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标签:四气;五味;临床用药
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部分,四气是指药物能在人体内发生寒、热、温、凉四种基本反应的药物性质,四气理论的确定以临床观察用药后机体反应及治疗相关疾病的疗效为依据。

五味理论既包含了药物固有的性质,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药物滋味,同时也是药物滋味结合药物发挥的作用形成的理论。

四气五味理论在临床选方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四气理论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四气一般是指药物的四种不同药性,即有温、凉、寒、热四种,《本经》最早提出药有温、凉、寒、热四气的说法。

中药四气的理论是医者依据药物在人体中发挥相应作用后所表现的不同反应和治疗相关疾病的疗效总结出来的理论,其能正确指导临床用药治疗疾病。

前人根据临床经验归纳,认为发挥温热作用的药物与发挥寒凉作用的药物在中药四气理论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药物,温热药物属阳,寒凉药物属阴。

如能在热性病中发挥明显作用的药物,表明这类药物有清热的作用,一般可归为寒凉药物,属阴。

反之,能在寒性病发挥明显作用的归为温性或者热性药物,属阳;另外,还有一些寒热之性在机体表现不明显的“平性”药,但药物的作用还是有偏温偏凉的趋势,仍可归于四气理论的范围。

临床实际应用上,如出现大热、大汗、口渴、面红目赤、烦躁、甚至神昏、谵语,脉洪大,苔黄等热性表现,中医经四诊合参辨为里热证者,根据《素问》中记载的热者寒之的用药原则,一般用石膏、黄芩、知母、寒水石、栀子等属阴属寒凉的药物治疗;若出现身体畏寒、四肢厥逆、腹部冷痛、痰白清稀、脉微、苔淡白滑等寒性表现,中医经四诊合参辨为里寒证者,则根据寒者热之的用药原则,则可选用附子、吴茱萸、干姜、丁香、肉桂等属阳属温热的药物治疗。

若出现寒热错杂的临床表现,则寒药和热药同用,调和阴阳,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的状态。

2 五味理论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药物入于口则知其味,辛、甘、酸、苦、咸五味,由此可见,五味最初含义即是人们对药物固有滋味的真实感受,但五味同时也是中药五味理论形成的最原始依据。

如苦味药黄连、穿心莲、三丫苦等药,甘味药甘草、人参等,辛味药麻黄、薄荷等,酸味药乌梅、酸枣仁等,咸味药海藻、芒硝等。

中药的五味并不仅局限于药物的五种基本味道,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用药,古医家发现药物的滋味和药物的作用有相关性,并把药物的滋味及其发挥的作用与脏腑阴阳联系起来,以便更好的认识药物及治疗疾病。

《素问》记载:“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根据这一记载及相关的药物治疗经验,把辛味药发挥的作用归为发散、行气、行血等,如麻黄能发汗解表;把甘味药发挥的作用归为补虚、和中、缓急等,如甘草能益气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酸味药发挥的作用归为收敛固涩,如乌梅丸既能敛肺止咳,又能涩肠止泻;苦味药发挥的作用归为能清泄、燥湿等,如黄连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通便;咸味药发挥
的作用则归为软坚散结及泻下通便,如芒硝泻下通利大便、润燥软坚;淡味药发挥的作用则归为渗湿、利水,如茯苓能利水渗湿;至于涩味和淡味则分别归于酸味和甘味,有研究表明,涩味和酸味对第2、5、6类器官组织的发挥的作用相近,而淡味和甘味对所有六类器官组织发挥的作用趋势相近[1]。

马威等[2]通过研究药物中的微量元素对中药药味进行定量判别分析,结果发现,黄连、黄芩、黄柏等71味药,判别定味与传统定味一致,中药微量元素判别定味与传统定位的符合率为67%,其中判别定味与传统定性一致,即偏温的有辛、甘味药,偏寒的苦味药物占79%,结果显示判别定味大部分的结果与药物的药性保持一致的。

药物入胃后通过腐熟、吸收、输布于相关脏腑以发挥作用治疗疾病。

不同生理特点的脏腑发挥的功能也不同,它们对药物的性味选择也不相同。

《素问》中提到:“辛先入肺,甘先入脾,酸先入肝,苦先入心,咸先入肾”。

中药根据脏腑的生理特点把五味归于相应的脏腑,使中药各归其脏指导临床用药。

3 四气与五味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中药四气与五味理论的关系密不可分,不能在选用药物的时候只看到其中的一面,必须两者合参才能更好地使用药物治疗疾病。

中药的五味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同属一种药味而不同的药性可能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如细辛和薄荷在五味中都属辛味,但是细辛在四气中属温性,而薄荷在四气中属凉性。

细辛能散寒,而薄荷能清热;又如黄芪和南沙参都有甘味,但是黄芪在四气中属温性药物,而南沙参在四气中属寒性药物。

黄芪能补肺气,温养脾胃,而南沙参能养肺阴、清肺热。

如李盛青等[3]采用电脑分析《中药大辞典》中药物的五味与四性的关系,结果显示辛味能发挥温暖祛寒的作用,苦味能发挥清热的作用,甘、酸、咸味对机体寒热的变化发挥和缓的作用,其中甘味主要发挥平性的作用。

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提出的,在临床使用时,反复验证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

但对于四气五味理论的认识还须进一步探究,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高药物的使用率及治疗率,减少药物的盲目使用。

参考文献
[1]金勇,俞仲毅,王博.中药“五味”作用的形态学基础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3):67-70.
[2]马威.植物类中药辛甘苦味的定量判别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1):22-24.
[3]李盛青,黄兆胜,何丽春.五味与四性关系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08-1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