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的计算

合集下载

钢绞线重量计算公式

钢绞线重量计算公式

钢绞线重量计算公式
钢绞线是用于架设电线的重要材料,它的重量计算公式是:重量=直径*长度*密度*π
/4。

直径是指钢绞线的直径,它是由多根钢丝缠绕而成,每根钢丝的直径是相同的。

长度是指钢绞线的长度,一般情况下,钢绞线的长度要求越长,其重量越大。

密度是指钢绞线的密度,它是由金属的种类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钢绞线的密度越大,其重量也越大。

π是圆
周率,它的值为3.14,在计算钢绞线重量时,需要乘以它。

由此可见,钢绞线的重量是由它的直径、长度和密度决定的,重量计算公式是:重量=直径*长度*密度*π/4。

只要把这三个参数的值输入到公式中,就可以得到钢绞线的重量。

钢绞线计算伸长值

钢绞线计算伸长值

钢绞线计算伸长值钢绞线计算伸长值是指在受力条件下,钢绞线的长度变化量。

这个计算是很常见的,尤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确定钢绞线的变形和伸长情况时非常重要。

以下我将按段落给出详细的解释:1. 钢绞线的特性和材料:钢绞线通常由多股钢丝捻合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

在计算伸长值时,首先需要了解该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弹性系数)和截面积。

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受力时变形的能力,而截面积则决定了钢绞线在承受力的情况下变化的程度。

2. 钢绞线的伸长计算公式:钢绞线的伸长计算可以使用胡克定律来进行。

根据胡克定律,当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力)作用于钢绞线时,它的伸长量与应力成正比。

公式可以表示为:伸长量= 弹性模量×截面积×应力/ 弹性极限。

其中,弹性极限是指钢绞线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3. 钢绞线的应力计算:在计算伸长值之前,需要确定钢绞线所受的应力。

应力可以通过外部施加的力和钢绞线的截面积来计算。

公式可以表示为:应力= 施加力/ 截面积。

4. 钢绞线的伸长计算实例:假设我们有一根钢绞线,弹性模量为200 GPa,截面积为5 mm²,施加的力为100 kN。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应力:应力= 100 kN / 5 mm²= 20 MPa。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胡克定律计算伸长量:伸长量= 200 GPa ×5 mm²×20 MPa / 弹性极限。

这里的弹性极限可以根据钢绞线的材料性质查表得到。

假设弹性极限为300 MPa,则伸长量= 200 GPa ×5 mm²×20 MPa / 300 MPa = 6.67 mm。

5. 钢绞线的应用和注意事项:钢绞线广泛应用于吊索、索道、桥梁、高楼建筑等工程项目中,因其高强度和耐久性而备受青睐。

在计算钢绞线的伸长值时,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使用正确的材料参数和力的数据,并确保计算过程准确无误。

钢绞线伸长值计算公式

钢绞线伸长值计算公式

钢绞线伸长值计算公式钢绞线伸长值计算(1) 依据台座具体形式及钢绞线锚固形式,计算下料长度为:下料长度L=传力柱长+钢横梁宽-1.20=85+0.60-1.20=84.4m设计图纸规定单束张拉控制力为195.3KN,则各阶段的张拉力为:初始应力0.1δcon :0.1×195.3=19.53KNδcon : 195.3KN1.05δcon : 205.065KN(2)根据公式ΔL=ΡL/AypEyp,(式中:L=84.4m,Ayp=140mm2,Eyp=1.95×105N/mm2)计算各阶段张拉中钢绞线的伸长值:结果为:0.1δcon时: ΔL1=60mmδcon时: ΔL2=604mm1.05δcon时: ΔL3=635mm则钢绞线在控制应力时的量测伸长值:ΔL=ΔL2-ΔL1=544mm钢绞线在1.05δk时的量测伸长值:ΔL=ΔL3-ΔL1=575mm单根:总吨位/总根数×锚固长度m/2.73(或2.8)=伸长值(单位mm)偏差5~10%总吨位=KN.M/10,钢绞线面积取140mm2,弹性模量1.95~2×105如:5根钢绞线60吨,张拉段45m,单根伸长值=60/5×45/2.8=192.9mm7根6米120吨:120/7×6/2.8=36.7346913根13米250吨:250/13×13/2.8=89.2857113根21米250吨:250/21×13/2.8钢绞线的下料、编束钢绞线下料前先将钢绞线卷放在自制的放线架中,再将铁皮剪断,然后人抓住钢绞线一端,将钢绞线缓缓拉开(注意不使钢绞线产生有害变形,对有害变形的部分必须除掉),钢绞线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断。

