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广州南部地区(仑头至龙穴岛)快速路环境影响评价
![广州南部地区(仑头至龙穴岛)快速路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74e7988a0116c175f0e489f.png)
前言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广州市力争在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5年将广州市建设成为中等发达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对于东南部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在城市规划上,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增强功能,组团发展的要求,调整城市布局,重点向东、向南发展,建设以城市快速道路主骨架路网连接,以岭南自然景观为特点,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多中心、多组团的山水生态城市。
在城市功能布局上,加快建设南翼大组团(番禺区),在石基—东涌地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化滨海新中心城区,在东部出海口滨海地带,规划建设新的大学园区;加快南沙龙穴岛深水港区建设,侧重发展国际港口贸易和现代物流产业、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工业、金融商贸和旅游服务业,把南沙建成滨海港口城区。
广州南部地区快速路,位于广州市南部,北接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
新滘南路、黄洲大桥,南连龙穴岛深水港,中间先后与金山大道、清河大道、迎宾大道以及规划的珠江三角洲南环高速公路、广珠高速公路东线等多条快速路、高速公路相交,是广州南部地区未来道路主骨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广州中心城区“南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
它地处广州“南拓轴”中心线,串联了一批基于IT和信息产业的新兴产业地区,北连广州科学城、琶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生物岛,经广州大学园区、广州新城区,南接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穴岛深水港,区位优势突出。
它的建设为广州调整城市空间布局,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把广州建设成为以岭南自然景观为特点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最适宜创业发展、最适宜居住生活的多中心、多组团的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对衔接龙穴岛深水港区的疏港运输需要,推进南沙片区开发,促进广州社会、经济的更快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广州南部地区(仑头至龙穴岛)快速路的建设意义重大,但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通车后,对沿途的环境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粤人大[1994]第57号文《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执行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1年11月,受广州市高速公路总公司的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编制《广州南部地区(仑头至龙穴岛)快速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工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规划成果的批复-穗府函〔2020〕2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规划成果的批复-穗府函〔2020〕2号](https://img.taocdn.com/s3/m/d4b70b4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9.png)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规划成果
的批复
正文:
----------------------------------------------------------------------------------------------------------------------------------------------------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广州南站周
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规划成果的批复
穗府函〔2020〕2号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申请批准〈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规划成果的请示》(穗规划资源报〔2020〕8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同意《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规划成果,由你局会同有关单位按照规定程序向社会公布并认真组织实施。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1月15日
——结束——。
走进北京中轴线
![走进北京中轴线](https://img.taocdn.com/s3/m/c52fb7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f.png)
走进北京中轴线目录一、北京中轴线概述 (2)二、北京中轴线的地理与文化背景 (2)2.1 地理概述与北京城的布局 (4)2.1.1 地理特点与环境影响 (4)2.1.2 北京城的规划与布局 (6)2.2 文化与宗教的融合与碰撞 (7)2.2.1 中轴线上的宗教建筑群 (8)2.2.2 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体现 (9)三、北京中轴线的主要建筑物 (10)3.1 天安门与长安街 (11)3.1.1 天安门的历史与象征意义 (12)3.1.2 长安街的现代与文化交流 (14)3.2 天坛与祈年殿 (15)3.2.1 天坛的历史与建筑设计 (15)3.2.2 祈年殿的建筑美学与文化涵义 (17)3.3 紫禁城与故宫 (17)3.3.1 故宫的规模与建筑特点 (19)3.3.2 太和殿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20)四、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与管理 (21)4.1 保护措施与现状评估 (23)4.1.1 中轴线保护的法律法规 (24)4.1.2 现存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25)4.2 管理策略与发展规划 (26)4.2.1 界面与区域划分管理 (28)4.2.2 协同发展与未来规划 (29)五、北京中轴线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前景 (30)5.1 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新中轴线 (31)5.1.1 现代丘比特溢现代风貌 (32)5.1.2 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结合 (33)5.2 全球视野下的中轴线与城市发展 (34)5.2.1 与其他中轴线城市的对比 (35)5.2.2 全球文化交流的前景与中轴线未来的责任与挑战 (37)一、北京中轴线概述北京中轴线,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地带,是一条具有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的历史名街。
它北起钟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公里,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典范之一。
