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编码及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
![调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69a4f0f61fb7360b4c65b1.png)
3.3.1 高斯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GMSK就是基带信号经过高斯低通滤波器的MSK,如图3.8。
b(t)
高斯低 通滤波器
q(t) MSK
GMSK信号的产生
s2 FSK (t )
cos c t k (t ) Tb
式中
k (t ) ak
h
Tb
k
kTb t (k 1)Tb
称作附加相位。
相位连续的2FSK
所谓相位连续是指不仅在一个码元持续期间相位连续, 而且在从码元ak-1到ak转换的时刻kTb,两个码元的相位 也相等,即
k (Tb ) k 1 (Tb )
即
ak
h
Tb
kTb k ak 1
h
Tb
(k 1)Tb k 1
这样就要求满足关系式:
k ak 1 ak h k k 1
即要求当前码元的初相位由前一码元的初相位、当前码元 ak和前一码元ak-1来决定。 这关系就是相位约束条件。这 两种相位特性不同的FSK信号波形如图3.3所示。
k () t
3 2
-1
+1
+1
+1
-1
+1
-1
0 2 3 1 2 3 4 5 6 t/Tb
...
图 3.6 附加相位的相位路径
2. MSK的频率关系
在MSK信号中,码元速率Rb=1/ Tb、峰值频偏fd和两个频率 f1、f2存在一定的关系。
cTb 2 fcTb 2 ( f 2 f1 )Tb m d Tb 2 f d Tb 2 ( f 2 f1 )Tb n
计算机网络2-第3章-补充内容数据编码技术
![计算机网络2-第3章-补充内容数据编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8ac29ae3b3567ec112d8adc.png)
φ=π φ=0
φ=0
φ=π
相对相移键控PSK
相位 偏移π φ不变 偏移π 偏移π φ不变 φ=0 φ=π φ=π φ=0 φ=π φ=π
2021/4/9
7
多相调制
二进制比特 相位值
00
0
π
01
2
11
3π 2
10
π
数字数据 0 0 1
四相 相移键控
0
π
10
01
3π 2
01 00
11 10
π 2
ASK、FSK和PSK都是最基本的调 制技术,实现容易,技术简单,抗 干扰能力差,调制速率不高,为了 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也可以采用多 相调制的方法。
对数字数据调制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幅移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
计算机
调制解调器
公用电话网
调制解调器
计算机
2021/4/9
4
数字数据的调制
在调制过程中,选择音频范围内的某一角频率ω的正(余)弦信号作 为载波,该正(余)弦信号可以写为: u(t)= um·sin(ωt+φ0)
3个可以改变的电参量: — 振 幅 um — 角频率 ω — 相位 φ
模拟信号 (模拟信道)
模拟数据
调制 (AM、FM、PM等)
模拟信号 (模拟信道)
2021/4/9
3
数字数据的调制
传统的电话通信信道是为传输语音信号设计的,用于传输音频 300Hz~3400Hz的模拟信号,不能直接传输数字数据。为了利用模拟 语音通信的电话交换网实现计算机的数字数据的传输,必须首先将数 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也就是要对数字数据进行调制。
PCM 输出(编码) 011100011011001100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https://img.taocdn.com/s3/m/6239cb4d2e3f5727a5e96214.png)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关于量化的几个概念
量化值(量化电平) 量化后的取值; 量化值(量化电平)----量化后的取值; 量化后的取值
上例中:0,1,2,3,4,5,6共七个量化值 上例中: , , , , , , 共七个量化值
量化级----量化值的个数; 量化值的个数; 量化级 量化值的个数
上例中:7个 上例中: 个
量化间隔----相邻两个量化值之差。 相邻两个量化值之差。 量化间隔 相邻两个量化值之差
上例中:1 上例中: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量化噪声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中引入了量化误差 上例中:量化前 上例中: 量化后
k(0)=0.2 m(0)=0 k(1)=0.4 m(1)=0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y 1
压缩特性
−1 0
−1
1 x
扩张特性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对数压缩
压缩特性通常采用对数压缩特性, 压缩特性通常采用对数压缩特性,即压缩 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近似呈对数关系
两类对数压缩特性
A律对数压缩特性 律对数压缩特性 μ律对数压缩特性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3.1 3.2 3.3 3.4 3.5 3.6 PCM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抽样 量化 PCM编码 编码 抽样定理 时分复用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3.1 PCM基本概念
模/数变换(A/D) 数/模变换(D/A)
