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点滴做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作业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作业设计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数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
但是,由于很多人在小学阶段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就会觉得数学很难理解和应用。
这就需要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一些生活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一、探究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化作业设计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体验,深入探究生活中的数学。
考虑一下以下几个方面:1. 购物:让学生模拟自己去商场或超市购物的情景,带上自己的日用品清单,在商场或超市中购买,并进行计算,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计算能力。
2. 交通:让学生观察路况和车流量,算出从家到学校的时间以及不同路线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和速度,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实际距离和速度的认识。
3. 健康:让学生记录身高、体重、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并进行计算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
二、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在生活化作业设计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题目和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让同学们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
以下是一些例子:1. 猜数字:老师想一个三位数,让同学们依次猜测,每次告知猜测者的位数和数字是否正确,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猜测来猜出数字,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 数码水果:通过对水果的计算和排列组合,在各种限制条件下,让同学们模拟筛选、购买、销售货物等操作,提高其综合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数字填字:老师提供数个数字,要求同学在限定的数码表格中填写数字,按照一定规则让填出一些有趣的图案和字句,学生在填字的过程中,锻炼了其数字认知和想象力。
三、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实施在生活化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人性化的数学作业,需要严谨设计,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还要有趣、有意义、有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数学是一个抽象的学科,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并不感兴趣。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生活化,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以下是几点做法:一、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引入数学概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好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如购物、游戏、运动等,然后请学生围绕这些情境进行数学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通过购物情境引入加减法、乘除法的应用;通过游戏情境引入概率和统计的知识;通过运动情境引入距离、速度等概念。
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利用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或寓言故事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可以通过《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大小比较和数字大小的概念;通过《乌鸦和狼》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数学概念,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记忆。
三、利用实物教具和游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物教具和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可以用小球和盒子来进行加减法的教学演示;可以利用数学拼图游戏和数独游戏来帮助学生练习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物教具和游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如测量物体大小、比较物体重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实践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和理解程度。
这些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以下是几个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的生活化教学做法。
1.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在学习整数的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个整数加减积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增强他们对整数运算的理解和记忆。
2. 实际问题解决: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时,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家中房间的面积和周长,并且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房间的面积和周长来发现规律。
3. 贴近学生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数学问题,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如果学生对足球感兴趣,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足球比赛得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球队的得分来运用数学知识。
4. 实物教学工具:利用具体的实物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用纸片或者细木条来制作图形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来认识不同几何图形的性质。
5. 数学游戏和竞赛:组织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组织数学智力竞赛、数学奥赛和数学拼图比赛等,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数学水平。
6. 数学实验:让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索和验证数学规律。
在学习比例和相似形时,可以设计一个测量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实物的尺寸来发现比例的特点。
7. 数学绘画:结合绘画活动进行数学教学。
可以让学生用颜色和图形来表示和比较数学关系,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知和理解。
8. 数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精神,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方法。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数学作业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如何使数学作业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是每位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如何将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进行探讨。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需要关注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
孩子们身处于成长环境中,他们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考虑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让孩子们通过实际生活经验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学习面积时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测量周围房间的长度和宽度,计算房间的面积;在学习数字时可以让孩子们到超市购物,体验价格计算和找零等实际操作,这样的作业既能够提升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又能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力量。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作业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题和填空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孩子们通过分析、计算和推理去解决问题。
可以设计一道题目:你家养了三只小猫,每只猫每天吃三分之一斤猫粮,问一袋5斤的猫粮可以供养几天?这样的题目能够使孩子们在计算中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需要倡导家庭共同参与,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和学习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陪伴和鼓励对孩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引导他们学习解题,鼓励他们在解题中思考,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的亲子参与不仅能够加深家长与孩子的感情,更能够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需要注重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
数学作业不应该是死板的书面计算和填空,更需要给孩子们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和亲身体验的机会。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孩子们去校园或者家庭周围寻找各种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在学习时间时,可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亲身实践,比如让他们制作一个日程表,用来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
第一,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释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抽象的概念,增加记忆的深度。
在教学数学计算时,可以用购物的场景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
可以将购物清单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商品的价格进行计算,并制定一个合理的购买计划。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计算的方法,还能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第二,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布置数学作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在布置加减
乘除的作业时,可以设置一个游戏关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数学题目来解锁下一关。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充满动力地去完成作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数学作业的方式和时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为学生
提供多种不同的题型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作业内容。
也要给
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作业,避免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更加自由
