗白散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合桔梗杏仁煎六、肺痨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咳嗽频而痰少质粘者+琼玉膏。
夏季常见的暑湿热邪
夏季常见的暑湿热邪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夏至之后,直到立秋,自然界的火热之邪都可称为「暑邪」,由暑邪所致生之病称为「暑病」。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指出:「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藏为心。
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燥,其色为赤……」夏季上火,容易口干口苦,天热加晒,更易皮肤烫红,暑天容易流汗,大量的汗出,不但伤津液,水分电解质流失,也耗气,让人感觉疲累。
暑热让地气蒸发,多雨潮湿,因此暑邪常与湿邪一起来,除了发热烦渴以外,还加上湿重困顿的症状,四肢痠软无力,胸闷呕吐,甚至大便溏软不爽等湿阻症状。
《素问.刺志论》中提出:「气盛身寒,得之伤寒。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天冷毛细孔紧闭,天热则相反,毛细孔大开,流汗出,伤于火热且气虚无力,称为伤暑,症状还有头痛无力、噁心胸闷等。
火邪严重者,甚会昏倒不省人事,脉大而虚,要用些甘寒清热的药物来治疗,如甘露饮、五汁饮等。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指出:「湿胜则濡泻,甚则水闭肿。
」夏天小肠吸收比较好,常让人便祕,但暑热贪凉,常饮冰水,加上时有梅雨,内湿引动外湿,反而有时容易腹泻,湿邪重的甚至出现下肢水肿。
湿性重浊,让人容易沉重困顿,人体排泄物与分泌物等秽浊不清的东西都会增加。
湿邪还有一特点,就是凝滞,黏滞不爽,缠绵难癒,表现常在肠胃道,如排便稀软溏泄却拉不干净,一吃油黏之物即便秽臭浊,病程较长,要痊癒需节制冰冷黏滑油腻之物,调养一段时间才会好。
「阳胜则热」,阳热旺于夏季,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因此热邪也可称作「温热之邪」或「火热之邪」。
其实人体很需要火,火是一种能量,能给人带来生命活力。
有温煦作用又可给人活动力的称为「少火」,人就靠少火维持生存续;但火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现,让人元气消耗、身体发炎,称为「壮火」,这种火只会让人生病,身体虚弱。
「热性炎上」,说明火热有藩灼向上的特性,火热之邪侵袭人体,症状多在上部表现,如头长疔疮,脸部冒痘痘等;而且热邪侵扰久了,甚会引动肝风,称为「热极生风」,出现高热、抽搐、两目上视等症。
内科---咳嗽3
内科---咳嗽3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
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病名释义:1.咳,有声无痰;嗽,有痰无声。
临床上一般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但有时可资鉴别病理性质,以明确其重点。
如;干咳---为肺气不清--多属燥邪,气火。
痰嗽---为脾家有湿---多因痰湿内蕴。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云。
“咳嗽为有痰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医学入门。
辨咳嗽》曰;“咳因气动为声,嗽乃血化为痰,肺气动则咳,脾湿动则嗽,脾肺俱动则咳嗽俱作。
”2.肺系,出于《灵枢.经脉篇》,其范围包括气管、喉,鼻等,实际上是呼吸系统的总称。
[历史沿革)一、《内经》对咳嗽作了专篇论述《素问。
咳论》指出;“肺之令人咳,何也?歧伯对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说明咳嗽一证虽属肺病,但五脏六腑功能失调,都能引起咳嗽,并且表现不同特征,即。
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为辨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隋.巢元方么诸病源候论》分类为十种咳《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指出。
“又有十种咳。
一曰风咳,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
二日寒咳,饮冷食寒入注胃,从肺脉上气内外合,因之而咳是也。
三日支咳心下鞭满,咳则引痛,其脉反迟是也。
四日旰咳,咳而引胁下痛是也。
五日心咳,咳而唾血,引少阴是也。
六日脾咳,咳而涎出续续不止,引少腹是也。
七曰肺咳,咳而引颈项而唾涎沫是也。
八曰肾咳,咳则耳聋无所闻,引腰脐中是也。
九日胆咳,咳而引头痛口苦是也。
十曰厥阴咳,咳而引舌本是也。
这种分类法,虽然体现了辨证思想,但名目繁多,临床难以掌握应用。
三、金元。
张从正《儒门事亲》指出外因六气皆能致咳《儒门事亲。
嗽分六气毋拘以寒说》指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令人咳,非独寒邪。
他说。
“岂知六气皆能嗽,若谓咳止为寒邪,何以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咳嗽,……若此之类,皆生于火与热也,岂可专于寒乎。
(完整)温病学
温病学各论1.风温2。
春温3.暑温4.湿热病5.湿温6。
伏暑7。
秋燥(温燥)风温属于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有表证,有顺传逆传。
冬温是冬季感受风热邪气,与风温病变相同,只是季节不同风温概念的形成:《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若把这种病当伤寒发汗治,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叶天士: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只有表证),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病因病理:气分卫分(呼吸道感染)风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犯肺系手太阴肺经→肺脏,中焦胃肠(阳明)逆↓传心包(营分证)风温病一般不入血肺络损伤:咳血,仍为气分证风温重证:痰热蒙闭心包,高热大汗亡阳证诊断要点:时令在早春和冬天,发病初起有表证,传变有特点鉴别,春温无表证或者表证很短。
以里热为主。
病程也不同。
辨证论治初用辛凉轻解,中期到气到清下清营,后期津液不足甘寒生津一、风热袭表(卫)两个类型:A。
发热为主症。
风热在表,正气调向体表,正邪相争于表,在表的功能亢奋而发热。
邪浅而初起,故热势不高,38度左右。
不象伤寒束表闭表发热干烫,但风热虽开泄腠理,但阳气的宣发由于邪欲内侵并不通畅,即表郁,体表阳气不足,故微恶风寒;皮肤不象伤寒那样发热干烫(津液可以渗出);汗可有可无,汗出不畅。
头痛咽痛,风热上攻,气血逆乱所致。
身痛没有伤寒明显。
表有邪郁,肺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故轻咳重喘。
阳邪在表,伤津仍轻,故口微渴或不渴。
舌边尖红脉浮数以应其候。
太阳伤寒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疼痛,表闭无汗脉浮紧。
紧脉如拧螺丝钉相前进。
是因为经脉为寒收缩,血液凝滞所致。
太阳中风,有汗,卫强营弱,恶风,关门闭户则不恶.脉浮缓不数,舌边尖不红.风温表证,见风不见风,都恶风寒治法:辛凉轻(质地轻则扬)解。
老师:疏风清热,宣肺透邪方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吴鞠通按:温病忌(辛温发)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损伤心阳心阴,昏痉厥脱闭。
叶天士提出辛凉轻剂,吴鞠通创银翘散《温病条辨》上焦篇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风寒暑湿燥火
风寒暑湿燥火病因病因就是使我们生病的因素。
我们生病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外感六气七情饮食劳逸痰饮外伤瘀血等等。
外感六气一般叫做六淫,在气候正常则称为六气,而六气超过应有的限度,致使我们身体有恙,才被称为六淫。
也就是我们所处地表环境的风寒暑湿燥火,也是一年四季原有的正常气候规律。
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损伤人体,超过限度就变成致病因素了。
它的特性有几条规律,第一是外感性,外感是通过口鼻呼吸道造成生病的因素。
第二是有季节性,春天多风,夏天多暑湿,秋天多干燥,冬天多寒冷。
第三有地域性,比如南方夏季多雨水,容易出现暑湿或湿热证。
第四有相兼性,它可以单独致病,如暑邪、湿邪、热邪等;亦能几个一起治病,如湿热、暑湿、风热、风湿、风寒、寒湿等等,或者三个相兼风湿热,风寒湿等。
第五有转化性,在某些条件下症候会发生改变,比如之初感受寒邪,但在体内郁积久了,最后转变为热邪。
风邪风邪是自然界中飘扬游动不定的致病之邪,风在五行中属木,被称为东风木,有生生不息的寓意,春季主风,一般是风邪致病的气候,但地表四节皆有风,所以一年四季都可能感受风邪,风邪是从皮毛,肌腠侵犯我们的身体。
