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
森林的歌声第一篇:森林的歌声器乐合奏欣赏《森林的歌声》教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六课课型:音乐欣赏课年级:四年级课时: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能在欣赏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受音乐所描绘的自然界的美好,产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及保护之情。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能积极主动的聆听、模唱、吹奏、表演,来充分体验音乐,探索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知识与技能:听辨与感受乐曲中各段音乐主题的情绪及出现的顺序;认识乐曲中主奏乐器的音色;提高音乐听觉与记忆,培养音乐想象能力;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参与集体音乐活动。
二、教学内容:1.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2.认识乐曲中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主奏乐器,并对其音色加以听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能听辨并记住各段的主题旋律及出现的顺序。
难点:探索三种不同主奏乐器的音色,体验和律动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大自然美妙景象。
四、教学准备:PPT、本课曲目光碟、视音频材料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新课导入:1.学生在《春天的歌》的伴奏下有序进入音乐教室,在座椅上跟着音乐节奏进行简单律动。
2.导语:走过寒冷的冬季,来到温暖的春天,让我们做好准备,重新出发,去探索另一片美丽的音乐天地。
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这片天地中可爱的音乐家们。
听,他们来了!播放《森林的歌声》中自然音效的片段3.提问:你听出来今天音乐课堂中的音乐家们都有谁了吗?生:(蝈蝈、青蛙)小动物、花、溪水声……导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这片大森林中的美妙的歌声。
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视频。
(二)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1.提问: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以外,你在视频里还看到了那些音乐家?生:自由回答。
2.大自然中的音乐家们都在开心的举行音乐会呢,你愿意参加吗?要参加音乐会啊首先要先进入这片大森林,可是要怎么进去呢?我们一起来敲敲森林的“大门”。
四年级下册音乐《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一.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由大自然音响与音乐完美结合所带来的美妙。
2、能听辨并记忆乐曲各段主题及主题出现的顺序,知道乐曲主奏乐器以及创作的相关背景。
3、能用打击乐器、人声和舞蹈为乐曲伴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听辨并记忆乐曲各段主题及主题出现的顺序2、知道乐曲主奏乐器以及创作的相关背景。
教学难点能用打击乐器、人声和舞蹈为乐曲伴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导入1、听音乐律动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舞吗?那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来活动活动吧,大家轻轻的起立。
(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师:你们跳的真棒!2、介绍小动物导入师:今天,吴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师:树蟾指雨蛙科的两栖动物,生活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我们来听一下它的声音。
腹斑蛙跟我们平常见到的青蛙很像。
山羌又称麂,麂子,山羌为台湾鹿科动物中最小的一种,生性胆怯。
飞鼠长的很像蝙蝠,但它不能飞,只能滑翔。
活动2【讲授】二、初听《森林的歌声》1、聆听音乐,说说乐曲感受师:这些可爱的动物说想给我们唱歌听,那我们就在乐曲声中找找他们的歌声,听到了可以用动作来表示听完了乐曲之后告诉我,你还听到了什么?乐曲带给你什么感受?师:小动物的歌声太美了,你能告诉我你还听到了什么吗?师:大家说的真棒,其实这首乐曲中除了刚才这些小动物的歌声外,还有很多小动物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是属于大自然真实音响。
当然我们还听到了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演奏了非常优美动听的旋律。
2、那这首乐曲带给你什么感受呢?师:说的真好,跟我想的一样。
我也感受到这首乐曲的美妙、幽静、热闹3、你能为这首音乐取个名字吗?大家说的真好,艺术家也为这首音乐取了名字,叫“森林的歌声”。
这首乐曲就是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
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
活动3【讲授】三、分段聆听1、聆听第一主题(1)乐曲情绪师:让我们从音乐中再来感受一下乐曲的美妙之处,请聆听第一主题,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的感受?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用“lv”哼唱主题一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用“lv”来哼唱一下(3)介绍笛子,并模仿乐器演奏师:那你听出来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笛子的音色怎么样?(师介绍笛子)师:让我们一边用“lv”哼唱,一边模仿笛子演奏。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森林的歌声 人音版 (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森林中的各种声音,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音准和节奏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并能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2.培养学生对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
2.歌曲中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3.练习法:让学生反复演唱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五线谱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教学资料:关于森林的声音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森林的声音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好声音。
然后,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的五线谱,让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并指导他们如何阅读五线谱。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帮助他们掌握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让学生尝试自己编写森林的声音。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森林的歌声 ︳人音版 (五线谱)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选自《森林狂想曲》。
这是拥有全世界第一张台湾大自然音乐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为台湾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乐创作!制作过程耗时 5 年,深入全台山林实地录音,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 100 种台湾自然声音;新颖并充满创意的制作概念,使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相合无间,感受到中国的传统乐器和自然糅合后带给我们一种清凉而又纯净的空间,不带一点修饰,不带一点剪辑的纯自然声息。
