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部分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寄生虫学部分
第1部分医学蠕虫
(Medical helminthes)
第1单元线虫
(nematode)
实验一、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
(蛔虫roundworm)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蛔虫卵(受精卵、未受精卵及感染期蛔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常用的虫卵检查方法――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3.熟悉蛔虫成虫的形态特点,并能区分雌虫和雄虫。

4.观察病理标本,以深入了解蛔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标本观察(自学)
1.受精蛔虫卵(玻片标本)
从大小、形态、颜色、卵壳结构和内含物等五个方面仔细观察。

虫卵呈宽椭圆形,大小为45~75μm×35~50μm,卵壳厚,表面有一层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新鲜粪便排出的虫卵常被宿主胆汁染成棕黄色,内含有一个大而圆、未分裂的受精卵细胞,与卵壳之间形成半月形间隙,如粪便放置过久或者患者便秘,那么虫卵内的半月形间隙可消失。

图1-1。

2.未受精蛔虫卵(玻片标本)
虫卵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88~94μm×39~44μm,卵壳和蛋白质膜均较受精蛔虫卵薄,呈淡黄色,内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屈光颗粒。

图1-1。

3.感染期虫卵(玻片标本)
受精蛔虫卵在外界适宜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卵壳内的卵细胞可发育成一条卷曲的幼虫。

4.脱蛋白膜受精卵(玻片标本)
蛔虫卵排出体外后,由于摩擦等外力等因素作用,有时蛋白质膜会完全或部分脱落,此时虫卵颜色变浅或无色透明,可见清晰的卵壳,仍较厚,常易与无色透明的钩虫卵相混淆,观察时应注意显微镜光线不要太强。

5. 蛔虫头端结构标本(玻片标本)
将蛔虫成虫切片后,卡红染色后呈粉红色。

低倍镜下观察,在虫体顶端口孔周围可见有3个“品”字形排列的唇瓣,背侧的一个较大,唇瓣的内缘有细齿。

图1-2 成虫
图1-1 蛔虫卵
(二)示教
1.雌雄成虫(大体标本)
肉眼观察,新鲜虫体呈淡红色,死后或经福尔马林固定保存后呈灰白色。

成虫为线状、长圆柱状,中间稍膨大,两端逐渐变细,体表有横纹和两条侧线,形似蚯蚓,雌虫大小为20~35um,尾部尖直,雄虫大小为15~31cm,后端向腹部卷曲,有时可见2根交合刺。

图1-2。

2.雌雄成虫内部结构解剖标本(大体标本)
观察体内生殖与消化器官。

肉眼观察可见,虫体体腔内除一条直的消化管外,其余均为生殖器官,细长如线,迂回盘曲,并且雌性生殖系统为双管型,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阴门等组成。

近端为子宫,两侧子宫会合为阴道,远端为卵巢游离在原体腔内。

因此,蛔虫的产卵量非常大,繁殖能力相当强。

雄性生殖器官为单管型:由睾丸、储精囊、输精管、射精管和交合刺等组成,游离端为睾丸。

3.蛔虫横切面染色标本(玻片标本)
观察下列结构:体壁:表皮为角皮层,其下为皮下层和纵肌层,皮下层伸入原体腔内并增厚,背腹及两侧分别形成四条纵索。

肠管:肠壁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

原体腔:即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腔隙,腔内充满液体,内部器官,如生殖、消化器官浸浴其中。

4.蛔虫性机械性肠梗阻(病理标本)
可见较多蛔虫扭结成团,完全或部分阻塞肠道。

5. 胆道蛔虫症(病理标本)
肝门胆管内嵌塞有1条蛔虫。

6. 蛔虫性肠穿孔(病理标本)
可见蛔虫穿透患者肠壁。

7. 蛔虫钻入阑尾(病理标本)
可见蛔虫钻入阑尾。

(三)操作
1.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操作)
1)材料:生理盐水,载玻片,盖玻片,棉签棍或牙签,
2)方法:滴一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用棉签棍或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
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涂片的厚度以透过涂片约可辨认书上的字迹为宜,加盖玻片。

一般在低倍镜下查到蛔虫卵,换用高倍镜观察。

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

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色泽;卵内含卵细胞。

3)注意:
①粪便量要适中。

粪便过多,则涂片太厚不利于观察;粪便太少,则涂片薄影
响检出率。

制好的涂片以透过水膜能隐约看到课本的字体为适宜。

②粪便中含有各种植物细胞,酵母菌、花粉、植物纤维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
渣等,容易与虫卵混淆,必须注意鉴别。