风为阳邪,容易侵袭体表,阳邪是具有开泄、游动、飘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
开泄是说会打开我们的肌肤表层,导致容易出汗,向上是头面容易遭到侵袭引起头痛;向外是侵犯腰背部的阳经而引起的身痛;或者体表的汗出导致恶风等。
风邪致病的特点是它的位置游移不定,比如游走性关节疼痛,这种痛没有固定的位置。
还有风邪致病发病迅速,变换无常,比如风疹引起的皮肤病,皮肤瘙痒,它没有固定的位置,今天这里痒,明天要那里痒。
风为百病之长,这是说风寒暑湿燥火都可以依附风邪侵犯人体,比如风寒证、风湿证、风热(暑火)证、风燥证、所以古代人将风当作外感病因的总称。
寒寒邪是说自然界具有寒冷、凝结的特性,是冬季的主气。
从小雪到大雪以及冬至再到小寒,一共四个节气,是冬天的主气。
寒为水气,通于肾,所以冬天是寒水的季节。
暑湿感冒中医辩证治疗方法
暑湿感冒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概述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
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
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天较多。
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
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烧。
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
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
种类根据中医辨证对感冒的理解,夏季的感冒症状一般分为暑湿感冒和暑热感冒。
暑热感冒和暑湿感冒都发生在夏季,都因感受暑气而生。
但两证的病因和病机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夹湿,病因的有所区别决定了两证的病位有差异和临床表现特点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区别。
热伤风的发热和秋冬季感冒是有区别的,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出汗多但是不解热。
因此如果夏天的热伤风如果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就会不好,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
病因暑湿感冒的病因是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使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
此病的病位在于肌表与中焦脾胃,所以症状表现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脉数,口虽干而饮不多,舌苔虽腻而少黄。
若暑湿犯肺,肺气不清,还会有咳嗽痰粘,鼻流浊涕的症状。
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
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藿香正气滴丸、清暑益气丸和小儿暑感宁糖浆等。
暑热感冒是因久旱酷热而生,属于纯粹的阳热证候。
此类感冒的重要特征是热象突出,是四季感冒中症状较重的一种类型。
因暑热之邪,侵袭肺卫,热蒸肌表,兼以耗伤津气,所以出现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苔黄,脉浮大而数等症状。
对于暑热感冒则采用清热生津的疗法,常见的中成药有暑热感冒冲剂、清凉冲剂和银黄注射液等.“对号入座”鉴别夏季感冒大吃冷饮、洗冷水澡、久吹空调……因凉而起的夏季感冒,困扰不少人群。
风寒暑湿燥热之症
风,寒暑湿燥热之症风证:风性轻扬开泄,易入侵机体的体表;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拥有起病快速、变化无常、游走不定的特色。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痛苦,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皮浅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或见肢体关节痛苦,或见颜面麻痹,口眼倾斜。
病机剖析:风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伤人卫气,卫气不固则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痛苦;肺合皮毛,肺卫受邪,故咳嗽;风邪犯卫未及深入故见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于肌肤,故可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风袭经络阻滞于经脉关节则肢体关节痛苦,颜面麻痹,甚至口眼喝斜。
寒证寒为阴邪,其性冷清、呆滞、收引,简单损害人体阳气,阻挡人体气血运转,致使各样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苦,咳嗽,喘促,苔薄白,脉浮紧。
或见肢体拘急,关节冷痛;或见腹痛肠鸣,腹泻,呕吐。
病机剖析:寒邪束于肌表,腠理闭塞,卫气不可以宣发,故发热,恶寒,无汗;寒邪郁于经络,则头身痛苦;皮毛受邪,内含于肺,肺宣降失司,出现咳嗽,喘促,寒袭肌表则脉浮紧,苔薄白;寒邪凝固,郁结经脉,阳气受损,隔绝气机,则肢体拘急,关节冷痛;寒邪入里,损害脾胃之阳,起落失司,运化不利,故见腹痛肠呜,腹泻,呕吐等症。
暑证暑为阳邪,其性酷热升散,为病常见热象,暑邪易耗气伤津,且多夹湿,与湿邪相合为病。
暑邪致病有伤暑、中暑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伤暑则恶热,口渴,汗出,身体疲备,小便黄,舌红,苔黄,脉虚数。
中暑则出现率然昏迷,发热,大汗淋漓,口渴,气急,甚则卒然昏迷,昏迷不醒,牙关关闭,四肢抽搐,舌绛干燥,脉濡数。
病机剖析;感觉暑湿之邪、耗伤津气则为伤暑。
暑性酷热,迫津外泄,出现恶热、口渴、汗出、尿黄;气随汗泄,则身体疲备,脉虚数;暑热炽盛,可见舌红、苔黄。
中暑多为夏天人在骄阳或高温下劳作过久所致。
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因此卒然昏迷,昏迷不醒;暑热伤及筋脉,筋脉拘急,故见牙关关闭,四肢抽搐;暑热灼伤营阴,则舌绛干燥,脉濡数。
风寒暑湿火
风寒暑湿火1.风:自然特性:风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为春季的主气,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为风气主令。
因风为木气而通于肝,故又称春季为风木当令的季节。
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四时皆有。
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生。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风性轻扬,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百病之长,这是风邪的基本特点。
①轻扬开泄: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所以风邪致病,易于伤人上部,易犯肌表、腰部等阳位。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
风邪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
风邪客于肌表,可见怕风、发热等表证。
因其性开泄,具有疏通、透泄之性,故风邪侵袭肌表,使肌腠疏松,汗孔开张,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②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
“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
如风疹、荨麻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均属风气盛的表现。
“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
如风疹、荨麻疹之时隐时现,癫痫、中风之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
因其兼挟风邪,所以才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
总之,以风邪为先导的疾病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一般都具有发病急、变化多、传变快等特征。
③风性主动:“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故称“风胜则动”。
如外感热病中的。
