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正东)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
生产关系的概念和内涵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总结词
资本家占有资本,工人出卖劳动力
VS
详细描述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资本和生 产资料,并通过雇佣劳动来组织生产。工 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换取工资,资本家 则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总结词
公有制为基础,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详细描述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公有制为基础, 生产资料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国家通过计划 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保障劳动者权益,实现 共同富裕。
02
生产关系的类型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总结词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详细描述
在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基于血缘关系,人们以部落为单位进行生产和生活,共 同狩猎、采集食物,并共同分配劳动成果。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总结词
地主占有土地,农民依附土地
详细描述
封建社会中,地主通过占有土地来剥削农民,农民依附于土地,为地主提供劳动。生产关系以土地为中心,地主 控制着土地和生产资料,农民则失去土地所有权。
生产关系的变化可以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 有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创新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生产关系也可能贫富差距可能导致消费不足和社会不稳定,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生产关系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 影响。
产品的分配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最终体现,它决定 了社会财富、权力、地位等资源的分配方式。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当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马克思_物质生产_概念的哲学内涵论析
学术研究 2005年第5期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哲学内涵论析◎唐正东 [摘 要]马克思从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出发,以物质生产为基础构建了人类解放的理论逻辑,其中蕴含了把经济提升到哲学的层面上来加以实现的深刻思想。
可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后马克思思潮中的不少学者却不加分析地指责马克思陷入了生产主义拜物教的泥潭。
本文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学分析为基础,试图证明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的解放逻辑决不是生产主义的拜物教。
[关键词]物质生产 生产主义 拜物教〔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5)05-0013-06作者简介 唐正东,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江苏 南京,210093)。
① 张一兵教授把这一点界定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中的社会唯物主义逻辑”(参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马克思哲学中的物质生产概念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范畴,在西方主流哲学谱系中,这一带有经济学印迹的范畴自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可马克思哲学却偏偏把它纳入到核心范畴之中。
马克思正是要用这样一个概念来展开对人类解放之必然性的认识。
从马克思一贯具有的严谨的理论风格来看,这里必然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马克思就无法跨越“生产”与“自由”这两个不同的理论平台。
但遗憾的是,前苏联与东欧的传统马克思主义解释体系却只是从经验实证性的物质生产的角度来论证和阐释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概念,并进而把社会发展的内涵全部沉降到生产力发展的层面上。
我们暂且把这一点界定为对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第一次误读。
对马克思这一概念的第二次误读来自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当代西方的后马克思思潮中的学者们。
霍克海默、阿多诺、阿伦特、鲍德里亚等人把前苏联与东欧学界对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解读,直接嫁接到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上面,并进而顺理成章地把马克思定位为一个没有摆脱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传统的“生产主义”者。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重点复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三章)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
作用:①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②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作用: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②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③人口因素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每一种生产方式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人口规律。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作用:①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③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二)社会意识含义: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它是特定阶级、民族、社会集团或个人,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表现在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等之中。
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亦称社会意识形态,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经济基础服务。
个人意识:即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其内容主要有社会成员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对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反映的对象意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也叫玄学。
3、幸福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4、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
5、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
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
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
6、直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
中国按其不同涵义分别译为直观和直觉。
“直观”一词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涵义。
在康德哲学中,直观有两种特殊的涵义。
在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中,“直观”一词的涵义通常与感性认识同义,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生动的反映。
但在有些场合,“直观”一词也用来指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解为消极的被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称这种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直观的反映论。
7、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础概念知识总结(37)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形态的基本性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研究中提出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理论。
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这一理论做出了完整表述,他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概念,他在阐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时指出,这就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现代社会就在这一切矛盾中运动。
列宁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也把“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称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地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概括为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在内的社会的基本矛盾,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因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贯穿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着每一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并贯穿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两对矛盾是其他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
关于生产关系的内涵
关于生产关系的内涵、类型研究1。
王孝哲:《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辩证关系之新见》《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4月第2期2。
石五学:《当代社会生产关系的新趋势》《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5月第3期3。
赵振华:《关于生产关系优劣的判断标准》《科学社会主义》 2006年第2期4。
康永超:《论知识生产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年7月第7期5。
杨贵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理论学习》 2006年第4期6。
晋利珍:《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劳动关系研究——基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视角》《经济问题探索》 2006年第10期7。
胡友静李蕾:《论精神生产及精神生产力》《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6年4月第2期8。
龚友德:《论第一生产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7月第4 期9。
李松龄:《和谐社会生产关系的再认识——兼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10。
李松龄杜彦瑾:《和谐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求索》2006年3月11。
柳成焱:《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渊源及其基本内涵的再认识》《科学社会主义》 2005年第4期12。
王波:《资本范畴解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1月第1期13。
汪亭友:《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若干思考》《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14。
李松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结合》《广西社会科学》 2007/01 15。
岳宏志:《马克思没有“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当代经济科学》 2007/0116。
毛立言:《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与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目的”——马克思基本经济规律理论和方法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0317。
朱志敏:《中共历史与和谐社会》《北京党史》 2007/0118。
刘荣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的社会发展及其历史本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哲名词解释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哲名词解释大全1.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 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4. 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 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 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7.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8. 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9. 认识认识是实施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0. 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1. 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12.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3.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4. 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 义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生产关系一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对于生产关系的理论阐释,为我们理解社会结构、经济运行以及历史变迁提供了深刻而有力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这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了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阶级结构。
