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难点问题探究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难点问题探究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难点问题探究摘要:乙腈抽提法生产丁二烯,即以乙腈为溶剂,利用萃取精馏和普通精馏的方法,从乙烯装置的副产碳四馏份中将丁二烯分离出来。

由于丁二烯的化学性质活泼,极易发生反应,造成各生产单元设备堵塞,泄漏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探究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乙腈法、丁二烯、难点、对策简介: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工艺共分为5个单元,萃取精馏单元、丁二烯精制单元、水洗及溶剂回收单元、热水循环单元、回丁处理单元。

丁二烯装置利用乙烯装置裂解碳四为原料抽提分离出丁二烯。

在原料碳四馏份中除含丁二烯外,还有丁烷、丁烯、丁炔等多种C3~C5 烃类,这些组份沸点相近,又能形成共沸物,当在分离系统中加入溶剂乙腈后,各组份间的相对挥发度差值增大。

利用两级萃取精馏的方法,先除去丁烷、丁烯,后除去碳四炔烃,即得粗丁二烯;再经两级精馏除去重组份及丙炔,制得聚合级产品丁二烯。

1.丁二烯的物化性质丁二烯属共轭二烯烃,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极易于氧发生反应。

无色无臭气体。

能溶于丙酮、苯、乙酸、酯等多数有机溶剂。

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强氧化剂、卤素、氧。

火灾和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化学反应性: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3.1丁二烯装置脱轻塔一.塔底再沸器泄漏丁二烯装置脱轻塔由两台再沸器共同加热。

一个热源由溶剂回收塔顶乙腈和水馏出蒸汽加热,后者由循环热水提供换热。

被加热介质为高纯度丁二烯。

在再沸器气相管线阀门处很容易发生泄漏。

(图片 1)图片1 再沸器气相管线阀门泄漏图片 2 脱轻塔放空线堵塞原因分析:1.再沸器气相管线阀门一般采用闸阀,它存在一个白色阀腔区域,这个部分是一个死角,丁二烯在阀腔内无法流通,长时间停留。

在法兰和阀杆等密封处渗氧时,就会产生丁二烯端聚物。

丁二烯端聚物持续增长膨胀致使法兰变形泄漏。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工艺过程,用于从混合物中分离丁二烯。

丁二烯抽提技术探讨

丁二烯抽提技术探讨

丁二烯抽提技术探讨朱晓飞(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烯烃二分公司,宁夏银川750411)摘要:丁二烯抽提技术有三种:乙腈法(ACN法);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阐述了ACN法、DMF法、NMP法三种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区别。

关键词:ACN法;DMF法;NMP法;萃取精馏;丁二烯自聚中图分类号:T Q22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021X(2017)21 -0111 -04The Technology of Butadiene Extraction TechnologyZhu Xiaofei(The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iy Group Co. ,Ltd. ,Yinchuan 750411,China)Abstract:Technology of butadiene extracdon technology have three: ACN,NMP,DMF.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CN,DMF,NMP butadiene extraction technologi\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Key words:ACN;DMF;NMP;extractive distillation;butadiene polymerization11,3 丁二烯的用途以及抽提技术1.1 丁二烯的用途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和合成橡胶 生产单体,是C4馏分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 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共轭二烯, 可以发生取代、加成、环化和聚合等反应,使得其在合成橡胶和 有机合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合成丁二烯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丁苯热塑性弹性体(S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多种产品,此外还可用 于生产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1,4 - 丁二醇等有机化工产品 以及用作黏接剂、汽油添加剂等。

研究课题:C4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的研究

研究课题:C4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的研究

班级:广汇化工102班 姓名:陈录顺 学号:11研究课题:C 4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的研究目录索引【摘要】 (3)1、乙腈法(ACN法) (3)图1乙腈法分离丁二烯工艺流程图 (3)丁二烯萃取精馏塔(乙腈法)生产中的异常现象举例 (5)2 、二甲基甲酰胺法(DMF 法) (6)图2 二甲基甲酰胺抽提丁二烯流程图 (6)3、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 (6)图3 NMP法丁二烯抽提装置工艺流程 (7)相关知识链接: (8)参考文献 (8)【摘要】:液体丁二烯极易挥发,闪点低,易燃易爆,其爆炸极限为2~11.5体积。

物理性质丁二烯微溶于水和醇,易溶于苯、甲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汽油、无水乙腈、二甲基甲酰丁二烯分子结构中具有共轭双键,化学性质胺、N—甲基吡咯烷酮、糠醛、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活泼,能与氢、卤素、卤化氢等起加成反溶液。

应。

丁二烯有毒,低浓度下能刺激粘膜和呼吸道,高丁二烯容易发生自身聚合作用,也容易与化学性质浓度能引起麻醉作用。

其它单体进行共聚作用,它是生产合成橡胶如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可生产丁苯橡胶;丁二烯在和各种树脂的重要原料。

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定向聚合反应生成顺丁橡胶;丁二烯与丙烯腈共聚生成丁腈橡胶;若丁二烯、苯乙烯和丙烯腈三元共聚可生成ABS树脂。

另外,世界上某些国家发展的丁二烯氯化得到氯丁用途二烯之后进行聚合生产氯丁橡胶;以及用丁二烯合成己二腈和己二酸,进一步合成尼龙—6和尼龙—66等化学纤维。

关键字:丁二烯乙腈法二甲基甲酰胺法 N-甲基吡咯烷酮法1、乙腈法(ACN法)乙腈法是以含水5%~10%的乙腈为溶剂,以萃取精馏的方法分离丁二烯。

我国于1971年5月由兰化公司合成橡胶厂自行开发的乙腈法C4抽提丁二烯装置试车成功。

该装置采用两级萃取精馏的方法,一级是将丁烷、丁烯与丁二烯进行分离,二级是将丁二烯与炔烃进行分离。

其工艺流程见图1。

由裂解气分离工序送来的C4馏分首先送进碳三塔(1)碳五塔(2),分别脱除C3馏分和C 5馏分,得到精制的C4馏分。

丁二烯抽提装置预防聚合的实践探究

丁二烯抽提装置预防聚合的实践探究

丁二烯抽提装置预防聚合的实践探究摘要:丁二烯抽提装置如何预防聚合物的产生是化工生产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丁二烯属共轭二烯烃,其化学性质十分活跃,极易自聚。

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生成的聚合物有丁二烯二聚物、橡胶状聚合物、丁二烯过氧化物和丁二烯端基聚合物等。

