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Wanderers Nachtlied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
诗歌翻译的“真”与“美”——试比较歌德〈游子夜歌〉的中译本
难的 , 不仅要 兼顾诗歌 的形式 、 韵律还要兼顾诗歌 的意境 , 更要注意诗歌特有的语言结构、 感情 色彩和新 颖的想 象。 这些都是诗歌翻译过程 中译
者要 面临的藩篱。本 文从歌德< 游子夜歌 > 的六个 中译本浅议诗歌翻 译中“ 求真 ” 与“ 求美” 的原则 。
【 关键词 】 游子夜歌 ; 诗歌翻译 ; “ 求 美” ; “ 求真”
Ka u m e i n e n Ha u c h ;
B
C
烈 的感情色彩 和独创新颖 的想象 这些都是诗歌翻译过程 中译者要面
临的藩篱 纵览 中外翻译史 ,对 翻译标准 的探 求和确立 真可谓是 “ 百家 争
Di e Vt  ̄ g l e i n s c h we i g e n i m Wa l d e , Wa ae n u t , b ld a e
诗 比美 , 那倒 可以说 是以得 补失 : 如果所得大 于所 失 , 那就是译诗胜过 中和过渡 , 最后一句用 了两个 u这个音节 , 由此音节上 由亮到暗 , 由高
了原诗 ” 许渊 冲教授在这里论述 的就是诗歌 翻译 的“ 求真” 与“ 求美” 到低 , 从而使诗 的节奏和诗的 内容达到和谐。 的原则 。下 面就德 国著名文学家 、 诗人歌德 的一首小诗< 游 子夜歌 > 的 几个汉译版本 . 浅谈德语诗歌翻译 的“ 求美 ” 与“ 求真 ” 两个原则 要 翻译这首诗 , 字面上看起来很简单 , 甚至是大 白话 , 但是要用汉 语把原诗原汁原味 的感觉和意境表现出来 却不是这 么简单 。
a b e r a l l e n Gi p f e l n A
小 鸟深宿树丛 . 不消多等
且等待 . 很快
你也归来其中。
瓦尔登湖翻译对比
总结
这本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 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 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行,人类肆意妄为的破坏自然,我 们真应该静下心来读一读Walden,当然读原版固然最好, 但是读译文也都无所谓,虽然译文各有千秋,但毕竟我们 内心的Walden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介绍
————徐迟
《瓦尔登湖》最早是由徐迟翻译到中国 的。于80年代中前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徐迟是湖北省作协的著名作家,最有影 响的作品是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写 陈景润的;《地质之光》,写李四光的。在 70年代末“科学的春天”的背景下,它们创 造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后被选入人教版中学 课本。
翻译对比
————example one
Xu’s version: 它们的忠心和智慧现在都不行 了。它们丢脸地偷偷溜进他们的狗 棚,也许变得狂野起来,和狼或狐狸赛了个 三英里的跑。(2004: 114) Pan’s version: 它们的忠诚和机灵眼下不管 用了。它们灰溜溜地回窝去了,也许 干脆豁出去,与狼和狐狸结盟。(2008: 117)
翻译对比
————example two
In Walden, Thoreau advocate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other creatures in nature, he always expresses his feelings of hatred to some people’s wanton killing any living creatures throughout the book.
目的论视角下《当你老了》的两个译本对比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当你老了》的两个译本对比研究目的论将翻译目的作为所有翻译行为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即目的决定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语言处理手法和翻译策略,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翻译效果。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叶芝的《当你老了》两个汉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说明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标签:《当你老了》目的论译本翻译目的论由德国功能学派翻译家汉斯·威密尔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中最先提出。
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有目的和意图的,在译者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汤玉洁,2008)。
任何翻译活动都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简言之,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只要能达到翻译目的,可以采取逐字翻译的策略,也可以采取改写的方法,这就是翻译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采用某种方式保证译文在其使用环境中发挥一定的功能,保证译文符合译入语使用者的要求,读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因素之一,因此译者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
目的论共有三个翻译原则,第一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是由目的决定的,结果决定方法;第二是连贯性原则;第三是忠实性原则。
这三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但是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进行赏析,对袁可嘉和冰心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翻译目的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一、目的论视角下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当你老了》是叶芝在1893年创作的一首诗歌,诗歌语言简明,情感丰富真切。
诗人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再现了对女友的爱恋之情。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受押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翻译活动带来了诸多困难,对于《当你老了》这首诗歌来说,袁可嘉和冰心的译文进行可谓是经典,本文将采用翻译目的论的观点,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语言风格层面对袁可嘉和冰心的译文对比分析,比较两个译文翻译侧重点的不同以及翻译目的论对翻译策略选取的影响。
从翻译美学角度比较《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意象传递
文结 构 安 排 上看 , 徐译 的“ 可是 我 要 像 黎 明时 站 在 栖 木 上 的金 鸡
一
样 . 声 啼 叫 ” 重 点 放在 了“ 叫 ” 放 将 啼 的行 为 上 , 戴 译 “ 是 我 而 但
