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

合集下载

玉米、大豆间作对两种作物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玉米、大豆间作对两种作物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玉米、大豆间作对两种作物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宋日;牟瑛;王玉兰;吴春胜;郭继勋
【期刊名称】《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2(34)3
【摘要】采用根箱方法模拟研究了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两种作物根系形态特征与空间变异 .结果表明 :间作有利于玉米、大豆根系的生长 ,与单作相比 ,间作在不同土层中作物根干质量相应增加 ,根冠比增大 ,比根长明显增加 .因此 ,玉米、大豆间作的根系系统优越于各自的单作 ,可通过两种作物根系的互补作用 ,利用作物自身的潜力 ,提高空间有效性 .
【总页数】4页(P83-86)
【关键词】间作;玉米;大豆;根系形态特征;空间变异;互补作用;根干质量;根冠比;根长【作者】宋日;牟瑛;王玉兰;吴春胜;郭继勋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44.2;S513
【相关文献】
1.根系互作对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磷吸收的影响 [J], 张雷昌;汤利;郑毅
2.施氮和种间根系分隔方式对蚕豆/玉米间作体系作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J], 苗锐;李玉英;张福锁;李隆
3.玉米‖大豆对作物根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J], 尉雯雯;刘婷婷;滕元旭;张伟
4.玉米‖大豆对作物根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J], 尉雯雯;刘婷婷;滕元旭;张伟
5.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根系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J], 王婷;王强学;李永梅;王自林;肖靖秀;范茂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trr p i g s y e n r io p ee u e s cii e co p n o b a h z s h r ra e a tvt y.r io p ee b ce a v l met a o b a infc n n ra e4 3 hz s h r a tr ou h n s y e n sg i a ti ce s 1. % a d i i n
L U J n xa L i—a g Y N Ho gw iZ NG Z e —h n , U a — e I u —i , U Y ng n , UA n — e , HA h n z o g C IB ow i
( olg f rn m , uz o ies y G ia g 5 0 2 , hn ) C l e o o o y G i u Unv ri , uy n 5 0 5 C ia e Ag h t
维普资讯
^ C T ^ n R C LU n B I UT R E B R A IS H 瑚 O E L II -
华 北 农 学 报 ・ 0 8, 3 1 1 3 1 5 2 0 2 ( ): . 7 7
玉 米 / 豆 间 作 条 件 下 作 物 根 系对 氮 素 的 吸 收 利 用 大
e c s n ts g i c n .No e i t r r p i g ma z o o h. n e wa o i n f a t i t n e c o p n ie f r g wt r
Ab t a t T r u h f l utv to x e me t n c m/s y e n i trr p i g a d te c re p n i gsn l rpsfr s r c : h o g ed c liain e p r n so o i i o b a ne co pn n h o rs o d n ige co o d f r n e o s o h o r e g t c o u tk te r io p e e o ra e a t i ft e s i, rp r io p ee s i if e tp r d fs o td y w ih , rp N p a e,h h z s h r fu e s ci t o h ol c o hz s h r ol e i v y b c e a d n mi i ee c T e r s ls s o d: ne co i g maz n to e p a e, hz s h r ra e a t iy, hz — a tr y a c df rn e. h e u t h we itr rppn i ̄ i g n u tk r io p ee u e s ci t rio i f r v s h r a tra, h o r i h ,e p ciey ta on sg i c nl n ra e 3 61 , 3. 4% , 5. 6% , 7. 2% .I p ee b ce i s o td weg t rs e tv l h n c r inf a t ic e s 7. % 3 5 y i y 5 7 2 9 n—

根系互作影响玉米大豆间作作物氮吸收

根系互作影响玉米大豆间作作物氮吸收

根系互作影响玉米大豆间作作物氮吸收张雷昌;汤利;董艳;郑毅【摘要】间作作物的养分吸收、地上部生物量都与根系密切相关.研究玉米大豆根系互作对养分吸收利用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可以为玉米大豆间作为主的间作体系中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盆栽模拟试验,采用玉米大豆根系无分隔(NB)、尼龙网分隔(MB)、塑料膜分隔(PB)等分隔方式,研究了间作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孕穗期、成熟期)、大豆(苗期、分枝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在不同生育期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与PB处理相比,NB处理玉米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在大喇叭口期提高了36.9% (P <0.05);与PB处理相比,MB处理玉米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在大喇叭口期提高了22.5%(P<0.05).与PB处理相比,NB处理大豆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在苗期、分枝期、鼓粒期、成熟期分别提高了14.9%、7.9%、4.5%、11.6% (P >0.05).与PB处理相比,MB处理大豆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在分枝期提高了29.9% (P <0.05).与PB处理相比,NB、PB处理玉米经济产量分别提高了124%、93.4% (P <0.05);与PB处理相比,NB处理大豆经济产量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根系互作提高了玉米的经济产量、不同器官氮素累积量,大豆的经济产量、氮素累积量则无根系互作优势.【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1)006【总页数】9页(P1111-1119)【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根系互作;氮吸收【作者】张雷昌;汤利;董艳;郑毅【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01;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氮素是植物重要的结构组成物质,对植物生长和生理代谢有重要作用。

