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科优势,提升育德能力

合集下载

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 ,谈谈个人见解。精选全文

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 ,谈谈个人见解。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一、学科教学在育人中的作用1.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通过学科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价值观念,从而为将来的社会角色扮演做好准备。

2. 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力工具学科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在学科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学科教学中如何提升综合育人能力1. 引导学生针对学科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在学科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学科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促使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育人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表达和沟通能力学科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表达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交流和辩论提高学生的学科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实践活动,如实验、调研、设计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综合学习学科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综合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三、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的挑战与对策1. 学科教学重视应试,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当前学科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应当引导学校和老师转变观念,从应试教育向综合育人能力培养转变,注重学生的真正成长。

2. 学科教学中缺乏综合评价机制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着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知识的问题。

学校和老师应该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素养

怎样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素养

怎样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素养怎样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素养教育以树人为根本,以德育为首。

要实现人的科学发展,必须从人的灵魂入手,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学科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德育素养,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德育教育。

学科教学不仅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而且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正确的德育观念、渊博的德育知识、高超的德育教学能力,才能顺利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学科教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并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师是德育工作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政治觉悟高、思想品德好,工作作风正派,热爱学生、事业心责任心强的老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加强师德教育,全员动员,人人参与,启迪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借助教师言传身教,示范作用,感染教育学生。

组织研讨学校德育工作,使学科教师树立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教育观和职业观。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会被学生视为榜样,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形成起着示范作用。

为人师表是形成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和保证。

二、改变教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改变教育模式,开展符合学生实际的德育活动。

在课堂上,尽量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将知识融入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有效地开展。

发挥学科优势,盛开德育之花

发挥学科优势,盛开德育之花

发挥学科优势,盛开德育之花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德育功能显而易见,它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极其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

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策略探究教改在不断深入,新课程下的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它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统一。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时,必须善于运用基础性语文科目标语言文字等情感表达工具,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并以“榜样”教育方法,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并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质量。

一、深挖语文课本中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应当紧抓课堂教学的细节之处,在细微的地方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师应当深挖课本中德育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生的心智尚且不成熟,身心还有待发育,还没有具备独立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于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往往难以分清是非善恶,难以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

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了解这个社会的过程,教师应当合理地利用语文课本中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为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通过课后作业将德育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德育教育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还应当与生活实际有效的联系,这样才能全方位地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

例如,进行《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布置一项孝敬父母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为父母积极地做家务,帮爸爸妈妈捶背洗脚,体会父母为这个家庭的辛苦与操劳,之后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篇相关的习作,歌颂母爱与父爱,这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比课堂教学有更好的效果,能够将德育教育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在进行《迷人的张家界》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导学生爱护祖国的壮丽山河,带领学生去附近的旅游景区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并且对景区的垃圾进行清理,使学生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谈谈个人见解与感悟

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谈谈个人见解与感悟

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谈谈个人见解与感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教育界对于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

学科教学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综合育人能力提升则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科知识、思维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

在实践中,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今天,我将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个人见解与感悟。

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育人能力的基础。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的重要途径。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学科知识,逐步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科素养。

学科教学也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去处理问题和解决疑惑,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合育人能力提升又促进了学科教学的优质发展。

综合育人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情感态度、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这些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更好地参与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科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则有助于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更好地结合,这些都是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综合育人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

在实践中,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学科教学的优质发展。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综合育人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的有机结合。

只有通过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实践中也充分意识到学科教学与综合育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发挥学科优势_培养综合素质

发挥学科优势_培养综合素质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综合素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数十载,正赶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形势,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我积极地参与其中,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上大胆尝试改革,因为我深知优化教学方法是推进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力争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正因为它的独特性,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交际、品德、审美等综合素质。

那么在语文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呢在?下面我简要谈一谈:阅读素质。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对课文的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这里的阅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课文,二是具有对现代文理解能力。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局部学生的朗读水平比拟差,表现在读不成句、朗读时平淡,谈不上有感情,因此很有必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呢?我认为有几种有效方法:一是分角色朗读,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只有进入角色,产生情感,才能读出感情。

