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合成教学设计
PS图像合成教案

PS8 图像合成教案授课人:陈忠敏班级:C-22 时间:2011.3.19一、教材分析:本课是Photoshop中最重要的一课,是我们学习Photoshop对图像处理技术的核心。
从校本教材结构来看,photoshop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掌握图像处理的方法,就是为后面flash动画、frontpage网页制作等软件的学习奠定基础,减轻后续学习的压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像是初一年下期的学生。
学生通过对Photoshop工具箱、图层、蒙版知识的学习,己经对Photoshop有一定的认识和具备一定的处理操作能力。
该节课是技术性比较强的课,对初一年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所以本节课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感受到图像合成的魅力的同时,了解图像合成的一般操作过程,从而学会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
三、知识点分析:在该课合成图像的学习运用了蒙版知识,图章知识和简单的图像色相/饱合度、亮度/对比度的调整及图层知识。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图像合成的一般过程。
2、进一步体会蒙板的作用及其运用方法。
3、了解图像色相/饱合度的调整的意义。
4、使学生体会灵活运用Photoshop相关工具进行图像合成(二)能力目标:1、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趣味性,并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通过提供相关的学习指导、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能力。
3、通过对任务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图象合成的一般过程难点:如何根据素材对图像合成进行灵活处理。
六、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展示飞象图片,简单演示制作过程得出图像合成的关键点。
点出图像合成的一般过程为:1、取出需要的素材2、对素材的位置、形状进行调整3、图像完美组合调整。
2.5.1Photoshop图像合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1.拓展资源:
- Photoshop教程书籍:推荐《Photoshop CC 2019从入门到精通》、《Photoshop CS6完全自学教程》等,这些书籍详细介绍了Photoshop的各项功能和图像合成的技巧。
-在线教程视频:推荐“Photoshop教程”频道、“菜鸟教程”等,这些视频教程由专业人士制作,内容丰富,涵盖了Photoshop图像合成的基本操作和高级技巧。
- ③添加互动环节:在板书中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找出错误”、“填写缺失步骤”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主动性。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Photoshop图像合成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通过讲解和实践,学生掌握了图像合成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同时,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实践,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审美意识。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举例:教师发布预习资料(PPT、视频、文档等),设计预习问题(如“Photoshop图像合成的概念是什么?”、“图像合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并通过在线平台或微信群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讲解知识点,组织课堂活动,解答疑问。
3.简答题:
(1)请简要描述Photoshop图像合成的概念和意义。
(2)请简述图像合成的基本步骤。
(3)请分享你学习图像合成的技巧和心得。
4.实践题:
(1)请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一个简单的图像合成练习。
(2)请尝试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创作一个有创意的图像合成作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教授了Photoshop图像合成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图像合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我设计了有趣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图像合成的技能。
PHOTOSHOP教学设计

《photoshop 图像合成》教学设计学校: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授课教师:尘威威photoshop图像合成(《 photoshop cs 案例教程》教学设计)photoshop图像合成 -- (《 photoshop cs 案例教程》教学设计)第 1页共5页1photoshop图像合成 -- (《 photoshop cs 案例教程》教学设计)第 2页共5页2photoshop图像合成 -- (《 photoshop cs 案例教程》教学设计)第 3页共5页3附:作品评价指标photoshop图像合成 -- (《 photoshop cs 案例教程》教学设计)第 4页共5页4篇二: ps 教学设计photoshop图层的概念与图像调整遂昌中学胡恒峰【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内容--photoshop 的图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图象处理这部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了解熟悉图层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图层为初学者学习这个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充分理解图层这块知识,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2、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图像信息处理部分的一节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但还不能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因此,本节成为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一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图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使学生独立完成图层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懂得学习的乐趣无处不在,从而进一步培养对 photoshop 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图层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难点:图层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1.运用自主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
基础知识以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积极探究实践。
2.扩展知识以教师启发,学生练习为主。
【教学资源】机房,教学所需的素材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本节课为理论与实践课, 1 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合成全景图)

③圆柱体效果(可以作出拼合密度及效果很好的拼合图,一般拼合所选的就是这个选项)
④仅调整位置效果(蒙板修饰的效果)
⑤交互版面(这个等于是在CS里面的自由拖动对齐拼合)
这时候图片的效果大致也已经出来了,但发现图片拼合的时候留下很多空白的部分,这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裁剪工具,把他裁剪出来,OK大功告成!
