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儿科疾病课件PPT

常见儿科疾病课件PPT
3 预防措施
休息、喝足够的水、避免接 触到其他感染者、咨询医生。
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物品、注意个人卫生、打疫苗等。
中耳炎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疾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它会导致中耳发炎,引起耳朵疼痛和听力下 降。
1
症状
耳朵疼痛、流脓液、听力下降、发热等。
治疗
2
休息、服用抗生素(如果由细菌感染引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感染者的飞沫和粪 便传播。
预防与治疗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 手、避免与患者共用食具和 饮水工具,咨询医生了解可 能的疫苗接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它会导致 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和流鼻涕。
1 常见症状
2 治疗方法
咳嗽、鼻塞、流鼻涕等上呼 吸道症状,有时可能伴有发 热。
起)、热敷、咨询医生。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防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 切接触、避免吸烟等。
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及时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改善 儿童的生活质量。
症状
喘息、气短、咳嗽、胸闷等。
管理与治疗
避免过敏原、定期服药、遵循医 生的指导、控制气喘发作。
3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饮用安全的水源。
预防策略
避免触发因素、遵循医生建议、 定期复查、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
腹泻
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 起。它会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
1 症状
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 水样、腹痛和发热。

儿科常见病ppt课件模板

儿科常见病ppt课件模板

儿科常见病的预防与教
06 育
01
儿科常见病的预防策略
Preventive strategies for common pediatric diseases
疫苗接种与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推广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儿科常见病的有效手段,如麻疹、 风疹等。据WHO数据,全球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 提高,麻疹发病率下降98%。
02
常见病的早期识别与诊 断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common diseases
症状观察与识别技巧
预防为主的儿科健康策略
儿科疾病重在预防,如定期疫苗接种可减少小儿 麻痹、麻疹等疾病发生率,有效保障儿童健康。
01
02
早期诊断提升治疗效果
早期识别与诊断儿科疾病如肺炎、腹泻等,能够 迅速采取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愈率。
04
VIEW MORE
高危因素的识别与管理
1.早期预防减少儿科疾病
根据研究,定期的儿童健康检查能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如通过及时补充维生素D, 可减少50%的佝偻病风险。
2.儿童免疫接种防止传染病
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如麻疹疫苗接种可使麻疹发病率下降95%。
3.并发症预防重于治疗
对儿科常见病如哮喘、糖尿病等,良好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可降低50%以上的并发症发 生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紧急情况的应对与处理
定期疫苗接种
通过定期疫苗接种,儿科常见病如麻疹、 腮腺炎等发病率Biblioteka 降低90%以上,有效预 防疾病传播。
合理饮食
提倡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之后逐步添加辅 食,能显著降低腹泻、营养不良等儿科常 见病发生率。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
目录
• 儿科常见病概述 • 呼吸系统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 • 皮肤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营养性疾病 • 新生儿疾病
01
儿科常见病概述
儿科常见病的定义与分类
01
儿科常见病是指高发于儿童时期 的疾病,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 点和治疗方案。
02
根据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儿科 常见病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炎 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反 应、肿瘤等几大类。
要点二
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肝脏 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不足, 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此外, 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感染、药 物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
要点三
治疗
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可以自行消退。对于病理性黄疸, 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 疗、光疗、换血等。在治疗过程中, 医生会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肠炎
定义 原因 治疗 预防
结肠炎是指结肠黏膜炎症,通常由感染、免疫、药物等因素引 起,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结肠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细菌或病毒、免疫异常、药物 刺激等。
治疗结肠炎需要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等。
预防结肠炎需要保持个人卫生、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等。
致气道痉挛和炎症。
症状
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通常 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治疗
以控制症状为主,包括使用吸入性 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药物治疗,以及避免过敏原等非药 物治疗。
支气管炎
定义
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或病毒 引起的支气管炎症,通常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肺 炎。
症状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共41张PPT)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共41张PPT)
均可引起。病程>2个月。
婴幼儿各种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和体征
精神神志 前囟 眼窝
口腔黏膜 皮肤弹性 四肢末梢
尿量
Ⅰ度 稍烦躁 稍凹陷 无或稍凹陷 稍干 尚可
暖 略减
脱水程度 Ⅱ度
萎靡、烦躁 凹陷 凹陷 干燥 差 凉
显著减少
Ⅲ度 神志欠清
深凹陷 深凹陷 明显干燥 极差 厥冷、发绀 极少
实验室检查

