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基本原理介绍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课件PPT45页
1、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2、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3) 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
1、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 2、变频调速系统 (4)电动机的保护环节
2021/91/1、5 短路保护 2、过载保护 3、过电流保护
1
任三务相3 异机步床电控制动线机路电的气基控本环制节
全压启动
2021/9/15
2
任三务相3 异机步床电控制动线机路电的气基控本环制节
任三务相3 异机步床电控制动线机路电的气基控本环制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几种典型电气控制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
全压启动
1.点动控制线路 2.长动控制线路 3.两地控制线路
降压启动
1.丫-△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2.串电阻(电抗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3.定子串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
正反转控制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
2021/9/15
25
任三务相3 异机步床电控制动线机路电的气基控本环制节
2、自动往返控制
SQ 2
SQ 1
(a) 往 返 运 动 图
FR
SB 1
SB 3
KM 1
SQ 1
KM 2 KM 1 SQ 2
SQ 2 SB 2
KM 1 KM 2
KM 2
SQ 1
2021/9/15
(b )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按下正向起动按钮SB1,电动机 正向起动运行,带动工作台向前运 动。当运行到SQ2位置时,挡块压下 SQ2,接触器KMl断电释放,KM2通电 吸合,电动机反向起动运行,使工 作台后退。工作台退到SQl位置时, 挡块压下SQl,KM2断电释放,KM1通 电吸合,电动机又正向起动运行, 工作台又向前进,如此一直循环下 去,直到需要停止时按下SB3,KMl 和KM2线圈同时断电释放,电动机脱 离电源停止转动。
2、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3) 异步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
1、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 2、变频调速系统 (4)电动机的保护环节
2021/91/1、5 短路保护 2、过载保护 3、过电流保护
1
任三务相3 异机步床电控制动线机路电的气基控本环制节
全压启动
2021/9/15
2
任三务相3 异机步床电控制动线机路电的气基控本环制节
任三务相3 异机步床电控制动线机路电的气基控本环制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几种典型电气控制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
全压启动
1.点动控制线路 2.长动控制线路 3.两地控制线路
降压启动
1.丫-△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2.串电阻(电抗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3.定子串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
正反转控制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
2021/9/15
25
任三务相3 异机步床电控制动线机路电的气基控本环制节
2、自动往返控制
SQ 2
SQ 1
(a) 往 返 运 动 图
FR
SB 1
SB 3
KM 1
SQ 1
KM 2 KM 1 SQ 2
SQ 2 SB 2
KM 1 KM 2
KM 2
SQ 1
2021/9/15
(b )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按下正向起动按钮SB1,电动机 正向起动运行,带动工作台向前运 动。当运行到SQ2位置时,挡块压下 SQ2,接触器KMl断电释放,KM2通电 吸合,电动机反向起动运行,使工 作台后退。工作台退到SQl位置时, 挡块压下SQl,KM2断电释放,KM1通 电吸合,电动机又正向起动运行, 工作台又向前进,如此一直循环下 去,直到需要停止时按下SB3,KMl 和KM2线圈同时断电释放,电动机脱 离电源停止转动。
柴油机电控技术简介PPT课件
动力性与舒适性需求
电控技术可优化柴油机动力输出,提 高驾驶舒适性。
燃油经济性要求
提高柴油机燃油经济性,降低油耗, 是电控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柴油机电控系统组成
1 2
传感器 用于检测柴油机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转速 等。
控制单元(ECU) 根据传感器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输出控制信号。
3
执行器 根据控制信号调节柴油机燃油喷射、进气、排气 等参数。
可靠性增强策略
强化结构设计 对柴油机关键零部件进行结构优化和强
化设计,提高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完善故障诊断系统 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系统,实时监测 柴油机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故障。
严格质量控制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检验, 确保柴油机出厂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 范。
提供专业维护支持
为柴油机用户提供专业的维护指导和 支持,确保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 持良好状态。
说明电控系统具有故障诊断与保护功能,提高轻型载货汽车的可靠性。
重型载货汽车应用案例
重型载货汽车电控系统概述
介绍重型载货汽车电控系统的基本 架构、功能及优势。
动力性与经济性优化
阐述如何通过电控技术优化重型载 货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智能化与网联化趋势