热极生风”,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或“血虚生风”等证,均有风邪动摇的表现。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
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中医病症汇总感冒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等;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竹叶、芦根、牛蒡子、桔梗、甘草等;3.暑湿伤表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香薷、厚朴、扁豆等;4气虚感冒:病机概要: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党参、甘草、茯苓、苏叶、葛根、前胡、半夏、陈皮、枳壳、桔梗等;4.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玉竹、甘草、大枣、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白薇等;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杏仁、桔梗、前胡、甘草、橘皮、金沸草等;2.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大贝母、枇杷叶等;3.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桑叶、薄荷、豆豉、杏仁、前胡、牛蒡子、南沙参、大贝母、天花粉、梨皮、芦根等;二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川朴、杏仁、佛耳草、紫菀、款冬花等;2.痰热郁肺证: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杏仁、贝母、瓜萎、海蛤壳、竹沥、半夏、射干等;3.肝火犯肺证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山栀、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米、甘草、苏子、竹茹、枇杷叶等;4.肺阴亏耗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花粉、玉竹、百合、甘草、贝母、甜杏仁、桑白皮、地骨皮等;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麻黄、射干、干姜、细辛、半夏、紫菀、款冬、五味子、大枣、甘草等;2.热哮证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麻黄、黄芩、桑白皮、杏仁、半夏、款冬、苏子、白果、甘草等;3.寒包热哮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麻黄、石膏、厚朴、杏仁、生姜、半夏、甘草,大枣等;4.风痰哮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白芥子、苏子、莱菔子、麻黄、杏仁、僵蚕、厚朴、半夏、陈皮、茯苓等;5.虚哮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党参、黄芪、胡桃肉、沉香、脐带、冬虫夏草、五味子、苏子、半夏、款冬、橘皮等;二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山药、苡仁、茯苓、法半夏、橘皮、五味子、甘草等;2.肺肾两虚: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熟地、山萸肉、胡桃肉、人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等;喘证一实喘1.风寒壅肺证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麻黄、紫苏、半夏、橘红、杏仁、苏子、紫菀、白前等;2.表寒肺热证:病机概要: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黄芩、桑白皮、石膏、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等;3.痰热郁肺证: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黄芩、知母、贝母、射干、瓜蒌皮、前胡、地龙等;4.痰浊阻肺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杏仁、紫菀、旋覆花等;5.肺气郁痹证: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沉香、木香、川朴花、枳壳、苏子、金沸草、代赭石、杏仁等;二虚喘1.肺气虚耗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党参、黄芪、冬虫夏草、五味子、炙甘草等;2.肾虚不纳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熟地、当归等;3.正虚喘脱证:肺气欲绝,心肾阳衰;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人参、黄芪、炙甘草、山萸肉、冬虫夏草、五味子、蛤蚧粉、龙骨、牡蛎等;肺痨1.肺阴亏损证: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等;2.虚火灼肺证: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冬虫夏草等;3.气阴耗伤证:阴伤气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北沙参、麦冬、地黄、阿胶、五味子、冬虫夏草、白及、百合、紫菀、冬花、苏子等;4.阴阳虚损证:阴伤及阳,精气虚竭,肺、脾、肾三脏俱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人参、黄芪、白术、山药、麦冬、生地、五味子、阿胶、当归、枸杞、山萸肉、龟板、鹿角胶心悸1.心虚胆怯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减;2.心血不足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3.阴虚火旺: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4.心阳不振证: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5.水饮凌心证: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6.瘀阻心脉证: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火扰心证: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代表方剂:黄连温胆汤加减;胸痹1.心血瘀阻证: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降香、郁金等;2.气滞心胸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赤芍等;3.痰浊闭阻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瓜蒌、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茹、人参、茯苓、甘草、石菖蒲、陈皮、枳实等;4.寒凝心脉证: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桂枝、细辛、薤白、瓜萎、当归、芍药、甘草、枳实、厚朴、大枣等;5.气阴两虚证: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人参、黄芪、炙甘草、肉桂、麦冬、玉竹、五味子、丹参、当归等;6.心肾阴虚证:水不济火,虚热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炙甘草、茯苓、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丹参、当归身、芍药、阿胶等;7.心肾阳虚证: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人参、附子、肉桂、炙甘草、熟地、山萸肉、仙灵脾、补骨脂等;不寐1.肝火扰心证:肝郁化火,上扰心神;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等;2.痰热扰心证: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枳实、黄连、竹茹、龙齿、珍珠母、磁石等;3.心脾两虚证: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黄芪、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木香等;4.心肾不交证: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黄连、肉桂等;5.