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重点笔记(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重点笔记(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重点笔记(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重点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定义社会环境•影响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的重要性•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人的自我认知与外界交互•自我认知的重要性•社交互动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处理社交信息的脑回路社会认知与心理健康•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认知失调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群体行为的动态•定义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形成原因•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因素•预防犯罪的措施和方法•手段有效性分析性别角色与社会环境•性别角色定义•社会环境对性别角色的影响•改变性别角色的方法和效果同理心与爱的意义•同理心的定义和作用•爱的定义和作用•同理心和爱的关系社会环境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定义•社会环境对多元文化的影响•提倡多元文化的措施和方法总结•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复杂的•了解和分析社会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科学引导社会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物质、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条件和影响。

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学校、社区、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等因素。

这些因素不仅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也对人的认知、心理、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

影响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社交网络、社会身份、教育、工作条件、财富、权力分配、社会安全等。

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会环境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行为方式及行为结果。

其次,社会环境可以影响个体的情感体验、情绪生成及情绪调节。

最后,社会环境还可以对个体的认知、心理和社会互动产生影响。

影响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家庭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社会环境之间,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笔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笔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笔记第一章人类行为1.1 人类行为的定义与分类人类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各种反应和活动。

人类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生物学基础、社会文化背景、行为表现等。

从生物学基础来看,人类行为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人类行为可以分为传统行为和现代行为;从行为表现来看,人类行为可以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等。

1.2 人类行为的理论解释(上)人类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涉及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

生物学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遗传、神经和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学理论则强调个体的心理过程、动机和经验对行为的影响;社会学理论则关注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

1.3 人类行为的理论解释(下)在人类行为的理论解释中,还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受到外部环境和刺激的影响,通过强化、惩罚和模仿等机制形成的;认知理论则强调个体的思维、知觉和信念对行为的影响;心理动力学理论关注潜意识、心理冲突和童年经历对行为的影响;人本主义理论则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

1.4 人类行为的特征人类行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自主性:人类行为是个体根据自身的意愿和目的选择和决定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2. 多样性:人类行为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受到个体差异、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 可塑性:人类行为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和环境适应等方式进行改变和调整,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4. 目的性:人类行为往往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需求,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5. 适应性:人类行为能够帮助个体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第二章社会环境2.1 社会环境的定义及分类社会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总和。

社会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三章
印象管理与偏见消除
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通过积极的印象管理,个体可以 减少偏见和误解,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
归因理论概述:归因理论是指解释和 推断人们行为原因的过程。它包括内 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种类型,内部归 因将行为原因归结于个体内部因素( 如能力、性格等),外部归因则将原 因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如情境、他 人影响等)。
个体适应策略及心理机制
个体适应策略
包括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前者指个 体积极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 后者指个体在环境变化中保持原有行 为模式。
心理机制
包括认知调整、情感调节和行为改变 等,如通过改变对环境的认知评价、 调整情绪反应或改变行为习惯等方式 来适应环境变化。
组织适应策略及变革管理
组织适应策略
跨文化交流
包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文化差异和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等,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例如,对某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可能导致歧
视或偏见行为。
02
价值观与行为
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或行为的好坏、善恶、美丑等的评价标准和看法。
它会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选择,使个体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价值观
相符的行为。
03
社会角色与行为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规
成员在群体中找到归属和认同 感,愿意为群体付出努力。
领导者作用
领导者的权威、魅力和组织协 调能力对群体凝聚力有重要影 响。
群体规模
适中的群体规模有利于成员间 的互动和沟通,增强凝聚力。
群体决策过程及优缺点

人类行为心理学笔记摘抄(3篇)

人类行为心理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人类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其心理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层面上的行为分析,旨在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和特点。

以下是对人类行为心理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的摘抄。

二、基础理论1. 霍尔的人格理论霍尔(G. Stanley Hall)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

霍尔提出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两种观点,强调遗传和环境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摘抄内容:“人格的形成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决定了个体的基本心理结构,而环境则提供了个体发展的条件。

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个体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影响。

潜意识心理过程包括本能、欲望、冲突等,它们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用以解释人类行为和心理发展。

摘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影响。

潜意识心理过程包括本能、欲望、冲突等,它们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本我代表个体的本能欲望,自我代表个体与现实环境的互动,超我代表个体的道德观念。

