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土的动力特征

合集下载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土的动力特征参数2010-04-1809:399.5.1土的主要动力特征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某种数学的或物理的模型来描述土在动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关系,这就是动力特征参数。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土的抗震稳定性直接有关的参数,如动强度、液化特性、震陷性质等;另一类是土作为地震波传播介质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是土层动力反应分析中使用的参数,如剪切波速、动模量(动弹性模量或动剪切模量)、阻尼特性(阻尼比或衰减系数)、振动条件下的体积模量和泊松比等。

其中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表征土的动力特征的两个很重要的参数。

1.土的动剪切模量动剪切模量Gd是指产生单位动剪应变时所需要的动剪应力,即动剪应力与动剪应变之比值,按下式计算:(9-5)动剪切模量Gd可由滞回曲线顶点与原点的直线的斜率表示。

由骨架曲线可知,随着或的增大,Gd越来越小,即土的动剪切模量随着动应力或动应变的增大而减小。

2.土的阻尼比土的阻尼比是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的比值。

阻尼比是衡量吸收振动能量的尺度。

土体作为一个振动体系,其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粘滞摩擦作用而有一定能量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阻尼,也称粘滞阻尼。

在自由振动中,阻尼表现为质点的振幅随振次而逐渐衰减。

在强迫振动中,则表现为应变滞后于应力而形成滞回圈。

由物理学可知,非弹性体对振动波的传播有阻尼作用,这种阻尼力作用与振动的速度成正比关系,比例系数即为阻尼系数,使非弹性体产生振动过渡到不产生振动时的阻尼系数,称为临界阻尼系数。

地基或土工结构物振动时,阻尼有两类,一类是逸散阻尼,由于土体中积蓄的振动能量以表面波或体波(包含剪切波和压缩波)向四周和下方扩散而产生的;另一类是材料阻尼,由于土粒间摩擦和孔隙中水与气体的粘滞性引起。

在用有限元分析地震影响时,由于已经考虑了振动能量的扩散,故仅采用材料阻尼。

无粘性土的阻尼比受有效应力的影响明显,粘性土的阻尼比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时间增长而降低。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第一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各种土壤的粘结力及对铁片的粘着力 (Schubler)
土 壤 1.硅质纯砂土 2.腐殖质 3.菜园土 4.砂粘土 5.壤粘土 6.灰色纯粘土 干土的相对粘结力 (以灰色纯粘土作为100) 0.0 8.7 7.6 57.3 68.8 100.0 湿土对铁片的粘着力 (磅/英尺2) 3.8 8.8 6.4 7.9 10.6 17.2
第一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当土壤受到外力作用(如耕作)时发生 的形变、显示出一系列动力学特性(dynamic property)叫做土 壤物理机械性质。它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统称,包括了一 下性质: 一.土壤粘结性(soil cohesion) (一)概念: 指土壤颗粒之间被此粘结在一起的性质。又称 为“土壤内聚力”。它使土壤具有抵抗外力(机械破坏和根系 穿插时)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粘结性强弱的表示指标为粘结力 :单位面积的粘结力。其单 位为N/cm2。 颗粒的粘结力有范德华力、库仑力、水膜的表面张力等物理 引力,以及氢键、各种化学胶结力。
第一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三.可塑性(plasticity):
(一)概念:土壤在适宜水分范围内在外力的作用下变形,当外力撤消后和干 燥后仍能保持这种变形的特性,也称可塑性。传统的泥塑艺术工艺,就是利用粘 土的这一特性形成的。 原因:粘粒成薄片状,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粘粒表面被包一层水膜,外力 揉搓时,片状的粘粒重新排列且粘结固定,由于粘结力的存在,失水后能保持原 状。粘结性关系到土壤耕作质量。 土壤表现塑性的含水量范围 塑性的含水量范围是土粒间的水膜 塑性的含水量范围 已厚到允许土粒滑动变形,但又没有丧失其 粘结性的范围 (二)影响可塑性的因素 凡影响粘结性的因素都影响可塑性 (1)下塑限(塑限)(lower plastic limit): 土壤呈现塑性的最小含水量 (2)上塑限(upper plastic limit): 土壤因含 水量增多而丧失塑性,并开始成为流体时的含水量。也有人叫流限(liquid limit) (3)塑性值(塑性指数)plastic index :上塑限与下塑限的差值。在这一含水量 范围内,土壤才会有塑性。它也是土壤可塑性强弱的指标。

2.7 土的动力特性(压实特性)

