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方式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方式的探究
【摘要】如何完善声乐教学一直是众多音乐教师所不断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情感在声乐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如何起作用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为对象,进行简要的梳理与探讨,希望对音乐教师们的声乐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启发作用。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
我们经常会听到声乐老师对学生说:“你的技术很到位,但是演唱整体上总是缺少了一点打动别人的东西”。这点东西是什么?对于学生的声乐演唱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这将是需要我们进行分
析与探讨的地方。
一、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在讲述如何在声乐教学中进行情感的培养训练之前,我们必须对情感在声乐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特点及其重要性进行简要的阐述,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融入进行情感培养时,有一定的标准与方向,更好地完成声乐教学中的各项任务。
1.情感在声乐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技术是美好嗓音出现的基础,只有具备了相当的歌唱技巧,才能将音色美发挥出来。但是,单纯地追求技术的纯熟和训练,而忽略了声音情感的表达,将会使得学生成为一种唱歌的机器,而不是一名有自我情感、个性的演唱者。
歌唱,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其不仅仅是学生对歌曲的单纯演绎,还应保有着歌曲本身的情绪、歌词内在的情感、演唱者自身对于音
乐所寄语的情绪。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歌唱为人的本能,是人类最原始、最直接的音乐表达形式。歌的曲、歌的词都寄托着情感,音乐的美,便是其对于情感的展现,通过情感的互动,使演唱者与歌曲本身、演唱者与听众间产生共鸣。
音乐情感属于歌唱中非技术因素的一种,对于作品的演唱与表现来说,起到了一种升华、深化的作用。就好比是化学中的催化剂,加速了演唱者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更好的表现出音乐的魅力。
2.情感性使得演唱者各具不同
声乐中寄托着演唱者个人的情感,不同的人演唱同一首声乐作品,必然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表现,而这种差异性也是演唱者的个人特色,不仅造就了艺术的多样性,也使得音乐具有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性。演唱者对于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帮助声乐作品的演绎,以情带声、以情动人,音乐的表现永远无法离开情感的体验,而歌曲的情感演绎,往往需要演唱者自身具有很高的情感性。
二、如何培养音乐情感性
情感易于培养,是因为对于情感人们可以用语言直观性地表达和描述出来。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情感是感性的、抽象的,是人类的内在精神,不易于捕捉。因而任何语言都无法完整、全面地阐述
情感。情感需要的是个人的体会,有时候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对于专业声乐教师来说,对于学生情感的启发与培养,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熟悉学生对每一种情绪的感受模式,配合与协调学生的情感认知。
1.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充分了解作品背景
我们常讲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对于学生所选唱的歌曲,声乐教师们还是应当在学生学唱前,将歌曲的词曲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所属风格等基本问题详细讲解一番。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学唱而唱,只是将谱面上的音乐换为人声演唱一遍,而对于歌曲内在的情感含义却无法理解和正确的变现出来,这便又是重技术而轻情感的表现。对音乐深层次缺乏探知,将会使学生只懂皮毛而不识内在,无法了解音乐真正的价值与魅力。在声乐技能完善阶段后,情感体会上的缺乏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歌唱能力的发展。
2.教师应当运用准确的情感词语
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用具体的情感词汇,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自己体会作品含义、寻找感觉。对于生活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对于情感的体会往往是偏离、不正确且情绪化的。
在这里,笔者鼓励教师们在学生演唱曲目中设定相应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们对歌曲情感上的理解与体会。以艺术歌曲《岁月悠悠》为例,仅仅让学生以歌词内容来体会和把握歌曲的情感含义是不充分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以歌词内容将歌曲分为若干个层次,
将音乐场景设定为一位女子在面对爱情的破碎与背叛时,内心情感的变化。由最初的“触景伤怀、深陷回忆”到“临江送别、无法割舍、痴心等待”,突然转变成的“惨遭背叛、痛不欲生”,直至最后的“痛定思痛、毅然忘怀”的一个情感变化历程。
这样,学生有了想象的对象及场景,将更容易感受到音乐情感的变化,从而引发内心情感的共鸣,通过声音将这些情感表现出来,这便完成了音乐的最终目的——对于情感的变现与传达。
3.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地教学
有时候,单纯地只从音乐的角度去理解音乐,会使得学生仅仅注意到谱面上的东西,而忘记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们所有的情感体会都源于对社会生活的感悟,而不应该闭门造车,以自我的认知去判定事物所具有的内在情感。以歌曲《黄水谣》学唱为例,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历史、地理知识,是无法将黄河的磅礴、壮阔表现出来,也无法用声音去传达悲愤、痛恨的情绪。因此,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歌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穿插入其他学科内容,不要使得声乐课就仅仅是唱与教的简单过程。
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地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丰富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学生学习音乐,不仅仅是要学会理解音乐美、体会音乐美,更要学会如何去发现音乐美和表现音乐美,这才能发成我们音乐教学的最终意义。
4.学会辨别情感表达方式的优劣
当学生对歌曲情感有了一定的把握和认知,并且能够主动将自
己内心情感表现出来时,我们所要做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去体会自己在情感表达时的状态是否正确。对于情绪转变相近的歌曲,如从悲伤转变为悲愤时,学生将如何体会和表达音乐情绪间的细微差异,则是需要声乐教师进行协助解决的。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赏析不同版本的音乐唱段,共同讨论出最为合适的表现方式;随后,教师试唱学生摩唱,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情绪的表现状态,最终达到正确的标准。
在教学中,不要总是一位地去把握所谓声乐上“大方向”的技术,而是应该多注重音乐内在的细节问题,妥善处理好每一点,才是使学生稳步前进的最佳方式。
对于情感在声乐教学中的培养方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认识与方法。笔者在此,只是将自己进些年来对于声乐情感形成和培养的方法进行了一个概括与总结,其中如有不适当之处也望各位教师理解指正。最后,也希望本文能对各位身居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扬.“情感主导”理念在声乐教学中的实施[j].音乐创作,2012(4):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