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迁徙”与“旅行”的比较 迁徙 相同点 旅行
空间移动 (迁徙是旅行“预演”)
不同点
自然行为
自由行为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一)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商品 、商业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和牧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从家庭生产劳动中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剩 余劳动产品增多,甚至出现了为了交换的剩余产品,标志 着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因而,商业到 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 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
综上所述: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件是人 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以及社会、 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和进步。此外,旅游也 是超出生存需要而具有享受性的一种新的生 活方式和社会活动方式。
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及定义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现在 我就来检测检测大家的学习效果。 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 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那旅游产生 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
(二)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经历第三次人类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业、 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 的大发展,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外出进行 商品交换和长途贩运活动的商人。于是,具有明确 功利目的的经商旅行活动应运而生。
(三)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虽然经商旅行带有明确的功利性,但商人在 经商的过程中也饱览了各地的山水风光,同时为扩 展产销渠道也结识了各个社会阶层的朋友,建立了 和谐的社交网络,经商得以顺利,使其得到了精神 和心理上的愉快感受。这正反映了经商旅行已具有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气息和某种内涵。
四、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 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 成熟
享乐旅行的出现,说明人类文化意识的发展,特 别是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人类开 始为了享受生活,放松身心进行旅行。同时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经济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部分人们不用担 心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开始产生外出旅 游的享乐念头,最终促成旅游活动。
思考题:
旅游是非功利性的,为何 又有“商务旅游”、“会议旅游” 等称呼?其根据的标准是什么?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旅行导源于早期人类的 活动,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是 行 为,后者是 行 为。 2、旅游在功利性旅行发展 中 ,又与功利性的旅行 才具有独立的概念。它是人类超 出 具有 的一种生活 方式或社会活动形式。
三、“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 的诞生。
享乐旅行(请同学们勾画下来):是指出自消遣娱乐 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实 质上,是具有现代旅游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虽然旅游孕 育于功利性的旅行之中,但必须脱胎于功利性的旅行之外 ,旅游才成其为旅游。(从这个意义上讲,旅行和旅游是 母与子的关系。)因此“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 诞生。
练习题:
一、填空题 3、旅游定义中具有异地 性、 、 、 、 以及 活动的综合性等内涵的规定性。
练习题:
一、填空题 旅行导源于早期人类的迁徙 活动,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是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 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后 者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 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 行为”。
下列行为属于旅游or旅行or游览? 1、李先生生活在A城市,因工作需 要调到到B城市的总公司工作半年。 2、老王一家是自贡人,春节初二 晚,一家人去看了自贡灯会。 3、我们学校的在校学生利用周末 假期去恐龙博物馆参观。
旅游的内在传统和本质联 系——通过旅游来愉悦身心的 感受和体验。
3、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 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 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 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复
习
1、近代旅游业的第一人是谁?
2、为什么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规 模之大、影响面之广,与石油、汽车 工业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3、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介分别指 什么?
同学们,你们在旅游的过程中, 是否思考过“旅游是怎样产生 的”“旅游有什么含义”这些问题 呢?
南朝以后
西方价值观VS中国价值观:
1、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是 “人生而自由,具有追求自身幸福 的天赋权利”的个体伦理。 2、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注重社 会伦理和个人责任。(由于交通不 便和物质匮乏,远途旅行艰险,古 人在他乡旅游时会产生思乡的情绪 ,如《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一诗,正体现了古代旅游概念的深 层隐含着注重社会伦理道德的价值 传统和重视血缘亲情的中国人文特 征。另外,司马迁为撰写《史记》 而壮游天下。)
第一节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世界各地社会发展有快有慢,旅游 的产生有先有后,但就旅游活动来说, 都经历了一个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 趋成熟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 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游导源于“采猎人”的迁徙 活动
我们的祖先最初生活在原始社会,过着 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集体生活,从大自然中 直接获取食物,因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为 直接。当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被采猎完或遇 到自然灾害,又或气候的变化,祖先们就会 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这就形成了一种流 动性的生存方式。和今天动物的迁移活动有 些类似。 尽管上述的迁徙活动并不符合现代的旅 行概念,但客观上两者之间又存在共同的特 征。
工业革命开始
古代
我国
我国古代将“旅”、“游”两字独立使用。 “旅”是 指“旅行”或“旅客”。“失其本居而寄他方”可认 为是我国最早关于“旅行”的定义。“游”作行走解, 最早主要与帝王出宫巡视农业生产情况有关。随时间 的推移,出游与享乐相联系。即游就是指游览。
梁沈约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中首次出现了“旅、 游”的连用,标志着人类游览空间的拓展,同时表明古人开 始形成对旅行、游览、旅游三者的不同概念。
“旅游”一词由来已久,对于旅游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发展与变化
旅游的定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源于古代,所以我们就从古时东西 方对于“旅游”一词的认识说起。
时间 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发展与变化
工业革命前
西方
旅游=“Travel”,它是“Travail”转化而来,其词源具有“阵 痛、艰苦、困难、危险”的含义,反映了受当时交通等条件 的局限,旅游给人以恐惧的心理。 旅游常使用“ Tourism ”,意为“离家远行,参观游览一些地 方又回到原地”。
二、旅游的定义
1、“艾斯特”定义(1942年汉泽克 尔和克拉普夫两位学者提出的,70年代 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 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 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 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旅游的定义
2、启示:
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 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 动形式。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 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 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 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 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联系: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 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游览也不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