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规范
三棱针的四种操作方法
![三棱针的四种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14e60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1.png)
三棱针的四种操作方法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三棱针这个挺神奇的小玩意儿,它可有四种操作方法呢。
这三棱针啊,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针,在中医的世界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第一种操作方法是点刺法。
这就好比是给穴位来个精准的小刺激。
比如说我有一次见到一位老中医给一个病人治疗咽喉肿痛。
老中医就拿起三棱针,在少商穴这个地方,那手法可利落了。
就像蜻蜓点水一样,轻轻地点刺了一下。
病人刚开始还有点紧张呢,我在旁边看着也有点揪心,想着这一针下去得多疼啊。
可是你猜怎么着?就那么一瞬间的事儿,病人还没怎么反应过来,血就冒出来一点。
老中医说这就像是给身体里堵塞的地方开了个小口子,把那些不好的东西放出去。
点刺法啊,就是这么干脆,针对一些比较浅表的部位或者病情比较轻的情况,特别管用。
就像在一个装满水的小池塘里,有一片树叶堵住了出水口,点刺法就像把那片树叶轻轻拨开一样,让水又能畅快地流动了。
再说说刺络法。
这可就比点刺法稍微“猛”一点了。
我记得有个年轻小伙子,总是觉得浑身没劲儿,气血不通畅。
中医就决定用刺络法来给他调理。
只见中医在他的委中穴附近,找到那根明显的静脉血管,然后拿起三棱针,迅速地刺进去。
那血啊,就像小泉水一样流了出来。
当时我就有点惊讶,这血怎么流这么多啊。
旁边的助手就笑着跟我说,这是把身体里那些瘀血啊、不好的东西都排出来呢。
就像一个被污染的河流,把那些脏水放出去,新的干净的水才能流进来。
刺络法就是通过这种放血的方式,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
小伙子做完这个治疗后,过了一段时间,还真就觉得自己精神多了,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散刺法也是三棱针操作方法里很有趣的一种。
我见过一个小女孩,皮肤过敏,身上起了好多小红疹。
中医就用散刺法来给她治疗。
三棱针在那些小红疹周围,像绣花一样,这里刺一下,那里刺一下。
那动作看起来特别轻柔,可又很有规律。
小女孩开始有点害怕,哭着说会不会很疼啊。
中医就安慰她说:“宝贝啊,就像小蚂蚁轻轻咬一下,一下就好了。
”散刺法就像是在一片长满杂草的地里,把那些杂草一棵一棵地清理掉。
三棱针疗法详细图文解析
![三棱针疗法详细图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8a291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e.png)
三棱针疗法详细图文解析三棱针疗法是用特制的三棱形不锈钢针,刺破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由古代砭石刺络法发展而来。
传说最初使用砭石治病的是伏羲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提到伏羲氏“尝百草而制九针”。
《内经》所记载的九针中的“锋针”,就是近代三棱针的雏形,“络刺”、“赞针”、“豹文刺”等法,都属于刺络放血法的范围。
目前临床应用三棱针疗法十分普遍。
「操作方法」一、针具三棱针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厘米,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三面有刃,针尖锋利。
针具使用前可用高压消毒,也可在75%的酒精内浸泡30分钟。
二、刺法根据病情及部位的需要,可选用下列各种刺法。
1.点刺法:手持三棱针,对准所要放血的部位或络脉迅速刺入0.05~0.1寸左右,随后迅速退出,以出血为度。
出针后不要按闭针孔,让血液流出,并可轻轻挤压穴位,以助排血。
随后,以消毒干棉球压住针孔,按揉止血。
2.挑刺法:用三棱针挑破治疗部位的小血管,挤出少量血液。
3.丛刺法:用三棱针集中在一个较小的部位上点刺,使之微微出血。
4.散刺法:用三棱针在病变局部的周围进行点刺,根据病变部位大小,可刺10~20针以上,针刺深浅须依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由病变外围向中心环形点刺,达到祛瘀生新,疏经洛络的目的。
5.泻血法:以橡皮管结扎于针刺部位上端,令局部静脉充盈,左手拇指按压于被刺部位到此为下端,局部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的静脉,迅速刺入0.05~0.1寸左右深,即将针迅速退出,使血液流出,亦可轻按静脉上端,以助瘀血排出。
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叫三棱针法(three-edged needle therapy)。
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puncturing collateral ),现代称为"放血疗法"(bleeding therapy)。
中医放血疗法操作规程
![中医放血疗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ab74c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e.png)
中医放血疗法操作规程
刺血疗法,古代又称为放血疗法,或曰刺络法。
刺血疗法具有泻热、止痛、镇静、开窍、化瘀、消肿等多方面作用,可用于近百种病症的治疗。
【刺血操作】
刺血疗法的针具是三棱针或小眉刀。
三棱针一般以点刺法为主,针法:先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血郁积于一处,继而在此部位常规消毒。
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二指握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1-2分深,对准已消毒的穴位或部位刺入1-2分深。
