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措施论文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论文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论文摘要:在科学技术日异发展的今天,处理软基的新方法及新工艺越来越多,除了文中所介绍的方法,还有碎石桩法、石灰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处理方法,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在施工中,要根据路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在确保提高软土路基的质量,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应该考虑施工工期,经济效益等因素。
引言:近年来,伴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可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扩大建筑工程的规模,许多建筑施工单位不得不面对复杂而又较难处理的施工环境和区域地质条件。
国内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程度,致使建筑工程在地基上的基础施工设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此,就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上的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并提出适宜的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为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软土地基的危害软土路基可能导致出现一些的问题,当路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承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时,地基就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
当路基在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变形时,会影响结构物的正常使用,特别是超过结构物所能容许的不均匀沉降时,结构可能开裂破坏。
路基的渗漏量超过容许值时,会发生水量损失导致事故发生。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做软基处理的地段未做处理设计;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虽然做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2、软土地基处理措施2.1软土地区路基处理施工软土地区路基处理施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可能出现的路基盆型沉降、失稳和路、桥沉降差过大。
2.1.1原地面处理软土地基应根据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埋层深度、路堤高度、材料场地条件、公路等级等因素分别采取置换土、抛石挤淤、超载预压、反压护道、渗水及灰土垫层、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碎石桩、轻质路堤、深层加固等措施进行处理。
建筑工程中软基施工技术论文.doc
建筑工程中软基施工技术论文1.1深层水泥搅拌桩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时,在加固处理时可以利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来进行施工。
深层水泥搅拌桩其主要是将水泥作为固化剂,利用深层搅拌机械设备伸入到一定的深度进行施工,充分的将固化剂与软土进行拌合,从而硬化,使软土的坚硬程度得以增强,这对于地基的强度和承受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施工前,需要将施工现场的土地进行平整,去除桩位处的各种障碍物,对于施工现场较为低洼的地段,那么需要利用粘土进行填补,选择合理等级的硅酸盐水泥,对搅拌材料的成全进行准确计算,对水泥搅拌机械进行检修,确保其保持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做好深层搅拌桩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后,需要由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具体的施工。
1.2深层石灰搅拌桩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塑性较高的软粘土地基时,那么需要利用深层石搅拌桩来进行加固处理。
相较于水尼加固效果来讲,石灰的加固效果要优异于水泥,所以利用机械力量将石灰作为加固剂,使其与地基土进行充分搅拌结合,从而产生化学反响,使地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以提升。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而且加固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所以应用范围较广。
但在实施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对施工场地用一定量的砂石、砾石进行铺设,这样可以确保施工机械的顺利移动。
同时还要配备好施工所需要各类机械设备,测试施工现场地基土质的各项指标,从而对含灰量和搅拌范围进行合理确定,另外还需要对桩长和桩数进行合理选择。
1.3软土地基的其他加固方法在建筑工程的勘测和设计中,如果存在危险性的软土地基,需要恰当地采用加固措施。
加固技术的实质就是改变软土地基的性质,改善地基土的受力情况,增强软土地基的抗压能力,降低地面的沉降,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平安性。
我国的气候条件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些气温偏低地区,对建筑物本身进行加固技术处理,既要操作简便,本钱也要较为合理。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论文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论文软弱地基处理方法论文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需要建立在软弱地基上。
而软弱地基的不稳定及其对建筑物和设施的影响已经成为了一个面临的严重问题。
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处理软弱地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1. 软弱地基的特点软弱地基指的是土层结构松散,含水量高,抗压性差,容易变形的地基。
