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版第二章孟德尔定律PPT参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设计和定量统计分析,或者选择的材料不合适,难以分析, 使得遗传学问题始终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问题,似乎毫无规律可循。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
– * 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卓越的洞察力
– * 选材得当: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性状差异明显,
– 易于区分,且能够稳定地真实遗传。
– * 设计科学:先简单后复杂,单因子-双因子
结论:分离规律对F 基因型及基因分离行为的推测是正确的
2021/3/10
授课:XXX
14
5.分离定律的测交验证
测交是孟德尔首创的遗传学试验方法,通过测交不仅证明了孟德 尔分离假说的正确,而且证明了遗传因子是颗粒式的,而不是混合 式的。
红花因子和白花因子在F1体内同时存在,但互不沾染互不融合,独
立分离。孟德尔的颗粒式遗传因子学说有力地驳斥了混合式遗传
× 白花(aa)
↓
↓
配子: A
a
源自文库
↘
↙
红花(Aa)
卵细胞
1/2 A 1/2 a
花 1/2 A
1/4 AA 1/4 Aa
粉 1/2 a
1/4 Aa 1/4 aa
↓⊕
子二代F2:红花( 1/4 AA 1/2 Aa) : 白花( 1/4 aa)
(705:224)
2021/3/10
授课:XXX
7
2.分离现象的孟德尔假设
① 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每个性状在体内有一对遗传因子控 制,每个植株有很多遗传因子,都是成对存在的。如白花亲本含 有一对白花因子,红花亲本含有一对红花因子。
② 每一个生殖细胞(花粉或卵细胞),只含有一个遗传因子,在形成 生殖细胞时,每一对遗传因子相互分开(即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生殖细胞中。
纯白花
2/3 分离
↓ 3 红花 : 1白花
2021/3/10
授课:XXX
5
– ①显性和隐性:不论用红花植株作父本,白 花植株作母本,还是 反过来,正反交的子一 代(F1)植株全部开红花,没有开白花的。 红 花性状掩盖了白花性状,红花为显性 (dominant),白花为隐性 (recessive),白花 与红花互为一对相对性状。
③F1代植株体内的一对遗传因子,一个来自父本花粉细胞,另一个 来自母本卵细胞,因此含有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由于红花因子 对白花因子为显性,因此F1植株表现为红花。
2021/3/10
授课:XXX
8
2.分离现象的孟德尔假设
– ④F1代在形成配子时,一对遗传因子也相互分离,形成两种不同 类型的花粉和两种不同类型的卵细胞,且各占一半。在形成F2代 时,这两种类型的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子二代的 红花与白花植株为3:1
2021/3/10
– ⑤ 遗传因子是颗粒式的,而不是混合式的。红 花因子和白花因子 在F1体内同时存在,但互不沾染,互不融合,独立分离。
2021/3/10
授课:XXX
9
3.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沾染,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 形成时,又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在一般情况下:
*配子分离比是:
– ②等位基因(alleles): 决定生物同一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相 互称为等位基因,如红花基因A和白花基因a;
2021/3/10
授课:XXX
16
– ③基因型(genotype): 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或遗传组成,如红花亲 本的基因型为AA, 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
– ④表型(phenotype): 生物体某种特定的基因型所表现出来 的性状, 如花的颜色性状,AA和Aa表现为红花、aa表现为白花;
A:a=1:1,
*F2基因型分离比是:
AA:Aa:aa=1:2:1
*F2表型分离比是:
显性:隐性=3:1
2021/3/10
授课:XXX
10
孟德尔研究的七对豌豆性状
2021/3/10
授课:XXX
11
2021/3/10
授课:XXX
12
4、分离定律的普遍性
如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也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
非糯性
糯性
(Wx/Wx) × (wx/wx)
↓
非糯性(Wx/wx)
非糯性对糯性在花粉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可用碘染色,在显