点刺时须对准穴位快速进针、出针。
出针后以适当力度连续挤压针孔周围组织,使血液流出,直到血流自止或血色变鲜红为止。
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注意事项】
应用刺血疗法不仅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还必须准确掌握禁忌证。
凡有下列之一者均不宜应用刺血疗法:
1、患有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禁用;
2、血管瘤患者不宜用放血疗法;
3、过饥、过饱、醉酒、大汗、过度劳累禁用放血法;
4、贫血、低血压、孕期及产后应慎用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三棱针)(操作规范)
![放血疗法(三棱针)(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f41291d16fc700abb68fc9e.png)
三棱针法(放血疗法)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中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刺络法或刺血法,又称放血疗法。
三棱针法有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三种,多用于瘀血证、实热证和急症等。
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发展而来。
锋针,在古代主要是用于泻血排脓以治疗难治性病症的工具。
《灵枢·九针论》说:锋针“可以泻热出血”。
《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
古人对刺血法非常重视。
《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宛陈则除之。
”《灵枢·官针》更有“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刺脉(络)法。
现代,刺络放血疗法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临床医家在“宁失其穴,毋失其络”的理论指导下,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机制研究逐步深入,使三棱针刺法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一、针具三棱针用不锈钢制成,全长6.5cm,针柄呈圆柱体,针身呈三棱锥体,三棱为刃,针尖锋利,常用规格有大号和小号两种。
新的针具在使用前应在细磨石上磨至锐利,称为“开口”。
三棱针用久会变钝,也应磨至锐利,以减轻进针时病人的痛苦。
针具使用前应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可采用高温灭菌,或将针具用75%乙醇浸泡30分钟消毒。
二、操作方法(一)持针姿势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身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
(二)操作方法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三种。
1.点刺法此法是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血络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I)点刺穴位: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直刺2~3mm,快进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球将血液或液体及时擦去。
三棱针放血疗法操作流程图
![三棱针放血疗法操作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5dd5ab12650e52ea551898a4.png)
根据医嘱的要求,观察三棱针 放血治疗后的客观详细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棱针放血疗法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 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 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 着,保暖;按腧穴选择合理 体位,暴露针刺部位,保暖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 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 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 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 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 针刺。
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舒适 卧位,清理物品,洗手
素质要求 评估 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 局部消毒 治疗 观察 整理 总结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服装、鞋帽整齐 态度和蔼,语言温柔 护士洗手
治疗盘内备以三棱针、镊子、 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 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盛 放用过的三棱针。
消毒局部(穴位)皮肤由内向 外擦拭,直径﹥5厘米
三棱针放血疗法治疗痛经的六个方案
