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解析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https://img.taocdn.com/s3/m/8cbf95b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a.png)
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不等式ax+b>c的解集就是使函数y =ax+b 的函数值大于c的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不等式ax+b<c的解集就是使函数y =ax+b 的函数值小于c的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三、互学展示
例2 画出函数y=-3x+6的图象,结合图象求:
(1)不等式-3x+6>0 和-3x+6<0的解集;
(2)当x取何值时,y<3?
做一做
如图,已知直线y=kx+b与x轴交于点(- 4,0),则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归纳总结
求kx+b>0(或<0)(k≠0)的解集,从“函数值”看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时,x的取值范围
求kx+b>0(或<0)(k≠0)的解集, 从“函数图象”看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方(或下方)的图象所对应的x 取值范围
四、帮学提升
1.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kx+3=0的解为 .
2.学习之友p60第2题学生自行回答
组内练习,组长帮助组员解决问题
x −3
y。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89b0fe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1.png)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比较基础的知识点,两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图像等方面探讨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一、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是指形如 $y=kx+b$ 的函数,其中 $k$ 和 $b$ 都是常数,$x$ 和 $y$ 是变量。
其中,$k$ 称为斜率,表示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b$ 称为截距,表示函数图像与 $y$ 轴的交点。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形如 $ax+b>0$ 或 $ax+b<0$ 的不等式,其中 $a$ 和 $b$ 都是实数,$x$ 是变量。
其中,$a$ 表示不等式左侧的系数,$b$ 表示不等式右侧的常数。
三、一次函数的性质1. 斜率为正,则函数是单调递增的;斜率为负,则函数是单调递减的。
2. 截距表示函数与 $y$ 轴的交点,当 $x=0$ 时,$y=b$。
3.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可以通过两个点来确定。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1. 当 $a>0$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x>-b/a$;当 $a<0$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x<-b/a$。
2. 如果不等式中的 $<$ 变成了 $leq$ 或 $geq$,则解集不变。
3. 如果不等式中的 $>$ 和 $<$ 交换,不等式的解集也随之交换。
五、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1. 一次函数的图像可以用来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不等式 $2x+3>0$ 的解集可以表示成一次函数 $y=2x+3$ 在$y>0$ 区域的图像。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也可以用来表示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
例如,不等式 $3x-1<5$ 的解集为 $x<2$,则一次函数$y=3x-1$ 的定义域为 $(-infty, 2)$。
3. 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也可以用来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f93e0416964bcf84b9d57b87.png)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基础知识精讲】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两个一次函数有时根据需要,要比较其函数值的大小,这时问题就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
另一方面,利用解不等式的方法也可以求出两个一次函数的值的大小。
事实上,不等式与函数和方程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当kx+b>0时,表示图像在x轴上方的部分;当kx+b=0时,表示直线与x轴的交点;当kx+b<0时,表示图像在x轴下方的部分。
【考点聚焦】本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中考热点,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发展,突出了对创新意识的考查,加大了对“三个一次”(即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综合应用考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及解决实际问题(多为压轴题)。
【典例精析】例1作出函数y=x-3的图象如图所示,并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x取哪些值时,y>0;(2)x取哪些值时,y<0;(3)x取哪些值时,y>3。
思路点拨:首先要认清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需要知图象上两点的坐标,可取(3,0)和(0,-3)。
解:由图象可知:(1)当x>3时,y>0;(2)当x<3时,y<0;(3)当x>6时,y>3。
评注:(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大于往右看,小于往左看。
【试解相关题】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9米,然后自己才开始跑。
已知弟弟每秒跑3米,哥哥每秒跑4米,列出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2)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思路点拨:此题两问均牵扯到不等式问题,但需先列函数关系式。
解:设当时间为x秒时,跑过的路为y米,则y哥哥=4x,y弟弟=3x+9如图所示,由图象知9秒前弟弟跑在哥哥前面;9秒后,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评注:通过以上两例,体会:刻画运动变化的规律需要用函数模型;刻画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某一瞬间需要用方程模型。
专题07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知识梳理)
![专题07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d4c20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0.png)
