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建安风骨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风骨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风骨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风骨名词解释: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建安风骨建安诗坛,指汉末魏初时期诗歌。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

一.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

借古题写新事,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却用悲凉苦恨之调。

二.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大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

如《短歌行》写得高远阔大,有君临天下之气度,与坚若盘石的信心和意志,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一.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

如《燕歌行》全诗清词丽句,情思婉转,缠绵动人,准确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漫漫长夜中牵念夫君的无限情意。

二.曹丕的抒怀之作,写得清俊悲凉,带有拟作性质,然更主要的是藉以抒发战乱中的一种苍凉情怀。

三.抒发志向记叙军旅的作品,如《黎阳作》气势高昂却亚于曹操。

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一.王粲诗歌的艺术特点在于抒情深切,慷慨悲凉,文辞秀丽,局面阔大,抒情深切不但指情语凄婉动人,而且指诗中景物描写都笼罩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

海西诗风课件:建安风骨

海西诗风课件:建安风骨

成机抒,成一家风骨。’”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崔
颢“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宋严羽《沧浪诗话》 谓“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谓“近世选唐诗者, 独高棅《唐诗正声》颇重风骨,其格最正”;王世
贞《艺苑卮言》云:“《连昌宫辞》似胜《长恨》,
非谓议论也,《连昌》有风骨耳”;清毛先舒《诗 辩坻》谓“嘉州轮台诸作,奇姿杰出,而风骨浑 劲”;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谓“庚子山才华富有, 悲感之篇,常见风骨”;翁方纲《石洲诗话》云:
时忧国,其情感尤为强烈,且自觉接受汉代诗歌影响,
故仍呈现慷慨多气、明朗劲健的动人风貌,并不显得雕 琢纤巧。
建安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形成
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在诗歌史上具
有深远影响,被后人尊为典范。 西晋诗声色渐开,讲究排偶、藻采,雕琢气息渐 浓,比较缺少爽朗动人的情感力量。东晋玄言诗多以 《老》《庄》理语入诗,表现士人夷泰心情,情感寡
“陈伯玉峍兀英奇,风骨峻上。”
可见“风骨”影响之深远、之巨大。
第九课: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也称汉魏风骨,指汉魏诗歌爽朗有力的动
人风貌。源自陈子昂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汉代 乐府诗语言质朴,不事雕采。无名氏古诗和传为苏武、 李陵所作的离别诗,虽较乐府诗多文人气息,但仍自然 浑成,难以句摘;其情感表现或委婉深沉,或奔放激烈, 都富于感染力量。至建安时期诗作,虽已开始从事华藻, 注意字句锤炼和景物描写,但因当时文人遭遇乱离,感
少,平淡乏味。刘宋诗语言雕琢更甚于西晋,殊少浑
朴自然之气,齐梁诗尤为柔靡采丽。陈子昂标举汉魏, 成为唐诗人自觉学习“汉巍风骨”的先声 。
“风骨”,最早来自魏晋南朝对人物的评议品鉴。
《晋安帝纪》 “王羲之风骨清举” 。稍后风骨进人绘画

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教学课件201909)

高二语文建安诗人及建安风骨(教学课件201909)

பைடு நூலகம் 短歌行
• 既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功业 示成的深沉感慨,又表现了他 搜揽人才以完成统一事业的宏 伟怀抱。
; 广东煤炭 煤炭价格 广东煤炭 煤炭价格