③制好的涂片不能干燥,否则不易辨认虫卵。

2. 浓聚法
A 清水沉淀法(示教)
1)原理:原虫包囊和蠕虫卵的比重大可沉集于水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2)材料:小烧杯,铜筛(或塑料纱网),大试管
3)方法:取粪便约5~10克置小烧杯内,加水少许,用玻璃棒搅成糊状,并加水稀释。

倒入铜筛(或塑料纱网)内过滤,滤去粪渣,并把滤液倾入大试管内,加水至将满。

静置10~15分钟。

倾去上层液4/5,留粪渣,加水,静置5~10分钟,如此换水数次,直到上清液澄清为止,最后倾去上层液体,吸取沉渣镜下检查。

B离心沉淀法:(示教)
将上述滤去粗渣的粪液离心(1500~2000rpm/min)1~2分钟,倒去上液,注入清水,再离心沉淀,如此反复沉淀3~4次,直至上液澄清为止,最后倒去上液,取沉渣镜检。

3. 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示教):
1)材料:定量板及刮棒;100目尼龙或金属筛网片(大小约4×4cm);亲水玻璃纸条(约5.2×2.6cm),浸泡于甘油孔雀绿液(3%孔雀绿1ml,甘油 50m1,水49ml)
中过夜后用;压板(厚玻璃或有机玻璃制品,大小为5×3cm,可连续使用);载玻片及显微镜。

2)操作步骤
①滤取粪便:将筛网覆盖在送检标本上,自筛网上用刮棒刮取挤溢到网面上的粪
便。

②模板取样:将定量板放在载玻片上,使小边突紧贴玻片的一边,用一手的两指
压住定量板的一端,将刮棒上取得的粪便填满模孔,刮去多余部分,
然后自一端掀起定量板,再松开压住的两指把板取去,玻片上即留
下二个长条形粪样。

③盖纸压片:在粪条上覆盖含孔雀绿甘油液的玻璃纸条,展平后用压板加压,粪
样即在玻璃纸与载玻片间铺开成长椭圆形,小心取下压板(一指固定
压板外的玻璃纸的一端,另一手平拖移去压板,以免玻璃纸与压板同
时揭起)。

④透明读片:约1~2小时粪膜透明后即可读片。

钩虫卵不宜透明过久。

图1-3 粪便沉淀及毛蚴孵化法
表1-1 蠕虫卵及包囊的比重
表1-2 各种蠕虫每条雌虫每日排卵数
(四)实验报告
绘受精和未受精虫卵形态图。

要求:用平行线标注层次结构名称。

铅笔描绘,以点和线构成轮廓图,线条要平滑,不涂阴影,不涂彩色,注意用铅笔描形态和大小的比例,绘出特征。

(郭俊杰)实验二、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鞭虫whipworm)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鞭虫卵的形态特征。

2. 熟悉鞭虫成虫的形态特征。

3. 了解鞭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标本观察(自学)
1.虫卵(玻片标本)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虫卵较小,50~54μm×22~23μm,纺锤形或腰鼓形,黄褐色,卵壳较厚,换高倍镜,可见卵壳两端各有一个透明的塞状突起—盖塞,从粪便排出的新鲜虫卵内含有一个受精卵细胞。

图1-4。

图1-4 鞭虫Array
(二)示教
1.鞭虫成虫标本(大体标本)
新鲜鞭虫呈肉红色,固定后为乳白色,外形似马鞭,前3/5细长,后2/5粗短。

雄虫较小,长30~45mm,尾部向腹面卷曲,雌虫较大,长35~50mm,尾端顿圆。

图1-4。

2.鞭虫寄生于肠壁(病理标本)
10%甲醛固定,瓶装标本。

可见成虫以其细长的头端钻入肠壁粘膜层,粗短的后部则游离于肠腔,由于成虫吸食宿主血液,故体内为黑褐色。

(三)实验报告
绘鞭虫卵形态图。

(郭俊杰)实验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
(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
(Necator americanus)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虫卵的形态特征。

2. 掌握钩虫卵的常用诊断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

2.熟悉两种钩虫形态的鉴别要点。

3.了解钩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标本观察(自学)
1.钩虫卵(玻片标本)
十二指肠钩虫卵与美洲钩虫卵极为相似,不易区分。

