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城市理念下的中小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城市慢行空间景观设计探析论文
城市慢⾏空间景观设计探析论⽂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政治⽂化综合实⼒不断加强,城市化发展迅猛,⼩轿车、私家车等机动车的使⽤率同步飞速提升,城市的空间环境出现⼀系列的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
当今社会,环境友好、节能减排成为全世界不断探索的热点,各个国家都耗费巨⼤的财⼒和⼈⼒成本对这些问题进⾏探索和研究,与此同时,绿⾊出⾏的理念逐渐深⼊⼈⼼,慢⾏空间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也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绿⾊出⾏;慢⾏空间设计;景观设计 1现⾏绿地的景观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探索环保出⾏的⽅式,国内外对于城市慢⾏空间研究也越来越多,有些国家诞⽣了众多成功的城市慢⾏空间设计案例,为其他探索设计者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多数研究案例侧重交通功能,对于城市慢⾏空间景观的设计研究较少。
2城市慢⾏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及⽅法 城市慢⾏空间指的主要是供⾏⼈⾏⾛和⾮机动车使⽤的街道。
对⽐其它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慢⾏空间更着重强调设计的合理化尺度空间。
它是建⽴在良好的出⾏环境基础上,是⼈们与⽇常⽣活紧密相连的⽣活空间,体现了整个城市的⽣活品质,同时保护着历史⽂化遗产和⽣态环境,随着全球对绿⾊环保出⾏的重视,城市慢⾏空间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城市慢⾏景观区主要包括:慢⾏景观区(⾃然风貌慢⾏景观区,⼈⽂风貌慢⾏景观区,现代风貌慢⾏景观),慢⾏景观链(⾃然、⽣态慢⾏景观链,历史、⼈⽂慢⾏景观链,现代科技慢⾏景观链),慢⾏景观点(整个慢⾏空间设计的亮点,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3⽣态绿⾊景观城市慢⾏空间设计 3.1城市慢⾏空间与⼭体景观的结合 将⾃然⼭体景观移⼊城市慢⾏空间景观设计之中,可形成慢⾏道与⼭体景观相融合的特点,提供眺望远⼭空间的视觉效果,为⽣活节奏忙碌的城市增添轻松惬意的⽓息,为慢⾏者带来舒适的视觉和⼼理感受。
3.2城市慢⾏空间与⽔体景观的结合 ⽔在美学和视觉效果上的运⽤⼗分⼴泛,⽽且城市景观建设中对喷泉、⽔池的运⽤也⼗分常见,⽔体景观常能带给⼈们清爽⾃然的独特感受。
“慢生活”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 3 )配景 设 计
2 .“ 慢 生活 ”理 念在 现代 社会 中 的运 用
二、
幔生 活 ”理 念 与景观 设计 的 融合
一
、
“ 慢生 活 ”的理 念
1 .“ 慢 生 活 ”的定义
“ 慢 生活” ( S 1 O W L i f e ) 是针 对 当今 超 负荷 、快 节 奏 生 的地方 ,可在 草丛 林 问 、水畔 树下 规划 设 计一 块休 闲区域 ,在 其 活 提 出 的 一 种 健 康 合 理 的 生 活态 度 , 由意 大 利 人 卡 罗 ・ 佩 屈尼 上 可 以设 置节 奏缓 慢 的慢休 闲娱乐 活动 ,如下 棋 、书 法等 。在相
( C a r l o P e t r i n i )于 1 9 8 6 年提 出。 应 的景 观 小 品设计 时 ,可将 天 然 的石块 、树桩 做成 棋 盘 、书 桌等
“ 慢 生 活 ”不 是 盲 目放 慢 ,过 分 拖 拉 , 更加 不 是滞 后 和 懒 形 式 ,在满足 慢休 闲功 能 的基础 上 ,又不 失景 观 的趣 味 性 。 惰 ,其 主 旨是 放 慢 生 活 节 奏 ,使 得 人 们 紧 张 的 工 作 压 力得 到缓 慢 运动 包 括慢 步 、瑜伽 、太极 等有 利 于人 身心 健康 又 节奏 舒 解 ,让生 活和 工 作达 到平 衡 。我 国著 名健 康 专家 洪 昭光 认为 ,慢 缓 的运 动形 式 。在 景 区规划 设 计 中 ,慢 运 动 区可 以有 多种 形 式 , 生 活 体现 在人 们 生活 的各 个 角落 , 除 了慢 吃 、慢 睡 眠 、慢工 作 , 除 了蜿 蜒 曲折 ,道 旁 多种植 花 灌乔 木 ,可 供人 慢 步及欣 赏 自然 风 也 包 括 慢 运 动 、 慢 读 书 、 慢休 闲 、慢 音 乐 、 慢 社 交 、 慢情 爱等 光 的整 体慢 行 系统 外 ,也 需要 在草 坪 中 、大树 下 设计 一些 可 开展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
自行车 等慢行 交 通 没 有足 够 的实 施 空 间 , 而 引 从
辆所 占用 。在交 叉路 口处 的高程变 化 区域 缺少缓 坡设计 , 给盲人 或残 障人士 的出行带 来 了不 便 。 5 )慢行 交通 中的违规 现象较 为严 重 , 安全性 有待加 强 。由于慢 行 交 通灵 活 性 很强 , 本 不受 基
1 慢 行 交 通
1 1 慢 行 交 通 的概 念 .