2.7 土的动力特性(压实特性)
在实验室内研究土的密实性是通过击实试验 进行的。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3 2020/2/3
击实试验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轻型:粒径小于5毫米
V 947cm3 G 2.5Kg
H 30.5cm
25下,分三层击实
重型:粒径小于40毫米
V 2104cm3 G 4.5Kg
H 45.7cm
56下,分5层击实
2.7 土的动力特性(土的压实特性)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1 2020/2/3
土的压实性
人们很早就用土作为建筑材料,而 且 知 道 要 把 松 土 击 实 。 公 元 前 200 多年,我国秦朝修筑驰实(行车大 道),就有用“铁锥筑土坚实”的 记载,说明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土 的密度和土的工程特性有关。
料在相同击实功能下 的最大干密度和最有 含水率不同。对于轻
wop wop 1 P5 wab P5
型击实试验,可按下
式修正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12 2020/2/3
土的振动液化-----**砂土的液化
液化:任何物质转化为液体的行为或过程
砂土液化:砂土在突发的动荷载作用下,不 能在短时间排水固结,为抵抗剪力引起的体 积缩小的趋势,将产生很大的孔隙水压力, 从而导致土体的抗剪能力完全丧失的现象。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2 2020/2/3
土的压实性
土的压实性指在一定的含水率下,以人工或 机械的方法,使土体能够压实到某种密实程 度的性质。
土工建筑物,如土坝、土堤及道路填方是用 土作为建筑材料填筑而成,为了保证填土有 足够的强度,较小的压缩性和透水性。在施 工中常常需要压密填料,以提高土的密实度 和均匀性。填土的密实度常以其干密度来表 示。

土的动力特性

土的动力特性

10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 稳态线的垂直位置主要受粒度的影响,斜率主要 受颗粒形状的影响。如果土所受的静剪应力超过 了稳态强度,土易发生流动液化,但循环液化可 以在静剪应力超过稳态强度的时候发生,也可以 在未超过稳态强度的时候发生,视静、动剪应力 大小间的情况而定。
11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9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 四、流动结构与稳态线 • 流动结构:在发生大变形的情况下,土会得到一 种所谓的“流动结构”,处于常值剪应力、常值 有效应力、常值体积和常速度的流动状态。此时, 土的变形只依赖于密度并称之为稳态。 • 稳态时的土所具有的抗剪强度称为稳态剪切强度。 稳态剪切强度虽然一般很低,但却不会等于零。 如果将对应于此情况的密度e、法向有效应力 和 剪切强度τ 在e- -τ 的三维空间坐标内绘出,它 就会形成一条稳态强度线。将其绘于 e log 3c平 面内时,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并称之为稳态线。
15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 (3)动荷载作用的持续时间对砂土液化的发展具 有极大的影响。如振动的时间很长,幅值并不很 大的动荷载也可能引起土的液化。 • (4)对于振动作用的方向,试验表明,振动方向 接近土的内摩擦角时抗剪强度最低。 • 4.排水条件 • 排水条件是指土层的透水程度、排水路径、及排 渗边界条件。 • 当在多层地基中有可液化土层存在时,其他土层 对可液化土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排渗能力(透水 程度和实际厚度)和层位结构(不同液化势组成 的土层)两个方面。
5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 振动液化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基本 条件: • 1.振动作用足以使土体的结构发生破坏(即振动 荷载较大或砂土的结构强度较小),这是土中产 生动孔压的先决条件; • 2.在土体结构发生破坏后,土粒发生移动的趋势 不是松胀而是压密,这是使动孔压迅速大幅增长 的充分条件。 • 所以说疏松的饱和砂土比密实砂土容易发生振动 液化。(结构不易破坏、孔压下降)

土力学(董建华)PPT7 土的动力特性

土力学(董建华)PPT7 土的动力特性

Kc=2 Nf=10
d
② ①
cd
3
d0
1
d0


线
f


以无粘性土为例,其安 全系数为: FS=
f
1
=

0
3

f

3
3


1
2 2
1f - 3 cos 1 - 3 cos
K cf - 1 1f - 3 = = Kc -1 1 - 3


N eq
n eqi = i 1
K
Nef ni = Nif i1
max
K
动应力d
eq=0.65max
时间 t
(a)
d eq i
Nef Nd Nf Nmax=6
eq=0.65max
N
(b)
(c)