![三棱针放血疗法治疗痛经的六个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4766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9.png)
三棱针放血疗法治疗痛经的六个方案妇女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或腰骶部疼痛,甚则剧痛晕厥,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称为“痛经”。
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多见。
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前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也称为功能性痛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的未婚或未孕的年轻妇女,常于婚后或分挽后自行消失。
由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器官炎症、子宫颈狭窄阻塞、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前倾或后倾等。
本病多因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血行受阻,经血滞于胞宫而致痛经;或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冒雨涉水,寒邪客于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痛经;或脾胃素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气血亏虚,以致冲任气虚血少,胞脉失养而致痛经;或禀赋素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加之行经之后精血更虚,以致冲任不足,胞脉失养而发痛经。
以其病因可分虚实两类。
方案一取穴:血海、委中、三阴交、太冲。
操作规程:三棱针点刺放血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使各穴出血3~5滴。
血海穴针后拔罐,留罐5~10分钟。
疗程:在月经前3~5日开始治疗,每日1次。
主治:原发性痛经。
方案二取穴主穴:关元、中极、三阴交。
配穴:气滞配膈俞、肝俞;寒凝配神阙;虚证配脾俞、气海俞、肾俞。
操作规程:主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
穴位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内0.5~1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使各穴出血3~5滴。
气滞配穴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法,或毫针刺,用平补平泻;寒凝配穴用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或罐后加炎。
虚证配穴拔罐,留罐10~15分钟。
疗程:实证痛经从经后10日开始治疗,虚证痛经从经前3~5日开始治疗,每日1次,直到月经来潮停止治疗。
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主治:原发性痛经。
方案三取穴:次髎或腰骶部条索状反应物、天枢、中极、三阴交。
三棱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棱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b9bea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b.png)
三棱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棱针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棱针疗法是以三棱针为工具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某些急症,如昏厥、高热、中暑、溺水、急性咽喉痛、目赤红肿、疖肿初起、扭挫伤、疳疾、痔疾、头痛、指趾麻木等疾病,不仅方法简便,而且取效迅速。
一般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急症也可每日两次。
操作方法:
用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针尖露出1-2分。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快速针刺,临床上常用的刺法有穴位点刺、刺络、散刺、挑刺等。
1、穴位点刺:穴位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0.3公分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出血数滴,然后用消毒干面球按压针孔止血。
2、刺络:选择较细的`浅静脉,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缓慢地刺入,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面球按压止血。
一般用于中暑时在肘窝、腘窝浅静脉络刺出血;急性淋巴管炎在红丝上多针刺血等。
3、散刺:又叫豹纹刺。
根据不同疾病分两种刺法;对顽癣、疖肿初起,严密消毒后可在四周刺出血;扭伤挫伤后出现局部瘀钟,消毒后在瘀肿局部左右前后刺之,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干面球按压止血。
4、挑刺: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或夹起皮肤,右手持针,将经过消毒过的穴位或反应点的表皮挑破,使出血或留出粘液,然后局部消毒包扎。
注意事项:
1、三棱针刺激很强,治疗时需做好思想工作,并预防晕针。