的 出行 、 物 、 身 等生 活 需求 ; 购 健 ②在 所 有 出行 方
式 中被选择 的概率 较 大 ; 在 短 距 离 出行 中拥 有 ③
明 显 优 势 , 人 力 为 空 间移 动 的 动 力 , 均 出行 速 以 平 度 低 ; 出行 费 用 几 乎 为 零 ; 所 需 占用 的 城 市 空 ④ ⑤
通系统 的交 集 , 负 担一定 的通勤 交通功 能外 , 除 还
提供 市 民休 闲 、 锻炼 、 物 、 乐等 多种 功 能 。街 购 娱 道与人 行 道是 城 市居 民 出行 活 动最 为频 繁 的地
虽 然慢行 交通设 施 的 设置 逐 渐得 到 重视 , 但设 施
方 , 是一个 城 市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特别 是 人行 也 道, 在丰富城 市公共 生活 中具备保 障市 民安全 、 方
便交 往和孩 子 的 同化 等 3项 功能 l 。在 当前 城
市 占 据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主 导 地 位 的 时 代 , 行 交 通 慢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慢行系统规划研究——以舟山市核心区为例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慢行系统规划研究——以舟山市核心区为
例
江一凡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24(21)9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治理和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慢行系统的更新建设日益受到关注。
本研究通过分析传统慢
行系统规划面临的问题,提出宏观系统协同、微观复合利用、搭建管控体系、制订
行动计划的规划方法,以舟山市核心区慢行系统的规划实践为例,探索城市更新视角
下城市建成区慢行系统规划的技术路径。
【总页数】4页(P5-8)
【作者】江一凡
【作者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
【相关文献】
1.浅谈游憩视角下旅游城市慢行系统规划——以桂林市为例
2.日常生活视角下城
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呼和浩特市一环核心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为例3.城市更新视角下滨水慢行系统导则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北城为例4.滨水城市核心区的城市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深圳市龙腾工业区(二期)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为例5.政府、
市场、社会三体协同视角下的城市更新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合肥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行友好型城市道路优化策略研究——以日照市北京路为例
10基金课题0 引言慢行主要包括步行、骑行等,是城市交通方式中贴近日常生活、绿色健康的一种交通方法。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具备绿色生态、较好的观赏性,还要平坦宽敞,能为居民提供休闲漫步的功能。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系统,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的功能性、舒适性和观赏性等方面被日益重视。
在此基础上,加强城市慢行道路系统建设将有助于解决一系列城市问题,如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安全性、生态环保等。
因此,城市道路的慢行友好性是建设宜居城市必不可少的。
1 慢行友好的城市道路发展现状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连接人行通道与绿地,改变人行通道宽度,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建设城市慢行系统,能够有效改善城市路网的通达性和安全性,实现居民生活的多样性。
慢行不仅缓解了道路拥挤,减轻了交通压力,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有利于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1]。
步行要基于步行设施的质量、道路条件、土地使用模式、社区支持以及步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可行走性受到路线质量、建筑物范围和相关设施,以及人行道、人行横道以及道路状况的影响[2]。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国家生态修复和城市整治工作。
其中,突出了“修补城市功能,提高环境品质”,这些建议提出了“改善旅行条件”,强调优化道路设施[3]。
云美萍等人对慢行交通进行了定位,即慢行交通是居民生活、购物等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4]。
2 研究区域概况图1 研究区域范围(图片来源:百度地图)研究区域如图1所示,北京路是日照市一条贯穿南北的主干道,辅以济南路、淄博路等其他城市支路。
基址周边以市政建设为主,辅以商铺、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医院为主,绿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日照市政府周边。
周边居民区集中,是居民短途步行的主要目的地和聚集地。
基地内交通站点遍布,另外还设有公共自行车点,方便市民出行。
由于经过市区公园并且通达性较好,每个路口间的路段兴趣点较多。
城市慢行系统的绿化景观设计研究与分析——以苏州市工业园区高教区为例
25第2卷 第8期产业科技创新 2020,2(8):25~28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城市慢行系统的绿化景观设计研究与分析——以苏州市工业园区高教区为例李嘉宁,张敏敏(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摘要:城市慢行系统对于建设生态城市,打造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规划城市慢行系统的过程中,绿化景观设计又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因素。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之一,其绿地景观设计规划较为完整,设计较为精巧,实现了在绿荫中漫步整个园区的整体规划。
本次研究通过从植物、地形与公共设施三个具体方面分析苏州工业园区高教区的慢行系统绿地景观,从中找出能供其他城市设计慢行系统的绿化景观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城市慢行系统;绿化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08-0025-041 研究背景及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倡绿色生活方式,要开展绿色出行行动,发展城市慢行系统是推动城市绿色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工作。
随着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居民对于宜居城市的期待日益提高,而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当前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中备受重视,而作为慢行系统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的绿化工作,也引起政府和城市居民的高度重视。
做好绿化景观设计可以鼓励人们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和提高出行质量,推动慢行系统发展。
本次小组将对慢行系统绿化工作的成功案例——苏州工业园区出发,分析其经验与问题,希望可以对其他城市的工作开展有借鉴意义。
1.1 研究综述慢行交通在城市生活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由来已久,加拿大著名学者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说:街道和人行道,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器官,特别是人行道,在丰富城市公共生活中起码具备是发挥守望相助的功能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安全、方便人与人之间亲密的接触与交流等二项功能[1]。
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策略
