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电子课件-《旅游概论(第二版)》- A32-2868 旅游概论第一章
2.旅游活动的特点
(1)审美性 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 (2)异地性 旅游就是空间位置的移动。
I TO TRAVEL
(3)短暂性 旅游是人类的一项暂时性活动。 (4)综合性 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5)非就业性 旅游的目的不是为了在目的地定居和就业。
交通工具的发明为古代旅行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是旅游活动出现的前提。
4.交通设施的建设便利了旅游
完善的交通设施,发达的水陆交通为旅行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出现以欣赏各种景观为主的娱乐休闲旅游活动
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之后,一部分特权阶级中开始了以寻找乐趣 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I TO TRAVEL
目
录
第一节 旅游概述
第二节 旅游的发展历程
学习目标
1. 掌握旅游的定义 2. 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 3. 熟悉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 4. 了解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
一、旅游的内涵
1.“旅游”一词的来源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南朝沈约的《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 春媚游人。”
在我国,通常把“旅游”理解成“旅行”和“游览”。 现代“旅游”的含义,是从英文“Tourism”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离家远行, 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
I TO TRAVEL
2.根据旅游活动内容划分
(1)观光型旅游 观光型旅游以游览观光为主要目的。 (2)保健型旅游 (3)公务型旅游 (4)宗教型旅游 (5)购物型旅游 (6)休闲型旅游 (7)求知型旅游 (8)猎奇型旅游
I TO TRAVEL
3.其他旅游类型的划分
(1)根据旅游目的划分 根据旅游目的来划分,旅游可分为消遣旅游、事务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 (2)根据组织形式划分 根据组织形式划分,旅游可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 (3)根据旅行方式划分 有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游船旅游、骑车旅游、徒步旅游等。
旅游概论
绪论第一节旅游与旅游业一、旅游的产生一)关于旅游活动1、近代以前,旅游活动是上层社会的享乐活动。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只有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富贾巨商、文人学士等少数权贵和事人才有条件享受旅游天地也受到很大局限。
2、近代开始,旅游活动才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不仅上层社会热衷于旅游活动,普通的百姓也逐渐加入旅游行列。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进入"大众旅游(mass tourism)时代。
旅游活动风靡全球。
4、20世纪90年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异于传统的大众旅游的新模式-"新时代旅游"迅速崛起。
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一)关于旅游活动1、近代以前,旅游活动是上层社会的享乐活动。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只有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富贾巨商、文人学士等少数权贵和事人才有条件享受旅游天地也受到很大局限。
2、近代开始,旅游活动才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不仅上层社会热衷于旅游活动,普通的百姓也逐渐加入旅游行列。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进入"大众旅游(mass tourism)时代。
旅游活动风靡全球。
4、20世纪90年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异于传统的大众旅游的新模式-"新时代旅游"迅速崛起。
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使旅游活动有了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作后盾。
特别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财富增加,带薪假期普遍推广、交通业大大编到旅游和信息传递的时间,使选距离的旅游成为可能。
人们生活观念不再停留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基础上,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享受。
二、旅游业的产生1、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570人参加一次禁酒大会。
被认为是近代旅游业开端的标志。
2、现代旅游业兴起的原因①人口的迅速增加②经济的快速发展③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率提高,闲暇时间增加④交通便捷3、旅游发展趋势(1)世界旅游发展趋势①国际旅游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适②旅游活动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和文化化③国际旅游者的流向继续向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转移(2)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①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③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①开创国际化发展模式②假日旅游向常态化发展4、现在,旅游业已同石油,汽车工业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含答案)——绪论与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含答案)——绪论与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绪论》与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一、名词解释1(享乐旅行:2. 旅游:二、填空题1.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其中包括对旅游实践经验的、认识的、理性的。
2. 到近代,由于的扩大和的发展,导致旅游业的产生,这正标志着社会对旅游供给专门化的形成。
3. 大众性的旅游活动必须有强大的做后盾。
4. 旅游学是一门以为整体,研究人类旅游的、、、和运行手段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基础理论学科。
5.旅游概论是以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旅行游览活动过程中及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6. 在旅游活动领域中,基本的矛盾是旅游的主体——,与旅游的客体——这两个基本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
7. 旅游活动是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的一种特有形式,而和就是旅游活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并构成旅游活动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由此决定着它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不同结构、形态、性质和特征。