初中课文适合分角色朗读的比拟多,如《皇帝的新装》,这是一篇童话,课文里出现的人物较多,有小孩、大臣、皇帝、骗子,作者赋予不同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心理,语言幽默诙谐,生动有趣,很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因此教师抓住这样的文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进展指导,如可以有动作有表情,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素质。

二是听录音模仿的方式。

针对古代诗词或有激情的散文最好采用这样的方式,如高尔基的散文《海燕》、《木兰诗》等文章,这样的文章离当今时代较远,虽经教师交代当时的写作背景,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另外局部教师因个人的朗读素质不高,不能进展有效引领式的朗读指导,所以通过录音磁带或利用多媒体下载的朗读录音在班级播放,进展模仿式的朗读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采取三个层次进展。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行动研究三新、上外松外、小昆山、华阳桥、车墩、张泽教育发展共同体项目实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潍坊市小学教学管理基本规范》、《高密市关于深化课堂管理效益提升年活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发挥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实现优势学科资源互补,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精品项目,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成功经验,研讨设计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特色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学科资源的育德功能,整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品质的学校发展。

二、基础分析当代中小学生处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下,物质上充分满足,无忧无虑;精神上缺乏引领,容易迷茫;文化上取向多元,追求个性。

这样的新特征给学校的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科学习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历最多的是学科学习,约占课程学习时间的80%,有效利用好学科教学的每一课时,让学科教学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原,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事业追求。

但是,目前学校的学科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考试评价导向,让学科教学陷入对纯知识点的追求,学科内容被碎片化、断点化,造成学习者仅仅关心知识点和考试的要求,忽略了很多属于学科的育人价值。

由此造成很多学科教学陷入“去学习者主体性”的状况,学习者只关注考试结果,主动学习动力不足,思维能力不够,学习方法缺失。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贴标签的口号,难以形成学习者的内涵发展、内化过程。

在这种“学科教学异化”的过程中,教学权力始终由教师掌控,学习者被动接受,甚至成为教师考核、晋升的工具。

在题海战术、填鸭教学中,学习者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还有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紧张、教师和领导之间的管理关系紧张。

蔡元培先生有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提高学生学科能力与素质

提高学生学科能力与素质

提高学生学科能力与素质现代社会对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如何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质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学校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1. 确立明确的学科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明确学科目标,将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课程要求进行对齐。

通过给学生明确的学科目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科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学校应该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和各种鼓励措施,激发学生学科的兴趣。

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科学习。

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应该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实践、讨论、合作学习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科能力。

4.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和素质。

5. 建立合作学习机制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科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应该建立合作学习机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协作学习。

通过互帮互助和共同探讨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6. 注重实践与应用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师应该通过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7.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学科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8.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科能力的提高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

发现并培养优势学科主题班会

发现并培养优势学科主题班会

培养学科兴趣
拥有优势学科的学生更有 可能对相关学科产生兴趣 ,进而深入研究。
拓宽知识面
优势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拓 宽知识面,了解不同领域 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未来职业规划
职业发展方向
拥有优势学科的学生更有可能在 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找到适合自己
的方向。
提高就业竞争力
优势学科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和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职业发展前景
拥有优势学科的学生在职业发展上 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前景和机会。
03
如何发现优势学科
自我认知
自我评估
学生应了解自己的兴趣、 性格、价值观和目标,以 便更好地确定自己的优势 学科。
反思与总结
定期回顾学习经历,分析 在哪些学科上表现出色, 并思考实践来发现潜在 的优势。
寻求反馈
与老师、同学和家长交流,了解他们对你的学科 表现的看法和建议。
制定目标
根据成绩和反馈,制定学科发展目标,明确提升 的方向。
04
如何培养优势学科
学习方法与策略
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时间安排和任务分配,以 提高学习效率。
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提问和寻求帮助,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 识。
02
当前,许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优势 学科缺乏认识,缺乏自信和动力 去深入学习和探索,需要引导和 帮助。
主题目的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 的优势学科,增强自 信心和兴趣。
促进班级内同学之间 的交流和合作,形成 良好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 探索优势学科,提高 学习效果和成绩。
02
优势学科的重要性
个人发展
增强自信心
提高综合素质