(2)地震的等价震次
40
(平均值+标准差)
此处:等价震 次都是以震级 为依据而不是 以烈度为依据
P(t ) P0 ( t t0 )
式中:P0—冲击荷载的峰值; t ( ) —是描述冲击荷载形状的无因次时 t 间函数。
0
7.2.2 不规则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强度 荷载随时间的变化没有规律可循,即为 不规则荷载,如地震荷载。
工程上为简化计算,通常把不规则荷载简 化成等价的均匀周期荷载处理。 (1)不规则荷载的等价循环周数
7.3.3 土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土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土类的影响 土的初始密实度 土的初始固结压力 往复应力强度与往复次数
7.3.5 地基液化判别与防治 为了具体判定饱和砂土振动液化的可能 性,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如临界孔 隙比法、振动稳定密度法、临界标贯击数 法、标准爆破沉降量法、抗液化剪应力法、 剪切波速法、综合指标法、静力触探法, 统计法和室内外试验综合法。他们的共同 特点是用对比促使液化方面和阻抗液化方 面的某种代表性物理量的相对大小的方法 做出液化可能性的判断。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指标.ppt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指标.ppt

压缩模量
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 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 比值.
值越小,压缩性越高。
Es
p
p2 p1 e1 e2
1 e1 a
1 e1
为了便于比较和应用,通常采用压力间隔p1 =0.1MPa和p2=0.2MPa所得的压缩模量
Es ( 0.10.2 )
1 e0.1 a0.10.2
强度-实质上是土的抗剪强度问题
所以,土的强度问题实质上是 土的抗剪强度问题。
无粘性土不的抗剪强度 过 原 点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不但决定于内摩擦角的大小,而且还随 正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而内摩擦角的大小与无粘性土的密 实度、土颗粒大小、形状、粗糙度和矿物成分、以及粒径级 配的好坏程度等因素都有关,元枯性土的密实度愈大、土颗 粒愈大、形状愈不规则、表而愈粗糙、级配愈好,则内摩擦 角愈大。此外,无枯性土的含水量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是水分 在较粗颗粒之间起滑润作用,使摩阻力降低。
例子:划分砂土密实度P81,表4-6 划分粉土密实度P83,表4-9
无粘性土紧密状态指标及其确定方法
(2)相对密度: 天然孔隙比作为砂土密实状态的分类指标缺乏概
括性,因土的密实度还与砂粒的形状、粒径级配等有 关。
例:疏松、级配良好的砂土孔隙比,比紧密、颗 粒均匀的砂土孔隙比小。
相对密度更有代表性。公式:P82(4-14) 1:密实状态;0:松散状态 优点:较完善指标,综合反映各方面特征 缺点:实际应用困难,使用并不广泛。 例子:划分砂土紧密状态P83,表4-7
稠度:粘性土因含水量的变化而呈现出的各种不同 物理状态。
可塑性:土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揉塑成任意形状而 发生裂缝,当外力解除后仍能保持既得形状的一种 性能。

土的动力性质

土的动力性质

土的动力性质正文动力作用下的土的力学性能。

当土的应变(纵向应变或剪应变)在10-6~10-4范围(如由于动力机器基础、车辆行驶等所引起的振动)时,土显示出近似弹性的特性;当应变在10-4~10-2范围(如打桩、中等程度的地震等所引起的振动)时,土具有弹塑性的特性;当应变达到百分之几的量级(如0.02~0.05)时,土将发生振动压密、破坏、液化等现象。

因此,土的主要动力特性通常以10-4的应变值作为大、小应变的界限值。

在小应变幅情况下,主要是研究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在大应变幅情况下则主要研究土的振动压密和动强度问题;而振动液化则是特殊条件下的动强度问题。

所以,土的动力性质主要是指动剪切模量、阻尼、振动压密、动强度和液化(见砂土液化)等五个方面。

土的动剪切模量小应变幅的动剪切模量常用野外波速法和室内共振柱试验测定,也可用经验公式估算。

波速法根据所测得的从振源到拾振器之间的距离和剪切波(或压缩波)到达拾振器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剪切波波速v s,则得:(1)式中G d为土的动剪切模量;ρ为土的质量密度。

波速法按其激振和接收方式的不同,有表面波波速法、上孔法、下孔法和跨孔法(两个或更多个钻孔)等,以后者用得较多(见工程地球物理勘探)。

共振柱法在实心或空心的圆柱形土样上施加纵向振动或扭转振动,并逐级增大驱动频率,直到试样发生共振为止。

根据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端部条件,并忽视端部激振器的质量,可得G d=16f2l2γ/ɡ(2)式中f为扭转振动时的共振频率;l为试样的高度;γ为土的容重;ɡ为重力加速度。