钢绞线下料长度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防止下料过长造成浪费。

每根钢绞线的长度按下式确定:L=l+2×(l1+l2+l3+l4)式中:L—钢绞线下料长度l—孔道净长l1—工作锚长度l2—千斤顶长度l3—工作锚长度l4—张拉端外露长度,取50cm将下好的钢绞线放在工作台上,据设计编制成束。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

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的计算桥梁结构常用钢绞线的规格一般是ASTM A416、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4mm,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000MPa,桥梁施工中张拉控制应力(本文中用Ycon表示)一般为标准强度的75%即1395MPa。

本文重点介绍曲线布置的钢绞线伸长量计算,并给出CASIO fx-4800P计算器的计算程序,另外简要介绍千斤顶标定的一些注意问题。

参照技术规范为《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以下简称《桥规》)。

一、直线布置的钢绞线伸长量计算直线布置的钢绞线伸长量计算有两种计算方式:1、按照《桥规》第129页公式12.8.3-1计算,其中Pp平均张拉力在直线布置时即为张拉控制力,其余参数按照实际使用的钢绞线相应参数代入即可。

2、简化公式公式中Pp(单位:N)/Ap(单位:mm2)即平均张拉力/截面面积就是平均张拉应力(单位为MPa),本文中用Y表示,则公式可以简化为⊿L=Y*L/Ep。

桥梁施工中直线布置钢绞线时一般Y=Ycon=1395MPa,Ep=195000Mpa,代入公式中计算得简式⊿L=0.0071538L,⊿L与L的单位相同。

如果实测钢绞线各项力学参数与本文中给出的各项参数差值较大,则不能直接代用本简式。

二、曲线布置的钢绞线伸长量计算实际上曲线布置的钢绞线伸长量就是把每一计算段(包括直线段和曲线段)的伸长量分别计算出来,最后和值就是总伸长量。

关键在于对于曲线布置的钢绞线每一计算段的张拉端应力和平均张拉应力都不相同,手工计算起来比较繁琐,并且《桥规》中只给出了平均张拉力的计算公式,而未说明具体的计算过程,另外借助程序计算比较方便。

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见《桥规》第339页附录G-8: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

对于此公式本文中把张拉端的张拉力改为张拉端的张拉应力(用Y表示),则计算结果就是平均张拉应力(用Yp表示),这样计算会更方便一些。

钢绞线计算规则

钢绞线计算规则

钢绞线的计算一、根(或丝):指一根钢丝;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每一束配两个锚具;束长:一次张拉的长度;每吨XX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所以说它不一定是整数。

二、关于钢绞线定额的选择与调整:(1)束长、孔数要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际张拉长度和锚具孔数;(2)计算设计钢绞线的束数:图纸给定的束数=重量/长度,根据计算的束数套用相近的定额,如果计算的束数与定额的束数不同时,则需要进行定额调整;[ft=,+0,](3)每吨束数要调整为设计图纸给定的束数,例如:设计某根钢绞线长18m,采用直径=15.24mm(7φ5)的钢绞线及7孔锚具,钢绞线单位重量为1.101Kg/m,则:1000Kg/(7*18*1.101)=7.21束,套用定额4~7~20~17(钢绞线束长20m 7孔每t 8.12束),8.12-7.21=0.91束,故需将定额调整为:4~7~20~17-18*0.91。

[ft=,+0,](4)再如:X大桥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为φ15.24-18,即每束18股,每股7丝,共240束。

总长8106.2m,总重量为160648.67(8106.2*18*1.101)Kg,则该钢绞线每吨=240束/160.65吨=1.49束/吨,平均设计束长=8106.2/240=33.776m,考虑施工张拉长度,选用定额为:4~7~20~33 (钢绞线束长40m 19孔每t 1.41束),定额调整量为:1.49-1.41=0.08,定额调整为: 4~7~20~33+34*0.08。

[ft=,+0,][ft=,+0,]若实际设计的锚具孔数与定额中的不同时,可以采用以下的两种方法来计算:[ft=,+0,] 方法一:采用内插计算设计锚具的各种材料用量。

