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35张PPT)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35张PPT)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语文
当初,华恒任州大中正,同乡人任让轻薄放纵,被华恒罢黜。等到任让 在苏峻军中,依仗权势杀人很多,见到华恒却很恭敬,不敢胡作非为。 钟雅、刘超死后,也将轮到华恒,任让尽心相救,所以华恒得以脱险。 等到成帝行冠礼,又将立皇后。战乱之后,典籍全毁,结婚加冠的礼 仪,无所依据。华恒探寻旧典,撰定礼仪,加上郊庙祭祀、尊儒学行典 礼的朝廷礼制,全部得以实施。升任左光禄大夫,开府、常侍官职不 变,华恒坚决推让没有被任命。适逢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华恒谨慎俭 朴,虽官居显位,常穿粗布衣服、吃粗陋的食物,年老尤其如此。死时 家无余财,人们因此很尊敬他。
第三板块 古诗文阅读
高考一轮总复习 • 语文
4.能助解文言短文的陌生词语 方法:利用选项,助解短文。 有些文化知识非常陌生,实际上这类词语不是作为考查对象出现 的,而是作为帮助理解文言短文的角色出现的,对这些词语的解释往往 是正确的。借助题目中对这些词语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疏通文 本。如“典例2”题中对“辟雍”的解说。
典例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官职、职掌、封号、爵号类 ①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荆轲刺秦王》) 太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鸿门宴》) 司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孔雀东南飞〉并序》) 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议,汉献帝居许昌,宜于此修立。司徒荀组、骠骑将军王导同恒议,
遂定郊祀。太宁初,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督石头水陆诸军事。王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3)掌管官吏任免、考绩、升降和调动的是 吏部 ;掌管土地、户 口、赋税、财政等的是 户部 ;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的是 礼部 ; 掌管全国军政的是 兵部 ;掌管刑法、狱讼的是 刑部 ;掌管工程、 营造、屯田、水利等的是 工部 。
(4)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 全国政务的人。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宰是 主持 的 意思,相是 辅佐 的意思。
(7)“孟襄阳”是用 籍贯 来称呼 孟浩然 的。张九龄是曲 江人,故而人称“ 张曲江 ”。
(8)“王右丞”是用 官职名 来称呼诗人 王维 的。韩愈,晚 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 “ 韩吏部 ”。
(9)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 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其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则 因此称他为“ 韩昌黎 ”。
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⑦再迁为太史令 ⑧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⑨屈原既黜 ⑩上书乞骸骨
授予官职 调动官职 提升官职 降低官职 罢免官职 辞去官职
①②
④⑥

