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读片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培训课件)常见40张X片读片及诊断PPT幻灯片
![(培训课件)常见40张X片读片及诊断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2cbffb732b160b4e777fcf1a.png)
描述:胸廓对称,两侧肋间隙增宽,气管居中,两肺透亮度增加,纵隔无 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面光 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肺气肿
1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清晰,纵隔无偏移,右侧肺门影增 浓,左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面光整, 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侧肺门占位
2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侧肺组织可见压缩,可见压缩带,其外无 肺纹理区,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 见增厚,左侧肋膈角尚锐利,右侧肋膈角消失,可见液平面。 诊断:右侧液气胸
3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侧中肺野可见密度不均匀团块影伴空洞形 成,其内空间液平面,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主动脉结突出,心影 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肺脓肿;主动脉结突出
18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肺野区域可见大片致密影,肋膈角及膈 顶影消失,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左侧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不大,两 侧胸膜未见明显增厚,右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侧肺不张
19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肺野区域可见大片致密影,肋膈角及膈 顶影消失,肋间隙变宽,纵隔向左侧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不大,两 侧胸膜未见明显增厚,右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侧胸腔积液
4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侧中上肺可见斑片状状致密影,边缘欠清 晰,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上肺大叶性肺炎
5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侧中肺野可见斑片状状致密影,边缘欠清 晰,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中肺感染
1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清晰,纵隔无偏移,右侧肺门影增 浓,左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面光整, 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侧肺门占位
2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侧肺组织可见压缩,可见压缩带,其外无 肺纹理区,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 见增厚,左侧肋膈角尚锐利,右侧肋膈角消失,可见液平面。 诊断:右侧液气胸
3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侧中肺野可见密度不均匀团块影伴空洞形 成,其内空间液平面,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主动脉结突出,心影 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肺脓肿;主动脉结突出
18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肺野区域可见大片致密影,肋膈角及膈 顶影消失,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左侧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不大,两 侧胸膜未见明显增厚,右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侧肺不张
19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肺野区域可见大片致密影,肋膈角及膈 顶影消失,肋间隙变宽,纵隔向左侧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不大,两 侧胸膜未见明显增厚,右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侧胸腔积液
4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侧中上肺可见斑片状状致密影,边缘欠清 晰,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上肺大叶性肺炎
5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侧中肺野可见斑片状状致密影,边缘欠清 晰,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中肺感染
常见40张X片读片及诊断 PPT
![常见40张X片读片及诊断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9a545e58fafab069dc02b1.png)
11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中下肺可见一类圆形致密影,边界清晰, 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影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肺占位