探讨重型载货汽车电控技术的智能 化与网联化发展趋势。
发动机与液压泵匹配控制
阐述发动机与液压泵匹配控制策略,提高机械的 作业效率。
智能化与自动化趋势
探讨非道路移动机械电控技术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发展趋势。
船舶动力装置应用案例
船舶动力装置电控系统概述
介绍船舶动力装置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功 能及特点。
燃油喷射与进气控制
阐述燃油喷射与进气控制策略,优化船舶动 力装置的性能。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PPT课件
有经济性规律、动力性(又称运动型)规律,而且还有一般(日 常)规律、环境温度及随外界条件变化的规律等。
将车速V 和节气门开度α的组合分成一定数量的区域,
每个区域有不同的节气门开启速率程序值。当实际值大于它时, 为动力性规律,反之为经济性规律。
2. 信号输入装置
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与发动机控制系统共用。 2)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与发动机控制系统共用。 3) 车速传感器 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相同,有电磁感应式和光电式。 4) 输入轴转速传感器 作用:检测行星齿轮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以更精确地控制换
向,摘下1挡, 进入空挡NR1; (2)使V7换向,选 挡液压缸动作, 使选挡杆从NR1进 入N23位置,挡位 信号接通,表示 选挡到位; (3)使换挡阀V5换 向,换挡液压缸 反向动作,从而 换入2挡;
(4)换挡开关接通, ECU令离合器接合, 发动机自适应地 恢复供油。
3. 发动机执行机构 对于电喷发
发散型在大节气门开度时换挡延迟所引起的输入轴转速 的变化较大、功率利用差,但换挡次数较少、舒适性高。
带强制低挡的发散型换挡规律,使它保持了换挡次数较少、 舒适性高的优点,又克服了发散型的缺点,故它在轿车自动变 速器中应用较多。
收敛型的发动机工作转速低、燃料经济性好、噪声低、行 驶平稳舒适,它适合于功率较低的货车。
或者当车速传感器损坏时,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来控制换 挡。
输入轴转速传感器故障:ECU停止发动机减小转矩控制。 油液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按80℃到100℃作为代替信号 控制。
② 执行机构失效 换挡电磁阀故障:两种处理方法: a、不论有几个阀出故障,ECU均停止所有换挡电磁阀工作,
挡位由操纵手柄决定; b、其中一个失效,其他阀仍工作,仍能自动换挡,但会失
将车速V 和节气门开度α的组合分成一定数量的区域,
每个区域有不同的节气门开启速率程序值。当实际值大于它时, 为动力性规律,反之为经济性规律。
2. 信号输入装置
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与发动机控制系统共用。 2)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与发动机控制系统共用。 3) 车速传感器 与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相同,有电磁感应式和光电式。 4) 输入轴转速传感器 作用:检测行星齿轮变速器输入轴转速,以更精确地控制换
向,摘下1挡, 进入空挡NR1; (2)使V7换向,选 挡液压缸动作, 使选挡杆从NR1进 入N23位置,挡位 信号接通,表示 选挡到位; (3)使换挡阀V5换 向,换挡液压缸 反向动作,从而 换入2挡;
(4)换挡开关接通, ECU令离合器接合, 发动机自适应地 恢复供油。
3. 发动机执行机构 对于电喷发
发散型在大节气门开度时换挡延迟所引起的输入轴转速 的变化较大、功率利用差,但换挡次数较少、舒适性高。
带强制低挡的发散型换挡规律,使它保持了换挡次数较少、 舒适性高的优点,又克服了发散型的缺点,故它在轿车自动变 速器中应用较多。
收敛型的发动机工作转速低、燃料经济性好、噪声低、行 驶平稳舒适,它适合于功率较低的货车。
或者当车速传感器损坏时,用输入轴转速传感器来控制换 挡。
输入轴转速传感器故障:ECU停止发动机减小转矩控制。 油液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按80℃到100℃作为代替信号 控制。
② 执行机构失效 换挡电磁阀故障:两种处理方法: a、不论有几个阀出故障,ECU均停止所有换挡电磁阀工作,
挡位由操纵手柄决定; b、其中一个失效,其他阀仍工作,仍能自动换挡,但会失
《采煤机电控原理》课件
《采煤机电控原理》PPT
课件
本PPT课件将详细介绍《采煤机电控原理》,通过丰富的图文内容,帮助大家
深入了解采煤机的电控系统和其原理。
概述
1
3
行业重要性
2
基本概念
探讨煤矿行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
介绍采煤机电控原理的基本概念,如传感
电控原理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
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发展历程
传输方式,如模拟信号、数字
等。
通信等。
信号等。
电控元器件
1
传感器
介绍采煤机电控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
控制器
讲解采煤机电控系统中常见的控制器,如PLC、单片机等。
3
执行器
详述采煤机电控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器,如电机、气缸等。
PLC编程
基本概念
编程语言
编程软件
介绍PLC编程的基本概念,如逻
解析PLC编程使用的常见编程语
推荐一些常用的PLC编程软件,
辑控制、循环控制等。
言,如梯形图、指令表等。
如Siemens、Rockwell等。
电机控制
1
电机类型
介绍采煤机电机控制中常用的电机类型,如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
2
控制方法
探究采煤机电机控制的方法,如变频控制、PID控制等。
3
调速技术 ⏩
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案例2
分享一个在采煤机电控系统中遇到困难的案例,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案例3
探讨一个创新应用采煤机电控原理的案例,以及
对行业的贡献和影响。
讲解采煤机电机调速的技术,如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
课件
本PPT课件将详细介绍《采煤机电控原理》,通过丰富的图文内容,帮助大家
深入了解采煤机的电控系统和其原理。
概述
1
3
行业重要性
2
基本概念
探讨煤矿行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
介绍采煤机电控原理的基本概念,如传感