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
• 精神情绪异常:躁狂、幻觉、失语、定向力、计算力与记忆力障碍,伴发热或无 热
其他
偏瘫、单瘫、四肢瘫或各种不自主运动。病变累及锥体束时出现阳性病理征。病程
大多2-3周,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能发育迟缓等后 遗症。
实验室检查
(一)脑脊液检查 压力正常或增加,外观清亮,白细胞:0-数百,病初中性粒细胞为主 ,以后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
2. 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降温,小儿高热惊厥必须很快降下来 。(半小时内过高热,酶、蛋白质变性,为不可逆损害); 鼻塞,清除分泌物。
3. 鼻分泌物呈粘稠不透明或变色,仍可能是病毒性鼻窦 炎,无需用抗生素,除非这种症状持续7-10天无改善
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考虑 细菌感染,在积极寻找感染部位同时,加用抗生素。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普通感冒 (common cold)
• 病原学
90%以上原发病原为病毒,其中鼻病毒 、冠状病毒占60%,此外有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以链球 菌为最多。
临床表现
• 大年龄组儿童:与成人相同,主要:流涕、鼻塞、 咽痛、疲乏、头疼、咳嗽、发热、畏寒、肌肉酸痛

儿科常见病培训课件

儿科常见病培训课件

心肺复苏术在儿科应用
重要性
心肺复苏术(CPR)是儿科急救中至 关重要的技能,对于挽救患儿生命具 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
确保患儿处于安全环境,遵循正确的 按压深度和频率,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给予氧气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操作步骤
评估患儿意识和呼吸,启动急救反应 系统,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必 要时使用除颤仪。
05 泌尿系统常见病
尿路感染
定义
尿路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
症状
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治疗
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同时需消除诱因、防止复发。
急性肾小球肾炎
定义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呼吸衰竭救治策略
临床表现
急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 困难、发绀、心率加快等 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救治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 疗和呼吸支持,治疗原发 病和并发症。
呼吸支持方式
根据病情选择机械通气或 无创通气等呼吸支持方式 ,以维持患儿正常呼吸功 能。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监护要点
临床表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表现为多个器官功能受损,病
儿科常见病培训课件
演讲人: 日期:
• 儿科概述 • 呼吸系统常见病 • 消化系统常见病 • 神经系统常见病 • 泌尿系统常见病 • 免疫系统常见病 • 儿科急救与重症监护
目录
01 儿科概述
儿科定义与特点
儿科定义
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 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 疗的科学。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29
健康教育
• 1.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婴幼儿卫生保健。 • 2.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做到勤洗手,多饮
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随意用他人的餐具和生活 用品。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 3.家庭室内保持空气对流,清新,室温适宜。定期 消毒玩具、餐具。流行期间儿童避免出入公共场合, 以减少感染机会。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其成份比
例合理,有利于吸收,喂服时用汤匙一匙一匙喂,
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内吸收,轻中度脱水一般2-3分
钟喂一次,每次约10-20ml,积少成多,4-6小时就
能纠正。
14
护理措施
• 5.消化不良者如仅有轻度腹泻,不需要用药物止
泻,只需加强饮食卫生。注意观察大便的情况。 注意腹部保暖,以免受凉后肠蠕动更快而加重腹 泻。
4
病因
• 1.非感染感染性因素 • 2.感染性因素 • 3.消化道外脏器病变
5
病因
• 1.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喂养不当,新生
儿的肠管娇嫩,胃肠道的发育不够成熟,
消化酶比较少,在喂养过程中,喂养次数
太多,每次量较多,或过早添加大量淀粉
类食品,人工喂养时牛奶的温度偏热或偏
冷都可能造成肠道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立即解开衣领,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取出口咽部分泌物,并托 起患儿上颌,防止舌根后坠引起窒息, 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 以免唇舌咬伤。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可予雾化吸人,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
21
基础护理
• 吸氧
迅速给予氧气吸人,氧流量1~2Lmin, 可以减轻缺氧与脑细胞损伤。
37
治疗要点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去 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