8. 人类旅游活动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变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即与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变化,从而推动旅游活动的发展。
9. 与之间的矛盾,无疑是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因此,与是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10. 旅游活动经历了一个从、、而日趋成熟的过程。
11. 旅游是从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12. 旅行导源于 ;旅游在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13. 开创了旅行的先河,经商旅行孕育着的因子。
14. “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15. 旅游的产生源于的发展、的提高和的成熟。
16. 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件是的发展、的提高,以及的发展和进步。
17.从现有资料看,我国古代把“旅”和“游”连用成“旅游”一词者,最早见于南朝梁1沈约的《》一词中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18(在旅游的定义表述中,的旅行和游览表明了旅游与游览的区别;为表明了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19(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功能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旅游概论第一章一二节旅游的定义产生和内容
——刘天英
旅游的产生
旅行源于迁徙 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 离 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 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 件的成熟
旅游是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的 1、旅游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商业的产 生,并促使有自觉目的一时的旅行活动的 萌芽。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 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实质上就 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本质特征的古代旅 游活动。
游览、旅行与旅游的定义区别联系
旅行:是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 个地方的行进过程。目的广泛,包括为就 业、商贸、求学、迁居(移民),或者其他 具有明确功利目的所必要的旅程,也包括 到异地进行游览参观活动的行程。 旅游: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为了 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 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 系和现象的总和。 练习题
感谢您的关注
咱们下次见
非定居 在旅游的定义表述中 ____性的旅 行和游览表明了旅游与游览的区 精神 别;为寻求 ____上的愉快感受表 明了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 动与静 步移景异 有 ________功能和 ______相结 合的活动形式。
返回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 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旅游是人类进化和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的 基础条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
需求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 文化等的发展。 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 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和 经济条件成熟的结果。
人类具有自觉目的一是的旅行萌 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1-旅游概述-《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及特征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
一、旅游活动的构成
1. 三要素论: 旅游主体—旅游者(主体地位)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客体、对象的地位) 旅游媒体—旅游业(媒介、桥梁和纽带) 2. 六要素论: 吃、住、行、游、购、娱六类活动
这种责任约束松弛所表现的道德感弱化, 通常是暂 时的, 发生在旅游者熟悉的环境之外的地方, 一旦 旅游者回归到他熟悉的环境, 原来那些约束他的道 德规范, 重新又开始发挥作用。
旅游行为特征—文化干涉
旅游者以异乡人的身份前往旅游目的地, 他所表现出的不 同文化气息会与当地文化形成反差, 一般认为, 在旅游发 展的不同生命周期, 旅游者对这种文化反差会采取不同的 态度, 从顺应到漠视在到干涉。
① 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 ② 指出了旅游的两个最突出的外部特征—
—异地性和暂时性 ③ 强调了旅游目的的非经济性(非就业性)
2.WTO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商务、休闲和其它目的, 离开他 们惯常的环境, 到某些地方去并在那些地方停留的 活动, 其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所从事的活动从访 问地获取报酬, 并且暂时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年。。
(不是旅游活动。因为旅游活动表现为以娱乐、 享受, 消遣、休闲为主要目的, 去外地上大学、 去异地工作都不属于旅游活动的范畴。)
中职旅游概论第三版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课件
? 一、旅行导源于“采猎人”的迁徙活动
?
人们以松散的团伙组织,依靠采集、渔获、狩猎等集体劳动并共同
分享劳动产品。然而,采猎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最直接,人类只能
不停地迁徙,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
正是这种迁徙活动,才极大地拓展了原始人的视野,为人类意识的
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活的源泉。
早 期 人 类 迁 徙 示 意 图
第
一
节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
旅
游
的 产
需求的提高和经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的成熟
生
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
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文化
等的发展和进步。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
实现的文化意识和经济条件成熟的结果。所以,旅游是超出生存
二、旅游的定义 两个比较受到认同的概念
? 艾斯特(AIEST)定义
诞生: 由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于 1942年在其合著的 《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提出 ,70年代被“旅游专家国际联合会” 所采用,故又称为艾斯特( AIEST)定义。
?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诞生: 世界旅游组织于 1991年6月25日在加拿大召开了“旅游 统计国际大会”,重新界定了旅游的概念
晓东的即席发言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你能为他们家的旅行愿望提 出那些建议?