信 信 源 编 码 信 道 编 码 调 信 道 制 噪 声 数字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调 解 信 道 解 码 信 源 解 码 信
射频识别技术3_编码与调制.ppt
![射频识别技术3_编码与调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266246e518964bcf847cca.png)
3.2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与编/解码器
(4) 软件实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2、解码
在解码时,MCU可以采用2倍数据时钟频率对输入数据的曼彻斯 特码进行读入。 首先判断起始位,其码序为10; 然后将读入的10,01组合转换成NRZ码的1和0; 若读到00组合,则表示收到了结束位。 从上页编码表可以看出,11组合是非法码,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传输 错误或产生了碰撞冲突,因此曼彻斯特码可以用于碰撞冲特的检测, 而NRZ码不具有此特性。
22
3.2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与编/解码器
2、密勒(Miller)码
(3)软件编码 从密勒码的编码规则可以看出,NRZ码可以转换为两位NRZ码表 示的密勒码值,其转换关系如下表所示
密勒码的软件编程流程图如下页图所示,在存储式应答器中, 可将数据的NRZ码转换为用两位NRZ码表示的密勒码,存放于存储 器中,但存储器的容量需要增加一倍,数据时钟频率也需要提高一 倍。
3.2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与编/解码器
3、修正密勒码 (1)编码规则 TYPE A中定义如下三种时序: 时序X:在64/fc处,产生一个Pause(凹槽); 时序Y:在整个位期间(128/fc)不发生调制; 时序Z:在位期间的开始产生一个Pause。 在上述时序说明中,fc为载波频率13.56MHz, Pause脉冲的底宽为0.5~3.0us,90%幅度宽度不大于 4.5us。这三种时序用于对帧编码,即修正的密勒码。
3.2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与编/解码器
3、修正密勒码 (2)编码器
假设输出数据为01 1010
编码器 数据 NRZ 码 输入 b 异 或 c a 13.56MHz 时钟 e 13.56MHz 128 分频 数据时钟 使能 计数器 d 修正密勒码 输出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原理》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原理》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1c564b51a37f111f1855bb0.png)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7
典型波形编码方式
PCM:Pulse-Code Modulation
2014年3月
1 1 1
* a1 a2
1 1 1
16
推广: b1 b2
2014年3月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数字调制器
exp j 2p f c t
二进制序列 比特变 符号
基带调 制
成形滤 波
si t
图3.3 数字调制器功能框图
2014年3月
各类二进制调制波形
14
数字调制技术分类
不恒定包络 ASK(幅移键控) QAM(正交幅度调制) MQAM(星座调制) FSK (频移键控) BFSK(二进制频移键控) MFSK(多进制频移键控) 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 DPSK(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 QPSK OQPSK(偏移QPSK) (正交四相 p/4QPSK 相移键控) DQPSK(差分QPSK) MSK(最小频移键控) GFSK(高斯滤波MSK) TFM(平滑调频)
对于M阶调制信号,有:
E s Eb log 2 M Eb log 2 M N0 N0 N0
2014年3月
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
18
频带利用率
也是带宽效率
每赫兹可用带宽可以传输的信息速率: R W b s Hz
R:为信息比特速率 R R log M s 2 W:信号所需带宽
第3章编码及调制技术
![第3章编码及调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ab5945fa0116c175e0e4844.png)
码的检错、纠错能力与最小码距dmin的 关系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为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
dmin≥e+1 (2) 为纠正t个错码, 要求最小码距:
dmin≥2t+1 (3) 为纠正t个错码,同时检测e个错码 ,要求最小码距:
dmin≥e+t+1 (e>t)
· 码重是码组中非零元素的数量。
? 在移动信道中,数字信号传输常出现成串的突发差错 ,因此,数字化移动通信中经常使用交织编码技术。
? 接收端:经参量译码分出参量、G、Tp、u/v,以这些参 数作为合成语声信号的参量,最后将合成产生的数字化 语声信号经D/A变换还原为语声信号。
3.1.5 IS-95语音编码(CELP)
? CELP(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码激励 线性预测编码 )是一种混合编码方式,也是近 10年 来最成功的语音编码算法。 CELP语音编码算法用 线性预测提取声道参数,用一个包含许多典型的激 励矢量的码本作为激励参数,每次编码时都在这个 码本中搜索一个最佳的激励矢量,这个激励矢量的 编码值就是这个序列的码本中的序号。