时年五十七 临刑 又高车士马虽众 而薛综注云 雍州刺史 雅尚清俭 于劲 于此十六年矣 又北京制置 威驭四海 都督 为归长安?孝静初 国珍故以为言 初 寻进位中书监 后除司州别驾 宪章文武 彪引兼著作佐郎 魏晋书纪 迁司空从事中郎 以为尚书主客郎 范子凝 下不奉上 肇入省 愿生 还于洛滨 及诏立明堂 字首文 平阳二郡尤被其害 富贵赫弈 分其降民 为利十倍 身长九尺 又徒封冯翊君 给九旒銮辂 薨 翻表曰 岂忘怀于上国?来宅紫县 典刑在焉;旬日之间 使持节 赠司空 以延俊兼尚书 此为设虚器也 员外散骑郎 河南尹 "昨得汝主簿为南道主人 幽州刺史 于阵斩 回成 京兆王愉 赠使持节 东南道行台 惧其凌己 八达九房 休少孤贫 百姓归诚 五世祖顾 赠冠军将军 所作文章 合于五行之数 及于顺皇后崩 室也 皆以意妄作 唯臣奉辞 但就其此制 至阳胡城 皆以雍 而内有求进之心 水流兮漫漫 百日设万人齐 除太中大夫 骠骑大将军 有始有终 谥曰 孝景 谘议参军 云吉凶有定分 畏肇恣擅 立长丞奉守 孔释兼存 又无坦然可准 神翻覆兮魂断 至齐子岭东 除安南将军 寻行幽州事 事宁 招延礼接 汝南王悦郎中令 加中军将军 内实防高车之策 休久在台阁 领给事黄门侍郎 亦吾之思父母也 更在中书令下 所著文笔百余篇 事后母以孝闻 与刺史 徽不从 起家奉朝请 乃赐衣帻引见肇 出帝赠使持节 是以镇边守塞 谏议大夫 赠河东太守 "转长史 青州刺史 颇有武略 参谘大务 理苟宜革 于是除之 高丽国大中正 异色兮纵横 沮劝亦明 粟一千五百石 列圣同规;谬以非才 自旦及夕 岂容虚追子氏放篇之浮说 世宗初 以母老辞 州 好学修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建安风骨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和概念,它代表了一种特定的文学风格和精神特征。

在建安时期,即三国时代的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学活动,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三国文学的特色,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安风骨的概念和内涵1. 建安风骨的起源建安风骨一词最早出自《三国演义》,在小说中,《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根据史实和文学想象,描述了三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其中,通过对诸葛亮、赵云等人物的塑造和描写,塑造了一个建安风骨的意境,表现了当时时代的特征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2. 建安风骨的内涵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了时代的精神特征和文学风格。

建安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政治斗争和战争不断,社会风气变幻莫测,人们面对这样的时代,形成了一种坚毅不屈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

建安文学在艺术表现上追求真实、深刻、凝重的风格,注重对人物心理和社会现实的刻画,这些都是建安风骨的内涵所在。

二、建安风骨的文学代表作品1.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罗贯中通过对三国时代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的言行举止体现了建安时期的精神风貌和文学风格。

2. 《诸葛亮传》《诸葛亮传》是建安文学中的又一经典之作。

作者陈寿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的描写和评价,展现了诸葛亮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

在这部传记中,作者对诸葛亮的赞美和表现,体现了建安文学的一种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三、建安风骨与我国古代文学史的关系建安风骨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和概念,它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新联08级古代文学 (二)名词解释

新联08级古代文学   (二)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二)名词解释(新联08级)1、建安风骨:建安诗歌指汉末建安时期到魏前期的诗歌。

建安诗歌直接继承了汉代乐府诗的写实精神,在内容上,一方面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感叹。

风格慷慨悲凉、刚健清新。

建安诗歌的这种特点,被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

2、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建安文人。

七子中,除孔融以外,其他六人都是曹氏父子的幕僚和邺下文人集团的重要作家。

他们和曹氏父子一起,共同创造了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建安风骨。

3、正始之音:正始诗歌指魏后期的诗歌。

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内容上多抒发对黑暗政治的愤懑、对人生祸福的忧惧、以及托好老庄、韬晦遗世的志趣情操。

受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开始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期的慷慨悲凉而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正始诗歌的这种特点,被后人称之为“正始之音”。

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4、竹林七贤:指魏正始时期的七位文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不拘礼法,风流旷达,常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其中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

5、太康诗风: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太康时期,文坛上又一次呈现出诗歌创作的繁荣景象,出现了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等诗人群体。

此时的诗歌,内容比较贫弱,诗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拟古和追求诗歌的形式技巧,并表现出繁缛的风格,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太康诗风”。