讨论: 1、即使假期足够长,晓东的“感恩行动”计划 能够一次圆满完成吗?
2、人们一般首先喜欢选择去那一类地方旅游? 为什么? 3、设计旅游路线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根据上述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 省钱?
第一节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P3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旅行外出的愿望。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目的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效用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旅游概论题型训练——简答题、论述题答案汇总.doc
2006届旅游管理单招班单招考试《旅游概论》题型训练-——简答题、论述题答案汇总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科学概念1."迁徙”与"旅行”的异同点是什么?a)相同的外部特征:空间转移;b)“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c)“旅行”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的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2.为什么不直接称为旅游而称为“享乐旅行” ?a)可以体现从迁徙到旅行至旅游发展演变过程的逻辑联系;b)早期人类的享乐旅行活动往往和某些具体功利性目的结合;c)因为在“旅行”这个称谓出现以前享乐旅行就已经存在。
3.旅游产生的基础条件有哪些?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4.西方最具权威性的“旅游"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a)瑞士的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在他们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所下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活动。
b)优点:指出旅游的某些基本特征,如综合性、异地性、业余性、暂时性。
c)缺点:把“昼游夜归”(即不在外过夜)和商务旅游排除在外,而且难于把一般的出差旅行和具有消遣性的游览观光加以区别。
5.旅游与旅行、游览有什么联系与区别?a)旅行是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
它的目的广泛,包括为就业或商贸活动、求学、迁居,或其他具有明确功利目的所必要的旅程。
当然,也包括为了到异地进行游览参观活动所作的旅行。
b)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旅游”是以旅行方式到异地(离开常住地)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因而必然的要与自然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c)游览既可以在常住地也可以在异地进行。
d)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游览也仅是游览而不是旅游。
旅游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二、旅游的定义
1、“艾斯特”定义(1942年汉泽克 尔和克拉普夫两位学者提出的,70年代 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 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 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 活动。
二、旅游的定义
2、启示:
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 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 动形式。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 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 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 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 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联系: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 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游览也不是旅游。
四、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 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 成熟
享乐旅行的出现,说明人类文化意识的发展,特 别是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人类开 始为了享受生活,放松身心进行旅行。同时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经济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部分人们不用担 心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开始产生外出旅 游的享乐念头,最终促成旅游活动。
第一节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世界各地社会发展有快有慢,旅游 的产生有先有后,但就旅游活动来说, 都经历了一个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 趋成熟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 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游导源于“采猎人”的迁徙 活动
我们的祖先最初生活在原始社会,过着 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集体生活,从大自然中 直接获取食物,因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为 直接。当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被采猎完或遇 到自然灾害,又或气候的变化,祖先们就会 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这就形成了一种流 动性的生存方式。和今天动物的迁移活动有 些类似。 尽管上述的迁徙活动并不符合现代的旅 行概念,但客观上两者之间又存在共同的特 征。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农——定居 牧——游动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有多余 农 的产品进行交换、互补有无。 这种交换多数属于“自产自 牧 销”性质,兼之受到交通条 手工 件的影响,只能局限在较小 的地域范围内进行。
(二)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不断发展,商品的 品种和数量迅速增加、道路的修建和交通工具 的发明、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交换手段更 新——出现了从事商品交换、贩卖的专职人员。
是人——自然的关系
(二)中国古代的理解 1、帝王将相的游: 1)巡狩、游豫、游夕(体察农情) 2)游览玩乐、玩物适情(非功利性的、游手 好闲) 2、文人学士的游:游宦、游学、游方、云游等 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中国古代对旅游的看法,由于交通不便、物 质生活水平低、远途旅行是一件艰险的事情,因 此,对外出长途旅游必然会增添背井离乡的悲愁 之感,家中亲人也是牵肠挂肚。表现了中国人注 重社会伦理道德的价值传统和重视血缘亲情的中 国人文特征。
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