专题07 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知识梳理) 要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例如,2503x >是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要点:(1)一元一次不等式满足的条件:①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单项式或多项式);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同点:二者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左边”和“右边”都是整式.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由不等号“<”、“≤”、“≥”或“>”连接,不等号有方向;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由等号“=”连接,等号没有方向.要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其根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a x <(或a x >)的形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化为ax b >(或ax b <)的形式(其中0a ≠);(5)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不等式的解集.要点:(1)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每个步骤并不一定都要用到,可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2)解不等式应注意:①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②移项时不要忘记变号;③去括号时,若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变号;④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要点三、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 b +>0或ax b +<0或ax b +≥0或ax b +≤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y ax b =+的值大于0(或小于0或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点:求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ax b +>0(a ≠0)的解集,从“数”的角度看,就是x 为何值时,函数y ax b =+的值大于0?从“形”的角度看,确定直线y ax b =+在x 轴(即直线y =0)上方部分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范围.要点四、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已经学过,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解得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就是我们把不等式中的不等号变为等号时对应方程的解.要点五、如何确定两个不等式的大小关系ax b cx d +>+(a ≠c ,且0ac ≠)的解集⇔y ax b =+的函数值大于y cx d =+的函数值时的自变量x 取值范围⇔直线y ax b =+在直线y cx d =+的上方对应的点的横坐标范围.。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讲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78885e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0.png)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解法等多个方面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简单来说,就是只有一个未知量的一次不等式。
比如:ax + b > c,其中a、b、c是已知实数,x是未知实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常常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数量关系、利润计算等。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1. 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ax + b > c,如果a > 0,则当x > (c-b)/a时,不等式成立;如果a < 0,则当x < (c-b)/a时,不等式成立。
2. 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ax + b < c,如果a > 0,则当x < (c-b)/a时,不等式成立;如果a < 0,则当x > (c-b)/a时,不等式成立。
上述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
二、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只有一个,且函数的表达式是一个一次多项式。
一次函数通常表示成f(x) = kx + b的形式,其中k 和b为常数。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经常被用到,比如直线运动、物品价格变化等,因为它的表达式简单,易于计算,而且有明确的几何意义。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2. 当k > 0时,函数图像单调递增;当k < 0时,函数图像单调递减。
3. 如果k = 0,则函数是一个常函数,图像为一条水平直线;如果b = 0,则函数是一个零函数,图像过原点。
4. 一次函数的x轴截距为-b/k,y轴截距为b。
上述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同时也为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了帮助。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ax + b > c,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决:1. 将不等式移项得到ax > c-b。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https://img.taocdn.com/s3/m/d4bd9060f01dc281e53af093.png)
11.3.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库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是:当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2.解关于x的不等式kx+b>mx+n可以转化为:(1)当自变量x取何值时,直线y=(k-m)x+b-n上的点在x轴的上方.或(2)求当x取何值时,直线y=kx+b上的点在直线y=mx+n上相应的点的上方.(不等号为“<”时是同样的道理)魔法师例:用画图象的方法解不等式2x+1>3x+4分析:(1)可将不等式化为-x-3>0,作出直线y=-x-3,然后观察:自变量x取何值时,图象上的点在x轴上方?或(2)画出直线y=2x+1与y=3x+4,然后观察:对于哪些x的值,直线y=2x+1上的点在直线y=3x+4上相应的点的上方?解:方法(1)原不等式为:-x-3>0,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3•的图象(图1).从图象可以看出,当x<-3时这条直线上的点在x轴上方,即这时y=-x-3>0,因此不等式的解集是x<-3.