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陈共人大芸窗第一套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套
1. 下列属于准公共物品的有()。
A.义务教育
B.国防
C.影院
D.公路
2.公共支出结构中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资源配置的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D.保证社会安定
3.提高折旧率对财政的影响是()。
A.增加财政收入
B.减少财政收入
C.增加财政支出
D.减少财政支出
4.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利益外溢的产品才可称为准公共物品。正确( ) 错误( )
5.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其社会边际成本。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没有固定关系
6.基础设施建设构成政府性基金的主体。正确( ) 错误( )
7.我国的零基预算改革
何谓零基预算?我国的传统预算模式是一种基数预算,每一年的预算决策都是在上一年预算拨款的基础之上增加一定的数额,预算基数的形成和增量的决定都主要依赖于政治上的讨价还价。由于基数的存在,使得公共预算很难进行资源的再分配,从而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从理论上讲,零基预算要求政府支出机构每年都为它的全部预算进行辩护,预算基数不再理所当然地成为下一个预算年度进行预算决策的基础。因此,这种预算模式被称为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改革。从1993年开始,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试验零基预算。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进行预算改革,主要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改革。在部门预算改革中,零基预算被视为一种最佳的预算编制模式。2000年以来在地方一级开展的部门预算改革为零基预算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条件。因为部门预算改革要求政府预算以部门为基础进行编制,而且强调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各个部门的预算。
零基预算对于政府的预算过程有积极的影响。首先,根据零基预算的逻辑,开始砍掉一些构成原来预算基数的支出项目,例如,失去了政策依据的专项经费、领导人批条子形成的专项经费、一次性的专项经费、不属于本级政府事权范围内的支出。其次,在专项经费领域建立项目库有助于零基预算的有效实施,而且对于各个支出部门预算要求的形成构成了某种制约,使得支出部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申报专项经费甚至“编造”项目来套取经费。
零基预算改革的局限性。首先,目前我国的部门预算,主要是通过下控制数的办法来控制部门的预算编制,零基预算并没有发展成一个基本的预算框架。在控制预算框架内,零基预算主要用于专项经费决策。我国目前的部门支出主要分为三类: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零基预算主要适用于专项经费。“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标准,专项经费按排序。”在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支出部门为了确保部门的正常运转,通常会从专项经费中挪用经费来弥补公用经费的缺口(称为“吃专项”),这极大地限制了零基预算的效果。
其次,零基预算在我国的实施还面临着一些政治和行政体制上的制约。①目前我国的某些地方政府政府职能和目标不明确,很难对预算进行真正意义的排序。②预算分配权上的分散。某些专项经费的分配权仍然掌握在财政部门之外的一些部门手里,仍然没有纳入部门预算改革的框架。这就意味着,某些专项经费实际上是不受零基预算过程影响的。③我国地方政府预算中领导人批条子、打招呼影响预算决策的现象仍然继续存在,各种非正式预算制度盛行。政治权力的非正式安排将会干扰零基预算的排序过程和排序结果,从而使得零基预算无法真正进行科学的排序。④体制上的制约还体现在公费医疗
体制的改革没有与部门预算改革相配套。对于某些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部门来说,公费医疗支出已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吃专项”就是不可避免的。请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并思考零基预算在我国未来的实施前景。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正确( ) 错误( )
9.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
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10.目前,我国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
A.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B.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C.国有企业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D.未列入预算的企业收入
11.(简答题)最近,加利福尼亚保险局局长提出一项管制措施,限制保险公司以地理位置确定汽车的保费率。这项变化可能提高乡村和郊区居民的保费率,降低城市居民的保费率。这项政策有效率吗?它有可能改善社会福利吗?
12.(名词解释)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13.(论述题)简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14.(名解)瓦格纳法则
15.近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有三个指标:一是分配率,指的是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三是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同样,每小时劳工成本中的福利开支越高,或社会保障税与个人所得税占政府税收收入的比重越高,则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上述三项指标各自所占比重都很高。以美国为例,国民总产值的70%一般都是按劳分配的,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65%之间。另外,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至少在40%以上,有些国家更达60%以上。初次分配的这些特征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是以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因素为主,以政府再分配中的公平调节为辅。
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