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诗词五首》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优秀课件【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
《饮酒》序文: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
饮。顾影独尽②,忽焉③复醉。既醉之后,辄④题数句 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⑥命故人书之,以为 欢笑尔⑦。
【注释】①夜已长:秋冬之季,昼渐短夜渐长, 到冬至达最大限度。②独尽:独自干杯。③忽焉:很 快地。④辄:就,总是。⑤诠(quán)次:次第,层 次。诠,同“铨”。⑥聊:姑且。⑦尔:罢了。
25 诗词五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1课时
抢答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作者情感和意 愿的句子是:实__是__欲__界__之__仙__都__。__自__康__乐__以__ _来__,__未__复__有__能__与__其__奇__者__。__
《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
山异水的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 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__飞__戾__天__者__,__望__峰__息__心__; _经_纶__世__务__者__,__窥__谷__忘__反__。_______
了解诗歌形式:
五言诗,朗读节奏划分为“二二一”和 “二三”式。绝句的节奏类似于律诗。律诗 中颔联、颈联两联一般为对偶,形式整饬雅 致,音韵华美。绝句对仗不严格。
读懂诗词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两 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春望
破:残破,破败。
国都,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资料袋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 当县令。到任尚不足百日,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 检查公务。这个督邮,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 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 而归,否则便栽赃陷害。县吏对陶渊明说:“当束 带迎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 小儿折腰。”说完,解印而去,辞职回乡。从此, 躬耕陇亩,读书为文,不再做官。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69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知识链接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南朝谢灵运和东晋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借以表达诗 人们不满于现实的情绪以及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 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山水田园诗名篇: 谢灵运《登池上楼》 孟浩然《过故人庄》(教材收录)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材收录)
——苏轼评《饮酒》(其五)
苏轼旗帜鲜明的反对“望南山”的改法,认为如改为“望南山”,整首诗都会失去 神采。而“见南山”则是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全无机心,一片真淳天然。
细读分析 2.你同意苏轼对于“见”与“望”的理解吗?说说你的想法。
不能。“见”是指在漫不经心中偶见南山,写出了诗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 境,与全诗闲远散淡的氛围吻合。“望”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会破坏 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教师小结
“诗无达诂”,对同一文学文本的理解,不同的读者可以 见仁见智,对诗文意境、意义、寓意的理解是没有止境,亦 没有最完美答案的。
【字词解释】“达”,明白、晓畅之意;“诂”,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 或方言字义。
细读分析 3 .“ 采 菊 东 篱 下 ” 和 “ 飞 鸟 相 与 还 ” 两 居 中 , “ 菊 ” 和 “ 飞 鸟 ”两个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目录
26 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01 学习目标
02
课前资料
03 教学过程
04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五首诗词,体会不同体裁的诗歌的韵律特点。 2.读懂诗意,品析诗歌的遣词造句、意象选择和艺术手法。 3.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课件(41张ppt)
概括主题
《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诗人被困长 安的所见、所感,集中表达了他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雁门太守行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 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 、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其诗长 于乐府,大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 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 、讽刺。
这首诗用奇异的色彩组成,黑云、甲光、 金鳞、燕脂、夜紫、红旗、玉龙,一系列 变幻莫测的光和色组成了这幅战场的图画。 这不仅从色彩上描绘出鲜明如画的战场景 物和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也加浓加重了 战场悲壮的色调,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壮怀 激烈的爱国感情。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雁门太守行》用浓艳斑驳的色 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 战争的惨烈和守城将士们报效朝廷的 决心。
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高雅情趣。
名句。
精读细研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山中的景象最美好,鸟儿结伴归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诗人由飞鸟悟出 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分辨起来,却已忘了怎样 表达。
主旨句,充分体现诗人安贫乐道、不流于 世俗的高尚品德。
课堂小结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精读细研 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都城杂草丛 生。
精读细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接连几个月不断,一封家信抵得上万两黄 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诗词五首》课件 (共80张PPT)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10
新课·讲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色晚了, 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 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 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 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
1
课堂·导入
2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29岁时出 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 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 着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 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 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 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 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
•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24
新课·讲解
• 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 氛和危急形势。
25
新课·讲解
• 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 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用呜咽 的角声、紫红的秋色,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激战中边塞 风光的悲壮之美。
11
新课·讲解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真 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齐物论》:“辨 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 《庄子•外物》: “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 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 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
——王国维《人间词话》
10
新课·讲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南山的气象。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色晚了, 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 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 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 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