展示照片,介绍合成全景图的意义,感受合成全景照片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合成全景图像基本方法演示
一、传统合成方法的弊端
二、PS CS3新功能----Photomerge(图像拼合)
1.首先在CS3里面打开需要合并的图片
2.单击菜单里的“文件→ 自动 → photomerge选项”
3.点击:,自动把刚才在CS3里面打开的需要拼合的组图,添加到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tomerge里面
课题
PS合成全景图像
类型
新授课
教者
朴顺子
时间
2012年11月21日
课节
第七节
班级
一年一班
教
学
目
标
①了解全景图的概念及拼接模式。
②知道全景图的制作流程,学会使用给定素材合成全景图。
③感受多媒体技术的魅力,通过体验全景图的制作,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兴趣。
重点
全景图的概念及合成方法
难点
制作合成全景图像
教学策略
“添加打开的文件”会把你在PS CS3里面打开的所有JPG图片都加入,如果有不需要的图片,可以使用Remove按钮。选中不需要的图片,点击Remove就能移除。
4.photomerge里版面左侧一排的选项,是拼合的效果选项,选择不同的选项,可以作出不同的拼合效果
2.5.1Photoshop图像合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图像合成的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图像合成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5.图像合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图像合成方法和技巧,如选择合适的图像素材、调整图层透明度、使用图层样式等。例如,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选择两个具有相似背景或主题的图像进行合成,如何调整图层透明度使图像融合更加自然,如何使用图层样式为图像添加特殊效果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授了Photoshop图像合成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反思:
1.学生对图像合成的兴趣浓厚:在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对图像合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Photoshop软件的操作和应用。这表明学生对图像合成这一领域有较高的求知欲,为后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对图层、蒙版等概念的理解仍有待提高:虽然学生对图像合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学习图层、蒙版等概念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仍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5.课堂氛围有待进一步活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课堂氛围还有待进一步活跃。为了提高课堂氛围,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性的环节,如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板书设计
1.图像合成概念
-图像合成:将两个或多个图像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全新的图像效果。
《利用图层蒙版合成图片》教学设计 (八年级信息技术精品教案)

《利用图层蒙版合成图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图层蒙版概念以及它在合成图像中的应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图层蒙版在图像合成中的应用技巧,在教师不同的活动中,学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像合成的学习兴趣,在任务中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互助协作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好动好奇心强,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在此前的学习中已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学生本身对图片合成的热情很高,所以容易吸引注意力。
但是蒙版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独立性,对任何一个初学者来说都是较陌生的工具,一旦无法理解,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需要小心仔细的设计和引导。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选自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本第二册上册中的第一章第三节《奇妙的图层》中的的拓展知识,是学生学完《认识和编辑图层》之后的一节课,此前学生已经对图层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图层编辑的相关操作,如新增、复制、删除图层,调整图层之间的顺序以及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层次较高的学生,还能够熟练的运用图层的混合选项帮助自己进行图片处理。
多幅图片合成是学生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蒙版在图像的合成和处理中频繁使用,因此掌握简单的蒙版技巧有利于学生的生活学习。
然而,课本只是简单的提及蒙版的概念,作为有能力的同学继续学习的部分,并不要要求学生深入去研究蒙版的类别及技巧。
因此本节课应定位为一个图层的提高课,蒙版的引入课。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应用蒙版合成图像。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黑、白和灰色在图层蒙版中所起的作用五、教学策略在讲授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直接讲授图层蒙版概念,而是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以图表方式对观察所得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教师以层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推测出蒙版的作用和优点,最后反过来去印证蒙版的概念,从而突破难点。
1.2拼图美化照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川教版

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学生对色彩搭配和创意设计方面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此外,课堂管理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改进措施和建议:
1.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加强对困难学生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此外,我在课堂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反思。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学生的讨论声音较大,影响了其他小组的学习。今后,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教学总结:
本节课,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他们掌握了图片编辑的基本技巧,如选取、裁剪、拼图和美化,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图片美化。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源,探索更多图片编辑技巧。
反思总结: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实操练习:利用在线教程和视频,学生可以跟随步骤进行实操练习,从简单的图片裁剪、调整大小到复杂的图层蒙版、特效制作,逐步提升操作技能。
-设计实践:建议学生尝试模仿和分析设计案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通过实践提升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次“1.2拼图美化照片”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实践、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个互动、探究的学习氛围。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发现有几个亮点,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简单的图片合成》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同的人做出的效果可能不一样。通过学习,提升审美能
力。
教学策略选
信息技术教学要以兴趣为起点,让学生在“玩中
择与设计 学”、“做中学”,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
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因此,本
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希望学生在探
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抠图技术。
一、导入新课
引入课题:两幅看似简单的图片,经过巧妙的加工
后,就成了具有一定趣味含义的作品,这就是合成图像
带给我们的奇妙之处。图片合成是一种创作,是创作者
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Photoshop 为我们的创
作提供了平台。提出本课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魔术棒和磁性套索工具。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简单的图片合成》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简单的图片合成》
称
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从数码相机、扫描仪和网络中
获取图片至电脑中,懂得查看图片属性的方法,掌握了
使用 Acdee 浏览图像和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并 教材分析
对自己处理图片产生强烈兴趣。因此加入此内容使学生
2、学会使用移动工具,实现图片合成。
教学过程
3、学会使用自由变换工具改变图片大小。
4、知道常见的图片保存格式。
三、根据所给素材完成作品《花的精灵》
教师演示:
讲解图片合成的基本步骤:
文件----打开(花朵)文件---打开(宝宝)
1、利用魔棒工具建立选区,执行“选择”----反
选
2、执行“选择”----羽化(半径 2 像素)
《图片合成》教学设计

《图片合成》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学会简单的Photoshop操作,上一节课中已经介绍如何将一张图片中的所需部分抠取出来的方法,本节课则趁热打铁,教学生如将扣取的图片很好的融合到另一张图片中去,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正是想象力丰富、朝气蓬勃的年纪,必定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兴趣,只要教师把握得当,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利用工选取工具抠图,图层混合模式使用。
其中抠图经常使用的工具套索,,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肯定不大。
三、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选取工具(2)图层的使用2、方法与过程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主操作、教师指导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掌握将抠取出来的图片融合到另一张图片中,并尽量做到融合的天衣无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使用套索工具、移动工具,培养学生欣赏美、并创造美的能力,使用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套索、磁性套索,多边形套索,魔棒的使用教学难点:合理使用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作业点评】将上节课的作业得分情况展示给大家看,并展示优秀和达不到要求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看得分、评作品、比差距。
通过让学生对比自己的作品和优秀作品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他们的动力,同时通过达不到要求的作品展示将上节课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达到复习的效果。
【导入课堂】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Photoshop,使用了裁切具,移动等工具,这一节课主要是合理的使用选取工具怎么样使用将一张图片中的部分抠取出来,并粘贴到自己的海报上。
通过学生在之前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作品展示】教师事先在学生上节课的作品中找出比较好的,用本节课知识点做成作品,给学生看。
《图像的合成》-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图像的合成》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本课结合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编著的高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二章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Photoshop合成一些有意义的图像的技术。
需要学生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根据本课的特点,笔者主要以任务探究学习的方式贯穿整节课。