和舒适,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第四,可以利用家庭资源进行数学探究,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在做分数的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几个水果,然后观察水果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数的比较和计算。
这
样一来,学生就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将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增加数学学
习的实际运用性和趣味性。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让数学家庭作业更好地融
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1. 多举生活实例
丰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去理解学习内容。
例如,教学几何,可以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实例,如房子、桌椅、电视机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几何概念。
2. 使用互动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互动方式和学生交流,加强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或个人竞赛,或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他们成为课堂主角。
3. 利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
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可以设置数学趣味游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 采用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更直观地呈现知识点,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消化。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通过图表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发挥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作用。
例如,在教学拓扑学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常见的街区进行分类,让学生学到实际应用。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明确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活中实践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

生活中实践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常常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他们觉得数学难以理解,缺乏兴趣,甚至害怕面对数学题目。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实践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数学并不是一门与生活无关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可以和小学生一起计算物品的价格、找零等,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又如,在做饭时,我们可以让小学生帮忙称量食材的重量,计算食材的比例等,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中的分数、比例等概念。
通过这样的实践,小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相反,它可以充满趣味和乐趣。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独、数学拼图等,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这些游戏既能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活动来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拓展班等,让小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和探究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鼓励小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思考和发现数学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实践和探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在户外郊游时,我们可以让小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数学现象,如花瓣的排列规律、蜜蜂采蜜的路径等,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又如,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鼓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家务活动,如洗衣服、叠被子等,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思维方式。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来辅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家长们,您好!我是您孩子的小学数学老师。
今天我想和您分享一些有关如何将数学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
1. 数学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将数学变成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例如,您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数学游戏,如数独、数学拼图,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而且还能让孩子对数学不再感到枯燥。
2. 购物时使用数学每天我们都要购物,而且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很多数学知识。
例如,孩子们可以通过帮助您计算购买食材的价格,帮忙算账等方式来练习他们的数学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趣,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非常有用。
3. 对节假日进行数学计算孩子们对节假日总是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和期待。
在这样的日子里,您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来增强他们的数学能力,例如,计算节日装饰品的数量,计算节假日活动的预算,并帮助孩子们进行预算安排等。
4. 创造数学氛围如果您能够在家里创造出一个数学学习的氛围,那么孩子们一定会更愿意学习数学。
例如,在家里放置一些数字游戏,数学书籍,或者数学绘本等物品,可以帮助孩子们有一个学习的环境,这将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5. 让孩子通过故事学习数学孩子们总是喜欢听故事。
通过讲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故事,可以加深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通过讲述关于数字和几何形状的故事,让孩子们在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在孩子的学习中,需要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对数学充满兴趣。
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够帮助您的孩子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小小的数学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点滴谈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点滴谈教师要学会整合教材内容,将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计算等较为理性的知识转化为现实问题,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数学,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知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比如,在讲解“千克、克”这一章节知识时,可引导学生猜想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重量,并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课堂语言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来。
1.教学准备阶段。
在课程开始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要科学选择各类生活资源,传达给学生富有意义的信息。
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珍视难能可贵的生活经验和体会,才能有效衔接起新旧知识。
2.教学过程(1)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和好奇心。
而且,生活情境能有效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为学生自由表述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探求新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并将其作为学习的生长点和起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
比如,教师在讲解“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时,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超市购物情境,将教学例题很好地贯穿于模拟活动中。
学生在“超市”不仅识币,还经历了兑币和付币的过程,一旦付出钱币与兑付钱币相等,学生就会露出舒心的微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1.具体、直观的生活化语言。
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就是熟悉并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而所谓的基本结构就是指那些理性的、抽象的概念化知识。
而且,这些知识要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仍处于直觉思维发展阶段,概念形成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基本出发点,尽可能使用直观、具体的生活化语言,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小学数学教学是重要的基础性教育,教学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是几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生活气息的方法。
一、食品材料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食品材料计算是非常生活化的。
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食品材料之间的比例、数量和质量等,来加深他们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可以了解到食品加工和烹饪过程中的数学运算,比如说比例、乘法、除法、加法、减法等。
在课堂上可以带上一些食材进行现场实践,让学生参与计算,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探索精神。
例如,通过让学生计算用多少糖、面粉、鸡蛋等制造蛋糕的比例,加深他们对于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尝试制作蛋糕,将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转化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非常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模式,让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
在数学游戏中,可以使用各种实际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
例如,在学习减法时可以玩一个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尝试减法计算。
游戏中可以提供不同的难度等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挑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实际图形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际图形体验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实物图形、场地布局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时,可以在教室中设计一些实物图形,让学生通过看、摸、拍等方式来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平面图形。