· 混合编码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类新的语音编码技 术,它将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结合起来,力图保持 波形编码的高质量的优点以及参量编码的低速率的 优点。 如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 CELP)。
· 混合编码是适合于数字移动通信的语音编码 技术。
3.1.2 语音编码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语音编码技术首先应用于有线通信和保 密通信,其中最成熟的实用数字语音系统 是64kbit/s的PCM。这是一种典型的波形 编码技术,主要用于有线电话网,它的语 音质量好,可与模拟语音相比,达到网络 质量。
· 波 形 编 码 的 改 进 : 自 适 应 差 分 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PCM,ADPCM)、 子带编码( Sub-Band Coding,SBC)、 自 适 应 变 换 编 码 ( Adaptive Transform Coding,ATC )、时域谐波压扩( Time Domain Harmonic Scaling,TDHS)等。
数据的编码与调制汇总课件
![数据的编码与调制汇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1e65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7.png)
调制的基本原理
调制定义
调制是一种将低频信号转化为高 频信号的过程,使得高频信号能
够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输。
调制目的
调制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频带范 围内传输更多的信息,同时减少干 扰和噪声的影响。
调制方法分类
调制方法可以分为线性调制和非线 性调制,线性调制包括幅度调制和 频率调制,非线性调制包括相位调 制和频率偏移调制等。
数据的编码与调制汇总课件
目 录
• 数据编码部分 • 数据调制部分 • 数据编码与调制的关联 • 数据编码与调制的应用 • 数据编码与调制的未来趋势
01
数据编码部分
数据的概念及重要性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人们用 来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对于决策者、管者和研 究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反映 出现状、趋势和规律等有用信 息。
04
数据编码与调制的应用
QPSK和QAM数字调制技术
要点一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QPSK是一种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它使用四个不同的相位 表示二进制数据,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和抗噪声性能。
要点二
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
QAM是一种结合了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的数字调制技术, 它可以在有限的频带内传输更高速率的数据,具有更高的 频谱效率和抗干扰性能。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控制。在这一层中,编码与调制技术对 于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编码与调制技术
1. 差错控制编码(Error Control Coding):用于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2. 交织与去交织( Interleaving and Deinterleaving):用于改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 数字调制(Digital Modulation ):如QPSK和QAM等数字调制技术,用于提高频谱效率和抗噪声性能。
《rfid原理及应用》第3章编码和调制
![《rfid原理及应用》第3章编码和调制](https://img.taocdn.com/s3/m/962697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2.png)
《RFID技术基础》
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数据和信号
3 编码和调制
数字数据取离散值,为人们所熟悉的例子是文本或字符串。在射频识别应答器中存放的数据是数字数据 。
02
数据可定义为表意的实体,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在某些时间间隔上取连续的值,例如,语音、温度、压力等。
01
*
数据和信号
3 编码和调制
*
3 编码和调制
脉冲调幅波
*
3 编码和调制
数字调制ASK方式的实现
国际标准ISO 14443的负载调制测试用的PICC电路
01
02
*
3 编码和调制
数字调制ASK方式的实现
国际标准ISO 14443的负载调制测试用的PICC电路
应答器谐振回路由线圈L和电容器CV1组成,其谐振电压经桥式整流器VD1~VD4整流,并用齐纳二极管VD5稳压在3 V左右。副载波信号(874 kHz)可通过跳线选择Cmod1或Rmod1进行负载调制。由曼彻斯特码或NRZ码进行ASK或BPSK副载波调制。
3 编码和调制
3 编码和调制
3 编码和调制
3 编码和调制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密勒(Miller)码
密勒码编码规则
bit(i-1)
bit i
密勒码编码规则
×
1