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 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 “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似乎正回首而望, 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 “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
2:“马踏飞燕”的 含义:
(1)天马行空,象征前程似锦的旅游业。 (2)马是古代旅游的重要工具。象征旅游者 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 (3)马超龙雀青铜器制品,象征着中国悠久 的历史,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
二、请结合自己的观点谈谈旅游与旅行、游览的区别? 三、旅游的定义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旅行早于旅游。
四、旅游产生的条件源于:
1、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
(离开常住地、审美观;城里的人想出城, 城外的人想进城……;精神生活需求的 提高) 2、经济条件的成熟 (原始社会、温饱都没有解决,衣、食、 住、行的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外出旅游的 念头。)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
旅游学科: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属于管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
第一章第一节:旅游的概念“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无视了商务旅游〕世界旅游组织1995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
〔在外地的暂时停留“不超过一年〞;“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例如劳工和移民〞;离开惯环境的旅行〕第二节: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原因:生产力极为落后,几乎没有剩余物。
新石器中期之前,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第五节:近代旅游的开端近代旅游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开展——产业革命第一:产业革命带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从而为旅行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客观条件第二: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产业工人。
从而使有能力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多,参加旅游的社会阶层更加广泛第三: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到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
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
特点:第一:这次活动具有较为广泛的公众性。
而此前的团体旅行或旅游那么都是为自己的专业团体或为本公司的员工组织的。
第二: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和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
这一点可说是现代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表达。
第三:这次活动参加者规模之大在当时是空前的。
第四:这次活动为以后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根底并提供了经历。
1845年.托马斯·库克成立旅行社,首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
从莱斯特出发,最后目的地是利物浦,为期一周.特点:第一:组织这次旅游出于纯商业性的目的。
第二:此前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旅游都是当日往返的一日游,这一次那么是在外过夜数天的长途旅游。
旅游概论整理资料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P3)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旅行外出的愿望。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目的: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于发展1、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①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分离②原始社会末代,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③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X围不断扩大。
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与需求的情况,效用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
因此也产生了履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④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处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并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
2、奴隶制社会旅行活动情况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1)封建社会履行发展状况1、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①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③公务旅行:X骞出使西域、X和下西洋④XX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⑤科学考察旅行:X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⑥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旅游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产生和定义
科学考察旅行——以徐霞客为代表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
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
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文
化等的发展和进步。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
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和经济条件成熟的结果。所以,旅游是超
爱是,Love is…
L’代表Listen(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地倾 听对方的需求并给予帮助。 O’代表Only(唯一):爱就是百分百的纯正,队唯一 的你所做出的唯一的承诺。 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是展现你的尊重,表达 体贴,真诚的鼓励,悦耳的赞美,尊重他的选择。 E’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的对待,宽恕对 方的缺点与错误,维持优点与长处,并帮助他改 正错误。
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同畜牧业和农业分离 (劳动剩余物出现 ,有了物品交换)
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开始形成之时: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有了旅行经商或交换产品的需要)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迁徙
