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Wanderers Nachtlied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德的Wanderers Nachtlied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苗苗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8期

【摘要】诗歌翻译在文学翻译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关于诗歌是否可议也争论已久。诗歌翻译的确不同于一般的文本翻译,因其韵律、音步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措辞表达,其美学要求也远高于其它文学作品。虽译本不尽完美,诗歌的可译性亦不可否认,这首德国伟大的文学家、诗人歌德的小诗“Wanderers Nachtlied”备受各国译者的青睐,我国的翻译名家郭沫若、宗白华、梁宗岱、钱春绮、朱湘、杨武能等人也都着手进行了翻译,其中,歌德翻译专家梁宗岱先生的译本影响较大。而本文以勒菲佛尔的《诗歌翻译:七项策略和一个方案》为理论依据,分别从内容,形式,美学(包括韵律)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对比杨武能先生的译文《漫游者的夜歌》和钱春绮先生的《浪游者的夜歌》两个版本。

【关键词】诗歌翻译;对比分析;漫游者的夜歌;形式;内容;韵律;美学

德语版的源诗:

Wanderers Nachtlied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über allen Gipfeln

Ist Ruh,

In allen Wipfeln

Spürest du

Kaum einen Hauch;

Die V?觟gelein schweigen im Walde.

Warte nur, balde

Ruhest du auch.

漫游者的夜歌浪游者的夜歌

(杨武能译)(钱春绮译)

一切的峰顶群峰一片

沉静,沉寂,

一切的树梢树梢微风

全不见敛迹。

一丝儿风影;林中栖鸟

林中的鸟儿们静默无声,缄默,

等着吧,你也快稍待你也

得到安宁。安息。

一、引言

德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跨越德国狂飙突进和古典文学两个文学时期,一生创造作品无数,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例如其最著名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最著名的戏剧作品《浮士德》,而在诗歌创作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Wanderers Nachtlied这首小诗了。它受到各国文学家、翻译家的青睐,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的多种版本。著名作曲家舒伯特、李斯特等人也都曾为此诗作曲,根据这首诗谱成的曲子有百余种。

在诗歌翻译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形式,内容,美学等其他文学作品翻译时要考虑的,还要考虑到诗歌的韵律方面。即,译文除了要在形式、内容上与源文尽量一致,美学上尽量靠拢,还要在韵律上多加斟酌以此贴合源文。本文就分别从形式、内容、美学修辞、韵律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对比杨武能先生的译诗《漫游者的夜歌》和钱春绮先生的《浪游者的夜歌》。

二、理论依据

诗歌翻译往往被认为难度很大,就好比“带着镣铐跳舞”。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在其著作《诗歌翻译:七项策略和一个方案》(Translation Poetry: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中,对古罗马著名抒情诗人图卢斯的诗歌和1890—1970年之间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出七种翻译策略与得失,并由此构建了相关翻译方案。这个方案常被作为诗歌翻译和一般的文学翻译的指导方针。

安德烈·勒菲弗尔列举的七种翻译策略:

1)音位翻译法:只考虑忠实于原作的声音。

2)直译法:强调忠于源文文本的意义。

3)韵律翻译法:力图在韵律上向源文靠拢,以求最大限度的保留源文的形式、达到音步的尽量一致。

4)散文翻译法:追求辞藻的华丽和言辞的优美。

5)谐韵翻译法:不仅音步一致,而且要求押韵。

6)无韵诗翻译法:节奏、押韵比较自由。

7)解释翻译法。

上述七种翻译策略中,重内容的是直译法和解释翻译法;重韵律的是音位翻译法、韵律翻译法和谐韵翻译法;重美学修辞的是散文翻译法和无韵翻译法;还有一种无韵翻译法,对韵律没有要求,如果非要进行归类,可勉强归入重美学修辞这类。我们都知道,诗歌是一个整体,包括形式、内容、韵律和美学修辞。因此,上述翻译方法若孤立使用,必定会破会诗歌整体的美感。而且,不管是从韵律方面考虑,还是从内容上考虑,诗歌特有的形式都极大的禁锢了译者的发挥,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各自的发音系统和语法体系差异都较大。勒菲佛尔认为,翻译后的诗歌之所以会削弱源文,一是因为没有把握源语或目的语的交际意义;二是因为顾及声音、韵律而牺牲了词汇的交际意义。