微镜下进行检验,非糯性亲本花粉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糯性亲本
花粉碘染色后呈红褐色,子一代花粉碘染色后一半呈蓝黑色,另
一半呈红褐色,这直接证明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正确性,且分离
比为1:1。
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
– 1856-1864年奥地利 – Brunn 城的修道士孟德尔(Gregor Mendel)在修
道院的花园中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 定律。
2021/3/10
授课:XXX
1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
– 在孟德尔之前,也有人进行过很多动植物杂交试验,试图说明 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但都没有成功, 因为他们没有进行科学的
2021/3/10
授课:XXX
13
淀粉粒性状的花粉鉴定法
Wx基因的花粉粒具有直链淀粉,而含wx基因的
花粉粒具有支链淀粉:
1/2 Wx直链淀粉(稀碘液) 蓝黑色
1/2 wx支链淀粉(稀碘液) 红棕色
用稀碘液处理玉米(糯性×非糯性)F (Wxwx)植株花粉,在显微镜下 观察,结果表明:
*花粉粒呈两种不同颜色的反应; *蓝黑色:红棕色≈1:1。
– ②分离现象:F2除了红花植株外,又出现了 一定比例的白花植株, 这种现象叫做分离 (segregation),说明子一代虽然表现为红花, 但 是却含有白花的遗传因子,这些白花遗传 因子显然是从白花亲本 得来的。
2021/3/10
授课:XXX
6
2.分离现象的孟德尔假设
亲代 P: 子一代 F1:
红花(AA)
学说(blending inheritance)。
2021/3/10
授课:XXX
15
6.基本概念
– ①基因(gene): 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如花的颜色、植株的高矮等) 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1909年丹麦学者约翰逊(W.Johannsen)把孟 德尔遗传因子改称为基因;基因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 定量分析:统计方法的运用
2021/3–/10* 首创了测交方法
授课:XXX
2
豌豆杂交试验
2021/3/10
授课:XXX
3
2021/3/10
授课:XXX
4
I、分离定律
1.分离现象
亲代P:
纯红花 × 纯白花
↓
子一代F1:
红花
↓
子二代F2:
3 红花
:
1白花
(705
:
224)
↓
↓
子三代F3:
1/3 纯红花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
– * 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卓越的洞察力
– * 选材得当: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性状差异明显,
– 易于区分,且能够稳定地真实遗传。
– * 设计科学:先简单后复杂,单因子-双因子
结论:分离规律对F 基因型及基因分离行为的推测是正确的
2021/3/10
授课:XXX
14
5.分离定律的测交验证
测交是孟德尔首创的遗传学试验方法,通过测交不仅证明了孟德 尔分离假说的正确,而且证明了遗传因子是颗粒式的,而不是混合 式的。
红花因子和白花因子在F1体内同时存在,但互不沾染互不融合,独
立分离。孟德尔的颗粒式遗传因子学说有力地驳斥了混合式遗传
× 白花(aa)
↓
↓
配子: A
a
源自文库
↘
↙
红花(Aa)
卵细胞
1/2 A 1/2 a
花 1/2 A
1/4 AA 1/4 Aa
粉 1/2 a
1/4 Aa 1/4 aa
↓⊕
子二代F2:红花( 1/4 AA 1/2 Aa) : 白花( 1/4 aa)
(705:224)
2021/3/10
授课:XXX
7
2.分离现象的孟德尔假设
① 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每个性状在体内有一对遗传因子控 制,每个植株有很多遗传因子,都是成对存在的。如白花亲本含 有一对白花因子,红花亲本含有一对红花因子。
② 每一个生殖细胞(花粉或卵细胞),只含有一个遗传因子,在形成 生殖细胞时,每一对遗传因子相互分开(即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生殖细胞中。
纯白花
2/3 分离
↓ 3 红花 : 1白花
2021/3/10
授课:XXX
5
– ①显性和隐性:不论用红花植株作父本,白 花植株作母本,还是 反过来,正反交的子一 代(F1)植株全部开红花,没有开白花的。 红 花性状掩盖了白花性状,红花为显性 (dominant),白花为隐性 (recessive),白花 与红花互为一对相对性状。
③F1代植株体内的一对遗传因子,一个来自父本花粉细胞,另一个 来自母本卵细胞,因此含有两个不同的遗传因子,由于红花因子 对白花因子为显性,因此F1植株表现为红花。
2021/3/10
授课:XXX
8