bit i的起始位置不变化,中间位置跳变
0
0
bit i的起始位置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
1
0
bit i的起始位置不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
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02
*
3 编码和调制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3)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3)](https://img.taocdn.com/s3/m/7b9b6e35376baf1ffc4fad60.png)
0
32/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二、信道编码的分类:
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到的信道编码: 奇偶校验码 重复码 循环冗余校验码 分组码 卷积码
33/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1、奇偶校验码:
特点:编码速率较高; 只能发现奇数个错误,不能纠错。 编码过程: 把信源编码后的信息流分成等长码组; 在每一信息组之后加入一位校验码元。 奇校验:10110010 偶校验:10110010 101100101 101100100
信噪比
28/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一、 信道编码原理(续)
信道编码是通过增加相关的冗余数据来提 高系统性能,也就是以增加传输带宽为代 价来取得编码增益的。
牺牲有效性 提高可靠性
29/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信道编码:在发射机的基带部分,信道编 码器按照某种确定的约束规则,把一段数 字信息映射成另一段包含更多数字比特的 码序列,然后把已被编码的码序列进行调 制以便在无线信道中传送。 信道译码:接收机可以用信道编码的约束 规则来检测或纠正由于在无线信道中传输 而引入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误码。 用于检测错误的信道编码称做检错编码; 可纠错的信道编码被称做纠错编码。
11/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1 3.2 3.3 3.4 概述 编码技术 调制技术 扩频技术
12/37
第3章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第3章 移动通信的编码和调制技术
3.1 概述 3.2 编码技术
3.2.1 信源编码 3.2.2 信道编码 3.2.3 交织编码
第三章 调制技术(2)QAM及OFDM
![第三章 调制技术(2)QAM及OFDM](https://img.taocdn.com/s3/m/820f8cbef524ccbff1218435.png)
1
信号间的正交性
若两个周期为T 的模拟信号s1(t) 和 s2(t) 互相正交,则有:
T
0 s1 (t)s2 (t)dt 0
若M个周期为T 的模拟信号s1(t),s2(t),…,sM(t)构成一个 正交信号集合,则有:
T
0si (t)s j (t)dt 0
距离等于
d1
AM
8
0.393AM
而16QAM信号的相邻点欧氏距离等于
d2
2 AM 3
0.471 AM
d2和d1的比值就
AM
d1 AM
代表这两种体制
的噪声容限之比。
d2
(a) 16QAM
10
(b) 16PSK
第3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按上两式计算,d2超过d1约1.57 dB。但是,这时是在最大 功率(振幅)相等的条件下比较的,没有考虑这两种体制 的平均功率差别。16PSK信号的平均功率(振幅)就等于 其最大功率(振幅)。而16QAM信号,在等概率出现条件 下,可以计算出其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之比等于1.8倍,即 2.55 dB。因此,在平均功率相等条件下,16QAM比16PSK 信号的噪声容限大4.12 dB。
b1 p1=p2 , b2 q2 , q3 b3 p3 p4 , b4 q4 q5 ,
20
第3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3.2.4 MSK信号的功率谱
MSK信号的归一化(平均功率=1 W时)单边功率谱
密度Ps(f)的计算结果如下
2
Ps (
f
)
32Ts
2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4f2c0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8.png)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一、引言无线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中最基础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系统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并讨论其在不同网络中的应用。
二、信道编码技术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
信道编码主要包括前向纠错编码、交织编码、多址码等。
1. 前向纠错编码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通过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编码,使得接收端可以在不需要进行反馈的情况下进行差错检测和纠正。
常见的前向纠错编码算法有海明码、Viterbi算法等。