2、学情分析:四年级处于小学中段,自我意识逐步增强。
在思维上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音乐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与听辨能力,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怎样参与到音乐中活动中,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方法。
直观和具体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会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而创作和自主的表现音乐将是他们的最爱。
一、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由自然音响与音乐交织而成的交响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通过模唱、律动、模拟声响等活动,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三、熟悉 3 个音乐主题,了解音乐主题演奏顺序。
初步感知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乐器的音色。
通过各种活动,记忆三个音乐主题,了解主题的演奏顺序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乐段的音乐主题。
以森林的风景图片并播放《森林的歌声》音乐片段导入欣赏。
【用美乐、美图、美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进行音乐之旅。
去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古老的丛林苍松挺拔,色彩艳丽的花朵,婆娑起舞。
轻如蝉翼的薄雾缠绕丛间,明镜似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这一切的一切让它成为动物们的乐园。
知道是去哪里吗?对,我们要去森林。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吧!1、完整聆听《森林的歌声》。
教案 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 上册 《森林的歌声》
教案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森林的歌声》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变化丰富,富有趣味性。
歌词内容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在歌曲的理解、唱腔把握和节奏感知方面,还需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容易对描绘大自然景象的歌曲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4.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旋律的掌握。
2.歌词的理解和表达。
3.节奏的准确感知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故事等手段,营造森林氛围,引导学生置身于歌曲情境中。
2.互动教学法:采用师问生答、生生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跟唱。
4.合唱教学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森林图片、动画、故事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
3.乐谱:打印歌曲乐谱,供学生演唱。
4.教学道具:动物头饰、森林背景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森林的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动物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声音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唱腔和节奏。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对演唱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森林的歌声(通用2篇)
森林的歌声(通用2篇)森林的歌声篇1b、第三课时森林的歌声教学目标:1、能听出《森林的歌声》中的三段主题音乐,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2、了解笛子、小提琴和吉他的音色特点。
3、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分辨不同的演奏乐器和主题音乐。
情感目标: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的魅力,衍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的歌声》教学用具:幻灯片黑板贴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导入同学们,今天森林里将举行一场音乐会,我们一起来听听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呢?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欣赏音乐的前奏。
一、欣赏第一主题。
二、欣赏第二主题。
1、欣赏第一主题,找出演奏乐器。
来参加音乐会的动物们都准备了节目,腹斑蛙首先站了出来,它请了一样小乐器和他一起表现了一段音乐。
我们一起来听听,它请了哪样小乐器来帮忙呢?2、再次欣赏第一主题,随音乐律动3、唱第一主题的简谱。
1、欣赏第二主题音乐。
看到腹斑蛙的节目这么受欢迎,山羌也请了乐器为大家献上一段音乐,请大家听听,他请了哪件乐器呢。
2、模仿小提琴演奏姿势。
3、听主题音乐模仿小提琴演奏。
4、听三段第二主题音乐,分别找出演奏乐器。
5、小小演奏家。
欣赏第一主题,并引出演奏乐器笛子。
通过律动和演唱曲谱,加深学生对第一主题的印象。
欣赏第二主题并引出演奏乐器小提琴。
以多种形式听辨第二主题音乐加深学生印象。
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提琴、笛子和吉他音色的辨别。
三、欣赏第三主题1、听第三主题音乐,观察铃鼓的伴奏节奏2、模仿铃鼓的伴奏形式。
3、创编伴奏形式。
看到白腹秧鸡的表演,枭也想表现这段音乐,不过他想请你们帮帮他,老师觉得在这个地方加上沙锤也不错,(师示范一次),加上这个动作也不错。
你们能开动脑筋帮枭想想怎样和这段音乐合作吗?了解第三主题音乐,并给学生创编的空间。
四、完整表现音乐。
在腹斑蛙、山羌、白腹秧鸡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动物加入了音乐会。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整首音乐,请大家在听到腹斑蛙表现的主题音乐的就站起来并拍手,听到山羌带来的音乐的时候就做个小小的演奏家,听到什么乐器演奏那一段就用什么乐器的演奏姿势,而听到白腹秧鸡带来的音乐的时候就在长音的地方加上你自己的表现方式,好吗?我们请一个同学来做一下记录,将我们三种动物的带来的音乐分别用a b c表示,你听到谁带来的音乐就将表示那段音乐的字母贴在黑板上。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听赏)森林的歌声》教案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听赏)森林的歌声》教案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一首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歌曲,歌词描绘了森林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形象,让学生在听赏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用心去聆听、感受歌曲的美。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让他们更加关注和热爱大自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森林的歌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歌曲《森林的歌声》2.理解歌曲寓意,关注大自然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歌曲的美,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合作意识。
