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防御洪水方案》解读

合集下载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4.02.28•【文号】办防〔2024〕69号•【施行日期】2024.0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办防〔2024〕69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已经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2月28日关于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确保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防汛抗旱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领域重大安全风险,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三)基本原则1.坚持问题导向。

增强问题意识,立足国情水情,聚焦水旱灾害防御,奔着问题去、对准问题干,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在解决问题中推动水旱灾害防御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安全。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简本)前言长江流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由于流域广大地区暴雨洪水很大,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视长江防洪减灾工作,领导、组织广大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提高了防洪能力。

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以下简称《长流规》)和1999年批转的《水利部关于长江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流域的防洪减灾作了全面安排,在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快,尤其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流域水情、灾情、工情等发生了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布置了开展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的工作。

根据1998年10月水利部《防洪规划任务书》的安排及要求,结合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长江委编制完成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大纲》,并组织流域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开展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工作。

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重要水系之一,其流域防洪规划水利部已安排太湖流域管理局另行编制,本规划只纳入太湖流域的经济社会状况资料。

2005年1月19日~21日,水利部组织召开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审查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及特邀专家审查通过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本次规划是在《长流规》和其后开展的有关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特点:(1)通过调查、收集及测量,获取了流域最新的经济社会、水文、地形资料;(2)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及专题研究工作;(3)根据防洪出现的新情况,调整了规划思路;(4)利用新资料,开发新技术,贯彻新思路,提出防洪规划新成果。

2008年7月,国务院以国函[2008]62号文正式批复本规划。

1 流域防洪形势1.1 流域概况长江干流全长6300多km,流域面积约180万km2。

长江洪水应急预案

长江洪水应急预案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责任追究与奖惩
对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06
CHAPTER
预警分级
根据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将预警分为不同等级,如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
预警发布
一旦达到预警条件,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方式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根据预警等级,及时组织受威胁地区的人员转移,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人员转移
调动专业抢险队伍和资源,对受灾地区进行抢险救灾,减轻灾害损失。
抢险救灾
提高应急能力
应急预案需要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协作配合,可以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整体应急效率。
促进跨部门协作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宣传可以让公众了解洪水灾害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提升公众意识
02
CHAPTER
洪水灾害概述
洪水灾害是指由于大量降雨、融雪、冰凌等引发的江河湖泊的水位上涨,超过河道的承受能力,导致水患灾害的现象。
长江洪水应急预案实施与保障
建立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明确职责分工
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和有效协作。
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03
02
01
定义
根据洪水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可分为暴雨型洪水、融雪型洪水、冰凌型洪水等。

长江防洪体系与总体布局规划研究

长江防洪体系与总体布局规划研究

长江防洪体系与总体布局规划研究郭铁女;余启辉【摘要】长江防洪体系与总体布局研究是《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长江防洪现状及长期研究与规划实践,阐述了长江中下游、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防洪体系构成及防洪对策措施;介绍了长江洪水的蓄泄关系,重点阐明了中下游防洪总体布局.指出了三峡等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以及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和适应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长江防洪综合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3(044)010【总页数】6页(P23-27,36)【关键词】防洪体系;防洪能力;总体布局;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长江【作者】郭铁女;余启辉【作者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1 长江防洪基本情况长江中下游受堤防保护的11.81万km2的防洪保护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地面高程一般低于汛期江河洪水位5~6 m,有的低10余米,洪水灾害最为频繁严重,一旦堤防溃决,淹没时间长、损失大,特别是荆江河段,还将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毁灭性灾害。

因此,中下游平原区是长江流域洪灾最频繁最严重的地区,也是长江防洪的重点。

通过长期治理,特别是1998年大水后的防洪建设,长江流域基本建立了由堤防、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防洪非工程措施等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

目前长江中下游3 900余千米干堤已完成了达标建设,三峡工程运用后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江防洪能力大大提高。

然而,由于长江防洪问题复杂,其防洪能力与流域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不相适应。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沿岸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对防洪的要求也将愈来愈高,与现有防洪能力的矛盾愈加突出。

现阶段长江防洪仍存在以下问题:① 洪水来量超过中下游各河段的安全泄量,三峡工程虽有防洪库容221.5亿m3,但相对于长江中下游巨大的超额洪量,防洪库容仍然不足,遇1954年型大洪水,中下游干流还有约400亿m3的超额洪量需要妥善安排,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的防洪形势仍然严峻;② 防洪体系尚未完建,长江上游、中下游支流及湖泊堤防工程未达到设计标准,蓄滞洪区建设严重滞后,下游干流河道局部河势控制和调整工程尚未实施,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仍较落后,山洪灾害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等;③ 三峡及上游其他控制性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清水下泄导致长江中下游长河段、长时期的冲淤调整,对中下游河势、江湖关系带来较大影响,尚需加强观测,并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1]。

国务院批复《黄河防御洪水方案》

国务院批复《黄河防御洪水方案》

国务院批复《黄河防御洪水方案》
于澜;殷鹤仙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2014(36)5
【摘要】本刊讯近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防御洪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新划定了黄河上中下游洪水量级,明确了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思路,强化了流域防总职能。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其洪水防御关系全流域及黄淮海平原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多座重要城市,铁路、公路、油气等重要基础设施。