要 高 声 啼 叫 .像 清 晨 立 在栖 木 上 报 晓 的雄 鸡 一样 ”将 重 点 放 在 “ 鸡 ” 个 意象 本 身上 了 , 样 做 在 传 递 作 者 意 图方 面就 稍 有 雄 这 这 逊 色 。最 后从 句 子 结 构 的组 织 上 看 , 译 是 “ 是 … … 即使 …… 徐 可 只不 过 … …罢 了 ” 而 戴 译 是 “ 是 … … 只 是 … … 罢 了 ” 相 比之 , 但 , 下 . 表达 作 者 对 待世 人 不 理 解 时从 容 且 坚 决 的态 度 方 面 , 译 在 徐 中多 出的 一个 “ 即使 ” 不但 更 对 应 原 文 中 的“ , 显 得 更加 有 力 也
人 们 常将 散 文 称 为 美 文 ,并 将 阅读 散 文 的 过程 比作 审美 的 经历 , 一篇 受 人 喜爱 的散 文 首 先是 作 者 审 美 的产 物 . 次 才 能 给 其
因 为我 已经说 过 , 我不 打算 写 下 一首 抑 郁 的颂 歌 , 是 我要 高 声 但
啼 叫 , 清 晨 立 在 栖木 上 报 晓 的雄 鸡 一 样 , 像 只是 为 了 唤 醒我 的左
第 8卷 第 2期 V 1 8 N . o. o2
读 与
写 杂
志
2 1 年 2月 01
Fe r a y 01 b u r 2 1
目的论视角下儿童文学《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译本比较研究
童 文学 的语 言具 有 平 易 性 , 想象性, 音乐性 , 启 发 性 和 幽默性 。 ” …蒋 风认 为 “ 儿 童 文学 要 求 通俗 易
懂, 生 动活 泼 , 适应 不 同年 龄 少年 儿 童 的 智 力 , 兴
趣和 爱好 等 。 ” [ 2 ] 。词 汇是语 言 的基 本 材 料 , 译 者 在 翻译时 选词 要 考 虑 到儿 童 语 言 的特 点 , 做 到简 洁、 生动、 形象 且 具有 节 奏 感 , 使 文 学作 品体 现 出
温的经典作 品之一 , 深受各 国少年 儿童 的喜爱 。全
文 一共 3 5章 , 相对较 长 , 适合 青少 年阅读 。 目前 国 内有多种版本 的译文 , 其 中 比较有 名气 的译者有 张
友松、 严维 明 、 成时、 贾 文 浩 与贾 文 渊 、 范 纯海 与 夏
译 文必须 符 合 目的语 读 者 的表 达 习惯 , 在 目的语
[ 收稿 日期 ]2 0 1 6—1 1— 0 1
[ 作者简 介]李 莉 ( 1 9 7 8一 ) , 女, 江苏徐州人 , 江苏建 筑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 , 文学硕 士。
第1 2 期
李 莉: 目的论视角下儿童文学《 汤姆索亚历险记》 的译本 比较研究
2 9
度 取决 于 目的及 译者 对原 文 的理解 程度 。三大 原
文 化及译 文 的 交 际环 境 中有 意 义 ; 忠 实 原则 也 叫
曼、 朱 建 讯 与 郑 康 等 等 。本 文 选 取 最 早 的译 本 ,
1 9 6 0年 出版 的张友 松译 本 , 以及 2 0 0 1 年 译林 出版
语 际连贯 原 则 , 即译 文 应该 忠实 于原 文 , 忠实 的程
改写理论视角下《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译文对比
改写理论视角下《少年维特之烦恼》的译文对比作者:廖珊珊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2期内容摘要:《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的代表作,小说风行各国,掀起一股“少年维特热”。
这部书信体小说曾多次被重印,并极大地唤起了人们的阅读热情。
在过去的70年中,这部小说被20余次翻译成中文,其中在近代流行最为广泛的版本是杨武能和侯浚吉的译本。
本文通过对这部小说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并对所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为翻译工作者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译对比改写理论意识形态《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的,共有两篇组成。
小说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开创了德国小说史的先河。
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市民出身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但是,当时的社会却充满着地位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
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的市民,还有傲慢的贵族,使他与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
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
小说以浓郁的诗意和喷涌的激情抒写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们的感情,憧憬和痛苦,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
这也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很快出现法语版、德文版、荷兰版以及俄文版,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就小说理解程度来讲,要数杨武能和侯浚吉的译作流传最为广泛,读起来易理解,易接受。
如今在网上这两位译者的这部译作卖得相当好,受欢迎程度相对较高,因此笔者选取这两部译作进行对比,来一探哪一大众读本更接近原文,更能够传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两个中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两个中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鲜明的人物性格深受当时美国社会青少年的追捧,因此,在翻译《麦田》一书的时候,能否再现原文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是译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以《麦田》的两个中译本,施咸荣译本和孙仲旭译本为例,解读翻译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风格;归化;异化;翻译策略;词汇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遁世作家罗杰?大卫?塞林格(J. D. Salinger)于195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巨大的反响,原因在于小说的风格独特,语言幽默,书中的人物生动形象,尤其是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这一形象,深深影响了当时的美国青年一代。
此外,作者还创造了一种新颖的叙事风格,为后世所效仿。
毫无疑问,《麦田》一书是独特的,无论是书的选材、中心思想还是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俚语不仅使得本书通俗易懂,同时也让读者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英文著作对于译者来讲无疑也是有相当难度的,本文从《麦田》的两个中译本,施咸荣译本和孙仲旭译本来解读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策略的选择。
一、词汇的翻译《麦田》一书无论是情节、句式还是词汇对于翻译者来讲都算不得困难,可是此书的语言有一种有异于一般作品的独特风格,小说的自述者霍尔顿一直都在用愤世嫉俗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自我矛盾、内心脆弱的人物。