例如,在封建社会,土地这一主要生产资料归封建地主所有,农民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从而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主要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工人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这就造就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掌握着生产的决策权和管理权,而工人则处于被雇佣、被管理的地位。
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关系导致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异化,他们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只是机械地按照资本家的要求进行劳动。
相比之下,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得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人,他们在生产中平等合作,共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产品分配方式同样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只能获得维持自身生存和再生产劳动力的工资。
这种分配方式导致了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的不平等。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照劳动者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旨在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还指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发社会变革。
生产关系的名词解释哲学
生产关系的名词解释哲学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涉及到人类社会中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相互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它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通过解释和哲学思考来探讨生产关系的本质和重要性。
生产关系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联系和相互作用。
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如私有、公有或合作制)、劳动分工的规模和方式、以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组织形式。
生产关系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劳动条件、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也决定了财富的分配方式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个别资本家占有和控制,劳动者则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此获得生存所必需的工资。
这种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决定了阶级的存在和社会的不平等。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剥削性质,劳动者的创造力和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导致社会财富的不公分配。
从哲学角度来看,生产关系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的方式。
通过劳动,人们能够创造出满足生活需求的物质财富。
而生产关系则决定了人们获取这些财富的方式和条件。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例如,在原始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劳动分工很小,人们的生产活动更加原始简单。
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变得高度复杂和分工化,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生产关系的演变是社会历史的动力之一。
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矛盾和冲突。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时,社会将经历革命和变革。
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提升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产生了矛盾,最终导致了工人阶级的崛起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生产关系的研究也需要关注到文化、心理和伦理等方面的影响。
生产关系不仅影响着物质生活,也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强调竞争、利益最大化和物质拥有,这也影响了人们对个人目标和人际关系的理解。
生产四环节关系
【摘要】:社会生产作为连续不断的过程,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目的在于揭示其内在矛盾运动的规律性。
因此,无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关系,或者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关系,都要结合一定的生产力,研究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以前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进行了批判性阐释,认为不管是消费、分配还是交换都只是作为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而绝不是一种并列的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产”是“物质生产”而且是“生产一般”,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包括物质形式和社会形式。
因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都是这个“生产”的要素和内容。
关键词: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关系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1)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2)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一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二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三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形式,四是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二是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三是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我们非常容易地误以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1)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
(2)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马克思名词解释生产关系
马克思名词解释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的生产关系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首先,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它指的是一定
社会经济制度下,生产资料(如土地、工厂、机器等)的归属和使
用权。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属于私人资本家,而在社会
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属于整个社会或国家。
其次,生产关系还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这些相
互关系包括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雇佣关
系以及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
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资本家建立了雇佣关系,而在社会主义
社会中,劳动者之间建立了协作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
生产关系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仅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形态,也决定着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矛盾日
益尖锐时,社会就会进入革命的阶段,新的生产关系将取代旧的生
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中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中人们在生产过
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的相互关系。
它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导论一、名词解释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资料是划分时代经济的标志)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狭义上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二、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狭义上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三、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1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严谨的科学性。
同时,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 对经济规律客观性的认识: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经济发展趋势上呈现出必然性;它自身不能说明自身,而应该从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得到发现和证明;它还表现为经济规律具有重复性、普遍性和强制性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探索、认识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坚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鲜明立场,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内在统一。
四、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的根本方法;2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的重要方法;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紧密相关的辩证思维方法4马克思对数学方法和定量分析也非常重视。
五、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演变历程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
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四章资本主义部分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 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 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 不能生存下去。”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解决统治中所创 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 1.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 比如:100件/小时; 2.以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 示,比如:0.5小时/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量的意义
1.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它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表二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一 商品1 5 1 商品2 -
生产过程二 商品1 10 1 商品2 -
生产要素
投入产出值
投入商品 投入劳动
产出值
6
2
3
12
设每单位商品1的价值量为X,每单位商品2的价值量为Y,那么两个生产过程的投入 产出方程式为: 5x+1=6x+2y 10x+1=3x+12y X=-1 Y=2
1.商品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价值的本质也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 (1)反映同一生产部门内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2)反映不同生产部门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原因: 1.它是商品的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比如使用价值 和价值的矛盾,买和卖的矛盾等都源于私人劳动和 社会劳动的矛盾; 2.它存在于商品生产的始终,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 展; 3.它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最终命运。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通过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然产生对世界个事物的看法,进而形成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方法论:运用世界观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二章实事求是: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包含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章: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直接感知或借助中介间接的感知的事物的共同体本质的抽象,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是可以被我们的意识所感知的,并能为我们的实践所改变和确证。
运动:标志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哲学范畴,一切变化和过程的本质,就是一般的变化。
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物质运动节律性的体现。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是事物运动的延展性和伸张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的主观映像,并对客观世界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语言:是一种时间的,既为别人的存在也为自身的存在的现实的意识。
