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

合集下载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

The Changing and Analyzing on the Study of Family
Parenting Patterns
作者: 陈陈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出版物刊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5-103页
主题词: 家庭教养方式;儿童社会化;亲子互动;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研究方法
摘要: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重视。

该文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在儿童社会化研究中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成果,概括了近20年来,中国学者在家
庭教养方式研究中呈现的诸如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系统走向微观、具体,进
一步探究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尝试从更多方面寻找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等特点。

家庭教养方
式研究成果的取得,受到三方面因素的推动,首先,它与人类对自身探究的好奇心分不开。

其次,它与儿童发展观念及理论的进展所产生的影响分不开。

再次,它与心理学研究的现场化,
研究手段的综合化、数学化所带来的影响分不开。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1.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界定(1)国外研究Ainsworth M.D.(1991)研究认为,可以将父母教养方式定义:父母在教养的过程中,对子女的一种教养观念、态度、行为以及情感的组合形式,跨情境的稳定性使得它能反映亲子交往的实质,Darling 等(1993 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中所展现出的所有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不同态度的集合。

Prevatt(2003)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稳定的,与信念和态度密切相关的教养行为。

(2)国内研究林磊(1995)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实施的教育行为是持续稳定的。

张文新(1997)定义父母教养方式为:父母在抚养及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子女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及倾向。

李彦章(2006)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在某种家庭氛围中,父母为达到教育目标对孩子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模式。

侯东辉(2008)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和父母行为传达给子女的情绪情感的集合体。

郑志萍(2011)从父母行为和观念对子女的情感表现出发,认为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行为模式。

综合国内外学者们对教养方式的概念的界定,可以把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父母的观念、行为、态度、情感等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影响。

张文新(1997)对父母教养方式概念的界定比较符合本研究的情况,所以本研究采用张文新(1997)所界定的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2.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1)国外研究Becker(1964)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成民主型、保护型、骄纵型、权威型、忽视型、控制型、专制型、过敏型这八种类型。

Baumrind (1971)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宽容型、专制型、权威型这三种类型。

Maccoby 等(1983)则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溺爱型、忽视型、专断型、权威型这四种类型。

(2)国内研究关颖(1994)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五种类型:启发引导型、娇纵溺爱型、简单粗暴型、放任自流型、和因材施教型。

家庭教养个案研究报告范文

家庭教养个案研究报告范文

家庭教养个案研究报告范文家庭教养个案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家庭教养是指父母对子女进行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传递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通过一个家庭教养个案研究,深入探讨家庭教养对子女的影响,了解不同教养方式下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发展。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的方式收集个案数据。

研究对象为一对夫妻,他们有两个孩子,分别为8岁的女儿小华和5岁的儿子小明。

在家庭教养方面,夫妻双方有明显的差异,父亲实施较为严格的教育方式,母亲则更加倾向于宽容和自由。

三、家庭教养的影响3.1 行为规范父亲的严格教育方式使小华和小明具备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他们懂得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则,并在学校和社交场合表现良好。

相比之下,母亲过于宽容的教养方法导致孩子们对自己行为的规范性和责任感缺乏,经常无法自律,需要常常给予引导。

3.2 自信与独立在父亲的鼓励和期望下,小华和小明表现得自信和独立。

他们有能力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和日常生活,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能够积极应对挑战和困难。

而母亲的宽容教养方式则使孩子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产生了质疑,缺乏独立性。

3.3 情绪管理父亲对严格的教育方式使小华和小明较为内向、抑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易积累不良情绪。

母亲的宽容教育方式使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加畅通,但有时也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出现脾气暴躁的情况。

四、讨论通过本个案研究可以看出,家庭教养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

严格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但也容易带来压力和情感问题。

相比之下,宽容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孩子更加自由和有创造力,但也容易导致规范意识不足和情绪管理困难。

在实际生活中,家庭教养应该平衡严格与宽容,根据孩子的个性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父母应该懂得如何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同时教导他们遵守规则和责任感。

重视情绪管理和沟通,让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与他人良好地交流。

近20年中国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近20年中国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近20年中国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近20年来,中国家庭教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教养方式所替代。

本文使用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折线图来观察不同年份中国家庭教养方式的变化趋势。

从1999年到2019年,家庭教养方式呈现出了明显的转变。

在1999年之前,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占主导地位,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严格,重视孩子的纪律和规矩。

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下,现代化的教养方式逐渐兴起。

家长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发展。

这一转变可以在折线图中清晰地看到。

我们还可以使用柱状图来比较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教养方式。

根据研究数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0-6岁的幼儿期,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基本习惯和纪律,重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而在7-12岁的儿童期,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在13-18岁的青少年期,家长更加倾向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成长,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

我们可以使用雷达图来综合评估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注重纪律和规矩,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但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现代化的教养方式强调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但可能会忽视他们的基本习惯和纪律。

近20年来,中国家庭教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通过可视化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家庭教育的决策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每个家庭和孩子的需求不同,没有一种教养方式能够适用于所有情况,家长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孩子的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