3.情境教学法:创设大自然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寓意。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场地:教室、户外活动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森林的歌声》的背景和寓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形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动物,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小组比赛,鼓励优秀表演。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我们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大自然声音,教师进行总结。
第5课风景如画《森林的歌声》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森林的歌声》是一篇描绘森林风光的优美散文,它通过丰富的词汇和总分总的结构,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描述。这些描述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词汇和结构来表达对森林的热爱。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文章结构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和文章结构图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讲解文章结构时,我运用了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掌握总分总的结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模仿这种结构。但同时,我也意识到需要在课后加强对学生写作练习的指导,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他们在讨论如何保护森林和环境这一主题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这表明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如何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仍需我们在教学中继续引导。
-环保意识培养: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保护环境的看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
-词汇的深刻理解与运用:学生需要理解新词汇的深层含义,并能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恰当运用。
-课文情感的理解与体会:学生需要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文章结构的把握:特别是总分总结构的识别和应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2.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通过学习生字词,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知识的能力,学会从课文中提炼关键信息,理解文章总分总结构。
4.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与了解,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森林中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声音。
- 掌握基本的自然观察和记录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倾听自然的能力。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校园内的森林或郊外自然公园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录音机、录音笔、观察记录表、动植物图片、森林地图等。
2. 教学工具:望远镜、录音设备、相机等。
3.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小组。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森林的录音,引导学生进入森林的氛围。
-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森林里都有哪些动物?2. 观察学习-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
- 学生使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环境,记录下看到的动植物。
-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声音。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动植物及其声音。
-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内容。
4. 课堂小结-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展示记录表和录音。
- 教师总结森林中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声音。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是否还记得森林中的动植物及其声音。
2. 拓展学习- 教师展示动植物图片和森林地图,帮助学生加深对森林的认识。
- 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森林中的动物,体验它们的生活。
3. 创作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创作一首关于它的歌曲。
- 学生可以自己编写歌词,编排动作,甚至尝试制作简单的乐器。
4. 展示交流-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反思- 学生分享学习感受,谈谈对自然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评价学生观察自然、记录信息的能力。
2. 创作作品:评价学生创作歌曲、表现力的能力。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第一篇:森林的歌声教案《森林的歌声》教案教学目标:1、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3、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习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能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钢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
你们去过大森林吗?你所知道的大森林是怎么样的呢?师:让我们伴随音乐一起走进那神秘的殿堂吧。
二、聆听《森林的歌声》1、视频欣赏师:竖起耳朵:A、你听到了什么?B、你的心情怎么样?2、聆听A段 A、初听一遍(师用X XX X XX伴奏)师:让我们踏着欢快的节奏向森林前进吧。
你听到的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跳跃)B、跟琴用Deng模唱主旋律1 师:让我们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用Deng来哼一哼这个曲调吧。
(师弹琴,集体练习,进行音色的引导)师:我想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来试一试,行吗?(边哼边打节奏)C、复听并用Deng模唱,用X XX X XX伴奏师:你们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一起哼着曲调前行吧!3、聆听B段A、初听一遍师:你们的表现可真棒!让我们继续前行,说说听了森林里的这段音乐你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舒畅抒情)B、跟琴用Lu模唱主旋律2 师:让我们用Lu的歌声来抒发一下这舒畅的心情吧。
C、复听一遍师:你们的歌声真美妙!这么美妙的歌声,动物们也跟了进来,请你竖起耳朵,哪些地方加入了小动物们的伴唱?当你听到小动物们的伴唱时请举起你的手来。
D、模仿动物的声音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让我们也来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好吗?(啯啯啯啯啯呱呱呱呱呱啾啾啾啾啾0 啾啾)注意声音的控制E、第二大组表演师:我请第二大组的同学来表演一下。
森林的歌声(教案)- 音乐四年级下册
《森林的歌声》【教学目标】1、聆听乐曲,学会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意境。
2、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鸟鸣叫声,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重难点】1、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