软弱地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稳定性差:软弱地基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对建筑物和设施的影响很大。
(2)强度低:软弱地基的强度低,无法承受大量的荷载,只能承受较小的荷载。
(3)含水量高:软弱地基的土壤含水量高,导致土壤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4)一致性变化:由于软弱地基土壤的特殊物质组成和构造结构,使其一致性变化性大,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
2.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地基处理:利用加固技术对软弱地基进行强化,例如土钉墙加固、压桩加固、钢筋混凝土地基加固等,在地基工程中广泛应用。
(2)土体改良:通过土体改良提升软弱地基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及化学方法。
物理改良主要是通过振动压实、深层加固、喷射法等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化学改良主要是通过注入化学改良液、表面改性等方法来治理土体。
(3)基础刚性处理: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以采用基础刚性处理的方法,包括采用桩基础、地下连续墙等进行处理。
(4)复合加固:先采用一种基础处理方法,然后再使用另一种加固技术进行加固,以获得比单一加固方式更有效的加固效果。
3.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取决于地基的适应性、工程经济和环境保护。
因此,在选择处理方法之前,需要进行初步的工程评估和地基勘测,以确定软弱地基的特点和问题。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
因此,在处理软弱地基的时候,需要根据情况采用综合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处理效果。
总之,软弱地基处理一直是土工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
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5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范文第1篇软土地基泛指那些由淤泥及具有淤泥性质的“软土”构成的地基,由于其内部含有较多的水分,导致存在较多空隙,表现出承载力量弱、凝固性差、简单变形等问题,整体表现为坚固度差;由于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科学处理,严峻影响与阻碍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和进度,为水利工程埋下了平安隐患。
以陕北地区常见的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为例,其广泛分布在陕北及关中两个区,厚度一般大于10米,地基湿陷等级一般为Ⅱ级到Ⅳ级,有较为敏感的湿陷性,该类软土地基一般埋藏比较深,这样湿陷发生可能较为迟缓,其会随着承受荷载变化消失局部地基破坏或者地基整体滑动现象;也可能导致在开挖深基坑过程中消失基坑隆起、坑壁失稳等问题。
因此,必需使用夯实、换填、排水、挤密、加筋和胶结等技术方法加固地基,旨在改良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降低地基压缩性变化、提高地基抗剪强度以及改善地基动力特性和透水特性。
2水利工程中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2.1置换填土法置换填土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较为明显长久,但由于对客观条件要求较高,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详细操作方法是利用灰土、水泥等硬度较高的土质、材料取代软土,操作过程中留意做到匀称散落于地基之上,目的是保证洒落后土质有更高的承载力量,使其满意进一步的水利工程施工要求。
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不够经济,操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掌握工程成本,尽量就地取材。
为了提高工程地基的防渗透性和地基承载力量,需要对替换后的填土进行再次夯实处理,必要时可以采纳分层夯实方法。
2.2排水固结法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来降低地基土质中的水分含量,达到增加土体强度的目的,可以尝试使用排水固结法处理。
通过引入特地的排水设备(如塑料水管、沙井)排出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以此来减小软土地基的土孔隙率,促使地基固结发生变形,从而有效提高地基坚固度。
建筑工程施工论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
建筑工程施工论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处理效果好、造价低以及易于施工作业的施工方案,同时采取有效的观测,确保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性,控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1导言软土地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地基失稳,使建筑工程沉降过大或出现不均匀沉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好建筑工程工程中的软土地基,不仅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点建筑地基软土是指自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黏土,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内陆、平原、山区湖泊和河滩周边。
软土自然含水量高,液限WL值高,天然孔隙比大于1,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系数小。
软土工程主要特性:一是触变性,软土在未破坏呈现固态特征,但一经扰动或破坏立即转变为稀释流动状态;二是压缩系数大,大部分压缩变形垂直压力为0.1MPa时造成建筑物沉降量大;三是透水性能低,软土透水性很低,有的软土不能透水,所以软土排水固结时间较长,如在此软土建筑房物,建筑物沉降延续时间常在十年以上;四是均匀性差,软土由微细和高分散颗粒组成,土质不均匀,如果平面建筑荷载不均匀即会使建筑物产生较大差异沉降,造成建筑物裂缝或损坏;五是沉降速度较快,沉降速度随荷载增加而相应增加;六是流变时间长,通过剪应力作用软土工程随着时间变化发生缓慢长期变形。
