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概述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要PPT课件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要PPT课件
➢ 三是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与拓展规划。 ➢ 四是旅游区发展的主导思想。
➢ 五是用地结构、功能区的划分和线路组织。 ➢ 六是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七是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
➢ 八是旅游环境容量分析和环境规划。 ➢ 九是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 十是从业人员培训计划。 ➢ 十一是旅游信息网络规划。 ➢ 十二是分期规划和投资效益估算。 ➢ 十三是旅游管理规划。 ➢ 十四是旅游规划的图件。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二、水体自然景观
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参与的各种水体及水文 现象,我们都可视为水体旅游资源。
我国水域风光资源非常丰富,有烟波浩渺的大海,银装素裹的 雪山,奔放勇猛的瀑布,轻柔幽静的湖泊,平和从容的河流,不仅 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更能调节 气候,而且为旅游事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资源。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二)风景名山
我国的著名山岳:
1.花岗岩名山——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 盘山等 2.石英砂岩名山——武陵源风景区等 3.流纹岩名山——雁荡山等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三)五岳名山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也就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居于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五座大山。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根据管理级别进行的分类
➢ (1)世界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被权威国际组织批准设立的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 地质公园等。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05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旅游地理发展趋势
旅游需求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 势,包括休闲度假、探险 体验、文化教育等。
旅游产品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产品将更加个性化 ,如定制旅游、主题旅游 等。
旅游方式自由化
随着自由行的兴起,越来 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的 方式出游,对旅游服务的 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中国旅游地理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 中国旅游资源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文化 •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01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CHAPTER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的 地域影响以及旅游地的演化过程。
山等。
华东地区
01
02
03
04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著名 景点,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
代表。
江苏省
以园林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为 主,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等。
浙江省
以山水风光和古镇古村为主, 如杭州西湖、乌镇等。
安徽省
以黄山等自然风光和徽派建筑 文化为主。
华南地区
广东省
以珠江夜游、广州塔等为主要特色,是中国 南方经济中心。
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这些古迹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地区,了 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年等。