2、能将乐曲进行分段,清楚分辨出乐曲中的各种演奏乐器。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绘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内涵。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图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一)导入教学过程: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并结识了许多的动物小朋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同学们说说,每一个动物都用西洋乐器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绎,不仅形象还很生动,同学们还记得哪种乐器代表了哪只可爱的动物?二、欣赏《森林的歌声》导入:《彼得与狼》中的小动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它们的声音融合成了一段美妙的旋律。
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聆听一个特殊的音乐会,在同学们听的过程中好好想想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1、你听到了那些独特有趣的声音?2、听完这些声音给同学们一种什么样的独特感觉?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刚刚的这首乐曲就是老师今天要带给同学们的乐曲,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1、引出课题《森林狂想曲》2、介绍作曲家:吴金黛,《森林狂想曲》是由台湾音乐家吴金黛女士历时5年深入台湾热带森林收集100多种自然声音制作而成的音乐作品。
乐曲中的鸟类、蛙类、蝉类、虫类、溪流等“音效”声音的使用加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有一种声临其境的感觉。
(二)教学过程1、聆听主题A。
问:这段旋律你熟悉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介绍主题A,再次聆听主题A。
问:这段旋律你熟悉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问:这段旋律的演奏乐器是什么?音色怎么样?(竖琴,竹笛)2、音乐源于生活,生活中同学们认为那种动物的叫声比较活泼、欢快,你能模拟这种动物的叫声配着音乐来唱一唱吗?请同学们用小青蛙的叫声‘呱’轻声模唱这段旋律吧。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和不同声音对自然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4.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二、教学准备1. 森林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 团队活动所需的音乐设备和道具。
3. 教师准备好的音乐素材。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教师以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森林的重要性和其中的自然声音。
可以通过展示几张图片或播放一段自然环境的音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森林中的声音,如鸟鸣、树叶沙沙声等。
步骤二:探究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森林声音进行探究。
可以是通过观察、阅读资料或上网查找相关信息。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森林声音,并讨论其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步骤三:分组创作1.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声音,选取适合的乐器或其他素材,进行声音模仿和创作。
2. 学生可以利用乐器、声音录制器材或口头表演等方式来呈现他们创作的森林声音。
同时,可以进行一些节奏敲打、身体韵律等多样化的活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组织自己的声音以及如何与其他小组的声音协调合作。
步骤四:表演展示1. 每个小组准备好自己的表演内容后,进行展示。
可以是现场表演或录制视频。
2.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时,可以进行评价和分享。
步骤五:反思和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活动的过程,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2. 学生回顾整个活动,总结森林的声音对自然的重要作用,并表达对保护森林和环境的决心。
四、教学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通过写一篇关于森林声音的文章或制作一份展示海报来展示所学的知识。
3. 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森林的特点和不同的声音。
2.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森林中的声音和氛围。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
在五线谱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过基本的谱号、音符、休止符等,能够阅读简单的乐谱。然而,对于较复杂的节奏和音程变化,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拓展。
3. 能力方面:
四年级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逐渐增强,他们渴望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森林的歌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五线谱知识进行演唱和创作,提高音乐表现力。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也有一定的能力,有利于课堂上的互动和协作。
4. 素质方面: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念,能够辨别音乐的美与丑。通过学习《森林的歌声》,学生将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同时,课程内容与大自然紧密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关爱自然的精神。
5. 行为习惯:
四年级学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逐渐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散等问题。在本节课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关注环保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与环保意识相结合,体现了课程的深远影响。
5. 学生通过学习《森林的歌声》,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懂得了珍惜大自然、关爱他人,使音乐教育真正融入到个人成长中。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回顾《森林的歌声》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时,我深感自己在教学方法、策略和管理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
3. 审美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学生能够从《森林的歌声》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审美素养。
4. 创意实践能力的发挥:
《森林的歌声》教案
《森林的歌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森林的歌声》这首歌曲,了解森林中的动植物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然,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歌曲意思。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课件
3.板书
四、教学过程:
1. Warming-up
(1)让学生集体讨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你们喜欢森林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他们在森林中看到过的动植物。
