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化学B考研真题2009年
2009硕士物理化学试卷(应用化学)854答案
![2009硕士物理化学试卷(应用化学)85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fcc938ee06eff9aef8074c.png)
河北工业大学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科目名称物理化学科目代码854 共 4 页适用专业应用化学注:所有试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填空题(共30分,每题3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作为熵增原理,下述表述中错误的是(D )。
A. 孤立体系的熵值永远增加;B. 在绝热条件下,趋向平衡过程中封闭体系的熵值增加;C. 孤立体系的熵值永不减少;D. 可用体系的熵增加或不变来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2、在T K时,某纯溶剂的蒸汽压为11.72kPa,现将20mol的非挥发性物质溶于80mol 的该溶剂中,溶液的蒸汽压为5.33kPa,则该溶剂的活度系数γ为(A )。
A. 0.57;B. 0.44 ;C. 0.45;D. 0.09。
3、298 K时,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 1mol·kg-1稀释到0. 01 mol·kg-1时,其摩尔电导率Λm将 AA. Λm增加;B. Λm减小;C. Λm不变;D.Λm变化无法确定。
4、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B )A . E平,阳>E阳;E平,阴>E阴; B. E平,阳<E阳;E平,阴>E阴;C. E平,阳<E阳;E平,阴<E阴;D. E平,阳>E阳;E平,阴<E阴。
5、某溶液中溶质B的浓度为c B(表面)>c B(体相),表明 BA. dσ/d c>0,ΓB>0;B. dσ/d c<0,ΓB>0;C. dσ/d c<0,ΓB<0;D. dσ/d c>0,ΓB<0。
6、在一支干净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纯水,两侧液柱高度水平相同。
若用微量注射器从右侧注入少许正丁酸水溶液,两侧液柱的高度将: CA. 相同;B. 右侧高于左侧;C. 左侧高于右侧;D. 不能确定。
7、有一露于空气中的球形液膜,若其直径为2×10-3 m,表面张力为0.7 N·m-1,则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力为:( B)A . 1.4 kPa ; B. 2.8 kPa ; C. 5.6 kPa ; D. 8.4 kPa 。
(NEW)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含705物理化学A、807物理化学B)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含705物理化学A、807物理化学B)历年考研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bfa0cd6e53a580217fcfe3a.png)
2013年太原理工大学807物理化学B考研真 题
2013年太原理工大学705物理化学A考研真 题
2009年太原理工大学807物理化学B考研真 题
2008年太原理工大学807物理化学B考研真 题
2007年太原理工大学705物理化学A考研真 题
2006年太原理工大学405物理化学A考
2013年太原理工大学807物理化学B考研真题 2013年太原理工大学705物理化学A考研真题 2009年太原理工大学807物理化学B考研真题 2008年太原理工大学807物理化学B考研真题 2007年太原理工大学705物理化学A考研真题 2006年太原理工大学405物理化学A考研真题 2005年太原理工大学354物理化学A考研真题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一)试卷一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一)试卷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e1b6ca50e2524de4187e0a.png)
太原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一)试卷一答案一.填空题1. 最高温度2. PVm/(RT) 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程度 13. 绝热可逆或循环过程4. -726.6KJ.mol-15. 3.16Kpa6. PB=KxX B 稀溶液中的溶质7. 混合前后分子的受力情况不变8. ..()c T P n BV n ∂∂ 9. A B a b y z Y Z μ+μ=μ+μ10. ()()lnB P pg g RT P θB B μ=μ+ 11. = > >12. 降温 加压13. 纯物质的g s g14. 浓度较低时,随浓度增大而增大;达一定浓度后,又随浓度增大而减小15. 1.9V 0.5V二.证:(1)设 S=f(P,V),则有()()()()()()(),()1()()V p V V P P V V PV p V P V P S S dS dP dV P VS T S T dp dV T P T VQ dS T C C S S T T T TC C T T dS dP dV T P T Vδ∂∂=+∂∂∂∂∂∂=+∂∂∂∂=∂∂==∂∂∂∂=+∂∂据得代入式得(2)对于理想气体,PV=nRT22()()ln ln V P T V T P nR P u T P T V nR VCv T Cp T dS dP dV T P T VCvd p Cpd V∂∂Ω==∂∂∂==∂∴=+=+得证。
三.解:1mol 理想气体, Cp m=52R Cv,m=32R 11222(298)100298()(/2)m P P S S K n J K K P T P θθθθ-==⋅=⋅−−−−−−−→(1)绝热可逆()外恒定绝热(1)绝热可逆膨胀121111221115/315/32120,0,1005,3()298()225.8/2Q S S S J K P T P T P P T T K K P P γγγθγθγ-----=∆===⋅=====据得 21,212,21,21121(ln ln 0)3()1(225.8298)900.425()1(225.8298)1500.72()[1500.7100(225.8298)]5719.3p m v m p m T P S nC nR T T P W U nC T T R J J H nC T T R J J G H S T T J J∆=+==∆=-=⨯-=-∆=-=⨯-=-∆=∆--=--⨯-=或据求,212121212121,211,212(2)230,()()23)()()2/2244553()1(238.4298)743.3254()ln 1ln ln 2125v m v m p m P P Q W U nC T T nR T T nRT nRT P W P V V nR T T P P T T W U nC T T R J P H nC T T R R R P θθθθ===∆=-=-=--=--=-==⨯298K =238.4K =∆=-=⨯-=-∆=-==⨯+=外外反抗恒定绝热膨胀(111212211.125(100 1.125)101.125()1238.8(101.125238.4100J K S S S J K J K G H T S T S J ---⋅=∆+=+⋅=⋅∆=∆--=--⨯-⨯298=4454)利用上述计算结果不能直接判断过程的方向性。