2、三棱针刺后针孔较大,因此必须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3、点刺、散刺要浅而快,出血以数滴为宜。
了解了三棱针疗法后,家长们就可放心让孩子接受治疗,使患儿
早日康复。
中医放血疗法操作规程
![中医放血疗法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6e39ce58fb770bf68a550e.png)
中医放血疗法操作规程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身体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具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通经活络、镇吐止泻等作用。
一、适应症与放血部位适用于实证和热证。
1、高热刺大椎、十宣。
2、头痛刺太阳。
3、中暑、中风闭症刺十宣。
4、急性胃肠炎刺曲池、委中。
5、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刺太阳或耳背静脉放血。
6、咽喉肿痛刺少商。
7、小儿疳积刺四缝。
8、外伤性淤血、痈疖、丹毒在病灶相应部位散刺放血。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内盛消毒三棱针或粗毫针或小尖刀、75%酒精棉球、消毒敷料、弯盘、胶布。
三、操作方法(一)点刺:又称速刺,多用于穴位放血。
1、选好穴位,常规消毒皮肤。
2、术者右手持针,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约0.3厘米,立即出针。
3、轻轻按压针孔,挤出少量血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以止血。
(二)挑刺:多用于胸背、腰骶部或耳后等部位放血。
1、选好部位,常规消毒皮肤。
2、用三棱针或小尖刀挑破细小静脉,挤出少量血液。
3、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
(三)缓刺:多用于窝部的浅静脉放血。
1、在刺血部位的上部用手压迫或用止血带扎紧,使其充血。
2、常规消毒皮肤。
3、用粗毫针或三棱针缓慢刺入选好部位的浅表静脉约0.3厘米深,随即缓慢退针。
4、松开压迫刺血部位上部的手或解开止血带。
5、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
(四)散刺:又称围刺,多用于病灶周围点刺放血。
1、常规消毒皮肤。
2、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或沿病灶边缘顺序点刺出血。
3、用酒精棉球消毒并覆盖敷料。
四、注意事项1、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针刺不宜过猛、过深,手法要轻、稳、准,出血不宜过多,切勿刺伤大血管。
3、凡体质虚弱、孕妇、素易出血者不宜使用。
4、出现晕针,按针刺疗法晕针处理。
放血疗法——精选推荐
![放血疗法——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d4e80dd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48.png)
放⾎疗法放⾎疗法本法是⽤三棱针、粗毫针或⼩尖⼑刺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种⽅法,具有消肿⽌痛,祛风⽌痒、开窍泄热、镇吐⽌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1、物品准备消素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尖⼑)、75%酒精、棉签、消素纱布、胶布、弯盘。
2、操作⽅法(1)点刺:(⼜称速刺)①选好点刺之⽳位⾎络,局部⽤酒精⾏常规消毒。
②术后右⼿持针,左⼿固定待刺部位,将针尖对准选好之⾎络,迅速刺⼊约0.1~0.3cm⽴即出针。
③⽤⼿指轻轻挤压点刺⽳位周围⽪肤,挤出少量⾎液,⽤⼲棉签擦之,再挤压1~2次,放出适量⾎液后,⽤⼲棉签压迫⽌⾎。
(2)挑刺:(此法多⽤于胸背部及⽿后部位放⾎)①选好部位,轻轻揉挤局部,使细⼩静脉充盈。
②常规⽪肤消毒。
③⽤消素的三棱针或⼩尖⼑挑破(或划破)微⼩静脉,并挤出少量⾎液。
④⽤⼲棉球擦去⾎滴,再揉挤放出少量⾎液,⽤⼲棉球压迫⽌⾎。
(3)缓刺:多⽤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
①选好部位,并在放⾎部位上⽅⽤⼿⾃上⽽下按挤,或扎上⽌⾎带,使其静脉充盈。
②常规消毒⽪肤。
③⽤消毒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刺⼊浅表静脉约0.3cm,再缓缓退出针头。
④以⼲棉球擦去放出的⾎液,松开⽌⾎带,再以⼲棉球压迫⽌⾎。
(4)围刺:(⼜称散刺)⽤于⽪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
①点刺部位常规消毒。
②⽤消毒的三棱针沿病灶周围按顺序点刺出⾎。
③⽤酒精棉球再次消毒点刺⽪肤,必要时覆盖上消毒敷料。
3、护理(1)向病⼈作好解释⼯作,以免紧张,体质虚弱、孕妇及凝⾎机制不良者不宜采⽤此法。
(2)注意器械及⽪肤的消毒,防⽌感染。
(3)⼿法宜稳、准、轻,不宜过猛,放⾎不可过多。
(4)⼀旦出现晕针现象,⽴即扶病⼈平卧,喝热⽔,并注意观察⾯⾊、脉象、⾎压。
症状较重者,请医⽣处理。
4、在护理的中应⽤(1)⾼热降温:⼤椎、⼗宣点刺放⾎(2)咽喉肿痛:少商⽳点刺放⾎(3)头痛:太阳⽳点刺放⾎(4)中暑:⼗宣⽳点刺放⾎(5)全⾝搔痒:⽿后静脉挑刺放⾎(6)神经性⽪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7)急性胃肠炎:曲泽、委中⽳缓刺放⾎刺⾎疗法,古代⼜称为放⾎疗法,或⽈刺络法。
实用的三棱针刺血疗法大全
![实用的三棱针刺血疗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3d616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1.png)
实用的三棱针刺血疗法大全三棱针刺血疗法二、刺法针刺前,针具煮沸消毒,针刺部位,常规用75%酒精消毒。