[ft=,+0,] 如:设计为五孔锚具,则可用定额3孔和7孔的定额内插计算也五孔锚具所要的各种材料的用量。

钢绞线的计算办法

钢绞线的计算办法

精心整理钢绞线的计算一、根(或丝):指一根钢丝;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每一束配两个锚具;束长:一次张拉的长度;每吨XX 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所以说它不一定是整数。

(1(2(3=15.24mm ()=7.21整为:(4束。

总长吨=1.49束/(钢08。

量。

要计算,还有不仅对主定额要用此方法计算,对每增减一束的也要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计算量太大,不适用!方法二:采用等量转化的方法来计算如:设计为OVM15—18钢绞线,有2吨,束长为80m 共有6束(以上数据只是为说明问题而随便取的数值,没有实际意义),则可转化为定额上有的19孔锚具的来计算,方法如下:(18×6)/19=5.68束即把18孔6束的转化为19孔后为5.68束!则每吨的束数为:5.68/2=2.84束/吨此时则精心整理可以直接用定额了!在用方法二时一般在转化时应向孔数大的一边靠近!我认为经过这样计算后再用定额比较准确!希大家支持一下!关于第二种等量转化的方法我想补充详细一些,首先这种转换方法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现在19孔的束长与18孔时的束长相等,均为80m长,且钢铰线总重量也相等。

为了能使看的人更容易明确一些,所举的例子,我做补充如下:设计为OVM15—18钢绞线,束长为80m共有6束则可转化为定额上有的19孔锚具的来计算因为锚具是18孔的,可以理解为每束钢铰线需要两套18孔锚具,每套锚具中有18根钢铰线穿过。

故:80m/根×18根/束×6束×1.103Kg/m=9529.92Kg转换为19孔锚具时,把9529.92Kg钢铰线,总长度为8640m,先截成80m可以验算:0.596。

钢绞线计算伸长值

钢绞线计算伸长值

钢绞线计算伸长值钢绞线是由多股钢丝绞合而成的一种钢丝绳,通常用于起重、牵引和支撑等工程中。

在使用钢绞线时,了解钢绞线的伸长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钢绞线在受到负荷时的行为。

钢绞线的伸长值是指在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钢绞线在受到负荷时产生的伸长量。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钢绞线受到拉伸力后会有以下几个阶段的伸长:1. 弹性伸长:在开始负荷后的初始阶段,钢绞线会弹性地伸长。

这是由于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导致的,弹性伸长量可以根据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和应力计算得出。

2. 塑性伸长:当负荷继续增加时,钢绞线会进入塑性变形阶段。

在此阶段,钢绞线会发生塑性变形,并且伸长量增加。

塑性伸长量取决于钢绞线的材料性质,如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

3. 稳定阶段:当负荷停止增加并保持稳定后,钢绞线会达到一种稳定的伸长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钢绞线的伸长量将保持不变,这可以被视为钢绞线的静态伸长值。

钢绞线的伸长值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进行:伸长量(mm)= (负荷 / 钢绞线截面积) × 1000其中,负荷是施加在钢绞线上的拉伸力(单位为牛顿),钢绞线截面积是钢绞线断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该公式可以用于计算钢绞线在给定负荷下的伸长量。

需要注意的是,钢绞线的伸长值与负荷有关,伸长量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这意味着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负荷带来的伸长,我们需要合理设计和选择钢绞线的材料和结构。

除了计算伸长值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与钢绞线伸长相关的参考内容可以提供:1. 钢绞线的材料选择:钢绞线的材料决定了其强度和弹性模量,而这些参数与钢绞线的伸长值密切相关。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减小钢绞线在负荷下的伸长量。

2. 钢绞线的结构设计:钢绞线的结构设计也会影响其伸长值。

不同的结构设计可以改变钢绞线的应变分布,从而影响其伸长行为。

3. 钢绞线的预张力:钢绞线的预张力可以减小钢绞线在负荷下的伸长量。

适当的预张力可以提高钢绞线的稳定性和刚度,减小施加负荷后的伸长。

钢绞线的计算

钢绞线的计算

钢绞线预算示例一、关于钢绞线1、相关术语的解释:根(或丝):指一根钢丝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一般由7根钢丝组成Φs15.2的一股钢绞线)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每一束配两个锚具(特殊情况为一束配一个锚具,如单端张拉),如规格4Φs15.2钢绞线是指4孔锚具(或4股钢绞线),每股直径15.2,或者也可以表示为Φs15.2—4,相应的锚具配套为BM15-4型束长:一次张拉的长度;即一次张拉的长度为多少米以内每吨XX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所以说它不一定是整数。