因此如何将原文的语言风格再现给中文读者是翻译此书的关键。
在处理书中极有特色的语言时,施与孙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
以书中主人公最为常用的一些词汇为例,试看书中以下词汇的翻译:施咸荣孙仲旭Goddam……混账……破……God 老天爷天哪/岂有此理Moron 窝囊废蠢蛋Boy(语气词)嘿乖乖Prince 王子大好人Grand 再好没有极好Old……老……这厮/这妞儿/老先生/这家伙Bastard 杂种杂种Guess 揣摩想/猜Bore 腻烦不耐烦Phony 假模假式虚伪以上词汇中,比如“混账”、“老天爷”、“再好没有”这些词汇尽管为人所熟知,可是它们在现在的文学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已经越来越少了。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作者:邱海颖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1期内容摘要:诗歌翻译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质,接受美学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探讨和解析诗歌翻译的途径和视角。
歌德诗歌名作《Wanderes Nachtlied》是一首广为喜爱的德语诗歌,是歌德作品中的绝唱。
此诗也因此受到众多翻译家的青睐,众多译本涌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本文选取了八个认可度较高的中译本,试从接受美学角度进行解析和品评,从中说明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不同的理解会使得译作再现原诗时出现差异,不同译者的介入,往往出现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诗歌文本的开放性给读者解读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亦给诗歌翻译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再创造的可能性。
关键词:诗歌翻译接受美学译者主体性一.接受美学与诗歌翻译接受美学源于阐释学,是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文学理论学派,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连续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左右的结果;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审美客体,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变这种潜在的“可能的存在”为“现实的存在”,从而表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
由此,文学审美的重心由文学作品及其作者转向了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读者,即“读者中心论”。
作为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Robert Jauss)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不然只不过是一堆印着死的文字符号的纸张而已。
”(朱立元,2004)“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才能体现出来。
因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者先在知识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期待视野。
”(金元浦,1998)也就是说,作品要被读者接纳,就必须满足他们的需要,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
另一代表人物伊瑟尔(Wolfgang Iser)强调接受活动中的文本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不确定性”,针对“本文”提出了“召唤结构”一说。
《理智与情感》的两个中译本对比分析
《理智与情感》的两个中译本对比分析学号:xxxxxxxx 姓名:xxx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
其中,翻译牵涉到两种文化的转换。
此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这是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1813年在其《论翻译的方法》中所描述的两种方法,1995年被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称之为“异化法”和“归化法”。
然而对于译者来讲,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精通原语和译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做到译语和原语的最大等值。
翻译的达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要想正确理解原文文本,必须具备把孤立的话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处理的能力。
英文中有句成语叫作“No context, no text”,可见语境对作品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论文基于孙致礼版的《理智与情感》和武崇汉版的《理智与情感》,通过对比,学习权威专家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举例根据附件中的英文原版页码前后顺序排列。
例一P1:Their estate was large, and their residence was at Norland Park, in the centre of their property, where, for many generations, they had lived in so respectable a manner as to engage the general good opinion of their surrounding acquaintance.孙译:家里置下一个偌大的田庄,府第就设在田庄中心的诺兰庄园。
祖祖辈辈以来,一家人一直过着体面日子,赢得了四近乡邻的交口称誉。
武译:他们家产大,府第在诺兰庄园,四周都是自家产业;他们好几代住在这里,过着很体面的日子,博得左邻右舍的一致称道。
从目的论视角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译本的“简化”现象
- 236 -校园英语 /从目的论视角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译本的“简化”现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任慧芳【摘要】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提出的翻译理论。
该理论突破了翻译对等的限制,认为译者可以做些恰当的变通来满足目标读者的需要。
本文以“简化”现象为例,从目的论视角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明确哪个译本更适合儿童读者。
【关键词】目的论 译本 简化一、目的论概述凯瑟琳娜•赖斯被公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理论的创始人。
