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碳的性质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化学教案-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应,由于氧气量是否充足,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4.解决办法(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目的]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目的] 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目的]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1一、素养教育目标(一)学问教学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化学反响)。

(二)力量训练点通过试验培育学生观看力量、分析问题的力量。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碳跟氧气反响,由于氧气量是否充分,会造成生成物不同,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响的条件不同,对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的影响,对学生进展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响。

3、疑点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4、解决方法(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很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学问,思索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3)通过做好木炭复原氧化铜的演示试验,提出学生应留意观看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看,启发调动学生思索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复原性。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预备木炭复原氧化铜的试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培育学生自学力量。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稳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把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争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力量。

4、学生观看教师演示,观看试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争论在这个化学反响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

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学问目标(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一样的化学性质。

(3)把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复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北京四中知识要点: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的化学活动性。

2.了解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虽然很大,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难点:碳单质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

知识详解: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日光照射下或跟空气、水接触一般都不反应。

利用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古人用墨来书写的字、画可保存很久而不褪色。

2.单质碳在点燃或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能够跟许多物质起反应(1)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CO俗称“煤气”,有剧毒。

生活中烧煤取暖时,若燃烧不充分就会生成CO,使人中毒。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红,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述反应都是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氧化物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做还原剂。

但还原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3)化学反应中吸热现象和放热现象化学反应常伴随吸热或放热等现象,放热的反应可称为放热反应,吸热的反应可称为吸热反应。

例如:,此反应为吸热反应;而、等均为放热反应。

(4)单质碳与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碳和氢气化学性质不同之处:①它们的化学活泼性不同,氢气比碳活泼,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一般比碳容易反应;②化合价不同,在通常状况下氢元素表现+1价而碳元素表现+4价;③碳有可变化合价,所以燃烧充分或不充分时有两种氧化物。