大豆株型结构

大豆株型结构

大豆株型结构大豆(学名:Glycine max (L.) Merr.),属于豆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

大豆的株型结构是指大豆植株的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

了解大豆株型结构对于种植和研究大豆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的株型结构主要包括根系、茎、叶和花果等部分。

下面将逐个部分介绍大豆的株型结构。

一、根系大豆的根系是植株的地下部分,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

大豆的主根生长迅速,向下延伸,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够深入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

主根的侧根较多且分布广泛,能够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二、茎大豆的茎是植株的主要支撑部分,具有较强的抗风性。

大豆的茎直立,高度一般在30-150厘米之间,有些品种的茎可以达到2米以上。

茎的表面光滑,有纵向的纹理。

大豆的茎主要由节和间隔组成,节上生长着叶和花果。

茎的内部主要由维管束组成,维管束是输送水分和养分的通道。

三、叶大豆的叶是植株的光合器官,主要负责光合作用。

大豆的叶片呈羽状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

小叶的形状为卵形或椭圆形,叶缘有锯齿状的边缘。

叶片的表面光滑,有光泽,叶脉清晰可见。

大豆的叶柄较长,可以将叶片有效地展开,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

四、花果大豆的花和果实是植株的繁殖部分。

大豆的花为蝶形花,具有紫色或白色的花瓣。

花瓣的形状呈卵形,花瓣的基部有一条长约1厘米的花爪。

大豆的花萼为筒状,呈钟形。

花蕊由雄蕊和雌蕊组成,雄蕊较多,排列成两列,雌蕊为一列。

大豆的花期一般在6月份,花期较短,一般为2-3周。

大豆的果实为荚果,成熟后果实内含有2-4粒种子。

果实的形状为长圆形或卵圆形,果皮光滑,颜色为黄色或褐色。

大豆的种子为扁圆形,种皮呈光滑或皱缩状。

种子的颜色有黄色、褐色或黑色等。

大豆的株型结构包括根系、茎、叶和花果等部分。

了解大豆的株型结构有助于种植和研究大豆,为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希望通过对大豆株型结构的了解,能够促进大豆的种植和利用,为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资源。

玉米和大豆间种为什么能增产

玉米和大豆间种为什么能增产

玉米和大豆间种为什么能增产?
玉米和大豆间种可以增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土壤养分利用的互补性:玉米和大豆对土壤中的养分需求有所不同。

玉米对氮肥的需求较高,而大豆能够与根瘤菌共生,通过与根瘤菌共同固氮,从而能够自给自足地获取氮源。

因此,玉米和大豆间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氮肥资源,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玉米和大豆间种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周期和生理特性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生长节奏和生长阶段。

这样,可以减少同一农田上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所带来的病虫害和土壤疾病的发生。

同时,玉米和大豆间种植还能够增加农田的植物多样性,吸引不同种类的昆虫和有益微生物,从而
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土壤结构的改善:玉米和大豆的根系结构和生长方式不同。

玉米的根系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而大豆的根系则更深入土壤。

通过玉米和大豆间种植,可以促进土壤的结构改善。

玉米的根系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而大豆的根系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养分保持能力,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4. 病虫害的控制:玉米和大豆间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周期和生理特性不同,它们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不同。

通过玉米和大豆间种植,可以减少同一农田上同一病虫害的持续侵袭,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玉米和大豆间种植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和控制病虫害等方式,提高作物产量。

这种间种植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8第四章的3节植物的根和物质吸收(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8第四章的3节植物的根和物质吸收(含答案)

浙教版8年级下册重难点集训18 第四章的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根的结构1.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②处的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小C.③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D.④处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种子萌发先长出的是胚根。