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绪论
引例:我国早期旅游活动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黄帝就曾游过五 山;清明远足踏青、九九重阳登高,更 历来是民间惯常的旅游活动;魏晋南北 朝时期,文人雅士以观赏风景和怡情悦 性为主要目的的山水游蔚然成风,并由 此出现了“旅游”一词。
这说明我国的旅游源远流长,而且与地 理环境密不可分,绪论就是探讨旅游与 地理环境的关系。
■本章小结
旅游作为一种人类休闲性的空间地域活动,决定了其突 出的异地性、流动性及综合性的地理特征。旅游活动的 总体过程又是以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所 构成的旅游系统为支撑的,也由此决定了现代旅游活动 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旅游客体)、 旅游业(旅游媒介)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与地理环境的 紧密联系。对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 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产生了旅游地理学这门新兴的应 用性、边缘性人文地理分支学科。而中国旅游地理则是 在旅游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体系统帅下,关于中国 旅游发展的实用区域旅游地理知识体系。中国旅游地理 作为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领 域,使学好这一系统知识成为提高旅游从业所需意识水 平与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
0.2.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1)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资源、客源、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 、旅游开发的 区域影响、旅游区划和旅游信息系统与旅游地图 等。
2)旅游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运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解 决与旅游有关的各种地理问题,尤其是要研究解 决如何使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规划与开 发中的系列问题。
区域旅游地理专著 东晋高僧法显著成规模空前的旅行巨著《佛国记》 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域取经,归国后著成内容丰富的
《大唐西域记》
0.3.2 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1)中国旅游地理环境 2)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3)中国旅游客源与客流地理 4)中国旅游服务业地理 5)中国区域旅游开发 6)中国旅游区划 7)中国分区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貌、水 文、气候、植物、动物等要 素组成的。
(四)环境质量背景
暂时摆脱严重污染的环境,到少 污染或无污染的地方去恢复健 康、增强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 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
旅游者产生的地 理背景
(二)文化地理背景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在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自然 环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的, 也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一个重要 的客观因素。
按1992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 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大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 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求知、健身和购物六类。每一类又包括 众多基类。
(三)旅游资源的形成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千 差万别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必然存在于—定的地 理环境之中,也可以说,丰富多彩、分市广泛且各具特色的 旅游资源源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种类
1.按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及成因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 2.按旅游资源的市场特性和开发现状进行分类 (1)潜在旅游资源 (2)现实旅游资源 (3)人工旅游资源
3.按旅游资源的级别及管理分类 (1)国家级旅游资源 (2)省级旅游资源 (3)市(县)级旅游资源 4.按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类
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所作出的总体部署以及规 划实施具体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系统性
B
协调性 A
旅游资源开 发规划的特点
C 客观性
技术性 E
D 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
1.现状分析 2.规划范围 3.规划依据和原则 4.旅游资源状况和评价 5.旅游规划开发方向及旅游项目创意 6.景区和功能区划分 7.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8.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9.交通规划 10.绿化规划 11.管理规划 12.效益分析 13.图件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ppt演示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ppt演示课件
泰山 黄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 武夷山 庐山 2、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
黄龙 九寨沟 三江并流 武陵源
49
3、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北京故宫,布达拉宫(大昭寺、 罗布林卡),大同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 贵族墓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 围庙 ,平遥古城,洛阳龙门石窟,曲阜孔庙、孔林 孔府,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北 京天坛,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青城山——都江 堰,武当山古建筑群,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长城。
39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圣地——耶路撒冷
前景是犹太教希 律圣殿的西墙(现称 为哭墙) 。后方是 金顶清真寺。城中还 有耶稣基督“受难之 路”(被定罪后走到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 点所经过的路)和圣 墓教堂。
40
2、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 不同风格的东西方古代建筑、有特定历
史意义的建筑等
福 建 土 楼
41
3、风土民情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各自的风俗,如
节庆、纪念日、祭祀仪式等
端午赛龙舟 42
祭祀黄帝陵
43
4、革命纪念地
44
5、手工艺品
45
(三)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在景观区域范围内, 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相得 益彰,称为自然和文化景 观旅游资源。
46
泰山
47
杭州西湖
48
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 1、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36
(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在自然环境中留下的印迹 越来越显著和深刻。
文化景观是指在环境 景观区域内,人类的文化 遗存占主导地位的旅游资 源。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全文】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现在旅游者不仅追求美景,还追求心灵充实和自我完 善。来长白山的旅游者往往以获得审美愉悦、探求认识生 活、美化心灵为真正途径。
• 问 题:研究旅游者的特点、类型、差异及其心理行为 对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什么作用?
• 案例分析:长白山旅游是心理学与民俗学的结合,由于长 白山民间传说的流传,强化了旅游者的游览观赏心理、寻 根思祖心理、参与尝试心理和求知心理等。认真研究旅游 者的旅游心理,开发利用长白山民间传说这一丰富的文化 旅游资源,将会对长白山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 用。
PPT课件
15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学习 目标 • 了解旅游者的概念与特征
• 了解旅游决策的过程,掌握影响旅游决策 的因素及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了解旅游流形成的地理背景、分布特征, 影响旅游流形成的因素
• 了解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掌握各种旅游客流的基本情况
PPT课件
16
课堂 练习 • 讨论旅游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技能 操作 • 中国地图填图比赛:分组开展填图比赛,
熟悉各省区的轮廓、位置,并指出该省区 一处代表性旅游景点。
PPT课件
14
第二章旅游者、旅游流与旅游客源
• 本章导读 本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者的概念、特征、旅游
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接着从旅游流形成的地 理背景、旅游客源地、感知环境与旅游者决策行 为等方面揭示旅游客流的形成,且分析了旅游客 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最后一节分析了中国入境客 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的发展及构成,并讨论了 中国三种旅游客流,即入境旅游客流、国内旅游 客流和出境旅游客流的基本特征。
• 学习 目标 • 掌握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概念 • 了解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的分布格局 • 掌握旅游交通的性质、方式 • 了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第十章-西北旅游区-《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全篇

