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集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Unit 1: XXX1.1 XXXXXX:1.Through us activities and methods。

understand the land and sea territory of our country and XXX。

and be proud of it.2.Understand the 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aving a XXX.3.XXX' abilities in obtaining n。

n。

XXX.XXX:Lesson 1: How big is our motherland?I。

Setting the XXXn: XXX.Looking at the map of our motherland。

how big is it。

What does it look like。

In this lesson。

let's feel how big our XXX.II。

Calculating and comparing。

XXXActivity 1: "Hiking" to feel the length of the border of our motherland.1.Play the game of "hiking," first。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route" we will be taking。

(Learn to read the map and recognize the nal border and coastline.)2.Let's start our journey。

Where do we start。

(Understand where Tangshan。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可爱的祖国1.1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1 )课时祖国疆域有多大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唐山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

(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

)(2)温差。

(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

(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总结升华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师总结。

第(2 )课时我国人口有多少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你知道我国现在有多少人口吗?世界50亿人口日在哪一年?60亿人口日在哪一年?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 教学内容2.1 人与自然的关系2.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3 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3. 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2 讲解: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热爱大自然和珍惜自然资源。

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章:家庭与社区1. 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社区的品质。

2. 教学内容2.1 家庭和社区的关系2.2 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3 热爱家庭,关心社区3. 教学方法3.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认识到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3.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4.2 讲解:讲解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以及家庭和社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4.3 故事讲述:讲述家庭和社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和社区的温暖。

4.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和社区的感悟。

4.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和社区居民相处的场景。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部导学案冀教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部导学案冀教版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部导学案冀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导案(冀教版)制导设计教学时间学习方法主备教师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学科课题辅备教师品德与社会课时1我的祖国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我国的疆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资料看待事物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具学具初步了解我国的疆域面积。

让学生根据地图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学案第(一)课时导学设计一、温故互查导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学1、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2、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祖国的疆域有过多大程二、设问导学(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学设计的两个小组互相交谈,老师们在巡逻-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导案(冀教版)制导设计导学设计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要全面认识我们的祖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本课的学习中,请你从收集的资料中多方面去认识我们的祖国。

(二)、设问导学。

1、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2、了解祖国疆域有多大?三、自学解疑1、同学们自读祖国疆域真辽阔,不同季节同时过,导国土九百六十万,位居世界第三位,东西时间各不同,南北冷暖有强弱。

了解祖国疆域有多大?(1)、二人小组讨论交流学(2)、小组汇报(3)、教师板书: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过2、观察第3、4页图,看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程(1)、二人小组讨论交流(2)、小组汇报(3)、教师引导点拨3、观察地图和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哪些?四、巩固练习帮他算一算:小明从祖国最南端的乌苏里江开始向西走,如果做火车每小时走140千米,到达最西端用了35.7小时,祖国的最东端到最西端共多少千米?教师点拨二次设计-2-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导案(冀教版)制导设计导学设计教师板书:东西长5000千米五、拓展延伸1、小调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五年级上册课时安排表周次单元课题课时备注1第一单元1、父母对我的希望222、希望带来的苦与乐233、架起沟通的桥梁24第二单元4、我有上学的权利255、选举我们的班干部2第6周国庆假76、做有责任的小公民28第三单元7、我们的衣食那里来298、生活中的工业产品210期中复习211第四单元9、四通八达的交通21210、现代通信真方便21311、传媒拉近了时空214第五单元12、世界科技的今天21513、让科技造福人类2第六单元14、揭开邪教的面纱21715、抵制邪教218-19总复习期末考试父母对我的希望希望带来的苦与乐我有上学的权利我们的班干部选举做有责任的小公民我们的衣食哪里来生活中的工业产品本课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四通八达的交通》中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了解交通运输工具和祖国交通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知道交通运输如何与人们息息相关,感受到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根据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出行的方式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工具,同时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知道交通运输与人们的密切联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1.谈话引题同学们,你们今天上学都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的家住在学校附近,我家住的比较远,同学们猜猜我是怎么来的?对,我就是乘坐汽车这种交通运输工具来的。

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块聊聊“交通运输”这个话题。

课件出示,课题: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设计意图: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更能贴切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课件出示)节假日的时候,同学们一定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去的时候你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呢?谁来说说?(依照学生说出来的交通工具,教师用课件的形式以学生说的顺序展示各种交通工具。

)(设计意图:注重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眼睛观察到的,身体接触到的来认识交通运输工具,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1》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祖国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实践中,可能对祖国的认知还比较表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祖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基本国情,知道祖国的大致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3.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2.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案例,了解祖国的基本国情。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深入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体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准备网络环境,以便学生查找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国旗、国徽等标志,引导学生说出对祖国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重点信息,进行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方面的知识,如地理、历史、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各自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1》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对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中华文明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课本和课堂,缺乏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知识。

2.难点: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1》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教学道具:四大发明模型、古代建筑模型等4.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于中华文明的认知程度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教学道具,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知识。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教案(3篇)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教案(3篇)