胚根发育成幼根。

幼根的继续发育对幼苗的生长的主要作用是()A.固定幼苗,为幼苗提供水分和无机盐B.刺激幼苗不断生长发育C.使幼苗和幼根保持平衡D.幼根的生长发育与幼苗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关系3.关于如图所示的大豆、玉米的根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豆——直根系玉米——须根系B.大豆——直根系玉米——直根系C.大豆——须根系玉米——须根系D.大豆——须根系玉米——直根系4.在根尖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具有分裂能力,这些细胞位于()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冠是保护组织,分生区是分生组织B.分生区的细胞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C.成熟区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了吸水功能,但加强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D.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中的导管输送到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中去6.当绿豆种子萌发出2cm幼根时,用钢笔自幼根尖端向上等距离轻轻画4条横线,继续将其置于适宜条件下使之生长.经连续几天的观察记录可知,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7.如图是植物根尖不同区域细胞形态结构示意图,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 B. C. D.8.植物的根能不断伸长主要是由于()A.根冠和生长点B.伸长区和根毛区C.分生区和伸长区D.伸长区和成熟区9.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A.根尖伸长区内的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B.根尖成熟区的根毛对根吸水的表面积没有影响C.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10.如图为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

玉米与大豆间作原因

玉米与大豆间作原因

玉米与大豆间作原因
玉米和大豆是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首先,玉米和大豆都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它们都可以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并且都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玉米和大豆都是可以用来生产动物饲料的重要原料,它们可以提供动物营养丰富的食物,从而满足动物的饲料需求。

此外,玉米和大豆还可以用来生产植物油,它们可以提供人们健康的植物油,从而满足人们对植物油的需求。

最后,玉米和大豆都可以用来生产生物燃料,它们可以提供替代石油的清洁能源,从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总之,玉米和大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它们都可以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用来生产动物饲料、植物油和生物燃料,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大豆根系研究报告

大豆根系研究报告

大豆根系研究报告
大豆(学名:Glycine max)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全球
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大豆根系是大豆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株的吸水、吸收养分和固定土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大豆根系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根系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研究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在根系形态上存在着差异。

一般来说,具有较长根长和较大根表面积的大豆品种,其吸水和养分吸收能力较强,对土壤中的养分利用率较高,产量也相对较高。

此外,大豆根系的生长动态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表明,大豆根系的生长速率与生育期有关,一般在大豆生长的早期和中期呈现较快的生长速率,而在后期则逐渐减慢。

大豆根系的生长速率还受到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通气性和土壤养分状况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通过合理调控这些环境因素,可以促进大豆根系的健康生长,进而提高大豆产量。

此外,大豆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也是研究的关键点。

大豆根系主要分为主根和侧根两部分。

主根负责向下生长,并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侧根则负责向侧面生长,并扩展根表面积,以便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研究表明,大豆根系的分布深度和侧根分布密度对大豆产量和土壤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适当调控大豆根系的分布,可以提高大豆的光合效率、减少养分浪费,并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

总结起来,大豆根系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研究大豆根系的形态特征、生长动态和分布特点,可以为大豆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进而提高大豆产量和土壤质量。

玉米与大豆种间互作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玉米与大豆种间互作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DOI: 10.12357/cjea.20210222林伟伟, 李娜, 陈丽珊, 吴则焰, 林文雄, 沈荔花. 玉米与大豆种间互作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英文), 2022, 30(1): 26−37LIN W W, LI N, CHEN L S, WU Z Y, LIN W X, SHEN L H. Effects of interspecific maize and soybean interactions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rhizospheric bacteri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2, 30(1): 26−37玉米与大豆种间互作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林伟伟1, 李 娜1, 陈丽珊2, 吴则焰1, 林文雄1**, 沈荔花1**(1.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2; 2.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 350303)摘 要: 研究玉米||大豆种间互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对于深入理解特定作物间套作模式的产量效应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研究应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在玉米与大豆以最佳间作比例(2∶3)条件下, 采用无隔(无隔离)、网隔(尼龙网分隔)、全隔(塑料薄膜分隔) 3种种间根系间隔处理, 并以两作物的单作为对照, 借助BIOLOG 和T-RFLP 技术对不同处理下间作玉米与大豆的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 探究不同种间互作对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复合作物群体产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玉米||大豆间作下, 无隔、网隔和全隔的根际土壤阻断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9、1.13和0.98, 同一间作模式下种间根系互作加强, 土地当量比随之提高。

进一步分析表明, 无论是间作玉米还是间作大豆, 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随根系互作加强而明显提高。