1971年,赖斯在《翻译批评:潜力和制约》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初步设想,后来经汉斯•菲米尔,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不断发展和完善,最后形成了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包含三个主要法则,其中以目的法则(Skopos rule)为主,因此功能派翻译理论又称为目的论。
该理论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重大突破——它不再局限于翻译对等,而认为译者应该将目标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译者翻译过程中可以突破语言层面的对等而适当变通来满足目标读者的需要。
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介绍《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Lewis Carroll 于1862年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三年后面世。
1922年,赵元任第一次将本书译为汉语介绍给中国的小读者。
之后十余种译作先后出版,每个译本都各有特色,但是考虑到对比需要,笔者选择两个译本进行分析研究:一个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赵元任先生的译本(2002年版),另一个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吴钧陶先生的译本(2007年版)。
三、译本中的简化现象根据目的论的语内连贯规则(intratextual coherence rule),儿童读物首先要能被儿童所理解,其次才能实现娱乐性。
语内连贯要求译文能被处于特定环境中的目标读者接受,而“简化”是能达到这一要求的基础。
失去了可读性,读物便毫无价值可言。
正如Nancy Williams 所说,要想让孩子们理解和喜欢故事,首先应该保证他们在读书过程中不会遇到生词障碍。
女性主义视角下《小妇人》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十个版本的全译本和青少版简译本,最早出现的 中译本是 1987 年重庆出版社的王汉梁版,1992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发行了洪怡的译本,此后各种 重译本层出不穷,其中影响力较大、多次再版翻 印的主要有两位女性译者刘春英、陈玉立的合译 本 (其中刘春英翻译第一部并撰写译序,陈玉立 翻译第二部) 和男性译者王之光的独译本。由于 本文是在性别视角下对 《小妇人》 中译本进行探 讨,因此选取了同为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女性译者 刘春英、陈玉立版本[1](下文简称“刘译”) 和 男性译者王之光版本 [2](下文简称“王译”), 结合原著选段加以分析比较。
第 40 卷第 4 期 2019 年 8 月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Vol.40 No.4 Aug.2019
女性主义视角下 《小妇人》 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
李佳畅
(韩山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摘 要: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经典儿童文学名著 《小妇人》 具有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为探讨女性 主义意识对翻译实践的影响,选取了两个较有代表性的中译本对其翻译策略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对比分 析。刘春英译本对原作者的感悟更为深入细腻,更好地契合了女性微妙的情感心理和身份认同,采用了增 补、本土化改编、加写前言和脚注等多种翻译策略,成功地再现了原作中的性别意识和谱写女性赞歌的创 作意图,也显现了自身的女性身影。王之光的译本看似中规中矩,遵循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实则遮蔽了作 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削弱了原作的感染力度。
(一) 增补 以弗洛图 (Luise von Flotow) 等人为代表 的 女 性 主 义 翻 译 理 论 家 认 为 ,“ 增 补 ”(supple⁃ menting) 是指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动 介入文本,有意识地对语言间的差异进行补偿, 让女性在语言中显形 。 [5] 例 1:“I don’t think it’s fair for some girls to have plenty of pretty things, and other girls nothing at all”,added little Amy,with an injured sniff.[6]3 刘译:“有些女孩子拥有荣华富贵,有些却 一无所有,我认为这不公平。”艾美①鼻子轻轻一 哼,三分出于轻蔑,七分出于嫉妒。[1] 3 王译:“有人漂亮东西应有尽有,有人却样 样 没 有 , 我 看 不 公 平 。” 小 艾 美 委 屈 地 哼 着 鼻 子,加了一句。[2] 3 该句是作者奥尔科特对马奇家小妹妹艾美的 第一次描绘,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一个向往荣华 富贵、爱慕虚荣的少女形象。在此句的处理上, 王译本的句子结构较为贴近原文,但在翻译“in⁃ jured”时选用了“委屈”一词,呈现出的是艾美 难过的被动忍受心态,弱化了其追求物质的小女
《夜莺与玫瑰》两个中文版本对比
(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ChineseVersion of the Nightingal eandthe Rose In Translation Approaches《夜莺与玫瑰》两个中文版本翻译技巧之比较专业英语院系外国语学院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5月《夜莺与玫瑰》两个中文版本翻译技巧之比较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英国著名诗人、作家Osca r Wilde的童话一向辞藻丰丽、主题深刻,给人们以极大的震撼。
《夜莺与玫瑰》因其唯美的风格和凄美的故事本身赢得了全球广大读者的青睐。
由于译者的翻译观、翻译方法等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对于同一篇文章难免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达。
本文着重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简要比较了林徽因和王林的两个版本。
全文分两章,分别对词汇和句子结构两方面的翻译技巧作了比较,旨在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并争取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以期更全面、客观而又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比较、夜莺与玫瑰、词汇、句子结构The Comparisonbetwee n T wo Chines e V ersio n of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In the T ranslation Approaches of the T extUnderg radua te:Superv isor:Abstra ct:The famous Englis h poet and writer OscarWilde's fairytalesalways give people greatshocks for profou nd theme.Owingto its beauti ful styleand poigna nt story,The nighti ngale and the