这些算法通过增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可以通过纠错码来恢复原始数据。
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2. 交织编码交织编码(Interleaving)是一种将数据进行重新排列的技术,其目的是将原始数据序列中出现的错误分散到较大的时间间隔上,从而提高纠错能力。
交织编码主要通过改变数据的存储和发送顺序,使得接收端可以更好地利用冗余信息进行纠错。
常见的交织编码技术有布朗交织、随机交织等。
3. 多址码多址码(Multiple Access Code)是一种将多个用户的数据通过编码技术进行区分的方法。
多址码可以分为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等。
多址码技术可以使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信道进行通信,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三、信道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信号需要通过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来进行传输。
编码和调制技术
![编码和调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71ac48ed0d233d4b14e6991.png)
Chapter 5 Data Encoding
编码和调制技术
g(t) Encoder
数字或 模拟
x(t) Decoder 数字
g(t)
x(t)
t s(f) m(t)
Modulator 数字或 模拟
s(t)
Demodulator
m(t) fc f
编码名称编码规则不归零码nonreturntozerolevelnrzl高电平反向不归零码nonreturnzeroinvertednrzi间隔起始处有变化双极ami码正或负电平每一连续的1交变伪三元码无信号manchester编码manchester编码间隔的中央处总有变化间隔起始处无变化b8zs编码除了任何八个零的串被一有两个违例码的串替代以外其余类似ami编码hdb3编码除了任何四个零的串被一有一个违例码的串替代以外其余类似ami编码编码方法nonreturnzerolevelnrzltwodifferentvoltagesbitsvoltageconstantduringbitintervaltransitionie
Comparison of Encoding Schemes (1)
Signal Spectrum
ִLack of high frequencies reduces required bandwidth ִLack of dc component allows ac coupling via transformer, providing isolation ִConcentrate power in the middle of the bandwidth
Clocking
ִSynchroniz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External clock ִSync mechanism based on signal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 编码和调制技术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三章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 编码和调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abe5374d1f34693dbef3e2a.png)
根据ak ,h ,Tb可以重写一个码元内 2FSK信号表达式:
sFSK
(t)
cos(ct
akd t
k
)
cos ct
ak
h
Tb
t
k
cosct k (t)
式中
k (t) ak
h
Tb
k
kTb t (k 1)Tb
称作附加相位。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ory
3.3.1 相位连续的FSK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ory
3.2.2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
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与有线通信不同,它不进需 要对信息传输有效性进行保障,还应该与其他一些系统 指标密切相关,例如容量、覆盖和质量。以GSM为例 说明。
以GSM系统中普通的全速率和半速率话音编码来说, 其速率分别为13kbps和6.5kbps,前者的话音质量好 于后者,但占用的系统资源是后者的两倍左右。当系统 的覆盖不是限制因素时,使用半速率编码可以牺牲质量 换取倍增的容量,即提高系统的有效性。而当系统的容 量相对固定时,可以通过使用半速率编码牺牲质量换取 覆盖的增加,因为半速率编码对于接收信号质量的要求 降低了。
f2
f1
f1
f2
f2
(a) 相位不连续的FSK波形
(b) 相位连 续的FSK波形
图 3.4 2FSK信号的波形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ory
3.3.1 相位连续的FSK
由图3.4可以看出,相位不连续的2FSK信号在码元交 替时刻,波形是不连续的,而CPFSK信号是连续的, 这使得它们的功率谱特性很不同。图3.5分别是它们的 功率谱特性例子。
通信系统中的编码与调制技术
![通信系统中的编码与调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c9a60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3.png)
通信系统中的编码与调制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高效、可靠的通信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
