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功率均衡器的匹配电路设计
LDMOS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设计
![LDMOS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add31b964bcf84b9d57be6.png)
关键词: LDM OS; 宽带匹配; ADS优化; 多节并联导纳匹配法
中图分类号: 722. 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9490( 2011) 02- 0176- 03
宽带功率放大器除在军用领域外, 在无线通信、 移动电话、卫星通信网、全球定位系统、直播卫星接
收、毫米波自动防撞系统、光传输系统等领域都有着 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多节阻抗匹配网络设计
为了向负 载传送最大功率或者使微波电路系
统、传输系统处于或接近行波状态, 需要用共轭匹配
网络。匹配网络对于放大器的驻波比、功率增益、输
出功率等性能指标都有着决定性的制约。
在
L=
OUT =
( S22 +
S12 S 21 1- S11
S )* [5] 共轭匹配
S
图 1 多节微带 线实现阻抗匹配的 Sm ith圆图
EEACC: 2570D; 1220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 9490. 2011. 02. 014
LDM O S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设计
马立宪, 李民权*
(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00)
摘 要: 针对 LDM OS宽带功率放大器 匹配电路设计, 提出了一 种快速、有 效的方法。 采用多 节并联 导纳匹配 法得出 宽带匹
电子器件
第 34卷
图 4 匹配网路的 S 参数曲线图
图 7 微波晶体管输出匹配网络平衡性设计
图 5 匹配网络的端口 1驻波比曲线图
图 6 匹配网络的端口 2驻波比曲线图
将匹配网路端口 1的阻抗 Z in1用 AD S测试出阻 抗值结果如表 4所示。
宽带大功率发射机功率均衡方法
![宽带大功率发射机功率均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d8c6775acfa1c7aa00cc9a.png)
频率点 1d 0B以上 , 其二次谐波 电平与基波相当, 若不采取抑制谐 波的措施 , 谐波功率 电平很可能 超过基波功率电平_ 。这必然将造成发射机输出 2 J 功率分散的情况 , 导致有效输出功率降低 , 从而影
响 干扰效 果 。
收稿 E期 :0 1 6—3 ; 回日期 :0 1 8 6 t 2 1 —0 0 修 21 —0 —1 作者简介 : 唐贵平 (95 )男 , 17一 , 工程师 ; 李长霖 (97 )男 , 17一 , 工程师 ; 黄海燕 (9 l ) , 18一 女 工程师。
励控 制 单 元 输 入 端 口 的 功 率 在 一1dm ~ 一 0B
1 d m之 间 , 时 限幅放 大器 已经进 入饱 和 区。 5B 此
率进行控制即均衡 。
均衡 的 目标 很 明 确 , 即输 入 给 行 波管 的功 率 值 与行 波管 的频率 增 益 曲线一 致 。这个 值可 以通 过 图 1 示对 行波 管放 大链 进行 饱 和功率 测试 来 所
u eu u g sin oi rv h to l ie t h a i . sfls g et st mpo etemeh d aegvn a e smet o t me
Ke r s t s t r TWT: o re aiain;auain h r nc y wo d :r mi e ; n a t p we q l t u z o strt ; amo i o
Ab ta t T ei otn eo w re u l ain i ein a d ts o a s t rmu tb e ad d s — sr c : h mp r c fp e q ai t n d sg n t ft n mie s erg r e e a o z o e r t
30~512 MHz两级宽带功率放大器极间匹配设计
![30~512 MHz两级宽带功率放大器极间匹配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bc4b3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8.png)
第6期2021年3月No.6March,20210 引言功率放大器作为现代电子微波系统的最末端,在迅猛发展的移动通信事业中越发凸显了其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功率放大器发展至今,广泛应用在各类通信领域,诸如手机、雷达、电台、干扰机等无线通信系统。
当前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广泛运用,系统对功率放大器的带宽和输出功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超宽带、大功率、高效率、高线性度的功率放大器应用前景极为广阔[1]。
本文以实际项目中用于电台的功率放大器设计为实例,集中讨论了宽带功放极间匹配设计过程。
主要设计指标要求为:(1)工作频段(Freq )为30~512 MHz ;(2)输出功率(Pout )≥80 W ;(3)效率(η)≥35%;(4)双音频率间隔200 kHz 时,三阶互调失真 (IMD3)≤-28 dBc 。
针对这些指标要求,采用两级功放管级联,设计了输入、级间和输出匹配网络,制作了宽带功放,具备高输出功率、高线性度、高效率以及小型化等特点。
1 电路设计一般情况下,针对多级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是使每一级功率管输入、输出都匹配到50Ω,中间再加上一个π型网络,衰减部分射频信号以防止自激,最后级联组成多级放大器。
这样输入、输出分别需要同轴巴伦来完成宽带匹配。
这样的优势是每一级自成一体,方便调试,维修等也方便;同样的,其劣势也很明显,这样极大地限制了电路布局空间的小型化,同时级联时容易自激(一般选择添加π型电阻网络,衰减射频信号来解决自激),这样降低了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本两级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在传统的宽带匹配电路基础上,保留驱动级功率管的输入匹配电路和末级功率管输出匹配电路,在驱动级功率管的输出处和末级功率管的输入处设计两级功放极间匹配所需要的阻抗变换。
通过使用同轴巴伦所用同轴电缆的阻抗和铁氧体磁芯,结合集总元件使这种极间匹配努力在全频带内实现最佳匹配。
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LDMOS )作为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器件,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以来一直在通信系统的固态功放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种宽带低驻波功率均衡器
![一种宽带低驻波功率均衡器](https://img.taocdn.com/s3/m/59fad96d168884868762d6fd.png)
2 1 6
成
都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第3 0卷
H=∑
1
其镜 像 阻抗 为
| AB
CD
正如图 2 所表明的 , 总频率响应为各子频率响应 的叠加。
㈤
