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屏障上的P-糖蛋白与药物转运功能
血脑屏障与药物转运方法的研究进展
通透性的物质 , 对于低通 透性 ( ≤O 0 ) E . 5 物质不能 可靠 地进
行 测定 。
原位脑灌流可视 为是改进 了的 B 法 , UI 具有更高 的灵敏
中图分 类号 : 3 8 2R9 9 1 R 3 . 。 6 .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07 4 2 0 ) 00 5 -4 10 -4 X(0 8 1-900
血 脑屏 障( l dba ar rB B 的存 在使 9 的药 bo -ri b ri , B ) o n e 5
单的是 B 法 , UI 当需要更 高灵敏度 时 , 可采用原位脑 灌流技 术 , 如果研究 目的是评价 动力学 速率 常数 , 但 可选择 静脉注
射 、 透析和 P T法 。实 际应 用时 可视 不 同情 况 和实验室 微 E 条件进行选择 。
法计算 回收率 、 如何 校准 探针 , 竟该 法是 创伤 性 的 ( v - 毕 i a n
se, i ) 会影响大脑微 环境 , v 细微 而确 实存 在的 B B的损 伤 , B
可能会导致过 高估 计通透性差 的化合物的通透性 。 P T是可 以用于 人体 的无 损 ( o- vs e 分 析技 术 , E n ni ai ) n v 优 于其他几种 方法 , 是 目前 最能 成 为研 究 B B通透 性 的 也 B 最重要 的方法 , 可透 彻解答许 多基 础研究 和临床 上 的问题 。 当发射正 电子 的同位索 与周 围电子结合后 会发 出电磁辐射 , P T技术可检测 目标物 中放射示踪剂发射的正电子 , E 并使 用 计算机成像技术 , 到实时监 测 的大脑 二维图像 , 得 因而可 用
p-glycoprotein结构
p-glycoprotein结构P-糖蛋白(P-glycoprotein)是一种细胞膜上的输送蛋白,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体的多种组织中,如肠道上皮细胞、肝细胞、肾小管细胞以及血脑屏障等。
它扮演着调节细胞内外物质转运的重要角色,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药物转运、毒物排泄、胆汁酸的循环利用以及保护组织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P-糖蛋白的基因由MDR1、ABCB1或ABC1命名,编码的蛋白质包含1280个氨基酸残基。
其经翻译和修饰后被转运到细胞膜上,形成一个由12个跨膜螺旋结构组成的分子,可分为两个对称的半通透通道结构。
蛋白质的N端朝胞质,C端朝细胞外。
该蛋白质主要由两个重要功能域组成: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domains, NBDs)和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s, TMDs)。
NBDs包括两个相同的结构域,即NBD1和NBD2,分别位于P-糖蛋白的N端和C端,负责ATP结合和水解。
TMDs由6个跨膜螺旋(TM1-TM6)组成,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两个分子之间的孔道。
P-糖蛋白对多种底物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广泛的特异性。
底物结合到TMDs区域的特定位点上,通过底物的结合、NBDs的ATP结合和水解来调节其运输。
具体来说,底物与P-糖蛋白的结合位点之间发生握手效应,导致NBDs结构域的构象变化。
这种构象变化使得NBDs中已结合的ATP分子水解成ADP和磷酸,释放出的能量用于驱动底物经跨膜结构域的转运。
P-糖蛋白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它能够将许多不同的化合物从细胞内排出,包括抗生素、镇痛剂、抗肿瘤药物等。
这种药物的排出可导致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使得治疗药物能力受到限制。
因此,研究P-糖蛋白的抑制剂和调节机制对于提高药效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P-糖蛋白还参与细胞内环境的维持。
它在肠道上皮细胞中起到防止细菌和有毒物质进入体内的保护作用。
药物转运及转运体
〔三〕膜转运
1.胞饮〔pinocytosis〕 2.胞吐〔exocytosis〕
二、药物转运体
转运(Transport):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与排泄等过程。
当药物代谢对药物体内过程影响较小 时,转运成为药动学特征的重要原因。 药物转运多是药物的透膜位移过程。
药物反响的个体差异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 P-glycoprotein [P-gp]/multi-drug resistance 1
[MDR1/ABCB1], ➢ 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
[MRP2/ABCC2] ➢ Breast cancer-resistance protein [BCRP/ ABCG2] ❖ OATP1A2 [OATP-A]/SLCO1A2 ❖ OATP1B1 [OATP-C]/SLCO1B1 ❖ OATP1B3 [OATP8]/SLCO1B3 ❖ OATP2B1 [OATP-B]/SLCO2B1 ✓ OAT1/SLC22A6 ✓ OAT2/SLC22A7 ✓ OAT3/SLC22A8 ▪ OCT1/SLC22A1 ▪ OCT2/SLC22A2
Class
ABC transporters
Organic anion-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family
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family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family
Name (gene nomenclature)
离子障(ion trapping):非离子型(分子型)药物极性低,
亲脂,可以自由透过生物膜,而离子型药物则被限制在膜的
P糖蛋白介导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药物相互作用
P糖蛋白介导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药物相互作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许多组织中广泛表达,包括肠道、肾脏、肝脏和血脑屏障等。
它起到跨膜转运药物的作用,通过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药物和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药代动力学意义。
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转运是通过被动扩散和活性转运两种方式进行的。
被动扩散通常发生在小分子药物上,而活性转运主要发生在大分子药物和药物代谢产物上。
药物通过P糖蛋白的跨膜结构进入细胞内,然后通过ATP酶活化P糖蛋白,将药物排出细胞外。
药物与P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首先,在肠道中,P糖蛋白通过封闭细胞内的药物转运,减少药物的吸收。
例如,一些心律药物和化疗药物,如地高辛和阿霉素,经P糖蛋白介导的转运被排出肠道,减少了它们在肠道中的吸收。
其次,在肾脏中,P糖蛋白通过排泄药物阻止它们重新进入肾小管细胞,从而增加药物的排泄。
最后,在血脑屏障中,P糖蛋白阻止许多药物从血液进入脑组织,这种转运过程称为脑脊液排泄。