通过提供相关的学习指导、学习资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能力。
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协作学习氛围以及合作能力。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笔者还针对高层次的学生另外设计拓展任务,同时提供了多个网络学院的链接,使高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之余还能有所提高。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学生通过初中的信息技术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像处理操作能力。
Photoshop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处理软件,操作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大部分学生对于图片处理还是比较陌生,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因此在课前就需要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源。
高中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很容易被网络上一些不良的合成图像所迷惑,需要从旁加以指引。
为此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反面例子的批判,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让学生做到“学之有方,用之有道”。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1、合并图像的基本方法——拖曳图像;2、处理图层的两种基本方法; 3、将图像保存为web所用的格式。
综合应用:结合合并图像的多种方法,选取合适的素材,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作品。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3、蒙板的添加以及渐变工具的使用六、教学方法:任务探究法、协作学习、小组竞争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分钟) 1、设置情景:展示几幅趣味的合成图像,供学生欣赏。
2、引入课题:两幅看似简单的图片,经过巧妙的加工后,就成了具有一定趣味含义的作品,这就是合成图像带给我们的奇妙之处。
照片背后的故事——《图像合成与分层图像》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增强互 助学习的意识,提高 自主探
究 的 能 力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善 于 发 现 问题 、分 析 问题 、 解 决 问题 , 树 立 勇 于 探 索 深 层 知 识 的 信 心 。 情 感 、 态度 与价 值 观 : 学 会 利用 图像 处 理 技 术 表 现 事 物 、抒 发 情 感 , 树 立 健 康 向 上 的 生 活 态 度 和诚 实
工处理 。请 同学们 根据 自己掌握 的知 识,谈谈 如何
中小学堕 l 电 学 } 舅 小 堡簦 堕 夔 i 夔舅 遁
曩 , - l - 1
案 例 园 地
息
“
广 场 鸽 ” 图 片 的真 实 而 貌 。
成 任务 。 1 以 “ 运五环 ” 图像为 背景 ,创 作一 幅 “ ( ) 奥 福
守信 的 人生理 念 。
师 : 希 望 同学 们 能 引 以 为 戒 , 牢 记 以 诚 实 守 信 为 荣, 以弄虚 作假 为耻 。有兴趣 的 同学可 以上 网搜索 ,
进一 步 了解相 关事件 的 信息 。
设计 意图:在教学之初,用鲜活 的事例警示学生,
培 养诚 实守信 的道德 品质 。
“ 一年 多来 ,那只鸽 子 不停地拷 问着我 。我 不能
一
在 图像 处 理 中 的 重要 性 ; 掌 握 使 用 魔棒 工 具 确 定 图像 选 区 的 方 法 ; 掌 握 简 单 的 图像 合 成 技 巧 。
错 再 错 了 。 ”
“ 生 来 不得 半 点 虚 假 和 投 机 取 巧 。 人 ” 生 : “ 场 鸽 ” 的 主 人 公 画 蛇 添 足 。 做 人 要 诚 实 广 守 信 … …
来 。最后 ,照 片的主 人也 承认 了这个 事实 。 教 师 大 屏 幕 展 示 照 片 主 人 公 事 后 的 感 悟 , 并 请 学
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活动四图像的合成
教学目标:
1.知识
(1)了解图层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图层面板的组成及用法。
2.技能:
(1)掌握图层的建立、删除、移动、合并等操作方法。
(2)掌握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和自由变抽象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选择工具进行抠图,以及利用图层合成图像。
3.情感
(1)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完成创新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独立操作能力。
课时:
3课时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图层面板、选框架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自由变换工具、合成图像。
2.教学难点:
图层混合模式中的滤色,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不同工具行进抠图。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法、边演示边讲解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因特网环境,电子教室系统等。
2.资源准备:相关的图像素材
教学过程:。
利用photoshop软件合成图片——图层与蒙版

一句话,一幅画——利用photoshop软件合成图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图像表达思想意图,学会图像加工的具体方法,体验作品创作过程。
二、学生分析学生对Photo shop软件中新建打开命令、文字工具、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整、以及自由变换等命令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有难度,作为其后续课程。
高中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所欠缺;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掌握不扎实,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学习压力较大,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态度不如语数外等,需要教师积极的鼓励。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图层和图层蒙版的作用。
2.掌握图层蒙版、画笔工具和渐变工具的综合用法。
3.巧妙使用文字工具。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实物演示和自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图层蒙版、渐变工具、画笔工具和文字工具的综合用法。