”3.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行为主义者强调观察、实验和客观研究方法,试图揭示人类行为的规律。

斯金纳(B.F. Skinner)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学习和改变行为。

摘抄内容:“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学习和改变行为。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会根据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行为分析1. 需求理论需求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内在需求的驱动。

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023年社工专业课笔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2023年社工专业课笔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人类行为旳定义: 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用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体现出来旳活动或方式。

二人类行为旳特点: 适应性多样性变化性可控制性整合性三人类行为旳分类1. 按照与否符合常规: 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2. 按照人生旳重要发展阶段胎儿期发展、婴幼儿行为、学龄前期小朋友行为、青春前期行为、青少年期行为、成年前期行为、成年期行为和老年期行为3. 以行为旳功能分: 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及社会行为4. 各职业或专业人员应有旳行为:管理行为、行政行为及政治行为等等四人类行为与否符合常规五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旳差异1. 人类多习得旳行为而动物多基本旳行为;2. 人类行为多变化, 较难预测而动物旳行为甚少变化, 较易测知;3. 在后天获得旳行为中, 动物多制版式旳行为, 而人类则多思索及学习旳行为;4. 人类旳学习及其合用旳行为是传播旳及累积旳。

六人类行为旳一般过程:就是人类旳需要引起行为动机, 然后通过一系列手段确定要到达旳行为目旳。

包括: 需要动机手段目旳七人类成长旳特性1. 人类旳成长同步受到遗传和环境旳影响2. 人类成长旳影响是互逆旳、双向旳3. 人类成长反应了文化旳差异4. 人类旳成长存在着个体间旳差异5. 人类旳成长是变动旳、不平衡旳6. 人类成长是累积性旳7. 人类成长是循环旳和反复旳8. 人类成长既是持续旳又是非持续旳9. 人类成长是贯彻终身旳八社会环境旳定义: 社会环境是指由影响人类行为旳原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错在一起而形成旳社会系统。

九社会环境旳划分1. 微观系统是一种人在平常生活中与之有长期旳和直接旳接触旳个人、群体、组织或机构, 例如家庭、学校、朋友、邻居等等。

2. 中介系统是在个人所处旳微观系统之间发挥联结和中介作用旳系统。

如家长3.外生系统是个人与之没有或很少有直接旳接触和互动, 但却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生活旳群体、组织或机构等。

对一种学生而言, 教育部就是他旳外生系统。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章

第六章学龄期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学龄期(6-12岁)是指儿童上小学的时期,又称为青春前期。

在这个时间段,虽然儿童的生理、动作、语言、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仍然持续发展,但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学校成为他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因此,按照社会环境的要求,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是儿童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第一节生物系统及其对儿童期的影响(P192-193)第一节学龄期的生理发展在学龄期,儿童在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了进一步发展。

一、身体与体重从出生到学龄期这一段时期,人类在儿童时期经历了两个生长高峰期,一次是3岁以前,另一次则是在学龄期。

在学龄期,儿童的身高年均增长4厘米左右,体重平均增长2公斤左右。

自6岁起进入小学学习至12岁小学毕业为小学学龄期儿童,或称小学生。

这一阶段儿童体格生长速度较前更趋平稳,较少患病。

体重每年约增加2千克,身高每年增长5.8~6.5厘米。

但到小学高年级即五六年级(10~12岁)时,部分儿童已进入青春前期,体格生长进入第2次发育加速期,每年平均体重增加可高达4~6千克,身体也突然长高,每年平均可长7~8厘米。

二、骨骼学龄期是儿童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中以四肢的长骨发育最为显著;腿部生长很快,但骨骼的骨化尚未完场;7岁时,颅骨已基本完全骨化,但脊椎骨的骨化要在20-21岁才能完成;10岁左右时,出现了由8块腕骨组成的骨化中心,掌骨和指骨基本骨化完毕。

三、心血管系统学龄期儿童的心血管系统迅速发育,心脏、神经结构已经逐渐具备成人的特点,到10岁以后发育成熟。

心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7-9岁时约90-100次/分钟,10岁以后下降为80-90次/分钟,已接近成人的心律。

由于年龄的增长,该阶段儿童心脏的脉动力在不断增强,从而使他们的血压不断升高而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

四、呼吸系统从6岁起,儿童的肺脏结构渐近于成人,呼吸的频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整理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笔记整理社会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意义的职业,它旨在帮助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问题,增强其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综合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沟通、评估、干预、资源整合等。