关于德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关于德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关于德育课程化实施方案德育课程是为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为此,为您整理出几篇关于德育课程化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篇一: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山东省委办公厅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我厅组织研制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对于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学习落实《指导纲要》为契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一)提高育德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习实施《指导纲要》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和育德能力。

学科优势充分发挥

学科优势充分发挥

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学科优势的充分发挥对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学科优势充分发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学科优势的发挥。

一、学科优势的重要性学科是教育的基本单位,不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专业特长和卓越创新能力的人才。

首先,学科优势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通过专业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数学学科中,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和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语文学科中,学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提升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其次,学科优势的发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同学科强调的能力和素质是多样化的,通过学科的专业培养,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例如,在音乐学科中,学生可以培养音乐欣赏、表演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审美和艺术修养;在体育学科中,学生可以培养体质和运动技能,加强合作和竞争意识。

最后,学科优势的发挥有助于培养具有专业特长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学科的深入学习和专业化培养可以使学生在特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科学学科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研究,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培养创新和发明的能力。

二、实现学科优势的发挥实现学科优势的发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改革。

以下是几点建议:首先,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

教师是学科优势发挥的关键,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政府和学校应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学科研修和教学指导,鼓励教师参与学科教学和研究。

其次,建立科学的学科评价体系。

学科评价是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和潜能的重要手段,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育目标设计科学的评价方式。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单纯追求分数和成绩。

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

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

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在现代教育中,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而学科教育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

德育和学科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的意义、实践方式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的意义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学科教育可以为德育提供有效的支持。

通过学科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到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态度,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

其次,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将道德品质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德育可以激发学生对学科教育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最后,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和能力发展,而学科教育则注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二、实施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的方式为了实现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在学科教育中融入德育元素。

例如,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与道德相关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其次,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来促进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将在学科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另外,教师可以在学科教育中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倡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面临的挑战实施德育与学科教育融合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得到提高。

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将德育元素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核心素养下教师提升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核心素养下教师提升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核心素养下教师提升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培养具备德育素养的学生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而教师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对于提高自身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1. 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德育素养的提高,
通过学习有关德育的知识和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自我管理和修养,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2. 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德育课程,注
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3. 积极应对教育难题:德育教育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
更是一种行为引导和情感引导。

教师需要积极应对教育中的各种难题,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4.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和重视的,为学生正确的德育引导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微信等已经成为
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传递正确的德育信息,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提升自身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的使命。

发挥历史学科优势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发挥历史学科优势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发挥历史学科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摘要: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是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课堂教学加强历史知识联系,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运用能力;同时还需要开展丰富的历史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历史;学科优势;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更是摆在突出的位置。

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如何把综合素质教育融于课堂内外,使历史教育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就成了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下面就如何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谈几点看法:一、充分控制历史教材,适时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就应该明确历史教育的目的,充分挖掘历史教材潜力,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诸如,我们讲中国古代历史,就应该让学生品味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接受中华文明的传统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中国近代史,我们就应该让学生痛切地体会中国的耻辱,感受民族的危难,从而发自内心地懂得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一至理名言;讲中国现代史,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仔细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由黑暗走向光明,建立焕燃一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从而过到真情的流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同样,我们讲世界史,也应该让学生在横向比较中,认识每一个时期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从而增加民族责任感,勇挑建设祖国之重任。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

然而不少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往往被社会上的黑暗面所蒙蔽,忽视或否定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甚至对改革持怀疑态度。

读懂学科育人价值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

读懂学科育人价值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

读懂学科育人价值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育人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学科育人将教育与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和品格,让学生在知识面广、技能强、思维敏捷、价值感强的实践中成长和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提升学科育人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这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认识学科育人学科育人的本质就是将学科教育与个体发展完美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在学科研究和学习中,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发展思维、品格、情感等多重能力。

学科育人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为未来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全面发展。

学科育人不仅仅是通识教育,更是强化了学科内涵的优化与考量,注重知识的潜在能量的激发和实践力量的培养。

学科育人的核心是把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科知识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学科育人使学生在学科研究中获得知识,而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理解、运用、创新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学习到知识,而且学习到方法,学到了生活中实用以及学科本身的应对方式和打法,还学习了很多与学科相关的文化内涵和知识结构,而这些都是学科育人的重要目标。