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众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等,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的繁荣与辉煌。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格局。
浅析广州花城广场规划与景观设计
![浅析广州花城广场规划与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18927769dc5022abea00ac.png)
浅析广州花城广场规划与景观设计摘要:广州新中轴线在形式上贯穿广州市南北,但实际上由于规划的不同步等原因,新中轴线除了花城广场一段以外,其他的整体性较弱。
作为城市中心以及标志性绿轴,花城广场在宏观的城市规划中起到焦点的作用,不仅仅是线性的花园广场,更是广州未来发展以其为中心发散而开。
关键词:中轴线;广场;规划;线性;新旧对比一、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广场—花城广场(一)广州花城广场花城广场--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广场,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以南、华夏路以东、冼村路以西、临江大道以北,广场最宽处250米,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
广场最南端是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图书馆四个公建所在地。
此处以北为长约1.1公里的榄形轴线广场。
弧形道路两边是公园式绿化,绿化两边是高层商业建筑。
(二)新城市中轴线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南海心沙岛,以新电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全长12公里。
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
北段有3个重要节点,分别是核心商务区、海心沙、新电视塔。
北边“山水城”自成一格,强调宜居、生态;中段则主打“花城绿轴”牌,定位为“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并分五大功能区。
行走在花城广场中,体验大都市中轴线的魅力。
临江边的海心沙广场以及相对而建的四大公建围合而成中轴线最重要的节点也是其浓墨重彩的中心。
此处成为广州现代化的新标签,与老珠江相辉映。
作为轴线设计的最重一笔,无疑达到了意义上的程度。
广州新中轴线在形式上贯穿广州市南北,但实际上由于规划的不同步等原因,新中轴线除了花城广场一段以外,其他的整体性较弱。
作为城市中心以及标志性绿轴,花城广场在宏观的城市规划中起到焦点的作用,不仅仅是线性的花园广场,更是广州未来发展以其为中心发散而开。
二、广州新旧中轴线对照(一)广州历史中轴线广州古城区有一条北自越秀山,南至珠江水的传统中轴线,俗称“一条扁担担起山和水”;广州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中,似乎总有一条通过官府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古城中轴线一直于此不太大的地段内平移延伸。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https://img.taocdn.com/s3/m/b155fc1dc5da50e2524d7f02.png)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6月8日下午,万庆良市长主持召开市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以下简称“中轴线南段地区”)北接珠江新城、南望番禺洛溪岛,是广州市实现“中调”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
为把该区域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和滨水地区,优化提升广州中心区核心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何要选择中轴线南段地区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一是落实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要求。
中轴线南段地区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该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的旅游好去处,塑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使新城市中轴线成为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线。
二是落实市政府五大功能区规划建设战略部署的要求。
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广州新时期“加强中心城区职能的优化、集聚与提升,从区域、市域向中心城区的重点功能区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建设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决策管理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的重点发展战略,并决定在中心城区,重点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地区、白鹅潭地区、中轴线南段地区等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
三是落实建设“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示范区的要求。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广州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而高标准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实现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和一般性功能有机疏解,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和具体实践。
通过率先建设五大功能区,进一步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提高空间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广州“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的示范区。
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正是按照上述要求,以努力打造示范区为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广州市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市规划局、市土地开发中心和市规划编研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五大功能区的城市设计竞赛和深化工作,邀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师为广州发展献计献策。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监控报告中地行
![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监控报告中地行](https://img.taocdn.com/s3/m/7a7ecd4652d380eb62946d6c.png)