以下是对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的一些重要方面的笔记整理。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决策。

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接纳、个别化、自决、保密等。

尊重意味着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不因其背景、问题或行为而歧视他们。

接纳则是接受服务对象的全部,包括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个别化强调每个服务对象都是独特的,不能一概而论。

自决指服务对象有权自己做出决定,社会工作者应尊重他们的选择,除非会对其自身或他人造成严重危害。

保密是对服务对象隐私的保护,不随意泄露其个人信息和所分享的内容。

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可能会面临价值观的冲突,例如在保护服务对象自决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决定可能带来的风险。

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伦理原则来进行判断和决策。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工作的基础。

人类行为受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生理角度看,年龄、健康状况等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需求。

心理因素如认知、情感、意志等也对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而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文化等,则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模式。

例如,一个在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其学习和社交行为。

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强调一对一的服务。

接案是个案工作的第一步,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问题和需求。

在收集资料时,要全面、准确,包括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问题的发生发展等。

评估是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明确问题的性质、成因和严重程度。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社会工作中级综合能力笔记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社会工作中级综合能力笔记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社会工作中级综合能力笔记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概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

其理论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系统理论概念:“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个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

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

工作重点: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

工作特点:1.对问题的分析不再局限为个人(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例模式)的归因,而是从整体上分析。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服务对象的生理或心理行为特征,而是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

3.动态实务。

4.纵横相交的实务取向。

在横切面考虑问题的所有相关层面,在纵贯面注意问题的处理流程和阶段性步骤。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生态系统理论是分析“人与环境”互动的具体工作框架。

包括“栖息地”和“生存空间”两部分。

“栖息地”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生存空间”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

工作评估的核心和具体内容:1. 生命周期。

指人作为生物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全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个人发展的相关 __及历史变迁中的生活事件对个人生活产生意义。

2. 人际关联。

每个人都需要且都拥有与他人联系而建立关系的能力,并因此构建个人在未来生命周期中发展出来的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1.助人活动;2.助人过程;3. 助人方法;4.专业;5.制度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1.复原;2.配置资源;3.预防;4.发展;5.稳定社会(P29)(1)服务对象: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适应(2)社会层面: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三、社会工作的目标(1)服务对象:解救危险、缓解困难、促进发展(2)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四、社会工作的领域1.社会保障;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4.思想政治工作;5.社会服务(P10)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一、慈善组织会社(含义)(P39)协调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各种慈善活动。

基本理论主张是,个人应对其平穷负责。

接受公共救济将损害贫民的自尊心、进取心和道德观念,致使他们依赖救济为生。

因此,该会主张贫民尽其所能以维持其本人的生活,外来力量只在必要时才介入救济。

二、睦邻组织运动(含义)(P40)属于社区的改良运动。

与贫民同处,以便实际了解贫民生活情形,研拟对策。

1、设于贫民区,备有宿舍,所有工作人员均与贫民共同生活。

2、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

仅是服务中心,而且也是文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

三、专业社工的发展(三个方面)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相继形成:(P49)1、个案工作方法;2、小组工作方法;3、社区工作方法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一、国际社工界认同的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P71)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含义、内容)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换为行动的行为守则。

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

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

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地理选修三《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笔记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人口增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负面影响:人口增长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生态失衡。

2.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城市化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负面影响:城市化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

3. 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工业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负面影响: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生态失衡等问题。

二、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1.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该相辅相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3. 人类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3.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

6.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

7.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以上是《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汇总-复习重点笔记(考前狂背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汇总-复习重点笔记(考前狂背版)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汇总(各校通版)考试复习重点01章《环境与环境科学》01节环境及环境特征一、环境概念1.环境(概念'与一主体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是一相对概念,随中心事物变化而变化。

中心事物与环境存在着对立统一。

人类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生存空间,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类型按环境主体分:人类环境自然人工生物环境按空间分:星际环境全球环境区域环境聚落环境{城市乡村院落等}二、环境要素及其特点1.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一般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

但通常是指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生物、岩石、土壤,以及声、光、电磁辐射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称环境系统。

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即地球环境系统。

2.特点(1)最小限制律:环境质量受诸要素中处于最劣状态的那个环境要素的控制。

(2)等值性:无论任何一个要素,只要它处于最劣状态,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4)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三、环境效应及其特点1.环境效应:指环境受到污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包括(1)环境生物效应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诸要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化的效果。