1985年国务院批转的《黄河、长江、淮河、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国发[1985]79号)中,对黄河防御特大洪水作出了安排,在历年黄河防御洪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防御洪水;国务院;黄河;批复;水库群联合调度;生命财产安全;黄淮海平原;洪水量级
【作者】于澜;殷鹤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
【相关文献】
1.长江防御洪水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J], 《水利信息化》编辑部
2.长江防御洪水方案获国务院批复 [J], ;
3.国务院批复黄河防御洪水方案 [J],
4.国务院批复长江防御洪水方案 [J],
5.国务院批复《黄河防御洪水方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简本)前言长江流域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由于流域广大地区暴雨洪水很大,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视长江防洪减灾工作,领导、组织广大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提高了防洪能力。

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以下简称《长流规》)和1999年批转的《水利部关于长江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流域的防洪减灾作了全面安排,在流域防洪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快,尤其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流域水情、灾情、工情等发生了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部布臵了开展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的工作。

根据1998年10月水利部《防洪规划任务书》的安排及要求,结合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长江委编制完成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大纲》,并组织流域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开展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工作。

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重要水系之一,其流域防洪规划水利部已安排太湖流域管理局另行编制,本规划只纳入太湖流域的经济社会状况资料。

2005年1月19日〜21日,水利部组织召开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审查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和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及特邀专家审查通过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本次规划是在《长流规》和其后开展的有关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特点:(1)通过调查、收集及测量,获取了流域最新的经济社会、水文、地形资料;(2)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及专题研究工作;(3)根据防洪出现的新情况,调整了规划思路;(4)利用新资料,开发新技术,贯彻新思路,提出防洪规划新成果。

2008年7月,国务院以国函[2008]62号文正式批复本规划。

流域防洪形势流域概况长江干流全长6300多km,流域面积约180万km2。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洪山区长江防汛预案

洪山区长江防汛预案

一、预案背景长江作为我国重要的流域之一,洪山区地处长江中游,面临长江洪水威胁。

为保障洪山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湖北省防汛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洪山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有效地应对长江洪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保障长江洪山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 减少洪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三、组织体系与职责1. 成立洪山区长江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区防汛工作。

2. 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汛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防汛工作任务。

四、防汛措施1. 预警预报(1)加强气象、水文监测,及时掌握长江洪水动态。

(2)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每一位群众。

2. 巡查防守(1)加强堤防巡查,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2)加强水库、涵闸、泵站等水利工程的检查和维护。

(3)做好行洪通道、河道清障工作,确保行洪畅通。

3. 人员转移安置(1)制定人员转移方案,确保转移工作有序进行。

(2)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

4. 应急救援(1)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2)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通信保障(1)确保防汛通信畅通,及时传递防汛信息。

(2)保障防汛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6. 防汛宣传(1)加大防汛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防汛意识。

(2)开展防汛知识培训,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五、应急响应1. 根据长江洪水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确保应急响应工作有序进行。