③⑤⑧


地理常识
1.地区名 (1)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地理方位的名词。《鸿门宴》“沛公居山 东时,贪于财货”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 山东”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 崤山 。
(12)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 布衣 、 庶民 、 黎庶、黎首、黎元、黔首、白丁 等。
(13)不同类型的朋友,称谓也有所不同。贫困而地 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称为 贫贱之交 ,同生死、共患 难的朋友称为 刎颈之交 ,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称 为 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称为 忘年之交 。
(5)古代为了取得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 童试 ,又 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 童生 。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3)用于对师长的敬称有君、子、公、夫子 ;用于朋辈之间的称 呼有 足下 、先生、执事等。
(4)谦称自己不聪明,用 愚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用 鄙 ;谦称 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用 敝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用 卑 ;老人 自谦时用 老朽 、老夫等。
(5)下列均是古人习用的称谓,按要求归类。(将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寡人 ②陛下 ③夫子 ④足下 ⑤臣 ⑥公 ⑦不才 ⑧妾 ⑨子 ⑩上 ⑪愚 ⑫下 ⑬君 ⑭孤 ⑮卿 ⑯拙 ⑰老妇 ⑱不谷
古代文化常识
(1)Βιβλιοθήκη 真题14篇课前普查练14韦凑转
(2)
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普查
1.基本称谓 古代常以字、号、籍贯、官职名、郡望、官地、书斋名及特殊 称谓等来称呼一些人。
(1)《师说》的作者韩愈,“退之”是他的“ 字 ”。
(2)陶渊明号“ 五柳先生 ”,李白号“ 青莲居士 ”,白居易 号“ 香山居士 ”,杜牧号“ 樊川居士 ”。
(4)弱冠是男子 二十 岁。
(5)三十岁谓之 而立之年 ,四十岁谓之不惑之年,五 十岁谓之 知非之年 ,六十岁谓之 花甲之年 ,七十岁谓 之 古稀之年 ,期颐之年则指 一百岁 。
官制官职
1.选官制度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有 察举 、征辟 两种形式,后者是汉武帝时 推行的一种 自上而下 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 八股文 , 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 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 破题 、承题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 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 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表示谦称的有 ①⑤⑦⑧⑪⑫⑭⑯⑰⑱ 表示敬称的有 ②③④⑥⑨⑩⑬⑮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共60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共60页
龙虫并雕斋
王力先生书斋名。“雕龙”(文心雕龙)“雕虫” 都是古代的典故,战国时,齐人驺奭记录了
邹衍谈天文之术而成文,人们称他为“雕龙 奭”,后来指善于写大文章。“雕虫”是雕虫 小技,出自扬雄《法言·吾子》“童子雕虫篆 刻”,后来指微不足道的小文章。王力先生引 用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大事小事两样都干。雕 虫虽是小计,但要真正做好,也绝非易事。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 “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 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 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 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 萸少一人”的诗句。
礼仪 制度
之 礼仪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 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 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 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 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奸臣秦桧谥号为缪丑——恶谥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例子:聊斋先生、饮冰室主人 6.称籍贯 例子:柳河东、王临川、康南海 7.称郡望 例子:韩昌黎
姓名 字号
800多年来,秦桧其人在历史上一直 是人们加以深谴的对象。被“誉为”中 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庆父、赵高、梁 冀、董卓、来俊臣、李林甫、秦桧、严 嵩、魏忠贤、和珅)之一。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 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 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 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 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 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 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 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 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 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文学常识简介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文学常识简介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传统节日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
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 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 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 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 “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地支计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 日入—— 黄昏—— 人定——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序数计时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1-13 点为午时 13-15 点为未时 15-17 点为申时 17-19 点为酉时 19-21 点为戌时 21-23 点为亥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天色计时
经营者提供商பைடு நூலகம்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应该是“名”与“字”有关系,陶渊明,字元亮;苏轼,字子

④“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于纪 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有且只有一个年号。( × )
满清之前,很多皇帝有多个年号
⑤庙号是指皇帝在位时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死后在太 庙立室供奉时也用这个庙号。 ( × )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⑥上辈称呼下辈或者平辈之间称呼时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 代词,无尊卑之说,如“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尔”。 ( √ )
⑧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 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 )
⑨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 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连中 三元”。( √ )
⑩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 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 “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 )
①晋侯.秦伯.围郑(
)
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
③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
④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言语(
)
⑤拜为上.卿.(
)

答案:①侯、伯:春秋时期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
等。②左尹:为楚国之卿,类似丞相之职。③都尉:武官名。④丞:
封建时代多为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⑤上卿:古代官名,一般
)
答案:⑤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⑥
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⑦小子:表示轻蔑的
称呼。 ⑧仆:谦辞,旧时男子称自己。 ⑨公:敬辞,尊称男子。
⑩贱妾:古代妇女谦称自己。
2.【练在课外】判断下列各句关于文化常识解说的正误。 ①“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正妻为嫡母,在 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 ②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 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 ) ③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号”和“名”词义相近或相反, 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 × )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教学PPT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古代学校
中国古代各级学校名称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殷商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 庠序称学校。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 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 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 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 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 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 院、河南登封的蒿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经】指通晓经学,经学多指儒家经典。【明法】指通晓法律,能解决问题;
【尤异】指官吏政绩最好的。
【治剧】能治理好困难重重的郡县。
【兵法】指能征善战和通晓兵法。
【阴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异】懂得祛灾降魔。
【茂才】西汉称秀才,东汉后因避刘秀讳而称茂才,其义为“才能优异”,茂才为 州举。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察举制度
汉代察举主要科目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古代学官
中国古代学官名称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 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 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2025届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 课件(共28张PPT)