瓜 / C D =5 0, 推 导 出在谐振 点 阻抗 匹配 的条 件 为
1
一
5 0 2
1
Z } R }
一
种 宽 带 低 驻 波 功 率 均 衡 器
董宇亮 , 王 腾 , 张 帆
( 电子 科技 大学 , 四川 成都 6 1 0 0 5 4 )
摘要 : 针对均衡器在高衰减处 阻抗 匹配差 的问题 , 提 出一种低 驻波 ( V S WR) 微 带宽 带均衡 器。该均衡 器 的基
本陷波单元 由 2个 电阻加 载的开路谐 振器和 3段 不 同特 性阻抗 的 1 / 4波 长传输 线组成 。与传统 的并联枝 节型均 衡器相 比, 文 中提 出的均衡器 的优点在 于更 紧凑的尺寸和低反射设计 。利用文 中推导 的阻抗 匹配条件公 式能够得 到低驻 波的初值 , 同时也没有某 些低 驻波均衡器要求 的加载 电阻 R 必须大 于5 0 Q 的 限制 。在6 ~1 6 GH z 频率 内该 均衡器仿真 和测试 的 回波损耗基本大于 1 0 d B 。 关 键 词: 功率均衡 器; 陷波 器; 低驻 波 ; 微 带; 宽带
只要在 式 ( 2 ) 能满 足 的情 况下 , 这种 拓扑 结构也 能在 谐 振 频率 点谐振 实现 阻抗 匹配 , 从 而改 善驻 波 。
T l T
C = e F、 l , 一
此陷波单元接在特性阻抗 Z n 等于5 0 Q 的传输线上 , 3 段1 / 4波长 的传 输线 的特性 阻抗分 别是 z1 , z 2 , z 1 , 两 个 陷波器 接 的电阻 都是 R, , 构成 陷波 器 的开 路微 带线 的特性 阻抗 为 。均衡 器通 过 3段不 同特 性阻抗 1 / 4 波 长传输 线调 节阻 抗 匹配 , 因为 在 谐振 器 的谐 振频 率 上 回波损 耗最小 , 故 在谐 振 器 的谐振 频 率 上 实 现 阻抗 匹配 能大 幅度改 善驻 波 。在谐振 频率 上二端 口模 型能 简化 如 图 4所 示 。
基于可调谐匹配网络设计宽带高效功率放大器
![基于可调谐匹配网络设计宽带高效功率放大器](https://img.taocdn.com/s3/m/4030ee3510661ed9ad51f327.png)
参考文献:
[1] ADS help document 2008
[2] Chang-Tsung Fu,A 2.4–5.4-GHz Wide Tuning-Range CMOS Reconfigurable Low-Noise Amplifier, IEEE 2008
50
40
Pout/dBm
30
20
10 -5
500MHz 600MHz 700MHz
0
5
10 15 20 25 30 35
Pin/dBm
(a)输出功率曲线
3
PA E
(b)PAE 曲线 图 2 HB 参数仿真曲线结果
从 HB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 TMN,可以很好 的适应较宽频率的功放设计,在 500、600、 700MHz 三个频率可调谐的匹配能保证输出达 到 48dBm,PAE 保证 40%以上。
(b)S21
dB(S(1,1)) dB(S(2,1))
(d) 600MHz 的固定匹配在整个频带的情况 图 7 S 参数仿真曲线结果
通过 HB 仿真器对输出功率和效率,谐波失 真等进行仿真。同时与 600MHz 的固定匹配的 仿真结果对比。从上面的 S 仿真可以推断出, 600MHz 的固定匹配在 500 和 700MHz 的输出 结果跟可调谐情况对比有很大差距。
根据 ADS 中的 Loadpull 和 Sourcepull 仿
真,700MHz 时,输出 1dB 压缩点为 48.12dBm,
同时达到输出附加效率为 43%。同样的方式在
500 和 600MHz 输出 1dB 压缩点为 48.75dBm
和 48.23dBm,PAE 分别为 40%和 46%。
Class-AB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方法的设计与仿真
![Class-AB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方法的设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47ab68e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3.png)
Class-AB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方法的设计与仿真王毅敏;李佳旺【摘要】With the rise of the third communication revolution in the software-defined radio, the broadband RF power amplifier becomes the key part of the software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bandwidth, large dynamic range, small size, long service life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ftware radio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urrent power amplifier, a broadband linear power amplifier with output power of over 25 W and 30-500 MHz working band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using the coaxial line for broadband matching, and via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model and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sh-pull high frequency broadband power amplifier, ADS simulation is done and the design verified. With the appropriate reactance value, the real part of the input-output impedance for the power pipe is mad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ame axis matching. Finally, the coaxial line length,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and the best value of the related components are acquired. After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the design reaches the expected indicators. This transformation model has a good prospect of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in the actual market.%随着软件定义无线电第三次通信革命的兴起,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成为软件无线电发射系统的关键一环,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体积小、寿命长等优点.针对软件无线电的特点及当今功率放大器的发展趋势,设计研制了一款输出功率在25W以上、工作在30~500MHz的宽带线性功率放大器.采用同轴线进行宽带匹配,通过分析推挽式高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的结构模型和工作特点,利用ADS仿真验证设计.以合适的电抗值使功率管的输入输出阻抗的实部达到同轴线匹配的要求,最终得到同轴线长度、特性阻抗和相关元器件的最佳取值.经过调整和优化,使设计达到所需指标.这种转换模型在实际市场中有很好的分析应用前景.【期刊名称】《通信技术》【年(卷),期】2018(051)003【总页数】7页(P727-733)【关键词】宽带功率放大器;同轴线匹配;推挽式;ADS【作者】王毅敏;李佳旺【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22.750 引言随着灵活和开放的软件定义无线电第三次通信革命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SDR架构的研究中。