物化真题[1]
![物化真题[1]](https://img.taocdn.com/s3/m/4f12943b0912a21614792979.png)
(1)2009 年考研试题西北大学2009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物理化学)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A、B、C、D 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2 分,共40 分)1. 有一绝热真空容器,通过活塞与大气相隔,当活塞打开时,空气冲入容器,当内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测量容器内温度,则该温度与外界温度相比(A) 比外界高(B) 比外界低(C) 与外界一样(D) 无法确定2. ΔH = Q p,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A) 理想气体从106 Pa 反抗外压105 Pa 膨胀(B) 0℃,105 Pa 下冰融化成水(C) 电解CuSO4 水溶液(D) 气体从(298 K,105 Pa)可逆变化到(373 K,104 Pa)3. 一定量的液态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时变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气,则:(A) ΔU = ΔH,ΔA = ΔG,ΔS > 0(B) ΔU < ΔH,ΔA < ΔG,ΔS > 0(C) ΔU > ΔH,ΔA > ΔG,ΔS < 0(D) ΔU < ΔH,ΔA < ΔG,ΔS < 04. 某溶液由2 mol A 和1.5 mol B 混合而成,其体积为420 cm3,此溶液中组分A 的偏摩尔体积为30 cm3⋅mol-1,则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A) 200 cm3⋅mol-1 (B) 300 cm3⋅mol-1(C) 240 cm3⋅mol-1 (D) 280 cm3⋅mol-15. 合成了一个新化合物B(s)的质量为1.5 g,溶于1.0 kg 纯水中形成非电解质溶液,测得出现冰的温度比纯水凝固点下降了0.015 K,已知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 1.86K⋅mol-1⋅kg,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M B(A) 100 g⋅mol-1 (B) 150 g⋅mol-1 (C) 186 g⋅mol-1 (D) 200 g⋅mol-1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指南946. 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NaCl 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NaCl 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A) 高(B) 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7. 在298 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想的气态混合物。
太原理工考研物理化学C历年真题合集
![太原理工考研物理化学C历年真题合集](https://img.taocdn.com/s3/m/0b2450f8f61fb7360b4c65f5.png)
A:CV(T1-T2) B:CP(T1-T2) C:(P1V1-P2V2)/(γ﹣1) D:R(T1-T2)/(γ﹣1) (13、11、10、0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1)等温可逆膨胀(2)绝热可逆
膨胀 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 V1 和 V2,则
A:V1>V2
B:V1<V2
D:小于任何一纯组分的蒸汽压
(11、10)在α、β 两相中都含有 A 和 B 两种物质,达到平衡时,下列正确的是
A:������A������ = ������B������
B:������A������ = ������������������
C:������A������ = ������B������
大功的 20 % ,则体系的熵变为:
A:∆S=5 Q/T
B:∆S=Q/T
C:∆S=Q/5 T
D:∆S=﹣Q体系经过自发过程并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则
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 G 值:
A:达最大
B:达最小
C:不能确定
D:不变
(12)dU=TdS﹣PdV 适用条件是
C:K p < K c
(11、10、09、08、07)关系式:PVγ=常数 只适合于
D:K p = K c
A: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B: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C:理想气体的可逆绝热过程
D:任何气体的绝热过程
(13、12、11、10、09)1mol 理想气体经历绝热可逆过程,下列几种功的计算中,哪种是错误
的
������T V
������T T
(13)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封闭体系的
C: (������U) = 0
������P T
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I(化学部分)真题完全解析
![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I(化学部分)真题完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d06488be23482fb4da4cdf.png)