中地行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监控报告(2010年7月1日-7月31日)广州中地行房产代理有限公司一宏观市场 (3)1)新政两月广州中心六区楼价降一成 (3)2)广州2万多套新房下半年上市 (3)3)住宅交易降5成商铺交投升3成 (4)4)海珠区“三旧”改造将涉全区1/4面积 (4)5)新中轴线添地标:岭南第一门 (5)6)广佛地铁首通段轨道贯通 (6)二土地市场 (7)1.7月土地交易情况 (7)2.7月土地供应情况 (8)3.保利地产2.14亿拿番禺桥南街宅地亚运城周边地块流拍 (11)三房地产市场分析 (12)1 07月01-31日房地产市场分析 (12)2 广州市商品住宅市场总体成交走势 (13)3 广州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区域分布 (14)4 广州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价格情况 (15)5 各片区商品住宅市场成交主要情况 (16)5.1荔湾区 (17)5.2越秀区5.3海珠区5.4天河区5.5白云区5.6黄埔区5.7番禺区5.8花都区5.9南沙区5.10萝岗区 (26)5.11增城市 (27)5.12从化市 (28)6 商品住宅成交各项数据排名四、广告分析1.分析说明2.广告投放分析3.大额广告投放情况五、热点楼盘一宏观市场1新闻摘要:……阳光家缘数据显示,68.3%;均价破1.1万元,达到11158元/平方米,环比升黄埔)均价15859元/……值得一提的是,15859/平方米,环比下跌3.2%。
而5月六区均价又比4月的新闻来源:2010年7月1日中地行点评:2)广州2新闻摘要:……下半年广州市新盘确定在7、8月推出的有15个左右,抢在国庆节之前占领消费者市场。
比如,越秀区下半年推货楼盘最多,7个新盘,推货时间集中在7-9月及年底左右,所推户型比较丰富,面积从60平方米的小面积到20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均有。
而荔湾区未来货量较小,推货时间基本集中在7月份,主流户型为80-143平方米的两房及三房。
海珠区未来推货项目有7个楼盘,推售时间预计为9月。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域城市设计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域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e498f34431b90d6d85c7e5.png)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端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域城市设计方案一:凤鸣羊城,乐动珠江一、计划主题沿城市中轴线南段设置一条富有动感的曲线活力带,既隐喻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文脉,又似展翅飞翔的凤凰和演奏华丽乐章的音符,衬托出“凤鸣羊城,乐动珠江”设计主题。
二、功能定位与进展目标以世界城市为目标,打造区域公共效劳中心依托交通设施,实现海珠区的均衡发展弥补广州滨水功能的缺失,形成城区滨江休闲带三、土地利用计划突出城市核心功能,计划核心区设置城市旅行效劳、商务、商业、研发创意、行政办公、体育文化和企业办公七个城市功能核心,强化城市公共效劳功能,使广州实现“世界城市”的进展目标。
各核心功能区沿曲线活力带设置,使之成为凝聚市民生活、展现广州城市风情的城市“会客厅”,使中轴线南北两段别离从不同角度诠释广州的城市形象,展现广州独特魅力。
四、丰硕城市滨水活动沿后航道计划一条城市滨江绿化休闲带,为依珠江而生的广州提供展现碧水穿城、城水融合特色的理想场所,也为城市居民在拥堵的市中心开辟一片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和休闲乐土。
海心沙弱化水上客运交通功能,设置主题游览设施和娱乐设施,打造成为广州并世无双的滨江娱乐中心;后航道上游建设小型博览和文化设施,形成文化创意展现区;后航道下游设置游艇码头等以水为主题的休闲、运动设施,形成水上休闲区。
五、综合交通系统计划一、路网体系计划:计划区域内道路以方格网系统为基础,分为高速公路、快速路、骨干道、次干道和城市支路5个品级。
二、公共交通计划:以城市地铁站点为核心建设快捷高效,连接每一个核心功能组团和居住社区的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枢纽依托人流量大、周边开发强度较高的客村、大塘和沥滘三个地铁换乘站点建设,采纳上盖开发模式,集约利用土地。
3、社会停车场计划:社会停车场原那么上要紧设置在三类区域。
第一类是地铁站点周边,形成“P+R”交通换乘设施,鼓舞公共交通;第二类是公共设施区周边;第三类是配套停车不足的居住区和公共建筑区。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https://img.taocdn.com/s3/m/b963996d783e0912a2162a56.png)
点” 。 城市 发展太快 ,在较短 时间 内单 单依靠 …
其 自组 织 机 制 形 成 有 序 的 新结 构 是 很 难 完 成 的 , 需 要 城 市 规 划 城 市 总 体 设 计 的补 救 性 干 预 。显 然 .这 种 干 预 的 准 则 就 是 乱 中 求 序 。 乱 中 求 序 ”应 成 为 可 持 续 发 展 城 市 设 计 的 一 个 原 则 , 这 在 广 ,l 市 中轴 线 形 成 的城 市 设 计 中 得 到 充 分 J城 t 、
称 图 形 1 9 年 作 轴 线 总 体 城 市 设 计 时 黄 埔 大 道 9 9 以 北 段 基 本 成 型 .黄 埔 大 道 以 南段 成 型 的建 筑 还
续 ”- 。后来这幢大楼被市政府取消 。
很少 ,是否要求两侧建筑物对称就成 为一个可以
讨 论 的 问 题 。一 个 细 节 决 定 了 宝瓶 状 广 场 两 侧 建 筑 物 只 能 采 取 ” 中求 序 ” 的 方 案 布 置 .这 就 是 乱
市设计之前 已基本成 型 .整治和完善工作影响不
了大 局 ;过 渡 广 场 、东 站 绿 化 场 撑潞 城 广 场 、 一、主萍广 q 、花 ] 海 心 沙 广 场 四个 广 场 是城 市 公 共 设 施 它 们 和 市 一饕毒
当时唯一一个完工 的建筑物体形 立面比较特殊 。
当 时 如 图 1 的农 业 银 行 大 厦 已 经建 成 如 果 对 面 7
一
侧也要求建成一模一样 那恐怕就很 难找到业
2024年广州市岭南文化产业园策划纲要
![2024年广州市岭南文化产业园策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d6f5b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a.png)
2024年广州市岭南文化产业园策划纲要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广州市作为中国岭南地区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为了进一步推动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高广州的文化产业影响力,计划在2024年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创意、科技等多元素于一体的岭南文化产业园。
二、项目范围项目范围涵盖岭南文化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过程。
具体包括:1、产业园规划:明确产业园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等。
在2024年广州市岭南文化产业园策划纲要中,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空间布局合理、交通组织便捷的文化产业园区。
首先,我们将明确产业园的功能分区。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生产区:该区域将集中容纳各类文化产业的生产企业,如创意设计、影视制作、艺术创作等。
同时,还将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以提升整个产业园的创新能力。
(2)生活区:为满足园区内企业和员工的日常生活需求,我们将规划一定面积的生活区,包括公寓、超市、餐厅、健身房等设施。
此外,生活区还将设置休闲广场和公园,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
(3)办公区:为了便于企业和机构开展业务,我们将规划一个宽敞的办公区,提供充足的办公空间和先进的办公设施。
同时,办公区还将设立商务中心和会议设施,以满足各种商务活动和会议的需求。
(4)研发区:为了加强产业园的研发能力,我们将设立一个专门的研发区,吸引各类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入驻。
研发区将配备先进的科研设施,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保障。
其次,我们将对产业园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各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确保功能分区明确且相互联系便捷。