由于软土工程自身特性,在房屋建设工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上层不均匀大载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墙体裂缝或者发生倾斜;上层大载荷建筑物在均匀且较厚的软土层上产生轴向过大沉降;大载荷建筑物引起软土地基产生塑性变形,引起建筑物倾斜或者坍塌;建筑物和地基同时发生极端现象继而发生坍塌事故。
3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3.1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1)施工准备。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第一篇: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引言软土地基简称软基,在公路桥梁等工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指的是含有大量软土成分,且掺杂一定量粉砂或粉土等土质的复合型地基,这种地基的强度很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无法为工程施工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如果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将有可能引发沉降等不良现象。
然而,由于软基形成原因与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基的处理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软基特点与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软基处理对策。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1高水分性与普通地基相比,软基的含水量非常大,最大值甚至可以超过70%。
正因如此,软基中的软土就可以像水一样进行流动。
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可以十分容易地判断出软土结构,以便于后续处理工作。
由于软基含水量较大,不具备足够的强度,所以公路桥梁施工不允许直接在软基上进行,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危害。
1.2压缩能力强一般而言,软基液限与压缩系数成正比关系。
随液限的持续增大,压缩系数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大迹象,最大系数可以达到1.1MPa。
由于土壤环境复杂多变,各个工程项目的地基情况各不相同,豁土固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在对软基进行处理时,除f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压缩能力,施工人员还要对其豁土的固化程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3渗透能力差由于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沙土,导致豁土的固化速度明显快于软土,实质上软土就是渗透能力较差的豁土。
在理想状况中,即使给予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也无法有效提升软基的固化速度。
如果实际状况并不理想,比如软基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则会使排水管道被大量的有机物堵塞,进而进一步降低了软基的渗透能力。
1.4抗剪能力低软土与黏土虽具有多种特性,但就抗剪能力而言,二者不存在太大的差距。
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论文
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论文摘要:在软土地基的设计中,认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土工试验,查清土层分布情况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正确地进行设计和施工。
还要从场地土层的特点出发,对地基与基础的结构、施工及使用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比较,合理地选择地基设计方案。
1 换土垫层法换土垫层法,顾名恩义即挖除浅层软弱土,同填好土后分层碾压或夯实来压实土层,达到提高地基土承载力的目的。
它适用于处理各类浅层软弱地基,当建筑场地上层软弱土较薄,可采用全部置换处理,处理的效果很好。
但对于深厚软弱土层,若上部结构为结构刚度差、体型复杂、荷载较大的建筑,由于附加荷载对下卧层影响较大,如果仅换填软弱土上部,地基仍将产生较大的变形及不均匀变形,对建筑造成破坏,不应采用局部换填垫层处理法。
因此换土垫层法经常用来处理轻型建筑、地坪、堆料场及道路工程等。
垫层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提高了持力层的强度,同时将建筑物的基底压力扩散到地基中去,使垫层以下软弱土地基的应力减小到许可承载力范围以内,从而满足稳定性要求。
1.1 垫层材料的选用有文献提出[1]垫层的材料最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按照同填土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砂砾、碎卵石)、土垫层(素土、灰土、二灰土)、粉煤灰垫层、矿渣垫层等。
砂石垫层适用于一般饱和、非饱和的软弱土地基处理,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也不宜用于大面积堆载密集基础和动力基础的软弱土地基处理。
土垫层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也可有条件用于膨胀土地基处理。
粉煤灰垫层和矿渣垫层均可用于道路、堆场和小型建构筑物的换填垫层;易受酸、碱影响的基础或地下管网不得采用矿渣垫层,大量填筑粉煤灰及矿渣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
垫层底面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下式计算:bˊ ≥b +2ztanθ式中:bˊ为垫层底面宽度。
整片垫层的宽度可根据施工的要求适当加宽。
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的宽度不宜小于300mm,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基坑开挖期间保持边坡稳定的当地经验放坡。
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方法论文
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方法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当地地质、地形等方面的限制,致使地基施工之上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面对软地基的处理之时,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软地基形成的原因软地基主要是由于淤泥、杂填土、冲填土、淤泥质土或者其他高压缩性图层形成的地基。