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I(化学部分)真题完全解析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全国II )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B.1:5C. 2:3D.2:5【答案】A【解析】设2m o l Z n 参与反应,因Z n 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 o l Z n (N O 3)2,显然含有4m 7.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答案】D 【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 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 项错;布朗运动本身即是无规律的运动,C 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 项正确。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3 饱和溶液,又有CaCO 3沉淀生成B. 向Na 2 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 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 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 D. 向Na 2 CO 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NaHCO 3结晶析出【答案】D 【解析】CaCO 3与CO 2反应生成Ca(HCO 3)2,再加入NaHCO 3是没有现象的,A 项错;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 3,无CO 2气体放出,B 项错;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CO 3,其中NaHCO 3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 反应时,放出的CO 2多,C 项错;D 项,发生的反应为:Na 2CO 3 + CO 2 + H 2O =2NaHCO 3↓,由于NaHCO 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
2009年高考物理部分(全国卷2)试卷及答案
![2009年高考物理部分(全国卷2)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125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4.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B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C .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D .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一致A 正确.而各质点做简谐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但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以不相等,B 错.对于横波而言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是垂直的,C 错.根据波的特点D 正确.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分别为A .13和0.30s B 0.30s B..3和0.30s C .13和0.28s D 0.28s D..3和0.28s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图象问题.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乙做匀减速.根据t v a D D =得乙甲a a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乙甲m F m F 31=,得3=乙甲m m ,由t s m a -===4.01/104.042乙,得t=0.3s,B 正确16. 如图,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
【物理】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2含解析
![【物理】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2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0d342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41.png)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和机械振动.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周期和相应的波传播周期一致A 正确.而各质点做简谐运动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但波在介质中是匀速向前传播的,所以不相等,B错.对于横波而言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是垂直的,C错.根据波的特点D正确. 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A .13和0.30sB .3和0.30sC .13和0.28sD .3和0.28s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图象问题.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乙做匀减速.根据tv a ∆∆=得乙甲a a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乙甲m F m F 31=,得3=乙甲m m ,由ts m a -===4.01/104.042乙,得t=0.3s,B 正确. 16. 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
中科院2009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中科院2009年物理化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978290f242336c1fb95ea6.png)
2NaOH+H2(g)+Cl(g),阴极反应为:2NaCl-2e 2Na+ +Cl2(g)10. 碰撞理论中的Ec与阿伦活化能Ea在数值上必须相等,碰撞才是有效的。