心胆气虚证: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人参、茯苓、甘草、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川芎、酸枣仁、知母等;癎病1.风痰闭阻证:痰浊素盛,肝阳化风,痰随风动,风痰闭阻,上干清窍;涤痰息风,开窍定癎;定癎丸加减;天麻、全蝎、僵蚕、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沥、菖蒲、琥珀、远志、辰砂、茯苓、陈皮、丹参等;2.痰火扰神证:痰浊蕴结,气郁化火,痰火内盛,上扰脑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茯苓、橘红、人参、菖蒲、麝香、当归等;3.瘀阻脑络证: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麝香、老葱、地龙、僵蚕、全蝎等;4.心脾两虚证:癎发日久,耗伤气血,心脾两伤,心神失养;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姜半夏、当归、丹参、熟地、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等;5.心肾亏虚证:癎病日久,心肾精血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生牡蛎、鳖甲等;胃痛1.寒邪客胃证: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高良姜、吴茱萸、香附、乌药、陈皮、木香等;2.饮食伤胃证:饮食积滞,阻塞胃气;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半夏、陈皮、连翘等;3.肝气犯胃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等;4.湿热中阻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连、栀子、制半夏、茯苓、草豆蔻、陈皮、甘草等;5.瘀血停胃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等;6.胃阴亏耗证:胃阴亏耗,胃失濡养;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等;7.脾胃虚寒证:脾虚胃寒,失于温养;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生姜、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等;呕吐一实证1.外邪犯胃证: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厚朴、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生姜等;2.食滞内停证: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等;3.痰饮内阻证: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半夏、生姜、茯苓、白术、甘草、桔梗等;4.肝气犯胃证: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加减.苏叶、厚朴、半夏、生姜、茯苓、大枣等;二虚证1.脾胃气虚证: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等;2.脾胃阳虚证: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等;3.胃阴不足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加减;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大枣等;腹痛1.寒邪内阻证: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高良姜、干姜、紫苏、乌药、香附、陈皮等;2.湿热壅滞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加减;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等;3.饮食积滞证: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枳实、神曲、黄芩、黄连、泽泻、白术、茯苓等;4.肝郁气滞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香附、陈皮、芍药、甘草、川芎等;5.瘀血内停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牛膝、当归、川芎、赤芍、甘草、延胡索、蒲黄、五灵脂、香附、乌药、青皮等;6.中虚脏寒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加减;桂枝、干姜、附子、芍药、炙甘草、党参、白术、饴糖、大枣等;泄泻一暴泻1.寒湿内盛证: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苍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厚朴、大腹皮、紫苏、白芷、桔梗等;2.湿热伤中证: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甘草、车前草、苦参等;3.食滞肠胃证: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谷芽、麦芽等;二久泻1.脾胃虚弱证:虚失运,清浊不分;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等;2.肾阳虚衰证: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附子、炮姜等;3.肝气乘脾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减;白芍、白术、陈皮、防风等;痢疾1.湿热痢: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减;黄芩、黄连、大黄、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金银花、肉桂等;2.疫毒痢:疫邪热毒,壅盛肠道,燔灼气血;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金银花、地榆、牡丹皮、芍药、甘草、木香、槟榔等;3.寒湿痢: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加减;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炮姜、桂枝、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等;4.阴虚痢:阴虚湿热,肠络受损;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干姜、生地榆等;5.虚寒痢:脾肾阳虚,寒湿内生,阻滞肠腑;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炙甘草、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当归、白芍、木香等;6.休息痢:病久正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加减;人参、白术便秘一实秘1.热秘:肠腑燥热,津伤便结;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加减;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药等;2.气秘:肝脾气滞,腑气不通;顺气导滞;六磨汤加减;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等;3.冷秘:阴寒内盛,凝滞胃肠;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附子、大黄、党参、干姜、甘草、当归、苁蓉、乌药等;二虚秘1.气虚秘:脾肺气虚,传送无力;益气润肠;黄芪汤加减;黄芪、麻仁、白蜜、陈皮等;2.血虚秘:血液亏虚,肠道失荣;养血润燥;润肠丸加减;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3.阴虚秘:阴津不足,肠失濡润;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玄参、麦冬、生地、油当归、石斛、沙参等;4.阳虚秘:阳气虚衰,阴寒凝结;温阳通便;济川煎加减;肉苁蓉、牛膝、附子、火麻仁、当归、升麻、泽泻、枳壳等;胁痛1.肝郁气滞证: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络脉失和;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白芍、甘草、川芎、郁金等;2.肝胆湿热证: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山栀、黄芩、川楝子、枳壳、延胡索、泽泻、车前子等;3.瘀血阻络证:瘀血停滞,肝络痹阻;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制香附、川楝子、广郁金、五灵脂、延胡索、三七粉等;4.