六、后期处置1. 洪水过后,开展灾情评估,及时上报灾情。

2. 组织开展救灾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3. 修复损坏的堤防、水利设施等,提高防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第l7卷第6期1998年l2月f黄i成国铹蚜罨,铂2中T,f岩石力学与工程Ch~=eseJ.口rⅡ{.cMechan{e~and昂ineeT~=917(6):701~7O4De口..1998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7口(中白世伟谷志孟武汉490071)f,33I/T2.2历史在刻记本世纪1931年,1954年长江的大洪水之后,无疑还将铭记1998年的全流域大暴雨,大洪水,大决战.在与洪魔搏斗的抢险中?在堤防溃口的求生中,在扒口行洪的转移中,人们在深思,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这场空前的大恶战缘自于何?l据此,本文欲就其成因及其发展势态予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发展态势分析长江由60多条主支流和5O多个大小湖泊构成-全长愈6300km,流域面积1.8×10ekm.,是世界第三大河.她流经全国l9个省,市,自治区,滋润着全国115的土地,挠灌着全国114的耕地,哺育着全国1/3的人口,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每当汛期来临,滔滔洪水日夜不停地冲击堤岸,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吞噬岸滨富绕美丽的家园之时,也叫人们心惊胆寒,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麻烦.从本世纪长江中下游已发生的三次全流域大洪水看.酿成洪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1)集中降雨量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形成恶性降雨组合加之上压下顶,泄洪不畅,造成了洪峰重叠追加.居高不下的局面.以1998年为例口],自6月12日起,长江流域曾出现过8次大范围的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一次是6月12~27日,江南大部份地区暴雨频繁.江西,期南安徽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l倍多,江西北部多2倍多.一次是7月4~25日,长江三峡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和其他沿长江地段.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0.5至2倍.一次是7月末至9月上旬,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高出2~3倍.受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了第三次全流域性大洪水.7月份长江中下潞主要的洪量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X10.m.,比1954年多45×10.m.,汉口站16’t.8×l0.ml,比1954年多l2×10.m..长江上游地区的多次长时间的持续性强降雨,加之清江,汉江和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多次大洪水的相追,相加,相叠.鄱阳湖水系信江,修河,馓河和抚河均超1998年10月7H收劲来稿.作者白世伟简舟一男,57岁,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现任所长,研兜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702?岩石力学与工程1998年历史高水位的”水坝型”顶托.造成泄洪缓慢.水位高居不下,是形成此次长时间高水位的直接原因.(2)无序围垦,无章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行,蓄洪能力减弱,使得酿成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加大,抗洪减灾的能力降低.据195;’年调查统计r,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还只有36.38x10’kin21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只有l0,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到了73+9dx10km.30年阿,森林覆盖率降低了12.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7.56x10’km..何况这种情况继续发展.植被破坏的结果,必然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江水泥沙量的增加,河床的淤积抬高,径流量的减小和水位的增高.据统计,从1949~1988年的40a间,由于肆意围垦和淤积,洞庭湖的总面积由4350km减到了2145km;鄱阳湖的湖面缩小了1/5)湖北省l066个面积超过0.5km的湖泊只剩下了300个,湖泊面积减小了6OOOkm{江苏省湖面损失了l600km…….帅a阿,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总共减少了10OOOkm.,相当原有湖泊面积的45.5,丧失了35X19m的蓄洪能力,几乎为在建三峡水库1.63倍的防洪库容量.此外,严重的水土流失,还使长江流域塘堰的总库容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了库容的l/d~1/6.总之,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50Xl09m.的库容损失,相当于长江沿线d0个分蓄区的库容.所以说,这是造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又一重要原因.(3)大堤设防标准偏低.堤防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堤基地层复杂,又没有进行有针对的加固处理,是形成漫溢和渗漏,管涌,掼堤的根源之一.据了解,大多数堤防的设计,是以当地多年的实地平均水位为标准进行的,只有少数重要干堤,是比照1954年的最高洪水位设计的,这也就是说,大多数堤防防洪标准为l0~20a一遇.重要干堤为50~1O0a一遇.“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据荆江险要之最的监利县县志所记r:”全县拥有堤防长516.27km,其中荆江大堤d7-50km,长江干堤96.65km”;1990年荆江大堤和长江大堤的堤身断面比1949年前分别增大1倍和1.4倍,堤顶高程分别增高了3~4111”I其中剂江大堤.堤顶高程达39.35~41-95m,长江干堤的堤顶高程有52.5oA超过1954年当地实有最高水位2111以上,47.5超过l~2m”.而1998年的最高洪峰水位监利站为38.31m,比1954年高出了1.25m,说明设防标准仍然偏低M.此外,由于现有堤防大都是原有堤防通过逐年加筑培修形成的,层面阿的整合和基底的加固,一般都难到位?加之沿江二元结构地层的多变性和白蚁,螯虾,蛇类等动物穿凿和淘挖等等,为堤防工程防洪挡水时产生脱坡,崩岸,掼I=l提供了内在条件,这是形成洪涝灾害又一原因.(d)高新技术投入不足,对险情隐患尚无准确可靠的预测预报手段,不能做到防范于末然,出现险情全靠水来土挡的土办法处理,费工费时,延迟时机.从目前对付长江洪魔的对策,方法和技术看,大都属于历年防汛抗洪中积累总结出来的老办法,老技术.如全线布阵大兵团作战护堤的人海战术I坦表拉阿式排队巡查与水下触摸探测的土方法’苣险}水来土挡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土技术抢险等等.这些方法,技术,虽然行之有效,并且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但大量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会贻误时机,造成失误.在1998年6月9日至9月中旬的抗洪斗争中,现代高新技术成果——星云图一,水位滇进模型”,”因特阿”的应用,使人们预先得知未来水情,f~JT”心中有数,赢得了宝贵的第l7卷第B期白世伟等.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71)3?时间,并对有限的库容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错峰调度,避免了片面性,盲目性以及靠人车传递情报资料的时间失误,取得了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在防汛抗洪中,有些高新技术成果,如探地雷达,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回声测量仪,井下摄影和4堵漏剂与丙凝等等虽为抗洪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由于缺乏对堤防工程结构状态及其相关力学特性与加固处理效果的相应研究,尚未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和效果,其主要原因是:(1)科技工作者平时没能把高新技术在防汛抗洪中的应用提到应有的位置,没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试验及应用研究,缺乏足够的技术与经验贮备.如对高水位状态下,堤防工程的渗透,散畏,管涌机理及其形成环境缺乏系统的研究,不敢胃然行事.(2)防汛抗洪,事关重大,防汛工程险情的探测诊断和抢险加固,要求快速,敏捷,可靠,不能有任何失误.风险大,科技人员有思想压力,不敢胃然进行尝试推广.(3)防汛抗洪,属公益性事业,专用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范围有限,缺乏支撑性投入,驱动力不足.(d)由于高新技术投入不足,既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也不能实现快速及时有效抢救.纵观历史肴现在,自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96a闻,共发生洪灾214次,平均10a一次}1921年至1949年的28a间,共发生洪灾11次,平均2+5a一次}1990年至1996年的7a间,共发生洪灾5次,平均1.da一次.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干流洪灾发生的频数在逐年增加,而且,越到现代,频率越高,发展势头令人担扰,如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必将危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堪设想的恶果.总结过去想未来,在洪涝灾害一时难于根除的今天,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洪技能是必要的.在面对21世纪,举步迈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今天,要大力进行防讯抗洪技术的创新,这也是我们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2对策与建议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形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原因,除气候异常,集中降雨量大之外,还与强调眼前的局部利益,无视流域规划,强1Bj改造自然,导致流域内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泥沙剧增,蓄洪能力锐减,堤防质量低下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根除洪涝灾害,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提出了标本兼治,根治水患的32字指导原则,并作了相应的部署,但它的落实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并非三年五载所能,因此,防汛抗洪乃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任务.为改变当前被动防汛抗洪的局面,本着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积极抢险的精神,为提高防汛抗洪技能,我们从岩土力学的观点与岩土工程稳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科学防汛抗洪的对策与建议:(1)长江干堤的分区,分段评价与归类研究即通过综合研究由各种技术手段获得的堤身,堤基,河床及邻近地层的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沿线干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分区段进行评价和归类,将之分成加固治理和探测技术研究的紧急,重要,欢重要和一般地段,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2)长江干堤地层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开发研究,即建立以岩土力学,工程地质理论以及地层勘探资料为基础的沿江堤防工程体系浅部地层信息系统.?704?岩石力学与工程1998正(3)长江干堤堤身,堤基险情的快速探测与诊断技术研究.即通过研究力争在以后的洪水灾害来临时,在各种重大险情出现之前,能在大范围内以低廉的成本进行准确可靠的探测和预警预报,提前采取防范响应.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稳情的出现. (4)长江干堤堤身,堤基险情的快速整治加固材料及相应处理技术研究.即通过研究,使长江干堤已出现的险工险段和重要战略地段得到全面综合治理和有效加固.在以后汛期来临时,使可能出现的堤岸软化崩塌,散漫和管涌等险情可以快速加固处理,疏导和封堵I可能出现的溃口,崩岸等地段可以快速抢救和有效修复{沿线水毁工程在灾后能得到有效恢复.(5)汛后水治工程建筑物的安全评价及整治对策研究,即建立水治建筑物安全评价方法,使沿线水毁工程在灾后能得到有效恢复.(6)建立防洪工程专家系统.即建立防洪工程类别,工程险情评价,险工险段治理对策和洪水期阿险工险段排险措施等功能的系统,以便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直观的资料系统和科学决策依据.3结论从我们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看,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把诸如浅层地震仪,高密度电法仅,声波探测仪,探地雷达,核子密度仪,孔隙水压计,光电测压计,钻孔摄影仪,滑动测微计,钻孔测斜仪等众多的先进仪器及各种快速加固材料和相应的加固处理技术应用于防汛抗洪实践,改变当前防洪抗洪的被动局面是完全可能的.参考文献l金辉.长江.我为你哭泣.南方日报.1998.&142湖北省致协l资源环境委员会.关于今年我省hhneng (h’ofBoe,k4”岛”J】lf础_拓^e韶∞d舯of隅钟8,4430071)。