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的低生物利用度、药物的低浓度和临床疗效的降低。
药物可以通过抑制P糖蛋白表达或减少其活性来改变药物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P糖蛋白的ATP酶活性来抑制其功能。
这些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断剂、胺碘酮、珠蛋白抑制剂等。
此外,一些药物也可以诱导P糖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药物的转运和排泄。
如含有谷胱甘肽乳剂的化疗药物、肠道抗菌素等。
此外,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药物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结构特征、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等都可能影响药物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
糖尿病和肝病等疾病状态也可能增加药物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应特别关注药物与P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降低。
总之,P糖蛋白介导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是药物在体内转运和排泄的关键过程。
药物转运蛋白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药物转运蛋白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在现代医学和药理学领域,药物转运蛋白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这些小小的蛋白质分子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转运蛋白可以被看作是药物在体内“旅行”的“交通工具”。
它们存在于细胞膜上,负责将药物从一个部位运输到另一个部位。
比如说,在药物的吸收阶段,肠道上皮细胞中的转运蛋白决定了药物能否从肠道进入血液循环。
如果这些转运蛋白的功能出现异常,药物的吸收可能会受到阻碍,导致药物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常见的药物转运蛋白包括 ABC 转运蛋白家族和 SLC 转运蛋白家族。
ABC 转运蛋白家族中的 P糖蛋白(Pgp)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一种。
Pgp 能够利用ATP 水解产生的能量,将药物从细胞内“泵出”到细胞外,从而降低细胞内药物的浓度。
这一机制在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耐药性中常常起到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可能会过度表达 Pgp,使得抗癌药物无法在细胞内积累到有效浓度,从而导致治疗失败。
SLC 转运蛋白家族则通常通过促进扩散的方式来转运药物。
例如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可以将一些有机阴离子型药物转运进入细胞,参与药物的摄取过程。
药物转运蛋白的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基因多态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个体的基因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药物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和活性不同。
比如,某些个体中编码药物转运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使其转运蛋白的功能降低或增强,从而影响药物的处置和疗效。
环境因素也能对药物转运蛋白的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疾病状态可能会导致转运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发生改变。
炎症反应时,细胞因子的释放可能会影响转运蛋白的活性,进而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转运蛋白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
一种药物可能是某个转运蛋白的底物,同时也可能是另一个转运蛋白的抑制剂或诱导剂。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变得更加复杂。
例如,一种药物如果抑制了某种转运蛋白的功能,可能会导致其他依赖该转运蛋白转运的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血脑屏障上的P-糖蛋白及其转运功能研究进展
l P一 蛋 白在 血脑 屏 障上 的表达 糖
血脑屏 障 ( t d—banbr e, B ) bo o ri a i B B 在维 持 中枢 rr 源部 分 , 每个部分 又包 括六个跨膜链 , 包括疏 水 区及 亲 神经 系统稳定 的内环境 中发挥重要 作用 。B B由 微 血管 内皮细胞 ( M C) 药 B E 及其 紧密联 结 以及 周 围的神
t i p oen i h B e e as e iwe , w ih ma e h l fli h p l ain o h s r ti n t e B B w r l r ve d o h c y b ep u n te a pi t fP—g e e s la e t n r ame t c o P r v ra g n d t t n a e
J in —s e g IB a — h n ( h r aeta C lg ea n e i ,K n 7 04 hn ) P am cucl o eefH n nU i rt i l o v sy a g4 5 0 ,C i a
Ab t a t sr c : P—gy o r ti P—g )i a 1 0一 t O k el u fc r n p re r ti n a e n t o g tt o fr lc p oe n( P s 7 D c l —s ra e ta s ot rp oe n a d h s b e h u h o c ne 8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1 期
2 0 年 2月 08
河 南 人学 学报 (
: ) 版
Vo . 7 No 12 .1
Ju n ] fHe a iest ( dc l ce c ) o a o n n Unv ri r y Me ia S in e
血脑屏障损伤的常见基因
血脑屏障损伤的常见基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脑屏障是一种位于脑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物理屏障,能够保护大脑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
当血脑屏障受到损伤时,会导致大脑受到各种危害,甚至引发严重疾病。
血脑屏障损伤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包括遗传因素。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与血脑屏障损伤相关的一些常见基因。
1. CLDN5基因CLDN5基因编码一种称为claudin-5的蛋白,该蛋白是血脑屏障中一种重要的无框纤维蛋白。