肝络失养证:肝肾阴亏,精血耗伤,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加减;生地、枸杞、黄精、沙参、麦冬、当归、白芍、炙甘草、川楝子、延胡索等;黄疸一阳黄1.热重于湿证: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减;茵陈蒿、栀子、大黄、黄柏、连翘、垂盆草、蒲公英、茯苓、滑石、车前草等;2.湿重于热证: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胆汁不循常道;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藿香、白蔻仁、陈皮、茵陈蒿、车前子、茯苓、苡仁、黄芩、连翘等;3.胆腑郁热证: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大黄、枳实、郁金、佛手、茵陈、山栀、白芍、甘草等;4.疫毒炽盛证急黄湿热疫毒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味;犀角用水牛角代、黄连、栀子、大黄、板蓝根、生地、玄参、丹皮、茵陈、土茯苓等;二阴黄1.寒湿阻遏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加减;附子、白术、干姜、茵陈、茯苓、泽泻、猪苓等;2.脾虚湿滞证: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桂枝、生姜、白术、当归、白芍、甘草、大枣、茵陈、茯苓等;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证:湿热留恋,余邪未清;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加减;常用药物:茵陈、黄芩、黄柏、茯苓、泽泻、车前草、苍术、苏梗、陈皮等;2.肝脾不调证:肝脾不调,疏运失职;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加减;当归、白芍、柴胡、枳壳、香附、郁金、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山楂、麦芽等;3.气滞血瘀证:气滞血瘀,积块留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柴胡、枳壳、香附、当归、赤芍、丹参、桃仁、莪术等;并服鳖甲煎丸;头痛一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风寒外袭,上犯颠顶,凝滞经脉;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白芷、藁本、羌活、细辛、荆芥、防风等;2.风热头痛: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加减;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川芎、白芷、羌活、生石膏等;3.风湿头痛: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清阳;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藁本、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川芎等;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丹皮、桑寄生、杜仲、牛膝、益母草、白芍、夜交藤等;2.血虚头痛:气血不足,不能上荣,窍络失养;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白芍、首乌、川芎、菊花、蔓荆子、五味子、远志、枣仁等;3.痰浊头痛: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陈皮、白术、茯苓、天麻、白蒺藜、蔓荆子等;4.肾虚头痛: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加减;:熟地、枸杞、女贞子、杜仲、川断、龟板、山萸肉、山药、人参、当归、白芍等;5.瘀血头痛:瘀血阻窍,络脉滞涩,不通则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加减;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当归、白芷、细辛等;眩晕1.肝阳上亢证:肝阳风火,上扰清窍;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石决明、钩藤、牛膝、杜仲、桑寄生、黄芩、山栀、菊花、白芍等;2.气血亏虚证: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加减;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志、枣仁等;3.肾精不足证: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加减;熟地、山萸肉、山药、龟板、鹿角胶、紫河车、杜仲、枸杞子、菟丝子、牛膝等;4.痰湿中阻证: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陈皮、白术、苡仁、茯苓、天麻等;5.瘀血阻窍证: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白芷、菖蒲、老葱、当归、地龙、全蝎等;中风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加减;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豨莶草等;2.风阳上扰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珍珠母、石决明、桑叶、菊花、黄芩、山栀、牛膝等;3.阴虚风动证: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息风汤加减;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龙骨、牡蛎、龟板、代赭石、牛膝、当归、天麻、钩藤等;二、中腑脏一闭证1.痰热腑实证: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加减;桃仁、大黄、芒硝、枳实、陈胆星、黄芩、全瓜蒌、桃仁、赤芍、丹皮、牛膝等;2.痰火瘀闭证: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加减;另可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羚羊角或山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胆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菖蒲、郁金等;3.痰浊瘀闭证: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机闭塞;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涤痰汤加减;另可用苏合香丸;半夏、茯苓、橘红、竹茹、郁金、菖蒲、胆星、天麻、钩藤、僵蚕等;二脱证阴竭阳亡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亦可用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等;三、恢复期1.风痰瘀阻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加减;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皮、地龙、僵蚕、全蝎、远志、菖蒲、豨莶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等;2.气虚络瘀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地龙、牛膝等;3.肝肾亏虚证: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干地黄、首乌、枸杞、山萸肉、麦冬、石斛、当归、鸡血藤等;水肿一阳水1.风水相搏证: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石膏、桑白皮、黄芩等;2.湿毒浸淫证: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3.水湿浸渍证: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苍术、厚朴、陈皮、草果、桂枝、白术、猪苓、泽泻等;。
夏季感冒用药
夏季感冒用药夏季感冒用药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和暑热三种类型,由于疾病类型不同,选用的药物也就不大一样:风寒型感冒表现为身感头痛无汗,四肢疼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白,治疗可选用六味汤、桂枝颗粒等祛风散寒类的药物。
风热型感冒表现为发热重,轻微发冷,头胀痛,鼻流粘液或黄涕,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稠,口渴,舌苔黄或薄白,可选用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维c银翘片、清热解毒颗粒等疏风清热类药物。