2.分离现象的孟德尔假设
– ④F1代在形成配子时,一对遗传因子也相互分离,形成两种不同 类型的花粉和两种不同类型的卵细胞,且各占一半。在形成F2代 时,这两种类型的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子二代的 红花与白花植株为3:1
2021/3/10
– ⑤ 遗传因子是颗粒式的,而不是混合式的。红 花因子和白花因子 在F1体内同时存在,但互不沾染,互不融合,独立分离。
2021/3/10
授课:XXX
9
3.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沾染,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 形成时,又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在一般情况下:
*配子分离比是:
– ②等位基因(alleles): 决定生物同一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相 互称为等位基因,如红花基因A和白花基因a;
2021/3/10
授课:XXX
16
– ③基因型(genotype): 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或遗传组成,如红花亲 本的基因型为AA, 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
– ④表型(phenotype): 生物体某种特定的基因型所表现出来 的性状, 如花的颜色性状,AA和Aa表现为红花、aa表现为白花;
A:a=1:1,
*F2基因型分离比是:
AA:Aa:aa=1:2:1
*F2表型分离比是:
显性:隐性=3:1
2021/3/10
授课:XXX
10
孟德尔研究的七对豌豆性状
2021/3/10
授课:XXX
11
2021/3/10
授课:XXX
12
4、分离定律的普遍性
如水稻的糯性和非糯性也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
非糯性
糯性
(Wx/Wx) × (wx/wx)
↓
非糯性(Wx/wx)
非糯性对糯性在花粉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可用碘染色,在显
微镜下进行检验,非糯性亲本花粉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糯性亲本
花粉碘染色后呈红褐色,子一代花粉碘染色后一半呈蓝黑色,另
一半呈红褐色,这直接证明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正确性,且分离
比为1:1。
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
– 1856-1864年奥地利 – Brunn 城的修道士孟德尔(Gregor Mendel)在修
道院的花园中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 定律。
2021/3/10
授课:XXX
1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
– 在孟德尔之前,也有人进行过很多动植物杂交试验,试图说明 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但都没有成功, 因为他们没有进行科学的
2021/3/10
授课:XXX
13
淀粉粒性状的花粉鉴定法
Wx基因的花粉粒具有直链淀粉,而含wx基因的
花粉粒具有支链淀粉:
1/2 Wx直链淀粉(稀碘液) 蓝黑色
1/2 wx支链淀粉(稀碘液) 红棕色
用稀碘液处理玉米(糯性×非糯性)F (Wxwx)植株花粉,在显微镜下 观察,结果表明:
*花粉粒呈两种不同颜色的反应; *蓝黑色:红棕色≈1:1。
– ②分离现象:F2除了红花植株外,又出现了 一定比例的白花植株, 这种现象叫做分离 (segregation),说明子一代虽然表现为红花, 但 是却含有白花的遗传因子,这些白花遗传 因子显然是从白花亲本 得来的。
2021/3/10
授课:XXX
6
2.分离现象的孟德尔假设
亲代 P: 子一代 F1:
红花(AA)
学说(blending inheritance)。
2021/3/10
授课:XXX
15
6.基本概念
– ①基因(gene): 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如花的颜色、植株的高矮等) 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1909年丹麦学者约翰逊(W.Johannsen)把孟 德尔遗传因子改称为基因;基因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 定量分析:统计方法的运用
2021/3–/10* 首创了测交方法
授课:XXX
2
豌豆杂交试验
2021/3/10
授课:XXX
3
2021/3/10
授课:XXX
4
I、分离定律
1.分离现象
亲代P:
纯红花 × 纯白花
↓
子一代F1:
红花
↓
子二代F2:
3 红花
:
1白花
(705
:
224)
↓
↓
子三代F3:
1/3 纯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