12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中上肺可见一类圆形致密影,边界清晰, 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影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肺周围性肺癌
34
描述:两膈下可见新月形气体密度影,腹部肠腔积气明显,双侧腹脂线及 腰大肌显示清晰。 诊断:消化道穿孔
35
描述:双肾位置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区可见多发不规则致密影,双侧 腹脂线及腰大肌显示清晰。 诊断:双肾结石
36
描述:肩关节关节在位,锁骨远端可见透亮骨折线,周围软组织可见肿胀。 诊断:左侧锁骨远端骨折
9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上肺野可见一类圆形致密影,边界尚光整, 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 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上肺占位
10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肺中叶可见弧形致密影,边界清晰,纵隔 无偏移,两侧肺门影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 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肺中叶不张
你们好
描述:胸廓对称,两侧肋间隙增宽,气管居中,两肺透亮度增加,纵隔无 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面光 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肺气肿
2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清晰,纵隔无偏移,右侧肺门影增 浓,左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面光整, 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侧肺门占位
21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肺野区域可见大片致密影,肋膈角及 膈顶影消失代之为内高外低弧形致密影,肋间隙变宽,纵隔向左侧偏移, 两侧肺门不大,心影不大,两侧胸膜未见明显增厚,右侧肋膈角尚锐利。
常见X片读片及诊断医学PPT
![常见X片读片及诊断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ba754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3.png)
X片的质量控制
设备维护与校准
定期对X线设备进行性能检 测和维护,确保成像质量 。
投照技术
根据不同部位和检查目的 选择合适的投照位置和角 度,以及合适的曝光参数 。
图像处理
通过调整亮度、对比度、 锐度等参数,优化图像质 量,提高诊断准确性。
02
常见X片类型及读片要点
胸部X片
总结词
读片要点
胸部X片主要用于观察肺部、胸膜、纵隔等 结构,是诊断肺部和胸膜疾病的重要手段 。
,避免遗漏。
遵循标准的诊断流程, 不要跳过某些步骤,以
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医生应持续学习新的诊 断技术和方法,提高自
己的专业水平。
与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 ,分享经验和技巧,有
助于避免误诊。
04
X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断的局限性
影像重叠
由于X片是二维影像,不同器官和组 织结构在同一张X片上可能存在重叠 ,导致医生难以准确判断病变位置和 性质。
肠癌
X片可以观察到肠道占位性病变,观 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和边缘,有助 于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骨折
X片可以观察到骨折的部位、类 型和移位情况,为骨折的诊断和
治疗提供依据。
骨肿瘤
X片可以发现骨骼肿瘤病灶,观 察病灶的形态、大小和边缘,有 助于骨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关节炎
X片可以观察关节间隙狭窄、关 节面破坏等情况,有助于关节炎
。
观察整体结构
在解读X片时,应先观察整体 结构,了解骨骼的大致排列和
形态。
关注细节
随后,需要仔细观察X片上的 细节,如骨折线、骨小梁结构
等,以发现异常。
比较前后X片
医学影像读片指南 ppt课件
![医学影像读片指南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f56ef40b4c2e3f562763a8.png)
窗宽:是指监示器最亮灰阶所代表的CT值 与最暗灰阶所代表的CT值之间的跨度。
窗位:是指监示器所显示的上限CT值与下 限CT值跨度间的中心值或中间值。
窗口技术
窗位Window level (central)
又称窗平,为窗宽的中心值。 一般将所观察组织的CT值定为窗位,这样 既能显示比该组织密度高的病变,也能观 察比该组织密度低的病变。
(32层、40) 64层采集 2003年
?
螺旋CT的扫描 方式
扫描一周获得图像的层数不同
单层 旋转一周 一幅图象
多层 旋转一周 四幅图象
螺旋CT扫描方式特点
+ 扫描床连续移动,连续扫描和数据采集,无漏 扫
+ 速度快,减少运动影响,可多期扫描 + 球管旋转,X线束轨迹呈螺旋状 + 容积扫描,利于重建,空间分辨率高 + 扫描参数:KV、MA、层厚、螺距
【Pitch=S(mm)/[D (mm)/N]】
MSCT透视定位更准确,提高X线利用率
CT值 的概念
+ 定义:CT值是CT图像测量中用于表示组织密度 的统一计量单位,称为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 公式: CT值= μM μW α
μW
α 为分度因数(scaling factor),Hu的分度因数 为1000,水的衰减系数为1,空气的衰减系数为 0.0013,近似于0,故水的CT值为0,而空气的CT 值为-1000。
+ 病变的数目
– 多发:转移多;
+ 病变的形状
– 斑片影、结节影或者块影;
+ 病变的边缘形态
– 锐利、光滑:良性
+ 病变的密度:骨? + 临近器官和组织的改变:诊断、治疗 + 注意器官功能的变化:
窗位:是指监示器所显示的上限CT值与下 限CT值跨度间的中心值或中间值。
窗口技术
窗位Window level (central)
又称窗平,为窗宽的中心值。 一般将所观察组织的CT值定为窗位,这样 既能显示比该组织密度高的病变,也能观 察比该组织密度低的病变。
(32层、40) 64层采集 2003年
?