1
课堂·导入
2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29岁时出 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 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 着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 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 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 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 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
•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24
新课·讲解
• 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 氛和危急形势。
25
新课·讲解
• 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 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用呜咽 的角声、紫红的秋色,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激战中边塞 风光的悲壮之美。
11
新课·讲解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真 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齐物论》:“辨 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 《庄子•外物》: “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 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 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59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即胭脂,颜色深红。“燕脂” 和“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
【句解】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 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 从什么角度来描绘战争场面?试分析。
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生动地表现了战斗的残 酷场面,渲染了战场的悲壮氛围。
——《归园田居》(其三)
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唐·房玄龄等《晋书·陶潜传》)
春望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 少陵野老 ,世称 杜工部 等,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 代表作:《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国都沦陷 长安城 繁密荒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伤时事 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意:长安城已经沦陷,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都城 草木丛生。感伤时事,花儿都痛哭流泪;悲恨亲人离散, 听闻鸟啼都惊乱人心。
合作探究 一、哪一联是写诗人望春望见的景象?该联的
写景有什么作用?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本诗是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在长安所作。流亡期 间,杜甫将家人安置在鄜(fū)州,独自前往灵武 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
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课堂PPT)
点题。日暮思归是人之常情,江水上烟雾 笼罩更增添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图片欣赏
思想感情
诗人登临古迹黄 鹤楼,通过泛览眼前 景物,即景而生情, 寂寞之感,加之神话 传说的触动,抒发了 吊古怀乡之情。
结构梳理
起→用典引出黄鹤楼
黄 承→感慨仙人已去 鹤 楼 转→描写登楼所见
合→抒发思乡之情
愁而不怨 意境高远
形成的美丽景象。
诗意: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渐渐消失,长江 奔入广阔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月亮倒映 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彩云变幻, 形成了如海市蜃楼的景象。
景物描写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比喻
将水中月影比作明镜,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 霞之美,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 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2023/11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 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
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2023/11/29
14
主题探究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 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 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月下飞天镜,云
生结海楼”是如何体现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
格的?
上句写晚上,仰观天宇,皓
月洒辉;俯察江流,明月倒映
如镜。着一“飞”字,动感十足,
神韵毕备。
下句写白天,仰望天空,彩 云兴起,变幻如海市蜃楼。着 一“结”字,拟人生情,引人联 想。此联想象新奇,表现了诗 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喜悦 之情。
课文解读
图片欣赏
思想感情
诗人登临古迹黄 鹤楼,通过泛览眼前 景物,即景而生情, 寂寞之感,加之神话 传说的触动,抒发了 吊古怀乡之情。
结构梳理
起→用典引出黄鹤楼
黄 承→感慨仙人已去 鹤 楼 转→描写登楼所见
合→抒发思乡之情
愁而不怨 意境高远
形成的美丽景象。
诗意: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渐渐消失,长江 奔入广阔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月亮倒映 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彩云变幻, 形成了如海市蜃楼的景象。
景物描写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比喻
将水中月影比作明镜,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 霞之美,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 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2023/11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 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
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2023/11/29
14
主题探究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 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 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月下飞天镜,云
生结海楼”是如何体现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
格的?
上句写晚上,仰观天宇,皓
月洒辉;俯察江流,明月倒映
如镜。着一“飞”字,动感十足,
神韵毕备。
下句写白天,仰望天空,彩 云兴起,变幻如海市蜃楼。着 一“结”字,拟人生情,引人联 想。此联想象新奇,表现了诗 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喜悦 之情。
课文解读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68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对话时空悟诗魂
钱穆先生说“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 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时间已经过去千载,今 天我们再读陶渊明,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了?给大家设计一道人生选择题, 你会做出什么选择?请利用对陶渊明的理解来说一说你的原因。
人生选择题:A、汲汲官场大丈夫 B、偏居田野一农夫
赏斑斓之色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
不敢熟视。”请同学们勾画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用“我从 (某字)读出
了
。”的句式分享你的阅读体会。
我从“黑”字,读出了大敌兵临城下,紧张压抑的气氛。 我从“金”字,读出了士兵迎敌作战时的昂扬士气。 我从“紫”字,读出了战场上浸满了将士们的鲜血,读出了战争的惨烈。 我从“红”字,读出了将士们昂扬的斗志。
课外阅读延伸 1、摘抄陶渊明其它诗歌,比较诗歌不同。 2、积累古代隐士的相关材料,储备写作素材。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甫是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余首,这 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 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 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 “诗史”,杜甫本人也被看做一代宗师,被尊 称为“诗圣”。他创作了《春望》、《北征》、 “三吏”、“三别”等名作。
第一层:品味“心远地自偏”的超然物外 (1)车马喧仅仅是指车马的喧闹吗?
