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文化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理文化意义

陶玉坤

在对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文化的研究中, 长城是一个重要内容。而且, 长城的文化内容与草原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文化地理角度观察长城的历史对我们进一步认识长城的文化内涵颇有意义。到目前为止, 有关长城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已有很多的积淀, 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长城学”。文化地理是指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 而长城正是在空间上对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隔。所以, 从宏观层面把握长城与中国文化地理的关系, 可以对中国古代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某些独特现象加深认识。

长城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观, 长城在中国古代不是政权的边界, 而是因地理而设置的军事防御工事。由于设防者与被防者之间文化的差异性, 使其成为了文化地理界线, 即中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从理论上讲, 文化的差异性产生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对经济生产方式的不同选择。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地区的各个游牧民族, 在历史中创造了与草原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游牧文化, 而游牧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扩张性。中原政权针对这种扩张性修筑了长城来遏制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掠略。这是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但是, 当游牧政权突破长城后, 中原政权又向更南的地区修筑新的防御工事, 即新的长城来设防。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还应看到, 游牧文化又具有兼容性。当游牧政权据有中原地区后, 又修筑更加向北的长城防御来自活动在更为北方的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 历史上的长城随着南北政权势力的伸缩而伸缩, 长城也相应地南移和北移, 而且这种长城的移动, 也并不是传统长城的简单复制, 而是根据新的地理环境修筑新的长城。

目前可知的中国古代兴建比较早的是燕、赵、秦长城。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为防御外敌的进攻, 开始修筑城堡和长城。其中, 燕、赵、秦三国由于北邻草原地区, 与匈奴和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甚多, 这些游牧民族一般又比较频繁地进出于中原北方地区进行掠略, 出于防御匈奴诸胡骑兵频繁突人的目的, 三个政权的统治者都先后下令修筑长城。这些长城的特点是延伸较长, 防御措施严密。可以认为, 从这个时代起, 长城作为文化地理界限就初步形成了。其兴建和分布的情况大体如下。

燕国北部长城建筑于战国后期, 是为抵御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山戎的进攻而修筑的。《史记》记载, 燕长城“自造阳(今河北张家口一带)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市)”。川(《匈奴列传)) 按照今天的地理区划来看, 燕长城西起张家口, 东北行经内蒙古、河北、辽宁等省区交界处, 一直延伸到今朝鲜清川江北岸。在燕国以西, 赵国也修筑了长城。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 自代并阴山下, 至高胭为塞, 置云中、雁门、代郡”。赵长城的“东端起点在今内蒙古兴和县北部大青山西麓二十七号村北”, 西段则达到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坝口沟。川(P4) 秦长城始修于秦昭王时, 史称“秦昭王长城”, 以别于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的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秦有陇西、北地、上郡, 筑长城以拒胡。”此处所谓“胡”指匈奴。秦长城西起于甘肃临眺的挑河边上, 向东北穿过黄土高原, 止于内蒙古托克托县黄河南岸。

上述对长城的修建可以视为一个时期。此时正处在中国古代的列国时代, 社会动荡, 战争频繁, 各国利用山岭河川之险, 修筑长城以自卫。长城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划分独立的政治单元的意义方面。如燕和赵两个政权, 除北筑长城外, 还都修筑了南长城, 以防御来自其他诸侯国的进攻。但是, 其中燕、赵的北长城和秦长城, 在客观上起到了阻隔农耕与游牧政权界线的作用, 具有了文化地理界线的意义, 并为以后秦修筑万里长城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派大将蒙恬出征匈奴, 《史记》记载: “秦已并天F 。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收河南, 筑长城, 因地形, 用制险塞, 起临挑, 至辽东, 延裹万余里。”l’j(( 蒙恬列传》)统一后的秦国, 把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 成为“万里长城”。秦时的万里长城, 西起临挑(今甘肃临挑市) , 东至于辽东(今辽宁省东部) 。过去人们根据文献记载, 认为秦始皇长城只是对旧战国长城加以修补和连接, 并未新筑长城, 近年考古发现证明秦始皇长城有新筑的长城。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 命蒙恬发兵三十万进攻匈奴, 这是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一次尝试, 蒙恬虽然收取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一带) 和阴山一带的广大地区, 但是并不能彻底根除匈奴的威胁, 秦始皇正是在此背景下修筑的长城。而长城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阻挡游牧民族侵扰秦国的作用。

汉朝时期, 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关系, 随着双方力量的消长, 既有以和亲为象征的和平时期, 也有汉武帝时期以战争为主的对抗。同时, 汉代继秦始皇后, 为防御匈奴, 进一步加强了长城的修建, 主要表现为长城防御设施更加完善。在长城上修筑了包括亭障、烽隧在内的“边塞”。汉长城向西延伸至今新疆境内, 东端仍至今辽宁省东部。秦汉长城, 由西向东, 沿着河西走廊北侧, 东行至沙漠和黄土高原交接处, 再经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交错地带, 直抵大海。

秦汉长城防御的对象都是匈奴, 匈奴人“逐水草迁徙, 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与中原农耕为业不同。秦汉长城起到了长期分割匈奴与汉的作用。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汉文帝遣使遗匈奴书中言: “先帝制: 长城以北, 引弓之国, 受命单于; 长城以内, 冠带之室, 联亦制之。”很明显, 到秦汉时期, 长城已具有了典型意义上的农耕与游牧文化地理分界的意义。

南北朝时期, 统治北方的北朝政权也曾修筑长城。在以往的研究中, 大多把人主中原的北方民族修筑的长城与中原传统长城区别对待。其实, 人主中原后的北方民族修筑长城, 是中国传统长城的自然伸缩, 它是中国长城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同时它也寓示着新的文化地理界线。

拓跋鲜卑结束了五胡十六国建立北魏, 随着其入主中原, 逐渐完成了汉化过程。正如田余庆先生所言: “五胡十六国这一破坏性特别突出的时代得以结束, 归根结抵是五胡日趋融合, 其主要部分终于陆续积淀在农业地区而被汉族文明逐渐同化之故。’, 仁’(] ”, 一’)北魏政权的建立, 扩大了草原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影响, 也使农业地区与草原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所沟通。然而, 就在大约同一时期, 蒙古高原上又兴起了一强大游牧民族—柔然, 他们与其他活动在大漠南北的游牧民族共同成为北魏王朝北方的强敌。为防御柔然人, 北魏政权先后三次在北方边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