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讲+练课件—九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讲+练课件—九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6d543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3.png)
考点五:写法及赏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的 “绝”字妙在何处?
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画了一幅人鸟 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为 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痴”埋下伏笔。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 表达作用?
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
②显示出作者特立独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和与众不同的雅兴(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体 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写作特色】
(1)白描手法。
(2)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3)奇妙运用对照。描写湖中雪景,先以“上下 一白”的“一”字,状其混茫难辨,使人唯觉其 大;而下文“一痕”“一点”“一芥”的“一” 字,则状其历历可数,使人唯觉其小,大与小形 成鲜明的对照。
【考点梳理】 考点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陶__庵__梦__忆_____》,作者__张__岱____, 字_宗__子___,号__陶__庵___,又号_蝶__庵__居__士___,是 _明_末__清__初__(朝代)文学家,著有《_陶__庵__梦__忆___》 《_西__湖__梦__寻___》等。
答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 心亭看雪”等也算对。
6.“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描画了怎样的图景?
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白茫茫 一片,浑然难辨的景象,突出天地茫茫,阔大 辽远之势。
7.“上下一白”中的“一”字与“一痕、一点、 一芥”中的“一”字都描写湖中雪景,它们的 作用相同吗?
17.第二段写湖心亭奇遇,它“奇”在何处?
“奇”在他乡遇知音;“奇”在孤芳自赏的兴 趣。
18.文题为“湖心亭看雪”,为何要在第二段 中写“湖心亭遇客”?请至少写出两条理由。
全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册)
![全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ef1d004b35eefdc8d33366.png)
全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册)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鸿鹄()所罾()倾颓()崩殂()猥()自枉屈攘()除舴()艋()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通⑵为天下唱通⑶将军身被坚执锐通⑷故不错意也通⑸欲信大义于天下通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3、填空⑴《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句;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2)过尽千帆皆不是,.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4)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5)鲁迅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现边地荒凉的是,(7).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是:,?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8).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是,。
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9).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是:,,。
描写战斗场面的是,。
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10).诸葛亮的《出师表》: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 ,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原因的句子是:,;,;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 , , , ,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334bb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d.png)
1.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2.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shāng)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 郁郁青青。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言文知识点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言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e6293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a.png)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一《岳阳楼记》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江苏市吴县)。
为北宋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生前与包拯同朝。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
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文章背景及主旨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
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作记。
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写此文时作者并未登临岳阳楼,只凭借此图写出了《岳阳楼记》。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
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文章内容详解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谪守”不仅交代了滕子京的身份,而且暗含作者对仕途沉浮的感慨,为后文抒情埋下伏笔。
“政通人和”和“百废具兴” 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既写出了重修后的岳阳楼浓郁的文化气息,又为下文“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埋下伏笔。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6e728b6a0116c175f0e487d.png)
1、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陶庵梦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我 )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全,都)绝.(消.失.)。
是.(这 )日更定矣,余挐.(撑 )一小舟,拥.(裹着)....毳.(鸟兽的细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
湖上影子,惟.(只有)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刚刚..)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哪能 )更.(还 )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尽力 )饮三大白.(杯 )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客居 )此。
及.(等到)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痴迷 ),更(还)....有痴似相公者。
”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以后,我撑着一条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烧着酒,在炉上刚刚沸腾。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了船,船夫自言自语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2、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文正公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 做……长官)巴陵郡。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百废具.( 通“俱”)兴。
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扩大)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通“嘱”,嘱托)予作文..(写文章)以.(用来 )记之。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3dc4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c.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部编版一、通假字(一)《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具:通“俱”,全,皆。