2. Presentation
(1)利用多媒体播放《森林的歌声》的音乐视频,让学生主动感受歌曲的美妙。
(2)导入歌曲,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信息。
(3)引导学生仔细听歌,并鼓励他们说出他们对歌词的理解以及歌曲中的重点词汇。
3. Practice
(1)向学生展示歌曲的歌词,解释其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
(2)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感受。
每个小组派一位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3)听力训练: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识别填空,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 Production
(1)以《森林的歌声》为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生词和句型来描述他们最喜欢的森林的动植物,以及他们在森林中所经历的美妙时刻。
(听赏)森林的歌声-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听赏:森林的歌声-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森林的环境和自然景观2.认识不同动物的叫声和习性3.学习听辨节奏、旋律和歌词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欣赏能力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本节课主要学习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的歌曲《森林的歌声》。
•歌曲名称:《森林的歌声》•歌曲风格:轻快欢快,明快活泼•歌曲歌词:森林里,鸟儿在叫狼来了,松果装兵器狼吓跑,松鼠敲节拍森林里,小溪流淌小鱼跳水,老鳖在晒太阳青蛙叫唤,鸭子嬉戏•歌曲连唱:森林里,鸟儿在叫狼来了,松果装兵器狼吓跑,松鼠敲节拍森林里,小溪流淌小鱼跳水,老鳖在晒太阳青蛙叫唤,鸭子嬉戏2. 环境音乐配合歌曲《森林的歌声》,播放自然环境的声音,例如鸟鸣、响叶、流水等,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3. 盲听游戏播放不同的动物叫声,让学生猜测叫声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并请学生在听觉体验中感受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播放自然环境的声音,例如流水声等,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放松身心。
2. 歌曲学习1.教师先唱一遍歌曲,然后让全班跟唱一遍。
2.分小组学唱歌曲,组员之间互相学习、配合,达到整体合作的效果。
3.进行歌曲连唱,要求学生在唱歌的同时注意节奏和旋律。
3. 环境音乐播放自然环境的声音,例如流水声等,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中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并带领学生一起感受自然环境音乐。
4. 盲听游戏播放不同的动物叫声,让学生猜测叫声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并请学生在听觉体验中感受节奏和旋律。
5. 感受请学生分享自己听歌、听环境音乐、玩盲听游戏的感受,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心中所想。
四、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更加贴近自然,感受音乐真谛,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的双重效果。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5 《森林的歌声》人音版(五线谱)(4)一.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大自然为主题,描述了森林中的各种声音,富有想象力。
歌曲采用2/4拍,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词中涉及到的动物和自然现象,如鸟儿、小河、雷声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善于模仿,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森林的歌声》的旋律和歌词。
2.提高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想象力。
4.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识谱能力。
2.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五线谱、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谱:每人一份《森林的歌声》乐谱。
4.三角板、木鱼等打击乐器:用于节奏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森林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随后,展示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森林的印象。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观察五线谱的构成。
教师简要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五线、四个间等。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帮助学生熟悉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演唱歌曲的一部分。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接着,教师邀请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熟练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弋江区中小学音乐学
科课堂教学设计评比
课题:《森林的歌声》
版本:人音安文版
年级:四年级第8册
单元:第六课《风景如画》
执教:马燕
学校:利民路小学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听辨乐曲《森林的歌声》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激发对
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看图形谱、做动作等方法感受三段主
题旋律的不同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理解力。
(3)知识与技能:能听辨竹笛、小提琴、吉他的音色,能听辨音乐的各段
主题曲调,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
题曲调演奏的顺序。
发展学生音乐听觉习惯,提高学生
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能听辨能力。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的歌声》
教材分析: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
树蟾、秧鸡、腹斑蛙、褐鹰枭、山羌、飞鼠等这些可爱的森林小
精灵们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
乐曲
旋律简洁质朴,轻快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
把我们
带进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
趣。
教学重点:听辨音乐的各段主题曲调及演奏乐器的音色,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钢琴、竹笛、小提琴、吉他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
情境播放乐曲《美妙的大森林》。
学生有序地
走进课堂,
同时聆听乐
曲。
创设“森林”情境。
活泼明朗的乐曲增
强了课堂感染力,提
高学生学习音乐的
兴趣。
二导入
新课
1、欣赏《森林的歌声》的引子。
设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又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聆听音乐
思考问题巧妙地运用乐
曲引子中小动物的
叫声及流水声引入
“森林”场景。
通过给乐曲起名子
的环节,导入新课。
2、观看森林图片,认识各种小动
物。
并试着模仿他们不同的叫声
和动作。
学生观看屏
幕,模仿小
动物的叫声
和动作。
3、聆听全曲
“请你们给这首乐曲起个好听的
名字吧!”