研究表明,CLDN5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与血脑屏障功能异常有关,容易导致血脑屏障损伤,从而增加大脑受到伤害的风险。
2. AQP4基因AQP4基因编码一种称为水通道蛋白4的蛋白,它在血脑屏障中发挥重要作用,负责调节大脑组织的水分平衡。
研究发现,AQP4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可能导致血脑屏障水通道功能异常,进而引发水肿和损伤。
3. TNF基因TNF基因编码一种称为肿瘤坏死因子的蛋白,它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
研究表明,TNF基因的异常激活可能促使炎症细胞透过血脑屏障,导致血脑屏障破坏,从而破坏大脑内环境的稳定性。
4. MMP9基因MMP9基因编码一种称为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酶,其功能是分解细胞外基质蛋白。
研究表明,MMP9基因过度活跃可能导致血脑屏障的基质蛋白异常降解,进而导致血脑屏障破坏。
5. ABCB1基因ABCB1基因编码一种称为多药耐药蛋白1的蛋白,它参与细胞内药物转运和排泄。
研究表明,ABCB1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可能导致药物在大脑内的浓度异常增加,从而对血脑屏障产生有害影响。
6. CYP2D6基因CYP2D6基因编码一种称为细胞色素P450 2D6的酶,它在机体内负责药物代谢。
研究发现,CYP2D6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异常,从而增加药物对血脑屏障的毒性作用,导致血脑屏障损伤。
血脑屏障损伤与多种基因的异常表达或突变密切相关。
在未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基因的作用机制,探寻治疗血脑屏障损伤的新途径,为预防和治疗与血脑屏障有关的疾病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P糖蛋白与药物的体内过程
P-糖蛋白与药物的体内过程【摘要】 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作为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重要因素已被广泛研究,P-糖蛋白(P-gp)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转运子。
P-gp的结构、特点及组织分布决定了其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重要作用。
了解P-gp的这些作用有助于增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虽然研究P-gp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目前对转运子的研究仍有许多争议存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主要阐述P-gp的特性及其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P-糖蛋白;药物体内过程近年来,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亚系。
研究发现,P-gp在许多组织有分布,是一种ATP依赖性膜转运体,作为药物转运子,其作用类似于排出泵,可将药物从细胞内外排而使胞内药物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药效[1]。
因此,P-gp与底物及调节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目前主要用细胞内模型(caco-2细胞系)和动物模型(mdr基因敲除小鼠)研究 P-gp 对其底物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常用的调节子有环孢素A(CsA)和维拉帕米。
1 认识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家族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是细胞膜糖蛋白,这些蛋白包括调控性膜通道等,包含有一个ATP结合蛋白盒及一个转运膜区。
哺乳类动物,活性ABC至少由四个这样的区域构成(两个转运膜区和两个ATP结合盒)。
这些区域或呈现在一个多肽链里(完整转运子),或在两个分离的蛋白中(半转运子);后者是功能性ABC特殊的转运子二聚体[2]。
已有49种人类ABC基因被命名[3]。
基于种系分析,这些转运子已被分为7个亚科(ABCA~ABCG)。
三种主要的多药耐药性ABC是MDR1、MRP1和ABCG2[2]。
药物运输蛋白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
药物运输蛋白在药物转运中的作用药物运输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药物的转运过程,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药物运输蛋白可分为靶向输送、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等多种类型,它们通过与特定的药物结合并进行转运,将药物输送到指定的组织或靶点,从而发挥药效。
1. 药物运输蛋白的分类药物运输蛋白主要分为ABC转运体家族和SLC转运体家族。
ABC 转运体家族包括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MRP)和胆盐转运蛋白(Bile salt export pump, BSEP)等。
SLC转运体家族包括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OCT)、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OAT)和有机阳离子/无机阳离子交换体(Organic cation/cation exchange transporter, OCTN)等。
2. 药物运输蛋白的药物转运机制药物运输蛋白通过特定的药物结合位点与药物结合,并将其从细胞内或细胞外转运到目标区域。
其中,ABC转运体家族通过ATP能源来提供转运能力,即主动转运。
SLC转运体家族通过化学梯度来驱动转运过程,即被动扩散。
3. 药物运输蛋白在药物吸收中的作用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体内后,需要通过肠道或血液进入细胞。
药物运输蛋白位于肠道上皮细胞表面和血脑屏障等组织内,通过主动转运或被动扩散作用,调控药物的吸收速率和转运方向,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药效。
4. 药物运输蛋白在药物分布中的作用药物在体内进一步转运到不同组织和器官,需要克服生物膜的限制,如血脑屏障、肝脏细胞膜等。
药物运输蛋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选择性转运,将药物送至靶组织或排除对身体无益的代谢产物,从而保证药物达到预定的效果。
P—糖蛋白介导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P—糖蛋白介导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P-糖蛋白(P-gp)是一种依赖ATP的外排转运蛋白,可将药物由细胞内泵出细胞外,对药物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产生重要影响。
P-gp的底物、抑制剂及诱导剂普遍存在于常用药物中,当药物合用时,某些药物通过抑制或诱导P-gp而与合用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药物的清除率或生物利用度发生改变,增强或减弱疗效。