(二)《湖心亭看雪》挐:通“桡”,撑(船)、划二、古今异义(一)《岳阳楼记》1.微例句: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2.气象例句:气象万千古义:景象的变化.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3.越例句:越明年。
古义:及,到。
今义:越过。
4.制例句: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5.备例句: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完全,详尽。
今义:准备。
6.景例句: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
今义:景物。
7.尝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
8.去例句:去国还乡古义:离去;今义:到、往。
9.作文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写文章。
今义:文章,文体10.国例句: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11.集例句:沙鸥翔集古义:鸟停歇在树上今义:集会,集体。
(二)《醉翁亭记》1.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2.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3.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5.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6.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三)《湖心亭看雪》1. 余住西湖余:古义:我;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三、一词多义(一)《岳阳楼记》1.以属予作文以记之: 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3. 一一碧万顷: 一片长烟一空: 全,都4. 开连月不开: 放晴开我东阁门: 打开5. 则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于是,就6. 极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此乐何极: 尽南极潇湘:通向7. 或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8. 为或异二者之为: 心情全石以为底: 做,为9. 空浊浪排空: 天空长烟一空: 消散10. 通政通人和: 顺利北通巫峡: 通向11. 和政通人和: 和乐至若春和景明: 和煦(二)《醉翁亭记》1.归: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暮而归:回来2.谓:太守谓谁:为,是太守自谓也:命名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临溪而渔:靠近4.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5.乐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6.而溪深而鱼肥;表并列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三)《湖心亭看雪》1.更①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②更有痴似相公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2. 是①是日更定矣(这)②是金陵人(判断词)3. 一①上下一白(副词,全)②惟长堤一痕(数量词)4. 白①上下一白(白色)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名词,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5.大:①见余大喜:非常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6.余:①余住西湖:我,指作者②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四、词类活用(一)《岳阳楼记》1.百废具兴(形作名,各种废弃的事)2.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先)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4.然则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二)《醉翁亭记》1. 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期末总复习(全面详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期末总复习(全面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df430725dd3383c4bb4cd2a8.png)
二.弗敢加也 加:虚 夸 《曹刿论战》
三.何加焉
加:
益处 《鱼我所欲也》
一.同乡之先达 乡: 家乡《送东阳马生 序》
这是出自不同篇目中的 一词多义
二.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同“向”,先前
古今异义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 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 缩小。例如“妻子”在古代是“妻子子女”的意思,现在专指妻子,词义缩小 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 义发生了转移。
● 何以战? ● 吾谁与归? 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文中使用借喻、借代、用典、互文、委婉等,要根据上下文
灵活、贯通地翻译出来。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01
01
留、删、换
02
是从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的 角度而言的
○ 德隆望尊 望:声望
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不同 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
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当:
一.当奖率三军 二.今当远离
应当 将要
《出师表》
朝:
一.朝服衣冠
早晨
二.皆朝于齐
朝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这是出自相同篇目中的一词多义
加:
乡:
《鱼我所欲也》
一.大王加惠 加:施 予 《唐雎不辱使命》
文言文也是写人记事,所以问答题主 要考查的仍然是理解内容、赏析人物、 提炼主旨、畅谈感悟。
注意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观
点。
文言文复习九上(部编版).ppt
![文言文复习九上(部编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9c80d5a21614791611286c.png)
一词多义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极: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到达 尽头
醉翁亭记
环、皆、尤、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山行 六七里、翼然、临、名、辄、自号、醉 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林 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负者、伛偻提携、酿泉 为酒、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觥筹 交错、颓然、树林阴翳、而不知太守之 乐其乐也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 复习
岳阳楼记
谪、守、越明年、百废具兴、增、属、作 文、胜状、衔、浩浩汤汤、气象、大观、 备、极、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淫雨霏霏、 开、薄暮冥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 和景明、集、锦鳞、一、宠辱偕忘、把酒 临风、求、古仁人、心、或、为、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进、退、先、后、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情趣、意趣
今:意思、含义
佳木秀而繁阴 古:茂盛
今:美丽
山间之四时也 古:季节
今:时间
非丝非竹 古:管、弦乐器
今:丝绸、竹子
一词多义
而: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 而年又最高 若夫日出 而林霏开 而不知人之乐 往来而不绝者
乐:山水之 乐 而不知太守之 乐其乐也
秀:望之蔚然而深 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百废具兴
通假字
通“俱”,全、都
属余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托
词类活用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动词,出任外官
古今异义
增其旧制
古:规模 今:制度
前人之述备矣
古:详尽 今:准备
横无际涯
古:广远 今:与“竖”相对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景象
今:看
浊浪排空 古:冲向天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8a0f9b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4.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言文和诗词。
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本文将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进行指导。
首先,明确复习目标。
我们要复习的文言文和诗词包括:《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诗经》、《离骚》等。