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

随着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向亲子双向互动观转变,以及人类发展生态理论模型的兴起,随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场化、数学化,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儿童的认识。

本文试图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历程入手,概括其研究特征,并就其发展趋势和原因作出分析。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用词并不严格,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养育方式”,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甚至使用同一种研究工具的研究者之间也出现分歧。

笔者认为,抚养方式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关注点不同,前者主要侧重家长对儿童的生理保育,后者侧重家长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执行者对儿童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社会规范的传递与教导。

其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

儿童一出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

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

因此,将Parenting pattern这一英文中表示父母教养行为特征概括的短语译成“教养方式”最贴切,它全面地涵盖了上述两个同时进行的层面。

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引言: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了众多因素,如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经验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认识。

一、不同教养方式的分类与特点1.1 严厉型教养方式严厉型教养方式以严格的规定、纪律和严厉的指导为特点。

父母常常通过惩罚和制约来教导孩子,以求达到约束和教育效果。

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压力增加,缺乏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1.2 放任型教养方式放任型教养方式以宽容、无干涉为特点。

父母往往对孩子的行为和需求缺乏干预和规范,让其自由发展。

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的责任心不强,自控能力不足,缺乏自律和自主性。

1.3 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注重家庭和谐、平等的氛围,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权利,并与他们进行真正的沟通和交流。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决策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2.1 对于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影响严厉型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放任型教养方式则容易导致孩子不听话、缺乏纪律,进而产生自卑感和自我失控的情绪问题。

而民主型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正确的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2.2 对于学习与认知能力的影响严厉型教养方式在追求学业成绩上可能会产生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可能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放任型教养方式则可能让孩子缺乏学习纪律和动力,影响其学业成绩。

相比之下,民主型教养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对于他们的认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3 对于社交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严厉型教养方式可能让孩子过度害羞或者反叛,对社交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放任型教养方式则可能产生孤僻和孤独的情感困扰。

而民主型教养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和谐关系。

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报告

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报告

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养方式涉及到父母或养育者对于孩子的照顾、教育和引导等方面的方法和风格。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幼儿的行为、情绪、认知和社交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对于深入了解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的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发展影响,并总结出最佳的教养方式,以提供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参考和指导。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研究幼儿家庭教养方式。

首先,我们会设计一份问卷,用于收集家长的教养方式和儿童的行为表现数据。

然后,我们会观察一些家庭环境,并与家庭成员进行访谈,以获取更多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信息。

最后,我们会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并根据结果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
根据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幼儿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种温暖、关爱、支持和参与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提高自尊和自信心。

同时,这种教养方式也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然而,过度保护或过度严厉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对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的发展,家长应采用一种温暖、关爱、支持和参与的教养方式。

家长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同时给予儿童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此外,家长还应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认知能力。

最后,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以提供更全面的研究结果和建议。

家庭教养方式综述

家庭教养方式综述

家庭教养方式综述摘要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 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本文概述了中外心理学家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正文(一)国外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西方心理学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

他提出了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 一是接受———拒绝, 二是支配———服从。

Crusec 等人概括指出, 对父母影响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可以分为四种: 在精神分析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侧重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的研究; 将学习理论的原则融合于精神分析理论, 侧重奖赏与惩罚的影响的研究; 在社会学习理论指导下, 侧重父母的行为榜样作用的研究; 在习性学理论指导下,侧重亲子互动的生态性的研究 [1]。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 一些研究者开始将父母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

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和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A . L. B aldw in)等都进行了母亲养育态度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 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2]。

鲍德温采用家庭拜访和观察家庭互动的基本频率的方法, 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他发现, 采取宽容民主教养方式的父母, 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 儿童在这样的家庭中易形成爱憎分明的社会行为, 如亲社会的攻击行为和领导行为, 儿童的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

同时研究还发现, 限制而不宽容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特点[3]。

最具代表性的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 B aum rind ) 也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 重点研究了处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和反应性。

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根据鲍姆林特的研究表明: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 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 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4]。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及发展趋势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及发展趋势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及发展趋势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的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由于儿童的行为极具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的发展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学者们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本文拟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为优化儿童成长的教养环境,促使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许多心理学家从亲子关系的角度,采用类型学的研究模式,比较广泛地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symonds)。

[1]他提出了亲子关系中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的两个基本维度,以此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之后,日本心理学家贤相耶武俊[2]和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a.l.baldwin)[3]等都展开了父母养育态度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

鲍德温使用家庭造访和观测家庭互动的基本频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包容、民主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继鲍德温之后,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德(d.baumrind)[4]通过采用实验观察、家庭观察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她认为亲子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中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对儿童所作要求的数量和种类,一是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反馈。