如4-7-20-15钢绞线,束长20M以内,3孔,每18.94束/T。

即是1t这样的钢绞线折合为18.94束;孔:锚具型号的孔指的是锚固单元,3孔即3个锚固单元。

12、关于钢绞线定额的选择与调整:(1)束长、孔数要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际张拉长度和锚具孔数;(2)计算设计钢绞线的束数:图纸给定的束数=重量/长度,根据计算的束数套用相近的定额,如果计算的束数与定额的束数不同时,则需要进行定额调整;(3)每吨束数要调整为设计图纸给定的束数,例如:设计某根钢绞线长18m,采用直径=15.24mm(7φ5)的钢绞线及7孔锚具,钢绞线单位重量为1.101Kg/m,则:1000Kg/(7*18*1.101)=7.21束,套用定额4~7~20~17(钢绞线束长20m 7孔每t 8.12束),8.12-7.21=0.91束,故需将定额调整为:4~7~20~17-18*0.91。

(4)再如:X大桥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为φ15.24-18,即每束18股,每股7丝,共240束。

总长8106.2m,总重量为160648.67(8106.2*18*1.101)Kg,则该钢绞线每吨=240束/160.65吨=1.49束/吨,平均设计束=8106.2/240=33.776m,考虑施工张拉长度,选用定额为:4~7~20~33 (钢绞线束长40m 19孔每t 1.41束),定额调整量为:1.49-1.41=0.08,定额调整为: 4~7~20~33+34*0.08。

钢绞线计算方法

钢绞线计算方法

钢绞线计算方法一、主要计算公式1.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1)△L:钢绞线伸长量,㎝P平: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L:钢绞线长度,㎝E: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2.平均张拉力P平=P×{1-e-(kL+μθ)}/(KL+μθ) (2)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 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μ: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二、示例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0,θ2=8.10,θ3=5.60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μ=0.15; k=0.001计算过程如下:1.θ=(10.3+8.1+5.6)/180×π=0.419(Rad);2.根据P平=P×{1-e-(kL+μθ)}/(KL+μθ)=195.3×15×{1-e-(0.001×23+0.15×0.419)}/(0.001×23+0.15×0.419)=2807.3KN3.根据△L=(P平×L)/(E×A)=(2807.3×23)/(2.0×105×140×15)=15.3㎝三、其它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

钢绞线计算方法

钢绞线计算方法

钢绞线计算方法一、主要计算公式1.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1)△L:钢绞线伸长量,㎝P平: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L:钢绞线长度,㎝E: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2.平均张拉力P平=P×{1-e-(kL+μθ)}/(KL+μθ) (2)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 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μ: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二、示例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0,θ2=8.10,θ3=5.60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μ=0.15; k=0.001计算过程如下:1.θ=(10.3+8.1+5.6)/180×π=0.419(Rad);2.根据P平=P×{1-e-(kL+μθ)}/(KL+μθ)=195.3×15×{1-e-(0.001×23+0.15×0.419)}/(0.001×23+0.15×0.419)=2807.3KN3.根据△L=(P平×L)/(E×A)=(2807.3×23)/(2.0×105×140×15)=15.3㎝三、其它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

钢绞线理论重量表

钢绞线理论重量表

钢绞线理论重量表普通钢绞线理论重量表:一、重量计算公式:1.单位重量(kg/km)=直径(mm)×直径(mm)×初始密度(g/cm3)/1600002.单位重量(kg/km)=圆直径(mm)×圆直径(mm)×根号内径(mm)×初始密度(g/cm3)/727056二、常用普通钢绞线理论重量表1.6mm:理论重量为55.39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2.5mm:理论重量为121.73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4mm:理论重量为227.93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6mm:理论重量为409.53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7mm:理论重量为540.3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8.6mm:理论重量为875.48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10.5mm:理论重量为1273.95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12.5mm:理论重量为1737.9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14.71mm:理论重量为2345.2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16.7mm:理论重量为2979.9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17.7mm:理论重量为3263.87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20mm:理论重量为4138.1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21.6mm:理论重量为4736.43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22.7mm:理论重量为5090.77kg/km,初始密度为7.85g/cm3。