这些地基受到地形和地质变动的影响较小,也并未遭受过荷载、地震等物理作用的影响,同时图颗粒间化学作用也对其没有影响。
软地基属于一种不良地基,其具有易液化、稳定性差等缺陷。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为了有效的避免软地基的不利影响,往往需要充分考虑稳定、地基变形等问题。
在具体的施工当中,由于软地基的不稳定性,以及容易变形等缺陷,致使施工质量无法充分满足工程需求。
这就要求要针对这个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的降低软地基的不利影响,提高其稳定性,避免出现地基沉降问题。
2.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即承载能力较低、压缩性较高、自身含水饱和度较高的粘土地基,这种粘土地基之所以承载力较低且压缩性高,与其本身的含水饱和度较高有直接关系。
软土地基的几个显著特性如下:2.1触变性触变性是软土地基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主要指软土地基在接受其他外力扰动时,原本的固态形态会直接出现稀释流动状态,从而失去自身的强度和承载力等。
2.2高压缩性软土地基具有加大的天然空隙比(1.0~1.5),所以具有极大的压缩系数。
施工时,若软土地基的垂直压力达到 0.1MPa,地基就会出现大程度变形,导致房屋沉降现象出现,严重时将影响整个建筑质量。
2.3低透水性软土地基具有极高的含水量和饱和度,这使得它本身的透水性能十分低,想要利用排水来提升软土强度和承载力,虽然可行,但需要非常漫长的等待过程,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
2.4不均匀性软土地基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细微土颗粒和高分散土,这种组合结构使得软土土质性能极不均匀,且极易因受力而出现土质变化。
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论文
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论文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论文篇一软土地基处理研究摘要:首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失稳原理进行介绍,从地勘报告入手,通过工程实例介绍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
其承载能力很低,一般不超过50KN/m2。
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是保证其上构筑物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也直接影响到地基的基础承栽力。
关键词:软土地基沉降失稳中图分类号:TU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软土地基的特性要想知道如何处理软土地基,先得从了解软土的特性开始。
软土有如下几种物理特性:1.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软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为50%~70%,最大甚至超过200%。
液限一般为40%~60%,天然含水量随液限的增大成正比增加。
天然孔隙比在1~2之间,最大达3~4。
其饱和度一般大于95%,因而天然含水量与其天然孔隙比呈直线变化关系。
软土的如此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特征是决定其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
2.渗透性弱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在i×10-4~i×10-8cm/s之间,而大部分滨海相和三角洲相软土地区,由于该土层中夹有数量不等的薄层或极薄层粉、细砂、粉土等,故在水平方向的渗透性较垂直方向要大得多。
由于该类土渗透系数小、含水量大且饱和状态,这不但延缓其土体的固结过程,而且在加荷初期,常易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对地基强度有显著影响。
3.压缩性高软土均属高压缩性土,其压缩系数a0.1~0.2一般为0.7~1.5MPa-1,最大达4.5MPa-1(例如渤海海淤),它随着土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增大而增高。
二、软土的鉴别1、建设部标准《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GJ83-91)规定凡符合以下三项特征即为软土:(1)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粘土;(2)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3)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
软土地基论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
软土地基论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浅谈建筑软土地基基础结构处理技术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时,经常会出现因地基的强度不够而产生形变的状况。
这样的地基类型是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是建筑行业需要解决的一个传统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对软土地基基础结构进行加固处理的一些技术措施。
关键词:软土地基;基础结构;处理技术软土地基是非常不利于建筑施工的一种地基,其沉降量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抗剪强度很低,易产生滑坡等情。
所以在施工时要求施工者根据不同的地基基础对软土地基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技术,使软土地基的强度得到提高。
下面是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的一些探讨。
1.对软土地基采用强夯技术进行处理当建筑地基基础为沙土类、粘土类、素填土类或者杂填土类等类型的土质时,适合采用强夯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1.1强夯技术施工步骤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强夯技术处理时,首先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检验,判断该软土地基是否适合采取强夯技术进行处理。
如果经检验确定了该软土地基符合了强夯技术的处理条件,再往夯坑里放入碎块状的石料以及其他的一些粗粒材料,最后对地基进行强夯。
1.2强夯技术的优点强夯技术因其自身技术特点在软土地基的处理上拥有天然的优越性。