因此合理利用P-gp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联合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p-糖蛋白;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维拉帕米;他林洛尔P-gp是一种分子量170KD的细胞内组织特异性转运蛋白,是由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转运蛋白(ABCB1)基因编码的产物。
P-gp由12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12个跨膜区和2个ATP结合位点,其结构类似通道蛋白,具有膜转运蛋白的功能,主要定位于肝脏、肾脏、脑毛细血管、胎盘、胃肠道的上皮细胞膜表面[1]。
P-gp是一种ATP能量依赖性跨膜外排泵,通过ATP供能,将细胞内的药物泵出细胞外,阻止有毒代谢产物经肠道和血脑屏障被吸收,并将其排泄至肝脏和肾脏,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
作为一种药物外排泵,P-gp的外排作用具有底物广泛性、ATP依赖性、竞争性及饱和性等特点。
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药物与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发生物理、化学、生物的相互作用,导致药理作用减弱或增强的现象[2]。
有益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费用,而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对于一些治疗指数很低的药物,甚至会导致药物蓄积,产生严重后果。
药物的相互作用可发生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各个环节,其机制较复杂,目前已证实代谢酶、转运蛋白及受体与之相关[3]。
临床上常见的转运蛋白包括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多药耐药性相关蛋白(MRP)等。
作为一种膜转运蛋白,P-gp的表达可被抑制或诱导,由于其底物、抑制剂及诱导剂普遍存在于常用药物中,所以当底物与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时,可产生转运体水平上的药物相互作用,由此引起的药物疗效不佳或中毒反应不容小觑。
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一种位于细胞膜的跨膜蛋白质,在药物转运和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P-gp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包括肝脏、肾脏、肺脏、肠道和血脑屏障。
它参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通过将药物从细胞内外倒灌以降低其在细胞内浓度,从而起到保护细胞免受药物毒性的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的学科。
P-gp作为一种药物转运蛋白,对药物代谢动力学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P-gp在肠道中影响药物吸收。
通过将药物积聚在肠道细胞中,P-gp降低了药物的吸收速率和程度。
这使得一些P-gp底物(被P-gp转运的药物)在给药后生物利用度降低。
因此,P-gp对于口服给药药物的吸收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P-gp在肝脏中影响药物代谢。
肝脏是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P-gp在肝脏内调控药物从肝细胞向胆道的转运。
通过减少药物在肝脏内积聚,P-gp降低了药物的停留时间,从而影响了药物的代谢速度和清除率。
因此,P-gp在药物肝脏清除中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P-gp还可以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来调节药物药效。
P-gp在血脑屏障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排出药物,它限制了许多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力。
这使得一些药物难以达到治疗浓度,从而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考虑到P-gp对药物的重要影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通过干扰P-gp的功能而产生。
一些药物可以与P-gp竞争结合位点,干扰P-gp对药物的转运作用,从而增加了底物药物的暴露水平。
相反,一些药物也可以通过激活P-gp,提高底物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率,从而降低其暴露水平。
药物与P-gp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导致临床上的药物相互作用。
例如,一些P-gp抑制剂(如红霉素和氨苯蝶啶)可能会导致底物药物的血浆浓度升高,增加其毒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另一方面,一些P-gp诱导剂(如卡马西平和利福平)可能会减少底物药物的血浆浓度,降低治疗效果。
P-糖蛋白抑制剂对两性霉素B血脑屏障转运的作用
4万U/L肝素)进行传代培养。采用单层内皮细 胞培养.体外模拟正常状态血脑屏障。细胞培养
万方数据
主堡位鎏瘟筮盍垫!!生!旦箜塑鲞箜!豳
尘堕!』!!壁!!堕!!△!g!!!垫!!!y!!:j!!奠!:1
2/.£g/mI。Arab的Hank液300/LI。,实验组每孔加 入等量含AmB浓度为2/,g/mI,及不同浓度维拉 帕米(2、5、10、20、50、75和100/1mol/L)的混合溶 液,37℃温育90 rain。温育结束时观察细胞形态 并吸除药液,终止反应。用4 C空白Hank液清洗 细胞3次,每孔加人体积分数为0.01的Triton—X 300“I。。室温放置2 h,4℃过夜进行细胞裂解。 5.样本处理:细胞裂解液于4
Xin—hua.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Hua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WU Ji-qin,Email:wujiqin@126.corn;.,IANGChen,Email:jiangchen@
min,EI。ISA
检测各孔570 nm处的吸光度(A)值,与阴性对照 组比较计算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一(试验组 平均A值/阴性对照组平均A值)×100%。 3.不同时间点的AmB细胞摄取实验:取24 孔细胞培养板上的BCEC,培养至细胞生长融合成 单层膜后进行摄取实验。吸去完全培养液并用 Hank液冲洗,对照组每孔加入2
had
a
uptake levels Of AmB
the time point of 90 rain(t=6.753.P=0.001),120 rain(t一3.574,P一
ABC转运载体和对药动学影响
顽固性癫痫与P-GP高表达有关,抑制 P-GP 的过度表达逆转癫痫耐药(氟桂 利嗪)。
炎症下调P-GP表达导致血脑屏障的通 透性增加。
P-gp ralative expression(%).