第十章-西北旅游区-《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全篇

10.2.2 兰州市
兰州市古称金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唐 时代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通津要邑。黄河 从市区穿过,城南北有山地对峙,山水景 观壮美。兰州集丝路文化与黄河文化于一 体,成为西北商贸、旅游依托中心。
l)五泉山
2)白塔山
3)刘家峡和炳灵寺石窟
10.2.3 乌鲁木齐市 乌鲁木齐在蒙古语里为优美牧场之意,位于天山北麓
我国陆上丝绸之路全部位于本区,在历史上促进了沿线经济、宗 教、文化的繁荣,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丝路文化璀 璨夺目。雄关、烽隧、寺塔、壁画、雕塑随处可见,石窟艺术集 中,古墓遍布,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和最辉煌的历史文献。 本区少数民族聚居,民俗各异,吃、住、行、游、购、娱,都体 现出强烈的1)排列有序的地貌结构 2)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 3)铁路、公路并举的旅游交通 4)以瓜果为主的土特名产
10.1.2 旅游资源特征 1)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珍贵丰富 2)奇异的风沙地貌 3)民族风情绚丽多姿
10.2 重点旅游城市
10.2.1 西安市 西安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古称长安,是我国八大古都之
西安市是本区最大的旅游城市。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是 我国古都皇陵的重要分布区,文物蕴藏极为丰富。同时也有足以 称道的自然风光。乌鲁木齐市是我国最西部的首府城市,民族风 韵浓郁。本区主要旅游线基本与古丝绸之路相吻合,由关中盆地 到河西走廊,地沃物丰,古迹浩繁。其中,甘肃的石窟在全国地 位最高。进入新疆,沿两大盆地的边缘至西部边境,以丝路风情、 大漠风光、绿洲城市为主要特色。
10.3.4 新疆旅游线与旅游活动 l)吐鲁番:火焰山和葡萄沟、高昌故城、交河
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2)伊宁 3)喀什 4)喀纳斯湖

中国旅游地理(1)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1)PPT课件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千米,流经青 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等9省市,注入渤海。
*
9
(三)珠江
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漓江是其支流桂江的一段, 上源为云南高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最 后注入南海。
(四)黑龙江
中俄界河,也是中国冰封期最长的河。
*
10
(五)富春江
(六)京杭大运河
北起北京,南止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 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全长1700余公里,沟通了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 也是世界最早开凿的运河。
*
6
(五)历史文化名山 1、革命摇篮——井冈山 2、八达岭 3、四大道教名山 4、四大佛教名山 5、其他
*
7
第三节 水自然景观
*
8
一、江河景观
(一)长江
正源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发源于唐古拉山的 各拉丹东雪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 庆、湖南、湖北等11个省市,最后注入东海。
(二)黄河
(二)黄河壶口瀑布
是黄河上最大的瀑布,位于山西吉县以西。
(三)吊水楼瀑布
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南部群山之中。 此外,许多风景名山都有瀑布风景点,如雁荡 山大龙湫瀑布、云南大叠水瀑布、庐山瀑布等。
*
14
五、海洋和海滨景观
我国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 长18000公里。海岸类型有泥沙质、基岩质和生物型 三种。
核心区 缓冲区
实验区
*
25
禁止行为
• 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 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 等活动
■福建厦门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五章:旅游地图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第五章:旅游地图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二 地图的基本特征
123
科学性 概括性 符号性
三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比例尺
比例尺是指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 度之比,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主要分为数字式(如1∶100 000 000)、文字式(如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和线段式三种。
(二)图例
CHAPTER
FIVE
第五章
旅游地图
地图是表达空间现象的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具有科学性、概括 性、符号性等基本特征。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是地图的基本要 素。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旅游地图是一种主 要表示旅游要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的专题地图,包括景区(景 点)、旅游交通、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等内容。旅游地图具有服务 功能、广告功能和科教功能,并应满足实用性、准确性、及时性、 通俗性、艺术性等要求。
二 旅游地图的功能
(一) 服务 功能
A
(二) 广告 功能
B
(三) 科教 功能
C
三 旅游地图的分类
旅游地图的分类方法很多。
1
按地域大小的不同,旅游地图可分为世界旅游图、国家旅游图、 区域旅游图、城市旅游图、景区游览图等。
2
按服务对象的不同,旅游地图可分为供游客使用的旅游地图和供 旅游管理部门、专业研究人员使用的旅游地图。
【第五章】
01 PART ONE
第一节 认识地图
一 地图的含义
地图是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按一定比例描绘显示地球 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有“空间 信息的载体”和“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之称。传统地图的载 体多为纸张,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地图已越来越普及。
地图是表现空间现象的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通过地图,人们 可以形成对一定区域的整体认识,明确各物体的空间位置,建 立正确的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的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麦克默里发表的
《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 理学界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 文。 50年代,旅游地理学被纳入到经济地理学中。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旅游地理学研 究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向。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 法系统研究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已形成其基本的理 论体系和方法构架。
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 上,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列为大会的一个专业组, 这标志着旅游地理这门新学科得到了地理学家的 承认,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被确立下来。
2.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标准分类系统:包括8个主类、31个亚类 、155个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5 37) 水域风光类(6 15) 生物景观类(4 11) 天象与气象景观类(2 8) 遗址遗迹类(2 12)
建筑与设施类(7 49)
旅游商品类(1 7)
人文活动类(4 16)
CDB陆地动物栖息地
象与气候景观
DA光现象 DB天气与气候现象
DAA日月星辰观察地 DAB光环现象观察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DBB避暑气候地 DBC避寒气候地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BE物候景观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 DBA云雾多发区
观赏型旅游资源 运动型旅游资源 休(疗)养型旅游资源 娱乐型旅游资源 特殊型旅游资源(如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 旅游资源)等
(三)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21第二章第一节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概述 39页PPT文档