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摘要】[目的]研究绿豆(Phaseolus radiatus)/玉米(Zea maysL.)间作对玉米、绿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与绿豆的间作模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绿豆/玉米间作比例分别为1∶2、2∶4、4∶2、4∶6、6∶4、2∶1,分别以玉米单作和绿豆单作为对照.[结果]与绿豆和玉米分别单作相比,绿豆/玉米间作模式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势,当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为6∶4时复合群体的总经济效益最高;绿豆与玉米间作,边际效应使玉米的一些农艺性状得到改善,而绿豆的一些性状得到减弱,这是受到负边际效应影响的结果.[结论]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绿豆与玉米的间作比例以6∶4较适宜.【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27【总页数】2页(P10931-10932)【关键词】玉米;绿豆;间作;产量;农艺性状【作者】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我国早在公元前1世纪《汉汜胜之书》中就有关于瓜豆间作的记载,公元6世纪《齐民要术》叙述了桑与绿豆或小豆间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间作面积迅速扩大,间作模式很多[1-2]。

间作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分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际效应的增产作用。

玉米‖大豆对作物根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大豆对作物根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9-11-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376)联系方式:尉雯雯(1998-),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农业科学,E-mail :1875338769@ ;通讯作者:张伟(1979-),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E-mail :bluesky2002040@玉米‖大豆对作物根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尉雯雯,刘婷婷,滕元旭,张伟(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根系形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三种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单作(MM )、大豆单作(SS )、玉米‖大豆(MS ),分别对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 )、产量及根系参数进行测定与分析。

结果表明:单、间作玉米株高在整个生育期中的增长率分别为188%和199%;单、间作大豆增长率分别为83%和103%。

间作玉米籽粒产量为6617.97kg·hm -2,比单作提高14%,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玉米‖大豆土地当量比(LER )为1.72,提高土地利用率72%。

间作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长密度有所增大,其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因此,玉米‖大豆对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进而增加作物产量。

关键词:玉米‖大豆;根系特征;产量;根长密度Effects of Root Morphology and Yield of Maize and Soybean IntercroppingWEI Wen-wen ,LIU Ting-ting ,TENG Yuan-xu ,ZHANG Wei(Agriculture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 /Key Lab.Oasi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Construction Corps ,Shihezi 832003,Xinjiang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on root morphology and yield of maize and soybean.Three different planting methods were designed:maize monoculture (MM ),soybean monoculture (SS ),and maize and soybean intercropping (MS ).Plant height ,SPAD ,yield ,and roo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yield of intercropping maize was 6617.97kg/hm 2,14%higher than monoculture ,it has a certain effect ofincreasing production.The land equivalent ratio (LER )of maize to soybean in intercropping mode was 1.72,and the land utilization rate was increased by 72%.Maize and soybean intercropping can increase root length ,root surface area ,root volume and root length density of maize and soybean.In 0-10cm soil layer ,the RLD value of intercropping group was 0.54higher than that of monoculture soybean and 0.94higher than that of monoculture maize ;and the height in the 10-20cm soil layer was 0.54and 0.09.The root length ,root surface area ,root volume and RL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It is concluded that intercropping model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maize and soybean roots ,thus increasing crop yield.Keywords :Maize ||soybean ;Root characteristic ;Yield ;Root length density0引言间作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编版)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53

(部编版)2020八年级科学下册4.3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53

4.3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对应学生用书P162—P163A组1.根系是指(D)A. 主根和侧根B. 植物的主根C. 须根D. 根的总和2.关于如图所示的大豆、玉米的根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2题)A. 大豆——直根系玉米——须根系B. 大豆——直根系玉米——直根系C. 大豆——须根系玉米——须根系D. 大豆——须根系玉米——直根系3.下列植物属于直根系的是(C)A. 大麦B. 小麦C. 桃树D. 水稻4.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有错误..的是(C)A. 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 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水分C. 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 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5.下列关于不定根的说法正确的是(A)A. 不定根是从植物茎或叶上长出的根B. 不定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C. 不定根只有固定功能D. 不定根只有吸收养料的功能6.小李所在学校的校园中有很多植物。

请你帮他判断,下列校园植物中,属于须根系的是(C)A. 桂树B. 樟树C. 慈竹D. 盘槐7.下列植物的根系属于同一类的是(A)A. 甘蔗、葱B. 柳树、小麦C. 大蒜、松树D. 竹子、桃树8.有一位科学家在一只大木箱里栽种一棵黑麦。

他尽量创造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够充分地生长。

到了黑麦长出麦穗的时候,他统计出了这棵黑麦的根系是由1400万条根组成的。

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精确的计算表明:这棵黑麦根系的总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