儿科急诊常见病症的处理ppt课件

儿科急诊常见病症的处理ppt课件
、复方氨基比林、来比林忌用,因有引 致溶血可能;哮喘、水痘病伴发热者慎 用APC 、来比林。
蚕豆病用药禁忌:磺胺、呋南类,阿司匹林, 复方氨基比林,大量维生素C ,黄连,牛黄, 腊梅花,大剂量银花、麻黄。
(二)病因治疗:选用抗生素、中成药口服或静滴 口服类:
罗红霉素颗粒剂(50mg/包) 5 ~10 mg/kg/d, bid; 阿奇霉素5 ~10 mg/kg/d , qd; 阿莫西林干糖浆30~50mg/kg/d tid~qid; 先锋6干糖浆:25~50mg/kg/d tid~qid; 施复捷:7 ~15 mg/kg/d ,bid; 世福素:4 ~8 mg/kg/d ,bid; 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黄虎解热袋泡剂、 克比奇等.
(2)鲁米那 每次5—10mg/kg,肌注,必要 时12小时后给维持量3—5mg/kg /d,肌注 或口服。
(3)10%水合氯醛 每次0.3—0.5ml/kg,或 每次1-2ml/岁加1-2倍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或鼻饲,最大量一次不能超过1g。
3.退热:复方氨基比林肌注,来比林肌注或 静注,小儿退热栓塞肛。 4. 脱水:对有脑水肿或惊厥持续状态者, 用20%甘露醇,每次0.5—1.0g/kg,快速滴注。
重度疼痛654—2:每次 0.1~0.2mg/kg 或阿托品:每次0.01mg/kg,im。
便秘:开塞露,儿童每次10ml,婴幼儿每次 4~6ml
肠套叠特点: 1.年龄:2岁以下,4-10个月最多见。 2.腹痛: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 3.血便:发病后4~12小时出现红果酱样便。 4.腹部肿物:右上腹肋缘下或脐上腊肠样 光滑带弹性略可活动肿物。
六、荨麻疹:可选用以下药物
1.盐酸苯海拉明:口服或肌注:每次 0.5~1mg/kg。 2.盐酸赛庚啶 3.扑尔敏:每日0.35mg/kg。 4.开瑞坦:口服:2岁以上可用。30 kg以 下每日5mg ; 30 kg以上每日10mg.

儿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儿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13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



早发现,早康复 最晚在一岁之前,3个月之前/6个月之前 综合性康复 中西医结合,药物、手术、康复结合 寓“疗”于“乐”,结合生活 长期坚持,个体化治疗 社会体系(医院-社区-家庭)
14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
15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
1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型 过动/冲动控 制障碍型 混合型 未经分类型
1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
2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
21
治疗

药物 康复
22
孤独症

定义:又称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 最重要的一种疾患。 基本特征是社会交往、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兴趣与活动范围及各种复杂行为的异常。
11
小儿脑瘫----临床表现
肌张力低下型 软瘫,肌张力降低,反射亢进,早期,逐 渐转化。 混合型 无法分类型
12
小儿脑瘫----诊断


病史(出生前、分娩过程、出生后) 临床表现 症状(发育情况,目前问题) 体征(肌张力、姿势、反射、其他) 辅助检查 头颅MRI(脑室周边白质软化/无异常) 脑电检查 髋关节平片(关节位置异常,内旋/脱位、半 脱位)
儿科常见疾病
1

小儿脑瘫

定义: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 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 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 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视听觉障碍及学 习困难等。是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 合征,而不是单一的疾病。
2
小儿脑瘫