我们将合理规划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在各个区域设置足够的绿化带,营造宜人的工作环境。
最后,我们将建立健全的交通组织系统。
产业园将设有多个出入口,确保交通畅通。
内部道路将按照人车分流的原则进行设计,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历史_风景_街市_生活_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概念城市设计
![历史_风景_街市_生活_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概念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696d07bed5b9f3f90f1c7f.png)
独具特色的广州古城风貌, 挖掘
部城区、北部城区、南部城区。
和发扬历史名城的传统文化, 协
由此可见, 传统城市中轴线
调保护更新、发展旅游、改善生
城市设计不仅仅是一条 / 线0 的
活的关系, 制定具有可持续发展
设计, 而是一个 / 区0 的设计,
李
意义的城市设计。
中轴线 则是该 地区的一 条关键
百
(2) 对现存的自然生态、古
2 传统城市中轴线的历史分析 21 1 古城轴线) )) 明清以前
明清以前的广州城, 大体上 存在三条实轴线和一条虚轴线。
三条实轴线, 即南北向的大 北门直街 ( 今解放路) 、大南门 直街 (今北京路) 以及东西向的 惠爱街 ( 今中山路) 。
一条 虚轴 线, 即自 镇 海楼 ) )) 观 音 阁 ( 今 中 山 纪 念 碑) )) ) 箭道 ( 今纪念堂) ) )) 广东巡 抚部院 ( 今人 民公园 ), 其意象类似于明清北京城的传统
山体, 珠江岸线绿化及滨水步道
Ó风景, 创建城市文脉和传
( 图 3, 见彩页)
狭窄, 空间平铺直叙, 缺乏序列
统轴线紧密扣连的景观画面。
31 1 传统城市中轴线沿线地段
和高潮。
Ó街市, 延 续原 有的 商业
的现状特点
( 3) 交通系统和结构不尽合
街、步行街、夜市和商贸场所。
(1) 历史文物古迹丰富, 集
(6) 力 , 包括 / 文化0 与
山脉, 包括越秀山、瘦狗岭。
/ 规划0 二力, 即自然之力以及
(2) / 一水0 , 指珠江, 包括
民众、经济、政治与学识之力。
南北两航道。
(7) 意义, 创造出具有历史
城市中轴线设计方法研究——以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为例
![城市中轴线设计方法研究——以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7e72dca4028915f804dc2e3.png)
a t l l b i l o u e n t e a a y i o o c n fc n e t i c l h s an
i h- ai sr ief ci s rai re p np b csa e hg - u l evc n t n ,cet gg eno e u i p c - q y t u o n
岭 南特 色
A bs r c t a t: Th u ton lo i n a i h u gz e f nci a re t ton oft e G an hou ne c t o h c ntra i r ai “e o l d i ita vec ne w iy s ut e e x sa e s r gina m n sr t e tr a i w ih Li na u t r t ng n c lu e” .Ba e o hi un ton lo intton, s d n t s f c i a re ai
a d r o ngLi n nc tr . n p om t ng a ul e i u
Ke r s C t i; Ura s n; AxsF n t n; ywo d : i Axs y bn Dei g i u c o i
Gu n z o Li n Cu tr a g h u; ng a n lu e
e t Po。 伽 Ci A cn i as fniaiI tCiyj r i h a n e C y fC e hA c l n it t JT a 1s d t 。
o nc n e c nn 0Va n
城 市中轴 线设计方法研究
以广州新城 市 中轴 线南段地 区为例
刘名瑞 王莹 易骞
有岭 南文化特 色的行 政 中心 ” ,城市设计 围绕该定位 构建
持续更新中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及火车东站天幕广场
![持续更新中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及火车东站天幕广场](https://img.taocdn.com/s3/m/90805e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2.png)
Transform: New City Axis and east RailwayStation Gateway Area of Guangzhou持续更新中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及火车东站天幕广场文_夏晟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提升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品质为契机,以强化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为指引,广州市通过开展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的城市设计及其后续项目作为实施“中调”城市发展战略抓手之一,通过整合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核心地区开放空间品质,提升重要门户地区与节点的城市形象和运作效率。
本文梳理小结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北段的城市设计优化与重要节点火车东站天幕广场的更新过程,作为一个城市更新实施案例,供组织和研究城市轴线及节点地区城市设计者参考。
图7 火车东站天幕广场亚运改造实景照片背景从白云山南面的燕岭公园往南跨珠江到广州塔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建设过程历时30多年。
(图1,2)1987年广州六运会后,天河体育中心带动了城市中心的东移;20世纪90年代规划及建设初期,新中轴线地区的用地性质未被完全考虑;从1993年美国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提出的《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到2000年前后,随着《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规划研究》《广州地区总体规划纲要(讨论稿)》与《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等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不断推进,新城市中轴线经历了概念生成与发展调整阶段;在2005年后,随着全面建设推进,新城市中轴线逐步建成。
在轴线谋划的初期,吴良镛、武延海先生在探索逐步酝酿建立新的规划体制时,即已强调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对于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地区、敏感地区,特别要加强城市总体设计工作。
随着广州获得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根据广州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新城市中轴线北段地区(从燕岭公园到广州塔)整体城市设计和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与轴线谋划初期不同,在项目启动时,该范围内大部分地块已建设完成或已完成建设审批程序。
南中轴路绿地规划设计方案一说明
![南中轴路绿地规划设计方案一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ff8cfc56137ee06eff918ff.png)
南中轴路绿地规划设计方案一说明一、规划范围及条件本次规划范围以永定门原址为中心,北起南纬路,南到燕墩及其周边绿地,东、西两侧以现状永定门桥东、西两座跨河桥,天坛外坛坛墙遗址、先农坛坛墙为界,规划用地面积46.7公顷(详见附图)。
在规划区域内以护城河北滨河路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其中南半部分以交通、绿化及河道用地为主。
用地内现状有永定门立交桥及东、西两座跨河桥、南二环路、护城河、京沪线铁路桥、燕墩。
北半部以复建文物、绿化广场及商业、文化用地为主。