200
**
100
0
Normal rat
Kindled rat
Fig. Western blot showed expression of P-gp from the
大小(aa) 1280 1531 1545 1527 1325 1437 655
可能的部位 顶面 基底面 顶面 基底面 顶面 基底面 顶面
ABC家族药物转运载体二级结构(三大类) NBD:ATP核苷结合点
三类ABC转运载体在极性细胞中的定位
一、 P-糖蛋白
(P-glycoprotein:P-GP ) ,ABCB1/MDR1
✓ 在P-GP缺陷或基因敲除动物,avermectin, 地高辛, saquinavir和紫杉醇通透性增加10–20倍。
✓ 对于多数治疗药物而言,在胎盘上的低通透性当然是 需要的,但在有些情况下,成为治疗上的障碍。如对 于HIV治疗,希望在婴儿出生前,有一个合适的“负 荷剂量”,降低在出生过程中母-婴HIV感染频率。
✓ Potschka等应用微透析技术在耐药性癫痫动物模型上发现, MRP抑制剂丙磺舒可明显提高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在大鼠脑 组织细胞外液中的药物浓度。
✓ Clincker等发现MRP可阻止多种抗癫痫药物进入脑内,抗癫 痫药物奥卡西平局部海马灌注抗惊厥效应较强,但全身给药 却无明显作用,但加用丙磺舒后,抗癫痫效应很快显示出来, 提示奥卡西平可能为MRP底物,全身给药时难于透过血脑屏 障进入脑内。
肠不同部位P-GP的表达不同
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
脏 近曲小管 、 胰腺胰 导管 细胞 等 , 在血脑屏 障 的毛 细血管 内 皮细胞 、 妊娠子宫 内膜 、 盘及睾 丸也有 表 达。本文 结合 文 胎
献对 Pg —P在血脑屏障 中的作 用综述如下 。 1 Pg —P在 血脑屏障 中的表达 目前 , 许多研究发现 Pg -p定位于脑毛细血管 内皮 细胞 的
mr d2三种 , 二者 与 MD 前 R有 关 , 者参 与磷 脂转 运 。研 究 后
证 明 ,・p及 MD Pg R基 因编 码 产物 多表 达 于肝脏 胆 小管 、 肾
脑组织的浓度很低 , 脑缺血 l 、0r n , O 浓度分别增加 02 i 后 D M a 34 36倍 ; . 、. 同时注射 Pg — P逆转剂维拉帕米后 , 正常时和脑缺 血时的 D M浓度分别增 加 4 . 、33倍 J a 等 采用 O 264. 。B r t 正电子发射 断层成像技术研 究 P印 药物外排底物 可与之竞 争性结合 。 因此 , 当两个 亲 和力不 同的底物 同时存 在时 , 亲和 力大 的底物 易与 P 结合 后被 咽 泵出细胞膜外 ; 亲和力小 的底 物与 Pg —P结合 的少 , 易在细胞 内蓄积。 目前 , 在体外培养的 鼠、 猪等 脑毛细 血管 内皮 细胞 中 牛、
在顽 固性癫痫患者的星型胶质细胞 中发现 Pg -p表达 , 而正常 人的星型胶质 细胞 中却未见 Pg -p表达 。Tsrr i e 等在顽 固性 h 癫痫患者的脑毛细血管上 皮细胞 、 型胶质 细胞 及神经 细胞 星
中均发现 Pg -P表达 。K a w n等 采用 P R技术 发现 , 生大 C 野 鼠全脑均有 m ra dl 表达 , m rb仅在海马区表达 。 而 dl
血脑屏障上P 糖蛋白作用的研究进展
・60・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10年第38卷第!期JoI『IiNAL0FPRACTICALTRAININGOFMEDICINEVoL38No.1Mar.2010血脑屏障上P一糖蛋白作用的研究进展何治三峡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湖北宜昌443002)1970年Biedler等在放线菌素处理的中国仓鼠细胞和小鼠白血病P388细胞首先发现多药耐药(MDR,muhidrugresistance)现象,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后产生了耐受其它多种结构全然不同,作用机制也大相径庭的抗肿瘤药物…。
继之,/uIiano和Ling于1976年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多药耐药株的细胞膜上分离出一种磷酸糖蛋白,命名为P一糖蛋白(P—gP,P・glycoprotein),P-糖蛋白是MDR基因表达的产物,具有ATP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的功能,能使细胞内的药物泵出细胞膜外使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降低¨JoMDR基因属于一个小的基因家族,人类的MDR基因有两个基因亚型,即MDRl和MDR2。
啮齿类动物的耐药基因有3种:mdrla(mdrl)、mdr1b(mdr3)和mdr2,前二者与多药耐药有关,mdr2则参与磷脂的转运。
P・gp不仅在耐药细胞株上过度表达,而且在多种正常组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J。
研究证明,P.gp及MDR基因编码产物表达于多种组织的上皮细胞,即肝脏的胆小管、肾脏的近曲小管,胰腺的胰导管细胞等等;另外,其在血脑屏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妊娠子宫内膜、胎盘及睾丸也有表达。
mdr.1的组织分布可能与这些组织细胞膜均有活跃的转运机能有关。
P—gP通过作者简介:何治(1978一),男,博士,副教授。
胆道、胃肠道和肾脏以及参与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而主动外排细胞毒物,从而防御外源物质对机体的侵害H】。
本文仅就P—gP在血脑屏障上的功能予以综述。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物质的脂溶性大小不全是物质能否通过血脑屏障的决定性因素,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可能存在着多种物质转运机制,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不单是一个机械性膜屏障,物质除了通过被动的方式进入脑内,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受体介导的物质转运、载体介导的物质转运等方式进入胞内,这些转运方式多有利于脑对物质的摄取,此外在脑内还存在着物质外排系统,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存在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P—gp,以及BM.DP、MRP等‘5,6】。
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研究
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研究血脑屏障是指脑血管内皮细胞和脑实质细胞之间的屏障,其主要功能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药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时,血脑屏障对药物的穿透成为限制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研究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机制和方法成为当前药物研发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一、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血脑屏障是由血脑屏障内皮细胞、脑微血管基膜和脑实质细胞三者组成的。