对于暑湿感冒,应解表祛暑、可选用藿香正气水等。
根据感冒类型,推荐几种常用的中成药,大家可以参考一下:1、暑湿感冒:常用的药物有,藿香正气(水)胶囊、午时茶、保济丸等。
若有腹泻症状,可吃些止泻药。
2、风寒感冒:以辛温解表为主,常用的药物有,九味羌活颗粒、荆防毒散冲剂等。
3、风热感冒:以辛凉解表为主,常用的药物有芙朴感冒颗粒、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羚羊清肺丸、清热灵、清开灵等。
夏季感冒吃什么药?夏日感冒又叫暑湿感冒、热伤风,这种感冒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
从症状上看,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烧。
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和春季,是发热轻、恶寒重。
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
中医对暑湿感冒的治疗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
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藿香正气丸、清暑益气丸和小儿暑感宁糖浆等,也可采用暑热感冒冲剂、清凉冲剂和银黄注射液治疗。
夏季常见的感冒类型夏季感冒包括暑热感冒、热伤风、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等多种类型,这几种感冒的区别在于,除了鼻塞、流涕、发烧之外,又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
暑热感冒暑热感冒是因酷热而生,其重要特征是热象突出,因暑热侵袭,出现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状。
中医的风寒暑湿燥火
一、风:
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
风邪最易伤人,四时都可发病,其他外邪都依附于风而侵入人体致病。
如风寒、风热、风温、风湿。
风病起病多急骤,辩证又可外风、内风。
外风指外感风邪,伤风等;内风指内部疾病引起的眩晕、肢麻、抽筋、昏迷、半身不遂、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寒、分为外寒、内寒。
外寒主要指外界寒冷的气候。
受寒邪后可出现怕冷、发热、无汗、头痛、腹痛、关节痛等。
呼吸道感染常与外寒有关。
内寒常发生于体质较弱者,有面色寡白、腹痛、腹泻、小便清长等症状。
三、暑:
暑是热的另一名词,主要表现为壮热口渴,心烦自汗,甚至不省人事,多发于暑夏。
由于暑多挟湿,还可有另一表现“暑湿”,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胸闷、恶心欲吐等。
此外小儿汗闭性暑热也是暑邪所致。
四、湿:
也分内湿、外湿。
外湿指长期涉水、淋雨、或环境潮湿而致病,如足肿、关节痛、腰背酸痛等。
内湿主要表现为胃口不好、头重头胀、妇女带下等。
湿症口多不渴,摄苔滑腻。
五、燥;(外燥、内燥)外燥指干燥的气候,可以引起鼻干、咽痛、目涩、肤燥、鼻衄等。
内燥指由于消耗性疾病或者用药不当(过伤津液)导致的津液不足,表现为口干舌燥,尿少便干,皮肤指甲干枯等。
六、火:
与热同属一气,热之极为火。
分内火、对火,外火(实火)多属风、寒、暑、燥等邪侵入体后转化而成,多有壮热、面红耳赤、渴喜冷饮、心烦、舌苔黄燥、脉数而有力等。
内火(虚火)因内部疾病和情志引起。
如临床上表现为潮热盗汗,舌干红无苔,脉细数。
1/ 1。
细说:风寒暑湿燥火
细说:风寒暑湿燥火细说:风寒暑湿燥火搜狐母婴社区 11-28 14:49 大病因,又称病邪。
《病因因别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
”,其实病因繁多,不外就两种,一是外因,一是内因。
外因自外感受六邪,也称六淫;内因自内而伤谓之七情,外加劳逸。
探讨病邪对人体的影响,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在此只讲外因。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总称。
原本是自然界六种气候现象,《内经》称之“六气”。
“六气”的正常变化,不足以使人致病。
当气候变化异常,并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就能成为致病因素,这就是“六淫”。
淫为太过,和浸淫之意。
亦可理解为令人致病的六气。
六淫之名系由《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的“风淫与内”、“热淫与内”。
中概括而来。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首先多与气候有关,居住环境有关,四季气候有关,又叫“时令病”。
其次,六淫外邪,即可单独致病,亦可合并致病。
如湿邪困脾,寒邪直中,暑邪外袭即是单独致病;风寒束表、风热犯肺、湿热中阻即为两邪致病,甚至有三邪致病,如《素问。
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再次六淫入人体途径不外有三:肌腠而入,即由表及里;或从口鼻而入,即自上而下;或两者同时受邪。
因六淫之邪,多从外受,固有“外感六淫”之称。
在下分别论述。
风邪风邪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以春季主气,固风邪病以春令居多。
风邪是外感六淫中最常见的病邪。
风为阳邪,其性轻阳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动,其性轻扬,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出现汗出恶风之症。
易袭阳位,就是风邪易袭人的上部,如头部,五脏中最高的肺位,固伤于风者,头部清窍及呼吸道症状为多,阳经和肌表等属阳的部位,固表证多与风邪入侵有关,《伤寒论》所云“太阳中风”证,即见恶风、寒出头痛、脉浮缓等表(虚)证。
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本为气的激烈流动,固其致病多见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以风邪为主者为“行痹”,症见游走性关节疼痛。
炎炎夏日,燥湿清热用清暑益气汤来拯救(附医案)
基本介绍东垣清暑益气汤出自《脾胃论》,实为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成,由黄芪、人参、甘草、当归、陈皮、苍术、白术、泽泻、升麻、葛根、神曲、青皮、黄柏、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清暑益气、健脾利湿之功。
本方证“皆因饮食失节,劳卷所伤,日渐因循其脾胃,乘暑天而作病也”(《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
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表现为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
具体应用伍炳彩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东垣清暑益气汤是他临证常用方剂之一。
[1]其运用不拘泥于时令,不拘于年龄,不拘于男女,不拘于病种,关键在于辨证抓病机,灵活变通,举例如下:医案1 产后风张某,女,29岁,浙江杭州人, 2013年11月1日 初诊。
产后汗出明显,恶风怕冷4月余。
2013年5顺产一子,7月吹空调后觉全身易出汗,恶风怕冷,汗出后恶风怕冷,以项背部、膝关节、肘关节怕冷尤甚。
遇风后及汗出前全身有蚁行感。
吹风受凉后四肢酸胀沉重。
脚后跟痛,疲倦乏力,耳中有堵塞感,心情欠佳,易悲伤欲哭。
纳差,食后易胃脘胀,嗳气。
寐差,入睡难。
口干口黏,不喜饮。
大便稀,每日2-3次,食后则欲便,便前腹痛,小便黄,次数频繁。
舌质淡红,苔黄腻,脉软。
月经史: 末次月经为10月30日,周期28-30天,量适中,色暗,有少量血块。
生育史:孕1产1。
辨证:气阴俱虚,复感湿邪。
治以益气养阴,除湿健脾,用清暑益气汤加味。
处方:黄芪10g,党参10g,白术10g,甘草6g,神曲10g,升麻6g,当归6g,陈皮10g,青皮6g,苍术6g,黄柏5g,葛根6g,麦冬6g,五味子6g,泽泻6g,汉防己10g,浮小麦15g,生姜2片,大枣1枚,细辛3g。
共15剂。
并嘱其畅情志。
二诊: 2013年11月19日,药后恶风怕冷、汗出稍减轻,脚后跟疼痛、耳中堵塞感明显减轻,胃口好,嗳气减少。
现症表现为进食后易全身汗出,汗出后恶风怕冷,汗出身凉,关节恶寒偶有灼热感,皮肤针刺感,左手发麻胀感。
中医思维理解六邪之风寒暑湿湿澡火危害和预防
中医思维理解六邪之风寒暑湿湿澡火危害和预防内景图何为:风、寒、暑、湿、燥、火?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所谓六邪,也称为六淫、六气,即是风、寒、湿、暑、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适应了六气的能力,但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在人体的正气不足,免疫力下降之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健康而发生疾病。