方法(2)把原不等式的两边看着是两个一次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直线y=2x+1与y=3x+4(图2),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它们的交点的横坐标是x=-3,因此当x<-3时,对于同一个x的值,直线y=2x+1上的点在直线y=3x+4•上相应点的上方,此时有2x+1>3x+4,因此不等式的解集是x<-3.(1) (2)演兵场☆我能选1.直线y=x-1上的点在x轴上方时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是()A.x>1 B.x≥1 C.x<1 D.x≤12.已知直线y=2x+k与x轴的交点为(-2,0),则关于x的不等式2x+k<0•的解集是() A.x>-2 B.x≥-2 C.x<-2 D.x≤-2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1>0(a≠0)的解集是x<1,则直线y=ax+1与x轴的交点是() A.(0,1) B.(-1,0) C.(0,-1) D.(1,0)☆我能填4.当自变量x的值满足____________时,直线y=-x+2上的点在x轴下方.5.已知直线y=x-2与y=-x+2相交于点(2,0),则不等式x-2≥-x+2•的解集是________.6.直线y=-3x-3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则不等式-3x+9>12•的解集是________.7.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kx-2>0(k≠0)的解集是x>-3,则直线y=-kx+2与x•轴的交点是__________.8.已知不等式-x+5>3x-3的解集是x<2,则直线y=-x+5与y=3x-3•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我能答9.某单位需要用车,•准备和一个体车主或一国有出租公司其中的一家签订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km,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租费是y元,付给出租车公司的月租费是y元,y,y分别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是如图11-3-4所示的两条直线,•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每月行驶的路程在什么范围内时,租国有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合算?(2)每月行驶的路程等于多少时,租两家车的费用相同?(3)如果这个单位估计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300km,•那么这个单位租哪家的车合算?10.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1=-x+1与y2=2x-2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直线y1=-x+1与y2=2x-2的交点P的坐标.(2)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y1>y2;y1<y2探究园12.已知函数y1=kx-2和y2=-3x+b相交于点A(2,-1)(1)求k、b的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2)利用图象求出:当x取何值时有:①y1<y2;②y1≥y2(3)利用图象求出:当x取何值时有:①y1<0且y2<0;②y1>0且y2<0答案:1.A 2.C 3.D 4.x>2 5.x≥2 6.(-1,0);x<-17.(-3,0) 8.(2,3)9.①当0<x<1500时,租国有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合算;②1500km;③租个体车主的车合算10.①P(1,0);②当x<1时y1>y2,当x>1时y1<y211.(1)k=、b=5,∴y=x-2、y=-3x+5 图象略;(2)从图象可以看出:①当x<2时y1<y2;②当x≥2时y1≥y2;(3)∵直线y1=12x-2与x轴的交点为B(4,0),直线y2=-3x+5与x轴的交点为C(53,0),∴从图象上可以看出:①当x<4时y1<0,当x>53时y2<0,所以当53<x<4时,y1<0且y2<0.②当x>4时,y1>0;当x>53时y2<0,∴当x>4时y1>0且y2<0.。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82a6205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4.png)
知识回顾:1、定义: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解不等式:把不等式变为x>。
或x<a的形式。
一、知识要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HO)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
当b=0时,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kH0)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y=d+b,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一次函数一般形式y=kx+b(k不为零)①k不为零②x指数为1③b取任意实数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经过(0,b)和(-纟,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k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尸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1)解析式:(k、b是常数,kHO)(2)必过点:和(3)走向:k>0,b=0,图象经过第象限;k<0,b二0,图象经过象限O直线经过第象限O直线经过第象限Z?>0\b<0<O C>直线经过第象限P<0<=>直线经过第象限\b>Q[b<0(4)增减性:k>0,y随x的增而;k<0,y随x增大而(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轴.(6)图像的平移: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将函数y=kx+b图像向上平移3个单位变为,然后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变为;将函数y=kx+b图像向下平移3个单位变为然后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变为2、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画法.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选取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即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34、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设、列、解、答)(1)设: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式;(2)列: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关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3)解: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4)答: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二、典型例题:1、若点(inji)在函数y=2x+l的图象上,则2m-n的值2、己知正比例函数y=kx伙工0),点⑵-3)在函数上,则y随x的增大而3、如果一次函数空+3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4、地面气温是20°C,如果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6°C,则气温t(°C)与高度h(m)的函数关系式是o5、己知一次函数尸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b的符号是()(A)k>0,b>0(B)k>0,b<0(C)k<0,b>0(D)k<0,b<06、已知一次函数尸kx+b的图象经过点(-1,-5),且与正比例函数尸**的图象相交于点(2,a),(1)求a的值,(2)k,b的值,(3)这两个函数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06b6a9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4.png)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而它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一次函数指的是形如y=kx+b的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k 和b为常数。