2025届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 课件(共28张PPT)
➢ 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 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 帝、隋文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 唐太宗、宋太祖等。
姓名字号篇
➢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等 等)、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 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 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延赐予。谥号的选定根 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道号时选 择。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不勤成名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壅過不通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去礼远众曰炀。
姓名字号篇
➢ 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如位皇 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 尊号。时至唐代,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 有死后追加者。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称天皇,中宗称应天神 龙皇帝等。
子·密州出猎》)
天文篇
3.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代指国家或地区的词汇,它们的含 义及来历各不相同。你能说出下列各词的意思吗?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 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四而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 海”之意与之类似。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地理并称
【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PPT课件

现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代 -1 3 5 7 9 11 - - - - - -
纪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13 15 17 19 21 23

点点点点点点
一.昳 [dié] (太阳)偏西: 诸客奔走市买,至日~皆会。 昳 [yì] 〔~丽〕美丽,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二.隅中[yú zhōng] 将午之时。
三..晡(bū)时(15-17点)
• 例如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用十二 地支来表示,即十二个时辰,每个 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 的本意就是小时辰。
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
夜间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明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 前后”。
古人纪时
1、天色纪时法 2、地支纪时法 3、五更报夜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
天 色 夜鸡平日食隅日日晡日黄人 纪 半鸣明出时中中昳时入昏定 时
地 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纪 时
望海潮·东南形胜 南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 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 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古人纪月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 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 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 孟夏、仲夏、季夏, 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解析: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 意。其次,理清画波浪线句子中 的人物关系。①谢弘微“童幼时, 精神审,时然后言”。②过继后 的叔父谢混有知人之明。③谢混 向谢思夸赞谢弘微“此儿深中夙 敏,方成佳器”。同时注意,表 示时间的词语“童幼时”,提示语 “曰”,虚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析: 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2.生僻的文化常识。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 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 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 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 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 来判断。

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80张-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80张-高考语文复习
明清两代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得第一,连续考中解元、会元、状元者称连 中三元。
科举考试
考试名称 考试时间 考试级别 主考官 及第称谓 情况说明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两次 县 府 州 省提督学政 秀 才
三年一次
乡试后 次年春天 会试后 同年四月
京城和各省 皇帝派遣考官
京城礼部 皇帝特派考官
皇宫殿廷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资格。
2.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填空题
1.参加童生试,需经过 县试 、府试 、院试 三个阶段 ,才能获得 秀才 资格。 2. 乡试 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被叫做 秋闱 。
会试
我也要好好准备
会试
主考官:礼部
考试时间:每三年一次,在春季举行,又称“春 闱”
考试地点:京城
科考最关键的两科:明经科(儒家经典)和进士科 (诗赋、政论)


经 ( 墨 义
言 试 帖

——
——





姓名:李生 字:子恒 朝代:明朝 籍贯:新疆人
考试内容:
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
童生试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主考官 各县县官 各府知府
学政
考试时间 春季
夏季
不确定
考试结果 录取参加府 录取参加院 录取成为秀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如北宋末年、南宋末年,皇帝频繁更换年号,如,徽宗 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如理宗之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 宝祐、开庆、景定等,企图借不断更换含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 也不能避免亡国的命运。