通过复习,我们要掌握这些经典之作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其次,理清复习思路。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泛读:通过泛读,整体把握文章或诗词的内容,了解其基本结构和风格。
2、精读:在泛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
3、诵读:通过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再次,掌握复习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摘录:将文章或诗词中的关键词句摘录下来,以便随时查阅。
2、对比:将类似的文章或诗词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归纳:将文章或诗词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便于记忆和掌握。
最后,注重复习效果。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死记硬背:要理解文章或诗词的内涵,避免机械记忆。
2、注重实践:要通过阅读、写作等实践方式,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3、保持兴趣:要保持对文言文和诗词的兴趣,从中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之处。
总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同学们要在明确复习目标、理清复习思路、掌握复习方法、注重复习效果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课件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课件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775737afc4ffe473368ab81.png)
1.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
目的是什么? _“__去__国__怀__乡__,__忧__谗__畏__讥__”__概__括__说__明__了__“__迁__客__骚__人___”__的__“__悲__”__;__“__心__旷__ _神__怡__,__宠__辱__偕__忘__”__概__括__说__明__了__“__迁__客__骚__人__”__的__“__喜__”__。__这___样__写__是__为__了__ _将__这__类__人__的__悲__喜__感__情__跟__“__古__仁__人__之__心__”__作__对__比__,___引__出__下__文__,__由__写__情__自__ _然__转__入__议__论__,__突__出__全__文__的__主_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2/27
2020/12/27
2020/12/27
【字词解释】 景:日光。 万顷:极言广阔。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 锦鳞:美丽的鱼。 芷(zhǐ):白芷。汀:小洲。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一:全。 浮光跃金: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这是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璧,圆形的玉。
2020/12/27
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噫:叹词,相当于“啊”。 微:如果没有。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评析】本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远 大的政治抱负。
2020/12/27
考点解析
名句默写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习资料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846e8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5.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习资
料
本文是针对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内容进行复的研究资料。
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文言文基础知识
复文言文必须先了解其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常用词汇和文言文翻译等。
同时,还应该掌握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常见修辞手法等,这将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和阅读理解。
课内文言文文本分析
本部分包含课内文言文的分析和解读。
学生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文本的篇章结构、情感表达和韵律特征等来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这些文本包括《论语选编》、《孟子选编》、《百家姓》等。
文言文古诗词研究
古诗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研究古诗词时,应该了解其背景、意义和艺术特点等。
本部分包括了唐诗宋词和古文观止中的经典句子的研究和探究,供学生们研究参考。
评析古代名人文学作品
在研究文言文时,也应该了解古代名人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古代文学的风貌,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本部分提供了《红楼梦》、《西游记》等伟大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评析。
希望本文可以为学生们的文言文学习提供帮助。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24dd1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8.png)
(18)宠辱偕.忘 (19)把.酒临风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1)居庙.堂.之高 (22)是进.亦忧,退.亦忧
偕:一一起起 把:持持、、执执 求:探探求求 庙堂:指指朝朝廷廷 进:指指““居居庙庙堂堂之之高高””
退:指指““处处江江湖湖之之远远””
6.其他实词(非课下注释)
胜状:胜胜景景,,美美景景 际涯:边边际际
晖:日日光光 迁:贬贬谪谪,,降降职职
骚人:泛泛指指文文人人
(5)若夫淫.雨.霏.霏.
(6)连月不开. (7)浊浪排.空. (8)日星隐曜. (9)山岳潜.形 (10)樯倾.楫摧.
淫雨:连连绵绵不不断断的的雨雨
霏霏:雨雨雪雪纷纷纷纷而而下下的的样样子子 开:指指天天气气放放晴晴
篇目一: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原文呈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 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古今异义 (1)越.明.年. 越:(古义)到到
明年:(古义)第第二二年年 (2)增其旧制. 制:(古义)规规模模 (3)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写文文章章 (4)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古义)如如果果没没有有
3.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 废:(形→名)荒荒废废了了的的事业
4.一词多义 (1)观予此则观.岳夫阳巴楼陵之胜大状看观看.也 景景象象
(5)其其.喜洋洋者矣 指示代词,那 其.必曰 副副词词,,大大概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必考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必考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cfdf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d.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必考古代文言文理解性
默写总结
简介
本文主要总结了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必考的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内容。
通过对该部分内容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
内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必考的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古代文言文基础知识: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型结构,包括常用的虚词、假设语气、颂扬句等。
2. 古代文言文阅读理解:学生需要能够阅读和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文章,包括对文章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理解。
3. 古代文言文写作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撰写古代文言文作文的能力,包括选题、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建议
为了提高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必考的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中的表现,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研究建议:
1. 多读古代文言文经典著作:通过阅读古代文言文经典著作,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
2. 善于归纳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规律和常用句式,形成自己的研究笔记,方便查阅和记忆。