先在低倍镜较暗光线下找到椭圆形、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虫卵,大小较蛔虫卵稍小,为36~40μm×56~76μm,换高倍镜观察,卵壳很薄,内含2~8个卵细胞或多细胞期,若患者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虫卵细胞可继续分裂为多细胞期,有时可见桑椹期甚至含蚴卵。

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

图1-5。

图1-5 钩虫卵
2.丝状蚴(玻片标本)
由于两种钩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及地理分布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鉴别。

,两种钩虫的丝状蚴的鉴别要点见表1-3。

表1-3 寄生人体两种钩虫丝状蚴的鉴别
(二)示教
1.成虫(大体标本)
成虫体长约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

细长圆柱形,虫体前端较细,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由坚韧的角质构成。

前端向背侧仰屈,雄虫末端膨大形成交合伞,雌虫尾部尖细,十二指肠钩虫头部及尾部均向背面弯曲,呈“C”形;美洲钩虫头部向背部弯曲,尾部向腹面弯曲,呈“S”形。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形态鉴别要点见表1-4。

2.十二指肠钩虫口囊染色标本(玻片标本)
十二指肠钩虫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由坚韧的角质构成。

因虫体前端向背面仰曲,口囊的上缘为腹面、下缘为背面。

十二指肠钩虫的口囊呈扁卵圆形,其腹侧缘有钩齿2对,外齿一般较内齿略大,背侧中央有一半圆形深凹,两侧微呈突起。

3. 美洲钩虫的口囊染色标本(示教)
美洲钩虫口囊呈椭圆形。

其腹侧缘有板齿1对,背侧缘则有1个呈圆锥状的尖齿。

表1-4 寄生人体两种钩虫成虫的鉴别
鉴别要点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
4. 成虫咬附在肠壁上(病理标本)
钩虫寄生于犬小肠标本,可见肠粘膜表面的小溃疡和出血点。

(三)操作
1. 饱和盐水浮聚法查钩虫卵图1-6。

(1)材料:饱和盐水,载玻片,竹签,玻璃棒,盖玻片。

(2)方法:用竹签取黄豆粒大小的粪便置于浮聚瓶(高3.5cm,直径约2cm的圆形直筒瓶)中,加入少量饱和盐水调匀,再慢慢加入饱和盐水到液面略高于瓶口,但不溢出为止。

此时在瓶口覆盖一载玻片,静置15分钟后,将载玻片提起并迅速翻转,注意防止玻片上液体滴落,盖上盖玻片,镜检。

此时如有虫卵则集中于玻片之水膜上,检查时光线不宜过强,发现虫卵后,换用高倍镜观察(图)。

饱和盐水配制:将食盐徐徐加入盛有沸水的容器内,不断搅动,直至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 钩蚴培养法
根据虫卵在适宜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孵出幼虫的原理设计。

取干净的中试管(口径1cm,长10cm)一支,加入少许冷开水1~2ml,剪一“T”字型滤纸,其宽度比试管的直径略小,长度相当于从试管口至水面接触的距离。

取粪便0.2~0.4克,均匀地涂在滤纸的中段,置25~30℃培养。

培养过程中,每天要补充试
管内蒸发去的水份。

三天后用放大镜检查管底水中有无幼虫,如果阴性继续培养
至第五天。

图1-7。

观察时注意:幼虫虫体透明,在水中可作蛇形运动,检查时需仔细观察。

图1-6 饱和盐水浮聚法
图1-7 钩蚴培养法
(四)实验报告
绘钩虫虫卵图。

(郭俊杰)实验四、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
(蛲虫pinworm)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蛲虫卵的形态特征。

2.熟悉蛲虫成虫的形态特点。

3.了解蛲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标本观察(自学)
1.虫卵(玻片标本)
虫卵大小约为50~60×20~30µm,卵壳厚,无色透明,有两层壳质,蛋白质膜光滑。