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策略摘要:慢行交通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解决城市内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一种重要交通方式。
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的有效设计与规划,不单单可以解决城市内道路交通经常发生拥堵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笔者针对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希望有助于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的顺畅、安全运行。
关键词: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引言:从当前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机动车辆违章停放与占道行驶的情况,并且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情况,同时部分城市内道路慢行交通设施的建设尚不是非常的完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道路慢行交通的顺畅、安全运行。
1.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1.机动车违章停放和占道行驶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的数量飞速增加,城市道路交通越来越拥堵,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致使一些机动车驾驶人经常在慢行道上行驶,这种违法占用车道的行为将给在慢行道骑乘的人员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
并且当大量机动车占用慢行道时,就会导致非机动车难以顺畅的行驶,这时就会慢行道交通也会变得十分拥堵。
另外,由于城市内土地资源比较有限,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内的建筑越来越多,但是停车场的建设却比较有限,很难满足现如今人们的停车需求。
一些机动车驾驶人为了方便,而将车停放在慢行道上,导致本来就不是很宽阔的慢行道变得更加的狭窄,这将给非机动车骑乘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
1.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情况较为严重在一些等级相对较低的城市道路上,通常并未专门的设置慢行道,这时道路上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情况。
混合交通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条单幅道路上行驶有各种交通工具和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行驶没有彻底分离,不单单会阻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会对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城市慢行系统提升设计策略研究
城市慢行系统提升设计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持车辆逐年攀升,城市地面交通压力也在不断扩大。
而目前,在大多数一线城市的交通建设规划过程中,由于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往往在设计过程中会优先考虑汽车的通行效率,但却忽视了慢行通道的结构设计。
这也导致在城市交通路线的规划过程中,非机动车道的空间较为狭窄,非机动车道的规划也处在边缘地位。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也能够将设计的着重点放在慢行车道的规划方面,这样才有利于城市交通系统的良性循环。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慢行交通的特征,并且就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保障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安全性提供参考意见,以期为相关学者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慢行系统;城市交通;设计规划;有效对策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以及人均持车辆的不断提升,机动车道在交通主干道线路中所占据的空间比例不断增加。
但是,以机动车道为主的交通体系构建方式,也导致了城市交通系统的诸多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在机动车道空间不断拓宽的规划条件下,导致道路上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交通严重拥堵、高峰时期交通事故增多、机动车尾气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无法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出行。
而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构成部分,在完善城市交通性能、保障居民日常出行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
因此,如何能够针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合理的构建和设计,更成了确保城市交通系统运行功能的关键切入点,这对于保障车辆安全行驶以及行人安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概述慢行交通系统事实上主要是由慢行交通的空间、慢行交通的主体人以及慢行交通的行为这三大部分相互构成的。
事实上,在城市的交通系统性能规划过程中,慢行交通系统是衔接城市功能和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桥梁,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不仅肩负着为人们打开日常出行通道的功能,同时,还与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购物采买等多方面的日常生活之间就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研究
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慢行交通体系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环保的出行方式。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居民出行的质量,必须对城市慢行交通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研究。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普遍重视城市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优化,而忽视了慢行交通体系的重要性。
慢行交通体系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还能促进城市空间的活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深入研究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优化设计,探索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居民出行体验的新路径,对于构建宜居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的相关问题,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有效决策支持。