电控原理在煤矿生产中的作用。
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发展历程
传输方式,如模拟信号、数字
等。
通信等。
信号等。
电控元器件
1
传感器
介绍采煤机电控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
控制器
讲解采煤机电控系统中常见的控制器,如PLC、单片机等。
3
执行器
详述采煤机电控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器,如电机、气缸等。
PLC编程
基本概念
编程语言
编程软件
介绍PLC编程的基本概念,如逻
解析PLC编程使用的常见编程语
推荐一些常用的PLC编程软件,
辑控制、循环控制等。
言,如梯形图、指令表等。
如Siemens、Rockwell等。
电机控制
1
电机类型
介绍采煤机电机控制中常用的电机类型,如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
2
控制方法
探究采煤机电机控制的方法,如变频控制、PID控制等。
3
调速技术 ⏩
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案例2
分享一个在采煤机电控系统中遇到困难的案例,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案例3
探讨一个创新应用采煤机电控原理的案例,以及
对行业的贡献和影响。
讲解采煤机电机调速的技术,如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图文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与 工作原理
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的核心之一,它由多个组件组成并以精确的方式 协同工作。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
发动机电控系统负责监测和控制发动机的运行,包括燃油供给、点火、气门 控制、排放控制等
喷油器
将燃油雾化并喷入气缸,确保 燃油的均匀混合和完全燃烧。
点火线圈
节气门
产生高电压,点燃燃油混合物, 使发动机正常燃烧。
控制进气量,调整发动机的转 速和动力输出。
电子节气门的工作原理
电子节气门通过电子信号控制节气门的开合程度,实现精确的进气量控制,提高燃烧效率和驾驶响应性。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点火系统产生高压电流,通过点火线圈将电能转换为火花,点燃燃油混合物, 触发爆燃过程。
ECU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大脑,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工作来实现对发动机的精 确控制。
传感器的种类和作用
温度传感器
监测冷却液和进气气温,调 整燃料混合比和点火正时。
氧传感器
检测废气的氧含量,优化燃 烧过程,控制减排。
气流传感器
测量进气量,提供燃油喷射 和气门控制的基础数据。
执行器的种类和作用
喷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喷油系统通过控制喷油器工作时机和喷油量,将精确的燃油雾化喷入气缸, 实现燃油的完全燃烧。
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与工作原 理
排放控制系统通过使用催化剂和传感器监测废气组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保护环境。
电路连接方式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各个组件之间通过电路连接,确保信号的传递和数据的交换。
2024版柴油机电控技术ppt课件
案例二
某柴油车行驶中突然熄火,再也无法启动。经诊断发现控 制单元内部损坏,导致整个电控系统失效。更换控制单元 并重新匹配后故障排除。
案例三
某柴油车加速无力且油耗增加,经检测发现喷油器堵塞严 重,导致喷油不畅、雾化不良。清洗或更换喷油器后故障 排除。
06
CATALOGUE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实验与实训
实验目的和要求
燃油催化技术
使用燃油催化剂,促进燃油更完全地 燃烧,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 有害排放。
颗粒物捕集技术
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中安装颗粒物捕集 器,捕捉并储存排气中的颗粒物,减 少颗粒物排放。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电控技术将向更高效、更清洁的 方向发展,如采用更先进的燃油喷射技术、进气系统优化技术等。
题及改进措施等。
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 和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
议。
经验分享
与同学交流实验心得和经验, 共同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高压共轨系统
01
02
03
高压共轨系统组成
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 器等。
工作原理
高压油泵将燃油压缩至共 轨管内,形成高压燃油, 然后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
优点
实现精准喷油,提高燃油 经济性;降低排放,满足 环保要求。
电控喷油器
电控喷油器结构
01
电磁铁、针阀、喷孔等。
工作原理
02
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驱动针阀开启或关闭,控制燃油喷射。
01
掌握柴油机电控系统的 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02
03
04
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 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法。
某柴油车行驶中突然熄火,再也无法启动。经诊断发现控 制单元内部损坏,导致整个电控系统失效。更换控制单元 并重新匹配后故障排除。
案例三
某柴油车加速无力且油耗增加,经检测发现喷油器堵塞严 重,导致喷油不畅、雾化不良。清洗或更换喷油器后故障 排除。
06
CATALOGUE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实验与实训
实验目的和要求
燃油催化技术
使用燃油催化剂,促进燃油更完全地 燃烧,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 有害排放。
颗粒物捕集技术