一种基于集总元件的射频宽带幅度均衡器的设计
![一种基于集总元件的射频宽带幅度均衡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fca3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9.png)
一种基于集总元件的射频宽带幅度均衡器的设计
设计一种基于集总元件的射频宽带幅度均衡器的主要步骤如下:
1. 定义需求:确定所需的频率范围和幅度均衡的要求。
根据输入和输出的频率范围,以及幅度的变化要求,确定设计参数。
2. 选择电路拓扑: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集总元件电路拓扑结构。
常见的集总元件有电容、电感和阻抗。
3. 确定元件参数:根据所选的电路拓扑结构,确定集总元件的参数。
例如,对于RC电路,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来控制频率响应和幅度衰减。
4. 进行仿真和优化: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宽带幅度均衡器进行仿真分析,检查其频率响应和幅度均衡性能。
根据仿真结果,对设计进行优化调整,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5. 绘制电路图和布局:根据设计参数,绘制电路图和进行元件布局,安排元件在电路板上的位置。
6. 制作原型和测试:根据电路图制作原型电路板,并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应与仿真结果相符合。
7. 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进一步满足设计要求。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设计一种基于集总元件的射频宽带幅度均衡
器,以实现频率范围内的幅度均衡。
具体的设计方法和参数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电路拓扑结构进行调整。
S波段宽带大功率内匹配器件设计
![S波段宽带大功率内匹配器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64631d31b765ce050814dc.png)
第1"卷,第7期 Vol .18 $No . 7电子与封装ELECTRONICS & PACKAGING总第183期2018年7月I ~T n I T、I T\ /i*l I Tx /i*l I Tx /f* 二 n\I T\/i**! I Tx /i*! I Tx丨 u u!j ■ t n m-L j I i\i':I i\ 丨*4-1iSflf I I I■■ I B l a filii I_M l 1^4r Mwmi i iiaiii j I ll H I」)'i i m i i)I lih M u i I lu MSID l i 2:u1u i U l T^"' i IWH」.i r b a i/ j重■]/£■.■:」/.. i y n a c- 、,」b~wi卜S波段宽带大功率内匹配器件设计徐永刚,李飞$钟世昌(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南京210016)摘要:针对S波段宽带大功率内匹配功率放大器,开展了内匹配电路的设计、合成以及内匹配电路 的测试等研究工作。
管芯的输入输出R抗通过负载牵引及模型技术提取,宽带功率分配器及合成器 电路采用二项式多节R抗匹配变换器实现。
内匹配器件测试结果表明,在输入连续波信号和28 V漏极工作电压条件下,器件在2.0~4.0GHz带内实现大于100W的输出功率和大于45%的漏极效率,其 中最高输出功率和最大漏极效率分别达到150 W和65%,带内功率增益大于9dB,功率起伏小于1.8dB。
关键词:宽带;大功率;内匹配中图分类号:TN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81-1070 (2018) 07-0042-03Design of S-band Broadband High Power Internally Matched DeviceXU Yonggang, LI Fei, ZHONG Shichang{Nan j ing Electric De v ices Institute, Nan j ing210016, China)Abstract: S-band broadband high power GaN internal matching technology was researched in the paper. The input and output impedance of the device were attained with load-pull and modeling technique, the broadband power divider/combiner circuit was realized by using binomial impedance transformer. The internally matched device demonstrates a continuous output power of more than 100 W and drain efficiency of over 45% with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and drain efficiency of 150 W 65%〇, the power gain of over 9 dB between 2.0〜4.0 GHz, at operating drain voltage of 28 V.Keywords: broadband; high power; internal matching1引言微波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电子战和雷达中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整个收发系统的性能指 标有着重大影响[1-2],随着通信、电子战和雷达系统的发 展,功率放大器正朝着高效率、高功率、宽频带以及高 线性的方向发展。
超宽带微带幅度均衡器的设计
![超宽带微带幅度均衡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9a07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4.png)