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左手拿位患者针刺部位,在某些穴位,需以左手作捏、按、提拿动作配合,便于找准放血点。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下列各种刺法:1.缓刺:用针缓慢地刺入静脉0.5一1分深,随即缓慢放血。
适从于肘窝、腘窝部等处放血。
2.速刺:用针迅速刺进0.5一1分深,挤出少量血液。
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
3.挑刺:用三棱针挑破细小静脉,挤出少量血液。
适用于胸背部和耳后等处。
儿童挑疳积,也常用挑刺。
4.围刺:围绕病痛区,肿处四周点刺,一般常配合拔火罐。
5.丛刺:用三棱针在某一较小局部,多次点刺,使之出血。
丛刺多结合拔火罐。
6.散刺:又叫豹纹刺,用于点刺较宽的面积或循经点利,结合拔火罐、运走罐等方法,也可以用手拿提点刺部位出血。
7.顺利:由下向上作斜刺,在放血前可由上到下推至放血点,以除恶血为主。
8.逆刺:由上向下作斜刺,在针刺前可由针刺点向上下推揉,分推血液,然后针刺,以放邪气为主.六、注意事项三棱针疗法针刺时不可过深,出血也不可过多,一般出血后,要用酒精棉球擦揉按压止血。
凡治疗部位都要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针刺出血者,可1日或隔日针1次,出血较多时,一周针2次。
针刺出气者,可1日3次,以肤红为度。
并常结合火罐拔吸,以肤湿为度。
第二节梅花针刺血疗法第三节拔罐疗法第二章辨血论第一节辨血五、气血与经络手太阴肺经多气少血;手阳明大肠经气血俱多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足太阴脾经少血多气手少阴心经多气少血;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足少阴肾经多气少血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手少阳三焦经多气少血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
第二节辨血色一、血呈深红色针刺部位出血后,血的色泽为深红色时,从中可以判断,疾病多属于热症。
二、血呈黑红色凡在体表刺出血后,血的色泽为深红色,可分为外伤、内伤辩证。
1、外伤一般是在阿是部。
三棱针
![三棱针](https://img.taocdn.com/s3/m/b11cf3d0aa00b52acfc7caee.png)
刺血的不传之秘
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漆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这是本人的经验。
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
静脉刺络之常用部位及适应症
静脉刺络常用之部位
1.肘窝部为自古
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以下这些经验同样效果好。
1、 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主治:血压高、重感冒、发高烧、发冷、突然间引起之头晕、头痛、高血压引起之手足麻痹、半身不遂、阴霍乱、阳霍乱、呕吐及各种痧证、血管硬化之腰痛、干霍乱、阴阳霍乱、急性胃痛。
五、龈交放血 将上唇掀起,用三棱针对准唇系带点刺出血,然后让患者活动腰部。用于急性腰扭伤。
六、大椎放血 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大椎三、五下,然后拔火罐,15分钟起罐。用于发热、感冒出起、痤疮、头痛。
七、委中放血 用手轻拍委中穴,将止血带结扎于委中上方,用三棱针点刺委中,出血3-5毫升后打开止血带,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用于急性腰扭伤、腰积劳损急性发作、急性痢疾等。
17、 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18、 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19、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20、 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第四节其他针法一三棱针法
![第四节其他针法一三棱针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063364af1ffc4ffe47ac48.png)
3、刺络法: 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消毒 →左手拇指压在下端,右手持针→对准静脉→刺入23mm立即退出→按压 适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发热、中暑等。 4、挑刺法 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 速刺入1-2mm→随即挑破皮肤使之出血→按压 适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病、失眠、支气管哮喘、血 管神经性头痛。
第四章 针灸方法
第四节 其他针法
第四节 其他针法
一、三棱针法
二、皮肤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电针法
五、穴位注射法
一、三棱针法
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 液,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三棱针古称“锋针”、“刺血络”或“刺络”,今 称为“放血疗法”。 《灵枢 九针十二原》:“宛陈则除之,去活络、开窍泄热、消肿止痛 适应范围: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
常用的病症:某些急症和慢性病:晕厥、高热、中暑、
中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痈疖初起、