普通显微镜下观察的卵壳两侧不对称,一侧较平,一侧稍凸,两端不等宽,虫卵的立体构型呈近似椭圆形的不等面三角体。

虫卵自虫体排出时,卵壳内细胞多已发育至蝌蚪期胚。

成熟虫卵,内含幼虫。

图1-8。

图1-8 蛲虫成虫与虫卵
(二)示教
1. 雌雄成虫(大体标本)
成虫细小,乳白色。

虫体角皮具有横纹,雌虫大小约为8~13×0.3~0.5mm,虫体中部膨大,尾端直而尖细,其尖细部分约为虫体长的1/3。

雄虫微小,大小约为2~5×0.1~0.2mm,体后端向腹面卷曲。

图1-8。

(三)操作
1. 生理盐水棉签拭子法(示教)
用生理盐水湿润棉签轻拭肛门周围或皱褶,把棉签放入盛有饱和盐水的西林瓶内荡洗,然后用浮聚法或沉淀法检查虫卵。

2.透明胶纸法查虫卵(示教):
用长约6cm,宽约2cm的透明胶纸粘擦肛门周围的皮肤,取下胶纸,将有胶面平贴玻片上,镜检。

镜检时,在胶纸下加一滴生理盐水或二甲苯,可增加虫卵清晰度,便于检查出虫卵。

注意此法检查时间在清晨未解大便前,并且胶纸从肛周取下后再粘到载玻片上时应尽量贴平,不要出现皱褶或气泡,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四)实验报告
绘蛲虫卵图。

(郭俊杰)实验五、丝虫(filaria)
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两种微丝蚴的基本结构。

2.熟悉丝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3.了解丝虫生活史和流行病学特点。

二、实验内容
(一)标本观察(自学)
1.班氏丝虫微丝蚴染色标本(玻片标本)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虫体,虫体呈细长线状,(注意虫体外形、姿态、鞘膜、
头间隙的长宽比例、体核等)头端钝圆,尾端尖细,外被有鞘膜。

体内有很多圆形或椭圆形的体核,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其长宽比约为1:1,在虫体前端1/5处的无核区为神经环,尾逐渐变细,近尾端腹侧有肛孔。

尾端无尾核。

图1-9,表1-5。

2.马来丝虫微丝蚴染色标本(玻片标本)
与班氏丝虫微丝蚴相比,马来丝虫微丝蚴较短粗,弯曲不自然,头间隙较长,其长宽比约为:2:1,体核常堆积在一起,大小不规则。

尾端有2个膨大处,其内各有1个尾核。

图1-9,表1-5。

3.微丝蚴未染色标本(玻片标本)
微丝蚴细长弯曲或卷曲,反光性强,头端钝圆,尾端尖细,观察时光线不
要太强。

表1-5 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
图1-9 丝虫微丝蚴
(二)示教
1. 马来丝虫成虫标本(大体标本)
肉眼观察,虫体呈乳白色,细长如丝线。

雌虫长约8cm,雄虫长约4cm,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2~3圈。

2. 丝虫中间宿主
致倦库蚊(大体示教)
中华按蚊(大体示教)
(三)操作(示教)
1.厚血膜检查法
1)材料:载玻片,盖玻片,推片,75%酒精,采血针,
2)方法:在晚间10~12点取血。

用75%酒精消毒采血针和受检者耳垂,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着耳垂上方、右手持针,迅速刺人耳垂约3毫米,轻轻挤压,弃去第一滴血,取出血液三大滴(相当于60mm3),置载玻片两侧中、外1/3处,用另一载玻片的一角将血液从内向外作螺旋状推开,做成两个二分钱硬币大小的血膜,将玻片平放,待自然干透后,用铅笔在两个血膜的边缘写上编号,收藏在玻片盒内,检查时将玻片放入清水中片刻,脱去血红蛋白,待血膜呈乳白色时,将其取出,反扣待干,甲醇固定、染色,镜检。

3)染液配制:
甲液:取品蓝2.5g溶于150ml蒸馏水中,加热促溶。

另取高锰酸钾1.5g溶于蒸馏水中。

将二液混合,煮沸20min,冷却后过虑,补足煮沸时蒸发的水分,备用。

乙液:取1mol/L盐酸4ml,伊红0.25g,加95%乙醇96ml,使伊红充分溶解,过滤后备用。

4)染色方法:
将已溶血、固定的厚血膜放入乙液中染色10秒钟,取出后流水冲洗,再放入甲液中染10秒钟,水洗,待干后镜检。

或趁有水时加盖片,在低倍镜下做初步检查,如发现微丝蚴,待干后再做进一步检查。

2.新鲜血滴检查法
1)材料:载玻片,盖玻片,推片,75%酒精,采血针
2)方法:取末梢血二大滴(最好加入1/100,000肝素一滴)置载玻片中央,加上盖玻片后,在低倍镜下检查。