21第二章第一节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概述 39页PPT文档

马王堆辛追夫人古尸
Thank you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者
第一节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概述
一、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1、海陆位置与陆地面积:
最大的大陆-最大的大洋
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热带季风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亚寒带针叶林
2、接壤国家与海上邻国:14与6 3、总体地貌与地形大势:
山地为主;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人文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典园林、宗教文化
2、现代人文旅游资源:
产业旅游、现代工程、主题公园、康体娱乐、文化休闲
3、文化艺术旅游资源:
文字神话、书画雕塑、舞(蹈)影(视)戏(剧)曲(艺)
4、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衣、食、住、节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者 第一节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概述







常态地貌(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特殊地貌(岩溶、火山、雅丹、冰川、丹霞)
2、水域旅游资源:
江河、湖泊、瀑布、涌泉、海滨
3、气候旅游资源:
云雾、冰雪、雾(雨)凇、日霞、蜃景
4、生物旅游资源:植物、动物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旅游者 第一节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概述
(二)人文旅游资源 1、历史古迹旅游资源:
复习:第一章第四节 一、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
属于区域旅游地理 侧重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特征、中国
各类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状况、中国各旅 游区(点)布局等问题 为正确评价、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复习:第一章第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 中国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客源与客流地理 中国旅游业地理 中国区域旅游开发 中国旅游区划与分区

《旅游地理学》课件

《旅游地理学》课件

谢谢
THANKS
旅游规划研究
研究如何根据旅游需求和供给特征, 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实现可持续发 展。
02 旅游资源
CHAPTER
自然旅游资源
定义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 观赏、休闲、科学考察价值的景 观和现象,如山峰、湖泊、海滩 、森林等。
分类
根据其特点,自然旅游资源可分 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 观等。
保持完整性
确保每个旅游区在地域上相对完整, 避免过度分割,以保持其整体性和连 贯性。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兼顾行政区划:在不影响旅游区划合理性 的前提下,适当兼顾行政区划,便于管理 和规划。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01
中国旅游区划的划分
02
旅游区划的意义与作用
03
有利于深入认识旅游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为 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开发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包括保护性开发、创新性开 发以及合作性开发等。
03 旅游环境
CHAPTER
旅游环境的概念
旅游环境
指围绕旅游活动的所有自然、社会和人为环境的总和,包括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
旅游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动态性、地域性、综合性。
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05 旅游区划
CHAPTER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 概念:旅游区划是根据旅游地理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地域 划分为各级地域单位,以揭示其地域结构特征和内在联系的 过程或结果。
旅游区划 旅游区划的概念与原则
突出地域差异性
强调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差异,以突出旅游资源的 特色和优势。