在柴油机排气系统中安装颗粒物捕集 器,捕捉并储存排气中的颗粒物,减 少颗粒物排放。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电控技术将向更高效、更清洁的 方向发展,如采用更先进的燃油喷射技术、进气系统优化技术等。
题及改进措施等。
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 和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
议。
经验分享
与同学交流实验心得和经验, 共同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高压共轨系统
01
02
03
高压共轨系统组成
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 器等。
工作原理
高压油泵将燃油压缩至共 轨管内,形成高压燃油, 然后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
优点
实现精准喷油,提高燃油 经济性;降低排放,满足 环保要求。
电控喷油器
电控喷油器结构
01
电磁铁、针阀、喷孔等。
工作原理
02
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驱动针阀开启或关闭,控制燃油喷射。
01
掌握柴油机电控系统的 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02
03
04
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 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法。
电控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可靠性
电控系统的可靠性对于保证生产和生活正常 运行至关重要。应采取一系列可靠性设计和 技术,确保电控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能够
稳定运行。
节能环保要求
节能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电控系统应注重节能设计, 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和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和排放。
环保
电控系统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应采取环保材料和工艺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推动废弃电控设备的 回收和再利用。
电控系统的重要性
01
提高生产效率
电控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生产过程 中的各种参数,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02
提升产品质量
03
保障生产安全
电控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参数 调节,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 定性。
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 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保障生产安全。
电控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将控制系统的状态和运行结果以图形或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报警装置
当系统出现异常或故障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03
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
信号的输入与处理
信号的输入
电控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开关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 号。
信号的处理
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调理电路进行预处理,如滤波、放大、隔离等,以便于后续的信号处 理。
历史回顾
电控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 展,电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提 升。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 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控系统将 向着更加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的 方向发展。
02
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输入设备
车用驱动电机原理与控制基础PPT课件(200页)
10
2. 磁通量、高斯定理
2.1.1 磁场及其度量
定义通过面的磁通量为
= ∙ = cos
图2-1 通过平面的磁通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韦伯(Wb),有1Wb=1T・m2 。
通过任意曲面的磁通量为
.
.
.
= ඵ d = ඵ ∙ d = ඵ cosd
上式说明,安培力是作用在整个载流导线上,而不是集中作用于一
点的。
图2-7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15
2.2.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2.2 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表述为:当穿过闭合回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无论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引
起的,回路中都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通过该回路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
∙ d = න d =
得到:
= 0
14
1. 洛伦兹力; 2. 安培力
2.1.3 (电)磁力
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即所谓的洛伦兹力。
= ×
图2-6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力
有限长载流导线所受的安培力,等于各电流元所受安培力的矢量叠
加,即
.