综观各大翻译理论家,诗歌翻译要重整体、重精神,成功的诗歌翻译首先得是一首诗,韵律方面,当然可以兼顾最好,若不能两全,就只能牺牲韵律,以整体为重了。根据勒菲弗尔列举的诗歌翻译的几种策略,我们来对比分析杨武能先生和钱春绮先生翻译后的”Wanderers Nachtlied”。一首成功的译本必然不会只考虑一个方面,一定是几种翻译策略共同使用的。

三、源诗的产生背景

这首诗写于1780年,当时已出任魏玛大公国要职长达六年的诗人歌德登上名为Gickelhahn的峰顶,在那里俯视群山,巍峨的山脉和气势恢宏的景色使他忘记了魏玛的一切官场俗事。沉迷这样的美景,虽天色已晚,亦无意回去,他在山顶找到了一间小木屋,准备在那里过夜。在木屋中他写下了这首小诗,表达自己在山顶上的感受,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1831年82岁的歌德带着两个孙子故地重游,他找到自己50年前过夜的那个小木屋,依稀认出墙壁上自己写下的这首小诗。当他读到最后两行“等着吧!不久/你也将去安息”时,不禁

潸然泪下。可能预感到自己这一生来日无多了,这句诗反映了他此时的心情。次年3月,果真与世长辞。这样的“巧合”便更加使得这首小诗耐人寻味。

四、形式上的对比分析

形式上来看,这两首译诗的体裁均比较接近源诗,即现代诗歌的形式。,然而却又不尽相同。单看这两首译诗,多数人会更喜欢钱译诗,因为其诗句整齐划一,单数句均为四字,偶数句均为二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好像更符合大多读者所认为的诗歌该有的形式。或者这么说,钱译诗带有古代诗歌句式整齐划一的特征,而杨译诗则是一首典型的现代白话诗。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杨译诗其实更符合源文。在我国著名的歌曲译配家薛范先生的《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中提到,在歌曲翻译的时候,对应的汉语歌词的字数应与外文的音节数尽量保持一致,这样翻译后的歌曲才有可能配着原曲演唱。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在诗歌翻译上也适用。这这首德语小诗当中,每一诗行的音节数分别是6,2,5,3,4,9,5,4。从这个方面来看的话,显而易见,杨译诗更符合源文。

五、内容、语音上的对比分析

单看这两首译诗的题目,一个是“漫游者的夜歌”,一个是“浪游者的夜歌”,只有一字之差,而更多的读者却更衷爱于“漫游者的夜歌”。“浪游”多表明一种无家可归的流浪,而这其实不符合实际,在魏玛任职的诗人并非无家可归,只是因为那些俗事琐事不想归家。这样看来,“漫游”二字就更加贴切。

除了题目上的细微差别,内容上来看,这两首译诗各有千秋,都使用了直译法,且都表达出了源文的中心,即:诗人追求一种内心的平静,想要摆脱魏玛的那种令人身心俱皮的宫廷生活。其实这种追求亦可通过语音来表达。根据符号理论(Zeichentheorie),每个语言符号不只有内容层面(Inhaltsseite),还有表达层面(Ausdrucksseite)。而语音就属于表达层面的范畴。在德语的源诗中诗行结尾有Ruh, du, Hauch, auch等这样的词,学过德语的人都知道,在发这些音的时候都是要呼气的。这样的呼气词在汉语中就类似于第四声调的字,这并不是说,只有四声调的词才呼气,而是说,和一、二、三声调相比,四声调的词呼出的气相对较多。在杨译本中有“静,见,快”,钱译文中有“寂,迹,默”。通过呼气,人们可以首先在身体上得到安静,继而内心也逐渐的宁静,由外而内,和谐统一。

六、美学修辞、韵律角度的对比分析

美学上、修辞上来看,钱译诗则更让人倾心,他使用了散文翻译法,译诗的用词更符合读者的美学期待,更具有文学性、诗律性,比如其中出现的“沉寂,敛迹,缄默,稍待”等词。在这个意义上和布莱希特的戏剧陌生化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处,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似懂非懂的有距离感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中国也有一句相似的俗语,距离产生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