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目的论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目的论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在英汉互译中,目的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概述目的论的基本概念、优缺点,并探讨目的论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行为。
目的论有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目的原则指的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连贯原则是指翻译后的文本应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忠实原则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存在连贯性。
目的论的优点在于它突出了翻译的目的性,缺点在于它可能忽视原文作者意图。
在英汉互译中,首先需要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目的。
这可以通过分析原文的语境、文体和语义来实现。
例如,在翻译一篇新闻报道时,译者需要了解新闻报道的写作目的是传达信息,因此翻译时应力求准确、客观。
确立自己的翻译目的,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意思理解原文的目的是为了确立自己的翻译目的。
在英汉互译中,译者应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例如,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学术研究提供资料,那么译者需要尽可能保留原文的信息和语言特征;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娱乐读者,那么译者可能需要注重译文的流畅性和生动性。
在确立翻译目的后,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例如,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达原文的形式和内容,那么译者可以选择直译的方法;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那么译者可以选择意译的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目的论可以帮助译者提高翻译精度。
译者可以根据目的原则,判断哪些翻译策略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例如,在翻译科技文献时,译者需要注重术语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规范性;在翻译广告时,译者需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通过运用目的论指导翻译实践,译者可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的目的,提高翻译精度。
目的论在英汉互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理解原文的目的和意图,确立自己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运用目的论指导翻译实践,译者可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的目的,提高翻译精度。
因此,目的论是英汉互译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目的论是一种研究翻译目的和目标的理论框架,它在中文翻译中的运
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翻译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要考虑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需求,因此在中文翻译中,首先需要确定翻译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是为了让中
国读者理解原文内容,还是为了使译文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习惯和口味。
2.考虑读者群体:目的论强调译文要适应目标读者的语言、文化和背景,因此在中文翻译中,需要考虑译文的接受者是谁,他们对原文的认知
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对一些文化背景进行解释等。
3.翻译策略选择:目的论认为不同的翻译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在中文翻译中,可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增译、删译等。
4.进行文本评估:目的论认为翻译需要对译文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
了预期的目标。
在中文翻译中,可以通过与原文进行对比、借助其他翻译
专家的评价等方式来评估译文的质量。
综上所述,目的论在中文翻译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确定翻译目的,考
虑读者群体,选择翻译策略和进行文本评估等方面,以确保译文能够有效
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目标。
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英语翻译是大学英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而目的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其意义和方法。
一、目的论基本概念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德国维也纳学派翻译学家Verme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翻译活动是以目的为导向的。
即翻译活动的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中要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成果的实际效果。
目的论使翻译活动变得主动而非被动,更加迅速地适应了全球化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二、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意义1. 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通过目的论的理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文化间的表达和语言差异,从而更好地翻译出文本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翻译策略意识目的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从策略层面上理解和运用翻译技巧。
在实践中,学生需要理解原文的句法和表达意图,然后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这有助于提高翻译水平。
3. 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目的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来自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翻译需求,进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三、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1. 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在目的论的应用下,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单一角色,而是要担起引导学生理解翻译目的、进行翻译策略分析和评估的角色,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翻译策略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2. 实例操练的必要性在实践中,通过教师设置一定的实例来操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目的论的理念,比如设定不同翻译目的和任务,鼓励学生运用目的论理念构思翻译策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和评估。
3. 辅助工具的使用目的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辅助工具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利用相关的软件和网络技术可以更好地辅助翻译理论的学习和身处不同文化和语言上下文中的实践。
目的论在法学著述翻译中的运用
第26卷第2期2007年4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ngzhou I nstitute of Aer onautical I ndustry Manage 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Vol .26No .22007.4收稿日期:2007-01-31基金项目:浙江林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5FK41)作者简介:尹延安(1977-),男,湖北荆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学与法律翻译。
目的论在法学著述翻译中的运用尹延安(浙江林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摘 要:翻译目的论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一种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来决定翻译策略的理论。