第1篇年级:五年级学科:品德与社会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2. 学会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关爱他人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关爱他人的事迹或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关爱他人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关爱他人的故事。

二、新课学习1. 教师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强调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3.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播放一个关爱他人的案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人物的行为表现。

2. 学生分组讨论: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如何将关爱他人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体验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实践活动,如帮助同学、照顾老人等。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表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如何关爱他人?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二、新课学习1. 教师讲解关爱他人的方法,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关爱他人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情感体验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关爱他人”情感体验活动,如写一封感谢信、制作一份爱心卡片等。

2.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1.1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认识到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教学内容:引入社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包括社区的设施、人口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社区的不同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社区。

1.3 教学活动:观看社区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环境和设施,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区的看法和感受。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社区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何为社区做出贡献。

第二章:我们国家的象征2.1 学习目标:了解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等,认识到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2.2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的象征,包括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国家象征的庄严和美丽。

2.3 教学活动:观看国家象征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含义和由来。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家象征的认识和感受,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国家象征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章:遵守交通规则3.1 学习目标: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2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包括行人、车辆的通行规则等。

通过案例、视频等方式展示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

3.3 教学活动:观看交通规则案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基本知识。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场景,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

第四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4.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保护环境的责任。

4.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从自己做起,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4.3 教学活动: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对自己的意义和影响,制定个人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

第五章:尊重他人,和谐相处5.1 学习目标:5.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等。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1《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1《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1《我的祖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祖国》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从我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和美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并培养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祖国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此外,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逐渐趋向理性,对于抽象的概念和事物有自己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祖国,感受祖国的伟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认识祖国的伟大和美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难点:深入理解祖国的伟大和美丽,产生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学生的引导问题。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祖国的美丽景色、历史文化遗产等,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情感品德——关心他人课时安排- 课时一:研究目标:了解友爱的重要性,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品质。

- 活动一:观看友爱的视频,让学生体验友情的力量。

- 活动二:小组讨论,思考自己如何关心他人。

- 课时二:研究目标: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

- 活动一:展示合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合作的重要性。

- 活动二: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 课时三:研究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感谢他人。

- 活动一:学生分享自己被关心的经历,引发感恩之情。

- 活动二:设计感恩卡,写下对他人的感谢之词。

第二单元:道德与修养——尊重生命课时安排- 课时一:研究目标:了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学会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

- 活动一:观看尊重生命的视频,让学生思考生命的可贵。

- 活动二:小组讨论,讲述自己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的故事。

- 课时二:研究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研究防范事故的方法。

- 活动一:讨论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安全。

- 活动二:设计安全提示海报,宣传安全知识。

- 课时三:研究目标:了解慈善和公益事业的意义,思考如何帮助他人。

- 活动一:观看慈善行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关于公益事业的思考。

- 活动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公益活动。

第三单元:社会与法治——尊重规则课时安排- 课时一:研究目标:了解规则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守规矩品质。

- 活动一:讨论学校和社会中的规则,明确规则的重要性。

- 活动二: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学校规则宣传手册。

- 课时二:研究目标:认识法律的作用,研究正确处理纠纷的方法。

- 活动一:观看维护法律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意义。

- 活动二:角色扮演,模拟解决小纠纷的过程。

- 课时三:研究目标:了解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品质。

- 活动一:讨论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 活动二:小组讨论,设计一份社会公德行为宣传海报。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3》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3》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的祖国3》教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伟大的民族精神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对祖国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祖国的感情大多比较深厚,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伟大的民族精神。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祖国的伟大,培养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教材内容,呈现我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考自己对祖国母亲了解有多少。

二、进行新课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教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

(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

)(2)温差。

(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

(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我国的人口有多少1.通过数字调查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和状况。

2.结合人口密度图,进一步了解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三、总结升华教师:本课我们主要了解“祖国的疆域有多大”和“我国的人口有多少”,通过这节课,我们对祖国母亲多了一份了解,同学们通过学习,有什么感触和观点,大家一起来分享!第二课江山如此多娇教学目标:1.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

2.通过欣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3.使学生自觉产生保护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自觉保护文物和爱护景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瑰丽。

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你肯定会流连忘返。

下面哪位同学愿意介绍一下给自己印象比较深的自然景观?学生回答:略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大家没有去过的美丽地方。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3《古老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3《古老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3《古老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3》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对我国古代的文明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感情,但缺乏系统的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会欣赏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

2.设计好教学课件,便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实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我国古代的文明成果,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文明成果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分享实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古老的中华文明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古老的中华文明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在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辉煌,并为之自豪,为有如此勤劳、聪慧的祖先而自豪,对我们勤劳聪慧的祖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2.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明白“炎黄子孙”的传奇;了解大运河;明白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明白一些要紧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进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明白“炎黄子孙”的传奇;了解大运河;明白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明白一些要紧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进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第1 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辉煌文化的民族。

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今后。

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1、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过去吧。