旅行
共同特征 空间移动
迁徙
旅行
自然行为
自由行为
迁徙是旅行的预演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次社会大分工
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分离(不存在有意识的旅行 需要) 使人类从流动性生活走向定居化,标志着人类智慧的进步、理性的提高 和劳动创造的文化意识的发展
旅游概论习题答案
旅游概论习题答案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科学概念一、填空题。
1. 迁徙自然自由2. 孕育脱胎生存需要享受性3. 暂时性业余性休闲消遣娱乐性二、选择题。
1. c2. b三、是非题。
1-4:××√√四、简答题。
1.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
2.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游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移”功能与动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的行进过程。
“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游和游览相结合。
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旅游,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游;而没有以游行为前提的游览也是游览而不是旅游。
只有旅行和游览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旅游。
3. 不论是以商务、会议活动为主,游览消遣为铺,或是相反,只要在整个外出旅行计划内或者说在某一段完整的游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非功利性的游览观赏活动,从理论上说,同样可称为旅游。
但是,为了与纯消遣性旅游相区别,往往在“旅游”前面冠以“商务”或“会议”等字样,以表明旅游的不同类别。
第二章旅游的本质、属性与特征一、填空题1、不自由和被局限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人类旅游需要产生2、自由感解放感满足感3、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消费属性审美性异地性流动性二、选择题。
1、b2、c3、a三、是非题。
1、√ 2、×四、简答题。
1. 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在满足生存条件以外感到缺少什么东西,又期望通过旅游获得这些东西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人类的不自由和种种被局限的客观存在,是人类旅游需要产生的前提(即有不足之感),而追求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是个人旅游需要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即有追求满足之感)。
2. 暂时回避长期的周而复始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模式,从而能在旅游王国里悠闲自得地游山玩水,自由自在地寻找异地生活的乐趣,超越血缘、地缘、种族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界限去广结人缘,以及进行有具体自觉目的的诸如学术考察、科技交流乃至猎奇性等各种活动,不论是物质的、精神的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
《旅游概论》教案
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现代旅游已涉足广阔的空间,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旅游项目也具有多样性,即呈现出不同的旅游形式,而且大量地交叉进行。那么,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难点
对旅游的不同分类标准的不同类型的理解。
关键
掌握旅游的多种类型。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讲授法、比较教学法
学法分析
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课前复习
导入新课
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相关的学习内容
通过案例导入,形象地开展所学课程
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旅游的特点是什么?
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提问: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三、旅游的产生
1、人类意识的发展
2、精神需求的提高
3、经济条件的成熟
课件展示
比较异同
作 业
1、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2、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
1'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六节旅游组织9-10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1、旅游主体具有社会特征
旅游概论
3.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________ 高 级 消费形式,这种形 物 质 和________ 劳 务 消费有机的结合起来。 式是将________
4.所谓高级消费,主要是就___________ 消费水平 和___________ 消费结构 而言。
游发展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同的旅游特征,其主要根源就是在不同时代
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和旅游供给条件的差异。 3.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变化 例: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而如今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以乐于将旅游 作为业余生活的首选。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
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 的
Tourism(旅游)一词最早见于1811年英国出版的《牛津词典》从现有资料
看,把“旅”和“游”连用成一词者,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区别与比较
旅行
游览
旅游
目的
就业、求学、 迁居等
边走边看
精神愉悦
在何处进行
异地
异地或常住地
异地
游览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首先强调,旅游必须以旅行为前提,并在异地进行诸如游览、 参观、消遣娱乐等活动,以区别于在常住地的游览、休闲娱乐 活动。
旅游的本质——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的特殊经历。 “精神上愉快的感受”包含着人生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 特定需要的满足感等多种内涵。
其次,扩大旅游概念的包容性(外延性)。
7、中国旅行社
8、中国国际行社 9、中国青年旅行社
学习目标和内容
由于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 段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消费性、享受性、综合性的社会 活动方式,因此旅游具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 性和消费属性。
《旅游概论》知识重点复习资料——项目一 旅游概述
项目一旅游概述一、旅游的产生1.迁徙与旅行的异同:①相同之处:迁徙和旅行有着共同的外部特征——。
②不同之处: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而适应自然环境的。
旅行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的一种。