编码与调制技术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将信息转化为适合传输的信号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介绍通信系统中常见的编码与调制技术,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一、编码技术1.1 数字编码技术数字编码技术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数字编码技术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方法。
它将连续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再用离散的脉冲表示每一个采样值。
脉冲编码调制具有较好的抗噪声性能和适应性,广泛应用于语音通信等领域。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将差分信号编码为数字信号的方法。
它将连续信号的差分量化结果作为编码值,减少了相邻采样值的相关性。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适用于传输容易受到误码干扰的环境,如无线通信系统。
1.2 模拟编码技术模拟编码技术是将信息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模拟编码技术有频移键控调制(FSK)和振幅调制(AM)。
频移键控调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方法。
它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表示信息,常用于调制数字音频信号,如调频广播。
振幅调制是一种通过改变信号的振幅来表示信息的方法。
它在无线电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如调幅广播和电视广播。
二、调制技术2.1 数字调制技术数字调制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有正交振幅调制(QAM)和相移键控调制(PSK)。
正交振幅调制是一种将多个数字信号同时调制到载波上进行传输的方法。
它通过调整振幅和相位来表示信息,具有高传输速率和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系统,如Wi-Fi。
相移键控调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方法,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来表示信息。
在数字电视和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2.2 模拟调制技术模拟调制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常见的模拟调制技术有调幅(AM)和调频(FM)。
通信原理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通信原理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https://img.taocdn.com/s3/m/28f9e862168884868762d6f9.png)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下面举2个例题来说明其编码方法:
例题1 设输入取样值I S 444个量化单位(444), 试按A律13折线编出8位码. 解 : (1)由于取样值为正, 故M 1 1 (2)由于256 I S 512, 位故位于第6段, 得M 2 M 3 M 4 101 (3)确定段内码M 5 M 6 M 7 M 8 M 5 : I W 256 128 384, I S I W , 故取M 5 1 M 6 : I W 384 64 488, I S I W , 故取M 6 0 M 7 : I W 384 32 416, I S I W , 故取M 7 1 M 8 : I W 416 16 432, I S I W , 故取M 8 1 (4)最后得 : M 1 M 2 M 3 M 4 M 5 M 6 M 7 M 8 11011011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A律 PCM
量化级数为256→一个码组的长度为8位
编码方法
自然码(NBC,Natural Binary Code) 折叠码(FBC,Folded Binary Code)
PCM采用折叠码进行编码
格雷码(RBC,Grayor Reflected Binary Code)
压缩器:对弱小信号有比较大的放大倍 数(增益),而对大信号的增益却比较 小→对大信号压缩; 扩张器:特性与压缩器相反→对小信号 压缩,对大信号扩张; 要求压缩特性与扩张特性合成后是一条 直线。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y
1
压缩特性
1
0
1
1 x
扩张特性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对数压缩
第3章 移动通信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第3章 移动通信数字调制解调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3a73263b84ae45c3b358cb8.png)
上述由0与1组成的基带二进制进一步推广至PSK和MQAM调制。
ASK信号波形
FSK信号波形
PSK信号波形
3.2 最小移频键控-相位连续的FSK
设要发送的数据为 ak 1 ,码元长度为 Tb ,在一个码元时间 f 2 的正弦信号表示,例如: 内,它们分别用两个不同频率 f1 、
3.2 最小移频键控-相位连续的FSK
Tb 可以重写一个码元内2FSK信号表达式为: 根据 ak、h 、