超宽带微带幅度均衡器的设计张生春;华根瑞;王鹏【摘要】A microstrip circuit is employed in the design to implement 6 -18GHz absorption microstrip amplitude equializer,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UWB T/R module. Using microwave simulating software HFSS establishes cir- cuit model to perform simulation optimizing design. At last, the equalizing module is designed, and the equalizer required by design is achieved.%本设计采用微带电路实现6—18GHz吸收式微带幅度均衡器,应用于超宽带T/R组件中。
利用微波仿真软件HFSS构建电路模型.进行仿真优化设计.最后设计出均衡模块。
得到设计要求的均衡器。
【期刊名称】《火控雷达技术》【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幅度均衡;T/R组件;超宽带【作者】张生春;华根瑞;王鹏【作者单位】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710100;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710100;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西安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51 引言设计超宽带T/R组件时,要解决宽频带内的幅度平坦性问题。
由于超宽带T/R组件的放大器增益不平坦,以及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差异,使得带内增益在工作频带内存在一定的起伏。
本文将设计一种微带幅度均衡器,用于均衡T/R组件频带内的幅度差异,改善组件输出功率的平坦度和稳定度。
图1为超宽带T/R组件典型设计框图,在发射支路和接收支路都加了幅度均衡器。
2~6 GHz宽带微带均衡器设计与实现
![2~6 GHz宽带微带均衡器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34ff4b6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e.png)
第35卷 第1期 2020年3月 西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l.35No.1 Mar.2020 收稿日期:2019-06-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801406) 第一作者简介:夏祖学(1975—),男,博士,硕导,研究方向为微波组件、天线等,E mail:zuxue_xia@swust.edu.cn2~6GHz宽带微带均衡器设计与实现夏祖学1 何坤林2 何 杨1(1.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2.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 528400)摘要:较好的性能、更小的尺寸、更低的成本,已经成为宽带微波组件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微带幅度均衡器可以有效改善宽带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度,使其满足指标要求。
利用λ/4的开路微带线和薄膜电阻构成谐振器,结合ADS软件与HFSS软件联合仿真设计了2~6GHz的紧凑的微带宽带均衡器,并制作了实物,实测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宽带幅度均衡器 微带谐振器 开路枝节 薄膜电阻 协同仿真中图分类号:TN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8755(2020)01-0070-05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2-6GHzBroadbandMicrostripEqualizersXIAZuxue1,HEKunlin2,HEYang1(1.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621010,Sichuan,China;2.GuangdongTongyuCommunicationCo.,Ltd.,Zhongshan528400,Guangdong,China)Abstract:Higherperformance,smallersizeandlowercosthavebecomethebasicrequirementsforbroad bandmicrowavecomponents.Microstripamplitudeequalizercanbeusedtoeffectivelyimprovethegainflatnessofthebroadbandpoweramplifiersoastomeettherequirements.Inthispaper,aresonatorwascomposedofλ/4openmicrostriplinesandthin filmresistorsandacompactbroadbandmicrostripampli tudeequalizerof2to6GHzwassimulatedandfabricatedbycombiningADSsoftwareandHFSSsoftware.Theexperimentalresultsarebasicallyconsistentwiththesimulationresults,whichprovetheeffectivenessofthecomputeroptimizationdesignmethod.Keywords:Broadbandamplitudeequalizer;Microstripresonator;Quarter waveopen circuitstub;Thinfilmresistor;Co simulation. 幅度均衡器最早应用在低频的音响、邮电通信、CATV等设备中。
1GHz~2GHz宽带小功率幅度均衡器
![1GHz~2GHz宽带小功率幅度均衡器](https://img.taocdn.com/s3/m/5adc776f011ca300a6c390f0.png)
ANSYS 2011中国用户大会优秀论文1GHz~2GHz宽带小功率幅度均衡器[巫良君][四川九立微波有限公司,成都611731][ 摘要 ] 本文给出了一种宽带小功率幅度均衡器的设计方法。
分析了现阶段微波设备对输出幅度的需求,并在设计中采用了电阻加载的方式,调整谐振单元的品质因素。
使用Asoft Designer仿真软件对级联均衡网络进行优化,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不同均衡要求的幅度均衡器的速度。
本文设计了一款1GHz~2GHz的宽带小功率幅度均衡器。
[ 关键词]幅度均衡器;宽带;品质因素;电阻加载;平坦度1GHz~2GHz Board-band Low-powerAmplitude Equalizer[WuLiang-jun][Sichuan JIULI Microwave Coporation,ChengDu 611731][ Abstract ] This paper presents a board-band low-power amplitude equalizer design methods.Analysis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output stage of microwave equipment needs, and in thedesign of a resistance loading, adjusting the resonance quality factor unit. Use AsoftDesigner simulation software to optimize the cascaded balanced networks, which greatlyimproved the design efficiency of a balanced range of different equalizer. This paperdesigned a 1GHz ~ 2GHz wideband low-power amplitude equalizer.[ Keyword ] power equalizer,board-band,quality factor,resistor loading1前言随着通讯电子系统的迅速发展,通信带宽不断提高。