强夯技术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十分明显,并且大部分的软土地基基础都符合强夯技术的施工条件,是建筑施工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加固地基的处理技术。
强夯技术对其自身的施工设备要求十分简单,施工工序非常容易。
另外,强夯技术对劳动力和夯料的使用量非常少,能够有效地降低项目工程的造价。
2.对软土地基采取排水固结技术进行处理当建筑项目的地基基础结构为淤泥或者淤泥性的粘土等类型时,适合采用排水固结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排水固结的工作原理是当软土地基受到外界的负荷压力时,地基的孔隙里所含水分会被慢慢的排出,这样使得软土地基孔隙里的含水量逐渐减少,进而能够使软土地基得到固结。
经过排水固结技术处理过的软土地基,其地基的承载力会得到显著增强,其稳定性和抗压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基于软基处理的工程施工论文(全文)
基于软基处理的工程施工论文1软土的物理和工程特性1.1含水量高一般而言,软土的含水量往往在34%~72%之间,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含水量多为50%~70%,而泥炭的含水量则可达到200%以上,均大于液限指数。
软土的含水量与土的抗剪强度和压缩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软土的天然含水量越高,就意味着其地基承载力越低。
1.2松软软土的孔隙比通常在1.0~2.0之间,泥炭土和个别淤泥的孔隙比甚至可以达到6.0以上。
此外,软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孔隙比一般会比同样状态下的的重塑土高出大概0.2~0.4。
1.3压缩性高天然软土的压缩系数与土的液限系数和天然含水量呈正相关,土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越大,其压缩性越高。
一般而言,天然软土的压缩系数在0.7~1之间,最高时可以达到4.5。
对于沿海滩徐等新近沉积的欠固结软土,在重力作用下还会发生持续的固结沉降。
1.4抗剪强度低软土的抗剪强度跟荷载的施加速度以及排水固结条件有着紧密的关联。
根据三轴不排水试验,可知软土的抗剪强度非常小,并且和侧压力的大小值没有关联,也就是说其内摩擦角趋近于零,粘聚力往往小于20KP。
直剪快剪内摩擦角通常小于50度,粘聚力在10Kp左右。
在排水条件下的抗剪强度与其固结度成线性正相关关系,固结快剪的内摩擦角最低可达到80度,最高不大于120度,其粘聚力通常为20KP左右。
1.5渗透性小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比较小,其渗透系数值一般在十的负七次方至十的负八次方之间。
在荷载作用下,软土固结的很慢,难以有效的提高其强度。
此外,如果软土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可能产生气泡,占据土中的孔隙空间,降低其渗透性能。
对于夹有数量不等的薄层粉砂、细砂、粉土荷软土,其水平渗透系数要相对高一些,远强于竖直方向的渗透能力。
1.6具有触变性触变性也是软土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
所谓触变性是指软土的总体强度在接触荷载的作用下降低,然后在长时期静置后又有所恢复的特征。
尤其是对于海相软土来说,一旦受到振动搅拌等作用,其絮状结构就会产生相当程度的破坏,导致土的强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流动现象。
软土基处理技术论文
软土基处理技术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中,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建设企业的经济情况,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前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全面的了解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才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1 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地基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对建筑的沉降、承载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然而,在当今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很多区域都是软土地基,软土是泥炭、污泥、粉土等土质的简称,软土地基具有土体结构松弛、空隙较大、含水量较高、承载力较低、土质不均匀等特点,对上方建筑物的稳定性、承载力等都造成一定的影响[1]。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都会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但是也不乏会出现处理不当的时候,这就会影响整体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安全性等,因此,要不断的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应用更好的处理工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以及建筑的承载力等。
2 深层搅拌桩处理技术深层搅拌法是通过深层搅拌机将水泥、石灰等施工材料作为地基的固化剂深入到软土地基中与原地基土质进行充分的搅拌,通过施工材料与软土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物力反应提高地基的强度达到相应的强度指标。
深层搅拌技术分为深层水泥搅拌桩、深层石灰搅拌桩等,具体如下:2.1 深层水泥搅拌桩顾名思义是将水泥浆液作为软土地基的固化剂,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浆液与软土混合,使之形成水泥桩体,能增加软土硬结度,对提高淤泥、粉尘土、泥炭土等土质软土地基的强度有着重要的作用[2]。
首先,要对软土地基深层水泥搅拌桩进行试桩,在每个施工标段都要采用5根以上的搅拌桩进行试验,从找到最佳的泵送压力、下钻速度、深层搅拌机的提升速度等相关的搅拌参数,待试桩成功后再进行正式的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毕业论文,绝对精品】软弱地基是指在地基设计和建设中,地基材料的强度、稳定性等技术指标低于规定要求的土壤或岩石。
软弱地基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易引发地基沉降、倾斜、开裂和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针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是建设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本文将从软弱地基的特点、处理方法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软弱地基的特点1. 沉降大:地基材料强度差,易受外力影响,当承载力达到设计承载力时,地基易产生沉降现象。