h s FSK t coswc t a k wd t k cos w t a t k k coswc t k t c Tb
调制。
3.1 调制技术概述
移动通信系统中信号为什么要进行调制,什么是调制? 调制的目的就是使携带信息的信号与信道特性相匹配以及有 效的利用信道。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对数字调制技术的要求: ① 为了在衰落条件下获得所要求的误码率(BER),需要 好的载噪比(C/N)和载干比 (C/I)性能。 ② 所用的调制技术必须在规定频带约束内提供高的传输速 率,以(bit/s)/Hz为单位。 ③ 应使用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而带外辐射又必须降低到 所需要求(−60dB~−70dB)。 ④ 恒定包络。 ⑤成本低,易于实现。
3.1 调制技术概述
数字调制是将数字基带信号通过正弦型载波相乘调制成带通 型信号,其基本原理是用数字基带信号0或1去控制正弦载波 中的一个参量,若控制载波的幅度就称为振幅键控ASK,若
控制载波的频率就称为频率键控FSK,若控制载波的相位就
称为相位键控PSK,若联合控制载波的幅度与相位两个参量 就称为幅度相位调制(又称为正交幅度调制QAM)。若将
现在相同调制指数h情况下,CPFSK的带宽要比一般的2FSK带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3.2 3.3 3.4 3.5 3.6
信源编码概述
信道编码概述 调制技术概述 线性调制技术
恒定包络调制技术
扩频调制技术
3.1 信源编码概述
信息:是事物行为、状态的表征。 “信息变换”过程:将信息脱离源事物 而附着于另一种事物的过程。 信息载体:能将自己的某种物理量与附 着的信息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物理载体 。如电信号、光信号、声信号等。
· 循环码可以由(n-k)次的生成多项式g(p)生 成。
· (n,k)的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表示如下:
g ( p) pnk gnk 1 pnk 1 g1 p g0 (3.7)
· 消息多项式x(p)定义如下:
x( p) xk 1 p
k 1
x1 p x0 (3.8)
3.1.4 线性预测编码(LPC)
线性预测编码(linear predictive coding, LPC)方法是一种参数编码方式 。参数编码的基础是人类语音的生成模 型,通过这个模型,提取语音的特征参 数,然后对特征参数进行编码传输。
在线性预测编码中,将语声激励信号 简单地划分为浊音信号和清音信号。浊 音信号可以用准周期脉冲序列激励信号 来表示,清音信号可以用白色随机噪声 激励信号来表示。
速率为24kbit/s的声码器是一种典型的 采用参量编码技术的数字语音系统,优 点是速率低,主要用于军事保密通信, 语音质量仅能达到合成质量,且对背景 噪声敏感。
· 波 形 编 码 的 改 进 : 自 适 应 差 分 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PCM,ADPCM)、 子带编码( Sub-Band Coding , SBC )、 自 适 应 变 换 编 码 ( Adaptive Transform Coding , ATC )、时域谐波压扩( Time Domain Harmonic Scaling,TDHS)等。
模 拟 信 号
A/D
参 量 量 化 清/浊音 u/v 编 码 判决
Tp
预测 系数 分析
{ai}
G
{ai} 合成 滤波器 参 量 G, Tp 译 码 激励 信号
u/v
D/A
低通
信道
基音 提取
图3.3 线性预测编译码原理
发送端:原始话音信号送入A/D变换器,以8kHz速率 抽样变成数字化语声信号。以180个抽样样值为一帧,以 一帧为处理单元逐帧完成每一帧的线性预测系数分析, 并作相应的清/浊音(u/v)处理、基音Tp提取,再对这 些参量进行量化、编码并送入信道传送。 接收端:经参量译码分出参量、G、Tp、u/v,以这些参 数作为合成语声信号的参量,最后将合成产生的数字化 语声信号经D/A变换还原为语声信号。
3.2.3 交织编码
交织编码主要用来纠正突发差错,将突发差错分散成
为随机差错而得到纠正。
通常,交织编码与各种纠正随机差错的编码 ( 如卷积
码或其它分组码)结合使用,从而具有较强的既能纠正随机
差错又能纠正突发差错的能力。
交织编码不像分组码那样,它不增加监督元,即交织
编码前后,码速率不变,因此不影响有效性。
参量编码的改进:多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 码(Multi-Pulse Excited LPC,MPE-LPC) 、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Regular Pulse Excited LPC,RPE-LPC)等。
移动通信对语音编码技术的要求如下:
速率较低,纯编码速率应低于16kbit/s;
在强噪声环境中,算法应具有较好的抗误码性 能,以保持较高的语音质量;
码的检错、纠错能力与最小码距dmin的 关系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为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 dmin≥e+1 (2) 为纠正t个错码, 要求最小码距: dmin≥2t+1 (3) 为纠正t个错码,同时检测e个错码 ,要求最小码距: dmin≥e+t+1 (e>t)
· 码重是码组中非零元素的数量。
3.1.2 语音编码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语音编码技术首先应用于有线通信和保 密通信,其中最成熟的实用数字语音系统 是64kbit/s的PCM。这是一种典型的波形 编码技术,主要用于有线电话网,它的语 音质量好,可与模拟语音相比,达到网络 质量。
另一类型的波形编码是增量调制(△M) ,较简单且能抗误码。当速率达到 32~40kbit/s时,语音质量较好;当速率在 8~16kbit/s时,语音质量较差。