2025届高考文化常识复习:古代基础文化常识+课件

2025届高考文化常识复习:古代基础文化常识+课件
具有褒扬意义”错, “谥号”可褒可贬。
12.我国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律, 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
是徵音的变调,音调悲凉。
13.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成语”白 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
与成语‘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错, “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发家”的意思。
7.大牢,即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 牲全备为‘太牢”。 “大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 备的饭食,属待客的最高礼节。
8.游其门,指后辈学子非常仰慕当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因为古代设官分 职,官员都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
10.出,古代对京官外调的一种说法, 11.谥,即谥号,古代指在对某个历史人物盖棺论 定时,选用的一个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平辈、晚辈称字表尊敬”错误。对平辈、尊辈称字表尊 敬。
3.万乘:古代一辆四匹马驾的兵车,车上3名甲士,外加 72名步卒,称为“乘”,按周代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 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4.在古代,“拜”“授”“除”“补” 表示授予官职, “拔”“擢”“陟”表示升迁官职,
“贬”“谪” “左迁” 表示降职,“罢”“黜”“废” 表示免除官职。
5.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谷神和土神是在以农为 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社稷后来成为国家 的象征。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6.官场中,是以官阶大小来分座次的,最尊贵的皇帝座 位是座北向南。因此,古代常把称帝叫作"北面",而把 称臣叫作"南面 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7."郎中".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 郎中,分掌部内各司政务。"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错.应 该是"战国时为宫廷侍卫"。郎中作为医生始于宋代。宋 代南方称为医生,北方称为大夫。 8."丈人"可以指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也可以专指 妻父,《苏武传》中"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中的"丈人"是 前一个意思。正确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礼仪风俗)》PPT课件(共84张)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礼仪风俗)》PPT课件(共84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北京太庙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后世又在京城设天坛、地坛祭祀天 地以代替封禅活动。 •祭社稷也是很重要的祭礼。 •在诸侯中,最重要的是天神和地神。 •天神称上帝、天帝,地神称社神、 后土,成语“黄天后土”即指天地 之神。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叫“牺牲”, 后来引申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 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 •祭品牛、羊、猪三牲齐备叫“太牢” 或“大牢”,只有羊和猪叫“少 牢”。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古代 文化常 识(礼 仪风俗 ) 》课件 (共84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 ➢ 2019年(III卷)
近 13
殷纣: 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 酷刑,是有名的暴君。与夏末国君桀并称为“桀纣”。

文 武王: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

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 文 化
三晋: 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 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 ➢ 2020年(I卷)
近 13
主司: 1.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2.科举的主试官。
年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

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学 、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 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后又为古代

官的通称,常指地方长官,如京兆尹、河南尹、

州尹、县尹等。
考 察
御名: 皇帝的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 字,如御玺、御驾亲征等。

【 ➢ 2019年(I卷)
近 13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 以儒、墨、法三家影响最深远。

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称为“丁忧”。

常 私禄(文义判断): “私”强调个人拥有,与“公”相对;

“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后
考 察
也常用以借指仕途。 私禄在此强调是私人财产。

【 ➢ 2017年(II卷)
近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
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 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 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
8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突破
@《创新设计》
解析 断句要充分把握前后语境,找到叙述角度和叙述主体,然后根据上下文意理清 人物行为和事理,再根据句子结构、特殊词语和句式断开。此句是陈登云弹劾郑承宪 说的话,陈述主体自然是“承宪”,“重惩”的对象是“科场冒籍”,据此排除A、D 两项,“用以”二字表明前后构成目的关系,应断开,排除B项。 答案 C
2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突破
@《创新设计》
真题呈现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
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 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
3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突破
@《创新设计》
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 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
“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 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
课案五 古代文化常识
@《创新设计》
1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突破
@《创新设计》
2017年考纲首次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个变化足见对古 代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古代文化知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 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除 了重视平时的积累外(尤其要着重积累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也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 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 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 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 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6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突破
@《创新设计》
解析 本题从文学文化常识的角度设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D项, “传说是由孔子采集而来”错误,应为“孔子曾编辑整突破
@《创新设计》
【真题试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5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突破
@《创新设计》
教材联想,举一反三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秦伯”的称呼是源于周朝分封的爵位,晋国是侯爵,秦国是伯爵,所以叫晋 侯秦伯。(《烛之武退秦师》) B.“变徵”与“羽”都是古代音律的音阶,只不过“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 音的声音,声音悲凉。(《荆轲刺秦王》) C.“足下”是称对方的敬辞。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 (《鸿门宴》) D.《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有诗歌305首,因此又称《诗 三百》,传说是由孔子采集而来。(《〈诗经〉二首》)
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4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突破
@《创新设计》
原创迁移,文化常识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宫是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事务,长官为礼部侍郞。 D.壬午是壬午年,古代常用天干地支法纪年,也用此法纪月、纪日。 解析 C项,礼部长官为尚书,不是侍郞。 答案 C
10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突破
@《创新设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 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 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 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 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解析 “筹措钱款”错,应是“携带国库钱财”。 答案 D
9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突破
@《创新设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 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 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解析 “移疾”是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与“官员受到权臣诋毁”无必然联系。 答案 D
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
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
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
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