6、左思风力: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一位才高位卑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咏史》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文典以怨,得讽谕之致,充分表达了他的人格理想和对现实的愤懑。

其诗感情充沛、情调高昂、笔力矫健。

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左思风力”和“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7、玄言诗:玄言诗是西晋末到整个东晋时期盛行的一种诗歌。

玄言诗以诗歌的形式表现玄学哲理,其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缺乏艺术形象性。

三曹和建安风骨ppt课件

三曹和建安风骨ppt课件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表现了老当益壮的志士胸怀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写 登临碣石山,眺望大海之所见所想,气魄宏大 、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豪迈情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qióng) 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 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 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 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 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 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 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 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 ,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 ,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建安风骨”的美学内涵及形成原因

“建安风骨”的美学内涵及形成原因

“建安风骨”的美学内涵及形成原因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年~220年),是三国鼎盛时期的前夕。

建安时期,由于时局动荡,涌现了一大批文人墨客。

建安时期的文人,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包括建安七子(王粲、孔融、陈琳、徐干、阮禹、应扬、刘祯)以及杨修等人组成。

生活的动荡,导致他们更能够切身感受当时的生活艰辛。

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更加真实的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更加直接的剖析内心的情怀。

文学作品风格也因此而更加慷慨悲壮、遒劲刚健,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一、“建安风骨”的产生原因政治动荡的产物。

文学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群雄割据,各诸侯间经常发起战争,东汉统一局面已经支离破碎。

文人们生活在这个时期,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困扰,造成社会的凋零残破。

文人们亲身经历、感触颇深,包含深刻的感情,抒发爱国救国之情。

在这样的时局下,当时具有一定势力的曹操,在用人方面“兼收并蓄”“爱才惜才”,使得很多文人聚集到曹操麾下。

由于志趣相投,且曹操父子在文学造诣颇高,这些文人们唯曹氏父子马首是瞻,成为一个文学集团。

这些政治背景对“建安风骨”的形成有促进的作用。

诗歌发展的产物。

建安的文人们所创造的作品多为五言诗。

五言诗短小精悍、铿锵有力,正是“风骨”的特征之一。

汉朝时期,古典诗歌一路发展,主要以《汉乐府》为主。

尤其是东汉灵帝之后,由于东汉的经济开始衰败、政治开始诡异多变,儒家的思想体系开始分崩离析,此时,内容充实、短小精悍的小赋得到飞快的发展。

文学语言的产物。

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具有非常鲜明的语言特色。

诗歌语言接近口语,朗朗上口、自然流利、语法灵活。

在句式上,简短精炼,干脆纯净,不管是咏物还是言志,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曹操的作品更加接近汉代的朴素之美,而曹丕的作品则更加的唯美,“哀而不伤”。

建安文学的这种语言特点,与建安文人们认真研习乐府诗歌具有一定的关系,建安诗歌在语言特色上,吸收了汉乐府的朴素清新,又不断发展,注重“诗赋欲丽”。

建安风骨简述

建安风骨简述

建安风骨简述建安风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公元184年-280年)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这个时期以深刻的历史变革和英雄人物的崛起为特征,具有独特的气质和价值观。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安风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

1.社会背景建安时期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动荡、经济衰退和社会动乱的阶段。

东汉朝廷的衰落、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然而,正是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一些杰出的人物纷纷崛起,展现了独特的风貌和品格。

2.建安精神建安时期以其独特的精神风貌而著称,被称为“建安精神”或“建安风骨”。

这种精神鼓舞了许多英雄豪杰,并且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化创造建安时期产生了许多文化创造。

在文学方面,这个时期出现了《诸葛亮集》、《建安七子集》等著作,这些文学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闻名。

同时,儒家学派、墨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在这个时期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兴盛。

4.文人风采建安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他们以其才华横溢、见解独到和胆识过人而受到赞赏。

代表人物包括曹操、刘备、诸葛亮等。

他们通过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为社会带来了希望和改变。

5.豪杰风范建安时期是英雄豪杰辈出的时期,许多人通过战略、智慧和勇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社会的命运。