(5)木片和木炭燃烧的比较木片:易点燃,燃烧时有火苗,冒黑烟。

木炭:不易点燃,燃烧无火苗(或有蓝色火焰)。

木炭与木片燃烧时现象不同,主要是因为木炭在点燃前已经把内部的水分及易挥发的可燃性物质(油脂、烃类等)处理掉了。

所以在燃烧时只是发红,不冒烟。

有时看到木炭燃烧时有蓝色火焰是因为红热的炭与CO2相遇产生CO,而CO燃烧是蓝色的火焰。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学科:化学教学内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基础知识精讲】1.碳的几种单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2.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固,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化学爽朗性大大加强,高温时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碳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类似,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同时也存在着如下区别:(1)反应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碳所需要的温度比氢气要高.CuO+H2 △ Cu+H2O 2CuO+C高温2Cu+CO2↑(2)燃烧后的产物不同:氢气燃烧后生成水,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或者是一氧化碳.2H2+O2点燃2H2OC+O2点燃CO2(充分燃烧) 2C+O2点燃2CO(不充分燃烧)(3)从还原能力看,碳强于氢气.C + H2O 高温CO + H2【重点难点解析】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是黑色B.碳在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同时吸热C.木炭可使氧化镁还原成镁D.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分析碳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但并非差不多上黑色,金刚石它为无色透亮的正八面形状的固体;尽管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但由于构成的微粒差不多上碳原子,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A)错(D)对.碳燃烧时不管生成什么物质均为放热.故(B)错,关于(C),木炭的还原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并不能还原一切金属氧化物,通常能被还原的金属氧化物有:Zn、Fe、Cu等的氧化物,但不能还原氧化镁.解答选(D)例2碳和氢气在化学性质上相似点是()A.差不多上单质B.都难溶于水C.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D.都有强氧化性分析本题的关键在审题上,若忽视了题干中的“化学性质”,则会得出(A)(B)(C)三个正确选项,由于碳和氢气在化学性质上要紧有两点相似,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因此只有(C)正确.解答选(C)例3 在适当条件下,a g碳和 bg氧气反应,生成(a + b)g气体(碳和氧气都无剩余),求a 和b的比值范畴.分析 依照题意,碳与氧气恰好反应,由于碳和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有两种,故存在a 与b的比值范畴.(1)C + O 2点燃CO 2 (2)2C + O 2点燃2CO12 32 24 32反应物恰好反应时,可按(1)式进行,也可按(2)式进行,还可按(1)(2)两式同时进行.若按(1)式进行,则a ∶b=12∶32=3∶8若按(2)式进行,则a ∶b=24∶32=3∶4若按(1)(2)式同时进行,则3∶8<a ∶b<3∶4综上所述为 83≤b a ≤43【难题巧解点拨】例1 将20g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加热一段时刻后,剩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15.6g,求反应中生成铜的质量.分析 一样解法:剩余混合物,可能是木炭和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铜.若剩余物为木炭和铜设铜的质量为x,则2CuO + C 高温 2Cu+CO 2↑160 12 128 x 45 x 323 x 因此有20g - x 45 -x 323 =15.6g-x x=12.8g 若剩余物为氧化铜和铜时同上述解法类似略解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用差量法解题)2CuO + C 高温 2Cu+CO 2↑固体质量减少128 44x 20g-15.6g=4.4g x128=g 4.444 x=12.8g 例2 质量为3.3g和6.6g的两份木炭,分别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时;(1)消耗氧气的质量比是 ;(2)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分析 设未知数,分别求耗掉氧气的质量、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求比.由于数据不便运算,解题过程又多,如此运算,较为复杂.解 因为两份木炭的质量比为3.3g∶6.6g=1∶2,故有: 21C + 41O 2→21CO C + O 2→CO 2 因此 (1)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8∶32=1∶4; (2)生成CO和CO 2的质量比为14∶44=7∶22【典型热点考题】例1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红热的焦炭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氧气 B.氧化铁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分析 焦炭的要紧成份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固,在点燃或高温时碳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O 2点燃CO 2(充分燃烧) 2C +O 2点燃2CO(不充分燃烧);2Fe2O 3 + 3C高温4Fe+ 3CO 2↑; CO 2十 C高温2CO,碳与一氧化碳不反应. 解答 选(C)例2 由两种黑色物质混合而成的固体粉末,加热后产生红色物质,并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这种黑色混合物可能由 和 混合而成,得到的红色物质是 ,在此反应中, 是还原剂,________被还原.分析 这是一道推断题,解此类题时,必须熟悉有关物质的性质,专门是要会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于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该气体为CO 2,则原混合物中含有碳粉,又由于反应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该红色固体为Cu,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Cu的氧化物,进一步分析可知该氧化物为氧化铜(氧化亚铜为砖红色).解答 CuO; C; Cu; C; CuO例3 木炭和氧化铜混合后的黑色粉末48g ,高温下反应终止,得到红色铜32g ,求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析 高温至反应终止可能有三种情形:氧化铜耗尽;木炭耗尽;恰好反应(1)若氧化铜耗尽,设原氧化铜的质量为x2CuO + C 高温 2Cu+CO 2↑160 128x 32g x160=g 32128 x=40g 即原氧化铜的质量为40g(2)若木炭耗尽,设原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为y2CuO + C 高温 2Cu+CO 2↑12 128y 32gy 12=g32128 y=3g 因此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48g -3g=45g(3)因为 x+ y= 40+ 3= 43g < 48g因此:氧化铜和碳不可能恰好反应.【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碳和氢气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①都能在空气中燃烧;②常温下都较稳固;③常温下都能和氧化铜反应;④高温下都能 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⑤在反应中作氧化剂A.①③④⑤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下列居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挥发性 B. 热稳固性 C.还原性 D.可燃性 3.反应中CO 2十 C △ 2CO被氧化的物质是( )A.C B.CO 2 C .SO 2 D.CO或CO 24.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O 2,它与氢生成的化合物中氢占25%.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 NO 2 B.CO 2 C.SO 2 D.CO5.用墨汁写的字画,虽年长日久,但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要紧成份碳( ) A. 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C.能渗入纸中 D.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固6. 将碳与氧气按下列质量比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为一纯洁物的是( )A.3∶8 B.3∶5 C.2∶1 D.3∶47. 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的依据或采取的方法是( )A. 氧化铜可溶于水,炭粉不溶于水 B.把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二、埃空题8.木炭、硫磺、火硝(KNO 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黑火药,爆炸时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是 .9.在一密闭容器里盛有3g 碳和6g氧气,充分加热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容器里的气体是 .10.将氧化铜与过量木炭粉混合平均,隔绝空气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比原混合物减少了2.64g .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g。