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的主要意义是(B)A. 固定植株B.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 制造营养D. 散失水分9.如图所示是棉花的根系图,请据图填写有关的内容。

(第9题)(1)图中的1是主根,它是由棉花种子中的胚根直接发育而成的。

(2)图中的2、3、4都是侧根。

(3)上述根系属于直根系。

从数量上看,构成这类根系的根主要是侧根。

大豆根系结构与土壤养分吸收的关系研究

大豆根系结构与土壤养分吸收的关系研究

大豆根系结构与土壤养分吸收的关系研究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作物的高产和高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土壤养分的供应是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作物的根系结构对于土壤养分的吸收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大豆根系结构与土壤养分吸收的关系,对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大豆产量和提升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大豆根系结构大豆(Glycine max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油、豆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其根系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吸收密切相关。

大豆的根系主要分为主根和侧根两部分。

主根负责向下延伸,起到固定植株并吸收深层土壤养分的作用。

侧根则在主根的基础上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吸收养分。

大豆根系结构的发育与种子质量、土壤理化性质、植株生长期等多个因素相关。

种子质量优良的大豆往往具有较强的萌发力和根系发育能力。

而土壤的通透性、水分和养分状况也会对大豆根系结构的形成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2. 大豆根系结构与土壤养分吸收的关系大豆根系结构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具有直接影响。

首先,大豆的根系结构决定了其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

主根的延伸深度决定了大豆吸收深层土壤中的养分的能力,而侧根的分布则决定了大豆在浅层土壤中的养分吸收。

因此,根系发育良好的大豆植株往往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资源。

其次,大豆根系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吸收方式密切相关。

大豆根系结构的发育可以影响根系的体积和表面积,进而增加土壤与根系的接触面积,加强土壤养分的吸收。

较发达的侧根与土壤粒子之间形成的微弱吸附力也有利于土壤中溶解态养分的吸收。

这些结构特征为大豆充分吸收土壤养分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大豆根系结构的形态特征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产生影响。

比如,主根直径的大小和根尖的形态来决定根系的穿刺力和克服土壤力的能力,从而影响根系在硬土壤中的钻穿能力和深层土壤的养分利用。

3. 优化大豆根系结构与土壤养分吸收的方法通过研究大豆根系结构与土壤养分吸收的关系,可以为优化大豆的栽培管理和增加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大豆根系研究报告

大豆根系研究报告

大豆根系研究报告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根系结构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大豆根系,本报告进行了大豆根系的研究,并总结了以下结果。

首先,大豆根系主要分为主根和侧根。

主根是大豆根系的主干,从种子中发出,并向下延伸直至地下深处。

主根的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并提供植物所需的支撑。

侧根则由主根发出,并向四周延伸,增加大豆根系的吸收面积。

侧根的数量和长度与大豆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相关。

其次,在大豆幼苗期,主根和侧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主根可以迅速向下生长,探测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分布情况,并向上供应水分和养分给植物的地上部分。

而侧根的生长则增加了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了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然而,在大豆成熟期,主根的生长速度减慢,而侧根的数量和长度相对较少。

最后,大豆根系的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质量、水分和养分供应、气候和栽培措施等。

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肥力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而干旱和缺乏养分则抑制了根系的生长。

此外,栽培措施如施肥和灌溉也对根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总之,大豆根系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部分。

通过研究大豆根系的生长特点和影响因素,可以为大豆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大豆根系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其生长发育过程。

中药材间套作种植

中药材间套作种植

中药材间套作种植一、间套作生态种植模式原理间套作耕作体系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之一,也是现代生态种植最常见的基本模式之一。

间套作种植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也可称为立体农业。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保留下来的传统优势间套作种植体系具有物种多样性丰富,种间互作条件合理,产量品质突出,经济效益良好的特点。

其种间互作是正确搭配间套作物种的关键参考因素,种间互作指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种间竞争作用和种间促进作用,二者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前者大于后者,则表现为间作劣势;后者大于前者,表现为间作优势。

从空间角度将其划分为地上部和地下部两部分种间互作。

1.间套作物种间地上部种间互作植物间合理的间套作搭配模式因其明显的间作优势而被种植者保留下来,间作优势被认为是植物间种间促进作用大于种间竞争作用,通过种间资源的竞争与分配如何达到种间促进作用的呢?植物地上部种间资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空间等,高杆植物为喜阴植物营造了弱光遮阴环境,同时减少了田间杂草带来的竞争,空间生态位得到合理分配,产生互惠共生的结果,如半夏、苍术、柴胡与玉米的套作。