中国旅游地理-模块一 旅游地理概述-PPT精品文档

中国旅游地理-模块一   旅游地理概述-PPT精品文档

AC 地质地貌 形迹
过程 ACA 凸峰 ACB独峰 ACC峰丛 ACD 石(土)林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ACF 岩壁与岩缝 ACG峡谷段落 ACH沟壑地 ACI丹霞 ACJ雅丹 ACK堆石洞 ACL岩 石洞与岩穴 ACM沙丘地 ACN岸滩
ADA 重力堆积体 ADB泥石流堆积 ADC 地震遗迹 ADD陷落地 ADE火山与熔岩 ADF冰川堆积体 ADG冰川侵蚀遗迹
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受教 育程度、家庭结构等因素,能力、气质和性格
等个性特征。正是由于旅游者不同的旅游偏好,
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旅游决策。
3、最大效益原则
• 最大效益原则指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决策时,讲究 旅游的性价比,追求旅游的最大效益,即以最小 的旅游时间比获取最大的旅游回报。 • 旅游者的旅行时间与游玩时间的比值,称为旅游
• 根据不同文化的地域发育过程和特征,现代世界可为五大
文化圈,即欧洲文化圈(俗称西方文化);东亚文化圈
(俗称东方文化,亦称儒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圈(俗称 伊斯兰或穆斯林文化);非洲文化圈(发展缓慢而落后的 文化);太平洋群岛上的土著文化圈(联系松散的文化)。 • 处于同一文化圈内的所有地区称为同质文化区,不同文化
模块一 旅游地理概述
• • • •
专题一 旅游客流地理 专题二 旅游资源地理 专题三 旅游业地理 专题四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
专题一 旅游客流地理
一、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的概念:
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
原因: 地理环境
差异性 丰富性 微小与宏大
人居环境
局限性 单调性 单调与丰富
(二)文化地理背景
文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民间习俗等,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
山水风光、水乡风情
详细描述
华东旅游区是中国著名的山水风光旅游区,如黄山、九寨沟等,同时该区域还拥有许多水乡风情的小 镇和村落,如周庄、乌镇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华南旅游区的特色
总结词
热带风光、海岛风情
详细描述
华南旅游区位于中国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自然风光和海岛风情,如海南岛、涠洲 岛等。该区域的海滨和海岛是夏季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度假
总结词
中国旅游地理是研究中国旅游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关 系的学科,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如长城、故宫、九寨沟、张家界等。随着中国经济的 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得到了迅猛 发展。因此,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对于指导旅游业发展、 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高旅游开发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 意义。同时,通过研究中国旅游地理,还可以深入了解 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 依据。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四川省
九寨沟、都江堰等
云南省
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等
重庆市
解放碑、磁器口古镇等
贵州省
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
西藏自治区
布达拉宫、大昭寺等
西北旅游区
陕西省
秦始皇兵马俑、华山等
青海省
青海湖、疆维吾尔自治区
天山天池、吐鲁番葡萄沟等
青藏旅游区
青海省
青海湖、塔尔寺等
西藏自治区
青藏旅游区的特色
总结词
高原风光、宗教文化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PPT课件

(2)水利工程
坎儿井
灵渠
都 江 堰
(3)古代路桥
1、故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供帝
王出巡之用,始于秦朝。 驿道:供邮递之用。 栈道:多见于悬崖峭壁处,特点在于险。
2、著名古桥
广东湘子桥
北京卢沟桥
福建洛阳桥
5、帝王陵墓
明十三陵之祖陵—长陵
武则天墓,即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 墓地,位于陕西咸阳的乾县。
2、水体旅游资源
“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景因山而峻 ,因水而秀”。水是旅游资源构景的基本 要素。
(1)江河旅游资源 1、长江
黄金水道 6300多千米 三峡风光
2、黄河 中华民族“母亲河” 华夏文明“摇篮” 5464千米 壶口瀑布景观