通过对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概述、设计原则、优化策略以及案例分析,结合实施路径建议,旨在为城市交通改革提供新思路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的探讨,旨在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捷性,改善市民出行体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通过深入分析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特点和问题,探讨设计原则和优化策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规划和优化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提供借鉴,为更好地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和规划机构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推动城市慢行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让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安全、环保,为市民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1.3 研究意义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优化设计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可以提升城市居民出行体验,减少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加,若能通过优化慢行交通体系,提高出行效率,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出行方式,有效缓解因交通拥堵带来的出行不便和心理压力。
徐州市主城区慢行交通分区规划及策略研究
徐州市主城区慢行交通分区规划及策略研究耿立晴ꎬ吕庆礼摘㊀要:城市发展经验表明ꎬ立足于加大机动车通行的道路设施建设投入㊁道路红线的加宽㊁道路等级的提高等ꎬ无形中降低了步行和非机动车在道路系统中的地位ꎬ慢行交通作为绿色低碳出行方式被忽略和边缘化ꎮ本文基于对徐州主城区慢行交通的深入研究ꎬ针对不同用地特征下的慢行条件和匹配实际需求ꎬ尝试从规划的角度提出慢行交通的分区及差异化㊁特色化的发展策略ꎮ关键词:徐州ꎻ慢行交通ꎻ分区一㊁研究背景慢行交通是指由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构成的城市交通ꎬ与小汽车等城市 快行 交通相对ꎮ近年来ꎬ徐州市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不断受到机动车道挤压ꎬ导致城市慢行空间路权保障不足㊁慢行环境欠友好ꎬ已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品质ꎮ同时ꎬ市民步行健身等慢行需求持续增长ꎬ对慢行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ꎮ二㊁慢行交通分区影响因素基于大批量的居民出行调查数据ꎬ建立徐州主城区慢行交通需求分析模型ꎬ研判慢行交通系统现状问题ꎬ把握慢行交通发展的空间需求与趋势ꎮ经分析ꎬ慢行交通功能㊁道路交通设施条件是慢行规划分区研究最直接的两方面影响因素ꎮ(一)慢行交通功能慢行交通功能主要分两种类型ꎬ一种是依托于城市道路设置的慢行通勤道ꎻ一种是独立于城市道路ꎬ依托城市绿色开敞空间的休闲性慢行绿道ꎮ(二)道路交通设施条件路网密度㊁道路贯通性㊁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是打造片区便捷连续的慢行交通网络的重要条件ꎬ而不同区域道路交通的基础条件差异也较大ꎮ因此ꎬ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应结合实际的用地特征与需求ꎬ彰显地方特色ꎬ契合地方需求ꎮ三㊁主城区慢行规划分区及策略针对徐州主城区慢行发展的内在要求ꎬ从典型用地类型㊁慢行交通功能特征和不同的交通设施条件等因素的研究ꎬ提出徐州主城区六大用地功能慢行分区及其相应策略ꎮ图1 徐州主城区慢行交通分区示意图(一)老城区核心区受发展时序等原因的影响ꎬ老城区核心区存在大量商业㊁公共服务类设施等高密度建筑以及功能各异的历史文化节点项目ꎮ该区域机动车交通流量较大ꎬ但慢行交通ꎬ特别是慢行过街交通需求旺盛ꎬ对慢行环境的安全性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ꎮ商业中心区应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立体慢行过街设施ꎬ打造上下一体的商业步行街区ꎬ切实提升慢行出行者的安全感㊁幸福感ꎮ历史文化区应以功能的内在联系为线ꎬ通过慢行交通有机串联各节点ꎬ加强历史文化与商业中心的联动ꎬ重点处理好慢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的冲突ꎮ(二)铁路客运站枢纽地区铁路客运站枢纽地区汇聚了轨道交通㊁私家车㊁出租车㊁公交车㊁步行㊁骑行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ꎬ呈现出交通人流量大㊁站区以步行为主㊁交通换乘较为普遍等特征ꎮ该地区应快慢分离ꎬ减少慢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的冲突ꎬ做好铁路㊁公路客运与城市公交㊁出租车等其余交通方式的慢行接驳ꎬ以保障人流集散的安全㊁高效㊁舒适ꎮ(三)以地铁车站为中心的慢行一体化衔接范围地铁出入口人流量大ꎬ以步行方式为主ꎬ有适量的换乘公交和自行车ꎮ应尽量缩短乘客步行距离ꎬ强化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紧密有序换乘ꎮ自行车建设侧重于公共交通的换乘停车布设ꎮ(四)主城风景风貌区慢行出行目的以日常游憩㊁休闲锻炼为主ꎬ人流集聚时段相对稳定ꎮ宜围绕城区内河湖㊁山体等景观ꎬ构建徐州特色绿道网络ꎬ串联慢行节点ꎮ并根据绿道沿线用地及市政道路建设情况ꎬ处理好绿道与用地㊁城市道路的衔接ꎬ突出慢行环境的观赏性㊁舒适性和安全性ꎮ(五)一般居住和商业混合区受用地㊁道路等条件制约ꎬ一般居住和商业混合区的慢行条件较差ꎮ庞大的日常慢行通勤需求与有限的慢行空间之间的矛盾突出ꎬ人车冲突较为频繁ꎮ应结合居住区周边道路建设ꎬ尽量串联主要慢行活动节点ꎬ适当采取交通稳静化ꎬ营造安全舒适的慢行通行空间ꎮ而规划新城区ꎬ未来的慢行流量总体上应该是比较平均的ꎬ得益于地区新建ꎬ其慢行建设较老城区空间大ꎬ规划重点在于提供道路建设和管理的慢行技术标准和要求ꎮ四㊁结语基于区域用地特征㊁慢行交通功能需求以及慢行设施条件等的不同ꎬ明确分区特征下的慢行系统建设差异化的发展方向ꎬ是对 以人为本ꎬ市民为本ꎬ民生文本 的回归和具体的落实ꎮ参考文献:[1]齐闫夙ꎬ周春波.徐州市主城区慢行交通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7ꎬ42(9):139-143.[2]齐闫夙.徐州市主城区慢行空间设计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ꎬ2017.[3]张婧卿.关于上海市慢行交通分区规划策略的思考[J].交通与港航ꎬ2015(2):40-45.[4]夏天.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ꎬ2010ꎬ28(5):81-84.作者简介:耿立晴ꎬ吕庆礼ꎬ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ꎮ47。
我国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我国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慢行交通主要是以步行或者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方式出行的交通方式。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交通规划主要考虑了汽车的通行,而忽视了城市慢行交通的设计,没有给非机动化交通提供足够的空间。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慢行交通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供城市交通工程建设者们参考。
关键词: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随着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机动化交通在城市交通中所占的比例增加。
但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的方式也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
汽车数量的增加,使得道路上汽车排气污染和交通堵塞、交通事故日益严重,但同时也减少了市民出行安全的保障。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完善和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自行车大国,非机动交通仍然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城市交通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对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使人们更安全、方便出行。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慢行交通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供城市交通工程建设者们参考。
一、我国现阶段慢行交通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1、缺乏一个整体结构的慢行交通网络。