(2)环境化学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

(3)环境物理效应噪声、沙尘暴、矿区沉陷由于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

2.环境特性——由于人类的干扰和破坏,环境表现的特性(1)整体性:环境保护没有地区的界限(2)有限性①人类活动空间有限②环境稳定性有限环境自净能力(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变化,最终污染物被清除。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笔记汇总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一)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激发潜能4.促进发展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文化层面的目标:1.弘扬人道主义2.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2.恢复弱化的功能3.促进人的发展4.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 2.建构社会资本3.促进社会和谐4.推动社会进步(二)社会工作的发展1.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专业方法的确定、专业组织的发展专业化过程中:专业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理论派别的形成。

2.中国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政府积极探究、社会工作教诲率先发展、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并存、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三)社会工作的要素服务工具、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助人活动、专业方法(四)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1.服务提供者 2.医治者3.支持者4.使能者5.倡导者6.关系协调者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1.行政管理者 2.资源筹措这3.政策影响者4.研究者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1.人类共同意识2.帮助社会弱者3.乐观看待变迁4.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的常识素养:1.学科常识2.文化常识3.心理素养4.政策常识5.手艺常识社会工作者的本领要求: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本领2.促进和使能的本领3.评促和计划的本领4.提供服务和干预本领5.在组织中工作的本领6.发展专业的本领(五)社会工作的主要范畴a、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范畴: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2.老年社会工作;3.妇女社会工作;4.残疾人社会工作;5.改正社会工作;6.优抚安置工作;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8.家庭社会工作;9.学校社会工作;10.社区社会工作;11.医务社会工作;12.企业社会工作b、社会工作范畴的扩展:1.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2.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一)中国和西方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二)社会工作价值观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保护服务工具的权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本领建设、维护社会正义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相关论述:1.巴特利 2.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会议课程方针声明》3.戈登4.比斯台克5.泰彻6.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P37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研究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基本信念(尊重、独特性、相信人能改变)实践原则(给与、非评判、个别化、保密、服务工具的自我决定)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2.接纳和尊重;3.个别化和非评议;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5.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6.权利与责任并重;7.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三)社会工作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1.评判专业服务是否适当2.保障服务工具的权力3.减轻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上的压力及两难4.帮助社会工作者自我反思及价值澄清5.奠定社会对社会工作信任的基础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1.优先考虑服务工具的利益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约束和鼓励并重4.系统性和权威性3.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社会工作者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最佳利益;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保密原则;公平合理的收费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秉持忠实与忠诚的态度;团队内相互协助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遵守机构规定;落实机构服务目标;负责办理个案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适当的工作认知;专业本领的表现;提供专业服务;维持服务品质;公正与服务;专业常识的拓展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保障专业的完整性;遵循专业的评估和研究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促进整体社会福祉;鼓励公民参与;倡导社会与政治行动4.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难题:1.保密问题;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5.自我决定问题伦理难题的基本处理原则:1.保护生命原则;2.差别平等原则;3.自由自主原则;4.最小伤害原则;5.生命质量原则;6.隐私保密原则;7.真诚原则处理伦理难题的一般步骤:1.认识个案中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笔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笔记

汶川地震后社会治安与智利太子港地震后社会治安的比较。

需要--思考---行为----结果---需要……补充(课外知识):人类适应生活的需求:寻求满足自身成长和获得资源的需求、控制即时性心理满足、分析判断状况及利弊并作出选择的能力、计划筹划未来能力。

—大脑加工心理活动行为新状况新信息信息输入——至 2010-4-9 为止注意:一些感觉或者说是怀疑之类的,都不是事实。

怀孕妈妈症状:第一个三个月:疲倦、乳房增大变软,尿频和贪食,清晨呕吐,荷尔蒙。

第二个三个月:腹部隆起,浮肿或水肿,感到踢动。

第三个三个月:腹大沉重,背和肌肉抽筋。

分娩征兆:1 、经常有带血粘液排出。

2 、羊水释放“从滴流到喷涌”3 、宫缩 10-20 分钟 1 次转变成 40-60 秒一次。

分娩过程:第一阶段: 10-20 分钟 1 次发展到 2-4 分钟 1 次,持续 12-15 小时。

第二阶段: 2-3 分钟, 60-70 秒。

宫颈开婴儿出。

初次生产 80 分钟,再次则 30 分钟。

第三阶段:胞衣的娩出。

人类发展:1 、连续、有序发展过程2 、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别特征3 、个体差异4 、遗传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有序发展的子原则:1 、简单到复杂原则:指婴儿动作的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2 、一般到特别的原则:区分事务的能力由一般到特别。