而法律翻译也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目的之上的行为。
文章以目的论的三个法则为基础,探讨翻译主体的意图性、译文的可接受性和文化的特殊性在法学著述的翻译策略选择和译文质量控制上的作用,并具体讨论法学著述翻译中的几种翻译失误。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策略;法律翻译;翻译失误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07)02-0103-03 在法律翻译繁荣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法律翻译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法律翻译有着不可逾越的文化间隙。
另外,目前的法学界与语言学界在法律翻译的问题上缺少一种沟通,更谈不上理论上的争鸣。
由此,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阐述法律翻译中的理论支撑,并以实例来分析法学著述翻译中的问题,以期提高法律翻译的质量。
一、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 )和翻译行为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Reiss,Ver meer 和Nord 等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
该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简而言之,就是‘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1]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等值”或“等效”的翻译观,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译学界的“直译”和“意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异化”与“归化”的二元对立。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策略探析一、“目的论”视角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意义“目的论”是指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功能。
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让他们对目的地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文本的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更要注重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二、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和方法1.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避免出现生硬、呆板的译文。
如果原文是充满诗意的描述,译文也要通过词语的精美和句式的优美来传达原文的意境;如果原文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译文也要具有同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通过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2. 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强化目的地的文化和特色。
这就要求译文中充分体现出目的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地标建筑、美食特色等方面的信息,让游客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介绍北京的旅游文本时,要注重体现北京的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和特色小吃,而在翻译介绍上海的旅游文本时,要突出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特色。
3. 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照顾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目的地的文化信息,还要根据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翻译旅游指南时,要注意将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信息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以便游客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
4. 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增加互动性和体验性。
这就要求译文中不仅要传达信息,还要引导游客参与到目的地的文化体验中来,让他们在阅读译文时就能感受到目的地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翻译景点介绍时,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叙述,让游客仿佛置身其中;在翻译美食介绍时,可以适当增加口味、刺激味蕾,让游客愿意品尝当地特色食品。
5. 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重语言的生动和形象。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概述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并由其学生克里斯蒂娜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性,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首要原则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
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等值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目的原则是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即翻译的方法与策略必须服务于翻译的目的。
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忠实原则是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这三大原则在翻译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对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进行浅析,并探讨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同时,本文还将对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1. 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该理论主张翻译活动应以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为核心,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译文的预期功能。
翻译目的论突破了传统等值翻译理论的束缚,提出了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在翻译目的论中,翻译被视为一种有目的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翻译的目的可能因文本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信息传递、文化交流、商业推广等。
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译文能够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交际功能。
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什么样的译文才是好译文?大部分人都认为译文应该准确清楚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确实,传统上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译文应该从文体以及其他语言学特征上与原文相同。
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 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一种热潮,人们认为应该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即看读者是否能获得和原文一样的心理反应。
Nida认为功能对等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 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应。
对等不能只局限在文字本身, 他把判断对等与否的大权交给了读者的心理反应[1]。
在Nida看来,翻译就是要在目的语中以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中的信息,首先是重现意义,然后是风格。
最好的译文读起来应该不像译文。
要让原文和译文对等就必须使译文自然,使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
Vermeer的目的性理论(skopos theories)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费米尔(VemeerHans J)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德国的功能翻译派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其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费米尔(Hans J.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诺德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