城市道路网络设计时,人们往往只注重机动车道路交通网络设计,而忽略了道路交通系统中缓慢行专用路、城市干路、城市支路和居住区内道路所组成的完善的网络设计,因此不能保证连贯性的交通、给居民的出行会带来不便。
此外,大部分的城市中的慢行专业路设置的较少,慢行交通设施设计的和改造的一般仅局限于小范围之内,如商业地段,湖泊区,而不是整个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统一安排。
因此,现在的慢行城市交通系统依附于在机动车交通并存在,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慢行交通网络。
2、慢行交通设计没有和城市土地利用合理整合。
慢行交通空间是由社区公共空间、公园绿地、商业区域等组成的。
之前的以居住区为开发单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虽然能确保小区设施自身相对完善,但限制了在住宅区及更大尺度上形成整体慢行交通网络。
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
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慢行系统是指通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的一种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理念。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慢行系统规划的意义、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慢行系统规划的意义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主要以机动车为中心,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而慢行系统规划则以人为本,强调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慢行系统规划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为行人和骑行者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交通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和景观设施,使城市更加宜居。
其次,慢行系统规划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步行和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动量,促进新陈代谢,降低患病风险。
同时,步行和骑行也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
最后,慢行系统规划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社交互动。
步行和骑行是一种缓慢的交通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环境,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促进社区的凝聚力。
二、慢行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慢行系统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以确保其实施效果的有效性。
首先,慢行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交通网络。
慢行系统应与公共交通系统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出行。
其次,慢行系统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
城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交通需求和空间特点,慢行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再次,慢行系统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
步行和骑行是相对较为脆弱的交通方式,慢行系统的设计应注重交通安全,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人行道隔离设施等,确保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最后,慢行系统规划需要考虑环境保护。
市人大关于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7月29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任组长,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资工委委员及市人大代表参加的调研组,对我市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召开了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现场听取了工作汇报。
一、我市慢行系统规划及发展现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近10多年来,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多以车为主、以车为重,大众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出行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城市慢行系统空间受到侵蚀、干扰甚至破坏。
为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倡导绿色交通出行,让城市交通重回人本主义,打造畅达生态、慢行友好、城湖相拥的人性化品质都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慢行系统规划编制、设施建设到管理维护,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2013年编制了《xx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规划》,从系统层面对中心城区步行系统提出改善策略和方案。
在同年编制的《xx市域“1331”综合交通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慢行友好的“品质都市”,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作为一项城市战略,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机动车的发展思路,着手构建“以人为本、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交通。
目前,累计建设自行车道已超过1500公里(全市道路长度达到2140.29公里),人行道面积达到1254.31万平方米,其中二环内自行车道长度达到393.35公里(自行车专用道超过251公里)。
然而,根据调查,我市居民慢行交通出行比例在逐年下降。
慢行系统存在空间供给不足,经常被占用,以及设施布局不合理、品质较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市民的选择意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慢行系统规划滞后,缺乏城市功能的整体性考虑社会各界普遍存在重视机动车交通,忽视非机动车交通的倾向。
对步行系统更多关注局部的点和线,如步行街、人行天桥等,缺乏慢行交通的系统规划。
另一方面,步行空间往往注重了交通联系的功能,而忽视步行空间与周边的公共建筑、居住空间互相依存的关系,缺乏城市功能的整体性考虑。
长春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构建策略研究
长春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构建策略研究杨静 曾庆华(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长春 130061)摘要: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其慢行空间越来越少。
本文从当前城市发展对绿色交通的迫切需求出发,详细阐述了构建良好慢行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同时结合长春市目前的慢行交通现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预测,提出构建长春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方法与实施策略,这对于进一步发展长春市的绿色交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长春市; 慢行交通; 规划与构建;1引言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大量消耗能源,向大气层中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引发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灾难性问题。