复建文物包括永定门城楼和天坛外坛西坛墙。
永定门城楼在原址复建,只恢复城楼。
先农坛坛墙和天坛外坛西坛墙两侧各有10米宽绿地作为坛墙保护及控制地带。
从永定门城楼向北一直到南纬路为绿地、城市广场及少量商业、文化用地,南中轴御道从中间穿过。
整个规划区被分成A、B、C、D、E五个主要部分;其中E地块为永定门广场和中轴路绿带(宽24米);A、B两地块地上部分以绿地、广场为主,结合现状保留的天桥商场,地下空间统一利用,功能为商业金融或文化娱乐;C、D两地块为生态绿地,内含文化与历史的回忆。
二、历史沿革北京旧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经明、清两代改建、发展形成的。
元大都建成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全城以城南垣中央的丽正门至大天寿万宁寺中心阁为城市中轴线,左右展开。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代改建元大都,为加强都城的保卫作用,在内城的南侧开始兴建外城,永定门位于城市中轴线上,距离原城南垣正中部位的元代“丽正门” 约3.5公里,是北京旧城中轴线南端的标志性建筑,于1957年被拆除。
历史上永定门包括城楼、箭楼和瓮城三部分,南部有护城河拱卫。
永定门与正阳门遥相对应,是明、清两朝皇室前往南苑团河围猎的主要通道。
永定门城内有天坛、先农坛,城外有燕墩等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
天坛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也称天坛门),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
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7f1e8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5.png)
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作者:张雅丽庄苏琳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第07期摘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新区中心区是城市未来拓展开发最核心的区域,其中央绿轴是公共活动和生态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开发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国内比较典型的中轴线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案例,结合城市新区的建设特征,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与理念,并以包头市新都市中心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为例,研究其地下空间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及景观设计,以期对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一、城市新区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发展概况(一)城市新区地下空间发展概况为了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各大新区纷纷开始规划建设。
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在城市新区崛起阶段,地下空间规划是对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前瞻性、系统性的建设统筹,对城市新区的地上地下空间协调发展起到了有效控制和科学引导的作用。
郑州郑东新区、广州珠江新城、南京江北新区、雄安新区等都对地下空间进行了统筹规划设计,其新城建设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二)城市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概况近年来,城市中央绿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到普遍关注。
中央绿轴作为新区中央轴线,两侧一般分布有多个大型公共设施,诸如行政中心、商务办公楼、文化展示中心等,商业价值较高,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中央绿轴有强大的发展需求:一方面,城市中央绿轴作为城市重要的活动场所,有大量的人流、资金流和能量流,具有强烈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城市中央绿轴作为城市的重要形象代表,地面是公园绿地或者广场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受限,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城市中央绿轴地区的城市空间容量,可以满足地区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城市中央绿轴地下空间规划案例研究以北京奥运轴、天津文化中心、广州中轴线、深圳市民广场、沈阳市府广场、沈阳中央公园、上海世博轴等国内著名的城市和区域重要中轴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例,分析重要中轴线地下空间的开发规模、地面功能、周边功能和地下空间功能定位等情况,为城市新区中轴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经验借鉴。
广州城市中轴线规划
![广州城市中轴线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ff92880e53a580216fcfee3.png)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与重要建筑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珠江外航道沙丘岛,全长12km.依据功能分布、交通组织、空间格局和景观特征四个基本方面,划分为8个区段.轴线的南北两端分别是城市的水陆交通门户,轴线中部的临江区段是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作为城市景观主轴线的交叉处,拟设置对于新城市中轴线乃至整个城市都具有统领意义的城市意象节点.……利好源头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向南经火车东站、中信广场、体育中心,穿越珠江新城林阴大道、海心沙,越过赤岗塔继续向南延伸的城市新中轴线,汇聚了由东站广场、珠江新城中央广场、歌剧院、博物馆前广场、海心沙市民广场、赤岗塔广场、东风生态公园、新客港广场构筑的广场带,它们将共同构成广州最丰富有趣的城市开放空间。
本报讯广州市规划部门最近传出消息: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的核心段———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国内设计咨询已正式启动,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受邀为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北岸、约40公顷的核心区域做设计。
在新城市中轴线上建造的珠江新城中心广场将与海心沙市民广场相连,形成广州最大的一个市级广场。
这一消息带给海珠区东部琶洲、新领事馆区的利好不言而喻。
珠江大道将成“香榭丽舍大道”据已公布的信息,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处在珠江大道西路与珠江大道东路之间,北起黄埔大道,跨金穗路、穿花城大道、越临江大道,南至珠江北岸,面积约40公顷,由一系列广场构成,由北向南依次为:入口广场———市民广场———文化艺术广场,以满足休闲、交往、庆典、锻炼和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的要求。
在新城市中轴线上建造的珠江新城中心广场将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并与已完成设计的海心沙市民广场相通,形成广州最大的一个市级广场。
代表广州未来形象的珠江大道,被形容为广州的“香榭丽舍大道”。
其中,中央广场既是广州市21世纪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又处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的核心段,其建设将加快城市新中轴线空间的形成。