病因 直接病因: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 损伤时间不同 1.出生前 2.围产期因素 3.出生后因素

儿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及预防PPT课件

儿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及预防PPT课件

肌肉酸痛等症状
02
咳嗽:喉咙不适,可能伴有痰液、
03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能伴有腹
呼吸急促等症状
痛、脱水等症状
04
呕吐:胃部不适,可能伴有恶心、
05
危害:影响生长发育,降低免疫力,
食欲不振等症状
增加感染风险,影响生活质量等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了解常见 病的病因、症状、治
疗方法等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如饮食、
儿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及预防
演讲人
目录
01. 儿科常见病 02. 健康教育 03. 预防措施
儿科常见病
常见病分类
01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 02 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
肺炎、支气管炎等
便秘、消化不良等
03 皮肤疾病:如湿疹、
皮炎、荨麻疹等
04 传染病:如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水痘等
05 生长发育问题:如营养
运动、作息等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学会应
对压力和焦虑
家庭护理:掌握家庭 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如用药、消毒等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 健康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疾病
教育对象
01
家长
04
医生
02
儿童
05
社会工作者
03
教师
06
志愿者
教育方式
01
讲座:邀请专家 进行专题讲座,
传授健康知识
02
宣传册:发放健 康教育宣传册, 普及疾病预防知
洗澡、刷牙等
切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0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05
接种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

儿科常见病症诊治PPT课件

儿科常见病症诊治PPT课件
增加,文献提示有严重细菌感染组的发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非 严重细菌感染组;而与发热<24h组相比, ﹥48h 组严重细菌
感言的危险性没有增加;发现脓毒血症时体温≥39 ℃时间 亦较短 。
第10页,共99页。
儿童常用的退热方法
当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 建议采用退热剂。
药物降温 退热剂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
33社区的一般治疗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紫雪丹或新雪丹安宫牛黄丸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紫雪丹或新雪丹安宫牛黄丸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液痰热清注射液34重症早期35预防增强免疫力36目录儿童呼吸系统用药37三急性中毒杀鼠药中毒38复方苯乙哌啶中毒复方苯乙哌啶又名复方地芬诺酯由地芬诺酯和硫酸阿托品组成
第17页,共99页。
临床问题
9、不推荐使用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应 用于儿童。尼美舒利禁用
10、高热是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 法联合退热。
11、反对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
第18页,共99页。
目录
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 手足口病的诊治 急性中毒的处理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 儿童呼吸系统用药
第22页,共99页。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 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 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 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 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ppt
儿科常见病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儿科常见病概述 • 儿科常见疾病 • 儿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 儿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 儿科疾病案例分析
01
儿科常见病概述
儿科常见病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科常见病是指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 疾病,这些疾病在儿童中具有较高的 患病率和流行率,对儿童的身体健康 和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非药物治疗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重视患儿的心理护理、饮 食调理、运动康复等方面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包括心理疗法、物理疗法、中医治疗等。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法,以到达最佳的治疗效果。
护理与康复
护理的原则与内容
疗。
缺铁性贫血
总结词
缺铁性贫血是儿科常见的血液系统疾 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食 欲不振等症状。
详细描述
缺铁性贫血主要由铁摄入不足或丢失 过多引起。该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 育和智力发展,需要及时治疗。治疗 上以补充铁剂为主,同时调整饮食结 构,增加铁的摄入。
03
儿科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护理是儿科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护理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细致、全 面的原则,注意视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如口腔护理、皮 肤护理、呼吸道护理等。
VS
康复治疗的方法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或功能障碍的患儿,康 复治疗是必要的。康复治疗的方法包括功 能训练、语言治疗、物理疗法等,旨在帮 助患儿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儿童及其家长正确使用药物、了解哮 喘的诱发因素、学会监测病情等。