诺德给翻译下的定义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
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而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2]诺德以译文的目的为准则,为译文的改译和增删提供了标准。
根据目的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即一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Nord,2001 )。
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英译《翻译概论》第九章为例
口 结 语
从上述 分析 中我们 可 以看 出 ,翻译 的归 化与异化并
。
【 文 章 编 号 l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7 ) 0 4 — 0 0 5 4 . 0 2
没 择 有 翻 绝 译 对 策 的 略 界 上 也 限 并 , 更 非 没 无 有 章 所 可 谓 循 的 优 劣 之 分, 但 译 者 在 选 Ⅱ 引 言 因此 ,我们 可以得 出结
,
,
。
参考文献
f 1 】 V e n u t i ,L a wr e n c e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 s I n v i s i b i l i t y A Hi s t o r y o f
相 比之下 ,林的译文更为简明。 从 以上 例子我们 可以看 出 ,对于 中西文 化中相 同的 文化词 ,一般来说 ,归化法 能更 为简练直观 地传达原文 意思 而不必担心文化差异导致译 文读者理解 困难 。
,
笔者在 文中将结合翻译 实例加 以分 析 ,深化对 目的论这
种翻译理论 的理解 ,期望该研 究能对 以后 的翻 译实践 带 来一定的启迪 。 【 关键词 l翻译概论 ; 目的论 ;翻译 策略 【 中图分 类号】H0 5 9 【 文献标识码】
,
5 4
的玻璃 ,这一点在 上述 两个英译 《 浮生六记》 版本 中也 得 到 了体 现 。但 此 外 ,笔 者认 为 ,随 着 中 国文化走 出 去 ,世 界对 中国文 化 愈来 愈感 兴趣 。加 之 ,在笔 者看 来 ,《 浮生六记》 虽无 疑为佳作 ,但终究不如 《 孔子》等 国学典籍 著名 。因此 ,有心挑选 《 浮生六记 》译 文来欣 赏的西方 读者 想必会 对 中国文化 有所涉略 ,对 于 中国 些基本 的文化意象也 有所耳 闻。在考虑到 目标 读者接 受性 的前 提下 ,适 当的异化相 比于归化 ,更能完 整地保 留中 国文化 的独特 之处 ,对 于 传播 中国文 化也 大有 裨 益 。在全 球化 的今 天 ,异化在 翻译 有中 国特 色的一些著 作上 ,也不失为一种可取 的翻译策 略。
浅析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翻译在促进跨文化交流、推动知识传播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本文将对翻译目的论进行简要介绍,并深入探讨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在商务翻译、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等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以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由德国功能学派学者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翻译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传递信息、引起情感共鸣、促进商业交易等。
在翻译目的论中,“目的法则”(Skopos Rule)处于核心地位,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此外,还有“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在目标语文化和交际环境中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忠实性法则则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二、翻译目的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商务翻译涉及合同、商务信函、产品说明书等多种文本类型,其目的通常是为了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达成交易。
在商务翻译中,翻译目的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术语的准确翻译商务领域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准确翻译这些术语对于传达准确的商务信息至关重要。
翻译目的决定了术语翻译的方法。
例如,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目标读者快速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对于一些复杂的术语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如果是为了保持法律文件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则可能需要采用直译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以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文化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商务文化方面存在差异。
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谈论在翻译中的运用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删减法;改译法;译文预期功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则打破了结构主义语义——句法的静态研究模式,将语言结构之外的要素列入了研究领域,从文化、历史、意识形态、译者目的等视角研究翻译,认为翻译活动是在不同文化的双重权力话语制约下,在不同文化传统的冲撞下,在人为目的性参与下进行的,从而大大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形成了多元、多向度的翻译研究局面。
一、功能翻译理论重在目的论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学者莱斯。
1971年莱斯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建立了功能派理论的雏形。
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莱斯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指出理想的译文应该从概念性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原文对等。
同时,在实践中她发现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也不应该追求的。
翻译应该有具体的翻译要求,因特殊需要,有时要求译文与原文有不同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莱斯在与学生费米尔合作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一书中,提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此后,在莱斯理论基础上,费米尔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翻译目的论,提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费米尔认为,单靠语言学解决不了翻译问题,他以行为学为根据,提出翻译不仅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翻译时,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
费米尔强调因为行为发生的环境置于文化背景之中,不同文化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翻译也因此并非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
根据费米尔的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目的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
目的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目的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导语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和文化表达方式,在全球范围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在电影传播过程中,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电影名翻译中运用目的论的实践和应用。
第一部分:目的论概述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由德国翻译学家Hans J. Vermeer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翻译理论。
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必须根据特定的目的进行,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所追求的目标。
在电影名翻译中,翻译者必须了解电影的宣传目的、受众需求和文化背景,将原电影名传达给目标语受众。