2.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人类的逐渐转化为,应运而生,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的活动萌芽。
3.开创旅行的先河。
4.旅行孕育着的种子,其目的在于获得利润,是一种的经济活动。
5.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6.享乐旅行的定义:享乐旅行是指出自和的需要而进行的的旅行活动,是具有现代和本质特征的旅游活动。
7.旅游产生的条件:旅游的产生源于的发展、的提高和的提高。
其中,①享乐旅行或旅游之所以发生,是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尤其是意识的发展和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②在这个历史条件下,起到决定性作用,即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保障下,才会产生外出的念头。
8.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人类具有自觉的旅行萌芽于期,而具有意义的和活动是的产物,即形成于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中,并首先在中出现。
9.世界文明古国包括:、、、。
10.迁徙、旅行和旅游三者的联系:源自于迁徙,旅游是在中孕育又从中出来的。
二、旅游的定义和内容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的感受而进行的性旅行和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和的总和。
该定义的含义:①旅游必须以为前提。
②旅游的本质——寻求的感受的特殊经历。
③包含着人身自由感、和等多种内涵。
④旅游概念具有性(性)。
表现为只要在整个外出计划中或者说在某段完整的旅行时间内,存在着或发生着的活动,就称为旅游。
如旅游、旅游。
2.“旅游”二字的来源①西方:旅游一词的英文原文是,从工业革命开始,普遍使用英文,最早见于1811年英国出版的《》。
②中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朝的《》“,”。
3.在西方的诸多学者和一些国际组织对旅游的定义,最为权威的是定义。
它是由瑞士和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所下定义“旅游是的旅行和居留而引起的一切和的总和”。
《旅游概论》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目录
旅游的基本概念
旅游的历史
现代旅游的种类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旅游的基本概念
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
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并为统计上的鉴别确定了这种在外地的暂时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标准,同时,指出“访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
一、什么是旅游
二、旅游的作用:
1.开阔眼界
2.增长知识
3.释放压力,促进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
4.锻炼身体锤炼意志
5.培养吃苦精神
6.感悟人生
7.可以广交盆友
8.旅游可以带给旅游者很多意外的、美好回忆
文化旅游学院旅游概论ຫໍສະໝຸດ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目标: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现代旅游的种类。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能够认知中国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政目标:对中国悠久的旅游活动的历史讲解,了解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加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构建爱国爱党的自信心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以及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揭示其基本运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原始人类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这种迁徙活动能不能算旅行活动?为什么?被迫性和求生性的迁移活动不是旅行,更不是旅游。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实质: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人员流动成为可能英国人托马斯·库克预见到这种社会需要,因而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先河。
原因:产业革命的影响为更多人外出旅游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社会需要:即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专业性的服务,作为能够联系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的媒介。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一,国际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现代旅游的发展现状促使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需求方面的因素、供给方面的因素需求方面的因素:1、人口的迅速增长;2、经济迅速发展;3、交通工具的进;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5、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6、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供给方面的因素:1、各国政府对旅游业采取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2、旅游目的地所作的努力和投入;3、廉价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P19)第二章旅游的基本概念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差旅期间几乎都伴有参观或游览活动;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把因事来访者的消费纳入旅游收入账户;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都将事务性来访者纳入旅游者的统计范畴旅游活动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上所述: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件是人 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以及社会、 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和进步。此外,旅游也 是超出生存需要而具有享受性的一种新的生 活方式和社会活动方式。
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及定义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现在 我就来检测检测大家的学习效果。 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 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那旅游产生 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
复
习
1、近代旅游业的第一人是谁?
2、为什么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规 模之大、影响面之广,与石油、汽车 工业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
3、旅游的主体、客体和媒介分别指 什么?
同学们,你们在旅游的过程中, 是否思考过“旅游是怎样产生 的”“旅游有什么含义”这些问题 呢?