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具有以下性质:1. 斜率k表示线性关系的比例系数,k越大,直线越陡峭;k为正数时,直线右上方倾斜;k为负数时,直线左下方倾斜。
2. 截距b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当x=0时,y=b。
当k=0时,直线平行于x轴,即为一条水平直线。
3. 一次函数图像在直线上每个点的斜率都相等,斜率就是函数的导数。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与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形如ax+b>0或ax+b<0的不等式,其中x为变量,a和b为常数。
它的解集是一个区间。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下:1. 如果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正数,则不等式不变。
2. 如果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上一个正数,则不等式不变。
3. 如果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上一个负数,则不等式的不等号方向改变。
三、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一次不等式求解其解集合并确定一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 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对一次函数的图像进行平移、伸缩和翻折等操作,从而得到不同的函数图像。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与一次函数的斜率有关,当一次不等式为ax+b>0时,解集表示函数图像位于y轴上方的区间,此时函数的斜率为正数a;当一次不等式为ax+b<0时,解集表示函数图像位于y轴下方的区间,此时函数的斜率为负数a。
综上所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掌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函数与不等式的概念,还能够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次函数和方程关系解不等式的方法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和方程关系解不等式的方法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https://img.taocdn.com/s3/m/64f84a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e.png)
一次函数和方程关系:
一次函数
一元一次方程
形式
y=kx+b
ax+b=0
内容
表示的是一对(x,y)之间的关系,
它有无数对解
表示的是未知数x的值,
最多只有1个值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关系:
(1)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a≠0)是一次函数y=ax+b(a≠0)的函数值>0的情形;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a≠0)是一次函数y=ax+b(a≠0)的函数值<0的情形。
(2)直线y=ax+b上使函数值y>0(x轴上方的图像)的x的取值范围是ax+b>0的解集;使函数值y<0(x轴下方的图像)的x的取值范围是ax+b<0的解集。
相互关系
一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根
例如:
y=4x+8与x轴的交点是(2,0),
则一元一次方程4x+8=0的根是x=2。
函数和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方法: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从函数图像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对应一次函数y=kx+b,它与x轴交点为(b/k,0)。
当k>0时,不等式kx+b>0的解为:x> b/k,不等式kx+b<0的解为:x< b/k;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讲解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086a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6.png)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讲解1.什么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也称为一次多项式函数或线性函数,是指形如$y=a x+b$的函数,其中$a$和$b$是常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具有特定的斜率和截距。
一次函数的基本形式为$y=ax+b$,其中$a$表示斜率,决定了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b$表示截距,决定了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
2.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等式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用和**方程统一变形原则**,将方程逐步化简,最终得到变量的解。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1.对方程中的项进行整理和合并,使得方程成为$a x+b=0$的形式;2.根据方程统一变形原则,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至方程的右侧,得到$a x=-b$;3.利用解方程的等式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fr ac{1}{a}$,得到$x=\f ra c{-b}{a}$;4.化简得到最终解,即$x$的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求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等式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不等式。
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同样可以运用和**不等式统一变形原则**。