3 、头尾原则:指婴幼儿动作的发展遵循从头部开始,由上至下,逐步进行到脚部的原则。

4 、近远原则:指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遵循从身体中央部位开始,然后逐步进行到外围部位的原则。

婴幼儿有五种运动类型:肌肉运动、游戏运动、适应、社会性反应、语言。

社会工作者的两个“善”:善言、善行。

婴幼儿初生肢体无力量。

四个月的时候可以将头抬起90 度,发现自我,玩手指,把所有东西都往嘴里塞,认识奶瓶。

发育快的时候长牙,认识主要看护者:面带微笑,伸手,哈哈大笑,即对熟悉的人做出反应。

语言方面,发出笑声,牙牙学语,无具体语言。

环境行为学笔记

环境行为学笔记

环境行为学(一章)环境行为学也称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涉及人类行为(经验、行动)与环境(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研究人的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解决环境问题学习的意义与必要性❝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32种环境威胁❝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提高环境、景观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

(二章)感觉、知觉与认知❝环境知觉的性质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声、形、色。

2:知觉也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需要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

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主观因素的参与。

知觉的产生以各种形式感觉的存在为前提,与感觉同时发生。

一旦感觉的客观事物消失了,感觉和知觉就停止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客观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成分。

二者统称感知认知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

3环境知觉是环境信息的最初集合,是我们捕捉并解释环境信息从而产生组织和意义的过程,是对客观环境属性的整体反映。

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接受环境信息.人的感官中视觉最为重要,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87%来自眼睛。

75-90%的人体活动是由视觉引起的。

1.环境知觉依赖于环境信息和知觉者自身的经验。

2.环境知觉包括的过程:感觉登记、模式识别(特征抽取)、知觉加工3日常生活中的环境知觉分为:功利性和美学的环境知觉的特点:(1)意匠作用:知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经验和习惯起支配作用。

如透视偏差等。

(2)知觉常性:(3)认知容量:人类的环境知觉受到其加工信息容量有限性的影响。

(4)对环境的无意识(5)灾害的知觉(6)个体差异❝环境知觉理论:(1)格式塔知觉理论(胡塞尔建立了现象学,主张以自然的观察去研究纯粹的意识。

格式塔心理学以现象学作为理论基础,Wertheimer认为,似动现象绝不是某些感觉元素的总和,而是感知到的一种运动整体——一种格式塔。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章节考点整理笔记_第三章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章节考点整理笔记_第三章

中级社工综合能力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生理需求: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生存所需。

2)安全需求:社会环境安全、人身财产安全、摆脱失业有保障。

3)归属与爱需求:也称为情感需求,社交需求;即归属某个群体感情,成为该群体的一员,从而得到爱和爱他人,与他人建立友谊,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尊重的需求: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获得社会认可;又可以分为内部(自我尊重)与外部(他人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需要,关于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自我价值的需要。

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特点: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某种需要在一段时间的内对行为起作用;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可能有追求更高需要,也可能没有上升的趋势;高级需求受挫时,可能会退而求其次,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其强度不会减弱,可能还会增加。

1)生存的需要——Existence2)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3)成长的需要——Growth3.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将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与中介需要。

1)基本需要:身体健康和自主需要2)中介需要:能促进身体健康和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4.人类需要的类型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1.人类行为的类型1)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以把它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2)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根据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政策模式和社会规范,划分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行为适应性标准、个人主观体验。

2.人类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2)多样性3)发展性4)可控性5)整合性(三)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1.家庭1)家庭的类型A.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重点笔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重点笔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重点笔记
1.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选择性、适应性、可变性和创造性等特征。

2.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可以塑造人的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模式,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与情感发展,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

3. 人类行为的动机因素:人类行为的动机因素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和认知需求等。

4. 社会认同对行为的影响: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受,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社会认同可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背景,影响着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5. 角色对行为的影响: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某种身份,不同的角色会带给个体不同的期望和责任,并影响其行为。