二、学科育人对教师的意义教师是学科育人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提高教师学科育人能力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长和发展得到更好的保障。

学科育人对教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教师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学科育人能力,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科内涵,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状态,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实践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2、拓展教师教育观念。

学科育人的核心在于融合教育与学科,既要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也要培养学生思维、价值观、品格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只有更好地了解和实践学科育人新模式,才能拓展他们的教育观念,不断优化自身教育方案,促使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利用历史学科优势助推“立德树人”教育

利用历史学科优势助推“立德树人”教育

利用历史学科优势助推“立德树人”教育作者:刘昌平刘心力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01期摘要:历史学科包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的元素。

对如何利用历史学科优势助推“立德树人”教育做一些肤浅的思考。

关键词: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策略自古以来,“立德树人”几乎是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

本文就如何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以助推“立德树人”教育作如下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因素1.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

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

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中华民族的历史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古代的苏武、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近代的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孙中山、张自忠等先烈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推动力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

2.历史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手段。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如阶级斗争的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杰出人物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社会不断前进又有曲折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观点。

如,在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过时,就应让学生充分理解统一六国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符合人民利益的,应充分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3.历史学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理想的民族,理想道德教育是历史课教育的重要内容。

纵贯古今,历史上涌现了无数为中华民族自强而奋斗的仁人志士,如岳飞、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先辈都是为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实现了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核心素养下教师提升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核心素养下教师提升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核心素养下教师提升育德意识,育德能力的方法和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育德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就需要从核心素养出发,采用一些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值得尝试的方法和策略:1. 建立正确的育德观念。

教师要意识到,育德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

因此,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将育德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2. 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精通专业知识,也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实现育德目标。

3. 注重情感教育。

在育德过程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情感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育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需求,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5. 积极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文化向正向发展,加强学校的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综上所述,提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需要教师有一个全面的素质提升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挥学科优势教研活动(3篇)

发挥学科优势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优势教研活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科优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以“发挥学科优势,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学科优势的认识,明确学科优势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学科优势的发挥方法;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学科优势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教师们进行学科优势讲座,使教师们对学科优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讲座内容包括:(1)学科优势的定义、内涵及特点;(2)学科优势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3)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教师经验分享组织优秀教师进行经验分享,介绍他们在学科优势发挥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心得体会。

分享内容包括:(1)如何挖掘和利用学科优势;(2)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3)如何通过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3. 教学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堂教学,进行现场研讨,交流教学经验。

研讨内容包括:(1)如何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教学活动;(2)如何运用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如何通过学科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教学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分析和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发挥学科优势。

案例分析内容包括:(1)案例背景及教学目标;(2)学科优势在案例中的体现;(3)案例中的教学策略及效果。

5. 教学设计比赛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设计比赛,鼓励教师发挥学科优势,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

比赛内容包括:(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科特点;(2)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有利于发挥学科优势;(3)教学评价方法科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学科优势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明确了学科优势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共同探讨学科优势的发挥方法;3.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4.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跨学科的横向统整教学,聚合学科育德的优势功能——小学语文、自

跨学科的横向统整教学,聚合学科育德的优势功能——小学语文、自
课程建设
2019/11B兀代永歹
跨学科的横向统整教学, 聚合学科育德的优势功能
小学语文、自然、体育统整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文/蔡琦玲
【摘 要】爱自然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综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语文、自然和体育三门学科 紧紧围绕“爱自然”主题,充分利用场馆、信息技术、家长等各项资源,统整设计并协同实施户外教学 活动,以任务为导向,开展跨学科统整教学研究,创新了不同学科共同落实同一教育主题的教学活动 方式,实现了不同学科育德优势功能的统整发挥。
夏秋冬》
爱自然
亲近和探索大 自然。
自然
了解生物多样性,体验大自 然的丰富多彩。
通过记录、绘画等方式,加深对常见植物的认识, 提高抓住植物外部显著特征进行观察的能力。
一年级第一学期《丰 富多彩的植物一一 身边的植物》
体育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户 外体育运动,享受大自然, 享受运动的快乐。
在教师创设的模拟自然地形中,学习自然地形跑, 掌握跑步的方法,体验跑步的乐趣。
一年级第一学期《走 与跑——自然地形 跑》33危代黑歹源自2019/1 IB课程建设
科,借助自然学科“认识身边的植物”的相关知识, 增强学生关注植物、关注自然的兴趣。考虑到此次研 究的关注点是场馆等各项资源的利用,意味着学生 必然是在校外某个宽阔的场地中开展活动,这就将 体育课程的特点显示了出来,“走和跑”的教学活动 应运而生。为此,我们确定以“语文”“自然”和“体 育”三门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为支撑,统整各方面 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一场户外寻春之旅。
一、明确活动主题,确定统整学科
在学校“统整式”课程的引领下,我们参与了“爱 自然”要点下关注场馆等各项资源利用的统整设计与 实践研究。这是一次将语文、自然和体育三门学科进 行统整设计并落实的户外性教学活动。“爱自然”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学科优势,提升育德能力
作者:潘源祯
来源:《祖国》2018年第23期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育德优势,语文教师该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提升育德能力。