螺旋CT的扫描 方式
扫描一周获得图像的层数不同
单层 旋转一周 一幅图象
多层 旋转一周 四幅图象
螺旋CT扫描方式特点
+ 扫描床连续移动,连续扫描和数据采集,无漏 扫
+ 速度快,减少运动影响,可多期扫描 + 球管旋转,X线束轨迹呈螺旋状 + 容积扫描,利于重建,空间分辨率高 + 扫描参数:KV、MA、层厚、螺距
【Pitch=S(mm)/[D (mm)/N]】
MSCT透视定位更准确,提高X线利用率
CT值 的概念
+ 定义:CT值是CT图像测量中用于表示组织密度 的统一计量单位,称为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 公式: CT值= μM μW α
μW
α 为分度因数(scaling factor),Hu的分度因数 为1000,水的衰减系数为1,空气的衰减系数为 0.0013,近似于0,故水的CT值为0,而空气的CT 值为-1000。
+ 病变的数目
– 多发:转移多;
+ 病变的形状
– 斑片影、结节影或者块影;
+ 病变的边缘形态
– 锐利、光滑:良性
+ 病变的密度:骨? + 临近器官和组织的改变:诊断、治疗 + 注意器官功能的变化:
影像学读片方法 ppt课件
![影像学读片方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052d4b1a37f111f0855b5e.png)
影像学读片方法浅谈
医学影像科
PPT课件
1
准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的第一步!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MRI:平扫、增强、多序列……
PPT课件
11
1、掌握基本检查方法的操作和成像 原理
DSA:血管性、非血管性……
PPT课件
12
2、熟悉各部位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PPT课件
13
2、熟悉各部位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PPT课件
14
2、熟悉各部位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PPT课件
15
3、熟悉各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 现
PPT课件
41
⑦器官功能的改变
蠕 动 功 能 差 - 肠 梗 阻
PPT课件
42
⑦器官功能的改变
呼
吸
功
能
减
弱
-
胸
膜
肥
厚
粘
连
PPT课件
43
5、特别注意
① X线表现常无特征; 异病同影:肺炎结核
②不同发展阶段、类型而出现不同表现;同 病异影:肺癌包块、空洞
PPT课件
44
6、其他要点:
①年龄:肺门淋巴结肿大:儿童-结核,老 年-肺癌
PPT课件
36
④病变的边缘
恶 性 - 骨 肉 瘤PPTFra bibliotek件37
⑤病变的密度
低 密 度 - 肝 囊 肿
医学影像科
PPT课件
1
准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的第一步!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MRI:平扫、增强、多序列……
PPT课件
11
1、掌握基本检查方法的操作和成像 原理
DSA:血管性、非血管性……
PPT课件
12
2、熟悉各部位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PPT课件
13
2、熟悉各部位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PPT课件
14
2、熟悉各部位正常影像解剖和变异
PPT课件
15
3、熟悉各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 现
PPT课件
41
⑦器官功能的改变
蠕 动 功 能 差 - 肠 梗 阻
PPT课件
42
⑦器官功能的改变
呼
吸
功
能
减
弱
-
胸
膜
肥
厚
粘
连
PPT课件
43
5、特别注意
① X线表现常无特征; 异病同影:肺炎结核
②不同发展阶段、类型而出现不同表现;同 病异影:肺癌包块、空洞
PPT课件
44
6、其他要点:
①年龄:肺门淋巴结肿大:儿童-结核,老 年-肺癌
PPT课件
36
④病变的边缘
恶 性 - 骨 肉 瘤PPTFra bibliotek件37
⑤病变的密度
低 密 度 - 肝 囊 肿
诊断学X线常见影像学读片课件
![诊断学X线常见影像学读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ffbb6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01.png)
食管癌
• 3、胃溃疡(gastric ulcer)
• ①龛影。周围粘膜水肿,形成粘膜水肿带: 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
• ②粘膜皱襞均匀性纠集。
• ③功能性改变:痉挛、分泌增加、胃动力 改变。
胃 小 弯 溃 疡
• 4、胃癌(gastric carcinoma)
• 【影像学表现】①充盈缺损,多见于蕈伞 型癌;②胃腔狭窄,胃壁僵硬,见于蕈伞 型癌和侵润型癌;③龛影,见于溃疡型癌, 出现半月综合症;④粘膜皱襞破坏、消失 或中断,粘膜下肿瘤浸润可使粘膜异常粗 大。⑤癌瘤区蠕动消失。
食 道 静 脉 曲 张
轻度食道静脉曲张
食 道 胃 底 静 脉 曲 张
• 2、食道癌(esophageal carcinoma)
• 【影像学表现】钡剂造影检查:①粘膜 破坏,表现为粘膜皱襞的中断、消失,代 之以杂乱不规则的影像;②管腔狭窄、扩 张;③腔内充盈缺损,是增生型癌的主要 表现;④不规则龛影,见于溃疡型癌,可 见一长形龛影,其长径与食管的纵轴一致。 周围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⑤受累食管段 局限性管壁僵硬。
中 心 型 肺 癌
七、心脏增大
• ①二尖瓣型 • ②主动脉型 • ③普遍增大型
管 影 像 解 剖 示 意 图
后 前 位 正 常
心
脏
大
血
后
前
管 的 投
影
位 正 常 心 脏
大
血
• ①二尖瓣型 后前位,心影呈梨形,心腰
丰满或弧形突出,左心缘下段圆钝,心尖 上翘,右心缘下段较膨隆,主动脉球较小。 常见于二尖瓣病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房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等。
一、正常胸部正位片
• 1.肺 • 2.纵隔 • 3.胸膜 • 4.膈肌 • 5.胸廓
常见X线读片ppt课件
![常见X线读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9b7110bcd126fff7050b43.png)
34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中上肺可见一类圆形致密影,边界清晰, 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影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肺周围性肺癌
35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增多,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 主动脉结突出伴弧形钙化,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膈 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主动脉硬化
30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肺组织可见压缩,可见压缩带,其外无 肺纹理区,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 见增厚,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侧气胸
31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上肺野可见一类圆形致密影,边界尚光整, 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两 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上肺占位
28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右侧中肺野可见斑片状状致密影,边缘欠清 晰,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见增厚, 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右中肺感染
29
描述: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左侧肺组织可见压缩,可见压缩带,其外无 肺纹理区,纵隔无偏移,两侧肺门不大,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两侧胸膜未 见增厚,两膈面光整,两侧肋膈角尚锐利。 诊断:左侧气胸
该心脏心型为: 梨形心? 靴型心?