这些聚合物会堵塞设备、管线、阀门等,降低了化工生产效率,影响装置的长周期运行;严重时会引起物料泄漏着火。

系统中加入阻聚剂能有效预防聚合。

关键词:丁二烯;聚合物;阻聚剂;自聚武汉乙腈法丁二烯抽提装置于2013年8月投产,设计能力为130 kt/a。

2016年4月随着全厂停工大检修一次,2018年4月由于精馏系统聚合严重,脱重塔压差高,停车检修一次。

本文目的是分析丁二烯生产过程中聚合物产生的原因,破解堵塞,降低压差,注入适合的阻聚剂,延长装置运行周期。

1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叙述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以裂解碳四为原料,以溶剂乙腈为萃取剂,流程采用两段萃取精馏和两段普通精馏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首先在第一萃取精馏塔中分离出丁烷、丁烯等难容组分,在第二萃取精馏塔中分离出如乙基乙炔、乙烯基乙炔等易容组分,得到粗丁二烯;然后在第一精馏塔中分离出轻组分丙炔、水等,在第二精馏塔中分理出重组分主要是1,2-丁二烯、顺-2-丁烯、碳五和微量溶剂乙腈等,制得产品纯度可达到99.5%(质量分数)以上的聚合级成品丁二烯;热溶剂解析碳四后,回收余热,并循环使用。

2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装置聚合分析2.1 丁二烯在抽提装置中的反应情况丁二烯在不同温度下会形成不同元素的自由基聚合物,涉及到正负离子的排列情况和丁二烯结构的改变情况。

例如,1,2-聚丁二烯,就是丁二烯在抽提装置中的温度达到128~156℃的时候反应生成的。

丁二烯在抽提装置中的反应情况与温度、化合物等都有关系。

工作人员对抽提装置中对丁二烯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其中的金属钝化、离子转换等根据抽提装置特点进行了有效比对。

找到这些化学物的反应特点和阻塞抽提装置的情况,选用适合的阻聚剂,在不影响丁二烯反应的情况下加速聚合物的降解情况,保证抽提装置长周期运行。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本文从丁二烯的用途、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优化的必要性、ACN法生产丁二烯的后处理部分及工艺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乙腈法;丁二烯;优化一、前言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丁二烯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优化的研究,对我国生产丁二烯的技术水平起着重要的意义。

二、丁二烯的用途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和合成橡胶单体,是C4馏分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共轭二烯,可以发生取代、加成、环化和聚合等反应,使得其在合成橡胶和有机合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合成顺丁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S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多种橡胶产品,此外还可用于生产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1,4-丁二醇等有机化工产品以及用作粘接剂、汽油添加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三、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优化的必要性粗丁二烯一般还含有其他的C4组分杂质,通常是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将丁二烯分离开来。

乙腈(ACN)及其含水物是常用的萃取剂之一。

ACN是丙烯腈生产中的副产物,在我国来源丰富。

ACN对C4气体的分离能力较强,工艺要求较低,故以ACN为萃取剂从C4中分离出丁二烯的工艺流程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在我国这类装置应用较多。

随着近期国内乙烯装置的不断改扩建,就必须了解原有ACN法工业装置的生产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ACN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四、ACN法生产丁二烯的后处理部分ACN法生产丁二烯的后处理可以分为3个部分:丁二烯水洗部分、丁二烯精制部分和溶剂回收部分。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的工艺条件优化措施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的工艺条件优化措施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的工艺条件优化措施摘要:通过对丁二烯萃取装置中溶剂乙腈与裂解碳四进料的腈烃比、溶剂中水分含量、溶剂进料温度等条件的优化,获得适用于丁二烯的更优生产工艺条件,并对造成高含量聚合物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工艺及操作的优化,保证丁二烯产品的质量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引言随着石油产业的不断发展,裂解原料重组分含量增加,裂解温度也越来越高,同时裂解生产乙烯过程中产生的碳四馏分也在不断增加。

伴随着丁烷、丁烯、炔烃以及少量碳三和碳五,裂解碳四丁二烯的含量为大约50%。

由于裂解过程中的四个组分与丁二烯的相对挥发性非常相近,有些甚至会和丁二烯发生共沸,因此采用常规蒸馏法很难将其分离出来。

并且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高分子物质,造成了原料罐底结焦、罐底过滤装置频繁清洗、原料加热炉出口温升急剧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装置的正常长周期运行。

1进料中丁二烯含量的分析与操作条件优化1.1丁二烯含量对第一萃取塔温度分布的影响装置原料中丁二烯的设计含量为53%(W),而通常热解碳四中的丁二烯含量均在50%(W)左右,由于原料乙烯的存在,实际裂解过程中的丁二烯含量仅为35%(w)左右。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装置中,原料中丁二烯含量偏低,在相同进料量时,会导致一次萃取塔上塔负荷偏高,下部塔负荷偏小,导致两塔之间乙腈及碳四含量不均衡,导致塔内压力梯度起伏大,从而影响塔顶抽余物及底部粗丁二烯品质,具体表现为全塔温场变化大,塔顶抽余物中丁二烯含量高,底部顺丁烯与反丁烯含量不稳。

整个塔的总温度随原料中丁二烯含量的减少而逐级上升,特别是底部温度较设计值高出4-7℃。

这主要是由于一次提取柱的温度场受乙腈浓度的影响,由于原料中轻组分如丁烷和丁烯被逐级分离,在进料口下方以乙腈为重组元,其浓度逐级增加,因此,在原料中丁二烯含量越少,塔底温度越高。

然而,随着整个第一提馏柱温度的提高,塔顶丁二烯含量及底部顺、反丁烯的含量较难控制,丁二烯聚合物产率显著增加,而丁二烯的大量增加又会影响回收后的溶剂品质,进而导致设备的波动更加严重。

乙腈抽提法丁二烯装置节能优化措施

乙腈抽提法丁二烯装置节能优化措施

乙腈抽提法丁二烯装置节能优化措施摘要:在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个类型的新型设备以及工艺技术的优化效果越来越显著,丁二烯的生产与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就如同橡胶工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可以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针对丁二烯生产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时,工作人员可以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对丁二烯的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改造。

与国外先进的生产装置相比,我国的丁二烯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从装备能耗来看依然阻碍了国内生产丁二烯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阻力。

所以本文主要提出乙腈抽提法在丁二烯工艺流程当中产生的节能效果,并且通过分析它的具体应用过程和节能改进的策略,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乙腈抽提法;丁二烯;节能改造一、乙腈法丁二烯抽提早在上世纪20年代,德国就已经开始使用乙炔进行丁二烯的生产。

丁二烯可以进行深入的加工,以及改造形成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又可以用在各个行业的产品生产工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市场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但是天然橡胶的数量又有限,所以巨大的市场需求让人们对合成橡胶的研究力度越来越深入,当时人们开始探讨合成橡胶的单体也就是丁二烯的生产途径。