[5]总之,西方心理学家由于使用方法论的观测研究方法,因而其结果具备可信性及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在承继西方科学实验成果的基础上,也积极开展了大量的有关研究,分割出来适宜中国文化特点的父母教养类型,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教养观念和犯罪行为与各种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我国心理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学习(如智力、成绩、学校适应)、社会化发展(如社会期望、同伴关系、性别化)、创造性(如艺术、科学、社会活动和社交领域)、个性(如人格特征、自我概念、自尊)等方面,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工作报告之父母教养方式开题报告

工作报告之父母教养方式开题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开题报告【篇一: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

人类行为的生成与发展变化主要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

其中,儿童期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是后天环境中的决定因素。

而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儿童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或直接影响。

正确的教育观,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反之,则阻碍儿童的发展。

其次,幼儿期的儿童虽然也接受幼儿园的教育,但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时间是与主要抚养者(父母)在一起的,而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子女发展的期望以及对儿童发展的看法等父母教育观念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播下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所以找出一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随着家庭互动理论的兴起,学者们认为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儿童和父母的相互作用模式被用于充分解释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但是对于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我们看到的实证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笔者试图通过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找出最佳的父母教养方式,为现代家庭子女抚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同时,研究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以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更好地沟通与合作,从而促进儿童的稳步发展。

二、文献综述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

父母教养方式课题研究报告课题讨论工作报告是在课题讨论工作结束时,对课题讨论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总结而写的书面材料。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父母教养方式课题讨论报告,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课题讨论的目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进展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通过详细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进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进展,并对儿童的一生有着剧烈而深远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生的学习习惯有肯定的相关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在认知、社会化、人格、责任心进展方面的影响,得出了暖和、理解与民主式的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乐观的、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结论,而且得出了暖和、理解与民主式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学校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讨论的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中,活动在父母的四周,父母的言行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

假如师之以范,教之得法,就会产生巨大的力气。

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响则简单使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情感暖和与理解、父亲惩处严峻、母亲惩处严峻、父亲过度干涉因子,学校生学习习惯中的预习的习惯、听讲的习惯、复习的习惯、作业的习惯四个因子以及总的学习习惯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生的学习习惯有肯定的相关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在认知、社会化、人格、责任心进展方面的影响,得出了暖和、理解与民主式的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乐观的、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结论。

三、核心概念界定:(一)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转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二)学习习惯就是同学在后天的长期学习过程中,经过有意识地训练和潜移默化地陶冶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包括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而这种行为方式具有肯定的相对稳定性。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综述一、权威性教养方式权威性教养方式是一种积极、温暖和尊重孩子个人权益的教养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父母将自己视为孩子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提供关怀和支持。

研究表明,权威性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自信和社交能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以身作则,提供适度的指导和支持,同时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权威主义教养方式权威主义教养方式是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教育方式。

这种方式下,父母对孩子表现出较高的控制和要求,有时过分强调纪律和服从。

研究表明,权威主义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焦虑和自卑等负面情绪。

父母对孩子过度控制和苛求会产生压力,阻碍孩子的自我发展,限制其创造力和自主性。

三、放任教养方式放任教养方式是一种缺乏指导和控制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较少加以干预,缺乏规则和界限的引导。

研究表明,放任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的出现。

父母对孩子的放任可能使孩子缺乏自律意识,无法正确评估自身行为的后果。

此外,放任教养方式也会导致孩子的焦虑和自我中心等问题。

四、过分干预教养方式过分干预教养方式是一种过度干预和控制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的行为,试图控制和安排孩子的一切。

研究表明,过分干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的依赖性增加和自主性减少。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可能使孩子产生压力和紧张感,限制其自我发展的机会。

综上所述,权威性教养方式是最为理想的家庭教养方式。

应用权威性教养方式的父母更易建立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自信心,使其成为独立、有社交能力的人。

然而,家庭教养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到具体情况,不同孩子可能需要不同的教养方式。