= න d ×
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反抗回路中原磁通的变化,这一规律称为楞次定律。
机MG2(或者MG1)同时驱动汽车。THS属于功率分
流混合动力,通过电动机或发动机控制其转矩比例,
从而实现传动比的无级调节,所以THS又被称为电动
无级变速器。
6
1.3 车用驱动电机的典型应用
图1-8 “三合一”电驱动总成
三合一纯电驱动总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jectors 喷油器
DBV
限压阀 rail 油轨
metering unit 油量计量单元
ZDT 零油 量孔
CPN2.2
p back: < 1.2 bar abs 油泵回油背压: <1.2 bar绝对压力
: high pressure : low pressure
BOSCH电控高压共轨安装示意图
电控喷油系统的介绍
1、泵喷嘴(UIS)
在泵喷嘴系统中喷油泵和喷油嘴组成 一个单元。每个发动机气缸都在其缸盖 上装有这样一个单元,它或者直接通过 摇臂或者间接的由发动机凸轮轴通过推 杆来驱动
电控喷油系统的介绍
2、单体泵(UPS)
单体泵系统工作方式跟泵喷嘴相同,
它是一种模块式结构的高压喷射系统。 与泵喷嘴系统不同的是,其喷油嘴和 油泵用一根较短的喷射油管连接, 单 体泵系统中每个气缸都设置一个PF单 柱塞喷油泵,由发动机的凸轮轴驱动。
BOSCH电控系统硬件- ECU(电子控制单元)
ECU是电控发动机的控制中心, 通过接收各传感器传送来的发动 机运行信息,加以运算处理后控 制各执行器动作。 ECU还包含着 一个监测模块。用于故障诊断以 及出错以后的系统的保护
• 型号 EDC7UC31
• 特性参
–工作环境: -40~105 ºC (安装在发动机上时要求燃油冷却) –工作电压:24V(9~32V ) –接插件:141针(16+36+89) –尺寸:248×206×54mm3 –ECU的8个固定螺栓扭矩:10±2Nm
过压保护阀
p suction: 0.35...1.00 bar abs 齿轮泵进口压力: 0.35~1.00bar绝对压力
bypass valve 旁通阀
overflow valve 溢流阀
ECU cooling plate ECU冷却盘
hand-primer 手油泵
prefilter 粗滤
back CRIN2/3: 0...1 bar rel 喷油器回油背压: 0~1bar相对压力
变 热敏电阻 阻 传 应变片变阻器 感 器
传感器
传感器 曲轴转速传感器 凸轮相位传感器 水温、机油温、燃油温、进气温度等
轨压、机油压பைடு நூலகம்、进气压力传感器等
数字量 数字量 模拟量
模拟量
曲轴转速传感器
原理:电磁感应 功能:1、曲轴(发动机)转速
2、曲轴上止点位置 1、永磁铁 2、传感器壳体 3、发动机外盖 4、软铁芯 5、线圈 6、传感线圈
凸轮轴转速传感器 同曲轴转速传感器
实测曲轴和凸轮轴信号波形
CPN2.2(+)高压油泵
柴油进口(自滤器)
M-PROP 燃油计量阀
高压油出口 柴油出口(到油箱)
溢流阀
凸轮轴 润滑油进口(可选)
柴油出口(到滤器)
齿轮泵 ZP5
初始机油注油口阀盖
凸轮轴相位传感器: DG6 柴油进口(自油箱)
CPN2.2(+)高压油泵
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及配有高速电磁开关阀,使得喷油过程的控制 十分方便,并且可控参数多,益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全程优化
采用共轨方式供油,喷油系统压力波动小,各喷油嘴间相互影响小,喷 射压力控制精度较高,喷油量控制较准确
高速电磁开关阀频响高,控制灵活,使得喷油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调范围 大,并且能方便地实现预喷射、后喷等功能,为优化柴油机喷油规律、改 善其性能和降低废气排放提供了有效手段
EDC7电控单元 整车控制中心
CRIN2第二代 喷油器,喷油压 力达1600bar
LWRN2高压共轨管激 光焊接、性能稳定
BOSCH电控高压共轨结构示意图
main filter
精滤 p ZP outlet: < 9.0 bar abs
齿轮泵出口背压: < 9.0 bar 绝对压力
over pressure valve
系统结构移植方便,适应范围宽,不像其它的几种电控喷油系统,对柴 油机的结构形式有专门要求;高压共轨系统,均能与目前的小型、中型及 重型柴油机很好匹配
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优劣势对比
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优劣势对比
二、博世电控喷油系统介绍
BOSCH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构成