四、实际问题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际问题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应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增加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乘法时可以通过问题应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作用和应用。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在问题中带入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让学生运用乘法进行计算,来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小学数学是孩子学习的基础课程,它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小学数学时,学生需要做大量的数学作业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技能。
那么,在家中如何生活化小学数学的家庭作业呢?一、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它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家长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来设计数学游戏,如将水果、蔬菜、糖果、玩具等物品作为游戏道具,设计数学游戏,如数数、比大小、分类、计算等。
通过数学游戏,孩子们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家长可以将数学作业生活化,将数学知识与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例如,孩子们可以用面条学习数学,如学习数数、加减运算和图形等;孩子们还可以在作业中使用生活照片、食物、饮料等来进行数学课堂的扩展,使孩子们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三、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应用场景,如购物、烹饪、旅行、体育等,将他们教给孩子们,从而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意义。
当孩子们学习到实际应用的有趣场景时,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数学说说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做一些数学说说,让孩子们在了解数学的同时,享受到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
如让孩子们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大小比较,快速计算等,同时也能促进孩子们的数学思维。
总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种理想方法。
只要家长在生活中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充满想象力和回味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就能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设置生动的教学场景,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学概念,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和观察,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能够更好地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场景,例子,数学概念,游戏化教学,实际操作,观察,学生经验,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1. 引言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即以生活为载体、以实际为依托,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知识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亲近,还可以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问题,能够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生活化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正文2.1 设置生动的教学场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生动的教学场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装饰,如数学题的彩虹横幅、数学概念的立体模型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直观的理解和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日常生活例子引入数学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和认知引入数学概念,教授「分数」时可以拿一块巧克力作为例子,把巧克力分成几份,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每份的比例,从而直观地感受到分数的概念。
再教授「几何图形」时可以以学生周围的环境为例,找出环境中的几何图形进行讲解,这样教学内容就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亲自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一次长度单位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用尺子或步长量出不同物体的长度,这样学生就会更深入地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再在学习「面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测量教室的面积,或者让学生用一些简单的实物来测量面积,比如桌子的面积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面积的概念。
三、数学游戏和竞赛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学习「加法」时,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加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法运算,增加学生对加法的兴趣。
又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各种几何图形。
数学竞赛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跨学科整合数学课堂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的界限,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在学习「时钟」时,可以和物理老师一起进行协作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时钟的转动来感知时间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时钟的运行原理和钟面上的刻度。
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点滴做法

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点滴做法数学作业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课堂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克服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学习任务,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就需要开展作业改革,以解决学生课业负担,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为使数学作业这个重要环节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作了许多尝试: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游戏相结合,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眼光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积极思考,探索研究,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
一、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做作业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特喜欢一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东西,卡通式、童话式、情境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不断引起学生的热情。
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既有一般性演算题、文字题和应用题,又有一些填空、选择、改错和判断题;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游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例如:中年级学习了《年月日》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张精美的小年历。
二、增大作业的动手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性作业有两种类型:1.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数学方法、概念和原理等。
如低年级布置摆小捧,操作教具、学具和绘制各种图表等就是此类作业。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数学规律等。
如布置制作、剪贴各种形体,到实地测量、统计调查等作业。
此外,传统的作业大部分是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不是学生自找的。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制作《数学手抄报》或出好《数学墙报》作业,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加强小学数学生活教学的点滴做法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数学生活,顾名思义,就是指与数学有关的生活。
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就要善于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品数学。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小学数学生活教学: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进而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做”数学———“数学学具我来做”;在生活中“用”数学———“我是家庭小会计”;在生活中“品”数学———“我是教师小帮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以来,“重视联系生活”已成为小学数学的基本理念。
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设计和实施教学。
可以这样说,课改中的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味”空前浓郁,“生活题”已成常态。
下面就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加强数学生活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数学生活,顾名思义,就是指与数学有关的生活。
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就要善于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品数学。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进而在生活中“学”数学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既是数学的源头,又是数学学习的天然大课堂。
首先,我们应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敏感度,让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在背诵古诗、看新闻、买食品、逛商场中阅读数字,使学生认识整数、小数、负数、百分数等。
其次,对于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数学概念,将学生的学习准备“前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进行体验性学习。
例如,教学“千克和克”“升和毫升”之前,布置学生进厨房或超市寻找以这些单位计量的物品,通过接触实物等多种方式开展体验性学习,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生活中“做”数学———“数学学具我来做”数学学具是学习数学必要的辅助工具。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倾向于为学生提供现成的学具,这样的学具既标准又统一,避免了各种各样的意外,便于学生快速认识新知、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的方法分享