本文拟从语文学科育德现状及问题、语文学科的育德优势、发挥学科优势的育德实践三方面来谈。

关键词:育德能力学科优势人文性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说:“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因为问题不在于拿什么东西去教孩子,而是要他指导孩子怎样做人。

”韩愈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可见,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故具有得天独厚的育德功能,因此语文老师应该发挥学科优势,提升自我的育德能力。

正如叶圣陶所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说:“语文教师要教学生学‘文’、作‘文’,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

”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提升育德能力呢?
一、语文学科育德现状及问题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意蕴,在培育人、塑造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很多语文老师也常常身兼班主任工作,于是不自觉地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不受学生待见,而且引来语文专家的批判。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一直关注中小学语文,近几年更是不遗余力地炮轰“假语文”,一再强调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

看来,语文课必须上出语文味,要踏踏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班会课、思想品德课、德育活动课,是现在很多专家和一线语文老师的共识。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师比其他学科老师更有天然的优势去承担好育德工作。

古人云:“文以载道。

”国难当头时,中华儿女会不自觉地高吟岳飞的《满江红》;重阳登高时,华夏子孙会不由地吟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秋望月时,李白、苏轼的好诗好词更是神州女儿口中津津乐道之作。

诸如此类的道德情怀,难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能置之不理吗?难道不应该“披文入情”,把作品的精华思想与学生分享吗?这种育德的渗透,不是简单空洞的德育说教,而是润“心”细无声的情感体验。

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当“情感态度价值观”被尤为看中时,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中习得知识的同时,也重视心灵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于无声处听惊雷”,不动声色中育德工作在语文学科的优势下得到开展落实。

二、语文学科的育德优势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绝不是仅仅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来指导日常教学,而是把自己广博的学识、优秀的品質、高尚的情操和文本内在的人文价值不动声色地渗透进课堂,课下,并通过这种渗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贵在真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而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文中的真情。

当然,有些优秀文本蕴含的真情,由于学生知识阅历的不足,一时之间,尚难体会,则需要教师的引导。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有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不能唯教参是从,要敢于读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性情。

要知道,我们现在面对的是90后、00后的网生代学生,课堂、老师已经不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只会为学生所诟病。

学生不爱听一个老师的课,更别谈育德工作了。

比如,在教授《陈情表》一课时,如果老师先入为主地引用古人的结论说,读《陈情表》不落泪时,其人必不孝。

或许调皮的学生就会逗你说,老师,这篇文章,我们全班同学读了都没哭,您是在骂我们都是不孝子吗?老师,您哭了吗?其实,只要老师用心走进文本,就会和学生获得一样的真实感悟,李密是以“尽孝”为幌子,以“不入仕”为目的啊!李密既不能作伯夷叔齐之辈,也不愿作朝秦暮楚之流,惟一能做的就是延宕时日,拿出“孝”字,抬出九十六岁的老祖母来作挡箭牌应付司马炎。

因此,这篇文章之所以脍炙人口,更在于李密高超的陈情艺术。

而老师在课堂上只有讲出文本真正的魅力,才能获得学生的共鸣,那么懂得说话艺术的育德功能便在潜移默化中展开。

(二)人文魅力
印度总统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画。

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中国的传统教育一向是用语文来开蒙的,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唐诗》《宋词》《元曲》都蕴藏着丰厚的人文价值。