第二部分:电影名翻译原则2.1 信达雅原则翻译过程中,必须保证在意义传达的基础上,尽量忠实于原文的风格与情感。
对于电影名翻译来说,这意味着翻译者需要保留原文的情感、寓意和韵味,并在目标语文化背景下灵活运用。
2.2 易记易发音原则电影名作为一种商业标识,需要能够轻易被受众记住和发音。
因此,翻译者应该注意选择易于发音和记忆的译文,以增加电影在目标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 文化适应原则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电影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因此,在翻译电影名时,翻译者应该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采用符合当地文化的译名,提高电影的可接受性和欣赏度。
第三部分:目的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实例3.1 流行电影名的翻译对于一些广为流传的电影名,翻译者可以选择将其直接音译或者意译成目标语言。
例如,美国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在中国被翻译为《肖申克的救赎》,这个译名在目标市场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并使该电影在中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和影响力。
3.2 文化差异的处理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英国电影《Love Actually》在中国被翻译为《真爱至上》,这个译名更符合中国观众对浪漫爱情题材的理解和喜好。
浅析翻译目的论
浅析翻译目的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浅析翻译目的论,这是一种在翻译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活动应以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为核心,而非仅仅追求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
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的背景、主要观点、实践应用以及挑战与前景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翻译目的论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探讨,本文旨在揭示翻译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翻译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也期望能为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以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活动应以翻译的目的为导向,而非简单地追求原文与译文的对应。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其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对等或等值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可能因不同的交际环境和读者需求而异。
例如,在文学翻译中,可能更注重传达原文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体验;在商务翻译中,可能更侧重于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商务目标的达成;而在科技翻译中,可能更强调术语的精确性和科技信息的传递。
因此,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翻译的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翻译目的论还强调了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翻译理论往往将译者视为原文的忠实仆从,而翻译目的论则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需求,对原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创新。
这种观点有助于打破翻译中的僵化和刻板,使翻译更加灵活多样,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是以翻译的目的为导向,强调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和读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这一理论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翻译活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三、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其核心理念在于翻译活动应始终以翻译目的为导向。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进步,翻译实践日益频繁,翻译理论也日臻完善。
在众多翻译理论中,翻译目的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实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浅析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并探讨这些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首先将对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进行概述,明确翻译的三原则及其内涵。
随后,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案例,分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展示其在指导翻译实践中的有效性。
本文还将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应对不同翻译类型和翻译场景中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以期对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加深对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理解,提高翻译实践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翻译学科的繁荣和发展。
二、翻译目的论三原则解析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提出了三大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这三大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确保了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目的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它强调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的主要方式,即结果决定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预期功能来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这意味着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要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和功能。
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即译文应该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让译入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这一原则确保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使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忠实性原则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保持某种程度的联系,即译文应忠实于原文的信息、意图和风格。
翻译目的论综述
翻译目的论综述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和意图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选择要保留或改变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
本文将介绍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基本原则和主要观点,并探讨其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
一、翻译目的论的发展翻译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的方式和目的是由翻译的目的所决定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语篇只是作为翻译的一个因素,而翻译的目的是决定其他所有问题的关键。
二、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1、目的原则: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翻译的目的来确定如何选择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语言元素,以及如何保留或改变原文的文化和语言元素。