正确认识和选择合适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

high school
children
Parental
rearing pattems
II
前言 一、 选题原因
自我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中国古代庄周梦蝶的典故中,庄周疑惑不知是自己的梦中有蝴 蝶,还是蝴蝶的梦中有庄周,引发了“我是谁?谁是我?”的思考。这不仅是一个哲学问 题,更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自我意识作为个人心理系统的核心,对自我的深入研究是我们理 解人类行为的第一步。自我意识不仅为个人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调节和维持有意义的 行为,而且它的发展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程度。自1890年James在其著 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自我意识理论以来,它一直是西方研究者研究的热点。随着社会性 研究的兴起,儿童自我意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所以,儿童自我意识也是儿童社会化的 重要内容。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它是个人人格结构和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生活适应和 调节心理健康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自我意识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个性的形成,同时 也标志着儿童个性的发展水平。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时期是身体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一个 阶段,其中自我意识是心理变化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学者研究显示,我国中学生自我 意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还不够完善。首先,自我评价的全面性和深 刻性有所提高,但精确性不高,中学生自我评价全面性和深刻性的提高表现在对自己了解更 加全面,判断更加准确。大多学生在评价自己时不仅能够做到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相结合, 而且能够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来评价自己,尤其是对自己性格特征的了解表现出明显的深入 与细致的特点。比如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处事方式、交往方式、道德水准、进取意识、兴趣 爱好、情绪状态等方面都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但是,部分中学生自我评价的精确性水平 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其次,自我设计的自觉性和合理性有所提高,但同时仍有局限。中学 生自我设计的自觉性表现在做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上,调查表明,中学生做事总是有明确目 标的人数比例是42.51%,做事总是想好怎么干再开始干的比例是51.66%,但与此同时也还 有19.35%的学生因缺乏计划性而使许多想法落空;有16.03%的学生的计划中只有长期目标 而缺乏集体目标。这种状况反映了中学生自我设计水平的局限性。再次,自信心水平普遍较 高,但也还有一些人自信心不足。调查表明,有58.96%的学生认为只要坚持始终,自己的 理想一定能够实现;有81.46%的学生相信只要有机会学习就能学会现在还不会的东西。另 一方面,也还有19.75%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有17.14%的学生经常为自 己缺乏自信而苦恼。然后,有自我控制的愿望但自制力偏低。调查表明,认为自己为了实现 只要目标可以控制自己某些欲望的人数比例为46.43%,有38.94%的学生表示在落实计划时 如果遇到困难总能设法克服,决不轻易放弃;但同时还有33.07%的学生常因各种困扰而被 迫放弃计划;有28.64的学生做事总是从兴趣出发,忽冷忽热;有12.41%学生很少能把决 定要做的事坚持到底。最后,自我监控意识有所增强,但监控效果有待提高。调查表明,有 37.94%的学生能够经常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57.14%的学生做错事后很快就能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这都是元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但也还有26.03%的学生很少考 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理。说明自己监控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冯 维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于志涛 (山东理工大学大英部,淄博,255012)摘要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

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该领域内研究的新进展:(1)研究范式从亲子单向决定观向亲子系统观转变;(2)研究方法从传统单一化向现代综合化转变;(3)研究内容从单纯类型化影响研究向影响教养方式的多因素研究转变;(4)研究重心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

并就这些转变和已有研究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研究 进展分类号 B844R esent R esearches on P arenting StyleF ENG Wei (C 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S outhwest China N 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Y U Zhitao (Shangdong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Z ibo ,255012)Abstract Parenting style is com posed ofparenting conception ,behavior and sensibilities toward children.The article reviews resent researche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research pattern changing from parent -dominance m odel to parent -child interaction m odel ;(2)research method focusing on m odern synthetical tech 2niques rather than traditional sim plex techniques ;(3)research content paying attention from discussing parenting types to explore in fluencing factors on parenting ;(4)research purpose em phasizing m ore applying results into practices than to theoretic construction.In the end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future research focuses in this field.K ey w ords parenting style research progress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是家庭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家庭教养方式开题报告

家庭教养方式开题报告

家庭教养⽅式开题报告⼀、研究的背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三⼤公害之⼀,作为⼀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息息相关。

但是,这⽅⾯研究多集中于⽗母教养⽅式与正常青少年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母教养⽅式与特殊青少年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

⼆、研究⽬的与意义1、研究的⽬的随着我国⼈民⽣活⽔平、家庭结构、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与之相应的青少年的⽣活⽔平、⽂化⽔平、思想观念、⾏为⽅式及个性⼼理等显现出新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掌握青少年的犯罪特点,减少和预防犯罪的发⽣,对青少年犯罪⼼理和⾏为的研究已成为⼼理学家、犯罪⾏为学家、特殊教育专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本论⽂通过对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因素与家庭教养⽅式的相关研究探讨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式上存在的误区,以便正确指导⼴⼤青少年的⽗母采取正确的教养⽅法,促进⼦⼥的⾝⼼健康。

2、研究的意义家庭是⼦⼥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者和基本执⾏者。

家庭的各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化的进程。

在家庭的诸因素中,⽗母教养⽅式起着重要作⽤。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母的不良教养⽅式是⼦⼥⼼理、精神、⾏为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

犯罪青少年作为⼀个特殊群体,其⽗母教养⽅式必有其特殊性。

随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持续上升,研究犯罪青少年的⽗母教养⽅式就显得⾮常必要。

这对改善⽗母教养⽅式,发挥家庭教育功能,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改造犯罪青少年具有重⼤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相关定义1、青少年犯罪⼀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他⼈和社会的问题⾏为,既包括严重的违法⾏为,也包括没有达到触犯法律的严重程度,但对⾃⼰、他⼈或社会都会造成伤害的问题⾏为。

2、家庭教养⽅式家庭教养⽅式指⽗母对⼦⼥抚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相对稳定的⾏为倾向。