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的方法分享摘要: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强的学科,教师除了需要在课堂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之外,还需要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作业,通过设计生活化作业,促使小学生拥有开放化的学习空间,促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方法分享数学作业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课堂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眼光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积极思考,探索研究,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设计生活化作业,来拓宽课堂学习空间,为学生构建言语交际平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生活感知能力。
一、让学生拥有信息搜集能力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通过生活化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能将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数学计算题等,都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进行呈现,既能够启发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奠基。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生活认知,学生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敏感的捕捉到数学信息。
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处理信息是因为学生拥有了和数据对话的能力、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生活教育的过程,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分布十分广泛,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几乎都有数学知识的存在,所以,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化元素的重要性,通过捕捉和收集更多的生活素材,感受数学知识的力量和作用,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准确把握数学内容的相关特性,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来优化教学模式,实现作业设计水平的稳步提升;久而久之,保证数学作业的生活化设计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生活化作业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生活化作业设计是指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与数学学科知识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作业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作业设计,探讨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具体实践1. 利用日常生活情境设计作业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设计出相关的数学作业。
在数学的加减法运算中,可以设计出与购物、游戏、运动等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做加减法运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又如,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可以设计出与家具、建筑、设计等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认识和绘制各种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设计作业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设计数学作业,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应用题的设计中,可以结合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具体情境,实际计算出解答,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又如,在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可以设计出与身边的调查、数据分析等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统计和概率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融合跨学科知识设计作业生活化作业设计也可以促进家校合作,增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将学生的生活情境融入到数学作业中,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
生活化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际效果。
通过生活化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增进家校合作,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点滴尝试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点滴尝试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要创设生活化情境,挖掘生活化资源,设计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发现、思考、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尝试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4-114-01数学来源于客观现实,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各种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书也常常提到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感受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那么,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是有着广泛应用的呢?“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成为了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面对的课题。
笔者在长期的村小数学教学实践中有以下点滴尝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教学情境,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能激发兴趣,加强感知,有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1、运用实物或图片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课前可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观察,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与价值。
2、通过实例创设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生活化作业点滴做法
发表时间:2015-02-03T13:27:25.993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12月总第167期供稿作者:吕洪梅
[导读] 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
吕洪梅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小学262409
数学作业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课堂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克服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学习任务,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就需要开展作业改革,以解决学生课业负担,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为使数学作业这个重要环节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作了许多尝试: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游戏相结合,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眼光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积极思考,探索研究,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
一、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做作业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活跃,特喜欢一些色彩鲜艳、妙趣横生的东西,卡通式、童话式、情境化和故事化的作业能不断引起学生的热情。
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形式要多样,既有一般性演算题、文字题和应用题,又有一些填空、选择、改错和判断题;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本课后练习,设计一些如过关游戏、儿童乐园、数学王国等作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例如:中年级学习了《年月日》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张精美的小年历。
二、增大作业的动手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性作业有两种类型:
1.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数学方法、概念和原理等。
如低年级布置摆小捧,操作教具、学具和绘制各种图表等就是此类作业。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数学规律等。
如布置制作、剪贴各种形体,到实地测量、统计调查等作业。
此外,传统的作业大部分是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不是学生自找的。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制作《数学手抄报》或出好《数学墙报》作业,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学生通过到图书室或网吧等地方收集材料,如数学谜语、数学儿歌、数学故事、数学图形和数学竞赛题等。
然后设计版面,先要确定版头的位置和名称。
版头的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数学园地”、“数学小天地”、“数学百花园”、“数学医院”、“向数学进军”等。
最后安排各部分内容的位置。
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尝试探索、动手制作,一份以数学内容为主,给人启发和教育,融趣味性、知识性和思考性于一体,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形式多样的“报纸”或墙报应运而生。
此种作业,除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外,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合作、阅读、审美等能力的提高。
三、增多作业的应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作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思维。
作业的一般性应用,是指将作业与实际应用整合起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容易与学生产生共振、共鸣。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教师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房子要装修,你能为自己的家庭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四、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开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作业的开放性是指作业中题目的条件、要求不统一,答案和解题方法、策略不唯一。
探究性作业是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通过学习小组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布置作业时,要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允许学生不同的算法。
只要正确、合理,学生认为方便,就是最好。
在作业时,教师不应规定统一答案,只有参考答案。
2.允许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的研究。
课堂上由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课后完成作业也可以进行。
除独立完成的作业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3.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让学生补充条件或问题并解答的题目。
4.设计一些问题,学生通过调查或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
如:学校准备组织去效外野餐,请你设计一购物方案,列出所需的物品、数量和单价,要求不超过50元/人,并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等全面和谐发展,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