2、连贯性原则:翻译必须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范,以及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目标语言的规范来调整译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以确保译文在目标语言中的连贯性和可接受性。
3、忠诚原则: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同时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和可接受性。
但是,忠诚原则并不是要求逐字逐句地翻译原文,而是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翻译目的论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翻译目的论在各种类型的翻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翻译的目的通常是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因此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应该尽可能地使双方感到舒适和尊重,同时也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文学翻译中,虽然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非常重要,但也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审美和文化背景,以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此外,在科技、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的翻译中,由于原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求非常高,因此翻译的目的应该是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散文英译中目的论的应用
散文英译中目的论的应用【摘要】本文将探讨目的论在散文英译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目的论在散文英译中的作用,接着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其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
然后讨论了目的论的局限性,并分析了目的论对散文英译的启示。
最后总结了目的论在散文英译中的应用策略,并强调了其重要性。
展望了目的论在散文英译中的未来发展,并总结了其应用价值。
通过对散文英译中目的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同时也为翻译教育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目的论、散文、英译、应用、作用、实践案例、局限性、启示、应用策略、重要性、未来发展、应用价值1. 引言1.1 散文英译中目的论的应用散文英译中的目的论是翻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针对原文和译文之间的目的和功能进行研究分析,指导翻译实践。
散文英译中目的论的应用在今天的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原文作者意图和读者预期的理解,翻译者可以更好地处理文本内容,保持原作风格和情感,实现忠实、自然的翻译效果。
目的论的应用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使译文更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期望,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散文英译中目的论的应用不仅促进了翻译实践的发展,也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更为科学和系统的理论支持。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散文英译中目的论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2. 正文2.1 目的论在散文英译中的作用Purpose theor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especially in the translation of essays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By focusing on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the text, translators are able to provid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translations that convey the original meaning and intent of the author.2.2 散文英译中目的论的实践案例散文英译中目的论的实践案例可以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来展示其应用效果。
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翻 译
目 的 论 在 翻 译 中 的 运 用
周 晓 寒
( 安石油大学, 西 西安 西 陕 706 ) 10 5
摘
要 :翻 译 目的论 是 功 能 翻 译 理 论 中 的核 心理 论 。 本
文 从 翻 译 目的论 的 视 角 , 《 卫 ・ 波 菲 尔》 分段 落 的 三 个 对 大 科 部 中文 译 本 进 行 比较 分析 , 从 翻 译 目的 、 贯 法 则 、 实 法 则 并 连 忠 方 面 简单探 讨 目的 论 在 翻 译 实践 中的 运 用 。
的所 爱 , 为 她 不 回报 我 的爱 。 带 着 她 到挂 着 浮 浪 子招 牌 的 因 我 家 , 她 谈 情 说 爱 。 我请 她看 一 出潜 逃 私 奔 , 的是 我 和她 和 为 能 长 久你 亲我 爱 。她 的 名字 叫做 爱 弥 丽 , 的 家住 在 爱 仁 里 。 她 译 文 ( )吾 爱 吾 爱 , 3: 因伊 可 爱 ; 恨 吾 爱 , 吾 因伊 另 有 所 爱 。 吾视吾爱 , 圣之爱 , 携吾 爱 , 逃 为爱 ; 爱名爱米丽 , 神 吾 私 吾 吾 东方 之 爱 。 这 段 话 其 实 是 一 个 流 行 于英 国 的关 于文 字 的游 戏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整段 话 都 与 英 文 字 母 E 关 , 比如 e t ig e g gd 有 ni n ,n ae , c e q i t ,l e e tE i ,at 行 文 比较 流 畅 , 洁 明 快 , x u i e p m n , m l e s; se o y 简 读 起 来 朗朗 上 口。要 把这 样 一 段 英 文 字 母 游 戏 的 话 翻 译 成 中 文 并 且要 求 意形 兼 顾 , 是 一 件 易 事 。 不
目的论在当今翻译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目的论在当今翻译实践中的广 泛应用
费米尔的目的论
• 单靠语言学是解决不了翻译问题的 • 行动理论 在他看来(Vermeer, 1996, 12),“一切人类行 动都预设了一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包括行动者 的时间、地点、信仰、理论以及他们各自的经历 等”,这些出发点决定了行动者采取行动的可能 性和方式。面对实际情况中的各种行动方式,行 动者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因为他相信那是达 到其预期目的的最佳方式。
摘要
众所周知,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它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 还涉及到两种文化,当译者将源语文本译入译文时,不仅仅只是对语 言符号的解码,还需要考虑到文化的因素。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由于工业进程的加快,工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际政治,文化 和商贸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国际组织相继建立,日常交际文本翻译量 急剧增加,对各类专业译者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实践,尤其是非 文学类的翻译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文学翻译的主导地位逐渐失去。 在这种大背景下,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就诞生了。作为对传统“等 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德国的莱思(Katharina Reiss), 费米尔 (Hans J. Vermeer),以及诺德(Christiane Nord)等学者提出的 翻译功能理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费米尔提出了功能 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指出译者应该根据特定的翻译目的选择特定 的翻译方法或策略。进入二十世纪后,科技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进 程加快,这种以翻译目的为标准选择翻译策略的方法更加适应时代的 潮流。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探讨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方法 以及翻译策略的作用,并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说明目的论在当 今社会的翻译中的广泛应用。
目的论与翻译方法
目的论与翻译方法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理论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关系到译文的质量和效果。