包括:(1) 溺爱型:即对⼦⼥过分娇宠,情感过剩,理智不⾜。

(2) 粗暴型:即对⼦⼥教育⽅法简单、粗暴,实⾏棍棒政策,⽆视⼦⼥正常的⾃尊和独⽴的⼈格,强求⼦⼥⽆条件地顺从家长的意志,稍有过失,⾮打即骂。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进程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进程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进程第22卷第6期2006年12月商丘师范学院JOURNAL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V o1.22No.6Dec,2006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进程赵汗青(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河南商丘476000)摘要:家庭教养方式,对于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当代心理学家在验证和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纵观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进程,旨在为家庭教育和儿童社会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发展进程;心理学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600(2006)06—0160—03家庭教养方式,对于人的社会化具有必要的和重要的作用.通过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不仅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成长的作用,比较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优劣,更重要的是建树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把握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系及规律,提高人口素质,减少青少年犯罪,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家庭教养方式(ParentingStyle),国内有些学者也称之为"抚养方式","养育方式"或"教育方式".不同的学者对家庭教养的定义不同.NancyDarling等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父母的教养行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的专门的目标定向的行为,又包括非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诸如姿势,手势,语调的变化或是情绪的自然流露.鲍姆林德(Baumrind)受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影响, 认为在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中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对儿童所作要求的数量和种类;二是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反馈.我国的心理学者对教养方式也有不同的见解.张文新把家庭教养方式定义为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陈陈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台湾心理学者吴新华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本质上是指父母亲在教养子女时所表现的行为,以及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父母亲人格特质及其对子女的教养态度而言.二,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起源家庭的教养活动自婚姻家庭在历史上产生以来就早已存在.但是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研究却是在19世纪末才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教育观念以及儿童发展理论的进步,家庭教养方式逐渐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同时这也与心理学家对人的社会化研究有着密切关系.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在影,i~JD童社会化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世纪以前,儿童的需要与发展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受传统和宗教的影响,儿童被要求绝对服从父亲这一家庭权威,严格遵守家族规则,并承担无穷无尽的家务劳动.19世纪末,随着儿童观的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传播,人们对待儿童的方式有所改变.人们开始赞成父母的爱和抚养方式对形成儿童人格的作用.这一时期主要有: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父母教化的结果,鼓励父母向儿童提供有益的经验;卢梭的自由发展说认为儿童应自由自在的成长;裴斯泰洛齐则强调母亲作为儿童第一任老师的作用;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儿童大多是天性良好的,无须过多指导,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长为有良好适应力的个体.20世纪初,社会提倡奖励和惩罚的原则,儿童被限制身体活动,要求服从家长的要求.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出现,对儿童的发展及家庭教养方式产生极大影响.前者强调儿童早年生活的经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成人的人格特点在出生后头几年就已经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发展不能被抑制,不良的生活经验会抑制儿童的发展.华生也认为个体的早年生活对随后发展的重要性,他从刺激反应理论出发,认为儿童的行为是强化的结果,强调父母教养过程中对儿童的控制,并认为应该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使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20世纪40年代人们逐渐意识到父母的教养活动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以及社会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家庭教养方式的实证研究,通过观察提出了种种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观点.曼辛格(Monsignor)指出,早期有关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大多由文化人类学家,采用田野观察法,描述母亲对儿童的哺育方式或大小便的训练方式等于儿童人格发展问收稿日期:2006—04—25作者简介:赵汗青(1981一)女,河南商丘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第6期赵汗青: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进程161的关系.后来人们发现这些特殊的训练方式与日后儿童人格的发展的关系甚微,于是许多心理学家转而研究母亲的抚养态度对儿童的影响.三,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1.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受成人塑造儿童的单项决定观的影响,早期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父母的作用,主要考察父母教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养行为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当时所采取的研究取向主要有维度取向和类型取向.最早的研究采用维度取向.维度取向是以维度来描述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研究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纬度下具体的教养方法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如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 Symonds,1939)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接受——拒绝,支配——服从.他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倔强并具有逆反心理倾向. 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让父母来服从自己的孩子表现为独立性和攻击性强.沙弗(E. S.Schaefer,1955)划分为温暖——敌视,控制——自助维度.鲍德温(A.L.Baldwin,1955)划分为情感温暖——敌意和依恋——干涉两个维度.他采用家庭拜访和观察家庭互动的基本频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他发现,采取宽容民主教养方式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儿童在这样的家庭中易形成爱憎分明的社会行为, 如亲社会的攻击行为和领导行为,儿童的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限制而不宽容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特点.霍夫曼(Hoffman,1970)专门研究惩罚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把惩罚分为强制和"爱的收回"两种.强制是指父母对儿童的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以及威胁等;"爱的收回"是指心理上的惩罚方式,它表现为父母不理不睬,孤立儿童,对儿童表示失望等.研究表明,强制方式会阻碍儿童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同时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爱的收回"会导致儿童与父母感情破裂,使儿童体验到自身安全的威胁和焦虑感,并且会使儿童产生过度的内疚感,刻板而不是灵活地去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伯克(w.C.Becker,1964)划分为温暖——敌意和限制——宽容两维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一些学者开始从类型学的思路,广泛地考察父母教养行为与亲子交往的不同风格,试图将父母教养方式作特征概括.美国着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 Baumrind,1967)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具有权威,而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是通过亲子之间的交流而建立的;宽容型的父母给孩子自由的行动空间,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尊重孩子个人意愿,甚至听之任之;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子女绝对地服从自己,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与专制型, 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而对限制作不同区分.