相对静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具有质的稳定性,在这个阶段和时期,它的性质基本不变;有特定条件下,事物的相互关系没有发现变化。
第四章:实践: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实践将原来浑然一体的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的世界二重化。
实践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简要阐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
一、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第一个基本原理是“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个原理是源于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精神描绘。
马克思认为,阶级是社会发展和斗争的根本动力,人类历史上一切制度和社会形式的演变,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在这个原理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因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只有认真研究和理解这个基本规律,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二、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第二个基本原理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这个原理认为,社会历史演化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
换句话说,社会历史的前进是通过该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在这个原理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关系和演变规律。
只有把生产关系看作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快速进步。
三、人类解放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第三个基本原理是“人类解放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这个原理认为,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解放劳动人民的自由和尊严,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联合。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消除剥削和阶级对立、建立以共产主义为指导的社会制度。
在这个原理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和本质。
社会主义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制度,致力于消除阶级对立和剥削,实现人类自由和平等;而共产主义则是人类历史上最激进、最自由、最平等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第四个基本原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及演进研究
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及演进研究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及演进研究引言马克思是19世纪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他的“生产关系”概念是他对社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的核心要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对“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及其在历史演进中的变化。
一、生产关系的定义与内涵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工等。
这些关系决定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社会地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主要是由私人所有制和雇佣劳动所构成的。
首先,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马克思将生产资料分为物质生产资料和非物质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资料包括土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而非物质生产资料则包括技术、知识和组织管理等。
这些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次,生产关系还包括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工。
劳动分工指的是社会中不同劳动者根据其特定的技能和能力进行不同的劳动,形成一个协作和互补的工作体系。
社会分工则是指不同社会群体根据其地位和角色的不同,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和责任。
这种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工使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得以有序运转。
二、生产关系的演进与变化1. 封建时期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中,生产关系主要是由封建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土地所有制和农业生产关系所构成。
封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并通过对农民的剥削,获得经济利益。
农民则无土地可占有,只能被迫成为地主的仆人,为地主提供劳动力。
这种生产关系导致了生产力的低下和社会经济的停滞。
2. 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主要是由私人所有制和雇佣劳动构成的。
私人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通过雇佣工人来生产商品。
工人为了赚取生活必需品,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资本家则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个重要名词解释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个重要名词解释. 哲学:世界观地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地统一..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地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地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地,有什么样地世界观就有什么样地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地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地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地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地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地依据..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地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地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地普遍规律地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地理论体系..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地不同回答而形成地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地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地本原地是二元论哲学..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地不同回答而形成地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地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地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物质:标志客观实在地哲学范畴.物质地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运动:物质地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地变化地哲学范畴..时间:物质运动过程地持续性,它地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地方向进行..空间:运动着地物质地广延性,指事物地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地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地产物,是人脑地机能,物质世界地主观映象..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地思维地模拟..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地本原归于物质地,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地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地,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地、有计划、积极主动地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地行为特征..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地一种认真地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地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地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地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地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地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地基础.实践是人地存在方式..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地人..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地客观事物..自在世界:人产生前地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地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地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地统一体..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地学说,是用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矛盾地观点来考察世界地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地实质和核心..形而上学:用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非矛盾地观点来考察世界地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地运动变化过程.发展地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地产生和旧事物地灭亡..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地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地事物地方面..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地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地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地环节,即把事物地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地环节;三是否定地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地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地阶段..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地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地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量变:事物数量地增减和场所地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地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地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地变化..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地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地变化,表现为显著地变化,是事物连续性地中断..度:事物保持其质地稳定性地量地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地哲学范畴.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地标准,就是看事物地变化是否超出了度..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地本质地、必然地、稳定地联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地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地、确定不移地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地、不可避免地.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地、不确定地趋势..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地哲学范畴.现象是事物地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地表现.本质是事物地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地内在联系.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地哲学范畴..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地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地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地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地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地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地趋势.矛盾地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地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地倾向和趋势.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地一切形式地差异、对立和斗争..矛盾地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地普遍性又称矛盾地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地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地矛盾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地特殊性,又称矛盾地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地矛盾以及每一矛盾地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地本质地矛盾..