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电路设计
![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a00bd467ec102de3bd89d8.png)
技术专题 //RADIO & TELEVISION INFORMATIONNetwork Technology // RADIO & TELEVISION INFORMATION RADIO & TELEVISION INFORMATION RADIO & TELEVISION INFORMATION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电路设计文/安徽省广播电视科研所宫为保//摘要:介绍了一种分析同轴线变换器的新方法,建立了理想与通用模型,降低了分析难度和简化了分析过程。
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同轴变换器与集总元件相结合的匹配电路设计方法,通过优化同轴线和集总元件的参数,实现放大器的最佳性能。
利用该方法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推挽式功率放大电路的匹配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匹配效率高达99.93%。
关键词:宽带射频同轴变换器匹配电路巴伦阻抗变换器和阻抗匹配网络已经成为射频电路以及最大功率传输系统中的基本部件。
为了使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输出达到最佳的功率匹配,匹配电路的设计成为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重匹配电路设计非常困难。
本文设计的同轴变换器电路就能实现高效率的电路匹配。
同轴变换器具有功率容量大、频带宽和屏蔽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VHF/UHF波段。
常见的同轴变换器有1:4和1:9阻抗变换,如图1所示。
但是实际应用中,线阻抗与负载不匹配时,它们的阻抗变换不再简单看作1:4或1:9。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提出一种简化分析方法。
2所示。
其源阻抗Zg与ZL负载阻抗变换比1 同轴变换器模型同轴变换器有三个重要参数:阻抗长度是为了分析方便。
当同轴线的介质和长度一定时,电长度就是频率的函数,可以不必考虑频率。
要任务。
要实现宽带内的最大功率传输,变换比、特征阻抗和电长度。
这里用电1.1 理想模型理想的1:4变换器的输入、输出阻抗都匹配,每根同轴线的输入、输出阻抗等于其特征阻抗Z0,其等效模型如图单的仪器测试便能定位。
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
![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6d1098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7.png)
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的设计要求能够在多个频段上实现高效的功率放大,并且在不同频率下的匹配效果良好,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设计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时,有一些关键的考虑因素需要被考虑。
下面将列举这些因素,并深入探讨它们对于电路设计的影响。
1. 频率范围: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需要能够在多个频段上实现高效的功率放大。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考虑系统所需要覆盖的频率范围,并根据频率范围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匹配网络和元件。
2. 匹配网络设计:匹配网络在双频功率放大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将功率传输到负载,同时又能够保持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稳定性。
匹配网络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频率的变化,并且要能够满足整个系统的匹配要求。
3. 元件选择:在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中,元件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频率下的元件参数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选择能够在多个频段下都具有良好性能的元件,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匹配效果。
4. 级间匹配技术:级间匹配技术是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匹配效果,并且能够使整个系统在多个频段下都具有高效的功率输出。
5. 抗干扰能力: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需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应对复杂的通信环境。
在设计电路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干扰源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的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因素。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且根据具体的系统需求来进行优化设计,以确保整个系统能够在不同频段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双频宽带功率放大器级间匹配电路的设计中,频率范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LDMOS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设计
![LDMOS宽带功率放大器匹配电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2f9c3d67ec102de2bd8979.png)
21 0 1年 4 月
电 子 器 件
C ie eJ u a o lc o e ie hn s o m l fE e t n D vc s r
Vo . 4 No 2 13 .