权威型父母和专制型父母都对儿童加以限制,但前者的限制是"严格而合理的",后者的限制却是"无目的,不合理甚至惩罚性的",因而限制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此外,马克比和马丁(Maccoby&Martin,1983)采取综合方式,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父母的要求与控制"与"父母的接纳与反应"两大向度,又将前者区分为"要求,控制"与"不要求,不控制"两类,将后者区分为"接纳,反应"与"拒绝,不反应"两类,再由这两类综合交错而形成四个基本类型:权威抚养型(authoritativeparenting),独断扶养型(dictatorialparent. ing),宽容溺爱型(permissiveindulgentparenting)和宽容冷漠型(permi~iveindifferentparenting).这--He期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也作过类似的研究,表明母亲采取拒绝的,干涉的,溺爱的,支配的,独裁的和压迫的教育态度,儿童将表现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和富有反抗性等J.由上,不同研究者提出的父母教养方式基本维度的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即致力于不同理论观点,对不同的发展结果感兴趣而且聚焦于不同的社会化进程的研究者们描述了父母教养方式内在的相似性.但是这种研究取向只注重具体的教养方式或某一教养行为,没有注意到不仅各个教养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相同的教养方式还受到不同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它们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类型化的研究取向采用类型学的研究模式,对父母教养行为做出了特征性的概括,有系统的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变项与儿童的人格特质,情绪适应,学业成就,价值观念, 道德判断等各方面的关系,弥补了前者的不足.但是这个时期的研究,只是对不同教养方式的一个定性的概括,还未能量化表述,而且只是仅局限于研究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单向影响, 即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忽视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互作用.还未能探讨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诸如家庭生态系统,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2.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父母与子女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观.以及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生态化理论等理论的影响,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1)双向研究模式的兴起.心理学者逐渐意识到儿童在家庭中不是完全出于被动地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影响是双向互动的.在父母影响改变和塑造着子女的同时,儿童自身的个性,气质等心理特点和行为也在影响着父母对教养方式的选择.研究者们开始摆脱了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单项研究的模式,开始尝试将父母特征和儿童特征都纳入教养方式的体系,从儿童特征人手较全面地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这种观念较多地运用在亲子互动研究和问题行为与教养方式的研究上.Martin(1975)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此外,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活动量也会影响父母的162商丘师范学院2006焦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儿童的母亲比正常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儿童的气质也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容易与母亲发生冲突,这增加了母亲的控制,继而增加了孩子问题行为的可能性3j.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及其同事在"谁影响谁"的亲子互动研究中发现, 在和正常儿童在一起时,母亲都显得平静而肯定,而与行为问题的儿童在一起时,则变得具有强制性.这表明儿童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母亲的行为.Gmsec和kucynsi(1980) 研究也表明攻击性高,不服管教的儿童比其他较顺从的儿童更易引起父母严厉的反应;Sawin,(1975)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儿童易于冲动,高攻击性,不服管教,活动过多等消极特征也会影响到与之互动的成人,使互动关系变得消极.(2)宏观系统中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及跨文化比较研究.受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不再只停留在家庭这一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微观系统,而是将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的分析放在更为广阔的宏观系统中,如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社会支持等,而且开始强调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家庭教养方式的区别,进而跨文化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由于父母职业,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对教养方式,家庭文化气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和子女的教育期望会有较大差别.如Chamberlin (1974),Lytton(1980)及Minton和Levine(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的对儿童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的对儿童的需求做出反应,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利介入.对儿童自由更多地加以限制j.Moccoby也提出了中上层父母与低层父母在四个方面的显着差异,前者更强调幸福,后者更强调服从,整洁,尊重权威,不惹麻烦;前者倾向于允许,民主,用诱导法劝诫儿童,后者对孩子设置了更多的限制,有不少专横标准,体罚儿童;前者与后者相比,与孩子交谈的多,使用的语言方式更复杂,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对孩子显得更温暖,更富有感情.Kohn指出社会经济低的,尤其是为自己工作的人,可能更强调儿童要有理想,好奇心和创造性.Levin也指出有钱的父母比较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成就感和自我实现.在跨文化研究方面,N.Nailing&L.Steinberg,1993,研究表明权威型或其他各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随着家庭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而有所变化j.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着差异.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而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科尔迪等对日本和美国城市母亲的比较发现,美国母亲倾向让孩子独立活动,但很喜欢与孩子说活;日本母亲则相反,不爱与孩子说话,却注意和孩子身体接触.这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正是不同的社会化目标在家庭内的反映.美国人强调孩子的独立性,要求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而日本人更喜欢发展与孩子相互依存的关系.(3)关于教养方式的定量研究.由于应用和实践的需要,正确的评判教养方式的特点,探讨影响教养方式的因素及其与儿童各种心理行为特征的关系.指导家长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且也是更准确科学的进行实证研究, 心理学家逐渐由最初的定性研究到后来的定量研究.瑞典的C.Perils根据E.S.Schaefer提出的父母教养方式维度的概念于1975年编制了一套反映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问卷,即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涉及父母的15种教养行为,对其进行主因素分析,抽取了四个因子,分别是:因子I,管束,行为取向和归罪行为;因子Ⅱ,一极是情感温暖和鼓励行为, 另一极是爱的剥夺和拒绝;因子Ⅲ是偏爱被试;因子Ⅳ是过度保护j.1983年w.A.Arrindell等人对EMBU进行了心理测量学的评定,证明EMBU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提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四个维度: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EMBU为人们研究父母教养方式提供了客观而有效的工具.总之,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研究较前一时期的研究视角更为广阔,不仅将父母特征和儿童特征都纳入教养方式体系,并从社会文化,经济地位等广阔的家庭生态系统中去探讨其成因及结构特点.而且研究方法及手段都更为科学化,客观化.但是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何更为科学的将其编码和量化,以及实地考察中如何对真实情景进行客观评价,进而对教养方式的结构和类型进一步的定性,对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考文献:[1]NancyDarling&LaurenceSteinberg,ParentingStyleas Context:AnIntegrativeModel[J],PsychologicalBulletin, 1993:113(3),487—496.[2]万礼修.中学生问题行为与人格特征,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17.[3]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 2002,(2):185.[4]JoanE'Crusee,HughLytton(1988),SociNizationandFami—ly,inSocialDevelopment:History,Theory,andResearch, Springeer—V erlag:166—168.[5]辛浩力.国外现代亲子关系理论观点回顾[J].教育改革, 1997,2:33—35.[6]Perris,C.,H.Jacobsson,etal,Developmentofanewinven—toryforassessingmemoriesofparentalrearingbehavior,Aeta psychiatric.Scand.1980:61:265—274.。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

