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经典赏析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文学

——交通运输学院交通工程1401班刘莉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自己似乎对一些西方经典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又似乎才是刚刚才推开“西方文学”这个神秘世界的大门。

不止一次被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学文学?或者更直接:学文学有什么用?它既不能换来荣誉,也不能换来面包.我们学习文学,不仅仅局限于东方文学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去学习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华,西方,似乎是文学的发源地。

西方文学,不仅是人心灵的历史,它也是人类灵魂的历史.西方文学探索的视角更为广阔、深邃,直入神秘的心灵世界,阅读者们都可以从中找到自我,从而放任心灵的游弋.而无论前面是深渊还是天堂;无论是《荷马史诗》用七弦琴演奏的诗篇,还是《浮士德》在善恶间徘徊;无论是《变形记》昭示的人性伪善,还是《堂吉诃德》中现实与幻想的结;无论是《俄狄浦斯万》中表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是《哈姆雷特》里步步为营的艰辛复仇,这些作品无疑都在拷问灵魂,让读者审视故事人物的同时又审视自己,一本书,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也是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现状。我们从书中反省自己,去看懂主人公。

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荷马史诗》创造了众多的英雄,描写英雄必然描写战争,战争场面为英雄们提供了一展英姿的天地,英雄们把血腥的战争当作展现其英雄品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我们也可以看出荷马所著的《荷马史诗》带来年浓厚的神话色彩,同时在《荷马史诗》中的神都具有人的一些特性,贪图虚荣,好争好妒,神也同人一般拥有自身的缺陷,神只不过比一般的普通人拥有了一些更多的能力,技能,神也同人一样的自私自利。这一点众神之道庙斯体现得淋漓尽致,庙斯的蛮横,对妻子,儿女毫无亲情可言。对妻子赫拉更是怒极而骂,毫无丈夫对妻子应有的关爱,对子女更是铁石心肠,毫无父爱,一幅出庄严不可侵犯状。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宙斯尽然与自己的姐姐成婚,这种为东方人看来的大忌,在古希腊那个时代却并不以为忌。在西方的神话与史诗中,神的长像与人一样,他们与人生活在一起,他们与人一样具有美丽的一样也同人类一样,拥有丑陋的一面,西方世界的神并不完美,他们的神更具人性化,全面化,而在东方的神话中,神是万能的,是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之上的,他们拥有我们所无法拥有的神力,承担着我们所希望自己能拥有的一却,我想,充满神话色彩和英雄主义的《荷马史诗》仿佛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西游记》与《水浒传》的结合,我们学习文学,不过是为了放宽自己的视野,放飞自己的想象,或许这就是我们学习西方经典文学的意义了吧。

当我读到《俄狄浦斯王》时,我的内心是悲痛的。鲁迅先生有言,“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古语则有云,“不知者无罪”。秉持着这两种观点来读索福克勒斯悲剧《俄狄浦斯王》,便对俄狄浦斯产生了一种浅陋而矛盾的解读:一方面,他是勇于挑战命运的强者;另一方面,他又是无辜受害的弱者。然而真正细究索福克勒斯的用意,却会产生另一种解读:“无知”本身,恰恰就是罪过所在;也正是因此,悲剧恰恰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呈现给人看。那么悲剧中“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究竟在哪里呢?说是俄狄浦斯所代表的人类大体对于命运的顽强抗争,可能并不准确。我认为,其价值所在,一是正义的最终胜利,二是对于罪责的主动揽承。对于俄狄浦斯,我所能想到的就只有如果一个人越执着于社会,那么他的不安越会给他带来更大的伤害,加深他的罪恶感。

我想,无比纠结的剧情,也是西方文学作品能让我们去看了一遍又一遍的根据所在吧,这些文学作品让我们深深的陷进去,体会作者每一丝的感受,或许这也是我们学习西方经典文学的意义所在了吧。

又当我读起《哈姆雷特》,紧张的气氛,在文中,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是一个很重要