扭伤、疳证、头痛、玩廯、丹毒、指
(趾)麻木等。
(三)注意事项
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 2.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 深,创伤过大。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 适宜,出血不宜过多,切勿伤及动脉 。 4.体弱、孕妇、产后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 注意患者体位,谨防晕针。 5.每日或隔日1次,1-3次为1疗程,一般每次出血量以 数滴至3-5ml为度。
(一)操作方法
1、点刺法:
左手拇、食指向针刺部位推按→消毒→右手持针(拇、 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段。针尖露出35mm)→刺入3-5mm→即出针→按压 适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耳尖、头面部的 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2、散刺法: 准备步骤同上,不同的是散刺法是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 心点刺,可刺10-20针以上。 适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廯。
放血法、刺络法、三棱针法之针灸技术
![放血法、刺络法、三棱针法之针灸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8c9118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e.png)
放血法、刺络法、三棱针法之针灸技术【概述】刺络法,又称为放血法。
因常用的针具为三棱针,所以有的书还称为三棱针法。
素问·血气形志>篇"凡治病必先去其血",所指即刺络出血法,古称"锋针"疗法.<灵枢·官针>篇则说:"病在经络痼痹者……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可见锋针刺络的应用在古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主要被用于治疗因邪痹经络而导致的痼痹顽症.而现代的临床实践也证明刺络放血具有泻热、止痛、消肿、镇静和急救等作用.笔者在临床中,亦常用刺络法【器具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为三棱针和粗毫针。
三棱针分大、中、小三种型号,粗毫针用26号半寸针为宜。
【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点刺法:先推按所选择的部位或穴区,使它充血,消毒后,以左手夹持被刺穴区,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0.l~0.2厘米,迅速刺人,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
本法应用面较为广泛。
(2)丛刺法:用三校针在一个较小的部位反复点刺,使其微微自然出血。
常与拔罐法结合,即前面所提到的刺络拔罐法。
丛刺法多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散刺法:散刺法和丛刺法相似,但刺络皮肤面积较大,点刺的距离也较大。
根据病灶大小,点刺10~20下不等。
多用于丹毒、神经性皮炎等面积较大的病灶。
(4)挑刺法:它是点刺法的一种发展。
主要是选用某些疾病在体表皮肤有关部位上出现的异常点进行挑刺,这些点可表现为压痛、酸困、丘疹及皮下结节等不同情况。
并根据病情,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常见于背部第七颈椎至第五颈椎两侧。
若为丘疹,多稍突起于表皮,如针帽大小,呈灰白、暗红、棕褐或浅红色不等。
挑刺时,局部消毒后,左手按压固定皮肤,右手持小号三棱针,挑破表皮,深人皮下,针身倾斜并轻轻提高,将白色纤维样物挑断十数根至数十根。
挑刺完毕,拭去血迹,覆盖消毒敷料,并加以固定。
三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规范
![三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9fa8cb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7e.png)
三棱针(放血疗法)诊疗操作规范三棱针法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
亦称“刺络法”。
(一)操作方法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
常用的刺法有以下几种:1.腧学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
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
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
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二)适用范围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三棱针的针刺出血量及使用方法
![三棱针的针刺出血量及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a9d40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3.png)
三棱针的针刺出血量及使用方法在使用刺血疗法治病的时候,如何正确地掌握出血量是一个关键的间题,根据2008年7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三棱针部分,出血量分为微量:出血量在1.0ml以下(含1.0ml),少量:出血量在1.1-5.0ml(含5.0ml),中等量:出血量在 5.1-10.0ml(含10.0ml),大量:出血量在10.0ml以上。