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如下:1.对不等式中的项进行整理和合并,使得不等式成为$a x+b<c$或$a x+b>c$的形式;2.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常数项移至不等式的右侧;3.根据不等式统一变形原则,将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正数或除以负数,注意在乘或除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反号问题;4.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到不等式的最终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不等式符号的翻转时,需要根据乘或除的正负进行对应,以确保不等式符号的方向正确。
4.总结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2ad65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c.png)
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1. 引言:数的世界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听起来好像有点复杂,但别担心,我们就像开车一样,慢慢来,绝对不会把你晃得头晕眼花的。
你知道吗?一次函数就像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条直线,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些小曲折,但最终还是能让我们到达目的地。
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它就像是那些让你觉得不爽的交通信号灯,时不时地给你加点挑战,让你的旅程更加丰富多彩。
2. 一次函数:直线的魅力2.1 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首先,一次函数的标准形式就是 y = mx + b,其中 m 代表斜率,b 是 y 轴上的截距。
简而言之,m 决定了这条线的倾斜程度,也就是我们爬坡的速度,b 则是你出发时的起点。
想象一下,当你在一个美丽的山坡上滑下来,斜率高的地方就像是高速公路,让你飞快下滑,而斜率低的地方则是慢悠悠的小道。
2.2 一次函数的图像图像上,这条线可真是个好玩意儿!它直来直去,不像我们的人生那么曲折,但这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
只要你知道 m 和 b 的值,画出来就像涂鸦一样简单。
不过,有时候这条线会和我们的梦想交叉,比如,当你想买一辆新车时,可能就会面临“我有多少预算”的问题。
这时候,直线的方程就能帮你直观地看到不同价格和不同车款之间的关系。
3. 一元一次不等式:限制与可能3.1 不等式的定义接下来,我们聊聊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 ax + b < c 或者 ax + b > c。
它和一次函数有些相似,但多了一个“限制”的概念。
就好比你在商场逛街时,看到一件心仪的衣服,价格标签上写着“打折,低于 200 元”。
这时候,你就得算算自己的荷包到底能不能撑得起。
3.2 不等式的图像把一元一次不等式画出来,虽然也能画出直线,但这里就得分个清楚啦!不等式不只是告诉你某个值,还能让你看到可能的范围。
比如,你可以在直线的左侧和右侧各画个箭头,表示那些满足条件的 x 值。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关系PPT课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关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17bb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c.png)
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求得的函数 解析式可以用来描述函数的图 像。
函数图像与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关系
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即当y=0时,对应的x值就是方程的解。 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个数相同,可能有1个或多个解。
通过观察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直观地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情况。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 等式关系ppt课件
• 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 实例分析
01
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次函数的定义
01
一次函数:一般形式为y=kx+b (k≠0),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 变量,k为斜率,b为截距。
详细描述
选取几个典型的一次函数,如 y=x、y=2x+1等,通过代入法或 消元法将其转化为对应的一元一 次方程,并解释转化过程和原理 。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例分析
总结词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 次不等式的关系
详细描述
选取几个典型的一次函数,如y=x、 y=2x+1等,通过移项或不等式性质 将其转化为对应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并解释转化过程和原理。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总结词
解一元一次方程通常采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方法。
详细描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 为1。例如,对于方程 3x - 5 = 2,可以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 x =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总结词
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02
斜率k决定了函数的增减性,k>0 时,函数单调递增;k<0时,函 数单调递减。
例题解析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例题解析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8b7ab6a2f242336c1fb95e21.png)
例1 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解不等式 5x+4< 2x+10 .
解法1:原不等式 化为3x-6 <0,画 出直线y=3x-6 .
y y = 3x -6
。
O2
x
-6 y < 0
观察图象:当x<2时这时直线上的点 在x轴的下方,即这时y=3x-6<0,所 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x < 2 .
解法2:画出直线y=5x+4与
y 直线y=2x+10 .
观察:它们的交点的
12
横坐标为2,当x<2时,
y=2x+10 y = 5x +4 对 于 同 一 个 x , 直 线
y=5x+4 上 的 点 在 与 直
4
线 y=2x+10 上 相 应 点
的 下 方 , 这 时 5x+4<
O2
x 2x+10,所以不等式的
解集为x < 2 .
例2 已知一次函数 y1 2x 1和y2 x 2 ,试 用两种方法比较一坐标系中作出
一次函数
y
y1
2 x
1和
y2 x 2的图象.
y1 2x 1
观察可知,当x = 1时,
1 12 -2
y2 x 2 y1与y2的函数图象相交 于 ( 1 , -1 ) , 即 y1 =
x y2 ;当x > 1时, y1 < y2; 当x < 1时, y1 > y2 .