车马喧代表的是门庭若市的热闹场景,联系此时归田十余年与归田前 “不为五斗米折腰”,可知车马喧是指官场的交往,追逐名利的喧嚣。
陶渊明做官经历: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从此归隐田园。
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5.如何理解诗中的诗人形象? 答案 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中,目睹春华,耳闻鸟啼,感伤国事,思念妻儿,潸 然泪下。他希望战乱早日平息,盼望得到妻儿的消息。他抓了抓那因忧伤而日渐稀 少的白发,发现白发稀少得都有些插不住簪子了。一位挂念亲人、忧国忧民的诗人 形象跃然纸上。
6.《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阅读、理解 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答案 思想感情方面: 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 异:《春望》还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以及对自己日渐衰老的 感伤,感情沉郁;而《月夜》表达的感情更加真挚、动人。 写作手法方面: 同:《春望》与《月夜》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春望》由望中所见抒发忧国 伤时、念家悲己之情,《月夜》则由望月思家,表达离愁别绪。 异:①《春望》想象之辞较少,主要是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衰败的悲痛融入景物描 写之中,甚至连笔下的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月夜》全诗借助想象抒发妻 子对自己的思念之情,实际也是在写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②《春望》所写意象甚多;《月夜》主要写月光下的妻儿。
预读先学
【一】
知人论世
杜甫
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 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 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 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他也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作《登高》《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 口的名篇。
探寻背景
《春望》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 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 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将家属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 县),只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因他官职卑微,所以 未被囚禁。至德二载(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萧条零落的景象,百 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72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 以招揽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 廷的决心。“黄金台”引用燕昭王黄金台求天下奇才 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精神。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雁门太守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 惨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守城将士 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诗 人被困长安时看到国都破败不堪,杂 草丛生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他忧国伤 时、思亲悲己的沉痛悲伤之情。
雁门太守行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 宜阳)人。其诗长于乐府,大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 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 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枯荣, 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 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 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有 《昌谷集》。
这是
担忧亲人的思念
这是
痛恨叛军的愤怒
……
之泪; 之泪; 之泪
五、阅读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诗人心中想到了什么?为何一封 小小的家书值万两黄金呢?
抵:相当、值
•朗读课后积累拓展部分《月夜》这 首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fū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huǎnɡ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 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 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开创 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 隐逸之宗”。和山水诗的鼻祖— —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 以招揽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 廷的决心。“黄金台”引用燕昭王黄金台求天下奇才 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精神。
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雁门太守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 惨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守城将士 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诗 人被困长安时看到国都破败不堪,杂 草丛生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他忧国伤 时、思亲悲己的沉痛悲伤之情。
雁门太守行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 宜阳)人。其诗长于乐府,大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 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 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枯荣, 感触尤多。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 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 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有 《昌谷集》。
这是
担忧亲人的思念
这是
痛恨叛军的愤怒
……
之泪; 之泪; 之泪
五、阅读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金。”诗人心中想到了什么?为何一封 小小的家书值万两黄金呢?
抵:相当、值
•朗读课后积累拓展部分《月夜》这 首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
fū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huǎnɡ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 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 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开创 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 隐逸之宗”。和山水诗的鼻祖— —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71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背 景
世风大坏。处在这个时期的陶渊明既不能实现理想,也不 愿受制于人,与官场同流合污。相形之下,大自然与田园成 为他心中的一方净土。
《饮酒》组诗共 20首,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 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旨在借酒抒怀,以醉语作 醒语。
三、读懂诗意
自主学习:参照注释,读懂词 句的意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诗歌
3.“烽火连三月”交代了什么信息?如何理解“家书 抵万金”?