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也特别重视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

在回归全国卷前,福建卷一直坚持考查经典名著和经典文化。

即使现在回归全国卷了,语文课堂仍然极其重视经典文化的阅读指导。

《论语》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深受孟子“立命”思想影响的宋代理学家张载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些不都正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大丈夫,学生在阅读中熏陶渐染,育德于无形。

相反,不去发现文本的人文魅力,课堂上丢失了语文味,成为训练提分的跑马场,那一篇篇文质并茂的美文,变成了一道道按部就班的习题,那么学生在阅读中本应该体验到的生命在场感、灵魂释放感、精神提升感则荡然无存,语文的育德功能自然也是大打折扣。

三、发挥学科优势的育德实践
语文教师较之其他教师而言,其专业优势在于能写会说。

下面就从班主任逃不过的两项工作——学生评语、班会课来谈谈发挥学科优势的育德实践。

(一)润心无声的学生评语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笔杆子功夫上,而学生评语则是每一个班主任每个学期的必备工作。

不少班主任见到这项工作就头疼,或让学生代写,或让评语软件生成,或千篇一律地写道“该生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当然,还有一些班主任在赏识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赠言式的评语之风。

其实,期末评语何尝不是班主任与学生一次心灵交流吗?这个时候正是可以很好地通过评语来做学生思想工作。

例如,班上有个叫丽萍女孩成绩差,内向自卑。

我给她的期末评语是这样的:杨丽萍把舞蹈当作一种信仰,舞过艰辛与泪水,舞出美丽和绚烂,成为美誉全球的“孔雀公主”。

吕丽萍热爱表演艺术,执着演艺事业,凭借深厚功力,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实力派明星。

你与她们同名,虽然目前的你还没有出名,但命运拽在你的手里,你的态度决定你要的人生。

因此,要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

面对高三路上的风风雨雨,我们要始终相信风雨过后有彩虹,要相信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都会得到回报。

记住俞敏洪的一句话吧,摔倒了十次就再也不愿爬起来,他就永远是失败,但是他哪怕是摔倒了一万次,他一万零一次继续站起来,往前走实在站不起来了,我爬也要爬着往前走,这就叫成功。

在这则评语里,笔者巧以名字为切入点,以同名者的奋斗人生为励志素材,引用励志名言,彰显励志的理念,从而起到直面挫折的育德功效。

(二)展现口才的班会课堂
语文教师除了能写,更重要的是会说。

而且关键是要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而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则是班主任展现自我“舌尖上的艺术”的班会课。

如何让刚升入高三的学子树立起奋斗高三的昂扬斗志,上好第一堂高三主题班会课,打响第一炮,至关重要。

高三目标主题班会该如何上?很多班主任习惯拿一些名校的图片,高考状元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学生。

笔者觉得,这样的做法,其实收效甚微。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师者的教诲如绵绵春雨轻轻地滋润着学生柔软的心田。

那么,怎样说教才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呢?笔者立足于本校、本班实情,搜集本校往年高考情况,制作好数据分析,力求用事实说话。

数据就是说服力,无需班主任过多的解释,学生自然心领神会。

摆好事实之后,就可以开始滔滔不绝的讲道理了。

“有了目标怎么实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吾日三省吾身。


要求:每個同学将每天计划贴在自己桌子的右上角。

前一天晚上定好计划,第二天早读课贴在桌子上,完成的计划打钩,没有完成的打叉。

晚上再根据今天完成情况,调整制定新计划。

”“计划怎么写有效果?什么时间段,打算做什么?具体明确,不能泛泛而写。

方便检查。

比如,上午放学后留在教室15分钟,做一道英语完形填空题。

11:40—11:55,英完型有了计划,你就会有所兼顾,不会感情用事。

每一天,每科都需要花时间,请合理分配时间。

”这节班会课后,我明显的感觉到班级的状态焕然一新,学生有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可见,这节班会课的育德功效是显著的。

四、结语
语文学科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更便于渗透育德思想。

而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也更易于发挥学科优势,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语文教师发挥好学科优势,提升自我的育德能力,更需要自我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鲁洁.教育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宁德第一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