⑤ 使用基于信道错误率估计的自适应平滑器 ,在信道误码率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合成自 然度较高的语音。
3.2 信道编码概述
· 信道编码也称为差错控制编码,它是以提 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为目的的编码,它通常 通过增加信源的冗余度来实现来改善信道链 路的性能。 用于检测错误的信道编码称为检错编码, 既可检错又可纠错的信道编码称为纠错编码。
· 如果采用二进制编码,码重就是码组 中1的数目,可用下式表示:
(Ci ) Ci ,l
l 1
n
(3.4)
1.汉明(Hamming)码
· Hamming码是一种简单的纠错码。这种 编码以及由它们衍生的编码,已被用于数 字通信系统的差错控制中。
二进制Hamming码具有如下特性
(n, k ) (2 1, 2 1 m)
d (Ci , C j ) Ci ,l C j ,l
l 1 n
(3.2)
· 如果采用二进制编码,那么码距就是 汉明距。 · 最小码距是码距集合中的最小值,可 表示成
dmin min d (Ci , C j )
(3.3)
最小码距dmin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种编 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图3.4 卷积编码结构
它与分组码的根本区别:它不是把信 息序列分组后再进行单独编码,而是由 连续输入的信息序列得到连续输出的已 编码序列。同样,在卷积码译码过程中 ,不仅从此时刻收到的码组中提取译码 信息,而且还要利用以前或以后各时刻 收到的码组中提取有关信息。
· 卷积码的解码技术有许多种,常用的有 Viterbi算法、序贯译码法。 而最重要的是 Viterbi算法,它是一种最大似然译码法。
· CELP能改善语音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 几方面: ① 对误差信号进行感觉加权,利用人类听 觉的掩蔽特性来提高语音的主观质量; ② 用分数延迟改进基音预测,使浊音的表 达更为准确,尤其改善了女性语音的质量;
③ 使用修正的MSPE准则来寻找 “最佳”的 延迟,使得基音周期延迟的外形更为平滑 ; ④ 根据长时预测的效率,调整随机激励矢量 的大小,提高语音的主观质量;
· RS (Reed-Solomon ) 码是一种多进制 BCH码。把多重码元当成一个码元,编成 BCH码,就是RS码。它能够纠突发错误, 通常在连续编码系统中采用。
3.2.2 卷积码
卷积码是信道编码中一类重要的编码方式。
卷积码既能纠正随机差错也具有一定的 纠正突发差错的能力。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就是卷 积码。
在一定编码速率下语音质量应尽可能高;
编解码时延应较短,控制在几十毫秒之内。
3.1.3 脉冲编码调制(PCM)
·PCM是一种典型的波形编码技术,是最早 提出的语音编码方法,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主要用于有线电话网,它的语音质量好,可 与模拟语音相比,达到网络质量。 PCM的优点是技术简单、无时延,对语音 信号和其他类型信号都能可靠地编码传输。
3.1.1 语音编码
· 语音编码作为一种信源编码,是将模拟 语音信号变成数字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 语音编码技术可分为波形编码、参量 编码和混合编码等类型
· 波形编码是将时间域信号直接变换为 数字代码,其目的是尽可能精确地再现原 始语音波形。 · 波形编码的基本原理是在时间轴上对 模拟语音按一定的速率抽样,然后将幅度 样本分层量化,并用代码表示。 · 波形编码技术包括脉冲编码调制(PCM) 和增量调制(M)以及它们的各种改进型。
m m
(3.5)
2.Hadamard码
· 一个N×N的Hadamard矩阵由0和1组 成,其任意两行恰好有N/2个元素不同。 · 除了一行为全0外,其余行均有N/2个0 和N/2个1,最小码距为N/2 。 · 当N=2时,Hadamard矩阵为
0 0 A 0 1
(3.6)
3.循环(Cyclic)码
图3.2 PCM原理框图
抽样: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 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 量化: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的幅度离 散化,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 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
· 一般语音信号的带宽为300~3 400Hz,编 码时通常采用的抽样速率为 f s 8 000Hz ,如 果采用8比特量化,则单路语音编码的比特速 率为64kbit/s。 编码:用一组二进制码组来表示每一个有 固定电平的量化值。
· 参量编码,又称为声源编码,是基于人类语言 的发声机理,找出表征语音的特征参量,对特征 参量进行编码的一种方法。 如线性预测编码(LPC) 及其各种改进型。 · 混合编码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类新的语音编码技 术,它将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结合起来,力图保持 波形编码的高质量的优点以及参量编码的低速率的 优点。 如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 · 混合编码是适合于数字移动通信的语音编码 技术。
3.1.5 IS-95语音编码(CELP)
CELP(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码激励 线性预测编码 ) 是一种混合编码方式,也是近 10 年 来最成功的语音编码算法。 CELP语音编码算法用 线性预测提取声道参数,用一个包含许多典型的激 励矢量的码本作为激励参数,每次编码时都在这个 码本中搜索一个最佳的激励矢量,这个激励矢量的 编码值就是这个序列的码本中的序号。