同时,由于中央广场连接着整个城市,它将与城市主干道及其它公交设施相连,周围道路的等级应足以容纳相应的交通量。
城市轴线设计案例PPT优秀课件
![城市轴线设计案例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dcaa8b58fafab068dc02a2.png)
2021/6/3
高铁枢纽综合体----城市之窗 用地规模:约4平方公里 作为核心交通要素高铁站的周边区域和北 部新城未来公共服 务中心,将发展成为北部新城未来片区的功能核 心,具体可划分为商业休闲区、商务金融办公区、行政办公区、混 合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区。提供包括酒店、购物中心、会议中心、写 字楼、 行政中心、学校、医院、社区服务和商住等多样城市功能。
2021/6/3
17
临海市杜桥镇中轴线城市设计
临海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中部, 杜桥镇位于临海东部滨海地区腹地, 台州湾入海口北岸椒北平原的地理 中心,南靠台州市区,西距临海市 区约35km。杜桥是浙江省文化名 镇,也是千年历史重镇,有着丰富 的历史文化底蕴。
2021/6/3
18
临海市杜桥镇中轴线城市设计
20
临海市杜桥镇中轴线城市设计
2021/6/3
在“T”型轴交叉处形成高层核心 区,勾绘 出杜桥城区具特色的标志 性建筑群落空间。在 牌门路和杜川 路之间形成高—低—高的空间序 列, 结合视线走廊,串联老城空间形态, 延续城 市肌理。为保证从杜桥之窗 往北的视线渗透,规 划一条南北向 的景观视廊,同时为商业活动提供 休闲驻足场所。沿海大道与杜南大 道将是未来主 要入城通道,也是城 市主要形象展示面,规划采 用大水 面、小广场等开放空间结合高低错 落的建 筑群形成城市界面和入口景 观。利用大型水面形 成城市主要展 示面,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形成以 TOD为导向的功能布局模式,大化 地提升本 地段的商业价值
12
常州北部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节点地段设计
2021/6/3
三江口文化娱乐综合体---未来港
用地规模:约1平方公里
三江口地区依托自身良好的景观优势和交通条件,将与常 州名片恐
广州市花都区城市中轴线北段片区规划控制研究探析
![广州市花都区城市中轴线北段片区规划控制研究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cd393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8.png)
广州市花都区城市中轴线北段片区规划控制研究探析摘要:花都中轴线是花都区实施“强芯”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中轴线南段建设的加快,北部地区的扩容提质也提上议事日程,笔者通过梳理评估花都区中轴线发展状况,盘整中轴线北段生态资源,按照“明定位、提策略、优交通、定指引”四个思路对该片区的规划控制和景观提升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乡融合;产业发展;景观提升;花都区位于广州的北部,是广州的北大门,坐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两大交通枢纽。
近几年,花都区正在全面推进148平方公里空铁融合发展核心区的建设,依托空铁联运枢纽,以花都中轴线、北站商务区、花都湖地区构成的商务金三角为抓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融合示范区。
花都中轴线北起芙蓉嶂水库,南至新街河,东至106国道,西至秀全水库,南北全长约17公里,东西宽度约8公里,是南北向贯穿我区的城市发展主轴,是实施“强芯”战略的重要抓手,主要发展总部经济、商务办公、商业休闲、文化旅游等四大功能。
花都区高度重视该片区的发展,随着中轴线南段建设的加快,北部地区的扩容提质也提上议事日程。
本次花都中轴线北段规划控制研究的工作范围东至铁山河,南至花都大道,西至杨屋路(Y717道路),北至芙蓉峰,面积约47平方公里。
工作内容一是开展城市中轴线北段规划研究和功能提升策划研究,二是开展轴线及两侧主要控制地带内(轴线两侧各500-1000米)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摸查及整治工作。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梳理评估花都区中轴线发展状况,盘整中轴线北段山水、农田、村庄等生态资源,进一步优化花都区一轴四带一核多组团空间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整体提升中轴线北部地区,树立花都城市新形象。
按照“明定位、提策略、优交通、定指引”的思路对该片区开展研究策划工作。
一、梳理现状规划,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本次通过回顾花都主城区的发展历程、梳理现状建设情况和已批的中轴线CBD地区、广州北站地区、花都湖周边地区等重点片区的控规,把握花都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新机遇,依托花都空铁交通枢纽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从总体层面对整个花都中轴线进行研究定位。
实践“集聚”与“提升”规划策略的花城绿轴
![实践“集聚”与“提升”规划策略的花城绿轴](https://img.taocdn.com/s3/m/941caf1bf78a6529647d53fd.png)
实践“集聚”与“提升”规划策略的花城绿轴摘要:本文通过对广州城市轴线的发展、建设意义、当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的规划理念,重点提出营造以“岭南特色、花城绿轴”为主题的南段城市轴线空间的规划策略,以实现集聚城市高端职能、提升区域服务功能、凸显岭南文化特色。
关键词:集聚提升轴线地区规划策略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city axis,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urban central axis of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planning ideas and focuses on building in “lingnan characteristics, huacheng green axis” as the theme of the southern city of the space planning strategy axi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improving urban agglomeration high-end regional service function, highlight lingnan culture features.Keywords: gather ascension axis area planning strategy引言城市轴线在中外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一直贯穿古今中外,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法。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规划开展早、起点高、规划体现了战略性、国际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先后开展新城市中轴线及珠江新城地区的规划设计;近年,为配合亚运会举办和实现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广州市组织开展新城市轴线地区的规划。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https://img.taocdn.com/s3/m/cd37881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b.png)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林树森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总结了广州城市新中轴线规划、设计、建设决策的全过程.以实际案例讨论了总体规划、行动计划、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探索城市关键地区的城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获得理想效果的因素.