2.学生先欣赏作品并分析其特点,再模仿操作以理解图层蒙版的用法,继而能够运用各种工具进行设计和创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欣赏分析作品,使学生感受到美。
2.通过设计和创作作品,使学生体验创作的过程。
四、教学重点(一)能够理解图层蒙版的作用。
(二)综合使用图层蒙版、画笔工具、渐变工具、文字工具进行设计作品。
五、重点分析和突破方法图层的顺序决定了其显示的前后,而蒙版则是在图层上添加效果,这一点很难理解。
另外,图层蒙版上只有白色、黑色和过度灰色三类色彩,其含义是白色表示使图层完全显示,黑色表示使图层完全隐藏,中间的灰色是表示使图层显示半透明效果,在具体创作中加以灵活应用是难点。
在合成图片时,在图层蒙版上使用渐变工具可以实现整体控制,使用画笔工具进行局部修饰。
同时巧妙设置文字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具体解决办法是:由简到难,从模仿到创作。
本节课涉及到的工具命令较多,使学生灵活应用并体验到创作过程实属不易,学生很容易陷入到工具的使用上,而不是创作上。
1.2拼图美化照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川教版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主要包括:
(1)照片拼接的精确对齐:学生需要学会如何精确地将对齐照片的边缘,以便于创建无缝的拼接效果。
(2)手动拼接照片技巧:手动拼接照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像处理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调整颜色、对比度等参数,使拼接后的照片更加自然。
2. 作业题目:创作一组主题拼图照片。
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组主题拼图照片。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等,利用拼图工具将多张照片拼接在一起,并进行美化处理。
作业示例:一组主题为“自然风光”的拼图照片,展示出大自然的美景。
3. 作业题目:分析并评价拼图美化照片的效果。
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两张拼图美化后的照片,分析并评价它们的美化效果,包括色彩、清晰度、构图等方面。
- 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增强信息社会责任,遵守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规范。
七、课后作业
1. 作业题目:使用拼图工具完成一张个人照片的拼图美化。
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照片进行拼接,并对拼接后的照片进行美化处理,如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添加滤镜、边框等。
作业示例:学生完成一张个人照片的拼图美化,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和艺术感。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拼图美化照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电脑和基本的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的基本编辑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将学习更高级的拼图技巧和美化方法,进一步拓展他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拼图美化照片,学生将培养更强的信息意识,能够主动寻找和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操作实践,发展计算思维,学会逻辑分析和创新设计;在团队协作和个体创作中,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充分理解信息技术的社会责任,遵守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规范。
拼接图像教案初中

拼接图像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像拼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 培养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兴趣和审美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像拼接的概念和原理;2. 图像拼接的方法和技巧;3. 图像拼接的应用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像拼接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2. 提问:“你们听说过图像拼接吗?你们觉得图像拼接有什么用处?”二、讲解图像拼接的概念和原理(10分钟)1. 解释图像拼接的定义:将多张图像按照一定的方式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张完整的图像;2. 讲解图像拼接的原理:基于图像的像素信息和色彩信息进行拼接;3. 介绍图像拼接的常用软件工具,如Photoshop、GIMP等。
三、演示图像拼接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拼接的演示,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 强调图像拼接的关键步骤:选择合适的图像、调整大小和位置、处理边缘 overlapping 区域;3. 展示一些图像拼接的技巧,如透视变换、色彩调整、图像融合等。
四、学生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选择两张图像进行拼接;2.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拼接方法和技巧;3. 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拼接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2. 邀请其他同学对展示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意、技术、美观等方面进行打分;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拓展应用(5分钟)1. 让学生思考图像拼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海报设计、网页制作等;2.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图像拼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更多有趣的图像拼接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图像拼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图像拼接,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简单图像合成:抠图》教学设计

板书课题“抠图”。
简单说明抠图的含义:将图像的一部分抓取下来,为合成新图像作准备。
通过实际发生的事情、照片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奔课题,让学生初步理解抠图的含义和目的。
5分钟
2.初步认识“抠图”
问题2: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进行抠图?