普通钢绞线理论重量计算与表格列表是为了测算和核实其本身重量,从而保证绞线的质量与尺寸符合理论要求。

按照以上理论重量表,普通钢绞线的重量一般在55.39kg/km-5090.77kg/km之间,根据绞线的具体尺寸和初始密度,可以使用以上公式计算出精确的重量。

钢绞线的计算

钢绞线的计算

钢绞线预算示例一、关于钢绞线1、相关术语得解释:根(或丝):指一根钢丝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一般由7根钢丝组成Φs15、2得一股钢绞线)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得钢绞线束数量,每一束配两个锚具(特殊情况为一束配一个锚具,如单端张拉),如规格4Φs15、2钢绞线就是指4孔锚具(或4股钢绞线),每股直径15、2,或者也可以表示为Φs15。

2—4,相应得锚具配套为BM15-4型束长:一次张拉得长度;即一次张拉得长度为多少米以内每吨XX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所以说它不一定就是整数。

如4-7-20-15钢绞线,束长20M以内,3孔,每18.94束/T。

即就是1t这样得钢绞线折合为18。

94束;孔:锚具型号得孔指得就是锚固单元,3孔即3个锚固单元。

2、关于钢绞线定额得选择与调整 :(1)束长、孔数要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得实际张拉长度与锚具孔数;(2)计算设计钢绞线得束数:图纸给定得束数=重量/长度,根据计算得束数套用相近得定额,如果计算得束数与定额得束数不同时,则需要进行定额调整;(3)每吨束数要调整为设计图纸给定得束数,例如:设计某根钢绞线长18m,采用直径=15、24mm(7φ5)得钢绞线及7孔锚具,钢绞线单位重量为1。

101Kg/m,则:1000Kg/(7*18*1。

101)=7、21束,套用定额4~7~20~17(钢绞线束长20m 7孔每t 8、12束),8、12-7、21=0、91束,故需将定额调整为:4~7~20~17-18*0、91。

(4)再如:X大桥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为φ15。

24—18,即每束18股,每股7丝,共240束、总长8106、2m,总重量为160648、67(8106、2*18*1。

101)Kg,则该钢绞线每吨=240束/160。

65吨=1。

49束/吨,平均设计束=8106。

2/240=33。

776m,考虑施工张拉长度,选用定额为:4~7~20~33 (钢绞线束长40m19孔每t1.41束),定额调整量为:1、49—1。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一、主要计算公式1.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1)△L:钢绞线伸长量,㎝P平: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L:钢绞线长度,㎝E: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2.平均张拉力P平=P×{1-e-(kL+μθ)}/(KL+μθ) (2)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μ: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二、示例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0,θ2=8.10,θ3=5.60 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 μ=0.15; k=0.001 计算过程如下:1.θ=(10.3+8.1+5.6)/180×π=0.419(Rad);2.根据P平=P×{1-e-(kL+μθ)}/(KL+μθ)=195.3×15×{1-e-(0.001×23+0.15×0.419)}/(0.001×23+0.15×0.419)=2807.3KN3.根据△L=(P平×L)/(E×A)=(2807.3×23)/(2.0×105×140×15)=15.3㎝三、其它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

钢绞线的计算

钢绞线的计算

钢绞线预算例如一、关于钢绞线1、相关术语的解释:根〔或丝〕:指一根钢丝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一般由7根钢丝组成Φs15.2的一股钢绞线〕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每一束配两个锚具(特殊情况为一束配一个锚具,如单端*拉〕,如规格4Φs15.2钢绞线是指4孔锚具〔或4股钢绞线〕,每股直径15.2,或者也可以表示为Φs15.2—4,相应的锚具配套为BM15-4型束长:一次*拉的长度;即一次*拉的长度为多少米以内每吨**束:指在标准*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所以说它不一定是整数。

如4-7-20-15钢绞线,束长20M以内,3孔,每18.94束/T。

即是1t这样的钢绞线折合为18.94束;孔:锚具型号的孔指的是锚固单元,3孔即3个锚固单元。

2、关于钢绞线定额的选择与调整:〔1〕束长、孔数要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际*拉长度和锚具孔数;〔2〕计算设计钢绞线的束数:图纸给定的束数=重量/长度,根据计算的束数套用相近的定额,如果计算的束数与定额的束数不同时,则需要进展定额调整;〔3〕每吨束数要调整为设计图纸给定的束数,例如:设计*根钢绞线长18m,采用直径=15.24mm〔7φ5〕的钢绞线及7孔锚具,钢绞线单位重量为1.101Kg/m,则:1000Kg/〔7*18*1.101〕=7.21束,套用定额4~7~20~17〔钢绞线束长20m 7孔每t 8.12束〕,8.12-7.21=0.91束,故需将定额调整为:4~7~20~17-18*0.91。