交通运输部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基于当前“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必须发展绿色交通、低碳交通。
慢行交通依然是中国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
近年来长春市城市交通需求日益增长,进行了大量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但是同时忽视了慢行交通的空间,原本在道路运作做主体的慢行空间逐渐被各种车辆挤压在道路空间的两侧,各类城市建设也往往将无直接经济产出的慢行者活动空间逐个蚕食掉。
这种机动化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诸如城市环境质量恶化、老城衰落、步行者安全无保障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城市机动化快速交通剥夺了人们在街道空间中的自由与祥和,人在城市空间里毫无舒适可言。
因此,应调整城市交通方式,规划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创造便于市民步行或依靠自行车出行的条件;打造和谐交通,构建和谐宜居的生态城市、低碳城市。
2慢行系统概念及其意义分析2.1基本概念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者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包括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媒介。
构建安全、连续、优先、便捷、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是增强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吸引性、促进城市交通结构合理化发展、体现城市交通人本属性的重要保障。
历史文化街区慢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慢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成都市宽窄巷子
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李涛;周航航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24()4
【摘要】历史街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过去,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底蕴与地域文化,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历史街区旅游吸引力的不断提高,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外地游客感受成都历史底蕴、体验成都文化特色的重要场所,带来了大量的人流。
文章以空间句法为基础,提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慢行空间的问题,实施具体的优化设计和策略研究。
【总页数】3页(P224-226)
【作者】李涛;周航航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成都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砖历史文化墙
2.形态学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探究——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
3.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调查与活化利用途径探析
——以绍兴鲁迅故里历史文化街区、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主例4.基于结构方程
模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5.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特征及更新策略研究——以长沙市西文庙坪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
探讨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的交通规划是能够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
但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不单单需要考虑汽车交通,还应考虑慢速交通(如骑自行车与步行),以免给人们增添出行的困扰。
在城市慢行系统规划过程中,应在相关证据的基础上使其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并且对相应的项目设计进行审查。
只有这样,市民才能更加多样化地出行。
本文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0引言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交通形式,也是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
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能够提升道路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并降低汽车尾气排放,进而会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宁,整洁美好的城市环境。
近年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已成为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方向。
比如北京,上海,杭州与济南等大中城市已经开始陆续建设慢行交通系统,随之而来的就是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该系统的建立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市民的生活中。
建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目的是有效地将机动车交通与非机动车交通有效区分开来,并且尽量避免相互干扰,使出行者能够享受高效,舒适和便捷的交通环境。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新型的慢行交通系统,该系统与城市发展兼容并且与城市公共交通完美结合,它将引导公民形成一个全新的出行概念。
1慢行交通的概述1.1慢行交通的特征慢行交通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交通形式,也是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
相比与机动车交通,慢行系统在出行效率与交通安全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灵活的机动性,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广泛存在。
(2)距离较短的优势显而易见。
(3)节约土地。
(4)提高效率。
(5)在城市交通安全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
高淳国际慢城规划研究汇报
文化旅游融合
将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通过规划设计打造具有吸引力的 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旅游融
合发展。
促进产城融合、提升经济活力原则
产城融合
在规划设计中,注重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完 善城市功能,实现产业、城市、人口的协调发展。
经济活力提升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促进经济活力的提升,包括优化营商 环境、吸引投资、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
工业片区
规划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 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税收来
源。
休闲片区
依托自然山水资源,打造休闲 旅游片区,提供休闲度假、户
外运动等功能。
景观节点和轴线设计
景观节点
01
规划多个城市景观节点,如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丰富城市