经过一系列的技术优化以及研究后,德国使用了乙炔法进行丁二烯的生产,除了这种方法之外,美国苏联等国家开始使用乙醇法对丁二烯进行生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又开始使用石油生产丁二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的定位新生产,产量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达到550kt。

而在这一些已经生产出来的丁二烯产品当中,有60%的产品是使用石油化工进行生产以及加工,之后人们对于石油化工生产丁二烯的内容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这对于丁二烯的产品发展以及生产的过程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可以说丁二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在工业上人们会使用萃取精馏的方法对丁二烯进行分离,在这种方法出现后,丁二烯的生产途径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目前市场上对丁二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国际上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对丁二烯进行生产,第1种方法是炼油厂催生裂化复产的方法进行生产,第2种方法是从乙烯裂解装置当中获得副产品进行生产以及加工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特点都比较明显,但是第2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昂贵的脱氢工艺的过程,所以整体的生产成本比较低。

丁二烯的生产—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丁二烯的生产—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③溶解度大,能与被分离混合物互溶,避免分层。 ④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高温下不容易分解和结焦,安全可靠。 ⑤乙腈25℃时的粘度为0.32mPa·s,粘度较低,利于提高塔板效率。 ⑥具有价廉易得,无腐蚀等特点,能够满足一般的工业要求。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两级萃取流程
C4:丁烷(正丁烷,异丁烷) 、丁烯(1-丁烯,异丁烯,2-丁烯(顺式,反式) 、丁二烯、炔烃(丁炔,乙烯基乙炔)
溶剂
丁烷 丁烯 丁二烯 炔烃
丁烷 丁烯
丁二烯 炔烃 溶剂
丁二烯 炔烃
溶剂
丁二烯 溶剂炔烃 溶剂第一级萃取精馏第二级萃取精馏
丁二烯蒸出
炔烃 溶剂
炔烃蒸出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流程示意图
项目八 丁二烯的生产
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技术
任 务 四
流 程 的 组 织
生 产 工 艺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萃取剂乙腈的特点
①选择性高,明显提高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加入乙腈后,组分的挥 发度顺序为炔烃<二烯烃<单烯烃<烷烃。
②乙腈沸点81.6℃,比碳四馏分任一组分都高,挥发性小,不易混 入塔顶产品中,却易于与其他组分分离回收,损耗小。与其它萃 取剂比较沸点较低,可在较低温度下操作,降低能量损耗,回收 分离时也可以避免塔釜温度过高。

新型乙腈法丁二烯抽提工艺的模拟研究

新型乙腈法丁二烯抽提工艺的模拟研究

新型乙腈法丁二烯抽提工艺的模拟研究
过良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
【年(卷),期】2013(042)005
【摘要】提出一种新型乙腈法丁二烯抽提工艺.先对C4馏分选择加氢,将其中总炔烃脱除至小于15×10-6(w),再进行丁二烯抽提.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新型乙腈法丁二烯抽提工艺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新工艺取消了第二萃取精馏塔系统,简化了流程;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萃取剂与C4馏分的质量比由6.6降至6.2,蒸汽、冷却水、电的消耗分别节省14.8%,11.9%,17.1%;取消了汽提塔的侧线采出,既提高了丁二烯的回收率,又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总页数】5页(P542-546)
【作者】过良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28.3
【相关文献】
1.兰州石化公司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特点 [J], 王晓慧;李建萍;贾自成
2.乙腈抽提丁二烯中微量乙腈的测定 [J], 吴克勤;曹英
3.乙腈法萃取精馏丁二烯过程模拟与工艺优化Ⅱ.乙腈质量分数、腈烃比和回流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J], 孙保德;曾爱武;姜森
4.乙腈法抽提丁二烯装置改扩建工艺设计 [J], 董满祥;贾自成
5.乙腈抽提的丁二烯中微量乙腈的测定 [J], 吴克勤;曹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技术新进展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技术新进展

徐述乙烯工业2017,29(2) 6 ~ 10ETHYLENE INDUSTRY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技术新进展丁文有(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0101)摘要:丁二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石油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多种合成橡胶及多种化学品。

文中首先介绍了乙腈法丁二烯抽提技术,之后给出了我国乙腈法丁二烯抽提技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提高产 品收率、节能技术、高效分离设备以及清洁生产4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最新进展,并给出该技术在我国 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乙腈抽提1,3 - 丁二烯C a分离技术技术进展丁二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石油化工原料,主 要用于多种合成橡胶的生产,如顺丁橡胶(=R)$丁苯橡胶(S B R)$丁腈类橡胶(N B R)$氯丁橡胶 (C R)等。

丁二烯也可用于多种合成树脂的生 产,如A B S、S B S等。

丁二烯还可用于生产1,4- 丁二醇、尼龙66$己二腈、己二胺、环丁砜等化工产 品。

丁二烯的新用途仍在不断被开发,有专利[1]称可用正丁醇与丁二烯反应生成四氢呋喃(T H F),还有文献1[2]称可以丁二烯为原料合成丁 醇和丁醛,再经缩合、加氢工艺制成2 -乙基己醇 (2-E H)。

1 丁二烯及其工业生产技术工业生产丁二烯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丁烷 或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二是以乙烯裂解装置 副产的混合C4馏分为原料,通过萃取精馏等分离方法得到。

目前,全世界约97%的丁二烯是由乙烯装置副产C4馏分分离得到[3]。

典型蒸汽裂解 乙烯装置副产C4馏分主要组成[4]见表1。

由表1可看出:混合C4馏分中各物质沸点十 分接近,部分关键组分如丁二烯、1 - 丁烯、异丁 烯,其沸点相差在3 P以内,普通精馏无法有效分 离。

因此,以混合C4馏分为原料的丁二烯生产工 艺主要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借助萃取剂,改变混 合物中被分离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使普通精馏 难以分离的液体混合物变得易于分离。

表1 "馏分主要组成组分蒸汽裂解"(!),%◦抽余 C4(!),%。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一、前期准备工作1. 原料准备:甲苯、叔丁醇、乙腈、氢氧化钠、乙腈(AA)丙烯、异丁烯。

2. 装备准备:反应釜、蒸馏塔、冷却器、离心机、真空干燥器等。

3. 实验条件:温度控制在50-70摄氏度,压力为常压。

反应过程中需要密闭操作,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二、反应步骤1. 原料准备:将乙腈、甲苯、氢氧化钠、乙腈(AA)丙烯和异丁烯按一定比例称量好。

2. 反应装置准备:将反应釜和蒸馏塔连接好。

将原料倒入反应釜中并密封好,开始升温。

3. 反应过程:首先将乙腈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60摄氏度,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