解析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新成果

解析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新成果

收稿日期:2006-06-10作者简介:陈肃利,男,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规划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6)09-0016-03解析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新成果陈肃利 胡维忠(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湖北武汉430010)摘要: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构建长江和谐防洪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阐述了1998年大水后编制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对《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中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继承和发展,从规划思路、防洪区的划分和防洪标准的确定、各类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等方面,解析了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新成果。

关 键 词:防洪规划;必要性;新成果;长江流域中图分类号:T V212.4 文献标识码:A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共有人口4.2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4%;G DP 3.18万亿元,占全国的36%。

由于流域广大,地区暴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导致洪涝灾害频繁、严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长江流域的重要经济地位和艰巨防洪治理任务,决定了长江防洪治理事关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1 修订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必要性1998年以前最近一次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工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编制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时开展的,其成果反映在1990年9月由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以下简称《长流规》)中。

《长流规》编制以来,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国家加大了以堤防加固为重点的长江防洪建设的投入,1998~2004年期间,共安排投资约76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33亿元)加高加固了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堤防5341km ,使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达到了规划标准;对长江中下游1400余处圩垸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恢复水面面积2900km 2,恢复调蓄容积约130亿m 3;对部分干支流河道、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进行了整治及清淤疏浚;开工建设了紫坪铺、皂市、江垭、港口湾、廖坊、大房郢等一批具有防洪作用的水库,对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加强了重点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和重点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进行了长江上游“五江一河”和其他重要支流的堤防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长江洪水调度方案

长江洪水调度方案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文件国汛[1999]10号关于印发长江洪水调度方案的通知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79号文确定的长江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和长江防洪工程现状,对国家防总印发的《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调度方案》进行了修改,制订了《长江洪水调度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江防汛总指挥部要精心调度,沿江各省(市)要顾全大局、团结治水,共同做好长江的防汛工作。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五日主题词:长江洪水方案通知抄报:国务院。

抄送: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省(市)人民政府,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

附件:长江洪水调度方案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79号文件批准的长江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和防洪工程现状,制订长江洪水调度方案如下:一、调度原则充分发挥河道的泄洪能力和干支流水库拦洪错峰作用;当控制站水位接近分洪水位时,首先扒开洲滩民垸扩大行洪能力;遇超过河道泄洪能力洪水时,相机运用蓄滞洪区分蓄超额洪水,确保重点堤防、地区和城市的防洪安全;遇特殊情况,采取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洪灾损失。

二、调度运用(一)荆江河段1、当沙市水位达到44.67米(冻结吴淞高程,下同),并预报继续上涨时,扒开荆江两岸干堤间洲滩民垸行洪,同时做好荆江分洪区北闸防淤堤的爆破准备。

2、当沙市水位达到45.00米,并预报继续上涨时,视实时洪水大小和荆江堤防工程安全状况,决定是否开启荆江分洪区进洪闸(北闸)分洪。

北闸分洪的同时,做好爆破腊林洲江堤分洪口门的准备。

在国家防总下达荆江分洪区人员转移命令时湖南省接守南线大堤。

在运用荆江分洪区分洪已控制沙市水位后,应视水情状况适时关闭进洪闸,保留蓄洪容积,以备下次洪峰到来时分洪运用。

3、当荆江分洪区进洪闸全部开启进洪仍不能控制沙市水位上涨时,则爆破腊林洲江堤口门分洪;同时做好宛市扩大区与荆江分洪区联合运用的准备。

长江防总防汛应急预案

长江防总防汛应急预案

长江防总防汛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长江流域防洪安全,减轻洪水灾害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防总有关防汛应急预案、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流域气象水文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长江流域范围内因洪水引起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和防洪减灾工作。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洪水灾害损失。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实行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地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分级负责制。