微丝蚴在血液中扭动,推挤周围红细胞。

3.血液微丝蚴浓集法
1)材料:3.8%枸橼酸钠溶液,离心管,蒸馏水,
2)方法:取静脉血1ml,置于盛有0.1ml 3.8%枸橼酸钠溶液的离心管内,摇匀,加入蒸馏水9ml,使之溶血,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2分钟,倾去上清液取沉渣镜检。

4.鞘膜积液检查
主要检查班氏微丝蚴。

阴囊皮肤经碘酒精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取鞘膜积液作直接涂片检查,也可加适量生理盐水稀释离心,取沉渣镜检。

5.马来丝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过程的实验观察
1) 从实验室建立的保虫宿主—长爪沙鼠的腹腔内穿刺吸出含有微丝蚴的腹腔液。

2) 取抗凝血(人或动物血)5~10ml,离心后去血浆,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2~
3次。

3) 将含有微丝蚴的腹腔液加入5~10ml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液中,用玻棒轻轻搅匀。

4) 用完整的胎盘膜一块做成囊袋,吸取红细胞与微丝蚴混合液置胎盘膜囊袋中,牢固结扎袋口。

5) 将囊袋置于饲有雌性中华按蚊的蚊笼内,在25~30℃条件下,让雌蚊吸食。

6) 大多数雌蚊吸饱后,取出囊袋,改用10%葡萄糖湿棉球,继续饲养。

7) 4~6小时后,取部分饱食后的雌蚊麻醉致死,解剖,取出蚊胃并挑破胃壁挤出血液,加一滴生理盐水稀释,找微丝蚴,观察微丝蚴的脱鞘情况。

8) 于第3天,取部分蚊解剖胸肌,查找粗短的形似腊肠的幼虫。

9) 2~3周后取出余下的蚊解剖,在喙和体腔内找虫体细长、运动活泼的感染期幼虫。

(四)实验报告
绘图两种微丝蚴形态图。

(郭俊杰)
六、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旋毛虫)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幼虫囊包的形态特点和病原学诊断方法。

2.通过动物实验了解生活史和致病作用。

二、实验内容
(一)标本观察(自学)
6~7条的。

图1-10。

1.幼虫囊包染色标本(示教)
幼虫囊包于宿主的横纹肌肉,呈梭
形,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大小约为
0.25~0.5×0.21~0.42mm。

一个囊包内
通常含1~2条卷曲的幼虫,个别也有
图1-10 幼虫囊包
(二)示教
1. 成虫(大体标本)
成虫微小,线状,虫体后端稍粗。

雄虫大小约为1.4~1.6×0.04~0.05mm;雌虫约为3~4×0.06mm。

(三)操作(示教)
1. 旋毛虫动物感染
感染方法:
1)喂食法:取感染6周的阳性小白鼠,处死取一小块肌肉压片检查,并计
算囊包数。

将含有约30个囊包的肌肉喂给小白鼠。

正常饲养。

2)腹腔注入法:用绞肉机将含旋毛虫幼虫的肌肉绞碎,置于含有1.0%胃蛋白酶
的三角烧瓶中,一般每1g肌肉加入1.0%胃蛋白酶60ml,放37~40℃温箱中,经10~18h (在消化过程中经常摇动)。

将肌肉消化后,将上层液倒掉,然后加入37~40℃温水于沉淀物中,反复清洗或经离心沉淀收集幼虫,用生理盐水洗涤幼虫2~3次,取100~200条幼虫,注入小鼠或大鼠腹腔内。

解剖观察:
1) 将已感染旋毛虫幼虫囊包6周的小白鼠处死解剖。

2) 取小白鼠小肠,剪开并用清水洗涤、轻刮,在洗涤液的沉渣中找成虫。

3) 取膈肌、颊肌、腿部肌肉等,压片找幼虫囊包。

2. 旋毛虫幼虫囊包浓集法
将被检肌肉剁成小块,用研钵磨成匀浆,倒入烧杯内,加适量胃蛋白酶消
化液,37℃温箱内消化16~20小时,倾去上清液,加入生理盐水,过滤除去粗渣,沉淀后收集幼虫。

(四)实验报告
绘旋毛虫幼虫囊包形态图。

(郭俊杰)--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