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

随着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向亲子双向互动观转变,以及人类发展生态理论模型的兴起,随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场化、数学化,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儿童的认识。

本文试图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历程入手,概括其研究特征,并就其发展趋势和原因作出分析。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用词并不严格,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1”、“养育方式2”,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34”,甚至使用同一种研究工具的研究者之间也出现分歧。

笔者认为,抚养方式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关注点不同,前者主要侧重家长对儿童的生理保育,后者侧重家长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执行者对儿童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社会规范的传递与教导。

其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

儿童一出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

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

因此,将Parentingpattern这一英文中表示父母教养行为特征概括的短语译成“教养方式”最贴切,它全面地涵盖了上述两个同时进行的层面。

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家庭教养方式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社会化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

诸多研究表明,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家庭教养行为和方式的内在结构及特征。

随着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观向亲子双向互动观转变,以及人类发展生态理论模型的兴起,随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场化、数学化,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儿童的认识。

本文试图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历程入手,概括其研究特征,并就其发展趋势和原因作出分析。

一、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目前,国内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用词并不严格,有的学者使用“抚养方式”、“养育方式”,有的学者用“教育方式”,甚至使用同一种研究工具的研究者之间也出现分歧。

笔者认为,抚养方式与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关注点不同,前者主要侧重家长对儿童的生理保育,后者侧重家长作为社会文化的直接执行者对儿童价值观念、态度体系和社会规范的传递与教导。

其实,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从父母对儿童行为规范的传递中体现。

儿童一出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个体而存在,其最基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长时间的精心护理、照料。

与此同时,他又开始了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这意味着儿童需要不断学习知识、技能,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最终适应社会生活,这一切同样离不开父母和成人的引导、教育。

因此,将Parenting pattern这一英文中表示父母教养行为特征概括的短语译成“教养方式”最贴切,它全面地涵盖了上述两个同时进行的层面。

我国学者缪小春早在其英文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中采用了“父母教养”的说法。

从字面看,教养方式既有抚养之意,又兼具教育职能,恰当地反映了家长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充当的角色。

家庭教养方式之所以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与心理学对人的社会化研究有密切关系。

一个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儿童如何形成同其所处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相类似的情感和行动的所有那些过程,即社会化,被视为儿童发展的核心。

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许多群体或作用力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方式对儿童发挥影响。

对个体发展的早期而言,家庭承担了主要的教养职责。

虽然家庭的教养活动自婚姻家庭在历史上产生以来就早已有之,但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研究却受到人们的儿童观及儿童发展理论的极大影响。

在西方,19世纪以前,社会还不存在关注儿童需要的观念。

儿童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他们是否能使成人快乐,当父母无力照顾孩子,他们就会被遗弃。

19世纪的北美殖民地,儿童不仅需要承担无穷无尽的家务劳动,而且必须服从父亲这一家庭主要权威。

不服从被认为是有罪的,要遭受惩罚。

传统和宗教影响着儿童教养活动。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对待儿童的方式有了一些改善。