rose wons the global reader s of all ages.Transl ator's transl ation method s always influe ncedby certai n social econom ic and cultur al condit ions,for the same articl e differ ent transl ators have differ ent unders tandi ng and expres sions.The thesis briefl y compar ed the two versio ns of Phylli s Lin and wang Lin from the perspe ctive of transl ation approa ches. It consis ts of two chapte rs.The firstchapte r focuse s on the compar isonof vocabu lary, The second chapte r focuse s on the compar isonof senten ce struct ure . The purpos e is to sharesome person al viewsand strive for more schola rs to partic ipate in the studyto make it a more compre hensi ve, object ive and profou nd unders tandi ng.Key words:compari son;the Nighti ngale and Rose; vocabu lary; senten ce compon entsConten ts1. Introd uctio 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
···· ···· 摸不透他的性格。(5)
王译:班纳特先生真是个古怪人,他一方面喜欢插科打诨,爱 ···· ·
·挖苦 ··人, 同时 又 ·不苟 ··言笑 · ,变 ·幻 ·莫 ·测 · ,真使他那位太太积二十三年 之经验,还摸不透他的性格。(3- 4)
二、对比分析
1. 表达的抽象化 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致其表达的抽象化。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 使用得相当普遍。这主要见于大量抽象名词的使用。这类名词涵义 模糊、笼统且覆盖面广,因而便于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 感。与英语相比,汉语则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 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 例一: 原文: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 (1) 孙译: 这条真理还真够深入人心的,每逢这样的单身汉新搬到 一个地方,四·邻 ·八·舍 ·的人家尽管对他的性情见识一无所知,却把他 视为 自己 某一 个女 儿的 合法 财产 。(3 ) 王译: 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 ·八·舍 ·虽然完 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 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 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1) 英语中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 虚化词缀构 词是一种重 要的虚化 手段,前缀 和后缀都可 以使词 义 虚化 , 其 中 以 后 缀 数 量 最 多 、 分 布 最 广 。 原 文 中 n ei gh b orh ood 的后缀“- hood”可以用来表示身份、资格、性质、状态,因此 neigh borh ood有 “ 临近 、 附近 ” 的 意思 。 汉 语缺 乏 英语 那 样 的词 缀 虚化手段,没有形态变化,因而常用比较具体的方式表达抽象意 义。 例二: 原文:Mr. Bennet was so odd a mixture of quick parts, sarcastic humour, reserve, and caprice, that the experience of three and twenty years had been insufficient tomake his wife understand his character. (3) 孙译:贝内特先生是个古怪人,一方面乖觉诙谐,好挖苦人,
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直译在保留原文语言风格和形式方面表现出色,但有时可能过于生硬,缺乏流畅性。在《边城》的翻译中,直译有时不能 很好地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和文学价值。
意译的优缺点
意译强调对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而非形式上的对应。这使得译文更易于读者理解,但可能失去了原文的一些语言特色和 文化背景。在《边城》的翻译中,意译有时未能充分展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风格。
VS
意义
通过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可以深入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传递和 语言艺术的再现问题,为文学翻译提供有 益的启示和借鉴。
研究目的与方法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边城两种代表性译文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翻译策略对原文信息和文学特色的 传递效果,以期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要点三
语域对等与风格对等
语域对等关注译文在特定语境中的合 适性,而风格对等则关注保留原文的 风格和修辞特点。
04
翻译策略在边城译文中的应用
直译与意译在边城译文中的应用
直译
保留原文的语法和词汇,同时传达原文的意义和形式。 在《边城》译文中,直译策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 文的特定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研究启示与展望
翻译策略选择
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对于具有深 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语言风格的作品, 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既 保留原文特色,又确保意义的准确传 达。
文化传播与翻译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 传播。《对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 对比研究》为今后深入研究文化因素 在翻译中的处理方式提供了启示。
原文特点
原文运用了大量的地方方言、民俗谚语和 自然景观描写,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 乡土气息。
三种翻译策略下的《诗经》英译本之比较
三种翻译策略下的《诗经》英译本之比较《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中西学者对《诗经》的翻译由来已久。
早在1733年左右,法国的Lacharme 神父将其全本译成拉丁语;19世纪以后,各种文字各种版本的《诗经》在世界各国相继问世,全译本有之,选译本亦有之。