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目的论在翻译方法中的应用和影响,分析其在不同翻译情境中的适用性,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本文将简要介绍目的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阐述其在翻译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分析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音译等,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这些方法在不同翻译情境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还将探讨目的论在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以及在这些领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总结目的论在翻译方法中的价值和意义,展望其在未来翻译实践中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目的论在翻译方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翻译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理论指导。
我们也期待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翻译工作者对目的论的兴趣和研究,共同推动翻译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目的论的基本概念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一种翻译理论,由德国翻译学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由他的学生诺德(Nord)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念是,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由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决定的。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即翻译的结果应首先满足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目的。
在目的论中,翻译被视为一种人类行为,这种行为发生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翻译的目的、译文的接受者、译文的使用环境等。
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
目的论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它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浅谈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浅谈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作为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预期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目的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核心观点和理论背景。
接着,文章将分析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目的论如何适应和满足这些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探讨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指导作用,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运用以及译文质量的评估等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将进一步说明目的论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将总结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深化对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指导作用的理解,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目的论概述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的翻译理论,后经其学生诺德(Nord)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逐渐成为了翻译研究领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翻译行为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即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来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
在目的论框架内,翻译的最高法则不再是“对等”或“忠实”,而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目的论还提出了“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作为对“目的法则”的补充。
其中,“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忠实性法则”则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一定的语际连贯,即译文应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接受者的期待。
目的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指导思想。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转换,更要关注文化层面的传递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论在翻译中的运用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删减法;改译法;译文预期功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则打破了结构主义语义——句法的静态研究模式,将语言结构之外的要素列入了研究领域,从文化、历史、意识形态、译者目的等视角研究翻译,认为翻译活动是在不同文化的双重权力话语制约下,在不同文化传统的冲撞下,在人为目的性参与下进行的,从而大大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形成了多元、多向度的翻译研究局面。
一、功能翻译理论重在目的论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学者莱斯。
1971年莱斯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建立了功能派理论的雏形。
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莱斯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指出理想的译文应该从概念性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原文对等。
同时,在实践中她发现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也不应该追求的。
翻译应该有具体的翻译要求,因特殊需要,有时要求译文与原文有不同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莱斯在与学生费米尔合作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一书中,提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此后,在莱斯理论基础上,费米尔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翻译目的论,提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费米尔认为,单靠语言学解决不了翻译问题,他以行为学为根据,提出翻译不仅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而且是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翻译时,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
费米尔强调因为行为发生的环境置于文化背景之中,不同文化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翻译也因此并非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
根据费米尔的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目的论还包括另外两个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连贯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准则,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忠实原则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忠实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译文的理解。
在费米尔的“目的论”的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建立了行为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着重分析了参与者(翻译的发起者、译者、文本的使用者、信息的接受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参与者行为发生的语境条件。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出版了《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她给翻译作了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