3. 多做题和模拟测试:通过做题和模拟测试,检验自己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结论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必考的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是学生学习古代文言文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9f94e4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5.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一、直接型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2.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1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1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18.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有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20.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秦观《行香子》)21.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2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欧阳修《酒徒亭记》)26.野芳发而暗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酒徒亭记》)27.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全)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知识点
![(全)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ba2cb9a21614791611282a.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言文知识点10.岳阳楼记范仲淹(北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2)守巴陵郡。
越明年(3),政通人和(4),百废具(5)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7)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8),在洞庭一湖。
衔(9)远山,吞(10)长江,浩浩汤汤(11),横无际涯(12);朝晖夕阴(13),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14)也。
前人之述备(15)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16),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17)霏霏(18),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19),日星隐曜(20),山岳潜形(21);商旅不行,樯倾楫摧(22);薄暮冥冥(23),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4),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25)明,波澜不惊(26),上下天光,一碧万顷(27);沙鸥翔集(28),锦鳞(29)游泳;岸芷汀兰(30),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31),静影沉璧(32),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33),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34)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5),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6);居庙堂(37)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38)?【注释】(1)范仲淹(989—1052)。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文集》。
(2)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3)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及、到。
(4)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5)具:通“俱”,全,皆。
(6)制:规模。
(7)属:通“嘱”,嘱咐,嘱托。
(8)胜状:胜景,好景色。
(9)衔:连接。
(10)吞:吞吐。
(11)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期末综合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7bc53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5.png)
专项七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予观夫巴陵胜状..3.横无际涯..4.朝晖.夕阴5.连月不开.6.浊浪排空..7.薄暮..冥冥8.春和景.明9.波澜不惊.10.沙鸥翔集.11.宠.辱偕忘12.把.酒临风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微.斯人,吾谁与归1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1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8.野芳.发而幽香19.负.者歌于途20.伛偻..提携21.泉香而酒洌.22.杂然而前陈.者23.觥.筹交错24.苍颜..白发25.树林阴翳26.湖中人鸟声俱绝.27.雾凇沆砀..28.惟.长堤一痕2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0.及.下船二、解释下列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2.百废具.兴3.玉盘珍羞.直万钱三、一词多义1.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一长烟一.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4.开连月不开.开.我东阁门5.极此乐何极.南极.潇湘6.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7.为或异二者之为.全石以为.底8.空浊浪排空.长烟一空.9.通政通.人和北通.巫峡10.和政通人和.至若春和.景明11.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朝而.往,暮而归而.不知人之乐12.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云归.而岩穴暝13.谓太守谓.谁3太守自谓.也14.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四、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微.斯人古义: 今义:2.气象..万千古义:今义: 3.越.明年古义: 今义: 4.增其旧制.古义: 今义: —5.前人之述备.矣古义: 今义:6.至若春和景.明古义: 今义: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义: 今义: 8.则有去.国怀乡古义: 今义: 9.则有去国.怀乡古义: 今义: 10.沙鸥翔集.古义: 今义: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1.百废.具兴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然则北.通巫峡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5.先.天下之忧而忧56.后.天下之乐而乐7.山.行六七里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9.名.之者谁10.故自号.曰醉翁也11.杂然而前.陈者12.大雪..三日六、辨析下列文言句式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微斯人,吾谁与归4.行者休于树5.属予作文以记之七、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部编本九年级上语文古文整理
![部编本九年级上语文古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1126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0.png)
部编本九年级上语文古文整理
引言
本文档旨在整理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古文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古文知识。
以下是针对每篇古文的概述和重点内容的简要介绍。
古文整理
《金缕衣》
这篇古文通过描写女主角金缕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纯洁美德的赞扬。
重点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以及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等。
《孟子·公孙丑上》
此文选自《孟子》,主要论述的是公孙丑对于尊老爱幼的看法和态度。
学生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孟子思想中对于家庭伦理的重视。
《王莽当政》
本文讲述了王莽当政时期的社会变革和人民的疾苦。
通过分析文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可以了解到王莽当政时期的政治风貌和社会动荡局势。
《滴定》
这篇文章涉及到滴定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将通过研究本文,掌握滴定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把酒问月》
此文选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本文,感受到杜甫独特的诗意情怀。
《望岳》
这是唐代杜甫的名篇之一,描写了作者在旅途中目睹巍峨雄伟的岳阳楼景象,以及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学生可以通过本文,感受到杜甫对于家国情怀的表达。
结论
本文档对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古文进行了整理和概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