2、将你喜爱的历史图片货照片,贴在适当的位置,并说明朝代。

三、“拜望”远古先人1、在祖国境内,发觉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在陕西蓝田发觉的“蓝田人”,距今差不多80万年了。

在北京周口店还发觉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你明白它距今有多少万年吗?2、将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生活的情形设计成时刻坐标。

冀教版五年级品社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品社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品社教案【篇一: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及计划】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本期任教五年级三个班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1、课标构成本册教材结合现代社会,从可爱的中国、民族团结一家亲、丰富多彩的生活等三个单元的篇幅构成《课程标准》的依据。

2、教材的特点(1)教材的呈现方式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结构创新,主题构建,范例原则。

讲究层次,引发问题,信息单元丰富)。

(2)教材内容最显著的变化是点式呈现,课程观念和目标发生了根本变革(强?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4)教材的使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

(5)教材引导教师自主引发教学思考。

?四、教学措施?1.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集请你相信我教学目标: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3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姓名我信任他的原因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四、自我反思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板书设计:我信得过他的是: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话题《当朋友失信时》。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背后……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2、活动:悄悄话信箱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

(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B、指名随机抽取一份悄悄话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其余同学比照自己,看看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三、课堂小结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2、“诚信”重要吗?自己应该怎么做?四、课外阅读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诚信” 的故事或者格言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朋友失信当时悄悄话:诚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

第三课时一、揭示主题这里是诚信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

来,快进入“诚信乐园”吧!二、启发想象请大家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描绘生活在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的生活和交往?想像人们生活充满乐欢笑;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到处是鲜花和笑脸…… (通过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1、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进入“诚信乐园”的条件。

四、反思行为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你觉得自己能进入“诚信乐园”吗?哪些条件还不具备?以后怎么做?生汇报:例:答应的事情,我会……五、制作诚信卡1、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

2、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六、拓展延伸。

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自己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

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进入“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3、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诚信是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假如失去诚信,最终受到伤害的会是谁呢?让我们在生活中调查,用事实来说话。

二、“假如没有诚信”交流会1、孩子们展示自己课前收集、调查到的事例。

2、师补充一些视频新闻资料:安徽省阜阳市不合格奶粉带来的危害3、引导学生看书中第10页和11页的插图,结合交流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受。

三、分组讨论、思考1、当社会失去诚信时,那些诚实守信的人们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假货充斥市场时,那些诚实守信做生意的商家会受到什么影响?当人们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那么诚实守信的人会受到怎样的伤害?2、欣赏小品:《失去诚信之后》3、学生谈感受。

四、总结、升华和孩子们所担心的一样,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了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了安全感,人与人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我们呼唤诚信,诚信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行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宝贵品质,他像金子一样宝贵,不,他比金子更宝贵,所以人们常说(板书课题:诚信是金),生齐读。

五、作业收集古近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

第三课时一、谈话引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顾历史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数不胜数,曾子杀猪就是其中之一。

二、欣赏故事,讨论明理1、课件出示曾子杀猪的故事。

2、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续编故事:(1)曾子的孩子听了妈妈说回来要杀猪给他吃,非常高兴,可是妈妈回来后没有给他杀猪,他……后来,他的妈妈在给他许诺时,他会……(2)曾子的孩子盼望妈妈能给自己杀猪吃,可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只是哄他,不会真的杀猪。

没想到,爸爸和妈妈果然履行了承诺,他……(3)曾子的妻子本想用这句话哄哄孩子,没想到丈夫那么认真,他无法理解丈夫的举动。

于是,夫妻争执了起来……(4)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以后,她再给孩子许诺时会……4、小结过度三、阅读瞭望台、畅所欲言1、学生自由阅读书中第13页“瞭望台”的内容。

2、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辩论:(1)假如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处理?(2)假如你是社会中的一员,你是支持这位老师的做法,还是反对或不支持?(3)你认为这件事曝光,是不是小题大作?3、思考:这个女教师这样做的目的,人们拿出这个问题来讨论的理由。

四、结合事例分析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1、课件出示两个事例(图片加配音):(1)身患重病的妈妈为了让远方的女儿能安心工作,告诉女儿自己很健康。

(2)医生和家人为了让一个意志比较脆弱的病人能坚强的活下去,对她隐瞒病情。

2、讨论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真确理解诚信的含义。

五、总结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社会呼唤诚信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厂家——消费者、政府——市民、签订合同的甲方——乙方……)对诚信的期待。

2、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3、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2、通过对社会生活中诚信与不诚信事例剖析和对比,懂得诚信是现代商品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加入WTO后,遵守相关规则的必然要求。

3、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条法律原则,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基本法律行为准则。

教学准备:1、学生访问、观察、查找社会生活中的承诺(信誉卡、保修卡、合同等)。

2、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它们。

3、收集我国古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和格言。

4、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要做到诚信,一方面需要个人的严格自律,另一方面也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

社会生活中的信用到处存在。

板书课题:社会生活中的承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