聆听乐曲,
思考后给乐
曲起名子
三新课
教学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这是音乐探险家、音乐制作家、
演奏家们精心打造的一个自然音
乐精品——《森林狂想曲》专辑
中的一首。
他们深入台湾山林实
地录音,耗时5年,共收集100
多种自然声音,这些声音和象征
人类活动的音乐交织一起,构成
了一支支欢乐而奇特的乐曲,为
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热闹而欢
快的大森林。
学生听乐曲
介绍。
介绍创作背景,帮助
学生理解乐曲。
2、聆听音乐片段,感受主奏乐器。
(1)认识乐器:竹笛、小提琴、
吉他。
A、播放音乐片段。
设问: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B、观看屏幕介绍乐器。
C、模仿三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2)播放《森林的歌声》后半段,
听辨这三种乐器的音色。
学生聆听思
考,感受三
种乐器的音
色并模仿其
演奏姿势。
边听边模仿
乐器的演奏
姿势。
发挥“学生学”
的主体地位,将体
验、模仿、探究等手
段有效地运用于教
学活动过程中,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检验学生对三种乐
器音色的听辨能力。
3、分段欣赏、体验乐曲(1)欣赏主题旋律A
A、设问:这段音乐像是哪个小动物在演唱?音乐的情绪怎样?”
B、分析主题A的旋律线,了解音乐创作方法。
C、有感情地演唱主题部分的曲谱。
(2)欣赏主题旋律B
A、语言引入:“接下来该轮到哪位小动物上场了呢?音乐情绪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B、分析主题B的旋律线,了解音乐创作方法。
C、跟琴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曲谱。
(3)欣赏主题旋律C
A、设问:“森林里的歌声太美了,整个森林都欢呼起来了,音乐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B、随音乐律动分段欣赏,
思考老师提
出的问题,
随着音乐而
律动。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
进行自主学习。
培养
学生思考问题以及
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信地表
演和即兴创作能力
4、完整聆听、讲解结构。
(1)音乐主题听辨比赛。
随机播放A、B、C三个主题旋律,看哪一小组最先辨别出来。
(2)完整聆听全曲,记下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
(3)简单讲解曲式结构。
集中注意
力,聆听主
题旋律并参
与到音乐探
究活动中。
采用比赛的形式促
使学生积极参与音
乐体验,同时培养了
学生良好的音乐感
受力与鉴赏力。
四教学
拓展
1、“森林给予我们这么美妙
的音乐,你们听了这首乐曲想
对森林说些什么呢?”
2、观看图片,教育学生爱护
环境、保护动物。
观看图片
德育渗透,将音乐
与相关文化相联
系,培养学生保护
绿色生态环境的
美好情操。
五课堂
小结
“多么美妙的音乐,多么美丽
的大森林!同学们,如果你们
还想了解更多的大自然交响
乐,请大家课后上网听听《森
林狂想曲》的其他作品。
让我
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结束我
们今天的森林之旅吧!”
学生在这
首乐曲声
中有序地
离开教室
时时营造音乐氛
围,让音乐贯穿课
堂始终。
板书设计:
森林的歌声
音乐结构:引子 A B A B C A
间奏 A B A B C A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