Ap . 01 r2 1
De in o sg fLDM OS Br a n o r Tr n it r Amp i e ’ M a c r u t o d Ba d P we a sso l rS i f th Cic i
Absr c I e ms o h t a t:n t r ft e LDMOS b o d b n o ra lf rma c i g cr u tSd sg a s r ff s n fe tv r a a d p we mp ii th n ic i’ e in, oto a ta d e cie e me h d wa r p s d t o s p o o e .Afe d p i g t e mut a all a tr a o tn h l p r le dmi a c s i t n e mac i g t b an t e b o d b n th n t t h n o o ti h r a a d mac i g cr u tS i i aiai n, ic i’ nt l to ADS o t r s s d b s d o t e meh d f mo n t p i z mac i g c rui’ i z s f wa e wa u e a e n h t o o me t o o t mie th n ic t S S p r mee . e smu ain r s lss o d t a o tSr fe tn e i malr t n 一2 ewe n 1 3 GHza d 2. a a tr Th i lto e u t h we h tp r’ e c a c s s le ha l 5 dB b t e . n 3 GHz ta s sin fc o ft e mac i g n t r p r a he B. n o d rt k mp d n e mac i gwel ADS ,r n miso a tro h t h n ewo k a p o c s0 d I r e o ma e i e a c t h n l, s f r s u e o o t z h thig n t r g i whih ma e t mp d n e a p o c o r ta itrS ot ewa s d t p i e t e mac n ewo k a an, c k s isi e a c p r a h p we rnsso ’ wa mi a t a u p ti e a c . emeh d i rh fla n n o e in n r a a d p we mp i e th n ic i cu lo t u mp d n e Th t o swo ty o e r i gf rd sg i g b o d b n o ra l i rma c i g cr u t f
功率放大器匹配网络设计方法论
![功率放大器匹配网络设计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acc649f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4.png)
功率放大器匹配网络设计方法论在线性网络设计中,为获得最大功率传输,网络通常采用共轭阻抗匹配方式,但由于功率放大器输入、输出阻抗呈现非线性,不可能实现共轭匹配,通常是将50Ω负载变换到这样一个阻抗值,其实部可在输入、输出偏置电压下获得最大输出功率,其虚部可以将晶体管内部寄生元件调谐掉,该网络变换成的阻抗称为最佳负载阻抗,也称为动态输出阻抗。
由于功率放大器工作于非线性,小信号放大器的网络设计方法不再适用。
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设计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网络:动态阻抗法、大信号S参数法和负载牵引法。
1、动态阻抗法动态阻抗法要求提供大信号工作状态下的动态输入、输出阻抗。
动态阻抗测试原理是:将功率管调整到最大功率输出状态,然后分别测出从信号源向功率管输入端看去、从负载向输出端看去的阻抗,其阻抗值即为动态输入(Z in)、动态输出阻抗(Z OL),2、大信号S参数法利用大信号S参数可以进行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增益、稳定性的分析和增益、平坦度的设计。
用大信号S参数设计功率放大器时,除了应根据输出功率的大小选择负载阻抗外,还可以根据绝对稳定条件和潜在不稳定条件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考虑。
由于大信号S参数的测量比较困难,通常采用双信号法或大电流直流拟合法来测量大信号S参数。
3、负载牵引法负载牵引法要求给出对应各种不同的输出功率、功率增益和效率等参数的数据,由计算机进行综合设计。
其设计系统较为复杂。
通常对于大功率晶体管而言,厂家都会给出功率晶体管道动态输入、输出阻抗。
由于匹配网络设计一般以50 (即史密斯圆图圆心)为准,所以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无论是通过仿真软件还是实际仪器如矢量网络分析仪,都要在史密斯圆图上匹配到50Ω。
匹配电路设计目标1、输入匹配电路:把微波晶体管的复数输入阻抗变换为50Ω电阻性的源阻抗1) 最佳噪声:Γout1=Γopt (Z out1=Z opt=1/Y opt);2) 最大功率增益:Z out1=Z in*。
宽带匹配衰减均衡器的设计
![宽带匹配衰减均衡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4e5cd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e.png)
宽带匹配衰减均衡器的设计
刘青
【期刊名称】《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02)001
【摘要】本文导出了宽带匹配衰减均衡器的等效电路及其设计公式。