“烽火”指战争,“连三月”生动形象地点明战火持续不 断的境况。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 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叛军所至之地,百姓皆惨遭 杀戮。
“家书抵万金”意思是“一封家书值万两黄金”。诗人被 困长安,与家人分离因战争无法相见。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 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使用夸张的修 辞写出了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各时期代表作有:
青年时期 《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安史之乱 时期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平息)
成都时期
《蜀相》《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zhòng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wèi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贰 知人论世
贰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4页)
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纤艳。后历边塞,诗 风变为雄浑奔放。
著有《崔颢集》
仕途失意、漂泊无依的崔颢登临此楼,产生了一种吊古伤今、人去 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 而出,唱出了这首浑然天成的诗歌,这也是黄鹤楼题诗的绝唱。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结:
本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画 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 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解的孤寂之情。
苦闷、矛盾、孤寂、落寞 喜悦
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首联 起 首联点题
承 写所见之景
结构
颔联 颈联
转
先从远景开始描画秋天山 野的静态,再转入近景,
先写动物,再转入植物 的描写。
写人的动态
尾联 合 都是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情感。
黄鹤楼
崔颢(hào)
崔颢(约704~754),盛唐诗人。汴州(今 河南开封)人。开元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司勋 员外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强调继承《诗经》 “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 “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
白居易(772-846)
早期所作的讽喻诗,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时政弊 端和社会矛盾,于民生困苦也多有反应。自遭受 贬谪后,意志低沉,晚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 留连光景之作。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深寻思念。
抒情
著有《崔颢集》
仕途失意、漂泊无依的崔颢登临此楼,产生了一种吊古伤今、人去 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 而出,唱出了这首浑然天成的诗歌,这也是黄鹤楼题诗的绝唱。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结:
本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画 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 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解的孤寂之情。
苦闷、矛盾、孤寂、落寞 喜悦
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首联 起 首联点题
承 写所见之景
结构
颔联 颈联
转
先从远景开始描画秋天山 野的静态,再转入近景,
先写动物,再转入植物 的描写。
写人的动态
尾联 合 都是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情感。
黄鹤楼
崔颢(hào)
崔颢(约704~754),盛唐诗人。汴州(今 河南开封)人。开元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司勋 员外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强调继承《诗经》 “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 “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
白居易(772-846)
早期所作的讽喻诗,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时政弊 端和社会矛盾,于民生困苦也多有反应。自遭受 贬谪后,意志低沉,晚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 留连光景之作。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深寻思念。
抒情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4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诗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__诗。 首联交代了________和________ 。
古诗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交代了出使原因和目的地 。
古诗赏析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 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黄鹤楼
崔颢
作者介绍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
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 唐玄宗开元(713—741)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 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756年) 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 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 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 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 存其诗四十二首。
古诗赏析
2.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 作者什么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诗人的喜悦心情。
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对尽 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 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 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 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 白沙堤。
渡荆门送别
李白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
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 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 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 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 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 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 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 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古诗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__诗。 首联交代了________和________ 。
古诗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交代了出使原因和目的地 。
古诗赏析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 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黄鹤楼
崔颢
作者介绍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
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 唐玄宗开元(713—741)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 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756年) 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 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 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 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 存其诗四十二首。
古诗赏析
2.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 作者什么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诗人的喜悦心情。
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对尽 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 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 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 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 白沙堤。
渡荆门送别
李白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
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 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 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 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 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 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 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 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26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课件
哪些编角辑度母版来文写本的样式?请分析。 【答案 】第二叙级事写景,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