有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用刺血疗法治病时出血量较大,如安徽以王秀珍老中医为代表的“王氏刺血疗法”,治疗时出血总量在10-50ml为少量,50-1OOml 为中等量,100-200ml为大量,最多不能超过400ml。
影响出血益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病人的年龄和体质:《素问·刺疟》曰“瘦者浅刺少出血,肥者深刺多出血。
”即强壮者剌血量可稍多,瘦弱者刺血量宜少。
病情较轻者、儿童、年老、体弱之人,出血量宜少。
2)疾病的种类:如治癫狂,往往刺血量较大。
《灵枢·癫狂》篇中多处指出“血变而止“,即血色要由紫黑变为鲜红。
对于实证、热证、急症刺血出血量可大一些,但对于久病体弱者,出血量一般宜少。
治疗新发的热病,出血量一般较少,《素问·刺热》篇“治热病,出血如大豆,立已”。
3)刺血部位:刺四肢的井穴,一般出血最少。
刺血络及动脉往往出血量较大,如《素间·刺腰痛论》“刺解脉病腰痛,应血变而止”。
又《灵枢·厥病》治疗厥头痛有“刺尽出血”的记载。
4)季节:如夏季刺血量很少,夏季天气炎热流汗多时,因体液损失多,出血量要适当控制,特别是年老和体弱之人,正如《素问·诊要经终论》所说“夏刺络,见血而止”。
三棱针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身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以控制针刺深度。
根据2008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三棱针刺法有以下几种:(1)点刺法用三棱针快速刺入人体特定浅表部位后快速出针的方法。
三棱针操作标准
![三棱针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5b3c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3.png)
三棱针操作标准
三棱针的操作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消毒:在使用三棱针之前,需要先对针具和施针部位进行消毒。
针具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施针部位可以用碘伏或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2. 持针姿势:右手握持针柄,用食指和拇指挟持针尖,使针尖与穴位平面呈90度垂直。
3. 进针:将针尖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肤,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进针时要迅速、准确,避免来回抽动或停顿。
4. 放血:在进针后,用手指挤压针孔周围,使血液流出。
放血量要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而定,一般每次放血量为5~10滴。
5. 拔针:在放血完成后,迅速拔出针具,用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
6. 消毒:在拔针后,对针具和施针部位进行再次消毒,以防止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三棱针操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操作时要轻、准、快,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棱针放血操作方法
![三棱针放血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0c60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9.png)
三棱针放血操作方法
1. 准备工具:三棱针、酒精棉球、止血器、消毒剂、棉球、无菌注射器等。
2. 患者准备:患者先用酒精棉球进行切口处消毒。
3. 操作准备:取出三棱针,用消毒剂消毒,然后用火进行高温消毒并冷却。
4. 操作步骤:将三棱针针尖向上,以手的副攥夹住三棱针身,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三棱针尖,将针尖对准切口。
5. 操作技巧:三棱针尖与皮肤呈夹角大约30度,用适当压力插入皮肤,然后用注射器抽取血液。
6. 放血量控制: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控制放血量。
7. 血液采集:用棉球或止血器进行止血,并用无菌注射器采集血液。
8. 放血后处理:放血结束后,及时给患者消毒和处理伤口。
使用三棱针进行放血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操作,需要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不建议非专业人士私自进行放血操作。
三棱针刺血疗法
![三棱针刺血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60d2583b3567ec102d8a2b.png)
第一章双针一罐第一节三棱针刺血疗法二、刺法针刺前,针具煮沸消毒,针刺部位,常规用75%酒精消毒。
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左手拿位患者针刺部位,在某些穴位,需以左手作捏、按、提拿动作配合,便于找准放血点。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下列各种刺法:1.缓刺:用针缓慢地刺入静脉0.5一1分深,随即缓慢放血。
适从于肘窝、腘窝部等处放血。
2.速刺:用针迅速刺进0.5一1分深,挤出少量血液。
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
3.挑刺:用三棱针挑破细小静脉,挤出少量血液。
适用于胸背部和耳后等处。
儿童挑疳积,也常用挑刺。
4.围刺:围绕病痛区,肿处四周点刺,一般常配合拔火罐。
5.丛刺:用三棱针在某一较小局部,多次点刺,使之出血。
丛刺多结合拔火罐。