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构成地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地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地矛盾.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地矛盾..矛盾地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地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地另一方面则是矛盾地非主要方面.事物地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地矛盾地主要方面决定地..内因:事物内部地矛盾性.事物地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地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地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地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地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地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地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地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地主观映象,人地认识内容是客观地,形式是主观地.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地路线”..能动地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地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地,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地根本特点.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地前提出发,把人地意识说成先天就有地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地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地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地路线”..感性认识:认识地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地感觉器官而产生地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地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地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认识发展地高级阶段.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地一种关于事物地本质、事物地全体、事物地内部联系地认识.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地特点.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地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地正确反映..客观真理:真理地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地内容是客观地,不以人地意志为转移;二是检验真理地标准实践也是客观地..绝对真理:真理地绝对性.有两方面地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地,这一点是绝对地、无条件地;二是人类地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地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地物质世界地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地、无条件地..相对真理:真理地相对性指人地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地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地、不完全地..价值:客体以自身地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地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地统一..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地物质因素地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地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地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地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地根本内容..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地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地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地风俗、习惯..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地力量,否定社会地客观性,也否定了人地主体性,对社会地本质作神学目地论歪曲地社会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地意志、意识活动地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地、有意志地人进行地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地意志、意识决定社会地发展..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地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地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地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地原因..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地物质资料地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地、历史地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地统一体..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地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地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地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地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地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地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地一定地、必然地、不以人地意志为转移地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地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地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地一定阶段相适应地生产关系地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地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地性质..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地人群共同体.阶级地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地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不同地位和结成地不同关系决定地,区分阶级地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地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地劳动..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地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地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地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地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地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地社会事物,但其目地是维护统治阶级地根本利益..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地社会地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地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地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基本矛盾: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地形式、内容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地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地性质及其变革地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地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相互作用地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地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地根本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地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地反作用,在二者地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地力量,上层建筑地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地性质、水平和要求..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地一定阶段相适应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地统一体..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地阶级之间地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地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地直接动力..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地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地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地创造者..生产力标准: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地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地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地根本标准..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地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地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地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地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地观点..社会形态: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地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地统一体..人性:是指人所具有地特性和属性.归纳起来,人地本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地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地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地总和..人地价值:人对自身地意义,即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地需要..自由:就人地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地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地必然性而言地,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地认识和世界地改造..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地社会关系支配即受物支配地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地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地社会状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时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时生产的基本要素)生产关系(要联系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自然属性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社会属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它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从一般的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社会经济过程的内在规律,由此揭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内在规律。
生产关系的含义: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指生产关系所有制,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再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的环节和桥梁)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满足需要),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动力,和需要,消费是生产的直接目的。
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生产和分配:生产和分配具有同一性,分配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分为生产工具的分配和生产要素的分配)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影响者生产的效率)4.生产和交换:生产和交换(交换是指生产要素的交换)有着直接的同一性,生产决定交换,交换(产品的交换)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交换可以调节生产的规模和质量模式等。
总的来说“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
5.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反之起着消极作用。
72、生产关系的含义是什么?