此均衡器提供三个通带频率的特定增益,且与信源和负载呈良好匹配,设计实例的理论预期特性与测量结果基本相符,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刘青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学院电信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15.02
【相关文献】
1.宽带匹配网络的野草算法优化设计 [J], 尹丹玲;柳超;吴华宁
2.一种适用于严重衰减串行链路的
3.3 Gbit/s模拟均衡器 [J], 袁小方; 段吉海; 张秀峰; 韦雪明; 徐卫林
3.双模块干线放大器中衰减器、均衡器的位置对放大器指标的影响 [J], 陆飞
4.有线广播用衰减均衡器 [J], 周正中
5.基于遗传算法的宽带匹配电路优化设计 [J], 王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电子技术VA CU U M EL ECT RONIC S#工艺与应用#宽带功率均衡器的匹配电路设计蔡鑫1,王忠勋2,贾宝富2,万德明2(11海军91868部队78分队,海南572016;21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54)Design of Matching Networks for Broadband EqualizerCAI Xin1,WANG Zho ng-x un2,JIA Bao-fu2,WAN De-ming2(1.P LA,N o.91868Par t78Unit,H ainan572016,China;2.I nstitute of A p p lied Phy sics,UES T of China,Chengdu610054,China)Abstract:A sim ple analysis of br oadband m atching netw or ks am ong the reso nator cells of m icrow ave e-qualizer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 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 nator cell with a thin film resistor loading are crucial for pow er equalizer,at the same tim e,the m atch netw o rks among import,export and the cells of an equalizer is necessar y,as the reso nator cell w ill br ing the mismatch.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nato r cell,the metho ds of m atch and the co nstr aints of m atch netw orks,it w ill be easy to design an e-qualizer in short time.Base on these analyses,an equalizer o f6~18GH z ar e desig ned.Key words:Broadband equalizer;Resonant branch;M atching netw ork;Constraints of matching摘要:将宽带匹配理论引入功率均衡器的分析,并基于分析设计了一个6~18GH z均衡器的匹配网络。
电阻加载后的谐振枝节特性对均衡器很重要,也正由于该谐振枝节的引入,将引入失匹配,则要对谐振枝和输入输出端口进行匹配。
基于对谐振枝节特性、枝节间匹配网络及匹配约束理论的分析,成功设计了一个频段为6~18GH z的微波均衡器。
关键词:宽带均衡器;谐振吸收枝节;匹配网络;匹配约束中图分类号:TN722,TN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935(2009)02-0032-03大功率微波管广泛应用于雷达、航天测控、卫星通讯等领域,是国防工业和军事电子装备的关键部件。
作为大功率微波管的核心[1-2],行波管放大器(TW TA)的增益却存在功率波动过大、功率谱畸变、功率低的特性。
而在实际的使用中,行波管放大器的增益需要趋于一致,则有必要在行波管输入端或输出端加均衡网络吸收多余的微波能量[3]。
在实现均衡网络时,常用由加载电阻后的谐振枝节构成的微带结构来实现宽带的功率均衡网络[2,4],这也引入阻抗失匹配,因此分析一个良好的匹配很有必要。
通过大量对电阻加载的谐振枝节的特性和谐振枝节间的匹配结构及其匹配约束的仿真分析和实验[2],设计了基于微带结构,工作频率为6 ~18GH z的微波功率均衡器。
测量结果表明,输入和输出端的匹配良好,同时,与T WT A配对使用时使行波管放大器的增益趋于线性,而且满足集成化的要求。
1枝节特性及宽带匹配加载电阻后的谐振枝节的特性对均衡网络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为了功率良好的传输和器件的使用寿命考虑,输入、输出和各个谐振枝节之间有一个良好的匹配是非常有必要。
匹配的理论只与匹配网络两端特性有关,为形象起见,在下面分析中,将重点关注加载电阻后谐振枝节的输入输出端的匹配问题。
111加载电阻枝节特性由于理论分析与实际电路存有误差和有效介电常数的难于确定的问题,则可利用H FSS(H 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 ulator)高频结果分析软件[5],对谐振枝节进行场分析,可以模拟一个实际的场求解。
考虑到结构的紧凑性,开路枝节谐振器的窄边与微带传输线耦合成为首选。
图1为谐振单元在H FSS中的模型及其等效电路。