景观层次,提升城市形象。
轴线设计
02
打造城市民对慢城理念表示认同, 并期待在城市规划中加以体现。
03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原则
生态优先
在规划设计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 理念,保护高淳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 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绿网渗透,生态间隔
构建绿色生态网络,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空间, 实现生态间隔,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功能分区及配套设施规划
01
02
03
04
居住片区
规划多个居住片区,提供多样 化的住房选择,完善教育、医 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商业片区
打造商业中心,集聚高端商业 、商务办公、酒店等功能,提
升城市商业活力。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摘要:随着我国近年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规划逐渐以汽车通行作为优先考虑点,却没有提供到足够的的空间给非机动化交通,忽略了城市慢行交通的设计。
本文探讨了国外的实践案例,分析了慢行交通规划设计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为目标,与大家一起探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理念;设计策略1.引言随着我国近年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城市道路不断加宽、立交桥、高架桥越来越多;大多以这种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图缓解拥堵的城市交通。
但是,这种以汽车通行作为优先考虑的车本主义,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缓解效果,还导致城市交通堵塞现象更加严峻,慢行交通环境恶化。
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出行质量的追求越发难以满足。
因此,为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绿色出行理念和未来生活品质的要求,普及城市出行方式的改善,研究以人为本,体现人文为主的城市慢行交通规划设计显得更为重要。
本人从以人为本,人性化,便捷化,舒适化,安全化为重点思路设计出发,并列举实例分析说明,对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和规划。
2.关于慢行交通概述2.1慢行交通的概念以非机动车或是步行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而采取的动力方式出行的交通方式,一般指定为慢行交通。
同时,慢行交通还具有出行速度不得超过15 km/h的特点。
由于现时,许多居民主要使用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因而也让慢行交通在城市发展与生活中的位置越发显得重要。
而目前,由于汽车产品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城市的交通规划发展只以汽车通行作为规划重点,而忽略了合理规划慢行交通,而使非机动车和步行等慢行交通实施实间越来越少,交通越来越堵。
2.2关于慢行交通的特点慢行交通,不仅是其他交通方式的最佳补充方式和重要辅助形式,还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绿色交通系统中的基本交通方式。
(例如:慢行交通可以成为快速公交、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不能解决的末端交通问题的有力补充。
对城市慢行系统及慢行空间景观营建的研究--以南京桠溪国际慢城为例
对城市慢行系统及慢行空间景观营建的研究--以南京桠溪国际慢城为例荐晓峰;涂钧;万乐;陈宇【摘要】2011年,南京高淳桠溪镇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其慢城文化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然而作为慢城的重要方面之一,慢行系统开始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不仅仅是在慢城中,在许多城市中也得到了发展,中外许多学者都对慢行系统进行了调查。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对南京桠溪国际慢城的慢行系统及慢行空间景观营建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慢行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2页(P221-222)【关键词】城市慢行系统;慢行空间;景观;南京【作者】荐晓峰;涂钧;万乐;陈宇【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TU984.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要求也不断需要提高;然而在这种高速的生活节奏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因此“慢城”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在此背景下,慢行系统作为慢城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成为时下非常热门的规划专题。
本研究以南京桠溪国际慢城为调查对象,对慢行系统及慢行空间景观的营建进行介绍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并探讨此区域内慢城文化景观的体现。
1 调查研究背景2010年11月在苏格兰举行的国际慢城会议上,江苏省高淳“桠溪镇”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这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这个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的是高淳县桠溪镇西北部1块面积约49 km2的地区,该地区自成体系,地处苏皖两省溧阳市、高淳县、溧水县、郎溪县四县市交界处,属于长三角经济区和江苏沿江开发区域;本身纵贯桠溪镇西北部丘陵地区,西离宁高高速7 km,东接246省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行城市理念下的中小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在中小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质量下降、地域人文特色缺失、
城市活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让城市空间包括居民的居住环境乃至生活质量受到
不小的冲击。
面对中小城市快速发展中积累的问题,慢行城市理念应运而生。
遵
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强调城市的地域人文特色,构建舒适、绿色、健康的
城市空间,是慢行城市理念提出的设计思路。
本文基于慢行城市理念探讨中小城
市的空间设计,结合中小城市空间设计的具体难点,提出有效的设计策略与措施,以期为中小城市空间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小城市;慢行城市理念;空间设计
中小城市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支点,对推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有不可或缺
的作用。
截止2018年底,我国大陆共有中小城市2809个,直接影响与辐射的面
积达9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7.3%。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9)》指出,2019年中小城市及其辐射区域的经济总量达16.61万亿元;2000—2019年,城镇化率从36.2%提升至46.6%。
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高速化的背后,城市空
间品质同城市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着力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市特色缺失等问题,成为城乡规划亟待解决的难题。
1 慢行城市理念及其意义
慢行城市的概念最早兴起于欧洲。
1986年,意大利人卡罗·彼得利尼开展了以抵制美国快餐文化为目的之一的“慢食运动”。
1999年,意大利以倡导历史文化、