CPN2.2高压油泵,提 供1600bar燃油压力
电控基本原理介绍
目录
一、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二、博世电控喷油系统介绍 三、国Ⅳ后处理(SCR/EGR)系统介绍 四、电控系统的应用和匹配 五、其他
柴油机喷油技术的发展
柴油机喷油技术经历了传统的纯机械操纵式喷油 和现代的电控操纵式喷油这两个发展阶段。而现代电 控喷油技术的崛起,则应归功于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检 测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电控喷油技术已从初期的位 置控制型发展到时间控制型。现代电控喷油技术实现 的手段主要有电控泵喷嘴、电控单体泵以及电控共轨 系统。
• 优点
–结构紧凑、兼容性好 –低功耗(40W),稳定的I/O –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容量大(56MHz) –安装在发动机上振动小 –经过热冲击、低温、防水、化学、盐腐蚀、振动、机械冲击、EMC试验
ECU三维模型
控制器ECU
接插件2 (传感器)
接插件1 (整车功能)
接插件3 (执行器)
传感器类型 磁电式
3、共轨系统(CRS)
在共轨式蓄压器喷射系统中,
ECU通过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借助 于喷油器上的电磁阀,让柴油以正 确的喷油压力在正确的喷油点喷射 出正确的喷油量,保证柴油机最佳 的燃烧比、雾化和最佳的点火时间, 以及良好的经济性和最少的污染排 放
共轨系统的特点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因为它集成了 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检测技术以及先进的喷油结构于一身。它不仅 能达到较高的喷射压力、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而且能实现预喷 射和后喷,从而优化喷油特性形状,降低柴油机噪声和大大减少废气的排 放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O delivery throttle
Pinion gear Hollow gear
Camshaft
2 body type I/O valve Plunger
Plunger spring Tappet
Roller
• 控制进入柱塞的燃油量,从而控制 共轨管压力
• 比例电磁阀 • PWM控制(165~195Hz) • 线圈电阻:2.6~3.15欧姆 • 最大电流:1.8A • 缺省状态:全开(limp home)
DBV
限压阀 rail 油轨
metering unit 油量计量单元
ZDT 零油 量孔
CPN2.2
p back: < 1.2 bar abs 油泵回油背压: <1.2 bar绝对压力
: high pressure : low pressure
BOSCH电控高压共轨安装示意图
电控喷油系统的介绍
1、泵喷嘴(UIS)
在泵喷嘴系统中喷油泵和喷油嘴组成 一个单元。每个发动机气缸都在其缸盖 上装有这样一个单元,它或者直接通过 摇臂或者间接的由发动机凸轮轴通过推 杆来驱动
电控喷油系统的介绍
2、单体泵(UPS)
单体泵系统工作方式跟泵喷嘴相同,
它是一种模块式结构的高压喷射系统。 与泵喷嘴系统不同的是,其喷油嘴和 油泵用一根较短的喷射油管连接, 单 体泵系统中每个气缸都设置一个PF单 柱塞喷油泵,由发动机的凸轮轴驱动。
BOSCH电控系统硬件- ECU(电子控制单元)
ECU是电控发动机的控制中心, 通过接收各传感器传送来的发动 机运行信息,加以运算处理后控 制各执行器动作。 ECU还包含着 一个监测模块。用于故障诊断以 及出错以后的系统的保护
• 型号 EDC7UC31
• 特性参
–工作环境: -40~105 ºC (安装在发动机上时要求燃油冷却) –工作电压:24V(9~32V ) –接插件:141针(16+36+89) –尺寸:248×206×54mm3 –ECU的8个固定螺栓扭矩:10±2Nm
过压保护阀
p suction: 0.35...1.00 bar abs 齿轮泵进口压力: 0.35~1.00bar绝对压力
bypass valve 旁通阀
overflow valve 溢流阀
ECU cooling plate ECU冷却盘
hand-primer 手油泵
prefilter 粗滤
back CRIN2/3: 0...1 bar rel 喷油器回油背压: 0~1bar相对压力
变 热敏电阻 阻 传 应变片变阻器 感 器
传感器
传感器 曲轴转速传感器 凸轮相位传感器 水温、机油温、燃油温、进气温度等
轨压、机油压பைடு நூலகம்、进气压力传感器等
数字量 数字量 模拟量
模拟量
曲轴转速传感器
原理:电磁感应 功能:1、曲轴(发动机)转速