影响土的动剪切模量的变量有剪应变幅、有效平均主应力、孔隙比、颗粒特征、土的结构、应力历史、振动频率、饱和度和温度等,其中有几个变量是相互联系的(如土的孔隙比、结构和颗粒特征)。

对小应变幅动剪切模量,剪应变幅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净砂,在小剪应变幅(小于10-5)的情况下,动剪切模量主要是孔隙比和有效平均主应力的函数。

土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探讨

土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探讨

土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探讨冯子江;刘玉;侯晓燕;鲜莉莉;徐成中【摘要】针对土的动力特性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讨论了应用微细观结构动力分析方法分析土的动力特性的必要性,从土的微细观结构入手,提出分析动力荷载作用下土体与建筑物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是离散单元法与有限单元法相结合的数值分析法.最后,探讨了求解土动力学问题的方法.【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3【总页数】3页(P97-99)【关键词】土体;动力特性;微细观结构;数值方法;动态松弛法【作者】冯子江;刘玉;侯晓燕;鲜莉莉;徐成中【作者单位】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35;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35;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35;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35【正文语种】中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强震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这是推动土动力学发展的主要客观原因之一.计算机技术、数值方法的快速发展,土工测试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等是推动土动力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依据.随着研究手段的提高,研究方法的深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易的数学计算,而期望在更高层次上把握与认识土的动力特性.土的动力特性是指在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强度和抗液化强度不断变化的特性[1].通过弹塑性模型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土的动力特性.然而,受到土静力学和经典力学方法的束缚,土动力学模型与实际差异较大,适用范围相对狭窄,求解也有较大的盲目性,而且模型根据应用条件不同需要不断修正.因而,传统方法模型的应用效率较差,且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浪费.目前,土的微细观结构动力分析方法在各种土质分析中的应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从土的微细观层次上分析土的动力特性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能够充分揭示土体的破坏机理.在此,笔者将探讨应用微细观结构动力分析方法分析土的动力特性的必要性,并从微细观结构分析入手,讨论动荷载作用下土体与建筑物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以及求解动力学问题的方法.土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历史性与不确定性.一直以来,由于受研究手段的限制,人们通常基于线性分析从宏观层次上应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分析土体的动力特性,并通过室内试验探索土体的工程性质,而从微细观层次上揭示土体破坏机理的研究却不太普遍.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图像技术与数值方法的快速发展为突破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提供了可能.譬如,现代图像技术已用于分析矿料颗粒的形状与分布特征等[2];数值模拟方法已用于模拟地基的回弹特性[3]、土体颗粒的排列形式[4]及非线性特征[5]等.事实上,土的宏观工程行为是微观或细观结构的反映,很大程度上受到微观或细观参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尤其土体中颗粒的形状、大小差异也较大.因此,采用均匀化处理的连续介质模式来处理土的动力学问题很难准确表达其结构的复杂性.土的性质、结构组分不同,其表现出的动力特性也不同.例如相对于黏土,砂土更易液化,粉土根据其黏粒的含量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液化性能等.土体液化与土的结构组成有关,是土体微观结构力学行为的宏观反映[6].因此只有从土的微结构出发探索土的动力特性,应用微细观结构动力分析方法才能完全揭示土在宏观上反映出的土体液化和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动强度的变化机理.在建筑结构分析过程中,常常把上部结构、基础、地基三者分开来考虑.首先,用固定支座来代替地基基础,并假设基础的变形可以忽略,计算上部结构的应力与变形并求得作用在基础上的支座反力;然后,把上一步计算得到的支座反力作用到地基基础上,基于材料力学求解地基基础底部的反力,并进而确定边界条件,求得基础内部的应力与变形;最后,施加上一步计算得到的地基基础反力到地基上,以验算地基承载力与变形.显然,这种计算方法简化了结构与地基基础设计,方便应用且计算量较小,但它忽略了3个计算步骤之间的联系,忽略了上部结构、地基基础及地基本身在接触部位的协调变形.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上部结构的计算内力通常小于底层和边跨梁柱的实际内力,而基础的计算内力却远比实际内力小.显然,在工程设计中应当合理地考虑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之间的协调变形能力与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在动荷载作用下土体与建筑物地基的共同作用问题时需注意以下事项:①合理考虑土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因相互作用而带来的附加影响,以及这种附加影响在何种条件下有利;②通过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与方法,正确评价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带来的影响;③考虑新建模型或方法的广泛适用性;④把上部结构计算在内,建立土-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7],对于不同种类的桩基础,选择合适的分析程序[8].室内或现场试验是研究工程问题的重要方法,但通过试验研究土体与建筑物基础的相互作用相当困难.有限单元法是解决工程力学问题最为广泛的数值方法,它在模拟连续介质力学问题上已经相当成熟,也有很多研究者用于模拟建筑结构与基础.譬如用有限元程序对钢梁进行力学分析,还有通过有限元程序进行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9-10].而土体微结构属于颗粒组合体,内部存在不连续面及空隙,因此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单元法模拟土体结构非常困难.