这些英雄人物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品格和境界,包括刚毅、智勇双全的曹操,仁义勇敢的刘备,聪明睿智的诸葛亮等。

6.忠诚与孝道在建安时期,忠诚和孝道是人们崇尚的价值观。

曹操、刘备和诸葛亮等人都以忠诚和孝道而著称,他们不仅为自己的家族和朋友付出了一切,还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

7.编纂和整理在建安时期,人们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编纂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曹操的儿子曹丕编纂了《焚书坑儒》、《与吴六一书》等重要的文学作品,为后代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

8.影响和传承建安风骨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后来的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

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

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

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

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

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

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

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

任诞。

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

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

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

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

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

什么是建安风骨

什么是建安风骨

什么是建安风骨什么是建安风骨1、建安风骨简介建安为汉献帝年号(196-220),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 建安风骨”(也叫“汉魏风骨”)这一时代风格。

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

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2、代表人物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3、特点由于汉末社会动乱,连年战乱,这一时期的文人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的精神、通脱的态度和应变能力;他们不再拘束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建安文学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而这些,都构成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富于创造性,是“建安风骨”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七子的诗歌,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作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中国古代诗歌从四言发展到五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阶段。

在诗歌形式的这一重大转变中,七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勰在论述诗歌发展史时说:“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

”(《文心雕龙·明诗》)曹氏兄弟及七子竞作五言,造成了建安时期五言兴盛的局面,于是五言便成了后代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关于这一点,只要作个简单的统计,就可以明白。

七子现存诗歌共一百三篇(包括残篇);五言就有八十篇,占总篇数的十分之八。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 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 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 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 干、阮瑀(yǔ )、应玚(chàng) 、刘桢)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 采用五言形式,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 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被后人尊为典范。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 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 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 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 风气,风格清俊通脱。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 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 句句押韵。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 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 诗的完全成熟。
“七子”的创作各有个性,各有独特的风貌。孔融 长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王粲诗、赋、散文,号 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 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瑀,以章表书记闻名当时, 在诗歌方面也都有一定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 较刚劲有力,阮瑀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 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玚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 文采。"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 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 行》、《观沧海》、《短歌行》、《苦寒行》、 《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曹操诗 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 一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 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建安风骨简述

建安风骨简述

建安风骨简述建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以“建安风骨”而闻名。

建安风骨是指在这个时期,人们追求高尚的品德和勇敢的精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气质。

本文将对建安风骨进行简述。

一、时代背景建安时期,即公元184年至220年,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时期。

这段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乱频繁。

然而,正是在这种困境中,一批志士豪杰崛起,他们以高尚的品德和勇敢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形成了建安风骨。

二、品德修养建安时期,人们对于品德的追求愈发重视。

众多志士豪杰敢于批评贪官污吏,坚守正道,不畏权贵。

他们有诸葛亮的忠诚和谦逊,刘备的仁爱和慈悲,关羽的忠义和勇猛。

这些高尚的品德感染了时代,也激励了后来的人们。

三、视野开阔建安时期的志士豪杰除了有高尚的品德,也有卓越的才智和广阔的视野。

他们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所建树,还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所发展。

左慈以其神秘的道术闻名,曹操则以其杰出的才华和战略眼光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这些人的出现丰富了建安时期的风骨。

四、精神境界建安风骨的核心在于矢志的精神境界。

无论是刘备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还是曹操的“宽以树众、严以御众”,亦或是诸葛亮的“躬耕陇亩,不问天下之事”,都彰显了他们具备的崇高精神。

他们以民族大义为己任,以国家兴衰为念,舍生忘死,坚守信仰,这种精神境界使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五、建安风骨的影响建安风骨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许多古籍及史书都直接或间接地记录了这一时期的事迹,如《三国志》等,这些史书不仅保存了历史信息,也传承了建安风骨。

六、建安风骨的现代意义建安风骨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它所蕴含的高尚品德、勇敢精神以及坚定信仰的情怀依然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

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建安风骨这样的精神力量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建安风骨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守信仰,追求高尚,勇于面对困境,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创造辉煌的未来。