(3)预防为主,综合防范。

注重洪水风险防控,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4)协调联动,快速反应。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之间、部门之间要密切协作,迅速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应对洪水灾害。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负责全国范围内的防汛抗旱工作,对长江流域防洪安全负总责。

国家防总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2 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长江防总)负责长江流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执行国家防总的决策部署。

长江防总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3 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长江流域各省级、地市级、县级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抗旱工作。

2.4 专业抢险队伍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需要,组织消防、武警、军队、地方专业抢险队伍和社会力量参与防汛抗旱工作。

三、预防预警3.1 气象水文监测各级气象、水文部门要建立健全洪水监测预警体系,实时监测天气、水文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2 风险评估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定期开展洪水风险评估,明确重点防御区域和措施。

3.3 预案编制与修订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编制和修订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分工。

3.4 宣传教育培训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加强防汛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公众防洪避险意识。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该体系的建设始于20世纪中期,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防洪工程体系。

以下是关于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相关介绍。

一、背景与意义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之一。

长江流域面积广阔,涵盖了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

然而,长江流域也是中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的汛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高度重视防洪工程建设,通过建设堤防、水库、分洪工程等措施,形成了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这一体系的建设对于保障长江流域及全国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战略意义。

二、建设历程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始于20世纪中期,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初步建设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在长江流域建设堤防和分洪工程等基础防洪设施,初步构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工程体系。

2.全面建设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国家加大了对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了中上游地区的水库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工程布局。

3.提升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长江流域的防洪形势更加严峻。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防洪工程和洪水管理项目,包括堤防加固、水库除险、河道整治、水文监测等。

三、构成与功能长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主要包括堤防、水库、分洪工程、护岸工程和水文监测系统等五大部分。

1.堤防:堤防是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设施之一,用于防止洪水泛滥和保护沿岸城市、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长江流域的堤防线长达数千公里,包括各级堤防和民垸堤防。

2.水库:长江流域拥有众多水库,用于调节洪水流量、减轻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长江洪水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应运而生。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主要包括洪水调度、堤防治理、水库建设以及流域规划等方面。

其中,洪水调度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

根据长江流域的特点和水文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洪水调度方案,及时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通过对上游泄洪进行调控,可以将洪峰推迟或分流,减少下游的洪水量,降低洪灾风险。

另外,长江流域的堤防治理也是防洪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长江沿岸堤防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下游地区的洪水防范能力。

因此,加强堤防的监测和管理工作,修复和加固堤防,确保其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防洪能力,对于维护下游地区的安全至关重要。

除了洪水调度和堤防治理外,水库建设也是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设水库,可以调节长江的水流量,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同时,水库还可以作为蓄水源,提供后备水源供应,解决旱季的用水需求。

因此,在规划长江流域防洪工程时,应适当考虑水库的布局和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流域规划也是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流域规划是指对整个流域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政策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通过流域规划,可以统一管理和利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流域规划还可以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洪水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威胁。

总而言之,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理的洪水调度、堤防治理、水库建设以及流域规划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提高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希望长江流域的防洪规划能够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作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解读李换平;韩瑞丽【期刊名称】《山西水利》【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50-51)【作者】李换平;韩瑞丽【作者单位】山西省水利厅政法处,山西太原 030002;山西省水利厅渔业局,山西太原 0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于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7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公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八章,六十六条。

它是我国防治洪水工作的基本法律,是调整防治洪水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强制性规范,为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一、总则总则,共八条,规定了立法目的、防洪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等。

主要内容包括:(一)立法目的:“为了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二)防洪工作的基本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

江河、湖泊治理及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原则:应当符合流域综合规划,与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相结合原则。

防洪费用的筹集原则: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承担相结合。

(三)防洪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流域或者区域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

(四)各级人民政府在防洪工作中基本职责的规定,防洪工作管理体制的规定。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二、主要内容第一章:总则,共8条。

主要对立法目的、防汛工作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等重大问题作了规定。

第二章:防洪规划,共9条。

防洪规划的定义、分类及与其他规划的相互关系,防洪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编制基本原则;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入海河口整治规划的审批程序,防洪规划保留区制度,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等。

《长江防御洪水方案》解读-16页精选文档

《长江防御洪水方案》解读-16页精选文档
3.2 长江流域防洪体系构成
堤防工程 重要防洪水库
蓄滞洪区 河道整治工程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3.2.1 防堤工程
3.2.2 重要防洪水库
长江流域堤防包括长江干堤、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洞庭湖区、潘阳湖 区、城市堤防等,总长为64000km,是长江防洪的基础。目前,长江中下 游3900余km干流堤防已基本达标。其中,荆江大堤、无为大堤、南线大堤、 汉江遥堤以及沿江全国重点防洪城市防堤为1级。
长江洪水发生时间一般年份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各支流洪峰相互错开,中下游干流可顺序承泄干支流洪水,不致形成大洪水,但遇气候异常, 干支流洪水遭遇,易形成区域性或流域性大洪水。
2.流域洪水大事件
最大的长江洪水发生于1870年 (清同治九年),当年7月上旬, 嘉陵江上游和重庆到宜昌之间连续 降雨七昼夜,出现了800年以来最 大的洪水,至今仍保持历史最高纪 录。
损失最惨重的洪灾发生于 1931年,气候反常,长时间降雨, 造成全国性的大水灾,是20世纪受 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年。当 年路透社称这次洪灾为“最近一个 世纪所未曾有过的大惨剧”。
最大的区域性特大洪灾发生 于1935年,后来人们回忆当时大暴 雨是这样描述的:“雨下得天昏地 暗,如瓢泼、如桶倒,人眼都睁不 开,宜昌街上积水达半人深。”
目前,长江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12万座,总库容约3588亿m3, 以三峡水库为骨干的重要大型防洪水库总防洪库量达627亿m3。
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m3,分别对城陵矶地区进行防洪补偿调度 库容、对荆江河段进行防洪补偿调度库容和防御特大洪水的库容三部分。
(1)长江上游水库工程体系
上游干流从梨园到彭水等重要水库, 除承担所在河流的防洪任务外,还配合 三峡水库承担长江中下游防洪任务。