第三级
“角声满天秋 第色四级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满”,勾画出战 争的规模之大,“第五秋级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点
明交战时间之长。特别有表现力的是“凝”字。胭脂是红
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作者又是在侧面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6诗编辑词母版五文本样首式 第二级 雁门太 第三守级 行 第四级
第五级
统 初中语文 编 版 八年级上
2024/8/23
导入新课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
有很多编佳辑作母版,文不本样仅式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 了生活的第乐二趣级 ,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
第三级
传诵,成了流传第千四级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
第五级
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
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
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
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2024/8/23
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行 报君意
为君死
2024/8/23
1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前第二四级句写日落前的情景,渲染了敌军兵临 城下的紧第三张级第气四级 氛和危急形势 。后四句写唐军将 士夜袭敌营, 第以五级死报效朝廷,表达了边关战士
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
2024/8/23
13
第三级
“角声满天秋 第色四级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满”,勾画出战 争的规模之大,“第五秋级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点
明交战时间之长。特别有表现力的是“凝”字。胭脂是红
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作者又是在侧面
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6诗编辑词母版五文本样首式 第二级 雁门太 第三守级 行 第四级
第五级
统 初中语文 编 版 八年级上
2024/8/23
导入新课
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
有很多编佳辑作母版,文不本样仅式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 了生活的第乐二趣级 ,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
第三级
传诵,成了流传第千四级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
第五级
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
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
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
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2024/8/23
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行 报君意
为君死
2024/8/23
1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前第二四级句写日落前的情景,渲染了敌军兵临 城下的紧第三张级第气四级 氛和危急形势 。后四句写唐军将 士夜袭敌营, 第以五级死报效朝廷,表达了边关战士
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
2024/8/23
13
部编本八年级上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111张PPT)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 王维为监察御史出使边塞时所作的。当 时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tǔ) (bō ),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察访 旱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王维在赴边途中,心情激愤抑郁,这首诗 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使至塞 上”,即奉命出使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 用得好?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 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 “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 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 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 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和近景 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思,甚 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怀乡之情。
小结
全诗写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 发了作者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首联——神秘传说——叙事
黄
颔联——岁月易逝——议论
吊 古
鹤
怀
楼
颈联——登楼所见——写景
乡
尾联——浓浓乡愁——抒情
当堂练习
1本诗的作者( 崔颢 ),( 唐 )代诗人。黄鹤楼, 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
2历历:( 分明的样子 ) 。
3萋萋:( 形容草茂盛 的样子
)。
4乡关:( 故乡) 5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 境相似,这两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 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 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47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说:“方 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 光?”你如何看待这一批评?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听觉和视觉:渲染战场
的悲壮气氛,表现战争的
激烈残酷。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
“行”,歌行体,古代诗歌的
唐 李贺
一种体裁。相对唐代“近体诗”
而言,“行”的押韵较为自由,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不受太多格律束缚。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点明写作背景,奠定 沉郁的感情基调。 突出战争给国家和人 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春望
杜甫
此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以诗人为主体:见花而落泪,听鸟鸣而惊心; 2.以花鸟为主体: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绝句
情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困居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 感 长安时的所见、所闻、 遇,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空有
所感,抒发了他触景伤 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 怀,忧国思家的情感。 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
总会有所作为。
李 贺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lín)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nínɡ)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zhònɡ)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é)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听觉和视觉:渲染战场
的悲壮气氛,表现战争的
激烈残酷。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
“行”,歌行体,古代诗歌的
唐 李贺
一种体裁。相对唐代“近体诗”
而言,“行”的押韵较为自由,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不受太多格律束缚。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点明写作背景,奠定 沉郁的感情基调。 突出战争给国家和人 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春望
杜甫
此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以诗人为主体:见花而落泪,听鸟鸣而惊心; 2.以花鸟为主体: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绝句
情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困居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 感 长安时的所见、所闻、 遇,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空有
所感,抒发了他触景伤 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 怀,忧国思家的情感。 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
总会有所作为。
李 贺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lín)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nínɡ)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zhònɡ)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xié)玉龙为君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 的悠然欣赏,写出作者心情的闲适、恬静和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表现作者归隐自洁、超 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13
春望
杜甫
14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 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
写 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 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
在忧国念家、感时恨别之外,又自叹
老__将___至__矣_,更平添一份悲哀。
19
全是抓住了那些词语和意象来表 达心境?