当谐振器窄边与微带传输线电耦合时,在现有VAC U U M EL ECT RONIC S真空电子技术的工艺水平下耦合较弱,谐振单元对传输特性产生的影响较小,无法用少数简单的结构达成各种均衡目标。
在实用的均衡网络上较少使用这种结构。
常用的结构是用电阻将谐振器窄边端与微带传输线连接起来[7-8],如图1(a)所示,这时候电阻加载在端边上的谐振单元与微带传输线是强磁耦合的关系。
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耦合量,就可以用较少的谐振单元级联达成各种均衡目标。
所以,这种结构的级联是可以应用于宽带功率均衡器的设计。
图1谐振单元模型及其等效电路此时,在输入端口的阻抗为:Z in(X)=Z L(1-X2LC+j X RC)1-X2LC+j X RC+j X Z L C(1)其中,L,C,R分别为谐振单元并联等效电路中的电感、电容、电阻,Z in,Z L分别为负载和输入阻抗,如图1(b)所示。
由式(1),由于谐振吸收枝节的加载,输入输出不再匹配,有必要在两端加载匹配网络。
同时,由于均衡网络常工作在很宽的频域,一个良好的宽带匹配网络的分析设计显得很重要。
112宽带匹配结构分析单个谐振单元无法在带宽和传输系数上同时达到目标[6-8],常将多个谐振单元级联起来构成均衡网络。
但并不是简单的根据目标对各个单元特性进行叠加,还需要考虑到各个基本单元之间的匹配等因素。
在微带电路中,宽带匹配常用枝节匹配器和阻抗变换器,如图2所示。
其中,枝节匹配器带宽较窄,常用于匹配中的调谐;阶梯阻抗变换器带宽较宽,能在较宽的频率内对两端进行匹配,下面将重点对阶梯阻抗变换器进行分析。
阶梯变换器的特性阻抗为:Z l=Z0Z L(2)端口反射系数的模为:|#|=11+[4Z L Z0/(Z L-Z0)2]sec2H(3)式中,H是工作频率中心的电长度,并且H U P/4。
图2微带常用的匹配结构式(2),式(3)显示,在特定的端口反射系数时,阶梯阻抗变换器的电长度范围,即显示出阶梯阻抗变换器基本单元能匹配的带宽。
在实际匹配网络中,匹配结构并不是单个存在,特别是构成宽带匹配网络时,常常多个匹配结构级联,来满足一定逼近函数。
正如滤波器匹配网络的响应一样,宽带均衡器的匹配网络的响应也涵盖有最大平坦响应、切比雪夫响应和椭圆函数式等响应。
其中最为常见的有最大平坦响应和切比雪夫响应。
随着阶数变化,匹配带宽的响应如图3所示。
图3级联匹配结构的响应正如图3所示,最大平坦响应的匹配是在中心频率附近尽可能的匹配完好,切比雪夫响应是在保证一定端口反射系数的前提下尽量使带宽扩展。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阶梯阻抗变换器的阶数增加,匹配结构的尺寸也将增大,这与尺寸的集成化矛盾,需折中考虑。
对于功率均衡器的宽带匹配结构设计,匹配带宽常是非常关键又是难点的指标,同时为保证尺寸小,故响应函数常选择切比雪夫响应。
113匹配约束应用宽带匹配结构构成、具有切比雪夫响应的阻抗匹配网络,来使功率均衡器在工作频带内进行匹配。
若加载电阻后谐振枝节两端的阻抗都是恒定电阻的情况下,匹配带宽不受限制;否则,匹配带宽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来源于匹配网络散射参数在物理上的可实现性,而散射参数的可实现性同样也受到负载阻抗的牵制。
因此,任何匹配问题都包括匹配的最大容差和匹配的最小带宽,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博德、范诺和尤拉作了很多研究[7],可由式(4)表示:QX 2X 1ln 1#d X [P C l R l (4)式中,C l 和R l 为负载等效电容、电阻,|#|为输入端反射系数,X 2,X 1为带宽的上下频率。
2 均衡器设计与分析211 仿真设计基于均衡器的枝节特性和宽带匹配理论的分析,设计了基于微带结构、工作频段为6~18GH z 的微波均衡器。
为了保证尺寸集成化的要求,该均衡器的匹配网络采用了上述两种结构。
设计之初,使用多个阶梯阻抗变换器,对均衡器间各个谐振枝节和输出、输入匹配,各个匹配器构成切比雪夫函数响应;然后,再在均衡器的输入输出端添加枝节匹配器,从而对均衡器进行匹配调谐。
为了缩短设计周期,这些设计都在H FSS 的帮助下进行。
该均衡器实物如图4所示。
图中,均衡器内尺寸为27mm @19mm @10m m,使用介质为Rog er s RT/duroid 5880,其介电常数为2122,厚度为01254m m 。
输出输入接口为SM A -J 。
图4 均衡器的样图212 测试与分析利用Agilent/H P8350B 系列标量网络分析仪对所设计的均衡器进行测试。
将传输函数的测试曲线和目标曲线同在图5描绘,将均衡器两端的端口驻波系数在图6中描绘。
图5 均衡器传输曲线图6 均衡器端口驻波比由图5可以看出:所测均衡器的传输曲线与其要求的目标匹配,即与0801#行波管级联时能使放大器的增益趋于线性。
由图6可以看出:所测均衡器输入输出端的驻波比均小于115,并且在工作带宽内呈波纹状。
这是由于在设计匹配网络时主要选择了切比雪夫的响应函数(为了保证均衡器在宽频带内匹配所做的折中设计,枝节匹配器主要是用于调谐),进而设计出满足客户指标的均衡器。
3 结束语将宽带匹配理论引入功率均衡器的分析设计之中,基于这些分析,设计了一个频段为6~18GH z 的功率均衡器的匹配网络。
电阻加载后的谐振枝节的特性对均衡器至关重要,也正是由于该谐振吸收枝节的引入,将引入失谐,则有必要对谐振枝节和输入输出端口进行匹配。
基于对谐振枝节特性、枝节间匹配网络及匹配约束理论的分析,设计出了一个频段为6~18GH z 微波均衡器的匹配网络。
参考文献[1]周东方,孙广祥,牛忠霞,等1大功率微波均衡器的分析和优化设计[J]1真空电子技术,2000,(2):1-21[2]苏光杰1微波功率模块M PM 的固态驱动模块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1(下转第40页)固-液相线区间升温速率,减少装炉量,减轻工装重量或更换部分不锈钢为石墨,减少工装的热容量以提高工件的升温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