而离散单元法是一种基于非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分子动力学)的数值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如张承荣等基于离散单元法模拟岩体锚固作用[11],孙玉杰等用于模拟岩体渗流[12],周先齐等用它分析边坡稳定性问题[13].而建筑物基础与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涉及连续介质与非连续介质的力学问题,因此应采用离散单元法与有限单元法相结合的数值分析方法.在19世纪,Raylei提出一种力学新概念,即动态松弛法.根据这一概念,受力系统的静力解可与相应的动力解相对应或等价,为解决非线性静力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即把非线性静力问题转化为与其相对应的动力问题求解.动态松弛法的基本思想可以描述为:首先,结构体的质量可以简化并集中在节点上,惯性力和阻尼力虚拟施加在节点上,其结果必然是把节点的静力平衡方程转化为动力平衡方程.然后,基于数学方法(差分法或其他积分或微分方程)并以初始状态为出发点,显式求解非线性问题.动态松弛法的出发点是用动力学的观点求解静力学问题,其根本出发点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每个离散单元上的运动方程.动力学问题和静力学问题的差别就在于作用荷载的不同,一个是动荷载,一个是静荷载,即求解动力和静力问题的力的边界条件不同,一个是动力边界,一个是静力边界,但求解的过程相同.由于离散单元法求解位移大多采用动态松弛法,因此用动态松弛法求解土动力学问题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的支持.由于土体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用基于小变形假设的连续介质力学解析或数值分析方法很难模拟土体微观结构的性质和行为,不能真实地反映土体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状态和破坏过程中土体内部结构的变化机理.提出的从土的微细观结构分析入手,采用离散单元法与有限单元法相结合的数值分析法研究动力荷载作用下土体与建筑物基础的共同作用,应用动态松弛法求解土动力问题的思路合理、可行.【相关文献】[1]吴世明.土动力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Chandan C,Sivakumar K,Eyad Masad,et al.Application of imaging techniques to geometry analysis of aggregate particles[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004,18(1):75 -82.[3]Zeghal M.Discrete-element method investigation of the resilient behavior of granular materials[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004,130(4):503 -509. [4]Yu Huanan,Shen Shihui.Impact of aggregate packing on dynamic modulus of hot mix asphalt mixture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2,26(1):302 -309.[5]Tutumluer E,Kim M.Considerations for nonlinear analyses of pavement foundation geomaterials i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flexible pavements[C]∥Proceedings of the 15th US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UnitedStates: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2007.[6]汪闻韶.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7]Radtke F K F,Simone A,Sluys L J.A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failure analysis of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 with discrete treatment of fibres[J].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2010,77(4):597 -620.[8]Pham H B,Al-Mahaidi R,Saouma V.Modelling of CFRP-concrete bond using smeared and discrete cracks[J].Composite Structures,2006,75(1 -4):145 -150. [9]韩雪芳.基于MIDAS的行走式塔吊轨承钢梁分析研究[J].山西建筑,2010(15):43 -44. [10]李和平,曾学敏,周锋.武汉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8,29(5):66 -68.[11]张承荣,许振华.应用离散单元法分析工程岩体锚固作用[J].江西有色金属,2010,1(1):13 -16.[12]孙玉杰,邬爱清,张宜虎,等.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机制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26(10):62 -66.[13]周先齐,徐卫亚,钮新强,等.基于强度折减的离散单元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5):107 -110.。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The Plow A plow is a wedge that is dragged through the soil by a draft animal or a tractor. It cuts away the top layer of soil. The plow lifts and turns over the soil layer. In this way, the soil is broken up for planting crops. The plow is one of mankind’s oldest machines. Wooden plows have been in use for about 5000 years. Metal plows date back less than 200 years.
第一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当土壤受到外力作用(如耕作)时发生 的形变、显示出一系列动力学特性(dynamic property)叫做土 壤物理机械性质。它是多项土壤动力学性质的统称,包括了一 下性质: 一.土壤粘结性(soil cohesion)
(一)概念: 指土壤颗粒之间被此粘结在一起的性质。又称 为“土壤内聚力”。它使土壤具有抵抗外力(机械破坏和根系 穿插时)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原因:粘粒成薄片状,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粘粒表面被包一层水膜,外力 揉搓时,片状的粘粒重新排列且粘结固定,由于粘结力的存在,失水后能保持原 状。粘结性关系到土壤耕作质量。
土壤表现塑性的含水量范围是土粒间的水膜 已厚到允许土粒滑动变形,但又没有丧失其 粘结性的范围 (二)影响可塑性的因素 凡影响粘结性的因素都影响可塑性 (1)下塑限(塑限)(lower plastic limit): 土壤呈现塑性的最小含水量 (2)上塑限(upper plastic limit): 土壤因含