任务2:将某位没有在班级合照中的同学从大家之前拍摄的照片中尽量精确地抠出来,准备与合照合成。
学生完成后,将作品截图发送到QQ群。
随机请2-4位同学展示作品,分享经验,师适时引导。
以补全班级合照中的同学为任务,让学生抠人像,人像是不规则形状,而且色彩丰富,抠图难度比任务1大,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抠图工具,灵活选择选区的布尔运算,巩固学生的抠图技术。
2.学生知道了如何抠图,但对于“为什么要抠图”缺乏认识,下一节讲图像合成时需要先讲为什么要抠图、合成图像。
3.学生做任务时,总是会边做边讨论,很少有孩子做到独自完成之后才交流,课堂纪律和要求方面还需要加强。
10分钟
6.总结拓展
师生总结在photoshop中抠图的主要工具和选择工具的策略。
拓展:简单介绍在PPT和天天P图APP中如何抠图。
通过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进一步巩固抠图技术。
通过拓展在PPT和天天P图APP中抠图的技术,增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5分钟
板书设计
教学特色与反思
教学特色
1.素材基本来源于学生自己拍摄的照片,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能吸引学生。
4.初中生刚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可初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因此,课堂上可以尝试让学生猜想、假设、推理。但学生比较好动,自我管理能力不够强,课堂纪律需要老师管理。
图像的合成概念教案

图像的合成概念教案课题:图像合成的概念目标:- 了解图像合成的概念及其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应用- 学习图像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能够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操作教学内容:1. 什么是图像合成?- 图像合成是指将多张图像或图像的部分进行融合,生成一个新的图像的过程。
合成的图像可以从不同的来源中获取,可以是真实拍摄的照片、电影特效中的素材,也可以是计算机生成的图像。
2. 图像合成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图形学:用于生成虚拟场景、特效等- 视频编辑:用于合成特效、修复图像等- 广告设计:用于合成产品图像、场景等- 艺术创作:用于数字艺术、摄影等3. 图像合成的基本原理- 融合:将多张图像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叠加,形成新的图像。
融合可以使用图像的亮度、色彩、透明度等属性进行控制。
- 蒙版:通过将蒙版图层与目标图像进行合成,实现对目标图像的局部遮挡效果。
蒙版可以设定不透明度、透明度过渡效果等。
- 抠图:通过去除或保留图像的某一部分,将其与其他图像进行合成。
抠图可以使用多种工具,如魔棒工具、钢笔工具等。
4. 图像合成的常用方法- 图像融合:使用图像的亮度、色彩等属性进行图像的叠加,形成新的图像。
常用的方法包括线性混合、加权混合、模式混合等。
- 蒙版合成:通过蒙版与目标图像的叠加来实现对目标图像的局部遮挡效果。
常用的方法包括渐变蒙版、Alpha蒙版、路径蒙版等。
- 抠图合成:通过去除或保留图像的某一部分,将其与其他图像进行合成。
常用的工具包括魔棒工具、钢笔工具、描边工具等。
教学步骤:1. 引入- 通过展示图像合成的实例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图像合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讲解- 讲解图像合成的概念、应用领域、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3. 操作实践- 引导学生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等,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操作。
可以使用提供的素材或学生自己提供的图像。
4. 练习与巩固- 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熟练掌握图像合成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Photoshop教案图片合成教案20101223

Photoshop教案图片合成教案20101223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图片合成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Photoshop 中用于图片合成的基本工具和操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审美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图片合成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Photoshop 中图层的概念和操作。
(2)选择工具的使用,包括矩形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等。
(3)图像的调整,如色彩、亮度、对比度等。
2、难点(1)如何精确选择需要合成的图像区域。
(2)使合成后的图片看起来自然、协调,避免出现明显的拼接痕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图片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答疑。
四、教学准备1、安装有 Photoshop 软件的计算机教室。
2、准备用于教学的图片素材,包括背景图片、主体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图片合成作品,如创意广告、电影海报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从而引出图片合成的概念。
2、知识讲解(1)介绍 Photoshop 的界面和基本工具,重点讲解与图片合成相关的工具,如移动工具、选择工具、图层控制面板等。
(2)讲解图层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图层就像是一张张透明的纸,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最终的图像。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新建图层、复制图层、删除图层等操作。
(3)讲解选择工具的使用,包括矩形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等。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如何选择需要合成的图像区域。
3、操作演示(1)打开 Photoshop 软件,导入一张背景图片和一张主体图片。
(2)使用选择工具选中主体图片中需要的部分,如人物、物体等。
(3)将选中的部分复制到新的图层,并使用移动工具将其移动到背景图片上。
(4)调整主体图片的大小、位置和角度,使其与背景图片相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合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这个新兴学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是参差不齐,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材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都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在初中阶段研究适合现代社会和学生年龄阶段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主要围绕photoshop展开,给学生讲简单的photoshop 应用部分知识,图片合成就是其中的一节内容。
【设计思想】: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他们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
在课堂上我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图片合成,并把合成的图片利用我们学习的电子相册软
件制作成美丽的电子相册。
使同学们在一节课上不但能掌握一种技能,同时把这种技能应
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充分体现这种技能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这也是我们学习一种软件工具
的目的。
【教材分析】:本课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课程内容。
photoshop是专业的图形处理工作之一,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工具及图层的概念基础上,本课学习图片合成这一新任务,本课在整个
photoshop部分有着工具综合应用的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photoshop中简单工具的使用和图层的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掌握魔棒工具的使用。
2、学会滤镜抽出法进行图片的合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联想对比使学生掌握图片合成的原理。
2、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掌握工具的使用。
3、通过交流讨论、归纳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虽然我们学会了图片合成技术,我们要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该技能。
2、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点】:
1、学会图片合成的方法
2、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难点】:滤镜抽出法进行图片的合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对比法、情境教学法等
下面介绍下本节课的具体过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十一放假大家都上哪里玩了?