第二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小结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稳定性 2.可燃性3. 还原性
质问为什么!?如果解 释不出便要受到惩罚!
3.碳跟某些氧化物反应——还原性
实验探究:C和CuO反应
(1)提出问题:碳能够与单质氧气中的氧结合,那么
碳可不可以与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 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2)猜想假设:碳与氧结合变为 或者 ,CuO
变为 。 (3)设计实验:做这个实验,我们应该用哪种实验装
A.空气 B.水 C.日光
D.温度
2.下列各组物质接触时,不发生反应的是( )
A.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气体 B.常温下的木炭和水
C.高温下的木炭粉和氧化铜
D.点燃条件下的碳和空气
3.下列物质的有关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氢气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B.焦炭用于炼铁
C.自来水用于制蒸馏水
D.石墨用于制铅笔
实验探究:C和CuO反应
(4)观察实验、收集证据:黑色粉末 变成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5)得出结论: 氧化铜变成铜并生 成二氧化碳。 写出化学方程式 高温
C+2CuO = 2Cu+CO2↑
(6)反思讨论:什么是还原反应? 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 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木炭是使氧化 铜还原为铜的物质,说明碳具有还原性,常 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从赤铁矿(主要物质 为氧化铁)中还原出铁的反应为
质问为什么!?如果解 释不出便要受到惩罚!
学习目标
1、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还原反应、还原 剂和还原性,能熟练掌握相关化学方程式。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 际的能力。
一、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引言:单质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包括其物理状态、化学反应、同素异形体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概述:单质碳是一个非金属元素,处于周期表第14组。

它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种形式,如颗粒状石墨、纤维状炭素纤维和碳黑等。

单质碳在化学反应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正文:1.物理状态1.1.石墨1.1.1.层状结构1.1.2.导电性能1.1.3.热稳定性1.2.金刚石1.2.1.晶体结构1.2.2.硬度和耐磨性1.2.3.热导性2.化学反应2.1.碳的燃烧反应2.1.1.反应方程式2.1.2.燃烧热2.1.3.燃烧产物2.2.碳与氧气的反应2.2.1.二氧化碳2.2.2.应用于脱氧剂2.3.碳与氢的反应2.3.1.甲烷2.3.2.应用于有机化合物制备2.4.碳与卤素的反应2.4.1.卤代烃2.4.2.应用于有机合成2.5.碳与酸的反应2.5.1.酸盐2.5.2.应用于酸碱中和反应3.同素异形体3.1.晶格异构体3.1.1.钻石和石墨的晶格结构差异3.1.2.奇特的异同持续性3.2.同素异构体的性质差异3.2.1.热稳定性3.2.2.电导性3.2.3.光学性质4.实际应用4.1.电池材料4.1.1.炭黑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4.1.2.石墨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4.2.催化剂4.2.1.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的应用4.2.2.石墨烯作为催化剂的应用4.3.医学领域4.3.1.碳纳米管在药物传输中的应用4.3.2.石墨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5.未来展望5.1.碳基材料的开发5.1.1.炭黑的改性研究5.1.2.石墨烯的合成优化5.2.碳的新应用领域探索5.2.1.碳的纳米材料在电子学中的应用5.2.2.碳基催化剂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总结:单质碳具有多样化的化学性质,包括物理状态、化学反应、同素异形体以及实际应用。