有研究发现在植物互作中增温通常会削弱种间、种内竞争。

天麻与板栗相间作的实验表明,层叠的树冠可以阻挡阳光直射,降低温度、保持湿度,为喜凉爽湿润的天麻和密环菌创造了适宜生境,最终促使天麻产量提高。

合理间套混种使复合群体叶群分布趋向理想,群体内消光系数变小,形成合理的冠层分布,提高光照叶面积指数,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使得复合群体获得高产。

在分配不合理的窄行模式下,光合生理指标下降。

种间互作还包含了植物间传递的化学物质,植物挥发到空气中的化学成分,作为植物间的化学通讯物质,可诱导自身或邻近植物作出化学防御行为,如茉莉酸甲酯、乙烯、水杨酸甲酯,有助于驱散害虫,体现出植物种间互作的间作优势。

黄豆的基本结构

黄豆的基本结构

黄豆的基本结构
黄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属于豆科植物。

它的结构可以分为根系、茎秆、叶子、花朵和豆荚等几个部分。

1. 根系
黄豆的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向下生长,侧根从主根周围向四周伸展。

根系不仅起到固植作用,还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2. 茎秆
黄豆的茎秆通常直立或半直立,有明显的节间。

茎秆的节上长有叶子,节间上有绒毛。

茎秆内部是中空的,这有利于养分和水分的运输。

3. 叶子
黄豆的叶子为掌状复叶,每片叶子由3小叶组成。

叶子的形状为卵圆形或椭圆形,叶缘有细小锯齿。

叶子的背面常有细小绒毛。

4. 花朵
黄豆的花朵通常成簇生长于叶腋处,呈白色或淡紫色。

每朵花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经过授粉后,雌蕊就会发育成豆荚。

5. 豆荚
豆荚是黄豆的结实器官,通常长在茎秆的上部。

每个豆荚内有2-4颗黄豆种子。

豆荚成熟时会变硬并自然开裂,将种子释放出来。

了解黄豆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培育和管理这种重要的农作
物。

玉米大豆轮作技术

玉米大豆轮作技术

玉米大豆轮作技术
玉米大豆轮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种植方式,通过在同一片土地上交替种植玉米和大豆,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土壤质量。

这种技术不仅有助于土壤保护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能降低害虫和病害的发生率。

在玉米大豆轮作技术中,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周期互补,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资源。

玉米的根系发达,可以深入土壤中吸收养分,而大豆的根系则可以富集氮素。

因此,通过交替种植,可以减少农田中养分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提高土壤的肥力。

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轮作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玉米和大豆属于不同的植物种类,它们所受的病虫害也不同。

当玉米和大豆交替种植时,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玉米大豆轮作技术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护土壤质量。

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对土壤有不同的作用,玉米的根系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而大豆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通过交替种植,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抗旱能力。

除了以上的优点,玉米大豆轮作技术还可以降低农民的风险,增加农田的经济效益。

由于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周期不同,可以减少农田中单一作物受灾的风险。

当一种作物受到灾害时,另一种作物可以
起到保护作用,保障农民的收益。

玉米大豆轮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种植方式,通过交替种植玉米和大豆,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土壤质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农民的风险,增加农田的经济效益。

这种技术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应积极采用玉米大豆轮作技术,为农田的种植和发展做出贡献。

农作物中间作套种的具体例子

农作物中间作套种的具体例子

农作物中间作套种的具体例子《农作物中间作套种: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之妙》在农村的田野里,农作物中间作套种就像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合作大戏,充满着生活的智慧和趣味。

就拿玉米和大豆来说吧。

这对组合可谓是最佳拍档。

玉米苗高高瘦瘦,像个挺拔的卫士,它一个劲儿地往上长,想要触摸蓝天;而大豆呢,就像是郁郁葱葱的小矮人,在玉米脚下不慌不忙地舒展着枝叶。

玉米高大的身躯为大豆遮挡了一部分过于强烈的阳光,要知道,那火辣的太阳有时候可会把娇弱的大豆晒得晕头转向呢。

大豆呢,也不白占玉米的便宜,它可是个小小的氮肥厂。

它根部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转化为肥料,就像个贴心的小厨师,源源不断地给玉米提供营养大餐,让玉米茁壮成长。