的线索,在开始时,设置了悬念,哈姆雷特的父亲究竟如何死的?以至于哈姆雷特的勇敢一面表现出来,鬼魂是哈姆雷特复仇的很重要的线索。而奥菲利亚,这一人物更添了哈姆雷特心中的悲痛,爱情的葬送,雷欧提斯,没有这一人物,最后的结局也就不是这样了,也起了很重要的的作用,而哈姆雷特的好朋友烘托剧情,是唯一在这个悲剧中存活的人。最后,其中,有一个人物挪威王子,在剧中只有短短过场戏。他的重要性在于,由他说出全剧的最后台词,似乎象征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阐述了剧作主题。或许他存在的意义也是为了提醒我们应该保持自己内心深处那最纯真善良的一面。

歌德的《浮士德》断断续续的写了六十年。浮士德一生的经历,也无疑是以歌德一生的经历为背景的。浮士德的一生经历了五个悲剧,他是一个永远在追求,永远在探索,永远在完善自我,超出自我,又永远在确定自我的典型人物,也许我们的人生并没有像他一样充满着悲剧的色彩,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仍然充斥着挫折,困难,面对这些,我们应该迎面而上,而不是退缩。

《堂吉诃德》这本小说是很早就读过的了,它告诉我们:人们的最基本的本质就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它.在实现的过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儿似的游侠骑士,那位奇想联翩的绅士,时刻体现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这是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因为太单纯了,才闹出许多笑话。我曾经羡慕他不顾一切去冒险,去做自己渴望做的事情,但是理想和现实是有矛盾的。堂吉诃德是一个极端,另外的那个极端却是更多人。有些人有理想,但不愿意表露,更多人曾经对自己的理想很憧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却没有实现,一下子就不敢再有理想了,因为怕受到伤害,总是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挂在嘴边,奉行纯粹的实用主义,消极的对待理想与幻想。然后现状就就像河流失去了奔流的方向,鸟儿丧失了对天空的向往一样,大家被归类成了垮掉的一代也许只是。甚至还有狭隘的认为,信仰也不过是那种很飘渺很华美的东西,如果真的没有信仰,也不是什么悲哀的事,毕竟我们生活在现实中,理想终究只是理想而已,如果能找到属于自己也仅属于自己的安全感,别人完全可以不管。很多人不会因为没有理想感到孤独,甚至麻木的面对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良知所承受不了的苦难和暴行,那么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似乎都不算活物吧。我喜欢他,我也厌恶他,我想向他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渴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留下自己的一份想法。

我想,通过学习这些西方文学,我们更加能够加深对自己的理解,能够更好的去反思自己,反思社会,从他人身上看自己,了解自己。

我们从西方文学上看亲情《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故事让人无限唏嘘,在整篇文章中格里高尔和亲人之间的互动是最大的看点,其中的种种惹人深思。父亲弄伤了他,母亲畏惧他,甚至连他一心爱护的妹妹最后都成了最仇视他的人,在格里高尔这个人物中作者卡夫卡对亲情的失望表露无疑。亲人,对于我们来说,意味什么,亲情,又意味着什么,有亲人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然后,在主任公的生活中,亲人的存在还不如一个陌生人,冷漠,无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的刺痛了格里高尔的心。《百年孤独》这本书听着名字就已经非常孤独,一种孤独论,一种孤独癖。小说确实着力描写了马孔多人的孤独感。人们麻木的在时间进的年轮里孤独度日.这是一部描写家族的小说和中国的《红楼梦》有些相似。但这是形似而神不似。《红楼梦》的矛盾来自于家族内部是封建的等级制度毁了大观园;而《百年孤独》的矛盾来自外部科技、政治、战争、商业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马贡多小镇。或许,我们看过这本书之后,更加能够理解什么是孤独,我们要怎样去面对孤独,我们又该怎么去好好享受孤独。

西方文学经典作品,让我们感知亲情,友情,爱情。让我们创造想象,充满勇气,感受孤独,这就是我们为何要去学习西方的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