《儿科学小儿常见病》PPT课件

《儿科学小儿常见病》PPT课件

抽搐、昏迷

消化系统: 中毒性肠麻痹: 吐泻、腹胀
细菌性肺炎表现:
• 腋温≥38.5 • 呼吸增快 • 存在胸壁吸气性凹陷 • 可有两肺干湿罗音,几乎没有喘鸣症状 • 体征和胸片呈肺实变而不是肺不张 • 但要注意合并其它感染
病毒性肺炎的表现: • 多见于婴幼儿 • 喘鸣症状常见 • 腋温常<38.5 • 明显的胸壁吸气性凹陷 • 肺部多有过度充气征 • RR明显加快 • 胸片示肺气肿、肺不张
高热会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复杂型
单纯型
好发年龄 定 体温 <39也可 发生时间 一定 次数 次 发作形式 局限性 脑电图 癫痫波 预后
6月~4岁 >39
T上升时 每个热程一次
全身性抽搐 一周后正常 自愈
不一
不 多 可为 可有
4、并发症: 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
5、诊断
6、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
急性传染病早期
5. 并发症 脓胸、脓气胸、肺大泡、肺脓肿、 化脓性心包炎
哪些情况下要考虑可能有并发症发生?
6. 实验室检查 WBC+D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病原学检查: 方法: (1)痰标本、咽拭子、鼻咽拭子等标本 (2)血培养 (3)肺穿刺 金标准 (4)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标本 (5)经气管抽吸 (6)血清、唾液、尿和粪便标本特异性抗原
急性兰尾炎
7、治疗
对症治疗
接种流感疫苗能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怎样增强小儿体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率?
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 肺炎 败血症 结核病 颅内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川崎病 恶性肿瘤 免疫性疾病
急性感染性喉炎 发热、咳嗽声低沉(犬吠样)、
声嘶、吸气性呼吸困难 使用皮质激素,抗炎、抗病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12个月 出生时体重(g)+ 6(月) 约增长10cm

×700g+(月龄-6) ×300g
• 1岁时
约10kg
为出生时1.5倍,约75cm
• 2-12岁 体重(kg)=(年龄×2)+7 身长(cm)=年龄

(或8)
×7+70cm
• 性发育猛长期 差异大
每年约增加10cm
• 特别注意:3-4月6kg 1岁时9kg
2岁时12kg
.
11
• (二)囟门与颅缝

前囟
后囟
• 闭合 1-1.5岁闭合 4个月之前
颅缝 3-4个月
• (三)不同年龄小儿呼吸、心率、血压正常值
• 各年龄小儿呼吸次数的平均值
• 年龄
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
• 新生儿
40-44
• 出生至1岁
30
• 1-3岁
24
• 4-7岁
22
• 8-14岁
20
.
12
• 各年龄心率范围: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 新生儿期:120-140次/分 • 1岁以内: 110-130次/分 • 2--3岁: 100-120次/分 • 4—7岁: 80-100次/分 • 8-14岁: 70-90次/分
.
7
• 5、治疗特点 小儿免疫能力低下,调节、适应能 力不足,因而抗病能力差,患病后病情进展较成 人快且容易发生并发症,故应尽快治疗,除针对 主要疾病外,同时应治疗并发症和并存症。细致 的护理和一般支持疗法也非常重要,应熟悉掌握 小儿药物剂量和用药的特点。
• 6、预后 小儿患病时虽起病急,变化快,但如能 诊治及时、恰当,则好转也快,但年龄小、病情 危重且治疗不及时者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神 经系统后遗症较多,预后差,应加强小婴儿危重 症预防和急救。
3-6岁
• 学龄期
7到12-13岁
• 青春期
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到成年期

女11-12岁至17-18岁

男13. -15岁至19-21岁
10
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 (一)体重、身高
• 足月新生儿 约为3000g(2500-4000g) 平均身长为50cm(46-