72、生产关系的含义是什么?
佚名
【期刊名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1980(000)0Z1
【摘要】<正> 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关系还是应当按照斯大林的提法,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它们的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生产关
【总页数】2页(P99-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14.1
【相关文献】
1.生产关系的含义、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J], 漆志平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含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创制 [J], 孙津;郭薇
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两重含义的生产关系 [J], 刘茂山
4.论生产关系的三层含义 [J], 朱土兴
5.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思考——兼谈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含义[J], 袁绪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唐正东《哲学研究》2011年6期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生产关系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但如果对这一概念在马克思哲学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内涵缺乏一个准确的把握,那就不容易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进行准确的界定,甚至还会由此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
而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确存在着导致这种误解的各种诱因,因为马克思尽管有时候用的是生产关系概念,但他头脑中想的却只是交换关系或分配关系的内涵。
而如果因此把马克思的生产关系仅仅理解为交换关系或分配关系,那就不仅会看不到马克思在其思想的最深刻处所具有的生产关系是发展程度最高的交换关系的思想(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2版,第347页),并由此而无法对历史唯物主义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运动为基础的历史规律论进行科学的评价,而且还会在把交换关系直接界定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础概念的前提下,把马克思的哲学仅仅理解为从应有的交往关系的层面对现实的物化的交换关系的批判理论。
而实际上,只要我们注意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理解水平到达什么程度,他对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的把握能力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那么,在我们面前就能清晰地展现出一幅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内涵的演变史的画卷。
这样一来,我们就既不会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解读为交换关系的经验式展开理论,也不会把它解读为对异化的交换关系的外在式批判理论。
一马克思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运用生产关系概念的。
他不仅在论述‚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时直接运用这一概念:‚封建时代的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土地所有制和束缚于土地所有制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
这两种所有制的结构都是由狭隘的生产关系——小规模的粗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业式的工业——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第15页),而且在一段对历史观的总结性陈述即‚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最初手稿中,也曾运用过这一概念:‚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的一定的个人‛(同上)。
但尽管如此,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此时对这一概念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他只是从笼统的一般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概念的。
我们知道,‚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等内容。
但应该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不仅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譬如在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这种所有制形式就不再表现为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是表现为劳动者失去这种所有权,表现为资本对劳动的占有权;而且,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交换关系等内容也会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譬如在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尽管从表面上看依然是一种交换关系,但它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交换关系,而是表现为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剩余价值的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种关系是由生产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交易方式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第2版,第133页)也就是说,在私有制条件下,随着交换关系的发展,它必然而且只能在生产关系中实现其自身。
应该说,马克思后来思想中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2版,第582页)的思路,在他此时的思想中还没有成型。
究其原因,这跟马克思此时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理解水平是直接相关的。
此时的他还无法对手工业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大工业之间的区别作出准确的把握。
对马克思来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只在于金钱关系或货币关系的发展程度之不同而已,而没有更多的实质上的不同。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第54-59页)他后来在《资本论》手稿中谈到的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与实际上的从属之间的区别的思想(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第1版,第18页),此时还没有出现。
也就是说,马克思此时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的本质其实还没有完全地把握住。
这就使他实际上只是从工场手工业的角度来看待资本主义大工业。
因此,他选择了与亚当〃斯密相同的视角,从分工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从交换关系、交往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关系的发展。
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在斯密所处的手工业资本主义时代,正像日本学者广松涉所说的那样:‚‘生产’可以说是个人私事,人们是在通过携带产品(生产的结果)而相互交往的场面中才开始形成所谓的社会。
在此意义上,生产不是‘社会’的本质规定,毋宁说只是在社会的圈外,即作为属于私人领域的东西被把握。