〔4〕再如:*大桥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为φ15.24-18,即每束18股,每股7丝,共240束。

总长8106.2m,总重量为160648.67〔8106.2*18*1.101〕Kg,则该钢绞线每吨=240束/160.65吨=1.49束/吨,平均设计束=8106.2/240=33.776m,考虑施工*拉长度,选用定额为:4~7~20~33 〔钢绞线束长40m 19孔每t 1.41束〕,定额调整量为:1.49-1.41=0.08,定额调整为:4~7~20~33+34*0.08。

钢芯铝绞线、钢绞线重量计算表

钢芯铝绞线、钢绞线重量计算表

钢芯铝绞线、钢绞线重量计算表钢芯铝绞线、钢绞线是目前在电力传输和配电行业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导线材料。

它们由一层铝线覆盖在钢芯上,采用钢芯铝比大于6的材料比钢芯铝比小的材料的导线。

钢芯铝绞线、钢绞线不仅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还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重要特点。

但是,这两种材料的重量计算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下面将会详细介绍如何计算钢芯铝绞线、钢绞线的重量。

1、钢芯铝绞线重量计算表钢芯铝绞线的重量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导线毛重计算在计算钢芯铝绞线的重量时,首先需要计算的是导线的毛重。

导线的毛重是指导线在不考虑是否加入保护层的情况下的重量。

因此,导线毛重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毛重=W*m其中, W 为导线截面积, m 为导线长度。

导线截面积可以根据材料的型号和标准进行查询,常用的标准有 GB/T 1179-2008 软铝线材和 GB/T 1179-2009 软铝线材等。

导线长度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测量。

1.2、加入保护层后的导线重量计算在实际工程中,钢芯铝绞线还需要加入保护层进行保护。

因此,在计算导线重量时,需要计算加入保护层后的重量。

一般情况下,钢芯铝绞线的保护层有两种,一种是 PVC 管道,另一种是 HDPE 管道。

其中, PVC 管道的重量为 10.5kg/m³, HDPE 管道的重量为 9 kg/m³。

因此,在计算钢芯铝绞线的重量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保护层类型进行计算。

加入 PVC 管道后的导线重量 = 毛重 * 1.034 + 0.5 * (0.025 * 外径² - 0.007 * 内径²)加入 HDPE 管道后的导线重量 = 毛重 * 1.042 + 0.5 * (0.034 * 外径² - 0.011 * 内径²)其中,导线的外径和内径可以通过材料的标准进行查询。

2、钢绞线重量计算表钢绞线的重量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根据公式计算重量计算钢绞线的重量时,需要使用以下公式:钢绞线重量(kg/km)=6*S*D其中,S 为钢绞线每股线束中的股线数,一般为7,D 为钢绞线每股线束中的钢丝直径,一般为2.6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绞线预算示例一、关于钢绞线1、相关术语的解释:根(或丝):指一根钢丝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一般由7根钢丝组成Φs15.2的一股钢绞线)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每一束配两个锚具(特殊情况为一束配一个锚具,如单端张拉),如规格4Φs15.2钢绞线是指4孔锚具(或4股钢绞线),每股直径15.2,或者也可以表示为Φs15.2—4,相应的锚具配套为BM15-4型束长:一次张拉的长度;即一次张拉的长度为多少米以内每吨XX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所以说它不一定是整数。

如4-7-20-15钢绞线,束长20M以内,3孔,每18.94束/T。

即是1t这样的钢绞线折合为18.94束;孔:锚具型号的孔指的是锚固单元,3孔即3个锚固单元。

2、关于钢绞线定额的选择与调整:(1)束长、孔数要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际张拉长度和锚具孔数;(2)计算设计钢绞线的束数:图纸给定的束数=重量/长度,根据计算的束数套用相近的定额,如果计算的束数与定额的束数不同时,则需要进行定额调整;(3)每吨束数要调整为设计图纸给定的束数,例如:设计某根钢绞线长18m,采用直径=15.24mm(7φ5)的钢绞线及7孔锚具,钢绞线单位重量为1.101Kg/m,则:1000Kg/(7*18*1.101)=7.21束,套用定额4~7~20~17(钢绞线束长20m 7孔每t 8.12束),8.12-7.21=0.91束,故需将定额调整为:4~7~20~17-18*0.91。