2、曲轴上止点位置 1、永磁铁 2、传感器壳体 3、发动机外盖 4、软铁芯 5、线圈 6、传感线圈
凸轮轴转速传感器 同曲轴转速传感器
实测曲轴和凸轮轴信号波形
CPN2.2(+)高压油泵
柴油进口(自滤器)
M-PROP 燃油计量阀
高压油出口 柴油出口(到油箱)
溢流阀
凸轮轴 润滑油进口(可选)
柴油出口(到滤器)
齿轮泵 ZP5
初始机油注油口阀盖
凸轮轴相位传感器: DG6 柴油进口(自油箱)
CPN2.2(+)高压油泵
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装置及配有高速电磁开关阀,使得喷油过程的控制 十分方便,并且可控参数多,益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全程优化
采用共轨方式供油,喷油系统压力波动小,各喷油嘴间相互影响小,喷 射压力控制精度较高,喷油量控制较准确
高速电磁开关阀频响高,控制灵活,使得喷油系统的喷射压力可调范围 大,并且能方便地实现预喷射、后喷等功能,为优化柴油机喷油规律、改 善其性能和降低废气排放提供了有效手段
EDC7电控单元 整车控制中心
CRIN2第二代 喷油器,喷油压 力达1600bar
LWRN2高压共轨管激 光焊接、性能稳定
BOSCH电控高压共轨结构示意图
main filter
精滤 p ZP outlet: < 9.0 bar abs
齿轮泵出口背压: < 9.0 bar 绝对压力
over pressure valve
系统结构移植方便,适应范围宽,不像其它的几种电控喷油系统,对柴 油机的结构形式有专门要求;高压共轨系统,均能与目前的小型、中型及 重型柴油机很好匹配
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优劣势对比
电控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优劣势对比
二、博世电控喷油系统介绍
BOSCH电控高压共轨系统构成
CPN2.2高压油泵,提 供1600bar燃油压力
电控基本原理介绍
目录
一、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二、博世电控喷油系统介绍 三、国Ⅳ后处理(SCR/EGR)系统介绍 四、电控系统的应用和匹配 五、其他
柴油机喷油技术的发展
柴油机喷油技术经历了传统的纯机械操纵式喷油 和现代的电控操纵式喷油这两个发展阶段。而现代电 控喷油技术的崛起,则应归功于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检 测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电控喷油技术已从初期的位 置控制型发展到时间控制型。现代电控喷油技术实现 的手段主要有电控泵喷嘴、电控单体泵以及电控共轨 系统。
• 优点
–结构紧凑、兼容性好 –低功耗(40W),稳定的I/O –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容量大(56MHz) –安装在发动机上振动小 –经过热冲击、低温、防水、化学、盐腐蚀、振动、机械冲击、EMC试验
ECU三维模型
控制器ECU
接插件2 (传感器)
接插件1 (整车功能)
接插件3 (执行器)
传感器类型 磁电式
3、共轨系统(CRS)
在共轨式蓄压器喷射系统中,
ECU通过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借助 于喷油器上的电磁阀,让柴油以正 确的喷油压力在正确的喷油点喷射 出正确的喷油量,保证柴油机最佳 的燃烧比、雾化和最佳的点火时间, 以及良好的经济性和最少的污染排 放
共轨系统的特点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因为它集成了 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传感检测技术以及先进的喷油结构于一身。它不仅 能达到较高的喷射压力、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而且能实现预喷 射和后喷,从而优化喷油特性形状,降低柴油机噪声和大大减少废气的排 放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O delivery throttle
Pinion gear Hollow gear
Camshaft
2 body type I/O valve Plunger
Plunger spring Tappet
Roller
• 控制进入柱塞的燃油量,从而控制 共轨管压力
• 比例电磁阀 • PWM控制(165~195Hz) • 线圈电阻:2.6~3.15欧姆 • 最大电流:1.8A • 缺省状态:全开(limp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