长江防御特大洪水方案(1985)

长江防御特大洪水方案(1985)

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关于黄河、长江、淮河、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报告的通知(国发[1985]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水利电力部《关于黄河、长江、淮河、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防御各大江河可能发生的特大洪水,是一件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绝不可掉以轻心。

应当看到,建国以来我们虽然进行了大规模的江河整治,各大江河的防洪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于特大洪水,现在还不能完全控制。

在遭受难以抗御的特大洪水袭击的情况下,为了保全大局,减少损失,适时地采取分洪、滞洪措施是必要的。

对此,各有关地区要事先做好准备。

要认真研究并落实分洪区、滞洪区的特殊政策,调整生产结构,积极研究试行防洪保险或防洪基金等办法。

对于分洪区、滞洪区内的安全设施、房屋型式及预警通讯建设,要及早安排好。

要严格制止盲目围垦湖泊、洼地,对于应该返回还湖的,要抓紧落实。

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向分洪区、滞洪区广大干部和群众说明小局服从大局的道理,要求在大洪水面前,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坚决服从各级防汛指挥部的调度。

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加强组织纪律性。

对于不服从调度命令,阻碍行洪的,要严加惩处。

对于报告中防御特大洪水的具体部署,公开宣传报道要慎重,报道时机由水电部提出,报国务院确定。

1985年6月25日一、黄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又是一条经常发生洪水泛滥,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建设的河流。

在历史上,黄河曾经二十六次大改道,一千五百多次决口。

一六四二年〈明崇祯十五年〉黄河决口,当时开封三十七万人口,死亡三十四万人。

一九三三年黄河下游决口五十四处,冀、鲁、豫等省六十七个县受灾,灾民三百六十万人。

一九三八年国民党在河南省郑州花园口扒口,淹没五万四千平方公里,受灾一千二百五十万人,死亡八十九万人。

一九五八年,黄河郑州花园口站出现了二万二千秒立米的特大洪水,有的堤段洪水与堤顶齐平,郑州黄河铁路大桥被冲毁。

长江地区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长江地区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长江地区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确保长江地区在防洪防汛期间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应对各类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编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加强防洪防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防汛能力。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健全防洪防汛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

(4)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迅速组织抢险救援。

二、组织指挥体系2.1 成立防洪防汛应急指挥部成立由地方政府、水利、气象、公安、消防、卫生、交通、民政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防洪防汛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和协调防洪防汛工作。

2.2 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2)组织实施防洪防汛应急措施,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4)组织抢险救援,协调调度各类资源。

(5)组织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3 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应急值守,协调各部门落实指挥部决策部署。

三、预防预警机制3.1 监测预报(1)水利部门要加强洪水、暴雨等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向指挥部报告预测结果。

(2)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天气变化的监测,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3)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的监测预警。

3.2 预警级别根据灾害风险程度,预警级别分为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3.3 预警发布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监测预报结果,适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各级部门和公众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四、应急响应4.1 响应级别根据预警级别,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Ⅳ级、Ⅲ级、Ⅱ级、Ⅰ级。

长江防洪防旱应急预案

长江防洪防旱应急预案

长江防洪防旱应急预案1. 背景介绍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承载着丰富的水资源和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

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对沿岸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长江流域的洪水和干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长江防洪防旱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长江防洪防旱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流程,以及其中的关键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

2. 预案制定流程长江防洪防旱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多个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和专家的参与。

具体流程如下:2.1 问题调研与分析针对长江流域的洪水和干旱问题,有关部门和专家组织调查研究,分析历史数据和趋势,了解潜在的危险因素和灾害形势。

2.2 制定预案目标和原则根据问题调研结果,制定长江防洪防旱应急预案的总体目标和制定原则,明确预案的意义和工作重点。

2.3 制定预警指标和预警系统基于数据分析和灾害趋势,制定预警指标,在长江流域划定不同的预警等级,并建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水情和气象情况,预警发布及时准确。

2.4 制定防洪和防旱措施根据预案目标,制定具体的防洪和防旱措施,包括加强堤防巡查与修复,提升水库调度管理能力,加强流域抽水灌溉管理等。

2.5 制定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长江防洪防旱应急响应机制,明确不同预警等级下的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单位,协调各方资源,及时应对灾害发生。

2.6 预案修订和演练定期对长江防洪防旱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演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

3. 关键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长江防洪防旱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针对性的措施和响应机制。

以下是其中的关键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的介绍:3.1 防洪措施•加强堤防巡查与修复:建立堤防巡查制度,加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修复堤防损坏情况。