石墨和金刚石是碳的两种主要形式,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6.1 碳单质的多样性+课时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1 碳单质的多样性+课时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水变 浑浊 。 ⁠
防止生成的铜 ⁠ 色;澄清石灰
课堂要点
(2)碳还原氧化铁
高温
化学方程式: 3C+2Fe2O3
4Fe+3CO2↑ 。

(3)碳还原二氧化碳
高温
化学方程式: C+CO2
2CO (吸热反应)。
注:碳参加的很多还原反应都要高温条件。
课堂要点
二、氧化与还原 1. 氧化反应:物质与 氧 发生的反应,特征:“得 氧”。
(2)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

点燃
+O2
2CO ;

m (O2)∶ m (C)= 4∶3 (填最简整数比)。 碳和氧气在不同的质量比的情况下,反应后的产物不同
(如下图)。
课堂要点
3. 还原性——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应用: 冶金

(1)碳还原氧化铜
高温
①化学方程式: 2CuO+C

有 气味的气体, 可溶 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

课后作业
(2)二氧化碳在低温下可形成冰块状固体,俗称 “ 干冰 ”,该物质在升华时能 吸收大量的热 ,

因此可以作制冷剂,用于 人工降雨 ,还可以用作干 冰灭火剂。
课后作业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的 碳酸 能使紫色 ⁠
石蕊溶液 变红 。但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在加
热时分解,已经变红的石蕊溶液变为 紫色 。二氧化
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
H2CO3 。 ⁠
课后作业
(3)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 CaCO3 + ⁠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一)、认识考点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几乎不导电;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作钻石、切割玻璃,钻头石墨:深灰不透明细鳞片状;导电性良好;最软的矿物质之一;作铅笔芯、电极、高温润滑剂×C60:形似足球;几乎不导电;质脆;2.木炭和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他们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3.碳的几种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即结构不同。

4.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几乎与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

但在高温下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可燃性:——作燃料O2充足:C+ O2 CO2(CO2无毒但可使人窒息而死)O2不足:2C+ O2 2CO (有毒,可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而死)还原性:——冶炼金属如: C+2CuO 2Cu+CO2(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CO2+C 2CO(吸热反应)(二)、考点解读1.通过给出常见的碳单质考查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的判断例1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2.通过创设情境考查碳单质化学性质的应用例2 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于2011年以4.255亿人民币拍出。

其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就是炭黑,它能使字画很长时间不褪色。

这是因为炭黑具有(C)A.可燃性B.还原性C.稳定性D.吸附性3.通过给出碳单质粒子结构示意图考查其性质与应用例3 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关于这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都是黑色固体B.都质软可作润滑剂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D.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二)、考点演练1.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金刚石B.石墨C.钢D.焦炭2.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的石墨纷纷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PPT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PPT


9.如图6-1-10,“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 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炭” 木炭 指的是 (具体物质名称),碳在真空环境 中高温条件下可以将氧化镁中的镁还原出 来,并产生二氧化碳,请写出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
由0价变为+4价

2.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起到隔热和保 护作用,这主要是利用石墨 ( ) A A.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B.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C.密度小 D.导电性

3.用木材做木桩时,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表 面烧焦,目的是 ) D ( A.烘干木材 B.使木材变得更结实 C.烧死虫子 D.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木炭层
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
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A.36∶3
。 B.40∶3
C.48∶3
例2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6-1-7所 示。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是
。 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 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CO2+Ca(OH) CaCO3↓+H2O 2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C+2CuO 2Cu+CO2↑ 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带点部 分的化学方程式:
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试管,将还 原的铜再次氧化。 (2)高温下,碳还能与CO2反应生成CO,反应 的化学
方程式为