本文选取了理雅各的译本(The She King,1893),韦利的译本(The Book of Songs,1937),和庞德的译本(Shih-Ching:The Classic Anthology Defined by Confucius,1976)为比照对象,一是由于三种译本使用了截然不同的三类翻译策略,可比性强。
按照汪榕培先生的说法,理雅各的译本可以称之为“学者型翻译”;韦利的译本为“半形似型无韵体”;庞德的翻译为“神似型自由体”。
二是因为三个译本及译者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理雅各的译本是第一个《诗经》的英译全本,也是学者型翻译中的典范。
韦利作为影响深远的汉学大家,其汉典翻译被多人奉为经典。
庞德是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领导者,是英美20世纪文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二、翻译策略1/ 8(一)理雅各——学者型翻译理雅各对《诗经》的翻译被称为“学者型翻译”,亦或“学术性翻译”。
“他的这部译诗达千页之多,除了原文和译文以外,还有详尽的注释和评论,长达182页的绪言和长达137页的索引……他几乎逐字逐句地对原文进行注释和评论,并附有主题索引、专有名词索引和汉字索引,便于读者理解这些中国诗歌的精神实质。
”在译本的序言中,理雅各写道,“希望这部著作能被称职的学者们视为原诗的可靠译本。
”可见译本的目的在于学术研究,对象为专家学者。
如此便不难理解他所采用的“学者型翻译策略”了。
理雅各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华,初时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传教。
他精研中国文化,也是为了“了解你的敌人”,终究还是与基督教有关。
理雅各意图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也正是因此,他在翻译中十分重视汉、宋两代的经学研究成果,即汉代的《毛诗》、《邓笺》和宋代朱熹的《诗经传集》。
《漫游者的夜歌》两个译本品读
钱钟书译文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 我亦欲归休。
梁宗岱译文
一切的峰顶 沉静, 一切的树尖 全不见 丝儿风影。 小鸟们在林间无 声。 等着吧:俄顷 你也要安静。
从形式上看,这个译本更接近于歌德的原作。 《Wanderers Nachtlied》共分8行,计有37个音 节,各行的音节数多少不一,包含了起伏参差的 韵律感。显然,梁宗岱的译本基本上体现了这些 因素。一般认为,在充满遗憾的文学作品翻译活 动中,内容忠实优先于形式忠实。但对诗歌这种 极富语言敏感性的文学形式而言,形式也是富有 意味的,它是内容的积淀,对阅读心理起着一种 强烈的诱导作用。比如,面对同一首 《Wanderers Nachtlied》,钱钟书译本的形式就 给人中国格律诗的印象,细细涵咏,语气和情感 的节奏比较单一、稳定,散发出轻淡、安和的气 息。而梁宗岱的译本,字句参差,节奏跌宕,多 少释放出了德语诗调固有的雄厚之风。
米兰· 昆德拉在《不朽》里面,也提到了这首熟记 于每个德国小学生心中的《漫游者的夜歌》。小 说中的父亲作为一个德国人,唯一的乐趣是向他 的大女儿背诵歌德的这首小诗。当父女俩背诵到 最后两句Wartenur,balde /Ruhest du auch(即 梁译‚等着吧:俄顷/你也要安静‛)时,声音变 得非常响亮,在方圆一公里以内都能听到。父亲 死前两三天,躺在床上,又跟女儿轻轻地吟诵着 Warte nur,balde /Ruhest du auch,而女儿马上 分辨出这是父亲的死亡之声,犹如鸟儿在树梢上 睡着后出现的一片宁静。这些描述无不透露出 《漫游者的夜歌》的另一种理解‚死亡与不朽‛, 也就是昆德拉所说的,‚使生存的某一瞬间成为 永恒,并且值得成为难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漫游者的夜歌》 两个译本品读
操作理论诗学视角下《声声慢》三译本的对比研究
操作理论诗学视角下《声声慢》三译本的对比研究作者:王燕来源:《海外文摘·学术》2018年第08期摘要: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是翻译界的歌德巴赫猜想。
它开篇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音律考究,字数整齐,意境深邃。
本文以许渊冲和Kenneth Rexroth 英译本作为比较对象,从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操作理论诗学视角下出发,依据他的“诗学规范”对《声声慢》的三译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声声慢》译本;诗学;翻译批评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8-0000-001引言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宋词语言精练,内涵深远,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与人生,反映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作为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委婉而深沉,韵律感强,表现了作者所独有的内心世界和女性的柔和细腻情感,被誉为“婉约派”。
而《声声慢》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出现了多种英译本。
更多还原2诗学勒菲弗尔的诗学翻译观将“诗学”解释为“文学观念”的别称,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文学手法、体裁、主题、典型人物、场景与象征,二是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作用,也称功能部分。
第二个方面在决定选择何种与社会体制相关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才能使作品引起注意时特别具有影响力。
3许渊冲和Kenneth Rexroth《声声慢》英译文对比分析3.1 分析原文3.1.1 文学手法(1)叠词的运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音叠词的使用使全词极富表现力。
不仅富于音乐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
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词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
同时也形象地勾勒出作者的失落彷徨、寂清苦楚,进而情绪低落、哀怨忧伤的心理活动过程,为全文奠定了凄惨凄清的基调。
百年孤独不同译本的理解
百年孤独不同译本的理解百年孤独这部伟大的作品,就像一座神秘的宝藏,不同的译本就像是不同的寻宝路线,各有各的精彩。
1. 不同译本的风格差异有的译本呢,在文字上更偏向于直白。
就好比一个爽朗的人,有啥说啥。
这种译本能够让读者很轻松地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
比如说,在描述马孔多小镇的初始建立的时候,它会用很简单的词汇来描绘那些最初到来的人们是如何在那片荒地上开始建造自己的家园的。
像“人们拿着简陋的工具,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挖掘地基,准备建造自己的房屋。
”而另一些译本则更注重文学性。
这就像是一个优雅的舞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艺术感。
这些译本会使用一些比较有韵味的词汇和句式。
在描述同样的马孔多建立场景时,可能会是“人们手持粗陋的器具,于那片荒土之上开启掘地之举,以筹备构筑自家的屋舍。
”这样的表达更有一种古典文学的味道。
2. 翻译中文化元素的处理对于书中那些充满拉美特色的文化元素,不同译本的处理方式也很有趣。
有些译本会尽量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色,然后在后面加上注释。