•提升水库调度管理能力:优化水库调度规划,提高水库蓄水能力,合理安排洪水泄洪,控制洪峰流量。

•加强流域抽水灌溉管理:强化对沿江农田的水利设施和抽水设备的管理,合理调度和使用水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湖口河段
湖口水位低于 20. 50 米时,充分利用河湖泄蓄洪 水。 湖口水位达到 20. 50 米并预报继续上涨,视实时 水情工情,相机运用河段内长江干堤之间、鄱阳湖区洲 滩民垸行蓄洪水。 预报湖口水位将达到 22. 50 米并继续上涨,首先 运用鄱阳湖区的康山蓄滞洪区分蓄洪水,相机依次运用 鄱阳湖一般蓄滞洪区、华阳河蓄滞洪区分蓄洪水。 鄱阳湖五河发生洪水时,充分发挥各支流水库的拦
《长江防御洪水方案》解读
资料来源:长江水利网
1
流域洪水特征 流域洪水大事件
防洪工程体系
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3.2.4
河道整治工程
2
3
3.1 3.2
3.2.5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4 5
5.1 5.2
防御洪水原则 防御洪水安排
长江上游 长江中下游
长江流域防洪体系构成
3.2.1
3.2.2 3.2.3 堤防工程 重要防洪水库 蓄滞洪区
损失最惨重的洪灾发生于
1998年,在三峡工程开工建设期间, 长江当年遭遇百年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 洪湖水,国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量,开展
1931年,气候反常,长时间降雨,
造成全国性的大水灾,是20世纪受 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年。当 年路透社称这次洪灾为“最近一个 世纪所未曾有过的大惨剧”。
近3个月的抗洪抢险。也就是在当年,国务
充分利用河道下泄洪水,调度运用三峡和上游水库联合拦蓄洪水,适时运用清江梯级水库错峰,相机运用荆江两岸干堤间洲滩民垸行蓄洪水,控制沙市水 位不超过44.50m,清江、沮漳河发生洪水时,充分发挥隔河岩、水布垭、漳河等水库的拦洪、削峰作用,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2.城陵矶河段
城陵矶水位低于33.95m时,充分利用河湖泄蓄洪水。 预报城陵矶水位将达到33.95m并继续上涨,视实时水情工情,相机运用河段内长江干堤之间、洞庭湖区洲滩民垸行蓄洪水。 预报城陵矶水位将达到34.40米并继续上涨,调度运用三峡等水库联合拦蓄洪水,以控制城陵矶水位不高于34.40米 。 当三峡水库对城陵矶地区的防洪补偿调度库容用完后,预报城陵矶水位仍将达到34.40米并继续上涨,视实时水情工情,相机运用重要蓄滞洪区、一般蓄滞 洪区分洪,控制城陵矶水位不高于34.90米 。 洞庭湖四水发生洪水时,充分发挥各支流水库的拦洪作用,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 洞庭湖四水尾闾控制站水位超过其控制水位,危及重点垸和城市安全,可先期运用四水尾闾相应蓄滞洪区。
当发生设计标准内洪水时, 加强工程防守,充分利用河道下 泄洪水,合理利用三峡及其他干 支流水库拦洪、错峰,适时运用 洲滩民垸行蓄洪水,相机运用流 域内重要和一般蓄滞洪区分洪, 确保防洪安全。
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兼顾洪水资源利用。
5.防御洪水安排
5.1 长江上游
当川渝河段发生设计标准内洪水时,充分利用河道下泄洪水,适当运用金 沙江下游溪洛渡和向家坝、岷江瀑布沟、嘉陵江亭子口等干支流水库拦洪、削 峰、错峰、减轻宜宾、泸州、重庆等重要城市的防洪压力。
4.防洪洪水原则
蓄泄兼筹,以泄为主;江湖两利,左右 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
1
局部服从全局、兴利服从防洪。
2
4
3 5
当发生设计标准以上 洪水时,充分利用水库拦 蓄,适当启用荆江分洪区 及蓄滞洪保留区,视情况 采取局部河段适当超防洪 控制水位运行、扩大河道 泄洪能力等措施,保障重 点防洪目标安全,最大程 度减轻洪灾损失。
6
洪水资源利用
1.流域洪水特性
峰高最大 陡涨渐降洪水 中下游洪水峰高最大 持续时间长