‛(广松涉,第55-56页)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生产方式便只是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方式,而所谓的生产关系便只是这些独立的商品持有者之间的交换或交往关系。
我以为,一旦用这样的视角来解读19世纪4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工业,那么,交换关系、交往关系、生产关系等概念之间的边界必然是不清楚的。
赫斯从交往形式的角度来批判货币的本质,其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对于像他这样的德国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家来说,所关注的重点只是市民社会的伦理分裂特征,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发展的特征。
而此时的马克思尽管在哲学层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构建上已经达成了,但在对生产关系内涵之解读这一具体问题上,尚存在着一些遗憾。
这就是他为什么在这一文本中对生产关系、交往形式、交换关系、社会关系等概念往往混杂着使用,并且对它们的边界尚不能十分清晰地划分的原因。
当然,如果跟以前的文本相比,马克思能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生产关系概念(尽管它与交换关系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尚未被明确地辨析),这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了,因为它标志着马克思已经能从客观内在矛盾的角度来思考历史发展的动力及进程了。
而在1844年的相关文本中,这种思路是不存在的。
譬如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马克思尽管在现象分析的层面谈到了私有者与私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但‚物物交换‛这一概念并没有与生产力等概念合作而生发出历史解读的新思路,而只是被界定为社会交往的异化形式。
(马克思,第172页)这说明此时的马克思还只是停留在人性异化的角度来理解市民社会,他还不了解英国式市民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以及由其自身的内在矛盾运动所建构出来的对于人类解放的意义。
既然如此,他当然不可能有兴趣去思考这种交换关系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复杂关系。
此时的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时的根据,是‚国民经济学把社会交往的异化形式作为本质的和最初的、作为同人的使命相适应的形式确定下来了‛(马克思,第172页),而我们知道,在《资本论》中,被马克思抓住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缺陷是:‚不是把生产方式的性质看作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交易方式的基础,而是反过来,这是和资产阶级眼界相符合的,在资产阶级眼界里,满脑袋都是生意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第133页)这两种解读思路之间的差别应该说是很明显的。
到了《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在历史观的整体思路上更多地偏向了物质生产,并提出了历史的发源地在于‚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版,第191页),这的确标志着马克思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仅指出粗糙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
‚物质生产‛其实具有十分精细的内容,它除了包括马克思此时已经关注到的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外,还包括人们在现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等内容。
而这后一项内容尽管已经被马克思注意到了:‚正是自然的必然性、人的特性(不管它们表现为怎样的异化形式)、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连接起来‛(同上,第154页),但客观地说,这种理解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内涵还有一定的距离。
事实上,此时的马克思正处在从对市民社会的伦理批判向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剖析的转变过程之中,他还没有来得及对交换关系背后的生产关系以及货币关系背后的资本关系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就导致在他的解读思路中,交换关系的线索还没有跟自然科学及工业的线索有机地结合起来。
于是,‚物质生产‛在此时马克思的解读思路中也只能是粗糙的。
到了1845年的文本中,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随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把实践和社会关系的思路放在改变世界的理论平台上辩证地统一起来,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才算真正跃升出来。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关系概念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才被提出来的。
二现在把解读思路继续往前推进。
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中,生产关系概念不再是一个遮遮掩掩的概念,而是被作为核心概念提了出来:‚经济学家们都把分工、信用、货币等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说成是固定的、不变的、永恒的范畴……经济学家们向我们解释了生产怎样在上述关系下进行,但是没有说明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说明产生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7-138页)马克思在这一文本的其他很多地方也使用了这一概念。
那么,我们是否因此就能说马克思此时已经完全把握住了生产关系概念的准确内涵呢?我以为不能。
从上述引文中可以发现,马克思其实只是从分工关系、货币关系等角度来理解生产关系的内涵的,也就是说,就总体而言,他未超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从交换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关系内涵的思想水平。
马克思在这一文本中的核心任务是批判蒲鲁东把分工、货币等当做固定的、永恒不变的范畴来看待的形而上学观点,并强调要对这些生产关系范畴的历史产生过程进行客观的研究。
但问题是,这后一项任务并不是能轻易地完成的。
此时的马克思尽管已经开始了这种研究,但还远远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种研究。
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马克思还没有发现,随着手工业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转变,原本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会演变成资本对雇佣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或者说演变成资本自身的增殖过程。
一旦深入到这一层面,研究者便不再会满足于对交换关系的关注,而必然会关注资本主义生产的独特的社会性质。
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到达这一思想水平。
他所理解的‚生产关系‛实际上只是生产过程所臵立于其中的社会关系。
这种理解不能说是错的,但却是太笼统了。
由于马克思此时所假定的理论前提是‚社会的全体成员都是直接劳动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版,第116页),因此,他实际上是以简单商品流通的社会为现实参照系的。
这样一来,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握住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最核心内容。
在他的脑海中,只可能出现任何的生产过程都无法脱离积累劳动与直接劳动的交换、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等内容。
这就是他在这一文本的有些地方依然把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概念混用在一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