2. 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土层孔隙较多,渗透能力较强,形成地基杨氏模数较小,抗沉降性较差。
3. 孔隙水压力高:因渗透性能较强,土层内水分较多,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时应掌握水位特性。
4. 容易滑移倾斜:地基处在稳定状态下,因施工时无论是挖方、填方、浇筑混凝土等工作都会对地基产生影响。
如地基承受变形力不够,土层被挤压萎缩产生位移和强制应力,造成了地基的不稳定。
5. 抗压强度低:地基的抗压强度低,承受荷载后易引起地基塑性变形,进而引起地基沉降和变形。
二、软弱地基处理方法1. 地基加固①灰填加固:将石灰和水混合,进行填充,同时加强加固材料等措施,提高地基抗沉降能力。
②土拔梁:采用一次性注浆法,将水泥浆泵入地基层内,快速固化填实,提高地基质量。
③加压注浆法:通过注浆加固地基,改变土体支撑结构的状态,提高地基抗沉降能力。
2. 采用基础加大及加强措施①应力分布法:施加不一样的应力分布在地基上,从而改变土层结构,实现地基加固。
②建立刚性平台:在软弱地基表面,需要进行设置刚性平台,以加强地基的支撑和抗压强度。
③安装钢筋网壳:将钢筋绕制成网壳,在以桩为基础的地基里安放,增强地基的承载力。
3. 排水处理此措施针对地基孔隙压力大和渗透能力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排水处理,包括采集地下水,减少孔隙水压,实现地基加固。
4.挖方回填处理通过挖方回填处理方法,将软弱地基处理成实心基础,包括砾石回填、挖填交替等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适用于多用途住宅和商业用地。
软弱土地基处理论文:简述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
软弱土地论文:简述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摘要:近年来许多重要的工程和复杂的工业厂房在软弱土地基上兴建,工程实践的要求推动了软弱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基处理的途径愈来愈多,地基处理不仅应用于拟建工程,也可用于已建工程的地基处理,例如建筑物的加层扩建或对建成后出现的一些事故进行处理。
本文作者对软弱土地基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软弱土系指淤泥、淤泥质土和部分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
由软弱土组成的地基称为软弱土地基。
淤泥、淤泥质土在工程上统称为软土,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如果不做任何处理,一般不能承受较大的建筑物荷载。
所以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要求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达到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包括改善地基土的变形特性和渗透性,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抗液化能力,消除其它不利影响。
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软弱土地基的特点和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1 软弱土地基的特征软弱土系指淤泥、淤泥质土和部分冲填上、杂填土及其它高压缩性土。
由软弱土组成的地基称为软弱土地基。
淤泥、淤泥质土在工程上统称为软土,其工程特性如下:1.1 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据统计,软土的含水量一般为35%~80%,孔隙比为1~2。
1.2 压缩性较高软土的压缩系数在0.5~1.5mpa-1之间,有些高达4.5mpa-1,且其压缩性往往随着液限的增大而增加。
1.3 抗剪强度很低软土的天然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20kpa。
其变化范围约在5~25kpa。
1.4 渗透性较差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在i×10-5至i×10-7mm/s(i=1,2…,9)之间。
因此软土层在自重或荷载作用下达到完全固结所需的时间很长。
1.5 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别是滨海相的软土,一旦受到扰动(振动、搅拌或搓揉等),其絮状结构受到破坏,土的强度显著降低,甚至呈流动状态。
房屋建筑施工论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
房屋建筑施工论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是我国建筑行业一直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地基的整体承载力是施工技术的不懈追求,总结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与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最终使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一、软土地基的特征软土由淤泥土、泥炭以及淤泥构成,它在流动的水环境里缓慢沉淀,经过一些化学作用以及生物作用,构成饱和性的软粘土,这种饱和性的软粘土大多在河流入海口和海滨处,内陆的谷、沟等地,经过长期风化得到土,再经重力、冰川、风力、水流等作用后沉积形成,遍布到地壳表面。
软土地基含水量很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弱、压缩性高、灵敏度高、抗剪力低,此外软土地基的蠕变性、触变性很明显。
二、常用的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1.深层石灰搅拌桩对塑性指标高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可以采用深层石灰搅拌桩这一方法。
在同等条件下,用石灰充当固化剂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所起到的临时加固效果通常要超过水泥。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软土地基中,深层石灰搅拌桩通过把地基土和石灰强制搅拌混合,使石灰和地基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起到稳定地基土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
该方法具有经济合理、技术简单等特点,深层石灰搅拌桩的材料选择有一定的要求,用于加固软土地基的石灰必须是细磨的,最大粒径应小于2毫米,选取石灰应尽量挑选纯净无杂质的石灰,而且石灰中的氧化镁与氧化钙含量不应低于8.5%,氧化钙的含量最好在80%以上。