内皮细胞通过紧密连接蛋白质形成紧密连接,从而限制水、药物和其他溶质通过间隙进入脑组织;基膜是由胶原和纤维网状结构构成,对溶质和药物的扩散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脑实质细胞则通过内皮细胞上的载体和通道蛋白,在运输过程中对药物进行筛选。
血脑屏障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浆和脑组织的内环境,在维持脑内稳定的同时阻止有害物质的通过。
这种严格的调控机制保证了大多数药物不能自由穿越血脑屏障,从而降低了神经系统的暴露风险。
二、药物穿越血脑屏障的机制药物穿越血脑屏障的机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内吞作用等。
1.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一种需要能量的过程,通过载体和通道蛋白介导。
这些载体和通道蛋白能够结合特定的药物分子,将其从血液一侧转运至脑组织一侧。
其中最为典型的转运家族是ABC转运体家族,例如P-gp (P-糖蛋白)、M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等。
这些转运体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是指药物通过浓度梯度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这种扩散过程没有需耗能和药物结合的特定载体。
药物的脂溶性以及分子量等因素会对被动扩散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3. 内吞作用内吞作用是指通过内皮细胞的胞质泡结构将药物“吞噬”并运送至脑组织的过程。
这种机制对大分子药物的穿越有重要的影响,例如脂蛋白介导的内吞和胞吞作用等。
三、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研究方法为了研究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能力,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P_糖蛋白及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
P-糖蛋白对药物的转运有赖于 ATP。P-糖蛋白在 ATP 的 作用下,将细胞毒物逆浓度从胞内转运到胞外,以降低胞内药 物浓度。当 ATP 充足时,胞内的药物浓度维持在低水平状 态。当 ATP 的作用受到抑制或不足时,胞内药物的浓度将明 显升高。 1.3 P-糖蛋白的功能
呈阳离子;(3)同一平面上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的芳香环是此类 化合物的活性结构,若为反式结构则逆转 MDR 活性更强。此 外,这类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分子折光系数。 2.3.3 P-糖蛋白抑制剂的分类。通过近 20 多年的研究,人们 发现很多具有调节 P-糖蛋白功能的化学药物,如钙通道拮抗 药、环孢菌素类、激素及激素类化合物、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研究者通过对 P-糖蛋白作用机制及药物构效关系的深入研 究,并运用组合化学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早期抑制剂进行结 构修饰及改进,开发了新型、强效的 P-糖蛋白抑制剂,大致分 为 3 代:(1)第 1 代 P-糖蛋白抑制剂作为 P-糖蛋白的底物,通过 竞争性结合 P-糖蛋白,减少细胞毒药物外排量达到治疗目 的。但这类抑制剂对 P-糖蛋白没有足够的效价和特异性,会 带来很多毒性,因此临床不能用于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2) 第 2 代 P-糖蛋白抑制剂主要有 4 种:Dexverapami(l 右维拉帕 米)、Dexniguldipine(右尼古地平)、Valspodar(Psc833)和 Biricoda(r Vx710)。在用 Valspodar 联合地塞米松治疗 22 位难治性 多骨髓瘤患者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剂量在 2.5~15.0 mg·kg-1 时疗效显著,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和神经 病变[14];Biricodar 可直接与 P-糖蛋白结合,阻止化疗药物外排, 临床上已对进展型和难治型卵巢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进行 了逆转 MDR 的Ⅱ期临床观察。第 2 代 P-糖蛋白抑制剂是第 1 代的同系物,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但由于正常的组织中也 存在 P-糖蛋白[15],抑制剂在抑制肿瘤细胞膜上 P-糖蛋白外排功 能时,也抑制了某些正常 P-糖蛋白的功能,从而影响了正常器 官的功能,使与其合用的化疗药物或其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 受到影响[16],最终限制了第 2 代 P-糖蛋白抑制剂的应用。(3)第 3 代 P- 糖 蛋 白 抑 制 剂 包 括 Tariquidar(XR9576)、Zosuquuidar (LY335979)、Laniquidar(R101933)等。Tariquidar 与 P-糖蛋白 的亲和力较高,能特异性、非竞争性地结合 P-糖蛋白,从而抑 制 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延长阻断时间。该药已在急性粒细 胞白血病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进行Ⅲ期临床研究。针对 Zosuquuidar 的高效且专属性较强,Lancet JE 等对该药结合 Daunorubicin(红比霉素)和 Cytarabine(阿糖胞苷)在白血病患 者中进行了Ⅰ期临床研究 。 [17] 虽然第 3 代 P-糖蛋白抑制剂的 不良反应很多,但这些症状与单用化疗时的不良症状相似。 第 3 代 P-糖蛋白抑制剂有很强的特异性,当临床合用其他化疗 药物时,无需另外改变剂量。
p-gp(P-糖蛋白药物相互作用)
P-糖蛋白相关的肿瘤多耐药机制
刘治军等。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1):33-38
8