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就觉得它们像是一群好朋友,互相扶持着。

再说说果树和蔬菜的套种。

我家的果园里,在果树的行间就种上了各种蔬菜。

像那低矮的小白菜,就像是在果树下乘凉的小娃娃。

果树的大伞为小白菜挡住了炎炎烈日,避免了它被晒成干巴巴的小瘦子。

而小白菜呢,在生长过程中那些掉落的烂叶子,就像是给果树送的一份小礼物,慢慢分解变成肥料滋养着果树。

到了收获季节,那可真是大丰收啊,树上挂满了果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树下是一垄垄鲜嫩的青菜,仿佛一块绿色的毯子。

这时候我就想,种庄稼的老祖宗们可真是聪明极了,这简直就是一举多得的妙招。

还有棉花和西瓜的搭配也特别有趣。

棉花就像个慢热型的选手,稳稳当当慢慢地发育。

西瓜就像是个急性子的孩子,一下子就伸出长长的藤蔓,在地上铺展开来,像是给大地铺了一层绿色的花纹地毯。

西瓜成熟得早,在它被采摘后,棉花还在不紧不慢地生长。

西瓜的藤蔓在生长过程中的那些小缝隙和残留的肥力,又成了棉花的小福利,让棉花生长得更加顺遂。

农作物中间作套种啊,就是这样充满着惊喜和智慧。

这可不仅仅是一种种植方式,更像是一种让农作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艺术。

就像我们人类社会一样,大家互相帮助,才能收获满满的幸福和财富呢。

每到田间看到这些热闹而和谐的景象,我就忍不住对这些无声的“植物伙伴”们竖起大拇指,感叹一句:这就是大自然最本真的循环和互助啊!。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简介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简介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简介大豆和玉米是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们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单一种植大豆或玉米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壤养分的枯竭和病虫害的易发生等。

因此,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成为一种种植模式,旨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生产中的风险。

大豆和玉米是互补性强的农作物,它们的生长特点和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因此可以相互促进生长。

大豆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深层土壤中的养分,而玉米的根系则较为浅表,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浅层养分。

因此,大豆和玉米的复合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的养分,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的风险。

大豆和玉米的复合种植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大豆和玉米之间相互作用,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大豆和玉米的栽培密度不同,大豆的栽培密度较大,而玉米的栽培密度较小。

这种不同的栽培密度可以形成一种病虫害的屏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另外,大豆和玉米之间的轮作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大豆和玉米的轮作可以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大豆和玉米的复合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大豆和玉米的复合种植还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竞争,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因此,大豆和玉米的复合种植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中,合理的种植结构和管理措施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点和对土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其次,要合理安排大豆和玉米的种植密度和轮作顺序,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互补效应。

此外,还要注意农作物的施肥和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是一种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种植模式。