石灰储存期最好不要超过90天,石灰液性指数应在70%以上(含70%)。
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时,要掌握好施工要点,按照房屋建筑结构所要求的承载力,对桩的间距进行初步选定,然后确定出加固范围内的搅拌桩数量与每平方米内的搅拌桩的所占面积。
通常,搅拌桩的排列呈等边三角形,有时也可以布置成四方形,桩距约为1米,桩径在0.5米到1.5米之间。
道路软基处治方法论文
道路软基处治方法论文道路软基处治方法论文内容摘要:根据软土地基的生成原因和地基的厚度及其所处的位置,可采用表层处理法、置换法、竖向排水法三种方法进行软基处理。
本文介绍了这三种方法的设计思想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公路;软基;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
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三种方法:一、表层处理法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予地基上。
属于这类处理方法的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设材料法,添加剂法等等。
(一)表层排水法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
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二)砂垫层法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左右厚的砂垫层。
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三)敷垫材料法对于地基土层不均匀,可能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和侧向变位,可利用所敷垫材料的抗剪和拉抗力,来增强施工机械的通行,均匀地支承填土荷载、减少地基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以提高地基的支承能力。
敷垫材料主要有化纤无纺布、土工布、玻璃纤维格栅等被广为采用。
设计、施工注意事项:1.应注意地基表层强度,施工机械重量,以及填土荷载大小和宽度等,据以选用合适的敷垫材料。
2.施工机械通过区域,使局部地段产生较大的'拉压力,应作特别的补强。
3.敷垫材料四周应超过填土边缘,端部卷入填土内,上面用填土压紧。
4.在特别软的地基上进行第一层填土时,可使用放置干筏上的手摇传送带撒铺,有时也用皮带抛射式撒砂机撒铺。
浅议软土地基的处理论文
浅议软土地基的处理论文浅议软土地基的处理论文【摘要】就软土地基给公路工程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喷粉桩法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运用,详细阐述了喷粉桩法的施工工艺、施工特点。
【关键词】软土软土地基施工喷粉桩法1 引言在我国沿江、沿湖、沿海等处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要迫切,尤其要发展高速公路。
因而在高路堤、大型桥梁,大量的涵洞、通道处软土都给它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如路基的滑移,开裂,路面起伏不平,桥涵通道等人工构造物处的跳车颠簸……而使这些地区的公路建设者感到非常棘手,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进行勘察、测试、设计、科研和施工。
若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
2 软土及软土地基2.1软土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
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2.2软土地基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
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
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
在给出软土地基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3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1)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此类工例不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也存在此类现象。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工例有:汕头磊口大桥引道。
由于高填土引起线外土地隆起,民房受损。
路基难以稳定,只好增加桥梁长度,建成后一段时间,仍然出现锥坡不均匀下沉,又做了处理,现已改建新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论文
摘要:在科学技术日异发展的今天,处理软基的新方法及新工艺越来越多,除了文中所介绍的方法,还有碎石桩法、石灰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处理方法,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在施工中,要根据路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在确保提高软土路基的质量,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应该考虑施工工期,经济效益等因素。
引言:近年来,伴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可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扩大建筑工程的规模,许多建筑施工单位不得不面对复杂而又较难处理的施工环境和区域地质条件。
国内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程度,致使建筑工程在地基上的基础施工设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此,就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上的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并提出适宜的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为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软土地基的危害
软土路基可能导致出现一些的问题,当路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支承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时,地基就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