6.散刺:又叫豹纹刺,用于点刺较宽的面积或循经点利,结合拔火罐、运走罐等方法,也可以用手拿提点刺部位出血。
7.顺利:由下向上作斜刺,在放血前可由上到下推至放血点,以除恶血为主。
8.逆刺:由上向下作斜刺,在针刺前可由针刺点向上下推揉,分推血液,然后针刺,以放邪气为主.六、注意事项三棱针疗法针刺时不可过深,出血也不可过多,一般出血后,要用酒精棉球擦揉按压止血。
凡治疗部位都要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针刺出血者,可1日或隔日针1次,出血较多时,一周针2次。
针刺出气者,可1日3次,以肤红为度。
并常结合火罐拔吸,以肤湿为度。
第二节梅花针刺血疗法第三节拔罐疗法第二章辨血论第一节辨血五、气血与经络手太阴肺经多气少血;手阳明大肠经气血俱多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足太阴脾经少血多气手少阴心经多气少血;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足少阴肾经多气少血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手少阳三焦经多气少血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
第二节辨血色一、血呈深红色针刺部位出血后,血的色泽为深红色时,从中可以判断,疾病多属于热症。
二、血呈黑红色凡在体表刺出血后,血的色泽为深红色,可分为外伤、内伤辩证。
1、外伤一般是在阿是部。
三棱针点刺、散刺、刺络放血、挑刺法治疗偏头痛、腰痛、目赤肿痛、痤疮、毒蛇咬伤、中暑、咽喉肿痛、陈旧伤
![三棱针点刺、散刺、刺络放血、挑刺法治疗偏头痛、腰痛、目赤肿痛、痤疮、毒蛇咬伤、中暑、咽喉肿痛、陈旧伤](https://img.taocdn.com/s3/m/440671c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4.png)
注意事项
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 2.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 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 5.点刺穴位不宜太深,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刺中血管,
让血液自然流出为度 。 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用拔罐。
7.毒蛇咬伤
选取伤口及其周围。操作时尽快采用散刺法连续20针以上,并加用 闪罐法将局部毒液和血液一同拔出。
7.点刺穴位及浅刺血络、散刺法可每日或隔日1次,挑刺、深刺 血络法宜5~7日1次。
8.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 部止血。
9.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慎用。
10.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本法。
11.术后反应:一种情况是放血后立即感到轻松,痛苦消失;另 一种情况是暂时加重,这些现象往往疗效显著,可叫病人多吃营 养食品,好好休息,3~4天后可恢复正常。
前额痛加攒竹或印堂。点刺双侧攒竹或印堂时,每穴挤出血液8~10滴。 后头痛加委中或大椎。点刺委中时,若委中附近出现瘀曲的小络脉,可按
照宁失其穴,勿失其络的原则,直接点刺血络,并可加用拔罐,以利出血从 而提高疗效,不必拘泥于点刺穴位,每处可出血5~10ml。
侧头痛加耳尖或率谷。在点刺耳尖或率谷时,每穴应挤出血液10~20滴。 巅顶痛加百会。在点刺百会时,也以挤出血液10~20滴为宜。
临床适应症
陈旧性软 组织损伤
咽喉肿痛
偏头痛 腰肌劳损
三棱针
目赤肿痛
中暑
毒蛇咬伤
痤疮
临床运用举例
1.急症 中暑:选用曲泽、委中、太阳。对于曲泽、委中,操作时采用点刺静脉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棱针法操作规范
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
亦称“刺络法”。
(一)操作方法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
常用的刺
法有以下几种:
1.腧学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
根据病变部位大小
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
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
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
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
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二)适用范围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
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三)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2.操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对体弱、贫血、低血压者及怀孕和产后妇女等,均要慎重使用。
凡是凝血机制不好
的患者和血管瘤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5.三棱针法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以防晕针。
6.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1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毫升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