暴 雨 和 冰 雪 融 化
重 庆
宜昌

大 通
武汉


宜宾

湖口
洪 水 和 潮 汐

乌 江
洞庭湖
潘阳湖
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长江上游金沙江洪水由暴雨和冰雪融化共同形成,宜宾以下依次接纳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等主要支流洪水,形成 宜昌峰高量大、陡涨渐降型洪水。长江中下游承接长江上游、洞庭湖、汉江、潘阳湖等洪水,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其中大通以下受洪水和潮汐双重影响。 长江洪水发生时间一般年份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各支流洪峰相互错开,中下游干流可顺序承泄干支流洪水,不致形成大洪水,但遇气候异常, 干支流洪水遭遇,易形成区域性或流域性大洪水。
工业
发电
农业
航运
生态
观向 家 坝
泸州 宜宾
朱沱 北碚 重庆 武隆
三 峡 水 沱 林
枝城 城陵矶
长江
乌 江
彭 沙 思
总库容1000亿立方米
调节库容460亿立方米
防洪库容360亿立方米 装机库容7600亿立方米
构皮滩
(2)长江中上游水库工程体系
中下游主要支流上的从丹江口到廖坊等重要水库除承担所在河流的 防洪任务外,还配合减轻长江干流的防洪压力。 在建和近期拟建的具有防洪作用的重要大型水库有乌东德、白鹤滩、 两河口、双江口、易冲桥、浯溪口等。
当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发生设计标准内洪水时,充分利用 河道下泄洪水,适时运用支流水库拦洪、削峰、错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当发生设计标准以下洪水时,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库拦 蓄洪水,采取必要措施,保障重要城市和防洪工程安全。
5.2 长江中下游
(1)发生设计标准内洪水
1.荆江河段
3.2.1 防堤工程
长江流域堤防包括长江干堤、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洞庭湖区、潘阳湖 区、城市堤防等,总长为64000km,是长江防洪的基础。目前,长江中下 游3900余km干流堤防已基本达标。其中,荆江大堤、无为大堤、南线大堤、 汉江遥堤以及沿江全国重点防洪城市防堤为1级。
3.2.2 重要防洪水库
目前,长江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12万座,总库容约3588亿m3, 以三峡水库为骨干的重要大型防洪水库总防洪库量达627亿m3。 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m3,分别对城陵矶地区进行防洪补偿调度 库容、对荆江河段进行防洪补偿调度库容和防御特大洪水的库容三部分。
2.流域洪水大事件
最大的长江洪水发生于1870年 (清同治九年),当年7月上旬, 嘉陵江上游和重庆到宜昌之间连续 降雨七昼夜,出现了800年以来最 大的洪水,至今仍保持历史最高纪 录。 1954年,长江当年发生了百年罕见的 全流域大暴雨洪水。此次水灾的雨期之久, 洪峰来势之猛,洪水水位之高,汛期之长, 灾区范围之久,均为历史记录上所罕见。 也正是1954年的大水,加快了中共中央高 层对长江流域规划的三峡工程的研究。
院做出了全面加强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的重 大部署。
最大的区域性特大洪灾发生 于1935年,后来人们回忆当时大暴 雨是这样描述的:“雨下得天昏地
暗,如瓢泼、如桶倒,人眼都睁不
开,宜昌街上积水达半人深。”
3.防洪工程体系
3.1 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目前长江上游初步形成了由干支流水库、河道整治工程、
(1)长江上游水库工程体系
上游干流从梨园到彭水等重要水库, 除承担所在河流的防洪任务外,还配合 三峡水库承担长江中下游防洪任务。
紫坪铺
白龙江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碧 宝 珠 寺 亭子口
锦屏一级 二
雅 砻 江

瀑 布 大渡河 沟
岷 江 高场

小得石
梨 园
阿 海
金 安 桥
龙 开 口
金沙江
鲁 地 拉
丹江口
汉 江
宜 昌

洞庭湖

武汉
修水
九 江
湖 口
水 布 垭
隔 河 清江 岩 江垭
澧水 沅水 资水
柘林
鄱阳湖
皂市 五强溪 柘溪
峡江
赣 江
廖坊
抚 河
万安
3.2.3 蓄滞洪区
长江中下游干流沿岸设有42处蓄滞洪区,总面积约为1.2万km2,有效 蓄洪容积为589.7亿m2,其中,重点蓄滞洪区1处,为荆江分洪区,重要蓄 滞洪区12处,一般蓄滞洪区13处,蓄滞洪保留区16处,支流滁河流域安排 了4处蓄滞洪区。
3.2.5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
1998年大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干堤之间严重阻碍行洪的洲滩民垸、 洞庭湖区及潘阳湖区部分洲滩民垸进行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建设,共 平退了1461个圩垸,迁移了1.64万户、241.64万人。 经圩垸平退和连圩并圩后,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内仍有洲滩民 垸406个,洲上人口约130万人,总面积约2500km2;洞庭湖区及潘阳湖区 还有万亩以上圩垸133个,人口59.77万人。
3.2.4
河道整治工程
长江中下游干流以控制河势和防 洪保安为重要目标,开展了较大规模 的河道治理。 近60余年来,中下游干流开展了 较大规模的护岸工程、下荆江系统栽 弯工程、部分分汊河段堵汊工程等河 道治理工程,共完成护岸1600余km, 抛石9100余万m3,修建丁坝685座,各 类沉排约520万m2。 经整治,中下游干流河势基本得 到控制,总体较为稳定,部分河段崩 岸较为严重,局部河段河势处于调整 之中。
2.城陵矶及以下河段
运用重要和一般蓄滞洪区仍不能控制水位上涨,运用蓄滞洪区保留区分蓄洪水。 运用蓄滞洪区保留区后,仍不能控制城陵矶、汉口、湖口水位上涨,适当抬高干流1级及2级堤防运行水位,加强工程巡查、防守、抢险,并采取必要措施, 保障重要保护对象防洪安全。
6.洪水资源利用
洪水资源化的理念:
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把根据防洪形势、气象水文 预报,综合考虑水资源、水生态等需求,经有管辖权的防 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可采取汛期 适当蓄水、汛末提前蓄水、流域调水补水等措施,合理利 用洪水资源,把洪水变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水资源。
1.荆江河段
荆江河段发生100年一遇以上、1000年一遇以下洪水时,充分利用三峡等水库联合拦蓄洪水,控制枝城最大流量不超过80000m3/s立方米每秒。视实时水情 工情,依次运用荆江分洪区、涴市扩大区、虎西备蓄区及人民大垸蓄滞洪区分蓄洪水,控制沙市站水位不超过45.00m,保证荆江两岸干堤防洪安全,防止发生 毁灭性灾害。 发生1000年一遇以上洪水,视需要爆破人民大垸中洲子江堤吐洪入江,进一步运用监利河段主泓南侧青泥洲、北侧新洲垸等措施扩大行洪;若来水继续增 大,爆破洪湖西分块蓄滞洪区上车湾进洪口门,利用洪湖西分块蓄滞洪区分蓄洪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