6. 社会正义感对行为的影响:社会正义感是指人们对社会公平与不公平的感知与评价,它可以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模式。

7. 文化对行为的影响:文化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模式、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它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态度和情感发展。

8. 社会压力对行为的影响:社会压力是指来自社会环境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压力,它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与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0.人的定义:人是一个系统的存在,这个系统包含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社会性而存在的人,包含人的生理心理情感和认知等很多因素,第二个是作为社会性而存在的人,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社区民族等因素。

1.人类行为定义: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类行为的特点:①适应性②多样性③动态性④可控性⑤发展性3.人类行为的分类:①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②按照是否符合常规,可分为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

划分标准为:统计规律、社会规范与价值、行为适应性、个体主观体验。

③按照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可分为八个时期的行为:胎儿期(受孕至出生)、婴幼儿期(出生至3岁)、学龄前期(3—6岁)、青春前期(6—12岁)、青少年期(12—20岁)、成年前期(20—40岁)、成年期(40—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

4.人类行为的一般过程定义:人类行为的一般过程,就是人类的需要引起行为动机,然后通过一系列手段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

(合适的目标诱发动机,目标性质决定手段性质,手段反过来影响目标,决定着目标是否实现。

)所谓动机是一种达到预期目标的愿望或意念,是人类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所谓需要是指有机体队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应;所谓手段人类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或措施的总称;目标和手段的关系:目标的性质决定手段的性质,手段从属于目标,服务于目标;另一方面手段又反过来影响目标,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5.社会环境的定义:是指由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会文化、社区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6.社会环境的特点:①多样性②静态与动态的相对统一7.社会环境的分类:从来源与作用的角度,分为:⑴常规事件影响因素:是指该事件以类似的方式发生于某一特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身上,包括年龄常规事件和生活常规事件⑵非常规事件影响因素:是指对人类行为有重大影响的不寻常事件,包括愉快的事件和不幸的事件8.社会环境的构成(评估人类行为的社会学维度):①家庭②朋辈群体③学校与工作单位④社区⑤社会(社会系统)⑥文化⑦大众传媒9.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交互影响:①个体必须适应社会环境②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③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禀赋的制约,同样,良好的遗传特性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发挥。

④作为能动的个体,人类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尤其是领袖人物或者大众的一致性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尤为可观。

⑤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第二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学说:人的意识主要分为外显意识与潜意识,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㈠人的意识:⑴无意识:在人的心理领域或精神领域最深层存在着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领域,它包括各种先天本能和被意识压抑到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以及由创伤事件造成的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

⑵意识⑶潜意识:特点:①一般条件下潜意识的内容不能达到意识领域。

②潜意识的操作方式是非理性、非逻辑和没有时间特点的。

③潜意识追求快乐原则,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欲望的满足和本能的释放,而不会考虑外在的条件。

④潜意识系统内容和语言相互分离。

㈡人格结构理论:⑴①本我:其中的内容主要由遗传获得,它是一切心理的源泉,它受快乐原则支配。

②自我:是本能的现实化、理性化,它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离出来,代表了人格中理智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它根据客观条件和现实环境来调节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

自我可以支配人的知觉、记忆、认知和定向活动。

③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部分,它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社会要求而形成的。

它是人格中的最高层和理想部分,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方面,遵循至善原则。

⑵三者的关系:自我是本我和超我和环境之间的协调者,认为本能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本我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本我在发生上先于自我,人出生时只有本我而没有自我。

自我是后天形成的,是从本我中派生出来的,没有自己的力量,靠本我提供能量。

心理发展阶段:口腔期(0-1)、肛门期(1-3)、性器期(3-6)、潜伏期(6-12)、两性期(12-)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发展)产生在20世纪初美国,创始人是华生,用客观方法研究人类行为。

20世纪30年代后期,将学习与行为联系起来,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20世纪60年代将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联系起来,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㈠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1、环境决定论:①强调行为是研究的目标。

②强调环境对行为塑造的影响。

③强调刺激---反应模式。

④反对阶段论,主张连续论。

2、对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①对儿童怕、怒、爱的情绪行为的研究。

②对儿童嫉妒的情绪行为的研究。

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⑴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形成:反射行为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行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经典性条件反射行为是指由特定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而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则是指在没有任何明确的和可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有机体似乎是自发产生的行为。