• 4.还原反应 •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 还原反应。 • 在2CuO+C 2Cu+CO2↑反应里,氧 化铜失去氧而变成了铜单质,氧化铜发生 还原反应。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 质,它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木炭跟氧 化铜里的氧起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又发 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铜在反应中提供氧, 具有氧化性,是氧化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可是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怎么 中哪部分关系最为密切?
最外层电子数!
结构决定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的稳定性; 高温下的活泼性。
燃烧 条件
化学方程式
结论
碳具有 可燃性, 条件不 同,燃 烧产物 也不相 同。
启示
书写方程 式一定要 注明反应 条件,冬 天用煤取 暖一定要 注意通风。
2.金刚石、石墨、C60

C70
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
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B
、E
A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 物理性质相似 E . 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B . 化学性质相似 D . 是同一种物质 F . 都是黑色固体
3、欲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 采用的方法是( D ) A.将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 B.采用先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 C.将H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D.将O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C + 2 CuO
象这种,
高温
2 Cu + CO2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就叫做:还原反应。 与氧结合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例如:氧化铜含有氧,具有氧化性,失去 氧变成铜单质,被还原。 碳夺走了氧化铜中的氧,将氧化铜 还原,具有还原性,碳被氧化。
C + 2 CuO
高温
2 Cu + CO2
是碳使氧化铜变成单质铜的, 我们则说碳具有还原性。
利用碳的还原性可以做什么用途呢? 冶炼金属——把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还原出来。
例如:
2Fe2O3 + 3C 2WO3+
高温 高温
4Fe + 3CO2 2W + 3CO2
3C
碳的化学性质

4.2.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4.2.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装置图:
观察并思考:
(1)固体和固体加热有气体生成的装置的选择?
(2)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
(4)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根据生成物的特性得出结论)
现象:1、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2、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反应方程式为:
C +2CuO
C 得氧
高温
2Cu + CO2
N H3 O2 N O H 2 O
氮元素化合价升高
0
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如氧气。 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如氨气。 练习:
KNO3 C S K2 S CO2 N2
Cu HNO3 Cu ( NO3 ) 2 NO H 2O
②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现象:
木炭发红,并逐渐减少。
C + CO2
高温
2 CO
作为 还原剂 氧化剂 具有 还原性 氧化性 发生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规律: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物中找。
剂与性相同,剂与反应相反。
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2、可燃性:点燃或高温下能与许多物质起反应
碳有哪些单质?
无定形碳有哪些?
吸附 无 色_____ 黑 体,具有________ 木炭有哪些物理性质? 木炭是___ 性。 碳黑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制油墨
我国一千多年以前的国画,为什么至今仍然不变色呢?
北宋黄庭坚用墨(用炭黑等制成)写的字。古代字画为什 么可以保存至今呢?
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 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受日光照射

高中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高中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高中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高中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 反应性:单质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常常以固态石墨的形式存在。

石墨具有较高
的化学稳定性,不与大部分化学物质发生直接反应。

然而,高温下单质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是石墨的燃烧反应。

2. 氧化性:单质碳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碳与氧气的反应通常需要较高
的温度,例如在空气中加热碳至800-1000°C以上时,就能发生燃烧反应。

3. 还原性:单质碳在高温下可以用作还原剂,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

4. 与酸的反应:石墨会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此外,浓硝酸和浓盐
酸对碳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5. 与碱的反应:单质碳在高温下可以与碱金属(如钾、钠)反应生成碱金属碳化物。

需要注意的是,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还包括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如与氢气、氮气、氯气
等的反应。