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导游,一边给你展示原汁原味的风景,一边还不忘给你解释这个风景背后的故事。
比如说书中的那些关于印第安神话的部分,译本会保留原有的神话名称,然后详细注释这个神话在拉美文化中的含义、起源等。
但是也有译本会尝试把这些文化元素用我们比较熟悉的文化概念来替换或者解释。
这就像是一个翻译官在做文化的桥梁搭建,让两边的人都能更好地理解彼此。
例如把拉美文化中的某种祭祀仪式,用我们古代文化中类似的祭祀仪式来类比解释。
3. 对读者阅读体验的影响对于初次接触百年孤独的读者来说,直白风格的译本可能会更容易入门。
就像一个温和的引路人,带着你慢慢走进这个复杂而神奇的世界。
这种译本能够让读者先把故事的脉络理清,不至于被那些复杂的词汇和句式搞晕了头。
而对于那些已经对百年孤独有一定了解,或者文学素养比较高的读者,文学性强的译本就像是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他们可以在这些译本中感受到译者的文学功底,以及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对比研究
《再别康桥》两个译文的对比研究摘要:《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本文试图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导向, 对Mr. Ediard Connynkam 和丁祖馨、拉菲尔的《再别康桥》两译本从“三美论”的角度进行评析, 旨在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诗不同的解读, 考察译者的翻译风格。
关键词:德国翻译理论;三美论;直译;意译一、引言《再别康桥》这首宛如优雅动听轻音乐般的抒情诗是徐志摩最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国内外文学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
当然这一文化活动离不开翻译。
如Mr. Ediard Connynkam和丁祖馨、拉菲尔就曾将这首诗先后译成英语。
本文在德国功能学派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大量的实例从“三美论”角度对比分析《再别康桥》的两种译文,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文不同的解读。
二、关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凯瑟林娜•赖斯和汉斯•弗米尔是德国功能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
凯瑟林娜•赖斯认为理想的目的语文本应该是译文的目的在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同源语文本是等同的。
赖斯提出了三步骤的源语文本分析过程。
第一步确定源语文本的类型。
第二步确定原文的文本变体。
第三步分析源语文本的风格。
赖斯指出,表达型文本强调语言的形式和美学功用,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原文的美学和艺术形式应在译文中保留。
操作型文本的译文应具有和原文相同的效果。
从赖斯的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角度来看,《再别康桥》这首诗歌属于表达型文本,所以译者翻译的目的是向读者传递原作者的情感和原文语言的美学功能,下面本文将在“三美论”的指导下分析《再别康桥》两译文的美学功能,从整体上把握两译文如何表达《再别康桥》的情感。
三、译文语言美学功能的详细比较《再别康桥》作为一首不朽的诗歌,其语言美学的品鉴可以从形美(指译诗诗行整齐,或长短不齐)、音美(指译诗押韵,且音有轻重,相间如原诗之平仄)和意美(指译诗传递原诗的神韵)的角度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德的Wanderers Nachtlied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作者:李苗苗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8期【摘要】诗歌翻译在文学翻译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关于诗歌是否可议也争论已久。
诗歌翻译的确不同于一般的文本翻译,因其韵律、音步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措辞表达,其美学要求也远高于其它文学作品。
虽译本不尽完美,诗歌的可译性亦不可否认,这首德国伟大的文学家、诗人歌德的小诗“Wanderers Nachtlied”备受各国译者的青睐,我国的翻译名家郭沫若、宗白华、梁宗岱、钱春绮、朱湘、杨武能等人也都着手进行了翻译,其中,歌德翻译专家梁宗岱先生的译本影响较大。
而本文以勒菲佛尔的《诗歌翻译:七项策略和一个方案》为理论依据,分别从内容,形式,美学(包括韵律)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对比杨武能先生的译文《漫游者的夜歌》和钱春绮先生的《浪游者的夜歌》两个版本。
【关键词】诗歌翻译;对比分析;漫游者的夜歌;形式;内容;韵律;美学德语版的源诗:Wanderers Nachtlied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über allen GipfelnIst Ruh,In allen WipfelnSpürest duKaum einen Hauch;Die V?觟gelein schweigen im Walde.Warte nur, baldeRuhest du auch.漫游者的夜歌浪游者的夜歌(杨武能译)(钱春绮译)一切的峰顶群峰一片沉静,沉寂,一切的树梢树梢微风全不见敛迹。
一丝儿风影;林中栖鸟林中的鸟儿们静默无声,缄默,等着吧,你也快稍待你也得到安宁。
安息。
一、引言德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跨越德国狂飙突进和古典文学两个文学时期,一生创造作品无数,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例如其最著名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最著名的戏剧作品《浮士德》,而在诗歌创作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Wanderers Nachtlied这首小诗了。
它受到各国文学家、翻译家的青睐,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的多种版本。
著名作曲家舒伯特、李斯特等人也都曾为此诗作曲,根据这首诗谱成的曲子有百余种。
在诗歌翻译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形式,内容,美学等其他文学作品翻译时要考虑的,还要考虑到诗歌的韵律方面。
即,译文除了要在形式、内容上与源文尽量一致,美学上尽量靠拢,还要在韵律上多加斟酌以此贴合源文。
本文就分别从形式、内容、美学修辞、韵律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对比杨武能先生的译诗《漫游者的夜歌》和钱春绮先生的《浪游者的夜歌》。
二、理论依据诗歌翻译往往被认为难度很大,就好比“带着镣铐跳舞”。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在其著作《诗歌翻译:七项策略和一个方案》(Translation Poetry: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中,对古罗马著名抒情诗人图卢斯的诗歌和1890—1970年之间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出七种翻译策略与得失,并由此构建了相关翻译方案。
这个方案常被作为诗歌翻译和一般的文学翻译的指导方针。
安德烈·勒菲弗尔列举的七种翻译策略:1)音位翻译法:只考虑忠实于原作的声音。
2)直译法:强调忠于源文文本的意义。