当路基在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变形时,会影响结构物的正常使用,特别是超过结构物所能容许的不均匀沉降时,结构可能开裂破坏。
路基的渗漏量超过容许值时,会发生水量损失导致事故发生。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做软基处理的地段未做
处理设计;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虽然做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2、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2.1软土地区路基处理施工
软土地区路基处理施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可能出现的路基盆型沉降、失稳和路、桥沉降差过大。
2.1.1原地面处理
软土地基应根据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埋层深度、路堤高度、材料场地条件、公路等级等因素分别采取置换土、抛石挤淤、超载预压、反压护道、渗水及灰土垫层、土工织物、塑料排水板、碎石桩、轻质路堤、深层加固等措施进行处理。
如各项处理措施配合使用,其效果会更好。
2.1.2.路堤填筑
路堤填筑前,应排除地表水,保持路基干燥,烟水部分填土应由路中心向两侧填筑,高出水面后,按要求分层填筑并压实;在路、桥衔接部位,路基与锥坡填土应同步填筑。
碾压不易到位的边角处应用小型夯实机械按要求夯实密实。
填料宜采用渗水性土,分层碾压厚度应控制在15cm左右;软土地段路基应提前安排施工。
路堤完成后应留有沉降期,如设计为规定,则不应少于6个月,沉降期内不应在路
提上进行任何后续施工。
修筑路面结构之前,路基沉降应基本趋于稳定,路基固结度应达到设计规定值。
2.2、路堤的加固处理方法
2.2.1表层处理法
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是在路基填筑前,在地面开挖排水沟,以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的含水量,确保施工机械的作业条件。
为了使开挖水沟在施工中发挥盲沟的作用,常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回填。
水沟布设应考虑地形和土质情况,保证排水通畅。
水沟断面尺寸一般为宽0.5m,深0.5~1.0m;砂垫层法。
砂垫层法是在软土地基顶面铺设0.6~1.0m的砂垫层作为软土层固结所需的上部排水层,以加速沉降的发展,缩短固结的过程。
稳固剂表层处理法是用生石灰、熟石灰、水泥及土壤离子稳定剂等稳定材料,掺入软弱的表层地基中,改善地基的压缩性和强度特征,保证机械作业条件,提高路堤填土的稳定及压实效果。
2.2.2换填法
当软土距地面近,厚度较薄,甚至地面上有鱼塘或稻田,往往表面有腐泥,可直接将这些腐泥、软土挖除,还填以优质砂砾或适宜选料,以彻底消除隐患。
对于清除表层腐泥时,可采取高压水泵直接将泥浆抽调,当地面晾晒干后,再铺筑路基土。
换填法按排淤方式可分为开挖换填法、抛石挤淤法和爆破排淤法3种。
开挖换填。
开挖换填在一定范围内,把影响路基稳定性的软土用人工或机械挖除,用无侵蚀作用的低压缩性散体材料置换,并分层夯
实。
按软土的分布形态和开挖部位,有全面开挖开挖换填和局部开挖换填。
换填石灰土。
换填石灰土一般用于不渗水路基,土料就地取用粘性土打碎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石灰用块灰,在使用前2d~3d 浇水粉化,其粒径不大于5mm;灰、土体积配合比为2:8或3:7,拌合时根据气候和土的湿度适度适量浇水,拌好的灰土颜色均匀一致,含水量以用手紧握灰土成团,用手指轻捏即碎为宜;抛石挤淤。
抛石挤淤是在路基底部抛设一定数量的毛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一提高地基的强度。
这种方法施工简单、迅速、方便。
2.3.反压护道及侧向约束法
2.3.1、反压护道
反压护道是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高度的护道,使路堤下的淤泥或泥炭向两侧隆起的趋势得到平衡,以提高路堤在施工中滑动破坏安全系数,达到路堤稳定的目的。
反压护道法加固路堤的特点是不需要特殊的机具设备和材料,施工简单,但占地较多、土量较大,后期沉降大,养护工作量大。
一般适用于非耕作区、取土方便的软土地区,对泥沼不宜采用。
反压护道在施工时,一般应先填包括反压护道在内的砂垫层及路堤,最后填筑主路堤。
2.3.2、侧向约束
侧向约束法是在路堤坡脚附近打入钢筋混凝土桩或者设置毛石齿墙等,可限制基底软土的挤动,从而保证基底的稳定。
基底在施行侧向约束后,路堤的填筑速度可不加控制,较反压护道节省土方,少占耕地,但须耗费一定数量的钢筋、水泥、木材等,成本较高。
2.4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在天然软土地基表层设置砂垫层等水平向排水体,在地基中设置沙井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加载预压,使土体的空隙排水,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
排水固结法具有节省土方、少占农田、经济有效等特点,可用于加固较软地基,特别适用于路堤高度大于极限高度或农田地段和填料来源困难的情况。
在天然土层的水平排水性能较差垂直向较好,或软土存在有连续薄沙层时,采用此法较好。
2.5复合地基法
2.5.1、粉喷桩、旋喷桩
它是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下深层将水泥浆液或粉体经搅拌后通过化学和物理作用形成的桩体。
并与桩周的加强土体形成复核地基,以增加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和抗剪力,可承担外部较大的何在。
他们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深度大、效果好、对周围环境污染小等特点,目前较多用于公路结构物及结构物与路堤过度地段地基处理施工,尤其是工期紧迫,要求限期通车的地段。
粉喷桩和旋喷桩其作用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
2.5.2、碎石桩
它是利用振冲器,在高压水流下边边冲边振在软土中成孔,并分段在孔内充填碎石形成碎石桩柱体,与挤密地基形成复合地基。
通过以往在公路路基处理中使用取得的良好效果,但使用尚不广泛。
3、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日异发展的今天,处理软基的新方法及新工艺越来越多,除了文中所介绍的方法,还有碎石桩法、石灰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处理方法,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在施工中,要根据路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在确保提高软土路基的质量,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应该考虑施工工期,经济效益等因素。
参考文献:
[1]黄意峰。
论公路软土路基的处理[J]。
民营科技,2009,(7)
[2]陈海蓉。
关于路基沉陷的原因分析[J]。
山西建筑,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