利福平对地高辛的影响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rifampin, AUC of oral digoxi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5). Maximal plasma levels were reduced by 58% (P < 0.01), and Tmax increased from 42 to 52 minutes (P < 0.05). Oral bioavailability (F) of digoxin decreased by 30.1% during rifampin therapy (P < 0.05). A smaller, although still significant, change (P < 0.05) was noted for the decrease of plasma AUC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with digoxin’s systemic clearance increasing by 21% (P < 0.05). Renal clearance of digoxin and creatinine clearance were not altered by rifampin. Cumulative urinary excretion of orally and intravenously administered digoxin was lowered by 31% and 17%, respectively, during rifampin coadministra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in the terminal half-lif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血脑屏障上的P -糖蛋白与药物转运功能左明新 刘晓东(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研究中心)摘要 目的:综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 -糖蛋白药物外排功能。
方法:根据对有关的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P -糖蛋白与脑内药物转运的关系。
结果:血脑屏障上的P -糖蛋白具有ATP 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的功能,能降低脑内药物的浓度。
结论:利用多药耐药性逆转剂有可能提高脑内的药物转运或者降低药物的通透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血脑屏障;P -糖蛋白;药物转运The P -glycoprotein at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and drugs deliveryZuo Mingxin (Zuo MX ),Liu Xiaodong (Liu XD )(Center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ChinaPharmacen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ABSTRACT OBJECTIVE :Specific drug efflux from the endothelial cells of capillary blood vessels of brain mediated by p -glycoprotein (P -gp )is described.METHOD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 -glycoptein and drug delivery was drawn from datum analysis induce and summary.RESU L TS :P -glycoprotein at the blood -brain was found to function as ATP -depended efflux pump transporting various drugs out of cells and decreasing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of brain.CO NCL USIO N :The utiliza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es may make it possible to inhance delivery of drugs into the brain or decrease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in order to prevent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in the central neural system.KEY WO R DS blood brain barrier ,P -glycoprotein ,drug delivery 血脑屏障在物质进入脑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在结构上与外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紧密,缺乏孔道,因此,长期以来认为物质能否通过血脑屏障主要取决于物质分子的大小和物质的脂溶性,一般认为分子量小,脂溶性大的物质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但是近年来却发现一些脂溶性大的物质如环孢菌素、长春新碱、尼莫地平等在脑内的浓度非常低,特别是尼莫地平在脑组织内的浓度只有血液中浓度的1/10~1/20[1]。
相反一些水溶性的营养物质却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这些矛盾的结果说明了物质的脂溶性的大小不全是物质能否通过血脑屏障的决定性的因素,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可能存着多种物质转运机制[2]。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不单是一个机械性的膜屏障,可能是一个活动的具有选择性的膜屏障,物质除了通过被动的方式进入脑内,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受体介导的物质转运、载体介导的物质转运等进入脑内,这些转运方式多有利于脑对物质的摄取,此外在脑内还存在物质外排系统如丙磺舒敏感的阴离子外排系统,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存在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P -糖蛋白(P -glycoprotein ,P -gp ),其结构与肿瘤细胞上的P -gp 类似,具有ATP 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的功能。
P -糖蛋白首先是J uliano 和Ling 等人在研究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时发现的,它是与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密切相关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70K D ,是MDR 基因表达的产物,具有ATP 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的功能,能使细胞内的药物泵出细胞膜外使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降低。
MDR 基因属于一个小的基因家族,人类的MDR 基因有两个基因亚型(MDR 1MDR 2),而啮齿类动物有三种基因亚型(MDR 1MDR 2MDR 3[3]。
William [4]报道MDR 1基因表达的P -gp 主要与多药耐药性有关,MDR 2基因表达的P -gp 可左明新,男,26岁。
199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药学系,现为中国药科大学96级药理学硕士研究生。
能主要与物质转运有关。