生:我们去了北京、大连、上海等一系列的名胜景点。
师:放假的时候老师也出去玩了一圈,老师还不自己在景点的相片做成了电子相册现在就请同学们看看我的相册。
大屏幕播放“十一之旅”.exe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7天里去了这么多地方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开了个小玩笑,我并没有去过这些地方。
这些照片是老师用图片合成的方法合成出来的。
这节课老师就交给同学们图片合成的方法。
(设计缘由:此环节通过展示教师自己的电子相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行动的原动力。
)2、任务展示、尝试探究。
首先我采用联想、对比的方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图片合成的过程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个过程很类似?当同学们在头脑中形成剪纸贴图这个答案的时候,我就把剪纸贴图这个生活中同学们非常喜欢而熟悉的过程拿到我的计算机课堂中。
利用他们的类似和不同帮助同学们去理解photoshop中图
片合成的原理和基本步骤,使原本很难理解的过程变得简单,易懂。
具体过程:
老师: 图片合成的方法很多首先老师给大家介绍的是利用魔棒工具为例子理解图片合成的过程。
出示任务图:
原始照片 合成效果图
师:同学们想象我们要实现这样一个效果图需要哪些工作?
生:除了这两张原始图片外,我们需要把原始照片中的人物扣画出来然后与背景合成。
师:同学们想想它这个过程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哪个过程?
生:贴图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贴图过程描述一遍?
生:第一步剪我们所需要的图样,第二步把我们剪切下来的图样粘到背景素材上。
师:下面我们看老师如何用魔棒工具的
首先我们打开原始照片,操作步骤如下:
1、复制背景副本(为了避免误操作,弄坏原始图片)
2、选择魔棒工具在图层的背景上单击,按键盘上的delete 键,删除背景区域。
重复刚才的操作,直到图层上只剩下我们所需要的图样。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利用魔棒扣图。
接下来的过程我让同学们观察以上照片的特点
师:同学们观察下我们刚才的这个照片有什么特点呢?
生:纯色。
师:同学们观察很细微,老师刚才讲的魔棒工具只有在背景是纯色的时候完全可用。
同学们你们都会使用魔棒工具了吗?
生:会
师: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上前面来做一个例子。
下面过程我给同学的学习提出了一点困难,我提供的图片单纯利用魔棒工具是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的,同学们的学习遇到了困难,于是我就接着给同学们提出了今天进行图片合成的第二个法宝。
过程如下:
同学甲上前操作
出现问题:魔棒工具对于背景非纯色的不适用
师:老师接着给大家介绍第二个法宝:滤镜抽出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老师要请一名小助手上来帮助老师一起完成这个图片的合成。
老师讲述同学来操作。
老师描述操作过程小助手完成滤镜抽出的过程。
教师及时指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通过这个环节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使那些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强的学生或已经对该技能有了解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使课堂上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投入新任务的学习中。
3、综合实践: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两个任务使学生充分掌握图片合成的技能,并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
实践1、将老师的图片和你自己的照片合成到另外一张背景下。
接下来的过程中由学生进行初步尝试,在尝试中寻找问题,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合作,探究,协作给予适当的评价。
并对学生在尝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演示讲解。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互相评 师:通过小试身手同学们掌握了老师教给大家的法宝。
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运用这两个法宝把自己的照片与
你心目中梦想的地方进行合成。
实践2、进行图片合成处理并把合成的照片用电子像册表现出来。
学生再次巩固尝试本课的基本任务。
4、成果展示,评价交流。
(评价标准:背景和扣出的图象合成效果是否和谐)
5、本课小结、课后拓展
请同学和老师一起总结老师这节课讲的魔棒和滤镜抽出工具适合什么样的照片。
同时我出示一张新的照片请同学们观察这张图片和我们这节课讲的其他照片在背景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能否用我们今天学的工具进行图片的处理?最后引出下节课的新知识点钢笔工具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