土的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的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的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土的动力学是研究土壤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是土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土体是由颗粒、空隙和水组成的多相复合体,受到外部载荷作用后会发生各种变形和破坏现象。

土的动力学研究了这些现象的规律和机理,为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文将从动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土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在土壤工程中的应用,同时也展望了土壤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通过对土的动力学的深入探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土体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行为特性,为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作者对整篇文章的大致安排和组织方式的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整体组织框架,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要和关系。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土的动力学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本文的目的并提供整篇文章的概览。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解释动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然后探讨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其在土壤力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动力学在土壤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展望未来土壤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土的动力学这一重要领域的知识和进展。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土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动力学在土壤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土的动力学定义和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对土的动力学特性的分析,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土壤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和变化。

同时,通过总结动力学在土壤研究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对土壤动力学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对土壤力学性质的认识和应用,为土壤工程和地质灾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正文2.1 动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领域。

在土壤力学中,动力学则是指土壤颗粒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和运动的过程。

土的动力学研究包括土体的变形、应力分布、应变速率、强度、稳定性等方面。

土的动力特性解读

土的动力特性解读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5?此时一方面是孔隙水在一定超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力图向上排除另一方面是土颗粒在其重力作用下又力图向下沉落这就有可能使土在结构破坏的瞬间或一定时间内土粒因其向下的沉落为孔隙水的向上排除所阻碍处于局部或全部悬浮孔隙水压力等于有效覆盖压力状态土的抗剪强度局部地或全部地丧失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完全液化振动液化
• 五、影响土振动液化的主要因素(为了了解土在 什么条件下容易液化) • 研究表明,影响饱和砂土振动液化可能性的主要 因素有土性条件、起始应力条件、动荷载条件以 及排水条件。 • 1.土性条件 • 土性条件主要指土的粒度特征、密度特征和结构 特征。
12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 (1)从土的粒度特征即平均粒径d50、不均匀系 数cu和粘粒含量pc来看,它们均与土的抗液化强 度成正比。 • (2)从土的密度特征即相对密度Dr或孔隙比e及 干重度rd等来看,Dr ,e ,rd ,抗液化强度 。 • (3)从土的结构特征即土的排列和胶结状况来看, 排列结构稳定和胶结状况良好的土均具有较高的 抗液化能力。重塑土<原状土;遭受过地震的砂土 比未遭受地震的砂土难液化(结构);均匀级配 的砂比良好级配的砂强,圆粒砂比角粒砂强。?