普大型心?
怪异型心?
17
双侧中上浸润型肺结核,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18
双上浸润型肺结核
19
左侧中央型肺癌
20
左侧周围型肺癌
21
右下大叶性肺炎
22
右侧气胸
23
描述:胸廓对称,两 侧肋间隙增宽,气管 居中,两肺透亮度增 加,纵隔无偏移,两 侧肺门不大,心影形 态大小正常,两侧胸 膜未见增厚,两膈面 光整,两侧肋膈角尚 锐利。 诊断:肺气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潘热香 女 56
病史:右髋部疼痛,活动不利5天。
右股骨头骨皮质变薄,股骨头及股骨颈内见多发大小不等透亮影,边缘 硬化。
考 虑 动 脉 瘤 样 骨 囊 肿 合 并 骨 巨 细 胞 瘤 。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又称良性骨动脉瘤,病因不清,60%-75% 发生于股骨上端、椎体和附件,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痛,靠 近关节时出现运动障碍,侵犯胸腰椎可以出现疼痛和下肢 萎缩,大小便失禁甚至截瘫。动脉瘤样骨囊肿是独立的, 扩张性的,具有侵袭性的骨病损。最多发生于10-20岁年龄 段的人群。男女发生比率为1:2。本病发生于骨而向骨外 膨胀生长呈特殊的X线表现。其内容物为充满血液的囊腔血 窦,以纤维组织为间隔,其中有多核巨细胞聚积并有骨化 它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或伴发于骨巨细胞、软骨母细胞 瘤或骨母细胞瘤。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in命名为动脉 瘤骨样囊肿
X线
①偏心型:发生于长骨的多为此型,病灶偏于骨 干的一侧,呈吹气臌样膨出至骨外,内有骨性间隔, 似蜂窝状。
②中心型:呈溶骨性囊状透明影,最大直径可达 10cm。囊内含有粗细不均的骨性间隔,呈多房状, 向横的方向扩张。
③位于扁骨时,病灶呈囊状膨胀。位于脊柱者除 呈囊状膨胀外还可跨越椎间盘,侵入邻近椎体。
脾结核:脾结核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出现结 核中毒症状及体征;结核菌素试验或结核抗体阳性 伴贫血及血沉增快;脾外其他脏器结核,多为污迹 腹膜,以及后腹膜、肝脾门区等淋巴节肿大、钙化 周边环状强化;脾脏增大、脾内多发圆形或椭圆形 结节状低密度灶,无强化或有边缘轻度强化;脾内 散在斑点状或小结节钙化灶。以多发为主,边界多 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如坏死、增生、钙化斑等 不同病程的声像图表现同时存在,为结核病特点
4、陈勇 男 33岁
病史:外伤后入院检查。
5岁时曾被蛇咬伤。
腕关节、膝关节、髋臼所示骺线清晰,骨质密度增高。
骨髓延迟闭合,考虑染色体原因
5、郭金宝 男 67岁
病史:右肩胛骨疼痛,肺CA?胸背疼痛。
考虑右上肺Ca纵膈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 右侧肩胛骨及左侧肾上腺,转移待排。
骨巨细胞瘤的X线改变对本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主 要表现为侵及骨骺的溶骨性病灶,具有偏心性、膨胀性, 边缘无硬化,也无反应性新骨生成,病变部骨皮质变薄, 呈肥皂泡样改变。伴有病理性骨折,系溶骨破坏所致,通 常无移位。
鉴别诊断