随后加入甲苯,持续搅拌并控制温度。

4. 分离过程:反应完成后,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丁二烯提取液。

5. 再生过程:将丁二烯提取液放入真空干燥器中进行再生,得到最终产品丁二烯。

6. 质量检验:对得到的丁二烯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三、流程优化1. 条件优化:通过实验和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优化反应过程,提高产量和纯度。

2. 催化剂优化:通过引入适量的催化剂,如铁、钴等,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3. 工艺改进:通过改变反应装置或流程,如增加冷却器、提高反应釜的密封性等,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稳定性。

4. 自动化控制: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反应条件,调整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工艺优势1.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简单易行,原料易得,成本低廉。

2. 产品纯度高,收率稳定,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3. 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4. 通过流程优化和工艺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竞争力。

以上就是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工作有所帮助。

浅谈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长周期及生产优化

浅谈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长周期及生产优化

浅谈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长周期及生产优化摘要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广泛采用萃取精馏和普通精馏相结合的方法,生产高纯度的丁二烯来满足合成橡胶工业的要求。

萃取精馏以萃取剂的不同分为乙腈法(ACN)、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和二甲基甲酰胺法(DMF),其中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工艺在我国应用广泛。

丁二烯化学性质活泼易聚合,根据这一特点分析了影响乙腈法(ACN)生产丁二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因素和聚合产生原因,提出了丁二烯装置主要的预防措施并对丁二烯生产进行了优化分析。

关键词:丁二烯,聚合,长周期,优化引言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目前世界上生产丁二烯单体主要有两种方法[1],一种是炼油厂催化裂化副产丁烷丁烯馏分,经脱氢,萃取精馏提纯得到。

另一种是从乙烯裂解装置副产物裂解C4馏分,经过萃取精馏和普通精馏相结合的工艺提纯得到。

目前我们国家主要使用乙烯裂解副产物C4馏分通过萃取精馏与普通精馏相结合的工艺,生产满足工业橡胶生产要求的丁二烯。

截止目前所了解到丁二烯行业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聚合。

本文讲述了丁二烯聚合物产生的原因和实现长周期运行的要点,对丁二烯生产进行优化分析。

1.工艺流程乙腈法生产丁二烯是由乙烯装置来的裂解碳四经原料蒸发罐加热后进入第一萃取塔的下塔,加热后的裂解碳四与一萃上塔来的乙腈溶液逆流接触后,一萃塔顶得到抽余碳四。

一萃下塔中粗丁二烯和溶剂一起进入到溶剂解析塔,通过解析塔釜得到干净的溶剂,由溶剂解析塔侧线抽出的炔烃进入到炔烃闪蒸塔,从闪蒸塔顶采出的炔烃和溶剂的混合液经过二次冷凝后得到液化燃料经水洗后作为副产品液化燃料气采出;溶剂解析塔顶物料通过第二萃取塔,进一步脱除炔烃后经过水洗塔脱除乙腈,再通过脱轻和脱重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丁二烯产品。

1,3-丁二烯含有共轭双键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当系统中有O2存在时,丁二烯首先被氧化成过氧化物,最后自聚成过氧化自聚物,过氧化自聚物产生的游离基又可引发丁二烯聚合,最后生成米花状端基聚合物。

乙腈萃取丁二烯工艺流程的模拟与优化

乙腈萃取丁二烯工艺流程的模拟与优化

乙腈萃取丁二烯工艺流程的模拟与优化摘要:文中选取的丁二烯生产装置的萃取工段,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T101A塔顶丁二烯含量超标和丁二烯初级品含量不达标,因此利用Aspenplus 模拟软件进行工艺流程模拟,通过从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进料量等参数对产品的影响方面入手,辅助确定现场操作条件,避免超标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萃取丁二烯影响因素模拟文中所做的模拟是以国内某企业于2004年末建成投产的年产3.5万吨丁二烯生产装置为基础,利用裂解碳四为原料,采用乙腈萃取法工艺流程生产聚合级1,3-丁二烯。

本次模拟查看塔顶操作压力、原料进料操作温度和进料量等参数对塔顶残余丁二烯和丁二烯初级品含量的影响,为实际操作提供有效依据[1-3]。

1萃取工段简介来自中间罐区的碳四原料经过原料泵后进入到萃取塔T101A中,异丁烯等杂质由塔顶蒸出,丁二烯等塔釜液则进入T101B中。

塔顶轻组分返回至T101A 中作为气相返回料,塔底物料进入到解吸塔T102中。

液相物料经过塔底再沸器加热气化后与塔顶液相进料接触,乙腈等部分重组分溶解在液相物料中从T102塔底排出,含量≥80%的丁二烯气相组分进入到T103萃取精馏塔中。

该塔中的物料经过分离,重组分从塔底排出,丁二烯初级品(含量≥97.2%)从塔顶采出,进入到下一个生产工段[4]。

工艺模拟流程图见图1。

2超标现象及预计解决方法由于在生产时存在T101A塔顶丁二烯含量和T103塔丁二烯初级品含量不达标的现象,准备通过调节A塔塔顶压力、原料进料温度、T103塔塔顶压力、塔进料量和回炼物料量来控制目标含量,此过程采用软件模拟的方式完成。

这种方式既可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还对现有装置的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最终降低生产成本[5]。

3萃取工段工艺流程模拟优化3.1T101A塔塔顶压力和原料进料温度对T101A塔顶1,3-丁二烯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当进料温度为52℃和48℃时,丁二烯含量超出8.5%以下的要求,当温度为45℃时,丁二烯含量随着压力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当压力为0.65MPa 时满足生产要求。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溶剂含水量的控制优化研究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溶剂含水量的控制优化研究

第48卷第12期 当 代 化 工 Vol.48,No.12 2019年12月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December ,2019收稿日期:2019-09-20 作者简介:李家乐(1982-),男,辽宁省抚顺市人,高级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研究方向:从事石油化工技术工作。

E-mail :ljl.fssh@ 。

乙腈法丁二烯装置溶剂含水量的控制优化研究李家乐,秦胜,陈豹,郑军,彭伟强(中国石油 抚顺石化公司烯烃厂,辽宁 抚顺 113004)摘 要:对乙腈法丁二烯装置影响溶剂中水含量的控制因素迚行了研究,总结出通过系统参数快速判断溶剂水值的方法,提出了调整溶剂水值的最佳方案,为操作员提供了判断及操作依据。