工业革命开始
古代
我国
我国古代将“旅”、“游”两字独立使用。 “旅”是 指“旅行”或“旅客”。“失其本居而寄他方”可认 为是我国最早关于“旅行”的定义。“游”作行走解, 最早主要与帝王出宫巡视农业生产情况有关。随时间 的推移,出游与享乐相联系。即游就是指游览。
梁沈约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中首次出现了“旅、 游”的连用,标志着人类游览空间的拓展,同时表明古人开 始形成对旅行、游览、旅游三者的不同概念。
二、旅游的定义
1、“艾斯特”定义(1942年汉泽克 尔和克拉普夫两位学者提出的,70年代 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 而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 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 活动。
二、旅游的定义
2、启示:
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 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 动形式。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 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 广泛。 (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 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 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 联系:只有旅行,而没有游览构不成旅 游;而没有以旅行为前提的游览也不是旅游。
“旅游”一词由来已久,对于旅游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发展与变化
旅游的定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源于古代,所以我们就从古时东西 方对于“旅游”一词的认识说起。
时间 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发展与变化
工业革命前
西方
旅游=“Travel”,它是“Travail”转化而来,其词源具有“阵 痛、艰苦、困难、危险”的含义,反映了受当时交通等条件 的局限,旅游给人以恐惧的心理。 旅游常使用“ Tourism ”,意为“离家远行,参观游览一些地 方又回到原地”。
思考题:
旅游是非功利性的,为何 又有“商务旅游”、“会议旅游” 等称呼?其根据的标准是什么?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旅行导源于早期人类的 活动,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是 行 为,后者是 行 为。 2、旅游在功利性旅行发展 中 ,又与功利性的旅行 才具有独立的概念。它是人类超 出 具有 的一种生活 方式或社会活动形式。
第一节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世界各地社会发展有快有慢,旅游 的产生有先有后,但就旅游活动来说, 都经历了一个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 趋成熟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 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
一、旅游导源于“采猎人”的迁徙 活动
我们的祖先最初生活在原始社会,过着 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集体生活,从大自然中 直接获取食物,因此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为 直接。当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被采猎完或遇 到自然灾害,又或气候的变化,祖先们就会 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这就形成了一种流 动性的生存方式。和今天动物的迁移活动有 些类似。 尽管上述的迁徙活动并不符合现代的旅 行概念,但客观上两者之间又存在共同的特 征。
三、“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 的诞生。
享乐旅行(请同学们勾画下来):是指出自消遣娱乐 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实 质上,是具有现代旅游本质特征的古代旅游。虽然旅游孕 育于功利性的旅行之中,但必须脱胎于功利性的旅行之外 ,旅游才成其为旅游。(从这个意义上讲,旅行和旅游是 母与子的关系。)因此“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 诞生。
南朝以后
西方价值观VS中国价值观:
1、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是 “人生而自由,具有追求自身幸福 的天赋权利”的个体伦理。 2、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注重社 会伦理和个人责任。(由于交通不 便和物质匮乏,远途旅行艰险,古 人在他乡旅游时会产生思乡的情绪 ,如《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一诗,正体现了古代旅游概念的深 层隐含着注重社会伦理道德的价值 传统和重视血缘亲情的中国人文特 征。另外,司马迁为撰写《史记》 而壮游天下。)
• “迁徙”与“旅行”的比较 迁徙 相同点 旅行
空间移动 (迁徙是旅行“预演”)
不同点
自然行为
自由行为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过程中孕育
(一)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商品 、商业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和牧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从家庭生产劳动中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剩 余劳动产品增多,甚至出现了为了交换的剩余产品,标志 着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因而,商业到 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 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 。
练习题:
一、填空题 3、旅游定义中具有异地 性、 、 、 、 以及 活动的综合性等内涵的规定性。
练习题:
一、填空题 旅行导源于早期人类的迁徙 活动,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是为了生存而被动地适应自 然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后 者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 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自由 行为”。
四、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 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 成熟
享乐旅行的出现,说明人类文化意识的发展,特 别是审美意识的发展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人类开 始为了享受生活,放松身心进行旅行。同时随着生产 力的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济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部分人们不用担 心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开始产生外出旅 游的享乐念头,最终促成旅游活动。
(二)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经历第三次人类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业、 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 的大发展,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外出进行 商品交换和长途贩运活动的商人。于是,具有明确 功利目的的经商旅行活动应运而生。
(三)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虽然经商旅行带有明确的功利性,但商人在 经商的过程中也饱览了各地的山水风光,同时为扩 展产销渠道也结识了各个社会阶层的朋友,建立了 和谐的社交网络,经商得以顺利,使其得到了精神 和心理上的愉快感受。这正反映了经商旅行已具有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气息和某种内涵。
下列行为属于旅游or旅行or游览? 1、李先生生活在A城市,因工作需 要调到到B城市的总公司工作半年。 2、老王一家是自贡人,春节初二 晚,一家人去看了自贡灯会。 3、我们学校的在校学生利用周末 假期去恐龙博物馆参观。
旅游的内在传统和本质联 系——通过旅游来愉悦身心的 感受和体验。
3、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 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 居性旅行和游览过程中所发 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