⑵强化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发生的作用:强化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刺激的正强化,另一类是从情境中消除某些东西的负强化。

⑶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消退:其关键也在于强化。

⑷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分化:是指个体的一种有选择的反应。

⑸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原理的推广和运用:①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行为矫治。

②语言行为。

③社会控制计划。

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它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2.认知的作用3.替代强化:通过观察他人受到的赞赏或惩罚,从而得到行为的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

4.交互决定论:人和环境成为相互决定因素。

5.观察学习的特点:⑴观察学习并不一定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

⑵观察学习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强化。

⑶观察学习与模仿并不等同。

⑷观察学习是人类行为形成的主要途径。

其原因是:①观察学习比尝试错误更有效果,从观察学习中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②许多复杂的行为如果没有他人的示范,人们可能很难学会。

③即使示范者并不刻意的表现自己的行为,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观察学到许多新的行为。

6.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

②保持过程。

③动作复现过程。

④动机过程。

四、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自我实现理论)1.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尊重的需要可分为两种:自我尊重,即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

被他人尊重或社会尊重,即渴望自己有名誉或威信并得到社会的较高评价和承认。

3.认知需要的主要作用:帮助人们选择活动目标、指导活动方向、设计合理行为。

4.评价:①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看到了人的需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和个体需要的发展的事实及其一般规律的。

②他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也具有积极意义。

③他的人本主义理论将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人的生物性潜能的发挥是有局限性的。

五、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㈠认识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1.图式:一个人用来对付环境中的情境时所应用的心理结构和思想模式。

2.同化:面对环境的刺激,吸纳新的信息并将它们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和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认识主体。

3.顺应:当旧的图式不再起作用时,通过创造出新的图式从而作出调整,并适应新的情况。

4.平衡: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的交往中,同化作用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㈡认识发展的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语言的使用对认知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以后)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两个阶段:他律道德(0-10岁)和自律道德(10岁以后)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㈠前习俗水平:儿童已经具备关于是非善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们主要从行动的结果与自身的厉害关系来判断是非(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㈡习俗水平:儿童开始关心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需要(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社会秩序或权威阶段)㈢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人们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做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理会权威人士的决定(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第三章婴幼儿期一、婴幼儿期的语言发展1、婴幼儿期语言发展的阶段:①前咿呀语阶段②咿呀语阶段(12个月左右)③单词(字)复义语阶段④电报式语言(18—24个月)2、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①生物因素:听觉、知觉的发展,声带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的成熟等②气质特征③照顾者的教养方式二、婴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一)、依恋1、依恋的发展: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特定依恋阶段(6个月-3岁)。

2、依恋的类型:(采用陌生人情境程序)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

(二)、道德感的出现:(三)、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1、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它包括自我知觉、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和自尊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以及语言能力的限制,自我意识只能表现为自我知觉和自尊方面的发展。

2、2岁后婴幼儿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具体表现:①具有独立行动的愿望和信心。

②能表达自己的主张。

③出现了自尊心。

三、婴幼儿期的行为问题及其矫治1、心理自闭:心理自闭是一种精神异常行为,具有心理自闭行为的婴幼儿对外界信息刺激缺乏积极的反应。

2、婴幼儿心理自闭的原因:①主要与其小脑生长发育迟缓有关,而导致婴幼儿小脑发育迟缓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与照顾者的亲近,尤其是身体的接触—皮肤接触。

②如果婴幼儿缺乏与照顾者接触的机会,其身体运动必然会大大减少,情绪中心与小脑之间的神经冲动也必然会减弱,从而影响小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成心理自闭行为。

③没有年龄相仿的玩伴,也可能会使婴幼儿产生心理自闭行为。

3、导致婴幼儿小脑生长发育迟缓的具体原因:①有些照顾者由于忙于工作而疏于与婴幼儿的接触,导致亲子关系冷淡。

②有些照顾者之间由于常闹矛盾,家庭气氛紧张,婴幼儿很难在家庭中体验到愉快的情感。

③有些照顾者过分教条,拘泥于书本知识来哺育婴幼儿。

④没有年龄相仿的玩伴,也可能会使婴幼儿产生心理自闭行为。

4、预防和矫治婴幼儿心理自闭行为的办法:①照顾者应增加与婴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

②照顾者应多为其提供与同伴玩耍的机会。

③努力为婴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欢愉的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