这一方面归功于洛克、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归功于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的思想的影响。

洛克的白板说鼓励父母和教师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最适宜的经验,他的观念仍对当代儿童教养产生影响。

卢梭认为儿童需要自由成长,受他思想影响的裴斯泰洛齐强调了母亲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霍尔坚信,天性良好的年幼儿童,如果不被过多指导,能够自然成长为有自控力的个体。

虽然19世纪末人们赞成父母的爱和感情对形成儿童人格的作用,但20世纪一开始,奖励和惩罚的原则被大力倡导。

儿童的教养遵循着严格的时间表,母亲被告知要期望孩子的服从,不理会孩子发脾气,限制他们的身体活动等等。

进入20世纪20年代,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出现,并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及家庭教养产生重大影响。

两者都相信个体的早年生活对随后发展的重要性。

华生从刺激反应的理论出发,相信儿童生活早期稳定行为的重要性。

他认为良好的行为必须从一开始就形成条件反射;弗洛伊德则相信有害的早期经验会伤害儿童的发展,儿童的个性成长不能被抑制,需要让儿童表达而不是抑制情绪。

20世纪40年代起,儿童的养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父母被鼓励要让儿童快乐,让他们感受到爱,鼓励儿童学会自制。

这些观念的变化及理论的产生对社会化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学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儿童的教养活动影响着儿童的行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研究者们通过对各种教养情境的大量观察,运用实证法构建起了关于教养方式的种种观点。

20世纪40年代,Baldwin从事了一项儿童发展的研究,涉及的儿童年龄跨度很广,从出生直至儿童晚期。

在这项研究中,他访谈了许多父母,并多次观察了他们与儿童在家庭中的互动。

1948年他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民主——控制这两个主要的教养维度,并认为它们在所研究的家庭中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

此后,1957年,Sears,Maccoby和Levin等人进行了一项涉及近400个家庭的研究,研究者向母亲提出诸多问题,涉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母亲对孩子哺乳、排便训练、纪律管教等方面。

通过与母亲的访谈,研究者们认为教养方式可以被描述为限制的和允许的,这些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的行为。

这以后,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动因,它们如何影响和塑造儿童的行为便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一)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在儿童社会化的早期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渗透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

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

一种取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指出,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要求。

由于接受——拒绝实际上反映了父母与儿童的情感关系,支配——服从反映了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因此,众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父母对儿童的情感、父母对儿童具体的控制形式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

如霍夫曼和亚龙,劳顿,韦克斯勒等研究发现,温暖对儿童社会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它会促进儿童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和利他行为的发展。

再如,霍夫曼研究了惩罚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他指出,父母使用强制方式,包括对儿童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以及威胁等,会阻碍儿童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父母使用心理惩罚形式“爱的收回”,对儿童表示失望,孤立、不理睬儿童等,会使儿童产生过重的内疚感,刻板而非灵活的遵守社会行为规则。

另一种取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

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

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而对限制作不同区分。

权威型父母和专制型父母都对儿童加以限制,但前者的限制是“严格而合理的”,后者的限制却是“无目的、不合理甚至惩罚性的”,因而限制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支持鲍姆林特的结论,如韦克斯勒指出,在权威型家庭中使用“爱的收回”会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而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起到相反作用,这与使用这种方法时是否适度有关。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前一种研究取向注重具体的教养行为,却忽视了同一教养行为与不同家庭环境结合的不同作用;后一种研究取向试图对父母的教养行为作特征概括,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前者的不足。

两者的结合研究清楚地表明,具体行为维度并不孤立地对儿童社会化起作用,只有将它们与父母整体的教养行为模式或类型结合,才能真正揭示出它们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时期,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也研究了母亲的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关系,其结论与西方学者的结论比较一致。

(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将教养方式的研究从表层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

这首先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

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而言,揭示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指导父母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而探讨制约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心理学家的指导和帮助提供了依据和策略。

其次,推动研究进展的更直接的动力来自社会化进程双向模式的兴起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提出。

它们促使学者们走出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单向研究的圈子,尝试将父母特征和儿童特征都纳入教养方式体系,并将教养方式放入更大的背景中加以考查。

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而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

又如,Chamberlin(1974)、Lytton(1980)及Minton和Levine(1971)等的研究证实,白人中产阶层的父母更多地对儿童使用建议和解释,更多地对儿童的需求作出应答,且更经常地提供积极而非否定的反馈;而较低阶层的父母更倾向于使用强制和权力介入,对儿童自由更多加以限制[11]()。

再如,Cox(1987)发现,与非抑郁的母亲相比,抑郁的母亲与孩子的交往质量差,更多忽视孩子的要求,更多使用控制的手段[12]。

Mcloyd(1994)发现,处于压力中的父母自我效能感差,对儿童的温情较少,缺乏耐心和参与,提供的帮助也较少,对儿童的消极控制较多,容易受到激惹()。

Martin(1975)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

还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活动量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儿童的母亲比正常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