(4)再如:X大桥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为φ15.24-18,即每束18股,每股7丝,共240束。

总长8106.2m,总重量为160648.67(8106.2*18*1.101)Kg,则该钢绞线每吨=240束/160.65吨=1.49束/吨,平均设计束=8106.2/240=33.776m,考虑施工张拉长度,选用定额为:4~7~20~33 (钢绞线束长40m 19孔每t 1.41束),定额调整量为:1.49-1.41=0.08,定额调整为: 4~7~20~33+34*0.08。

若实际设计的锚具孔数与定额中的不同时,可以采用以下的两种方法来计算:方法一:采用内插计算设计锚具的各种材料用量。

如:设计为五孔锚具,则可用定额3孔和7孔的定额内插计算五孔锚具所要的各种材料的用量。

这个方法在原理上是行得通的,可是在实际用运中,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因为定额的每一项都要计算,还有不仅对主定额要用此方法计算,对每增减一束的也要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计算量太大,不适用!方法二:采用等量转化的方法来计算如:设计为OVM15—18钢绞线,有2吨,束长为80m共有6束,即3束/T(以上数据只是为说明问题而随便取的数值,没有实际意义),则可转化为定额上有的19孔锚具的来计算,方法如下: (18×6)/19=5.68束即把18孔6束的转化为19孔后为5.68束!则每吨的束数为5.68/2=2.84束/吨(或3束/T×18孔/19孔=2.84束/T)。

此时则可以直接用定额了。

二、举例(集宁机场路大桥)(一)喇嘛沟大桥(9孔×20m,每孔4片梁,单幅,共36片梁)中跨一片预制箱梁预应力材料数量表(中跨共7孔,28片梁)40m内钢绞线:(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Φs15.2 (四孔锚具),采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钢绞线,共2束,共重184.1Kg/片,全桥184.1 Kg/片×4片×7孔=5154.8Kg;束数: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 2束片×4片×7孔=56束(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Φs15.2(四孔锚具),采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钢绞线,共2束,共重184.1Kg/片,全桥184.1/片×4片孔×7孔=5163.2 Kg;束数: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 2束片×4片孔×7孔=56束(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Φs15.2 (三孔锚具),采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钢绞线,共2束,共重136.7Kg/片,全桥136.7/片×4片×7孔=3827.6Kg;束数:2束×4片×7孔=56束边跨一片预制箱梁预应力材料数量表(边跨2孔,8片梁)40m内钢绞线:(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五孔锚具),采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钢绞线,共2束,共重230.4Kg/片,全桥230.4 Kg/片×4片×2孔=1843.2Kg;束数: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2束×4片×2孔=16束(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四孔锚具),采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钢绞线,共2束,共重184.1Kg/片,全桥184.1/片×4片×2孔=1475.2 Kg;束数: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 2束×4片×2孔=16束(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 (四孔锚具),采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钢绞线,共2束,共重183.2Kg/片,全桥183.2/片×4片孔×2孔=1465.6Kg;束数:2束片×4片×2孔=16束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构造图(20M内)钢绞线:顶板(负弯矩)边跨钢筋量为中跨的一半中跨:(1)T15Φs15.2全桥72.7Kg×4片/孔×7孔=2035.6Kg;束数 2束/片.张拉点×4片×6个张拉点=48束(2)T2 +T3 4Φs15.2 全桥(29.1Kg×119.8Kg/片)×4片×7孔=4169.2Kg;束数 3束/片.张拉点×4片×6个张拉点=72束边跨:(1)T15Φs15.2全桥36.35Kg×4片/孔×2孔=290.8Kg,束数 2束/片.张拉点×4片×2张拉点=16束(2)T2+T34Φs15.2 全桥(14.55Kg片×59.9Kg/片)×4片/孔×2孔=595.6Kg束数 3.束片孔×4片×2张拉点=24束结论(将上述中跨、边跨、负弯矩按照锚具孔和张拉长度分别统计):(1)40m内3Φs15.2钢绞线总重3827.6Kg,共56束。

则14.63束/T4Φs15.2钢绞线总重(5154.8+5163.2+1475.2+1465.6)=13258.8Kg,总束数(56+56+16+16)=144束。