11. 假设晶体上的被吸附的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则可把该气体系统视为定域的独立子体系。
12. 在统热中,零点能(基态分子的能量)的选择可影响吉布斯函数G的值13. 绝大多数的液态物质的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趋于最大值14. 反应级数只能是0或正整数15. 正常人体中,血液的糖分远高于尿中的糖分,是由于肾的渗透功能阻止血液中的糖分进入尿液。
二.选择题(1-24 单选,每个2分,25-28多选,每个3分)1. 在同一温度下,某气体无知的Cpm与Cvm的关系为A Cpm<CvmB Cpm>CvmC Cpm=CvmD 无法比较2. 基尔霍夫定律,由T1下的ΔH1,计算T2下的ΔH2A 只能直接用于反应物和产物都为气体达到化学反应过程B 能直接用于任何化学反应过程C 只能直接用于等压过程中无相变,无其他化学反应的过程D 只能由于均相体系在等压下的化学反应过程3. 下列函数中,哪一个为广度性质A 若L=(T, P, n1, n2……),则λL=0(λ为常数)B 若L=(T, P, n1, n2……),则L=L (T, P, λn1, λn2……)(λ为常数)C 若L=(T, P, n1, n2……),则λL=L (T, P, λn1, λn2……)(λ为常数)D 若L=(T, P, n1, n2……),则λ2L=L (T, P, n1, n2……)(λ为常数)4. 一个纯物质的膨胀系数2111()1p V a m K V T V-∆==••∆(T 为绝对温度),则该物质CpA 与体积V 无关B 与压力p 无关C 与温度T 无关D 与V,p ,T 有关5. H 2O(l, 373K, p0) H 2O(g, 373K, p0),判断该过程能否发生,可用作判据的是A ΔHB ΔGC ΔUD ΔS (体系)+ΔS(环境)6. 在一个简单(单组分,单向,各项同性)封闭体系中,恒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内能随温度升高作何变化?A ()U p T ∆∆>0B ()U p T∆∆<0 C ()U p T ∆∆=0 D 具体体系情况而定7 偏摩尔熵等于下列哪个式子四个选项很相似,D 大致是,,,[(/)/]p n B T p nc G T n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物理化学B
常数R=8.314J K -1mol -1 F=96500C ·mol -1 L=6.023×1023mol -1 P Θ=100KPa C Θ=1mol dm -3
一. 填空题(30分)
1、 封闭系统且W ’=0 时,热力学能随熵的变化的变化率V
U S ∂⎛⎫
⎪∂⎝⎭ = ,吉布斯随压力的变化率T
G P ∂⎛⎫
⎪∂⎝⎭ = 。
2、 若变化过程的△S=0,该过程是 。
3、 373K 时,100g 水中含有11.8gNaCl 的溶液上方蒸气压为p=94.232kpa 。
则溶液中水的活度a= 。
水的活度系数γ= (已知M(NaCl)=58.44,M(H 2O)=18,P H2O =101.325KPa )
4、 NH 4HS(S)放入抽空的瓶内发生分解,恒温下NH 4HS(S)=NH 3(g)+H 2S(S)则分解反应达到平衡时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为C= 自由度数F 为 。
5、 方程ln p
d dT
=m 2H RT ∆ 可适用于 。
6、 从多孔硅胶的强烈吸水性能比较,在多孔硅胶吸水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化学势μ 吸附在硅胶表面的水分子化学势μ。
7、 气相反应2H 2+2NO →N 2+2H 2O 不是基元反应,因为
8、 在300K 时,鲜牛奶5h 后即变酸,但在275K 的冰箱里,可保存50h ,牛奶变酸反应的活化能E= . 9、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θ=
bp
1+bp
中θ的物理意义是 ,常数b 的物理意义是 。
10、 瑞利(Rayleigh )在研究散射作用后得出,对于单位体积胶体体系,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 次方成 比。
二、(15分)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 (V —nB )=nRT (其中B 为常数),nmol 气体从始态p 1,T 1,经过绝热真空膨胀终态压力为p 2,求该过程的 Q,W ,△U ,△H ,△S.
三、(20分)已知A-B 二元凝聚系统相图如下:
组成坐标为B 的质量分数(w B ),L,M,N 三点的组成w B 分别为0.30,0.50,0.80. (1) 确定相图中标有数字1~6相区的稳定相态、自由度数F :
(2) 绘出试样1(w B =0.30)和试样m (w B =0.50)的步冷曲线示意图;
(3) 今有w B =0.60的试样c 的质量210g ,自高温冷却到三相平衡温度t 时,
当含w B =0.80的固溶体的质量为126g ,问此时系统有哪些平衡相?平衡时各相的质量是多少? 四、(15分)反应C(石墨)+2H 2(g)=CH 4(g) zai 898K 时Δr H m Θ=-88.05 KJ mol -1,
各物质的标准熵分别为
C(石墨) H 2(g) CH 4(g)
S m / J mol -1k -1
14.9 161.6 225.9
(1) 试问T=898K,p=100KPa 时当y 4CH =0.1 ,y 2H =0.7 , y 2N =0.2的反应方向? (2) 若温度和组分不变,欲使反应方向向右进行为了获得更大CH 4(g)压力应如何控制?
五(15分)298K 某普通钢铁容器内盛pH=4的水溶液,问在此情况下容器是否会被腐蚀?
(一般以Fe 2+浓度超过10-6mol -1dm -3时作为被腐蚀的标准)。
已知298K 时,E Θ
(Fe 2+/Fe )=-0.440V ,H 2在铁上析出时的超电势为0.40V 。
六(20分)已知298K 电池Pt|H 2(100kpa)|HBr (a ±=1)|AgBr (S )|Ag (S )该电池电动势 E=0.0713V , P
E T ∂⎛⎫
⎪∂⎝⎭ = -5.0×10-4V K -1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 计算298K 时电池反应的△r , H m ,△r S m ,△r G m ; (3) 上述反应在确定浓度的条件下,在恒压无非体积功的反应器中进行和在电池中可逆地进
行时吸放的热量各为多少?
七(15分)反应A+B →C 的速率方程为: -
A
dC = ,实验数据如下:
求该反应级数(α,β)和反应速率常数k.
八(20分)在汞蒸气存在下,乙烯加氢反应C 2H 4+H 2g
H −−
→ C 2H 6的反应机理如下: Hg+H 2k1
−−
→ Hg +2H · H ·+C 2H 4k2
−−→ C 2H 5·
C 2H 5·+H 2k3−−
→ C 2H 6+ H · H ·+ H ·+Hg k4
−−→ Hg+H 2 采用稳定处理法,假设中间产物H ·及C 2H 5·的浓度很小,求C 2H 6的生成速率表达式.
自己手打的,共享给需要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