通过充分利用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点和互补效应,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Maize; Soybean; Intercropping; Root architecture; N,P nutrition
间作是农业生产中历史悠久的一种栽培方式。由 于间作是通过各类植物的不同组合构成多种植物、多 层次、多功能的人工复合群体,利用不同植物在生长 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差”、“时间差”,有效地发挥 光、肥、水、气、热等有限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特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根构型;氮、磷营养
Nutritional Effects of Soybean Root Architecture in a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TANG Jin-chi1, Ismael A. Mboreha1, SHE Li-na1, LIAO Hong1, CHEN Huai-zhu2, SUN Zu-dong2, YAN Xiao-long1
供试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 包括一个普通 栽培品种(本地 2 号)和一个巴西引进品种(巴西 10 号)。经田间试验验证,本地 2 号为深根型;巴西 10 号为浅根型[10]。供试玉米(Zea mays L.)为普通甜玉 米品种(超甜 20 号)。 1.2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属于中等肥力的微酸性红壤,其理化性 状见表 1。其中,pH 值用 2.5︰1 的水土比法测定;有 机质用 K2Cr2O7-H2SO4 法测定;全氮用开氏法测定; 速效氮用扩散法测定;全磷用 H2SO4-HClO4 法消煮, 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磷用 0.03 mol·L-1 NH4F-0.025 mol·L-1 HCl(Bray I 法)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速效钾用 1 mol·L-1 NH4OAc 浸提,火焰光度计测定。 具体测定方法参考《土壤农化分析手册》[11]。
3 个处理:巴西 10 号(MS1)、本地 2 号(MS2)、 玉米(MC);间作有 2 个处理:玉米与巴西 10 号间 作(ICS1)、玉米与本地 2 号间作(ICS2)。试验采 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 次重复。每小区播种 面积为 60 m2,大豆单作株行距为:10 cm × 30 cm(图 -a),玉米单作株行距为:20 cm × 30 cm(图-b); 玉米/大豆间作采用一行大豆,一行玉米,间距为 30 cm,玉米的株距为 20 cm,大豆的株距为 10 cm(图-c)。 1.4 测定指标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土壤 中具有有效性低、易固定、难移动等特点。植物对土 壤中磷的吸收主要依靠根系吸收其周围所接触到的土 壤有效磷[4]。根构型(即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分 布)决定了植物根系所接触到的土壤体积大小。植物 根系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高的区域(耕作层)分布 越多,根系接触的土壤体积越大,就越有利于根系对 土壤中磷的吸收[5, 6]。可见,植物根构型对土壤磷吸收 十分重要。此外,笔者的研究还发现,大豆氮效率和 磷效率具有较好的协同性,并且根构型对氮营养也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豆科与非豆科作物(例如:大 豆与玉米)的间作是比较常见的间作栽培方式之一。 目前对此系统中养分竞争、促进作用及间作优势的研 究已有一些报道[8,9]。但植物根构型和磷效率在间作系 统中对作物营养吸收的影响还未见报道。
1198
中国农业科学
38 卷
玉米 Maize
10 cm 20 cm 10 cm 20 cm
a 30 cm
b
30cm
c
30 cm
大豆 Soybean
大豆单作 Soybean monoculture
玉米单作 Maize monoculture
玉米/大豆间作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严小龙为通讯作者,Tel: 020-85283380;E-mail: xlyan@
6期
唐劲驰等: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
1197
更少,对于作物根际效应的报道也很有限 [1~3]。因此, 深入研究间作作物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的特点,将为充 分认识和合理利用间作这一种植形式在生产中的优势 提供理论依据。
(1 Laboratory of Plant Nutritional Physiology and Genetics, Root Biology Center,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2Institute of Economical Crops,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 530400 )
图 玉米/大豆单间作播种示意图
Fig. Diagram representing maize/soybean monoculture and intercropping
1.5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分别采用 Microsoft Excel 和 SAS 等统计
软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及进行双因素(栽培方式 和基因型)方差分析。此外,为比较在间作系统中不 同作物的间作优势和吸收养分能力的强弱,还进行了 间作优势和养分竞争比率计算。 1.5.1 间作优势 土地当量比(lande quivalent ratio, LER)常被用于衡量间作优势,LER 被定义为获得与 间作相同产量所需的单位土地面积。根据 De Wit 和 Van der Bergh 的公式[13]计算: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study, two soybean genotypes differing in root architecture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oybean root architecture on N and P nutrient status and crop growth in a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equivalent ratio (LER), biomass and N/P content of crop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LER was also higher in maize intercropped with Baxi10, the soybean genotype with a shallow root system, than that in maize intercropped with Bendi2, the soybean genotype with a deep root system, indicating that soybean root architecture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The greater LER in the legume-grass intercropping system (such as the maize/soybean intercropping system) could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greater N uptake as indicated by the competition ratio of maize to soybean (CRms), while the differences in LER between maize intercropped with different soybean genotypes might have resulted from different soil P uptake. Soybean genotype with a shallower root system was advantageous not only for soil P uptake but also for N uptake by both crops.
表 1 供试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
Table 1 Basic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sted soil
土壤类型
pH
Soil type
红壤 Red soil
5.86
有机质 Organic matter
(g·kg-1)
21.6
全氮
全磷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摘要:运用根构型不同的大豆品种与玉米进行间作,比较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结 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间作作物的生物量、氮磷含量都显著好于单作。玉米与浅根型大 豆品种巴西 10 号间作,间作优势大于与深根型大豆品种本地 2 号。说明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间作系统的氮磷养分竞争比率表明,玉米/大豆这类豆科/禾本科间作组合的优势主要来自对氮的 优势性吸收,而玉米与不同基因型大豆间作的优势差异则主要来源于对土壤磷吸收的差异。浅根型大豆品种不仅 有利于两种间作作物对土壤磷的吸收,同时还有利于对氮的吸收。
本研究采用根构型不同的大豆品种与玉米进行间 作,在田间测定两种作物的根系特性、氮磷吸收以及 作物生长状况,目的在于探讨大豆不同根构型和磷效
பைடு நூலகம்
率对玉米/大豆间作的营养作用,为了解间作系统中作 物相互作用的营养机理,进而为间作系统的栽培提供 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研究于 2002 年分上、下半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宁市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进行。 1.1 供试作物
别是提高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弥补了单作的不 足,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关于间作的 栽培配套技术和地上部资源如光、热的利用等方面都 已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对于间作中作物利用土壤资源 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作物对养分资源利用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