53cm)
• 1-6个月 出生时体重(g)+月龄×700g 约增长15cm
.
2
二、儿科方面知识如何培训
• 1、儿科学的范围是什么? • 2、儿科学的特点? • 3、儿科基础知识有哪些? • 4、儿科急重症的识别? • 5、儿科用药特点? • 6、儿科病史采集与体检注意事项(举例:
腹痛的诊断)
.
3
儿科学的范围是什么?
• 一切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 于儿科学的范围,包括小儿保健、疾病的 预防和诊治的各个领域。在我国从出生断 脐到14岁末为儿科范围。
.
8
• 7、预防 加强预防措施对降低儿科疾病的发病率 和病死率,减少伤残率非常重要。常见新生儿疾 病如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细菌或 病毒感染的预防应从出生前母亲围产保健开始。 加强儿童保健措施致使我国贫血、小儿肺炎、营 养不良、腹泻等多发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下 降。进行计划免疫在预防小儿传染病、结核病方 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展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筛 查,早期诊断和咨询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 预措施也属预防范畴。随着我国小儿保健和疾病 预防措施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优生优育国策的 实施和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
• 目前分支:发育儿科学、预防儿科学、围 生医学、新生儿学、小儿急诊急救医学、 青春医学等。
.
4
儿科学的特点?
• 小儿从生命开始到成人,整个阶段均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其 生理、解剖、生化、免疫、营养、代谢、病理等基础医学各 方面均与成人不同,且与各年龄时期的特点也不同,因此其 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预后等 临床各方面也均有其特点。
.
5
• 2、免疫特点 小儿,尤其婴幼儿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 疫功能较成人低下,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因母体IgM不 能通过胎盘,新生儿IgM水平低下,易患革兰氏阴性菌 感染。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3-5个月后逐渐 消失,其主动免疫IgG一般要到6-7岁时才达到成人水 平,婴幼儿时期SIgA也缺乏,故易患消化道、呼吸道 感染。
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全科 医学培训
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魏广友
.
1
一、全科医生的定义
• 全科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的
医师,他们要掌握许多专业知识,具有良
好的服务态度、专业技术和知识,有能力 为家庭每一个成员提供持续而全面的医疗 护理、保健服务和预防服务,而不问其性 别、年龄、健康问题性质,到病人家里、 诊所或医院向个人和家庭提供人性化、基 本、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医生。因此,作为 全科医师教师的我们就应努力从各个专业、 各个方面进行培训!
• 3、病理特点 由于小儿处于发育阶段,不同年龄时期 对同样致病因素的反应及病理表现不同。如新生儿感 染易出现体温低下,而年龄较大小儿可表现发热;呼 吸道感染在婴幼儿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而年长儿、 青壮年易患大叶肺炎;维生素D缺乏时小儿引起佝偻病 及手足搐搦症,成人则为骨软化 症等。
.
6
• 4、诊断特点 由于不同年龄时期小儿的疾病 种类和临床表现不同,儿科疾病诊断应注意 年龄因素,以小儿惊厥为例:在新生儿可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颅内缺血、低钙血症、 低血糖症等引起,而婴幼儿则多为高热惊厥、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婴儿手足搐搦症等,3岁 以上的年长儿如无热惊厥以癫痫常见。因年 幼儿不能自诉病史,学龄前儿童也不能完整、 准确地表述疾病,常靠家长代诉,故对儿科 疾病的诊断应严密收集病史和观察病情;结 合必要的实验室观察。
.
9
儿科基础知识有哪些?
• 一、儿童期年龄阶段的划分
• 宫内期(胎儿期) 自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出生,共

40周
• 胎儿期
受孕后第9周至出生
• 新生儿期
自出生至未满28天(附:围生期

孕满28周至生后1周
婴儿期(乳儿期) 出生后至未满1岁
• 幼儿期
1≤年龄 <3岁
• 学龄前期
• 1、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不仅与成人不同,在 小儿不同年龄阶段也有较大差别。如呼吸管道狭笮、容易发 生阻塞。随着小儿的成长,各器官形态结构不断增长,其生 理功能也不断完善。因此年龄越小,其器官的发育越欠成熟, 生理功能也越不足,易患某些疾病。如婴儿时期生长代谢旺 盛,能量需要较大而胃肠胃功能较差,易发生消化、营养紊 乱等。熟悉不同年龄时期小儿解剖生理特点,才能正确地作 出诊断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