据研究[5],P-糖蛋白的不同磷酸化作用具有改变MDR表型的作用。
K arter[6]等人制备了具有特异性的P-糖蛋白单克隆抗体C219,为P -gp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北美及荷兰的学者[7,8]采用cDNA mdr组的克隆方法确定了P-gp的氨基酸序列编码,通过对人、中华地鼠及小鼠md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核酸序列分析研究,对P-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较明确的认识,P-gp是由1280个氨基酸组成的,由12个二肽链组成的跨膜通道,分为两个同源部分,药物通过被动方式进入细胞后,一些药物与P -gp呈可逆性的结合,ATP与P-gp的核苷酸位点结合后,P-糖蛋白的磷酸基具有较强的代谢活性,能不断地反复快速进行着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释放能量,将药物泵出细胞膜外。
但是如果两个核苷酸结合位点中的任何一个失活将使P-gp功能丧失[9]。
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P-gp的cDNA序列是完全相同的,并且与细胞膜主动转运系统的相关的蛋白质具有高度的同源性[10,11],例如HpB与P-gp最类似,它是一种E 型结肠溶血菌的膜蛋白,它能将α-溶血菌主动转运到细胞外。
近年来研究表明P-gp不仅存在于多药耐药性肿瘤细胞上,在机体其他正常组织中也有表达,T ohrn等人[12]证明了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也存在P-gp 的表达其功能与肿瘤细胞上的P-gp类似。
在正常组织中P-gp的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P-gp的分布在一些组织的腔面上[13],其管腔面分布提示P-gp可能参与这些组织分泌和排泄功能[14]。
同样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P-gp也呈不对称的极性分布,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P-gp主要分布在脑毛细血管膜的腔面上[15],且发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主要是MDR2的表达,而没有MDR1的表达,这说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P-gp主要与物质转运有关。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gp主要特征是:一是P-gp对底物作用的特异性低,易与多种底物结合。
二是P-gp的外排功能是ATP依赖性的,三是两种底物可以与P-gp竞争性的结合。
因此,当有两个亲合力不同的底物同时存在时,亲和力大的底物易与P-gp结合后被泵出细胞膜外,亲和力小的底物与P-gp结合的少,在细胞内容易蓄积。
P-gp的底物称作MDR逆转剂。
目前发现MDR逆转剂多为生物碱或天然产物如环孢菌素、利血平、长春新碱、阿霉素等,钙离子拮抗剂和钙调蛋白如维拉帕米、尼莫地平、硝苯地平等,还有内源性的甾体类物质如孕酮、睾酮等。
利用MDR逆转剂可以改变脑内药物的浓度。
Akria Tsujia等人[16]用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在37℃pH为7.4时,长春新碱(Vincristine VCR)在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累积呈时间依赖性的摄取,在60min达到稳态。
当有MDR逆转剂维拉帕米时,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VCR的摄取显著增加,而且当维拉帕米的浓度从5μm到50μm时,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VCR的吸收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如果加入其他MDR 逆转剂如奎尼丁、氯丙嗪、甾体激素时,也能使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VCR摄取增加。
利用微透析探针将浓度为1.5μm的奎尼丁以2.5μl/min的速度直接注入脑内,当脑内的奎尼丁到达稳态浓度80μmol/L时,可使环孢菌素A在脑组织内的浓度增加2.5倍。
为了进一步证明P-gp参与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用10ng/ml的P-gp的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MRK16与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育30min,结果VCR的摄取显著增加。
更令人信服的证据是Alfred H等人[17]采用缺乏MDR基因的大鼠来研究地高辛在脑内的吸收和分布的影响,给大鼠静脉注射环孢菌素A,剂量为1mg/kg,静脉注射8h和24h后,结果地高辛在脑内的浓度分别是正常大鼠脑内浓度的26.3和55.2倍。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gp是ATP依赖性的,降低脑内ATP的含量能够改变脑内皮细胞膜上的P-gp的外排功能。
AK ria Tsjia等人在牛脑微细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代谢抑制剂后,脑微细血管内皮细胞对VCR的摄取增加。
当培养液中的D-葡萄糖被3-甲氧基葡萄糖取代时,VCR的吸收进一步增加。
Atsushi等人[18]采用四动脉结扎的方法造成大鼠短暂性的前脑缺血模型,使大鼠脑内的ATP含量降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环孢菌素A在脑内的通透性增加了2.7倍。
可能是因为脑内的ATP含量降低,脑内皮细胞膜上的P-gp药物外排功能减弱使药物在脑内蓄积增加有关。
根据P-gp的生理特性,利用MDR逆转剂与P-gp的亲活力的不同,可以改变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的转运。
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的亲活力比长春新碱(Vincristine VCR)的亲活力大,两药合用后,CsA能抑制VCR与P-gp的结合,使得更多的VCR进入脑内[19]。
MDR逆转剂不仅可以增加脑内的药物浓度,而且还可以改变药物在脑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
Sanderine Destrayand[20]用大鼠研究了P-gp抑制剂SDZ PSC833对秋水仙素的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发现秋水仙素在大鼠脑内的通透性增加了10倍。
环孢菌素A 与依托甙合用后,依托甙的AUC增加了80%。
T1/2延长了2倍,清除率减少了46%,同时依托甙的不良反应也增加。
这可能是环孢菌素A抑制了血脑屏障上的P -gp的功能使依托甙在脑内的浓度增加。
Qin Wang[21]等人用微透析的方法研究了环孢菌素对罗丹明-123在脑内的动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合用后罗丹明-123在脑内的AUC增加了3倍,而血浆中的AUC几乎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