15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 (3)动荷载作用的持续时间对砂土液化的发展具 有极大的影响。如振动的时间很长,幅值并不很 大的动荷载也可能引起土的液化。 • (4)对于振动作用的方向,试验表明,振动方向 接近土的内摩擦角时抗剪强度最低。 • 4.排水条件 • 排水条件是指土层的透水程度、排水路径、及排 渗边界条件。 • 当在多层地基中有可液化土层存在时,其他土层 对可液化土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排渗能力(透水 程度和实际厚度)和层位结构(不同液化势组成 的土层)两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 土的振动液化 一. 饱和松砂的振动液化
4. 砂土液化的影响因素(228页)
• 4.1 土类 • 4.2 土的密度 相对密度Dr<60% • 4.3 土的初始应力状态
5. 地基液化判别与防治(230页)
§10.4 周期荷载下的土的强度和变形特征
动荷载特性
一是具有时间性,通常在10s以内应作为动 力问题; 二是荷载的反复性(加卸荷)或周期性(荷载变 向)。
第十章 土的动力特征
§10.1 概述
? §10.2 土的压实性
?
?
§10.3 土的振动液化
§10.4 周期荷载下土的强度和变形特征
?
§10.5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简介
§10.1 概述
•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土体经常会遇到天然振源的地
震、波浪、风或人工振源的车辆、爆炸、打桩、强
夯、动力机器基础等引起的动荷载作用。
§10.2 土的压实性
4. 压实标准
a. 粘性土存在最优含水量ωop,在填土施工中应该将土料的 含水量控制在ωop左右,以期得到ρdmax,通常取
op (2 3%)
b. 工程上常采用压实度Dc控制(作为填方密度控制标准)
Dc 填土的干密度 100% 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的 d max
§10.3 土的振动液化 一. 饱和松砂的振动液化
2. 液化机理
振前砂土结构
振中颗粒悬浮,有效 应力为零
振后砂土变密 实
§10.3 土的振动液化 一. 饱和松砂的振动液化
2. 液化机理
§10.3 土的振动液化 一. 饱和松砂的振动液化
3. 液化定义
• 在饱和砂土中,由于振动引起颗粒的悬浮, 超静孔隙水压力急剧升高,直到其孔隙水 压力等于总应力时,有效应力为零,砂土 的强度丧失,砂土呈液体流动状态,称为 液化现象。
颗粒被击碎,土粒定向排列; 土粒破碎,粒间联结力被破 坏而发生孔隙体积减小; 气被挤出或被压缩等
12 16 20 含水量w(%)
24 28
ω ωop, ρ d ρdmax ω< ωop , ρ d< ρdmax ω> ωop , ρ d< ρdmax
•水膜润滑作用效果最佳; •尚没有形成封闭气泡,气易于排出; •颗粒表面水膜很薄,相对移动困难 •孔压力升高显著,抵消部分击实功; •形成封闭气泡和水难以排出;
阪 神 地 震 中 新 干 线 的 倾 覆
§10.3 土的振动液化
地基液化引起的储油罐 倾斜—日本神户
§10.3 土的振动液化
日本阪神地震引起的地面下沉房屋脱离地面
10.3 土的振动液化
桩基础(房屋基础露出地面)
§10.3 土的振动液化 一. 饱和松砂的振动液化
2. 液化机理
(1)初始的疏松状态 (2)振动以后处于悬浮状态 —孔压升高(液化) (3)振后处于密实状态
压实性:指土在一定压实能量作用下密度增长的特性
研究击实性的目的: 以最小的能量消耗获得最大的压实密度 击实方法: 室内击实试验 现场试验: 夯打、振动、碾压
§10.2 土的压实性
一. 室内击实试验
二. 细粒土的压实性
三. 粗粒土的压实性
§10.2 土的压实性
一. 室内击实试验
• 试验设备 击实筒V=997cm3;击实锤m=2.5kg;锤底直径d=5cm • 试验条件 土样分层n=3层;落高h=30cm;击数N=27/层 • 击实能量
§10.4 周期荷载下的土的强度和变形特征
土的动强度可以用数种动力试验方法确定。根 据试验的加荷方式,动力试验方法可分为四种 类型,如图10-18所示。 (a)单调加载; (b)单调—循环加载; (c)循环—单调加载;(d)单调增加循环加载
§10.4 周期荷载下的土的强度和变形特征
图10-19反映了反复荷载作用下土的变形特性。 由图可知,应变随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随 动应力与竖向应力之比σd/σz值的增加而增加。
§10.5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简介
-8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室内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超声波脉冲 共振柱 周期三轴剪 动剪切模量 阻 尼 比 试验方法 √ √ √ √ 周期单剪 周期扭剪 动剪切模量 √ √ 阻 尼 比 √ √
§10.5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简介
-9 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原位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 动剪切模量 阻 尼 比 试验方法 动剪切模量 阻 尼 比
§10.2 土的压实性
2.0
1.击实曲线
最大干密度 特点: 最优含水量
干密度d(g/cm3)
dmax=1.86
1.8 1.6 1.4 0 4 8
wop=12.1
①具有峰值
②位于饱和曲线之下
d (d )sat
粘性土渗透系数K很小,压 实过程中含水量几乎不变, 要想击实到饱和状态是不可 能的。
12 16 20 含水量w(%)
24 28
G s w G s w d Sr 1 (d )sat 1 Gsw 1 G s w / Sr
§10.2 土的压实性
干密度d(g/cm3)
2. 理论分析
压实机理:
2.0
dmax=1.86
1.8 1.6 1.4 0 4 8
wop=12.1
§10.2 土的压实性 3. 影响因素
a. 击实功能
d
N 50 N 30
d
d
N 10
const