它与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在这个定义中,诺德强调的是译文和原作的联系,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确定。
对目的论影响很大的莱斯的翻译类型学也指出,文本有三种类型:信息文本、表情文本、感染文本。
信息文本包括新闻、商业信件、货物清单等等;表情文本包括文学的各种文体类型;感染文本包括所有以“感染”为首要目的的文本:广告、布告、宣传、劝诱、以至讽刺等文本。
应用到翻译上,根据文本的目的和性质,信息文本要求直接、完整传达原文本的内容;表情文本要求传达原文本内容概念的艺术形式;感染文本要求再造文本形式以直接达到预期的反映,其重点分别是“内容”、“形式”、“效果”。
如果原文的目的是要接受者做出反映,译文文本的处理就要迁就目标语的形式规范和文体惯例,首要目的是要达到预期的效果[3]。
综观解构主义思潮下的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最为重要,这是对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的突破。
结构主义的翻译观将语言看成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把意义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把翻译活动看成是静态的简单的编码——解码的操作。
“等值”观认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等关系。
而功能派理论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翻译不能被看作是语言间一一对应的转换”[4]。
译文不能以与原文是否对等为准则,而应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应该从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翻译活动所发生的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来考虑翻译行为活动,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二、翻译策略诺德指出,“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是每个专业翻译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1]。
”即根据译文的目的与译入语文化的准则,原文中某些成分可以保留,某些成分可以根据译语语境进行调整甚至删减、改写。
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保留多少,改动多少,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
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这种调整方法在实践中已被成功运用。
严复所译的《天演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天演论》的作者赫胥黎写这本书的主旨是为了维护进化论的“纯正”,反对斯宾塞关于近乎论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曲解。
而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时候正值19世纪末甲午战争失败,列强瓜分中国最猖獗之时。
严复不接受赫胥黎的观点,信奉斯宾塞的观点,认为人的主观努力可以与天争胜。
他翻译的目的是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来震撼中国人,使中国人具有国难当头的紧迫感,认识到如果不想“亡国灭种”,只有不断地努力变化。
在翻译策略上,严复对原作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进行了有目的性的改写。
有选择、有取舍、有创造地融合了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
为了使译文易于当时中国读者接受,将原作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并大量发挥、强调自己的见解。
在语言上,也采用了适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的古文体。
严复优美的译笔很切合他要引起士大夫阶层兴趣的目的,因此《天演论》使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译例证明,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的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考虑原作者、读者、接受环境等因素,对原作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改译在翻译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虽然功能主义的目的论的局限性使它不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综合原则,但是在非文学类语篇,如以感染为目的的广告、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中是可以因循的原则。
因为这类的语篇具有感染、劝诱的特殊社会功能,例如,广告的目的就是促销,增加客商的利润,旅游宣传资料就是要让外国普通旅游者读懂、看懂,从而引起兴趣。
由于这类语篇的语言和形式受特定文化的制约,译者应该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迁就目标语的形式规范和文体惯例,翻译过程中,使用删减和改译等手段对原文进行处理以便对译语接受者产生感染等影响力。
旅游翻译(尤其是营销、推广性质的翻译)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翻译要求能直接达到预期的反映,为达此目的,删减和改译是常用手段。
如:例1.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象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如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篇有关武陵源风景区的介绍。
原文对形态各异的奇峰描写是为了突出武陵源风景的优美,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原文用词凝练,行文对仗,采用的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四言八式,富有文采,有利于原文预期效果的实现。
但英文的景物描写手法和汉语大不相同:汉语景物刻画不求明细,追求一种朦胧之美。
英语描写大多客观具体,描绘直观可感。
因此,在译文中如果照搬直译,就会因语言冗长拖拉,让英文读者不得要领,而妨碍了译文吸引观众的预期效果。
所以为有效发挥译文功能,翻译时必须采取删减和改写的手法,去掉汉语里不必要的形容词,保留直接传达原作意图的内容。
可以译为:3000 crags rise in various shapes——pillars,columns,walls,shaky egg stacks and pottedlandscapes…——conjuring up fantastic andunforgettable images.译文着眼于预期功能,屏弃了汉语的行文形式,删减掉有悖英语读者阅读习惯的内容,采取符合他们习惯的表达方式,有效传达出了原作意图。
刘备章武三年病死于白帝城永安宫,五月运回成都,八月葬于惠陵。
这句话传达的是历史事实,中国人看了很简单,但是要直接转换成英语,对于外国读者将很难懂。
首先,“章武三年”外国人就不懂,“白帝城永安宫”他们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并且刘备托孤一事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文字里说清。
“五月”和“八月”是农历,外国读者也不懂。
目的论的连贯原则指出,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如果将这段文字照搬直译,外国读者完全看不懂,将违背连贯原则,也没有达到译文的预期目的。
因此,从预期功能出发,可以删减掉不必要和多余的信息,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Liu Bei died of illness in 223 at present dayFengjie county,Sichuan Province,and was buriedhere in the same year.但是功能理论所提出的按照译文预期目的,采用删减和改写的手段,不等于说是无原则的乱译。
目的论还有另外两个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连贯原则要求译文能让接受者理解,忠实原则要求忠实于原文。
这两条原则又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译文的理解来决定。
例3.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争艳媲美。
进入桂花公园,阵阵桂花花香扑鼻而来。
译文一: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Flowers from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ragrance of theirblossoms.这是上海桂花节的一则宣传片段。
对于这段文字,在翻译时保留什么,改动什么要按译文目的来定。
显然,原文中出现的花卉名称以及对于花卉的描写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提升上海的形象以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花卉的名称在这段文字中是重要的信息,桂花节突出的就是桂花,原文的目的要以此传达。
如前所述,汉英两种语言行文习惯的差异,对于花卉的修饰在汉语里能够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但是转换成英文,则显得冗长繁琐,吸引不了观众的兴趣,有碍译文预期目的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