【总页数】9页(P39-46,73)
【作者】林树森
【作者单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浅谈城市中轴线的运用与发展——以广州市城市中轴线为例 [J], 何琪萧;谭少华;
2.城市中轴线设计方法研究——以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为例 [J], 刘名瑞;王莹;易骞
3.魅力广州——灯光璀璨的广州新中轴线夜景 [J],
4.从广州塔上俯看位于广州市新中轴线上的城市客厅花城广场 [J],
5.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终审成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6月8日下午,万庆良市长主持召开市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以下简称“中轴线南段地区”)北接珠江新城、南望番禺洛溪岛,是广州市实现“中调”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
为把该区域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和滨水地区,优化提升广州中心区核心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何要选择中轴线南段地区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一是落实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要求。
中轴线南段地区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该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的旅游好去处,塑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使新城市中轴线成为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线。
二是落实市政府五大功能区规划建设战略部署的要求。
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广州新时期“加强中心城区职能的优化、集聚与提升,从区域、市域向中心城区的重点功能区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建设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决策管理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的重点发展战略,并决定在中心城区,重点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地区、白鹅潭地区、中轴线南段地区等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
三是落实建设“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示范区的要求。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广州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而高标准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实现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和一般性功能有机疏解,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和具体实践。
通过率先建设五大功能区,进一步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提高空间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广州“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的示范区。
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正是按照上述要求,以努力打造示范区为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广州市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市规划局、市土地开发中心和市规划编研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五大功能区的城市设计竞赛和深化工作,邀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师为广州发展献计献策。
为配合实施广州市“中调”发展战略,塑造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及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区的标志性形象,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
2010年2月2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城市设计深化方案,该设计方案成为下阶段法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依据。
2011年6月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范围有多大?本次城市设计的工作范围分为两个层次:(一)整体规划范围:在城市设计竞赛16.14平方公里范围的基础上纳入万亩果园等地区,北起珠江前航道和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西起广州大道,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区西起丫髻沙大桥,东至海珠岛东岸,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
轴线总长度为6.4公里。
(二)核心区规划范围:包括行政办公区、第二领事馆区、海珠区雨洪调蓄湖、南海心沙等。
三、中轴线南段地区有什么功能?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岭南特色,花城绿轴”为主题,整合文脉、生态和人性三个要素,融入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征,将整体功能定位为“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文化、休闲、公共活动区和高品质多元生活区”。
以集聚行政办公、文化、旅游休闲、生态果园、居住、商业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南中心区。
本地区规划具体包括以下七个功能片区:(1)旅游观光区——其中有电视塔、赤岗塔、第一领事馆区、商务办公;(2)行政办公区——其中有行政办公、第二领事馆区、大塘综合商务中心、商务办公;(3)生态公园区——其中有海珠湖、瑞宝公园;(4)生态果园区——其中有万亩果园、小洲村等;(5)休闲商住区——其中有南海心沙、沥窖枢纽、体育公园、滨江休闲绿带等。
(6)创意文化区——文化创意办公区、交流展示区等。
(7)综合功能区——包括居住、科研、商业、市政等综合功能。
四、中轴线南段地区控规有什么亮点和特色?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重点打造城市核心地区,以“岭南特色,花城绿轴”为主题,以精明增长原则为先导,突出标志性、战略性、国际性和长远性特征。
规划落实总规纲要“123战略”,打造一条新城市中轴线,突出新中轴线在总规纲要的引领作用。
方案立足于岭南特色区域行政中心的功能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公共开放空间,满足经济平衡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造充满生机的城市,实现“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的城市面貌。