有效解决了循环溶剂系统水值频繁波动的问题,迚而改善了萃取塔的分离效果,保证了丁二烯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关 键 词:溶剂水值;水值判断;分离效果;回收乙腈中图分类号:TQ 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9)12-2904-04Study on Optimal Control of Water Content of Solventin Butadiene Plant With Acetonitrile ProcessLI Jia-le , QIN Sheng , CHEN Bao , ZHENG Jun , PENG Wei-qiang(PetroChina Fushun Petrochemical Company Olefin Plant, Liaoning Fushun 113004, China )Abstract : The control factors of water content of solvent in the butadiene plant with acetonitrile process were studied, the method of quickly judging solvent water value by system parameters was developed, and the best scheme of adjusting solvent water value was put forward, which could provide reliable judgment and operation basis for operators. The problem of frequent fluctuation of water value in circulating solvent system was solved effectively, and then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extraction column was improved, which ensured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butadiene unit for a long period.Key words : Solvent water value; Water value judgment; Separation effect; Recovery of acetonitrile乙腈法生产丁二烯装置利用含水乙腈作为萃取溶剂,乙腈含水后对萃取精馏的影响在于增加乙腈的选择性和控制塔釜温度两方面。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热平衡分析

乙腈法丁二烯抽提热平衡分析

循环 使用 。从 第 二 萃 取 精 馏 塔 顶 得 到 的粗 丁 二 烯, 在第 一 精 馏 塔 中脱 除 甲基 乙炔 。第 二 精 馏 塔 中脱除 2 一顺 丁烯 、5 C 等组 分 后 , 纯 度 的 丁二 烯 高 从 第二精 馏塔 顶得 到 。溶剂 再 生 部分 是 将 从 溶剂 系统抽 出 的少 量 溶 剂 脱 除 二 聚 物 , 将 各 水 洗 塔 并
推动节 能 型 生 产 。文 中拟 从 理 论 分 析 的角 度 , 对
各 组分 的沸 点 极 为接 近 , 独用 普 通 精 馏很 难 分 单 离出 高 纯 度 的 丁 二 烯 ( 系指 1 3一丁 二 烯 , 下 , 以
以裂 解 混 合 C 为原 料 的 乙腈 法 丁 二 烯 抽 提装 置 4 进行热 平衡 分析 , 讨论 装 置溶 剂 余热 回收 、 汽凝 蒸 液余热 回收 与 系统 热 衡 算 , 乙腈 法 丁 二烯 抽 提 为 装置节 能 降耗提 出合 理建议 及措 施 。
1 丁 二烯抽 提 工艺原 理及 乙腈法 工艺 流程 1 1 我 国丁 二烯 生产情 况及 主要 能耗指 标 . 目前 世界 上 丁二 烯 生 产 的 主要 方 法 有 : 甲 二 基 甲酰胺 法 ( MF法 ) 乙腈法 ( C D 、 A N法 ) N一甲 和 基 吡咯 烷酮法 ( MP法 ) 这 三种 方 法 的产 能 约 占 N , 丁二烯 抽提 总产 能的 9 %。我 国 丁二 烯 目前全 部 o 以裂解 混合 C 为 原料 抽 提 法 生产 , 2 0 4 至 0 3年 底 , 改变 原被 分离 组分 间 的相 对挥 发 度 J C 馏分 在 。 4 极性 溶剂 作 用 下 , 组 分 之 间 的相 对 挥 发 度 和 溶 各
腈法 丁二烯 生产 装置 的主要 能耗指 标 J 。