地域特色的保护为核心,开始践行慢行城市理念,致力于舒适的居住、工作场所
的打造。
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相对,“慢行”强调对城市文化的保护以及城市矛盾
的改善,致力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力求放缓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形成一种相对
自然的生活方式。
就应用价值而言,慢行城市理念的践行可带来显著的积极效应。
以备受社会关注的交通问题为例,近几年来,不少中小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快速攀升,城市交通压力持续增加,而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更加重了其负面影响;探索慢行交通,加强对城市慢行空间的设计,引导城市居民优先选择慢行交
通方式,不仅有利于交通阻塞问题的缓解,也为健康、慢行出行环境的构建起到
推动作用。
2 慢行城市理念下的中小城市空间设计难点
2.1 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
与大城市相比,我国中小城市在空间结构上合理性较低,相关区域的关联性
较弱,交通的系统性较差,直接影响到城市慢行体系的打造。
而城市慢行体系形
成的基础在于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较高且相关区域衔接紧密,居民能够在此条件下
减少对机动车的使用,以慢行的方式前往目的地。
由此可见,城市慢行体系的打
造在核心上要保证慢行者的目的地处在体力和非机动车可以承受的极限以内。
而
我国目前的中小城市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空间结构规划缺乏重视,
如居住区与商业区等居民达到频率较高的区域存在距离较远等现象,从而降低了
居民的慢行意愿。
因此,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增强慢行的通达性是慢行城市
理念之下的空间设计必须关注的首要难点与重点。
2.2 交通网络与慢行理念不契合
我国中小城市在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和道路功能的划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这种现象对慢行体系的构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首先,中小城市在当前的背景下
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与之相对的是城市整体交通结构发展滞后,在机动车数量
急剧增长之后,相关的道路体系升级缓慢,导致城市道路拥堵。
而道路升级包括
了交通信号灯、立交桥以及人行道的建设,由于相关中小城市对于此类设施的升
级和建设往往缺乏力度,容易造成居民慢行方便程度低,以及易发生交通事故等
现象,进而降低了居民的慢行意愿;其次,道路功能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在中小城
市中也较为常见,如缺乏对人行道、分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有效划分,导致部
分道路在功能上极为混乱,尤其是在机动车数量激增的前提下,慢行的出行方式
难以得到有效支撑,增大了慢行体系建设的难度。
2.3城市环境建设力度较低
城市环境是城市的历史、文化的载体,对于增强居民认同感,并以此为驱动
选择慢行具有重要作用。
从当前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城市虽然具
有较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环境,但由于城市在发展和规划之中,对此类资源
缺乏保护和开发,从而导致居民难以依托城市环境形成慢行的生活习惯。
以中小
城市的街巷文化为例,由于街巷之中特殊的城市环境使得生活节奏整体较慢,居
民熟识程度高,且部分街巷文化特色独特,因此传统街巷之中慢行文化容易形成;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的街巷空间环境消失,居民丧失文化依托,慢行的生活
习惯也随之改变。
如何在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区域的城市环境进行梳理,
并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保留,保证慢行理念在相关区域的始终贯彻也是空间设计
的难点。
3 慢行城市理念下的中小城市空间设计措施
3.1 整合城市资源,形成合理格局
慢行城市设计旨在营造舒适氛围,同时满足城市居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
需求。
对中小城市而言,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旅游资源,融合居住区、商业区、旅游区、文化区等功能单元,以保证单元之间形成有效关联为前提构建慢行
系统,将有助于居民生活、出行便捷性、舒适度的提升;同时也将改善游客对城
市的体验。
而从城市资源的组成看,将本土的地域文化、风俗人情等相结合,建
设城市慢行系统,对城市品质的提升也有重大价值。
此外,在把握空间形态时,
设计者需从城市的山水格局出发,借用当地特有的自然景观或者生态优势,遵循
生态优先的原则与持续发展的理念,确立发展边界,将“山、水、城”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特色化空间形态。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小城市空间设计应避免无序扩张
建设用地,在保证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之下,实行复合化开发,形成合理有
序的空间格局。
3.2 构建多层次交通网络,优化城市慢行体系
慢行系统网络的构建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设计者把握城市格局,根据文化
价值、空间价值等确立城市中心,随后围绕城市发展方向逐步构建慢行网络。
对
于慢行廊道的建设,中小城市需根据实际交通压力、现有公交系统等信息,分析
可显著影响内部交通状况的因素,制定可行的优化方案,适当减轻外来交通产生
的负面作用,提升城市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
但中小城市公交系统能够提供的可
达性、便捷性相对有限,要满足中小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的需要,还需设计者以公
交系统为核心,进行多层次交通网络的探索,如将主干道背侧的消极空间用于次
级道路的建设,或结合部分地区的街坊布局建设步行系统。
利用自行车环线将城
市各个游憩资源进行串连。
根据城市的文化体验、景观欣赏、休闲娱乐等功能区
的布局,规划数条特色慢行路线,供市民与不同类型的游客获取其所需要的服务。
3.3 重视城市环境建设,打造绿色城市
打造富有地域人文特色的城市环境,建设绿色城市,既有助于城市空间品质
的提升,也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具趣味性的旅游体验。
遵照慢行城市的理念,要打造绿色城市,需要利用慢行系统来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以及汽车出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以文化资源挖掘、游憩系统建设来满足不同人群对慢生活体验的需求。
中小城市通过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居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慢行意愿,从而有效地贯彻绿色、低碳的理念。
在中小城市的规划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环境的建设,形成慢性游憩试验区、绿色城市建设示范区等,待取得成功经验以后,将试验区、示范区的建设经验复制到与之相似的区域,最终实现慢行与绿色理念的落实。
4 结语
慢行城市理念旨在发扬地域人文特色,构建舒适宜人环境。
对于中小城市,快速发展积累起来的矛盾、问题,决定了慢行体系中城市空间构建的必要性。
但中小城市空间设计过程存在诸多制约要素,需要设计者从空间、交通、人文等方面进行要素叠加,整合多种城市资源,形成合理的城市格局。
与此同时,空间设计还需关注交通系统的优化、游憩资源的开发,助力慢行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宜居环境的塑造。
参考文献
[1] 王紫涵, 李欣珂. 公园城市导向下中小城市慢行空间分析——以河北省涉县为例[J]. 区域治理, 2018 (026):48.
[2] 刘耀阳, 王卓琳, 宋莎莎.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中小城市更新策略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 2019.
[3] 张明敏. 绿色交通理念下的城市慢行系统规划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8(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