2.湖泊旅游资源
2
) 湖 泊 旅 游 资 源
新石器时代: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 浙江余杭梁祝文化遗址、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等。
(2)名人故居
国内外目前保存较好的多为近代的历史名 人故居,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以东部地区为多,尤其是北京市、广 州市。
(3)革命遗址及纪念地
6、古典园林
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3)泉水旅游资源 著名历史名泉:济南趵突泉、无锡惠山泉、
杭州 虎跑泉、苏州观音泉、 镇江中泠泉 “泉城”济南 “温泉城”福州
(4)瀑布旅游资源
中国三大名瀑
(1)黄果树瀑布 (2)壶口瀑布 (3)吊水楼瀑布
(5)海滨旅游资源
我国海岸线总长3.2万千米 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 北—鸭绿江口,南—北仑河口 岛屿海岸线:1.4万千米 最具吸引力的海滨旅游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地表水等因素所形成的风化、侵蚀和堆积地貌。在我国, 风沙地貌最典型的地区是新疆罗布泊地区。
2.主要类型 风蚀城堡、雅丹地貌、风蚀蘑菇和风蚀柱、沙漠
14
Hale Waihona Puke 阿耶尔红岩(澳大利亚)乌鲁木齐魔鬼城
15
1.概述 在海岸地带,受风浪、沿岸海流、潮汐和生物
等的作用以及入海河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 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地貌。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是以自然界本身的美感 来吸引旅游者的资源
6
1、地质地貌景观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7
8
黄 山
飞来石


仙人背包
仙人晒靴
乌龟
9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岩石的裂隙溶蚀、
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洞。
10
桂林山水
石林
溶洞
11
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Mount Etna )
12
腾冲火山群
13
1.概述 风沙地貌是指在干旱或内陆地区由于强风、流沙和间歇
24
夏威夷海滨
25
太湖
26
27
28
黄河壶口瀑布
29
北美洲尼亚加拉瀑布
30
3、山水组合景观 长江三峡
31
3、山水组合景观 桂林山水
32
4、生物景观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33
非洲大林波波河跨国公园 (野生动物园)
34
黄山奇松
35
5、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松花雪柳” 吉林雾凇岛
泰山 黄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 武夷山 庐山 2、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
黄龙 九寨沟 三江并流 武陵源
49
3、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北京故宫,布达拉宫(大昭寺、 罗布林卡),大同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 贵族墓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 围庙 ,平遥古城,洛阳龙门石窟,曲阜孔庙、孔林 孔府,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北 京天坛,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青城山——都江 堰,武当山古建筑群,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长城。
39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圣地——耶路撒冷
前景是犹太教希 律圣殿的西墙(现称 为哭墙) 。后方是 金顶清真寺。城中还 有耶稣基督“受难之 路”(被定罪后走到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地 点所经过的路)和圣 墓教堂。
40
2、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存 不同风格的东西方古代建筑、有特定历
史意义的建筑等
福 建 土 楼
4、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 质遗产
昆曲和古琴 50
中国旅游 地理概述
1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
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二、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 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 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 因此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18
丹霞地貌
19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 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 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 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20
21
22
2、水体旅游景观
海洋 湖泊 泉水
河流 瀑布
23
青岛海滨
41
3、风土民情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各自的风俗,如
节庆、纪念日、祭祀仪式等
端午赛龙舟 42
祭祀黄帝陵
43
4、革命纪念地
44
5、手工艺品
45
(三)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在景观区域范围内, 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相得 益彰,称为自然和文化景 观旅游资源。
46
泰山
47
杭州西湖
48
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 1、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2.主要类型 侵蚀为主的海岸、堆积为主的海岸、生物海岸、
断层海岸 3.海岛风光 大陆岛、冲击岛、珊瑚岛、火山岛 4.我国主要海岛概况 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
16
17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 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 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 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 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 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3
三、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概念 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 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它既包括抽象的资源,如风土人情、节庆 活动等;也包括具体的资源,如风景名胜、文 物古迹和娱乐中心等。
4
旅游资源也包括抽象的资源,如风土 人情、节庆活动——“事”
云南丽江,纳西古乐
西双版纳,泼水节
5
2、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一)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36
(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在自然环境中留下的印迹 越来越显著和深刻。
文化景观是指在环境 景观区域内,人类的文化 遗存占主导地位的旅游资 源。
37
1、宗教文化景观 各种宗教文化景观,多以宗教文化特色
鲜明的建筑为核心
道 教 圣 地
武 当 山
38
佛教圣地——鹿野苑
鹿野苑,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约10公 里处,在这里释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