乙腈法萃取精馏分离丁烯工艺研究

乙腈法萃取精馏分离丁烯工艺研究

乙腈法萃取精馏分离丁烯工艺研究任海伦;张立兴;李鑫钢;张吕鸿;姜斌【摘要】Inflences on separation of the butene from C4 by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with acetonitrile was studied because of many uncertain factors in the process. ProⅡ software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butene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 by acetonitrile, and thermodynamic model was revised. It was found by comparison thatthe simulated results match well with experiment results with a relative error of less than 7.5%. The effects of some related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in the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experiments, such as theoretical tray, extractant ratio, reflux ratio, pressure, and polymer and water concentrations in solvent. Combined with simulated data, the optim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separating the butene from C4 by acetonitrile were obtai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tray of 85—95, extrac-tant ratio of 10—12, reflux ratio of 2.5—3.0, operating pressure of 400—500 kPa(G), optimum water content in sol-vent of 5.0%—6.0%(mass fraction) and polymer content in solvent being less than 0.5%(mass fraction).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e alkane contents in the bottom product and the olefin content in the overhead product are lower than 0.5% and 0.9% , respectively, and the olefin yield can reach above 95%.%针对乙腈(ACN)法萃取精馏C4中丁烯的工艺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对其分离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ProⅡ对 ACN 法丁烯萃取精馏工艺进行模拟,利用 ACN 法丁烯萃取精馏实验数据对流程模拟中的热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对比发现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7.5%,.通过萃取精馏实验研究了理论板数、溶剂比、回流比、压力和溶剂中聚合物、水含量等因素对萃取精馏工艺的影响,结合流程模拟数据,得出了ACN 法丁烯萃取精馏适宜的工艺条件:理论板数85~95,溶剂比为10~12,回流比为2.5~3.0,操作压力为表压400~500,kPa,溶剂中聚合物质量分数小于0.5%,、适宜水质量分数为5.0%,~6.0%,.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塔釜烷烃质量分数低于0.5%,,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低于0.9%,,烯烃的收率达到95%,以上.【期刊名称】《天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49)008【总页数】6页(P817-822)【关键词】乙腈;丁烯;萃取精馏;工艺【作者】任海伦;张立兴;李鑫钢;张吕鸿;姜斌【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天津 300072;北洋国家精馏技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 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 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 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天津 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目前,丁二烯生产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从乙烯装置副产的裂解碳四(丁二烯质量分数 40%~55%,)中分离得到;另一种是从炼油厂碳四(丁烯质量分数50%~65%,)中分离丁烯,丁烯经脱氢再分离,最终得到丁二烯[1-2].国内丁二烯分离装置采用的工艺有乙腈(ACN)法和二甲基甲酰胺(DMF)法,经过多年的完善,这两种工艺都已成熟[3-5];ACN法与DMF法相比,具有设备腐蚀性小、萃取精馏塔塔板效率高和操作温度低等优点[6-9].正丁烯和异丁烯可用于生产大量的精细化学品,如仲丁醇、甲乙酮、环氧丁烷、甲基叔丁基醚、叔丁醇等,而我国丁烯的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丁烷目前最主要的用途为燃料的掺合物,但其潜在的精细化工品用途也是不可忽视的.与丁二烯抽提(萃取精馏)工艺相比,ACN法萃取精馏炼油厂碳四(混合碳四)中丁烯工艺,还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如溶剂比、溶剂组成和物料进料位置等),丁烯与丁烷无法通过普通精馏进行分离,故笔者对乙腈法丁烯萃取精馏工艺进行研究,为完善混合碳四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提供技术支持.1.1 实验装置乙腈法丁烯萃取精馏塔实验采用不锈钢填料塔完成,塔高3.0,m,内装Φ2.5,mm×2.5,mm的三角螺旋填料.自塔头计,将填料折算成塔板数,第10块板上为溶剂ACN和水(ACN质量分数为95%,)的进料口,第 90块板上为混合碳四的进料口,进料采用双柱塞泵,塔釜采用隔膜泵出料.实验装置示意如图1所示.1.2 分析方法实验分析仪器为配备GCsolution 色谱工作站的日本岛津 GC-2010气相色谱仪,采用 FID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 HP-PLOT氧化铝/S,柱长 50,m,直径0.53,mm;载气流速 3.12,mL/min;检测室温度 250,℃,采用程序升温分析,初温85,℃,终温 195,℃,升温速率5~10,℃/min.物料中水的含量采用卡尔费休法分析.2.1 模拟流程简述利用ProⅡ对ACN法丁烯萃取精馏工艺进行模拟,热力学模型为 UNIFAC,混合碳四馏分由第 90块板进入萃取精馏塔,ACN和水由第10块板进入塔中,塔顶得到脱除的碳三烃和碳四烷烃,塔釜得到碳四烯烃(目的产品)和溶剂;萃取精馏塔的塔釜料进入汽提塔,使溶剂 ACN与碳四烯烃分离,ACN循环使用.2.2 实验及模拟用原料ACN法丁烯萃取精馏实验及模拟原料如表1所示.3.1 实验与模拟数据对比在上述不锈钢萃取精馏塔进行ACN法丁烯萃取精馏实验,得到溶剂比、回流比、塔顶压力和塔釜温度等工艺参数;利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采用UNIFAC热力学模型,对ACN法丁烯萃取精馏进行流程模拟,并与实验值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小于7.5%,属于误差允许范围.3.2 ACN法丁烯萃取精馏的影响因素理论板数、回流比、操作压力、溶剂比(溶剂ACN、水与混合碳四的质量比)和溶剂组成情况等是影响萃取精馏塔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10-12].改变塔中填料高度(即改变理论板数)、回流比和溶剂比等条件探索适宜的操作参数,塔顶以异丁烷为控制指标,塔釜以异丁烯为控制指标.根据实验结果修正ProⅡ热力学模型,再利用模拟软件对丁烯萃取精馏工艺进行优化.3.2.1 理论板数的影响理论板数直接影响丁烷脱除效果,在溶剂比为10、回流比为 2.8的情况下,本文通过改变填料高度讨论了理论板数对乙腈法丁烯萃取精馏的影响,其实验和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60块理论板时,萃取精馏塔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为 4.47%,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为6.51%,显然没有达到脱除碳四烷烃的目的;随理论板数的增加,分离效果逐渐增强;当达到92块时,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减少至0.31%,塔顶烯烃质量分数降至 1.30%,从实验结果来看,达到了碳四烯烃和烷烃分离的目的,烯烃的收率在 95%,以上;再增加理论板数,分离效果增加不明显.依据实验数据对热力学模型UNIFAC进行修正,并进行流程模拟,对工艺进行优化.综上,乙腈法丁烯萃取精馏工艺若达到预期分离效果和考虑设备投资,理论板数应控制在85~95之间.3.2.2 溶剂比的影响溶剂比是影响乙腈法丁烯萃取精馏过程中脱除碳三烃和碳四烷烃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理论板数为95、回流比为 2.8的情况下,考察溶剂比对丁烯萃取精馏过程的影响,其实验和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溶剂质量比为5时,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 2.98%,而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为 4.48%,没有达到烯烃和烷烃分离的效果,随着溶剂比增大,塔釜中的烷烃和塔顶烯烃含量逐渐增加,当溶剂比达到 10时,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为0.21%,同时塔顶碳四烯烃质量分数为0.71%,说明达到了脱除烷烃的目的.继续增大溶剂比,脱除效果增加不明显,这样只会增加能耗,因此溶剂比不宜超过12.3.2.3 回流比的影响在理论板数为 95、溶剂比为 11的情况下,考察回流比对乙腈法丁烯萃取精馏过程的影响,其实验和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回流比的选择直接影响丁烯萃取精馏效果,当理论板数和溶剂比一定时,适当增加回流比可明显提高烷烃率,当回流比为 1.4时,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为 4.44%,,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为5.01%,此时未达到分离效果;当回流比在 2.5~3.0范围时,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为 0.36%,左右,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为0.57%,左右,此时达到了脱除烷烃的目的;再增大回流比,分离效果反而变差,这可能是由于大量的烷烃将溶剂 ACN稀释,使其选择性变差所致.3.2.4 原料进料位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萃取精馏为两股进料,确定进料位置将极大影响分离效果,在理论板数、回流比和溶剂比一定的情况下,本文通过改变物料不同的进料位置,探讨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C4和溶剂乙腈物流进料位置对分离效果影响的实验及模拟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图5中混合C4的进料位置为第85块进料板,图6中溶剂乙腈的进料位置为第5块进料板.从图5中可以看出,当C4进料位置在80板时,萃取精馏塔塔顶烯烃质量分数和塔釜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 0.88%,和 0.61%,随其进料位置的下移,分离效果好转,当进料位置在 88板时,萃取精馏塔塔顶烯烃质量分数和塔釜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 0.12%,和0.14%,再下移进料位置,分离效果则变差.从实验和模拟结果可以得出,混合 C4适宜的进料位置为 88板左右.