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抑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知觉的四个模型PPT和笔记
●模板匹配模型原型模型区别性特征模型混战场模型计算途径
面孔与非面孔区别
●面孔识别是整体的、结构的,而物体识别是分析的、基于部分的。面孔在记忆中
以整体来表征,几乎不会分解为部分,与特征信息相比,结构信息对面孔加工非常关键。面孔知觉强调构成面孔的各个成分组织成一个粘着的总模式而不是孤立特征的简单排列。相比之下物体识别基于物体组成部分的认知
面孔倒置效应和整体局部等效应说明面孔加工为一种整体特异性的加工方式,面孔合成效应也进一步论证面孔的整体性加工,支持了面孔整体特异性加工理论,
●面孔与非面孔加工是领域特异性的,加工机制的知觉模式不同
●面孔结构加工发展关键期-早期
倒置效应:将面孔倒置也能削弱面孔识别所需的对特征间空间结构的知觉。正常人对倒置面孔的识别不仅差于对正立面孔的识别也差于对倒置房屋和字词的识别
撒切尔错觉面孔中的眼睛和嘴均是上下颠倒的当面孔倒置时很难察觉变化
●脑损伤病人功能的双重分离。例如当面对一副由许多物体所组成的面孔时,面孔
失认病人虽然可以一一辨认出各个物体却不知整个刺激实际上是一副面孔,而单纯物体失认病人虽然能看出整个刺激是一副面孔,但不能识别构成改面孔的各个物体
●神经科学差异:面孔加工主要激活外侧梭状回,物体内侧梭状回
●对自我面孔加工比对熟悉的面孔加工更敏锐,且二者加工均为右半球优于左半球●麻醉左半球的时候被试看到混合面孔更能够识别出自己,麻醉右半球的时候就更
难识别自己,说明右半球对自我面孔加工更重要
面孔加工的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分为并行的两部分。一部分是面孔的视觉处理,包括表情分析、面孔语言分析、直接视觉处理,三种处理过程是平行关系;另一部分是面孔身份的识别,包括面孔识别单元、个体特征、名字的产生,这三种处理过程是串行的——大部分研究支持
存在的问题:表情分析不是在结构编码输出后再进行的,而是更早或与之平行的; 在模型中没有体现出对熟悉和陌生面孔进行编码后就可以做出决策,且对陌生面孔经编码后可以直接进入长时记忆
面孔加工的神经模型
该模型把面部信息明确地分为两大类: 可变的与不变的.面孔身份信息属于不变信息,面部表情信息属于可变信息。分布式神经模型强调功能完成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协同工作。分布式神经模式认为,面孔表情与面孔身份的加工在表征和加工信息上都存在交互作用,但在脑皮层加工区域上是有区分的
选择性注意stroop效应。一般认为,念字和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
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他利用的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例如用蓝颜色写“红”这个字,要求被试说出字的颜色,而不是念字的读音,即回答“蓝”。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
综述
返回抑制(inhibition of return,IOR)是指对原先注意过的物体或位置进行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滞后现象。采用突然变暗或变亮的方法,对空间某一位置进行线索化,会使对紧接着出现在该位置上的靶刺激的反应加快,即产生易化作用;Posner和Cohen发现如果线索和靶子呈现的时间间隔(SOA)大于300ms,则易化作用会被抑制作用取代,对线索化位置上靶刺激的反应慢于非线索化位置,这种抑制作用被称为返回抑制。
Posner 与Cohen实验
程序:他们在实验中考察了线索引起的注意定向的作用,Posner和Cohen的实验被看作是经典IOR实验,呈现水平排列的三个方框(A),要求被试眼睛始终盯住中间小框,然后两个外周方框之一变亮(B);最后在线索化外周小框内(C1)或非线索化外周小框内(C2)或中间小框内出现靶子(C3),要求被试觉察到靶子时尽快做出按键反应*。注: 刺激画面由左向右呈现。在每个刺激画面的三个小框中,中间小框为注视点所在框;大框A与B内灰色的小框代表小框变亮,即线索化;大框C1与C2内的两个小框里的星号代表靶子。C1示表靶子出现在线索化位置,C2表示靶子出现在非线索化位置。
结果发现,当从第一次线索出现到靶子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SOA)在约100毫秒以内时,对出现在线索化位置靶子的反应时小于出现在非线索化位置靶子的反应时,即易化作用;当SOA达到200―300毫秒时,易化作用被抑制作用所取代,即在线索位置靶子的反应时长于在非线索位置靶子的反应时。
解释:这种抑制能高保证高效的视觉搜索。具体地说,一旦注意已经指向某一位置,那一位置即被加上标签,结果无需返回去再次搜索那一位置。没有这样的记录,搜索过程将处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访问同样位置的危险之中。认为返回抑制反映了人的心理机制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注意不是执着于原来注意过的位置,而是得以迅速转向以前未被注意过的位置,以利于快速的搜索活动。
范式:线索-靶子范式(cue-target paradigm)和靶子-靶子范式(target-target paradigm),其中线索-靶子范式在IOR研究中应用得较多。依据继外周位置线索化后是否对中央注视点位置线索化可以细分为两种不同的实验程序:单线索程序(single-cue procedure)和双线索程序(double-cue procedure)。单线索程序是指在靶子呈现前仅对单一外周位置进行线索化;双线索程序则是指在靶子呈现前,继某一外周位置线索化后,再对中央注视点位置进行第二次线索化。Posner和Cohen于1984年进行的经典实验是用的是单线索程序,由于返回抑制被认为是随着线索-靶子呈现的时间间隔(SOA)的延长而使注意脱离了最初的线索化位置,从而导致后来注意再返回到线索化位置时出现的一种反应滞后现象,所以后来的众多研究者为了可靠地观测到返回抑制效应,一般都采用了双线索程序,以保证注意从外周线索化位置上的脱离。
产生机制:注意抑制说和反应抑制说。前者认为返回抑制源于注意受到抑制,后者认为返回抑制源于反应受到抑制。现在的研究主要针对注意抑制说。
例如,外源性线索和内源性线索对返回抑制可有不同的作用;双线索条件下的返回抑制值少于单线索条件下的值;线索重复可影响返回抑制。此外,分心作业对返回抑制也可产生重要影响。Maylor发现,当从线索呈现直至靶子刺激反应的整个过程伴以分心作业,与无分心作业的条件相比,若分心作业较简单,则返回抑制值不变或减少;若分心作业较复杂,则返回抑制消失。这些实验结果也有不一致的情况,但它们表明注意对返回抑制还是有作用的。
Maylor与Hockey讨论了引起返回抑制的几个原因。首先,在实验1他们通过靶子-靶子实验范式(与图1所介绍的线索-靶子范式相对应),发现当第N+ 1次靶子出现在第N 次靶子的位置上时,反应时长于出现在第N次靶子对侧位置的反应时。因而排除了返回抑制是由于对出现线索不作出反应而导致反应上抑制的原因。在实验3中,当将靶子出现时的注视点转移到第一次线索化位置阶段注视点的下方时,发现返回抑制仍然存在。因而认为返回抑制不可能是对线索引起的感觉习惯化所产生的。另外,在实验1―3中均发现返回抑制可持续1000毫秒以上,因而排除了返回抑制是由于线索引起的前掩蔽作用所产生的。实验4最早采用了时序判断的方法。结果发现,虽然当SOA超过300毫秒时在线索化位置通常出现返回抑制,但在时序判断上则并不知觉为落后,反而知觉为优先。因而说明返回抑制表现在反应上而不是知觉(注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