O
解法2(代数法), 当- 2x+1 = x –2 ,即x = 1时, y1 = y2;
当- 2x+1 < x –2 ,即x >1时, y1 < y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讲解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be8e17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a.png)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讲解一次函数是指变量的最高次数为1的函数,表达式一般为f(x) = ax + b,其中a和b为常数,且a不等于0。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函数与一个不等式关系。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二元关系,它们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一次函数的性质与特点:1.常数项b表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在函数图像上表示函数曲线与y轴的交点。
2.系数a表示函数的斜率,代表了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
当a>0时,函数是增函数;当a<0时,函数是减函数。
3.函数曲线是一条直线,通过两个点即可确定一条直线。
因此,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与特点:1.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只有一个,并且只有一次。
2.不等式关系可能是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形式,根据实际问题选择不同的不等号。
3.解不等式的方法与解方程类似,但需要注意不等号的取等情况。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讲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例子:家庭的月度水费与用水量x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表示,已知该家庭用水量每增加10立方米,水费增加12元。
如果一个月的水费超过100元,那么最少要用多少立方米的水?解析:设该家庭每个月用水量为x立方米,月度水费为f(x)元。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f(x)=12/10x+b其中,12/10x表示每增加10立方米,水费增加12元,b表示常数项。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条件,水费超过100元,即f(x)>100。
将f(x)代入不等式中,得到不等式:12/10x+b>100解不等式的步骤如下:1.将不等式转化为等式,得到12/10x+b=100。
2.消去分数,得到12x+10b=1000。
3.根据题意,b为常数项,所以可将10b看作常数C,得到12x+C=1000。
4.求解x,得到x=(1000-C)/12、由于x代表用水量,所以要求最少用水量,即x的值应该尽量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https://img.taocdn.com/s3/m/002096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0.png)
本次演讲将探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性质以 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一次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一次多项式的函数,如y = ax + b。它具有线性关系和常比例性质,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函 数之一。 一次函数图像通常表现为一条直线,斜率代表变化率,截距表示函数与y轴的交点。
通过解不等式,我们可以找到满足不等式关系的未知数的值,来描述实际问 题中的范围和限制。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比较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都是一次项的代数表达式,但方程是等式,而不等式则是具有不等关系。 方程的解表示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值,而不等式的解表示使不等式关系满足的未知数值集合。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 联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密切的关联。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可以获得方 程的斜率和截距,进而求解方程。
反过来,给定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绘制出对应的一次函数图像,并分析函数 在不同区间的特点。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关联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也存在关联。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可以判断不 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不同区间的解集。
类似地,给定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绘制出对应的一次函数图像,并找到使 不等式关系成立的区间。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使用一次函数模型可以预测商品的销售量,解决线性规划问题,而一 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用来计算、规划和优化各类实际场景,如 成本估计、收益预测和资源分配。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如2x + 3 = 7。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包括图解法、等式性质法和 系数分离法。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
(1) x取何值时,2x-5=0? 1
(2) x取哪些值时, 2x-5>0?
-1 0 -1
(3) x取哪些值时, 2x-5<0? -2
(4) x取哪些值时, 2x-5>3? -3 -4
-5
y=2x-5 123456 x
函数、(方程) 不等式的关系
由上述讨论易知:
“关于一次函数的值的问题” 可变换成 “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 ;
y/m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y 弟y
哥
y
哥
y
弟
❖(1)何时哥哥追上弟弟? ❖(2)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3)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4)谁先跑过20m?谁先跑过100m? ❖ (5 ) 你是怎样求解的?与同伴交流。
-2 0 2 4 6 8 10
x /s
练一练
1.已知y1=-x+3,y2=3x-4,当x取何值时,y1>y2, 你是怎样做的?与同伴交流。
2.小明和小新同时去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都是2km,他们走路的速度为6km/h,跑步的 速度为10km/h.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设计一个 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的问题,并给出 解决方案。
11/15/2020
小结与作业: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习题2.6 2,3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
学习目标:
1. 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 系。 2. 能够用图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 理解两种方法的关系,会选择适当的方法 解一元一次不
作出函数y=2x-5的图象, 3
反过来, “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
可变换成 “关于一次函数的值的问题”
。 因此,
我们既可以运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 ,
也可以运用解不等式帮助研究函数问题 , 二者相互渗透 ,互相作用。
• 如果y=-2x-5, 那么当x取何 值时,y>0?
4 y=-2x-5 3
2 1
-3 -2 -1 0
解:由图可知, 当x<-2.5时,y>0
x 123 4
想一想,答一答
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9m,然后自己才开 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3m,哥哥每秒跑4m。列 出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 列问题:
(1)何时哥哥追上弟弟? (2)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3)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4)谁先跑过20m?谁先跑过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