从图6中可以看出,溶剂乙腈进料为 2板时,塔顶的乙腈质量分数为 6.52%,随着进料的位置下移,塔顶乙腈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当进料位置为 8板时,塔顶的乙腈质量分数仅为 1.77%,但也牺牲了萃取精馏塔的萃取段,故本文认为溶剂乙腈的适宜进料位置为5板左右.3.2.5 操作压力的影响压力对精馏塔操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理论板数为90、溶剂比10、回流比2.8、混合C4和溶剂的进料位置分别为 90、5板的实验条件下,通过改变实验压力,探讨了压力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和模拟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7中可以看出,乙腈法丁烯萃取精馏的分离效果是随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变差,当压力为表压116,kPa时,其分离效果最好,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仅 0.16%,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为 0.21%,但此时塔顶的温度只有 10,℃左右,若产业化,需增设低温冷却装置等,才能将塔顶物流冷却,使其正常回流和采出;随着压力的提高,分离效果变差,增加至表压450,kPa时分离变差的效果趋势减缓;表压为551,kPa时,此时塔顶温度为 61,℃,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为0.79%,塔釜烷烃质量分数为 0.85%,塔顶可采用循环水冷却,但塔釜温度较高,致使装置或工艺能耗增加.因此,在综合装置能耗、投资和操作等方面,乙腈法丁烯萃取精馏塔的操作压力应控制在表压 400~500,kPa.3.2.6 溶剂中水含量对萃取精馏过程的影响在溶剂乙腈中引入适量的水可提高其选择性和萃取能力,增强分离效果,考察溶剂乙腈中水含量对萃取精馏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理论板数为90、溶剂比10、回流比2.8、操作压力为430,kPa的实验条件下,仅改变溶剂乙腈中的水含量,实验和模拟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溶剂乙腈中水的含量对其选择性和萃取性能影响较大,当乙腈中水质量分数为2%时,萃取精馏塔塔顶烯烃的质量分数为 1.74%,塔釜烷烃的质量分数为 1.85%,分离效果较差;随着乙腈中水量的逐渐增加,其分离效果也逐渐好转,这可能是水的加入增加了溶剂乙腈的极性,使其选择性和萃取性能提高[13-14];当乙腈中水质量分数达到 6%左右时,萃取精馏塔塔顶的烯烃质量分数和塔釜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 0.06%和 0.08%,实验结果表明,烷烃和烯烃的分离效果较好;继续提高乙腈中水含量,其分离效果变差,当水质量分数达到8%时,萃取精馏塔塔顶的烯烃质量分数和塔釜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0.42%和 0.65%,这是由于乙腈中较高的水含量使其选择性下降所致,同时根据实验情况,乙腈中水含量过高,会导致分离过程中乙腈的单耗过高,故乙腈中适宜的水质量分数为5.0%~6.0%.3.2.7 原料变化对萃取精馏效果的影响溶剂乙腈与烯烃的结合力较大,若原料组成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工艺参数的调整.在理论板数为90、溶剂比 10、回流比 2.8、操作压力为 430,kPa、溶剂中水和聚合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5.0%和 0.43%的实验条件下,本文通过改变原料中的烯烃含量,探讨了原料变化对工艺参数的影响,其实验和模拟结果如图9所示.中烯烃的质量分数为 56.86%时,萃取精馏塔塔顶的烯烃质量分数和塔釜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 0.24%和0.26%,在此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溶剂比,以确保分离效果.因此从实验和模拟结果来看,当原料中丁烯含量减小时,相应地减小溶剂比,当原料中丁烯含量增加时,相应地增加溶剂比.3.2.8 溶剂中聚合物含量对萃取精馏过程的影响溶剂中聚合物的含量严重影响其选择性,在溶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聚合物,考察对溶剂萃取能力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和模拟结果如图10所示.从图10中可看出,溶剂中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1%时,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为0.47%,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为 0.29%,此时溶剂的选择性和萃取性能较好,随着聚合物含量的增加,分离效果减弱,聚合物质量分数为 0.47%时,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为0.67%,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为 0.86%,溶剂也保持了较好的选择性;当聚合物质量分数继续增加至 0.59%时,塔釜中烷烃质量分数为 3.11%,塔顶烯烃质量分数为 3.72%,分离效果直线下降,说明溶剂的选择性和萃取性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丁烯萃取精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溶剂中聚合物含量,最好控制在0.5%以下.从图9中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原料中丁烯的质量分数为 40.3%时,此时萃取精馏塔塔顶的烯烃质量分数和塔釜烷烃质量分数分别为0.16%和0.17%,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溶剂比,以降低装置的能耗;在相同溶剂比的情况下,随着原料中丁烯的质量分数增加,其分离效果逐渐变差;当原料(1)利用实验数据,对热力学模型 UNIFAC进行修正,在不同工艺条件和溶剂情况下,使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2)得出了乙腈法丁烯萃取精馏工艺的适宜操作条件,即:理论板数 85~95,溶剂比 10~12,回流比 2.5~3.0,操作压力为 400~500,kPa,溶剂乙腈中适宜的水质量分数为 5.0%~6.0%,溶剂乙腈中聚合物质量分数小于0.5%.【相关文献】[1] Carlo R,San D M. Process for Separating Butadiene from C4Hydrocarbons Streams Obtained by Stream-Cracking:US,4020114[P]. 1977-04-26.[2] Stephen C A,Anne M G,Lawrence J K,et al.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utadiene:US,8293960[P]. 2012-10-23.[3]过良. 新型乙腈法丁二烯抽提工艺的模拟研究[J].石油化工,2013,42(5):542-546. Guo Liang. Simulation of a new process for butadiene extraction with acetonitrile[J].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2013,42(5):542-546(in Chinese).[4]刘吉,王国旗,吕家卓,等.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装置设计和改造[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36(7):27-30. Liu Ji,Wang Guoqi,Lü Jiazhuo,et al. Revamp design of butadiene extraction unit of acetoniltrile process[J]. Petroleum Refinery Engineering,2006,36(7):27-30(in Chinese).[5]赵智武,于庆恩. 几种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的比较[J]. 炼油与化工,2005,16(4):11-19. Zhao Zhiwu,Yu Qing′en. Comparison of some butadiene technologies[J]. Petroleum Refine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05,16(4):11-19(in Chinese). [6]李建萍,贾自成. 乙腈法C4抽提丁二烯技术进展及其特点[J]. 石油化工应用,2011,30(1):88-91. Li Jiangping,Jia Zicheng. The progr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utadiene extraction with acetonitrile[J].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2011,30(1):88-91(in Chinese).[7] Yuv R M O,Ralph E C. Recovery of 1,3-Butadiene:US,4277313[P]. 1981-07-07.[8] Masatoshi A,Hayao Y,Kazuyoshi N. Process for Producing:US,4504692[P]. 1985-03-12.[9]李江利,任海伦. 异戊二烯生产工艺技术研究进展[J]. 弹性体,2011,21(1):82-88. Li Jiangli,Ren Hailun. Research development 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isoprene[J]. Elastomer,2011,21(1):82-88(in Chinese).[10]秦海洋,黄雪莉,李永霞. 萃取精馏过程中萃取剂选择及萃取条件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9,16(4):342-346. Qin Haiyang,Huang Xueli,Li Yongxia. Study on the selection of solvent and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J].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2009,16(4):342-346(in Chinese).[11]陈雅萍,梁泽生,徐伟,等. N-甲基吡咯烷酮法萃取精馏分离C4馏分中1,3-丁二烯的模拟[J]. 石油化工,2008,37(3):253-257. Chen Yaping,Liang Zesheng,Xu Wei,et al. Simulation of separating 1,3-butadiene from C4fraction by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with N-methylpyrrolidone[J].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2008,37(3):253-257(in Chinese).[12]于洋,白鹏,庄琼红. 萃取精馏分离甲醇-乙腈的研究[J]. 化学工程,2011,39(6):36-39. Yu Yang,Bai Peng,Zhuang Qionghong. Separation of methanol-acetonitrile by extractive distillation[J].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2011,39(6):36-39(inChinese).[13] Lei Zhigang,Wang Hongyou,Zhou Rongqi,et al. Solvent improvement for separating C4 with ACN[J]. 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02,26(9):1213-1221.[14]张志刚,徐世民,张卫江,等. 萃取精馏分离苯和环己烷的二元混合溶剂[J]. 天津大学学报,2006,39(4):424-427. Zhang Zhigang,Xu Shimin,Zhang Weijiang,et al. Binary mixed solvents for separating benzenecyclohexane by extractive distillation[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6,39(4):424-427(in Chinese).。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研究