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令人满目疮痍 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家破亡而成生强 烈伤痛的感情 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 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簪。衰老的快,忧 国、伤时、思家所致。
2
饮酒
陶渊明
3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文学家,浔阳柴桑人。 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 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 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 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 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 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 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 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远离 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 趣。
11
结庐在人境,陶而渊无明车马喧。只保要留心一境颗旷远远离,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世的心,就不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受到世俗的干扰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景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揭示主旨
你问我怎么能这样?精神远离尘世,超脱世俗,心志高远,所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居所自然也就偏远。 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然自得地欣赏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回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 6
1.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 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
8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 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 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 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 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 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是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物我合一,表现诗 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20
诗歌主旨: 国都残破的感慨 和对亲人的挂念, 这首诗能反映当 时的民心,使读 者有更深的体会。
21
雁门太守行
李贺
22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 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 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 谷(是今河南洛阳宜阳县)。李贺是中唐 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 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雁门太 守行》《秦王饮酒》《梦天》。有“雄鸡 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 古佳句。
颈联表现自开春以至三月,战火持续 不断。写出家音隔绝,久盼不至的焦急心情。
18
尾 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因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亲人,面来自对眼前颓败之景,愁得我头发稀疏,几不 胜簪。尾联写目睹眼前颓败之景,心念远方家 庭的安危之状, 不觉搔首踟蹰,可伤见痛、愁闷 __________程度之深。
• 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 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 烦扰。
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 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7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自问 自答。因为“心”能远远摆脱 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 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 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作 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 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
背 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 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
景 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 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 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15
首 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9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山间的云气。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 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 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 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 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 10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领会到的“真意”是什么?
24 诗词五首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 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 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 导入 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 新课 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 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 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 种景象。这是一幅沦陷长安城的破败景 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 乱草丛生、满目疮痍。
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 了诗人忧__国_伤__时___的感情。
16
颔 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修辞:对 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4
关于本诗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 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 初酒后即兴之作,实际是借“饮酒” 之题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 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 有名的一篇。
5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熟读诗歌 初解诗意
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无车马喧嚣的烦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 理由是什么? 借花鸟之景抒感_伤_____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 因__感__时__伤__别_,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 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 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两种解释,一是触景生情,一是移情 于物,并无本质区别。
17
颈 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颈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 的悠然欣赏,写出作者心情的闲适、恬静和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表现作者归隐自洁、超 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13
春望
杜甫
14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 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
写 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 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
在忧国念家、感时恨别之外,又自叹
老__将___至__矣_,更平添一份悲哀。
19
全是抓住了那些词语和意象来表 达心境?
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令人满目疮痍 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家破亡而成生强 烈伤痛的感情 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 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簪。衰老的快,忧 国、伤时、思家所致。
2
饮酒
陶渊明
3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 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文学家,浔阳柴桑人。 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 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 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 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 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 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 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 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饮酒》。
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远离 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 趣。
11
结庐在人境,陶而渊无明车马喧。只保要留心一境颗旷远远离,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世的心,就不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受到世俗的干扰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景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揭示主旨
你问我怎么能这样?精神远离尘世,超脱世俗,心志高远,所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居所自然也就偏远。 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然自得地欣赏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回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 6
1.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 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
8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 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 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 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 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 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是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物我合一,表现诗 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20
诗歌主旨: 国都残破的感慨 和对亲人的挂念, 这首诗能反映当 时的民心,使读 者有更深的体会。
21
雁门太守行
李贺
22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 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 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 谷(是今河南洛阳宜阳县)。李贺是中唐 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 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雁门太 守行》《秦王饮酒》《梦天》。有“雄鸡 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 古佳句。
颈联表现自开春以至三月,战火持续 不断。写出家音隔绝,久盼不至的焦急心情。
18
尾 联: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因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亲人,面来自对眼前颓败之景,愁得我头发稀疏,几不 胜簪。尾联写目睹眼前颓败之景,心念远方家 庭的安危之状, 不觉搔首踟蹰,可伤见痛、愁闷 __________程度之深。
• 而:却。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 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 烦扰。
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 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7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诗人自称。尔:这样。
二句承上两句,自问 自答。因为“心”能远远摆脱 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 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 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作 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 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
背 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 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
景 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 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 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15
首 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9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气:山间的云气。还:飞回巢。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
《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 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 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 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 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 10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领会到的“真意”是什么?
24 诗词五首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 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 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 导入 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 新课 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 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 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 种景象。这是一幅沦陷长安城的破败景 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 乱草丛生、满目疮痍。
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 了诗人忧__国_伤__时___的感情。
16
颔 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修辞:对 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4
关于本诗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 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 初酒后即兴之作,实际是借“饮酒” 之题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 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 有名的一篇。
5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熟读诗歌 初解诗意
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无车马喧嚣的烦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你赞成哪一种解释? 理由是什么? 借花鸟之景抒感_伤_____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 因__感__时__伤__别_,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 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 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两种解释,一是触景生情,一是移情 于物,并无本质区别。
17
颈 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颈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