3)韵律翻译法:力图在韵律上向源文靠拢,以求最大限度的保留源文的形式、达到音步的尽量一致。
4)散文翻译法:追求辞藻的华丽和言辞的优美。
5)谐韵翻译法:不仅音步一致,而且要求押韵。
6)无韵诗翻译法:节奏、押韵比较自由。
7)解释翻译法。
上述七种翻译策略中,重内容的是直译法和解释翻译法;重韵律的是音位翻译法、韵律翻译法和谐韵翻译法;重美学修辞的是散文翻译法和无韵翻译法;还有一种无韵翻译法,对韵律没有要求,如果非要进行归类,可勉强归入重美学修辞这类。
我们都知道,诗歌是一个整体,包括形式、内容、韵律和美学修辞。
因此,上述翻译方法若孤立使用,必定会破会诗歌整体的美感。
而且,不管是从韵律方面考虑,还是从内容上考虑,诗歌特有的形式都极大的禁锢了译者的发挥,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各自的发音系统和语法体系差异都较大。
勒菲佛尔认为,翻译后的诗歌之所以会削弱源文,一是因为没有把握源语或目的语的交际意义;二是因为顾及声音、韵律而牺牲了词汇的交际意义。
综观各大翻译理论家,诗歌翻译要重整体、重精神,成功的诗歌翻译首先得是一首诗,韵律方面,当然可以兼顾最好,若不能两全,就只能牺牲韵律,以整体为重了。
根据勒菲弗尔列举的诗歌翻译的几种策略,我们来对比分析杨武能先生和钱春绮先生翻译后的”Wanderers Nachtlied”。
一首成功的译本必然不会只考虑一个方面,一定是几种翻译策略共同使用的。
三、源诗的产生背景这首诗写于1780年,当时已出任魏玛大公国要职长达六年的诗人歌德登上名为Gickelhahn的峰顶,在那里俯视群山,巍峨的山脉和气势恢宏的景色使他忘记了魏玛的一切官场俗事。
沉迷这样的美景,虽天色已晚,亦无意回去,他在山顶找到了一间小木屋,准备在那里过夜。
在木屋中他写下了这首小诗,表达自己在山顶上的感受,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
1831年82岁的歌德带着两个孙子故地重游,他找到自己50年前过夜的那个小木屋,依稀认出墙壁上自己写下的这首小诗。
当他读到最后两行“等着吧!不久/你也将去安息”时,不禁潸然泪下。
可能预感到自己这一生来日无多了,这句诗反映了他此时的心情。
次年3月,果真与世长辞。
这样的“巧合”便更加使得这首小诗耐人寻味。
四、形式上的对比分析形式上来看,这两首译诗的体裁均比较接近源诗,即现代诗歌的形式。
,然而却又不尽相同。
单看这两首译诗,多数人会更喜欢钱译诗,因为其诗句整齐划一,单数句均为四字,偶数句均为二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像更符合大多读者所认为的诗歌该有的形式。
或者这么说,钱译诗带有古代诗歌句式整齐划一的特征,而杨译诗则是一首典型的现代白话诗。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杨译诗其实更符合源文。
在我国著名的歌曲译配家薛范先生的《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中提到,在歌曲翻译的时候,对应的汉语歌词的字数应与外文的音节数尽量保持一致,这样翻译后的歌曲才有可能配着原曲演唱。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在诗歌翻译上也适用。
这这首德语小诗当中,每一诗行的音节数分别是6,2,5,3,4,9,5,4。
从这个方面来看的话,显而易见,杨译诗更符合源文。
五、内容、语音上的对比分析单看这两首译诗的题目,一个是“漫游者的夜歌”,一个是“浪游者的夜歌”,只有一字之差,而更多的读者却更衷爱于“漫游者的夜歌”。
“浪游”多表明一种无家可归的流浪,而这其实不符合实际,在魏玛任职的诗人并非无家可归,只是因为那些俗事琐事不想归家。
这样看来,“漫游”二字就更加贴切。
除了题目上的细微差别,内容上来看,这两首译诗各有千秋,都使用了直译法,且都表达出了源文的中心,即:诗人追求一种内心的平静,想要摆脱魏玛的那种令人身心俱皮的宫廷生活。
其实这种追求亦可通过语音来表达。
根据符号理论(Zeichentheorie),每个语言符号不只有内容层面(Inhaltsseite),还有表达层面(Ausdrucksseite)。
而语音就属于表达层面的范畴。
在德语的源诗中诗行结尾有Ruh, du, Hauch, auch等这样的词,学过德语的人都知道,在发这些音的时候都是要呼气的。
这样的呼气词在汉语中就类似于第四声调的字,这并不是说,只有四声调的词才呼气,而是说,和一、二、三声调相比,四声调的词呼出的气相对较多。
在杨译本中有“静,见,快”,钱译文中有“寂,迹,默”。
通过呼气,人们可以首先在身体上得到安静,继而内心也逐渐的宁静,由外而内,和谐统一。
六、美学修辞、韵律角度的对比分析美学上、修辞上来看,钱译诗则更让人倾心,他使用了散文翻译法,译诗的用词更符合读者的美学期待,更具有文学性、诗律性,比如其中出现的“沉寂,敛迹,缄默,稍待”等词。
在这个意义上和布莱希特的戏剧陌生化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处,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似懂非懂的有距离感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中国也有一句相似的俗语,距离产生美。
从韵律方面来看,首先,源诗使用了交替韵(Kreuzreim:abab)和环抱韵(umarmender Reim: abba),而译诗的两个版本在2,4,8行都押了尾韵Haufenreim(aaaa),分别是ing 和i,这是符合的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汉语的诗歌表达形式的。
杨衍松曾指出:“诗歌的美质是附丽于民族语言的形式上的。
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点,就是极大地依赖于民族语言的内在品格,即由独特的节奏、声调、韵律等构成的音韵美。
”其次,在节拍方面,源诗使用了扬抑格(Troch?覿us)和扬抑抑格(Daktylus),这些在德语中都属于降调(fallender Metrum)。
德语中,重音多为扬,轻音多为抑。
而在汉语中,通常我们把声调作为评判扬抑的标准,一声和二声被视为扬,三声和四声被视为抑。
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杨译诗更胜一筹。
七、结语总结来说,这两位译者都是很有影响力的的翻译家。
这两首译诗各有千秋,然而各花入各眼,如果一定要比个高下,诗歌形式上来看,杨译诗更符合原文,而钱译诗的句式整齐大概更符合目的语读者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期待;内容上来看,钱译诗更胜一筹;从美学修辞上来看,杨译诗的用词相对较口语化,读者更有亲切感,钱译诗的用词更有文学性,两者不相上下,实在难以抉择。
目前在诗歌翻译方面,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已比较成熟。
德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β)提出,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的确,在文本层面我们可以多借鉴,在韵律方面,我们不妨和歌曲翻译联系一下,以此也可以推动歌曲翻译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参考文献】[1]蔡平(2008):文化翻译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凌莉,刘露(2009):诗歌翻译的策略和方案。
科技信息。
[3]黄玉云(1999):汉德诗歌语言比较研究。
武汉冶金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4]薛范(2002):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
湖北教育出版社。
[5]Andre Lefevere (1975): Translation Poetry: 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6]Daniel Frey (1996): Einführung in die deutsche Metrik mit Gedichtmodellen. Mü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