乙腈法抽提丁二烯工艺研究
First,the isotherm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data for ACN/C4 is measured under 30℃、50℃ and 60℃ with static equilibrium kettle.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alculated by the NRTL equation, the interaction parameter of NRTL equation are correl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The calculative results show that calculated values of model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study provides guidance for step simulating.
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流程模拟软件.............................................. 14
2.1 流程模拟软件 Aspen Plus 介绍........................................... 14 2.2 常用的 Aspen Plus 模型介绍............................................. 14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研究
摘要
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工业上主要用萃取精馏法 分离丁二烯,常用溶剂是乙腈(AC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 N-甲基吡 咯烷酮(NMP),其中乙腈作为溶剂分离丁二烯工艺在我国多套装置上应用, 但同国外装置相比能耗较高仍是国内生产丁二烯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所 以进一步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过程的用能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企业 的当务之急。

浅析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

浅析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

浅析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优化作者:徐洋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丁二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丁二烯的生产方法最长用的是乙腈法,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这种生产丁二烯方法还需要很多的后续工作才算真正的完成丁二烯的生产。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的处理工艺优化工作是提高丁二烯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在该工艺进行优化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设备的完善个工艺的流程优化。

本文介绍了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的工艺优化的必要性和主要的优化措施,为使该工艺取得更好的成果提供帮助。

关键词:乙腈法;丁二烯生产;工艺优化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和合成橡胶单体,是C4馏分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共轭二烯,可以发生取代、加成、环化和聚合等反应,使得其在合成橡胶和有机合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像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等产品的合成都离不开丁二烯。

近些年人们对丁二烯的需求还在不断扩大,因此,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的处理工艺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虽然我们的技术已经在不断改进,但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我国还要加大该方面的优化力度,争取超越国外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

1 优化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后处理工艺的必要性我国运用乙腈法生产的丁二烯会在丁二烯中残留少量的乙腈,影响生产出的丁二烯质量。

因此会在生产过后,会对丁二烯中的乙腈进行去除。

常用的乙腈去除工艺一般分为丁二烯水洗、丁二烯精制和溶剂回收三个部分,其中丁二烯水洗和精致部分为了更好的去除丁二烯中残留的乙腈,会建设专门的水洗塔,在清洗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水洗塔中的水资源,并且,水洗后的稀释溶液送回水塔的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的能量。

虽然会对水洗后的溶剂进行回收,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因受到了污染不能被重复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服装学院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
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服装学院。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1.2.2 N-甲基呲咯烷酮法 .................................................. 6 1.2.3 二甲基甲酰胺法 .................................................... 7 1.3 DMF, NMP 和 ACN 三种工艺技术比较 ........................................ 8 1.3.1 溶剂............................................................... 8 1.3.2 技术水平.......................................................... 10 1.3.3 生产成本.......................................................... 11 1.4 工艺技术新进展 ....................................................... 11 1.4.1 炔烃选择性加氢技术 ............................................... 11 1.4.2 分壁式技术 ....................................................... 12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
2.2.1 塔模型............................................................ 15 2.2.2 压力变送模型 ..................................................... 16 2.2.3 换热器模型 ....................................................... 16 2.3 化工过程模拟优化..................................................... 16
Key words: butadiene, Aspen Plus,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process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4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前 言..................................................................... 1
With the software of Aspen, the whole process of distilling butadiene with ACN is simulated in this articl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separation system is increased through synthesis and optimization.
1.2.1 乙腈法 ............................................................ 4 1.2.1.1 意大利 SIR 工艺 ................................................ 4 1.2.1.2 日本 JSR 工艺 .................................................. 5 1.2.1.3 国内乙腈法工艺 ................................................ 6
The acetonitrile recovery column is considered to increase the operation pressure. The energy integration plan is designed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system. In the unit of refined butadiene, saving energy is realized through changing the order of original
Further, the C4 hydrocarbons separation system is simulated using the software of Aspen. For each unit, the thermodynamics function is confirm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major components analysis each column, the plans are simulated well with the established thermodynamics functions, and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by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First,the isotherm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data for ACN/C4 is measured under 30℃、50℃ and 60℃ with static equilibrium kettle.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alculated by the NRTL equation, the interaction parameter of NRTL equation are correl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The calculative results show that calculated values of model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study provides guidance for step simulating.
2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STUDY ON PROCESS OF BUTADIENE EXTRACTIVE UNIT WITH ACETONITRILE METHOD
ABSTRACT
Butadiene is an important and basic organic material in the petrochemical field. The major method for separating butadiene is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in industry at present, which the common used solvents are ACN、DMF and NMP,and ACN is widely used in many devices of seperating butadiene. But with higher energy consumption compared to foreign installations domestic producing butadiene is still a need to be addressed urgently, so further improvement of process and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process, decreas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have become the most urgent task.
本文利用 Aspen 软件对乙腈法抽提丁二烯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对该流程 进行了优化,实现了生产系统的节能。
首先,采用静态总压釜测定了乙腈/C4 体系在 30℃、50℃和 60℃的等温 汽液相平衡数据。选用 NRTL 方程作为活度系数模型,由实验数据回归得到 NRTL 方程中的相互作用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为模拟计算提供了 数据支持。
3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separation effect each column. In the unit of water scrubber column,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expense are saved with sparing a water scrubber column. The new process is more simple, reasonable and energy-saving.
其次,利用 Aspen 软件对该系统进行模拟。由于该分离系统较复杂,且 各个分离单元的分离任务和分离条件差别较大,本文对不同的分离单元分别 采用常规和分段方程法,最终模拟结果与原设计数据吻合。根据确认的热力 学方程和工艺参数,分析了各塔中主要组分的分布情况,并利用灵敏度分析 对全流程中关键操作参数进行讨论和优化,确定优化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