则10.86束/T5Φs15.2 钢绞线总重1843.2Kg,总束数16束。

则8.68束/T(2)20m内3Φs15.2 钢绞线总重3827.6Kg,总束数56束。

则14.63束/T4Φs15.2钢绞线总重(4169.2+595.6)=4764.8,总束数(72+24)=96束。

则20.15束/T(二)、举例(机场西互通立交桥)(4孔 25m,双幅,每幅每孔5片梁)中跨一片预制箱梁预应力钢束材料数量表中跨(两孔,每孔5片梁,共10片梁)25.9m长(40m内)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共2束{重:228.1kg/片×5片/孔.幅×2孔×2幅=4562kg}{束:2束/片×5片/孔.幅×2孔×2幅}=40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共2束{重:228.1kg/片×5片/孔.幅×2孔×2幅=9124kg}{束:2束/片×5片/孔.幅×2孔×2幅}=40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共2束{重:171.4kg/片×5片/孔.幅×2孔×2幅=3428kg}{束:2束/片×5片/孔.幅×2孔×2幅}=40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 共2束{重:169.8kg/片×5片/孔.幅×2孔×2幅=3396kg}{束:2束/片×5片/孔.幅×2孔×2幅}=40束边跨一片预制箱梁预应力材料数量表全桥预制箱梁钢绞线数量表边跨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40m内)(N1+ N2 +N3+ N4)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 共2束{重:913kg/片×5片/孔.幅×2孔×2幅=18260kg}{束:8束/片×5片/孔.幅×2孔×2幅}=160束}箱梁顶板束钢绞线数量表(负弯矩)全桥负弯矩预应力材料数量表顶板(20m)(1)中跨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 {重:(125.5kg+160.7kg/片)×5片/孔.幅×2孔×2幅=5724kg}{束:5束/片. 张拉点×5片×1张拉点×2幅}=50束}(2)边跨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2 {重:(125.5kg+160.7kg/片)/2×5片/孔.幅×2孔×2幅=2862kg}{束:5束/片. 张拉点×5片×2张拉点×2幅}=100束}结论(将上述中跨、边跨、负弯矩按照锚具孔和张拉长度分别统计):(1)40m内3Φs15.2钢绞线总重(3428+3396)=6824Kg,共40+40=80束。

则11.72束/T4Φs15.2钢绞线总重(4562+4562+18260)=27384Kg,总束数(40+40+160)=240束。

则8.764束/T (2)20m内5Φs15.2 钢绞线总重(5724+2862)=8586Kg,总束数(50+100)=150束。

则17.47束/T三、举例(集宁公园桥,3孔×40m,每幅每孔5片梁,单幅,共15片梁)一片T梁预应力钢束材料数量及引伸量表一片T梁负弯矩钢束定位钢筋数量表一片T梁负弯矩区预应力钢绞线及波纹管数量表577.8钢绞线:(1)边跨(2跨)长40m以上(套80m)边梁(2片):Φs15.2—9,2009.4kg/片×2片/跨×2跨=8037.6kg;5束/片×2片/跨×2跨=20束}中梁(3片):Φs15.2—9,(802.7+401.9)kg/片×3片/跨×2跨=7227.6kg;3束/片×3片/跨×2跨=18束}中梁(3片):Φs15.2—8,715.4kg/片×3片/跨×2跨=4292.4kg;2束/片×3片/跨×2跨=12束}(2)中跨(1跨)边梁(2片):Φs15.2—8,1782.6kg/片×2片/跨×1跨=3565.2kg;5束/片×2片/跨×1跨=10束}中梁(3片):Φs15.2—8,1068.6kg/片×3片/跨×1跨=7227.6kg;3束/片×3片/跨×1跨=9束}中梁(3片):Φs15.2—7,(312.2+312.5)kg/片×3片/跨×1跨=1874.1kg;2束/片×3片/跨×1跨=6束}(3)负弯矩(3孔桥)T1长40m内,Φs15.2—5,258.7kg/片×5片×2个边跨张拉点=2587kg;2束/片×5片×2个边跨张拉点=20束},则7.73束/TT2+ T3,长20m内,Φs15.2—5,(192.6+126.5)kg/片×5片×2个边跨张拉点=3191kg;4束/片×5片×2个边跨张拉点=40束},则12.54束/T或:中跨577.8kg/片×5片×1孔=2889kg;边跨577.8/2kg/片×5片×2孔=2889kg;共5778kg结论(将上述中跨、边跨、负弯矩按照锚具孔和张拉长度分别统计):(1)80m内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