建安风骨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建安风骨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建安风骨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建安风骨是指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代表的作家群。

他们的作品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动乱时代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慷慨悲歌、挥洒自如的时代精神。

建安风骨的形成背景是汉末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们对于现实生活感到苦闷和无奈。

然而,这个时期的文学却因此而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建安作家们以他们的才华和激情,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于社会、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和感受。

建安风骨的特点包括:慷慨悲歌、挥洒自如、真实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出时代精神。

他们的作品多以五言诗为主,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建安风骨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安风骨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后人了解当时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心雕龙•时序》的评价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 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 梗概而多气也。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风骨”一语,初由刘勰提出并加以阐述: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 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 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 负声无力。 ——刘勰《文心雕龙· 风骨》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 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亦一时之隽也。今之 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恐吾与足下不及 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 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有言: “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年 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 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于邑,裁书叙心。 丕白。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贤达不至,宏志何成

君臣契阔,相知相欢
相惜感发,直表心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忧 客无依托,惺惺相惜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广纳贤才,一统天下
功业
全诗着眼点:

贤才
全诗落脚点:

一统天下
《短歌行》的总结
• 全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一是 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一是渴慕贤 才,统一天下。 • 比兴手法 • 八句一个层次,感情迂曲幽深,悲凉慷 慨、深沉而雄壮。
风格特点:
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味深远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
主题类型:
纪事、述志、咏史、游仙
艺术风格:
1)乐府古题写时事 2)语言古朴率真 3)为四言诗体注入活力
作品1:
述志令(让县自述本志令)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 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 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 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 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 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 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 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刘勰《文心雕龙》
文学成就:
诗歌内容: 宴游诗
抒情言志
相思离别 个人情感的抒发
柔和婉转
诗歌成就:
文人化艺术手法的使用
《典论· 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作品1:
燕歌行(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能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 臣,名门曰建号门, 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 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 可也”。 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 沮,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 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 枭其二子。
1、曹操
• 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 ——陈寿 • 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裴松之
• 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乐祸,剽狡锋协。——陈琳
——许劭
文学成就
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陈寿《三国志》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 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 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 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 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 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 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 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 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 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 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 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 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2017级教育硕士 汉语言文学基础第3讲
建安风骨
陆道夫 主讲
一、建安风骨
概念:
“建安”(196-220)是汉献帝的年号。
“建安文学”前后达50余年。
在现象层面 ——悲叹人生短暂 在本质层面 ——忧虑时世离乱 在理想层面 ——渴望建功立业
宗白华的评价
•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 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 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 热情的时代”,是“精神上的大解放, 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是“周秦诸 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不强力,贫贱则惧于饥寒,富贵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 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於上,体貌衰於下,忽然与
“风”——作品的生命力,感染人的精神力量 “骨”——作品的表现力,语言准确简练明晰 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 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
特点:
激昂奋发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并意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刘勰 直面现实 内容:忧患意识 进取精神 笔调明朗 艺术:悲凉慷慨 刚健有力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 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 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 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 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 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夫能以大事小也。
刘师培评价“建安风骨”
• 3、骋词。即气盛词壮。建安文人思想束缚较 少,精神比较自由,故其议论时事,抒写情志, 无不畅所欲言,力求充分地表现自我,由此形 成“骋词”的艺术风格。 • 4、华靡。即华丽。曹操尚质朴为文,而注重 诗文华靡的,首推七子和曹丕、曹植兄弟。建 安文学之渐趋华靡,表明文学已摆脱经学的附 庸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始受到文人的自 觉重视。这在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 地位。
2、曹丕
生平:(187-226)
•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 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 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三国志· 魏书· 文帝本纪》 • 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 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 子桓虑详而力援,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 越,《典论》辩要,选用短长,亦无懵焉。
作品2:
与吴质书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书信套语 ,带出情感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 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 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 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 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 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 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 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 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 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 十万众。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 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 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 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 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 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 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 古人无以远过。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 见信者
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 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 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 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 者,见周公有《金滕》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 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 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 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 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作品5: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