E
const , E , d 存在一个上界
E , op , d ,max
b. 土的级配
d
3
E const
1
2
级配越好,其 max 越大

c. 击实方式 夯实、辗压、振动;辗压对粘土比较合适
由于动荷载的这两个特性,使得土在动荷载 作用下,其力学性质与静荷载作用时相比有 很大差异。
§10.4 周期荷载下的土的强度和变形特征
此图反映了荷载作用次数对土强度的影响。动荷 载反复作用次数越少,动强度越高,随着次数的 增加,土的强度逐渐降低,当反复作用100次(压 实黏性土)或50次(饱和软黏土)时,动强度已接 近或低于静强度,若次数再增加,则低于静强度。
20%
2. 理论分析
对粗粒土,击实过程中可以自由排水,不存在细粒土中出现的现象。 在潮湿状态下,存在着假凝聚力,加大了阻力。
3. 压实标准
常用相对密度控制 Dr>0.7~0.75
施工过程中要么风干,要么就充分洒水,使土料饱和
§10.3 土的振动液化
§6.6土的动强度与砂土的振动液化
§10.5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简介
动剪切模量
土的动剪切模量Gd是指产生单位动剪应变时 所需要的动剪应力,即动剪应力τd与动剪应 变εd之比值: Gd = τd /εd (10-8)
§10.5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简介
阻尼比
土体作为一个振动体系,其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由于黏滞摩擦作用 而有一定的能量损失,这种现象称为阻尼,也称黏滞阻尼。 在自由振动中,阻尼表现为质点的振幅随振次而逐渐衰减。 在强迫振动中,则表现为应变滞后于应力而形成滞回圈。 土的阻尼比ζ是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的比值。 由物理学可知,非弹性体对振动波的传播有阻尼作用,这种阻尼 力作用与振动的速度成正比关系,比例系数即为阻尼系数,使非 弹性体产生振动过渡到不产生振动时的阻尼系数,称为临界阻尼 系数。阻尼比是衡量吸收振动能量的尺度。地基或土工建筑物振 动时,阻尼有两类,一类是逸散阻尼,另一类是材料阻尼。前者 是土体中积蓄的振动能量以表面波或体波(包含剪切波和压缩波)向 四周和下方扩散而产生的,后者是土粒间摩擦和孔隙中水与气体 的黏滞性产生的。
§10.4 周期荷载下的土的强度和变形特征
动荷载的加荷速度,对土的强度与变形也将 产生影响。如图10-20所示,加荷速度越慢, 其强度越低,但承受的应变范围越大。
§10.5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简介
动力特征参数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包括:
动弹性模量或动剪切模量、阻尼比或衰减
系数、动强度或液化周期剪应力以及振动 孔隙水压力增长规律等。 其中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表征土的动力 特征的两个主要参数,本节简介这两个动 力特征参数。
• 在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都将受到影 响。 • 动荷载可能造成土体的破坏,必须加以充分重视; • 动荷载可被利用改善不良土体的性质,如地基处理 中的爆炸法、强夯法等。
§10.1 概述
图10.1 动荷载的类型 (a)冲击荷载;(b)不规则荷载;(c)周期荷载
§10.2 土的压实性
压实:指通过夯打、振动、碾压等,使土体变得密 实、以提高土的强度、减小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
E 598KJ / m3
• 试验方法 对ω=cosnst的土;分三层压实; 测定击实后的ω、ρ,算定ρd • 注意:仅适用于细粒土;对粗粒土,可用较大尺 寸的击实仪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教材:DL/T5355-2006和GB-T50123-1999
§10.2 土的压实性
二. 细粒土的压实性
1.击实曲线 2.理论分析 3.影响因素 4.压实标准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Dc>95 % 其他公路 Dc>93% Ⅰ、Ⅱ级土石坝 Dc>95~98% Ⅳ~Ⅴ 级土石坝 Dc>92~95%
§10.2 土的压实性
三. 粗粒土的压实性
1.击实曲线
d
特点
①不存在最优含水量; ②在完全风干和饱和两种状态
下易于击实;

③潮湿状态下ρd明显降低。 粗砂 ω =4~5% 中砂 ω=7%; 时,干密度最小
§10.3 土的振动液化 一. 饱和松砂的振动液化 1. 液化现象
孔 压 U
• 饱和松砂在振动情 况下孔压急剧升高 • 在瞬间砂土呈液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