中医的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理论,流传了上千年,一般人觉得不好理解,尤其是与现代西医思维理论,无法对应起来。
比如排在第一名的风,一般的解释为,风为百邪之长,善行而数变。
这怎么理解呢,难道吹个风就要生病吗?还是这个风,不是指自然界的风,是人体内有风?风是大量流动的空气,体内难道有大量的空气流动吗?似乎说不通。
中国人都知道,中医理论,讲究天人相应,天人用什么来相应呢,用规律的一致性来对应。
所谓天就是自然外环境,所谓人就是人体内环境。
自然外环境的运行规律,与人体内环境运行规律的一致性,称为天人相应,所以中医,祂是一门环境医学。
中医六邪,风寒暑湿燥火,它描述的是环境的变化。
这个基础的认识一定要有。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知框架,再来看怎么解释。
寒暑湿燥火,在自然环境中是有的,在人体内也是有的,所以相对好理解。
风,在自然界肯定是有的,但是在人体内有吗?人体内不可能有大量的空气流动,空气进入肺部后,经过肺泡的过滤,会变成氧气进入血液,不可能在体内胡乱流动。
也就是说体内,不太可能有风,这个解释是不通的。
风字,传统正体字写为風。
这个風字里有个虫,所以古人说風动虫生。
什么是虫呢,古人没有细菌和病毒的概念,也无法用肉眼观测到这些东西,但他们通过经验,判断風里有东西,这东西可以致病,于是将風称为六邪之一。
风如果写作風,很多解释就通畅了,因为它指代的,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虫,是病菌。
風为百邪之长,说明它是疾病的首发因素,现代医学治病的模式,主要就是对抗病菌,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
自然界中,不管空气质量如何好,空气中必然有细菌。
中医常见病症
1、肝郁气滞:
证候: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痛处游移不定,
食后胀甚,按之稍舒,嗳气频繁,或有泛酸,
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白芍、 半夏、甘草
疼痛甚者可加川楝子、元胡、佛手
泛酸嗳气者,加瓦楞子、乌贼骨、沉香 胀甚于痛者,可加木香、厚朴
[病 因]
1、感受外邪 2、饮食所伤 3、禀赋不足或后天失治 4、劳伤久病。
[ 病 机]
饮食不节
湿浊内生 中焦湿热 热毒炽盛 伤及营血 热迫胆汁 外流 急 黄 延 误 失 治 重 感 外 邪 熏蒸肝胆 胆汁外溢 热重于湿 湿重于热 阳
黄
感受外邪
{
湿热疫毒
寒湿入侵
郁遏不达
困阻脾胃 脾阳不振 中焦寒湿 胆汁受阻 阴 黄
忧思恼怒,伤肝损脾 脾失健运,胃气阻滞 胃失和降 肝失疏泄,横逆犯胃 素体脾虚,劳倦过度 久病脾胃受损 肾阳不足 药物损伤 脾胃虚弱 运化失职
不 通 则 痛
胃失温养
或中阳不足, 中焦虚寒
热病、火郁、药物
损伤胃阴
胃失濡养
不 荣 则 痛
三、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 实者:病程短,起病急,多痛剧,固定不移, 拒按,脉盛; 虚者:病程长,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 脉虚。 寒证: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热证:胃脘灼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 则痛减。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1、分清表寒、表热。 2、辨别普通、时行。 3、区分体虚感冒的气虚、阴虚。 治疗原则: 病变多在肺卫,治疗以宣肺、解表为原则。 注意对于夹暑、夹湿等兼证的治疗。
一、外感风寒:
温病学-上 篇
上篇01 温病的概念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主因-外感温邪主症-发热证候特点-热象偏重病机特点-易化燥伤阴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二、温病的特点(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叶天士《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①从外感受(非内伤)②温热性质(非伤寒)温邪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致病因素,不应把它看作单纯的自然界的气候变化。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2.流行性流行性有大小之别。
与病邪本身的性质、自然和社会因素有关。
3.季节性温病具有季节性-温邪具有季节性4.地域性某种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而在其它地域则少见或不见。
叶天士《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1.传变特点:有一定的发展趋向和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2.病理变化: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当温邪作用于人体后,主要表现为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
在温病前期阶段多以机体功能失调为主;病情严重或发展至后期,侵犯营血、下焦,则有明显的实质损害,尤其可引起阴液耗伤,甚则导致阴竭阳脱。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1.发病、传变:“急”、“猛”、“快”、“多”;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吴鞠通:“温热,阳邪也,阳盛伤人之阴也”;4.易内陷生变-病邪较盛,正气不敌,病邪可以内陷而发生各种变证、危证。
邪入营血-热盛动血邪陷厥阴-动风痉厥或闭窍神昏谵语邪陷正脱-气阴外脱、阳气外脱或内闭外脱三、温病的范围温病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其发病季节、四时主气或病候特点而确立的:根据发病季节命名-春温、冬温按四时主气命名-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以其临床特点命名-大头瘟、烂喉痧、伏暑四、温病的分类1.按病证性质是否兼湿分类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湿热类-暑湿、湿温、伏暑、温热疫2.按发病初起是否见里热证分类新感类-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的主气致病特点相一致如风温、秋燥、冬温。
中医病机学说--内生五气(邪)病机---内火(火热内生)
中医病机学说--内生五气(邪)病机---内火(火热内生)本文参考人卫出版社《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及人卫出版社《王绵之方剂学讲稿》总结整理而成。
内火(火热内生)内(热)火,是指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火热内扰的病理变化。
内火的病机特点为阳热亢盛,耗伤正气。
其病变性质为热极,或为实火或为虚火。
内火或因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的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致火热内扰之害。
火与热同类,均属于阳,故有“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之说。
因此,火与热在病机与临床表现上基本是一致的,唯在程度上有差别。
内火的病理变化一、实火1.阳气过盛化火: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组织的作用,为生理之火,中医称之为“少火”。
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功能亢奋,以致伤阴耗液,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在病理过程中,皆能郁滞从阳而化热化火。
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
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浊、瘀血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
邪郁化火实质上是由于以上因素导致机体阳气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所致。
3.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日久则从阳而化热,因之火热内生,旺郁气滞,气郁化火,发为“肝火”。
清实火的药物很多,如气分热的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凉血的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的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散等;清脏腑热的清心经火热的导赤散;清肝胆热的龙胆泻肝汤;清肺热的泻白散;清脾热的泻黄散;清胃热的清胃散;清肠道湿热的白头翁汤,芍药汤等。