X线检查应注意与骨囊肿、血管瘤、孤立性内生软骨瘤和 囊状骨纤维结构不良等鉴别。上述各病均可引起短骨囊状 骨质破坏,骨皮质膨胀变薄,其内呈蜂房状,但骨囊肿、 孤立性内生软骨瘤和囊状骨纤维结构不良病变的膨胀程度 多不如动脉瘤样骨囊肿,也多无本病所见的典型的皂泡样 改变。血管瘤具有典型的栅栏状骨质改变,病灶内钙化, 以及MRI信号,血管瘤灯泡征特性和慢进慢出的强化表现。 孤立性内生软骨瘤虽好发于手足短管骨,但以手部发病率 为高,多位于干骺或骨干内,呈轻度膨胀,易骨折,特征 性表现为囊内有瘤软骨的钙化,骨囊肿病灶内部多无骨嵴 分隔及钙化;单囊型骨纤维结构不良X线多呈较特征性的毛 玻璃样改变,纤维组织易钙化及骨化,多有硬化边。对于 少数影像学近似病例,传统X线诊断难以定性,多需要CT 或MRI进一步检查。
2、赵玉芬 女 58岁
病史:右膝关节肿痛4天后入院后腹部彩超mX53.8mmX67.9mm囊状低密度影,呈分叶 状,分叶部分边界欠清,CT值约23HU。
脾下极见一直径约17.9mm的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22HU,其边缘 见小点状钙化影。
CT
1.为囊状膨胀性骨破坏,其内充满液体密度,均 质,无钙化,可见骨性间隔。
2.局部骨皮质变薄,骨骼膨大。 3.增强扫描可见有粗大的供血血管,病灶可见斑
片状明显强化。
4.囊内若显示有液-气液平面,上为水样低密度, 下为略高密度,则为典型表现。
骨巨细胞瘤
为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骨巨细胞瘤具有较强侵袭性, 对骨质的溶蚀破坏作用大,极少数有反应性新骨生成及自 愈倾向,可穿过骨皮质形成软组织包块。 本病多在20~50 岁发病,女性高于男性。骨巨细胞瘤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 骨骺,随病灶的扩大逐渐侵及干骺端。骨巨细胞瘤多侵犯 长骨,以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为最多。
④增强扫描后在先天性囊肿及假性囊肿本身不增 强,有包虫性囊肿也不增强,但当有脱落的内囊及 子囊存在时,则有囊壁增强现象。
鉴别诊断
脾脓肿:发现脾脏外形向外膨隆,常单发,边界 清晰,壁较厚。脾内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密度 不均匀,边缘不规则。脓肿内可见液平面或气体, 脓肿壁与脾实质相等。增强扫描时脓肿壁可增强, 但脓肿内容物不增强。脾脏内可见散在的钙化斑。 囊内液性暗区可见密集点状或絮状回声。
影像学表现
1.超声表现: 脾实质内显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 缘清晰,囊壁光滑,后壁后方出现增强效应。
CT表现
①平扫时可见脾内有水样密度的圆形或椭圆形的 低密度区,境界清楚,有时可多发,囊壁有时有钙 化。
②先天性囊肿壁很薄,外形规则,假性囊肿囊壁 可稍厚,稍不规则。
③脾包虫囊肿往往使脾增大,囊腔内容物虽也为 液体,然CT值较前两种囊肿稍高,可能有钙化,也 可见到有内囊分离脱落漂浮于囊内呈飘带状阴影, 同时也可能见到子囊存在。
放射科读片
1、王荣生 男 82岁
病史:反复头晕2年,再发加重1周。
CT平扫
双侧硬膜下见弧形低密度影
脑萎缩
1、常对称性出现。 2、脑沟内可见脑脊液信号。 3、硬膜下低密度影同侧裂池及桥前池相通。
硬膜下积液
1、常单发。 2、相邻脑组织受压。 3、受压脑组织内脑沟内无脑脊液信号。 4、硬膜下低密度影不无侧裂池及桥前池相通。
脾实质内点、片状伪影,并见放射状伪影。
请诊断?
脾囊性病变
①真性脾囊肿:其内衬以内皮细胞,系先 天性囊肿。
②假性脾囊肿:囊壁无内皮细胞被覆,多 数由于外伤脾内血肿、梗死或脓肿吸收所致, 多见,占脾囊肿的80%左右。
③脾包虫囊肿:常与肝或肺包虫囊肿同时 存在,多见于牧区。
临床表现
多不引起症状,但囊肿较大时可表现为腹 痛和腹部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