此外,炭与许多物质(如氢氟酸、氰化钠等)也可能引发反应,具体反应
性质视具体条件而定。

碳单质的性质

碳单质的性质

的新型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气体含量约降
至原来的1/30,这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巩固练习
5、怎样证明纯净的金刚石和石墨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答:高温下将纯净的金刚石和石墨燃烧,
得到的唯一产物都是CO2。证明纯净的金 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巩固练习
• 6.在2Fe2O3+3C=4Fe+3CO2↑反应中,还原剂是 ( ) • A.C B.CO2 • C.Fe2O3 D.Fe • 7.试管中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 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黑色粉 末是 • A.氧化铜 B.四氧化三铁和木炭粉 • C.氧化铜和木炭粉 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第2课时
课前回顾
回顾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 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碳的化学性质
古代字画
重要档案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下,却 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用墨书写 或绘制的古字画能长久保存而不变色。
用碳笔画的古字画
北宋黄庭坚用墨(用炭黑等制成)写的字
生活小运用【思考】
例如把木制的电线杆在埋入地下前,将其表面烧
焦,其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为了让电线杆不易腐烂,
可以保存久一些。
可是碳可以在氧气中烧, 怎么可以说它化学性质稳定呢?
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请思考:
是什么决定碳在常温下性质不活泼,而 在高温下性质活泼呢?
C
表明木炭具有( A . 可燃性 C . 稳定性
) B . 还原性 D . 吸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将三种黑色粉末两两混合, 分别高温灼烧,有一组粉末有红色 物质出现,未参与该组组合的黑色 粉末为二氧化锰。
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回顾
3、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有哪些 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 (略)。因为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4、木炭和活性炭有何突出的物理性质? 原因何在?
都有吸附性;因为它们具有疏松多孔的 结构
1.玻璃刀头上嵌着的小块固体是什么? 为什么能切割玻璃? 2. 铅笔是铅制成的对吗?能是(ACD)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2、石墨
高温高压 催化剂
金刚石,该过程是(
B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
3、吸附过程是
(A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无法判断
连连看
填充滤毒罐 作电极材料 刻划玻璃 用于超导体材料 吸附色素
C 2C
+ +
O2 点燃 O2 点燃2CO
CO2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现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象 (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
高温
2CuO + C 2Cu +
C + CO2 高=温2CO
CO2
二、用途 : 1.可作燃料 2.冶炼金属
开拓题:
现有三种黑色粉末,分别是二氧化锰、 木炭粉、氧化铜粉末,如何用实验方法, 将其中的二氧化锰识别出来?
高温
2C + Fe3O4 = 3Fe + 2CO2
你能写出碳与三氧化二铝在高温 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碳与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常温
点 燃 、 加
可 燃 性

或还
高原
温性
碳 (C) 氢气 (H2)
化学性质稳定
C+O2点=燃CO2
点燃
2C+O2=2CO
点燃
2H2+O2=2H2O
高温
C+2CuO=2Cu+CO2
金刚石 活性炭 石墨 木炭 C60分子
2、如下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 气瓶内投入几小块木炭,观察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漏斗

若漏斗改成玻璃导管呢?
高手过招
1、设计怎样的实验证明木炭的吸附作 用是物理变化?
向盛有红棕色的NO2气体的锥形瓶 内投入一些木炭,观察现象;然后加 热,再观察现象
高温
加热
H2+CuO=Cu+H2O
C+CO2=2CO
四、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 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燃烧 ------- 放热反应
实验室制氧气 ------吸热反应
实验室制氢气 ------ 放热反应
* 需持续加热的反应一般为 吸热反应
小结: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碳跟氧气的反应 (可燃性)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2)
请欣赏
思考: 古人的字画 为什么能保 存这么长时 间?
二、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一、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二、高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1、碳与氧气的反应
可燃性
充分燃烧:
(02充足)
不充分燃烧:
(02不足)
C 2C
+ +
O2点=燃 O2点=燃
CO2 2CO
2、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还原性
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产生 无色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失去氧,被还原
2CuO + C高 温= 2Cu + 氧C化O剂2 还原剂 得到氧,被氧化
氧化剂:能供给氧的反应物 还原剂:能夺取氧的反应物
高温
C + CO2 = 2CO
三、用途 :冶炼金属
高温
3C + 2Fe2O3 = 4Fe + 3CO2
小结: 金刚石
1.碳元 石 墨
C60
木炭
素组成 的单质
其他碳 单质
无定形碳
活性炭 炭黑
焦炭
2.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
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结构 决定 性质 决定 用途
考考你:目前所学由同种元素 组成的不同单质有哪些?
金刚石和石墨 ( C ) 白磷和红磷 ( P ) 氧气和臭氧( O2 和 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