清实火的常用药物如: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寒水石、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连、黄芩、黄柏、苦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鱼腥草、板蓝根、贯众、蒲公英、野菊花、重楼、土茯苓、金荞麦、射干、大血藤、白花蛇舌草、生地、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等。
寒、暑、湿、燥
(2)食滞内停证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
厚腻,脉滑实。
证机概要: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 治 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代 表 方:保和丸加减。 常 用 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和胃;
暖恶寒,四肢不温, 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 脉濡弱。
证机概要: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 治 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代 表 方:理中汤加减。 常 用 药:人参、白术健脾和胃;干姜、甘草甘温和中。
(3)胃阴不足证 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
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 治 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 表 方:麦门冬汤加减。 常 用 药:人参、麦冬、粳米、甘草滋养胃阴;
七.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首辨虚实。 如《景岳全书·呕吐》指出:“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
实”。 实证多由感受 外邪、饮食停滞所致,发病较急,病程
较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有酸臭味。 虚证多属内伤,有气虚、阴虚之别,呕吐物不多,常伴
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等症。 (二)治疗原则
呕吐总的病机因胃气上逆所致,故治以和胃降逆为原则, 结合具体症状辨证论治。
同属胃部的病变,其病机都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呕 吐的临床表现。但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人之谷物, 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呕吐是以有声 有物为特征,因胃气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 胃虚失和的不同,临诊之时,是不难分辨的。
2.呕吐与噎膈
• 暴病呕吐一般多属邪实,治疗较易,预后良好。惟痰饮与肝气犯胃之 呕吐,每易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寒暑湿燥热之症
风证:
风性轻扬开泄,易侵犯机体的体表;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具有起病迅速、变化多端、游走不定的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疼痛,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皮肤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或见肢体关节疼痛,或见颜面麻木,口眼歪斜。
病机分析:风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伤人卫气,卫气不固则发热恶风,汗出,头身疼痛;肺合皮毛,肺卫受邪,故咳嗽;风邪犯卫未及深入故见苔薄白,脉浮缓;风邪袭于肌肤,故可见红色丘疹,时发时止,瘙痒难忍;风袭经络阻滞于经脉关节则肢体关节疼痛,颜面麻木,甚至口眼喝斜。
寒证
寒为阴邪,其性清冷、凝滞、收引,容易损伤人体阳气,阻碍人体气血运行,导致各种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嗽,喘促,苔薄白,脉浮紧。
或见肢体拘急,关节冷痛;
或见腹痛肠鸣,腹泻,呕吐。
病机分析:寒邪束于肌表,腠理闭塞,卫气不能宣发,故发热,恶寒,无汗;寒邪郁于经络,则头身疼痛;皮毛受邪,内含于肺,肺宣降失司,出现咳嗽,喘促,寒袭肌表则脉浮紧,苔薄白;寒邪凝结,郁结经脉,阳气受损,阻遏气机,则肢体拘急,关节冷痛;寒邪入里,损伤脾胃之阳,升降失司,运化不利,故见腹痛肠呜,腹泻,呕吐等症。
暑证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为病多见热象,暑邪易耗气伤津,且多夹湿,与湿邪相合为病。
暑邪致病有伤暑、中暑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伤暑则恶热,口渴,汗出,身体疲乏,小便黄,舌红,苔黄,脉虚数。
中暑则出现率然昏倒,发热,大汗淋漓,口渴,气急,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舌绛干燥,脉濡数。
病机分析;感受暑湿之邪、耗伤津气则为伤暑。
暑性炎热,迫津外泄,出现恶热、口渴、汗出、尿黄;气随汗泄,则身体疲乏,脉虚数;暑热炽盛,可见舌红、苔黄。
中暑多为夏季人在烈日或高温下劳作过久所
致。
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因而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暑热伤及筋脉,筋脉拘急,故见牙关紧闭,四肢抽搐;暑热灼伤营阴,则舌绛干燥,脉濡数。
湿证
湿邪重着,粘滞,易耗伤阳气,阻遏气机,其病变常缠绵难愈。
湿邪致病有伤湿、冒湿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伤湿则头胀而痛,胸闷,口不渴,身体困重而疼痛,发热,身体倦怠,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儒或缓。
冒湿则头重如裹,四肢懈怠,遍体不舒,脉濡弱。
如果侵犯关节,则关节屈伸不利,酸痛重着,活动受限。
病机分析:伤湿,是湿邪侵犯肌表之证。
湿邪重着、粘滞,伤人后,阻遏气机,当清阳被遏时,就会出现头胀头痛,胸闷不适,身重疼痛,倦怠乏力等症状;
湿困肌表,卫阳被郁,故见发热,湿为阴邪,故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儒或缓,乃湿邪为患之象。
冒湿,多指行居于云瘴山岚,感受湿邪,阳气被遏所致。
湿在头部,清阳被困,故头重如裹;湿性重着故四肢懈怠,遍体不舒;湿邪侵入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燥证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由口鼻而入,肺为娇脏,最易伤肺。
燥邪致病常有凉燥、温燥之分。
主要临床表现: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渴,口鼻唇咽干燥,干咳少痰,心烦,舌干苦黄,脉浮数。
凉燥: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口不甚渴,鼻咽干燥,舌白而干,脉弦涩。
病机分析:温燥多因初秋气候炎热、干燥,燥与热相合迫于肺卫,故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等证。
燥伤津液,则见口渴,口鼻唇咽干燥,心烦;燥伤肺系,可见干咳少痰;舌干苦黄,脉浮数,都为燥热之象。
凉燥多因深秋气候变凉,寒邪与燥邪相合而致病。
燥寒侵袭肺卫,故既有恶寒、无汗、头微痛等类似风寒表证的现象,又可见咳嗽痰稀,口不其渴,鼻咽干燥等燥而兼寒的症状;舌白而干,脉弦涩都为凉燥之证。
热证
火与热同类,都为阳盛之象,故火热常常混称。
进一步比较,火与热仍有所区别。
一般说来,热轻而火重。
温为热
之渐,火是热之极。
由于温邪也是外感热病的一类致病因素,故温热又常并称。
火、热、温邪致病,常有易伤阴津,动风、动血等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不眠,神昏谵语,甚至则躁扰发狂。
或生疮疡疗毒,或吐血,衄血,发斑疹。
舌质红绛,脉洪数或细数。
病机分析:火、热、温邪入气分测壮热,口渴,面红目赤,脉洪数;火热入营血,则烦躁不眠,逼血妄行,则吐血、衄血,发斑疹;热扰心神则神昏谵语,甚至躁扰发狂;火热郁结不解,腐肉成脓,则生疮疡疗毒;舌红绛,脉细数,是火热深入营血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