本次规划的亮点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创建区域行政中心为落实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五大功能区的定位要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岭南特色,花城绿轴”为主题,整合文脉、生态、人性三个要素,融入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征,将整体功能定位为“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文化、休闲、公共活动区和高品质多元生活区”。
该规划重点体现行政办公的功能,规划的区域行政中心主要分布在中央绿轴线的两侧。
该区域行政中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领事馆区、行政办公区、第二领事馆区和综合TOD(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区,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广义上的区域行政中心,从而吸引省内外的有关行政部门和商业机构入驻。
其中,两个领事馆区地处交通便利的位置,靠近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便于与国内机构、人员的交往和联系。
设置相对集聚的行政办公区不仅大幅提升高端服务的功能和效率,还引导了城市空间的布局。
(二)凸显自然生态景观,构建绿色开放新中轴新城市南中轴线是一个倒“T”字形绿轴,其核心区强调自由开敞的“园”的概念,从而与北中轴线共同组成“山、城、水、园”的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中轴。
沿南中轴设计绿色开放空间,其绿带宽度为180米。
中轴线南段地区预留景观视线和开敞绿化廊道,突出标志性景观和滨水景观,其规整化的城市景观与自然的生态景观反复交替处理,使自然环境与城市融为一体,与北中轴共同形成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
(三)传承岭南文化精髓,营建岭南特色新中轴岭南地区的特殊地理气候环境、人文传统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
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保护岭南文化的特色与风格为基本原则,在设计方案中充分体现岭南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尊重。
岭南建筑的文化特色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轴线在行政办公区、滨水居住区等功能区均充分考虑岭南特色的建筑设计。
中轴线南段地区的绿地、水体、广场、亭阁、步行桥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岭南园林的处理手法贯穿始终,充分地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的绿色中轴概念。
二是对生态环境的尊重。
岭南文化并非仅仅指建筑文化,它同样还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的尊重,对生态环境的尊重方面。
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以营造绿色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保护果园、保护河涌、保护树木、体现了对岭南文化全方位的延续。
三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
中轴线南段地区规划范围内共有省级文物单位1处,市级文物单位有12处,历史建筑92处。
这些历史文化遗迹集明代、清代及近代的文明于一身,突出体现了岭南民俗历史文化。
(四)发挥生态休闲功能,创造绿色低碳新中轴中轴线南段地区分布有规模各异的生态绿地公园,从北往南主要为:中轴绿地公园、海珠湖公园、万亩果园、体育公园和滨江公园,上述公园共同组成开敞大气的视线走廊,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绿地公园系统。
公共空间以水元素和步行道系统贯穿始终,所有公共空间均向公众开放,并设置了一定的娱乐、游览、教育和体育锻炼等功能。
打造生态绿地公园充分显示了广州山水城市的自然风貌特色,更好地完善了显山露水、亲山近水、游山戏水的生态游憩功能。
控制性详细规划秉承可持续发展策略,努力为市民创造低碳绿色生活。
一是设计方案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能源,通过集中绿地、林荫道、屋顶绿化等措施,努力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通勤能耗和汽车废气排放,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三是充分利用万亩果园和珠江水体营造观景和休闲空间,海珠湖为城市级的生态调蓄湖,万亩果园作为城市“绿肺”则可提升城市休闲功能。
(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充分体现“公交为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推广公共交通为基本点,强调方便行人,服务覆盖范围广。
一是规划多条地铁线。
本地区共规划有地铁3、8、11、12、20号线以及广佛线共6条轨道线,10个轨道站点,轨道站点800m的覆盖率达到72%。
二是建立高效有轨电车系统。
规划两条有轨电车线,分为东行线和西行线。
有轨电车采用循环路线环绕中轴线,站点分布密集,与各地铁站点联系紧密、换乘方便,实现了地区公共交通系统与区域地铁系统的短驳衔接,以弥补地铁覆盖不到的地区,并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
三是建立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
完善各级道路网络,通过地铁、地面有轨电车和航运系统连接高密度、高增长的开发地块,优化地区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衔接。
(六)延续岭南水乡特色,塑造优质滨水空间中轴线南段地区的滨水景观规划与设计强调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建,同时保持岭南生态水乡特色。
珠江航道沿线充分发挥江、岸、岛、湾、港等滨水岸线特征,设计多样生动的滨水休闲游乐场所,自西向东长达数公里的江滨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体育活动设施、游艇码头、阶梯滨水广场、钓鱼区、海鸟栖息地、界碑公园、新客港码头、圆形广场、步道等。
控制性详细规划强调滨水空间与周边滨水岸线的连通性,规划以水为脉建构生态网络,居住区和商住混合区沿水岸分布,充分发挥生态绿地的景观和游憩功能。
(七)开发宜人居住环境,打造岭南文化之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所有地块遵守商业建筑覆盖率不超过40%、住宅开发密度不超过30%的惯例。
所有建筑都遵循在绿荫道和水体附近规划低层建筑的城市设计理念,对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和开发强度进行了综合考量,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中轴线南端、海珠湖公园南侧设计岭南第一门。
作为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的南大门及岭南文化之门,岭南第一门配套有酒店、旅游观光、体育活动场、餐饮、纪念品销售和地下停车场等功能,成为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的标志性景观节点。
附件:1.城市设计总平面图.jpg2.效果图.rar(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